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史部 > 

唐律疏議

  • 《唐律疏議》唐律疏義序 柳贇
    發表於:2016-10-07
    故唐律十二篇,非唐始有是律也。自魏文侯以李悝為師,造法經六篇,至漢蕭何定加三篇,總謂九章律,而律之根荄已見。曹魏作新律十八篇,晉賈充增損漢魏為二十篇,北齊後周或併苞其類,或因革其名,所謂十...
  • 《唐律疏議》故唐律疏議卷第二十九斷獄 凡一十四條
    發表於:2016-10-07
    【疏】議曰:斷獄律之名,起自於魏,魏分裡悝囚法而出此篇。至北齊,與捕律相合,更名捕斷律。至後周,復為斷獄律。釋名雲:「獄者,確也,以實囚情。皋陶造獄,夏曰夏臺,殷名羑里,周曰圜土,秦曰囹圄,漢以來名...
  • 《唐律疏議》重刻唐律疏議序 沈家本
    發表於:2016-10-07
    唐律疏議三十卷,唐長孫無忌等奉敕撰。國朝四庫全書所收錄,並附見於名家書目中。惟坊間傳本甚希,讀律之士艱於購覓,敘雪同人爰鳩貲重刻,以廣傳布。工既竣,而序之曰:律者,民命之所繫也。其用甚重...
  • 《唐律疏議》滂喜齋藏書記
    發表於:2018-02-10
    宋刻唐律疏義三十卷,題太尉、揚州都督、監修國史、上柱國、趙國公長孫無忌等撰。孫刻此書,據影元泰定本,每卷後附纂例、釋文,元王元亮所編也,此本無之。卷二「犯十惡、故殺人、反逆緣坐」條...
  • 《唐律疏議》故唐律疏議卷第十二戶婚 凡一十四條
    發表於:2016-07-25
    【疏】議曰:戶婚律者,漢相蕭何承秦六篇律後,加廄、興、戶三篇,為九章之律。迄至後周,皆名戶律。北齊以婚事附之,名為婚戶律。隋開皇以戶在婚前,改為戶婚律。既論職司事訖,即戶口、婚姻,故次職制...
  • 《唐律疏議》律音義
    發表於:2016-10-07
    翰林侍講學士中大夫尚書兵部侍郎兼群牧使判國子監太常禮院上柱國樂安郡開國公食邑二千二百戶食實封肆百戶賜紫金魚袋臣孫奭等撰名例第一主物之謂名,統凡之謂例。法律之名既眾,要須例以表...
  • 《唐律疏議》故唐律疏議卷第二十四鬥訟 凡一十六條
    發表於:2016-07-25
    346諸告期親尊長、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雖得實,徒二年;其告事重者,減所告罪一等;所犯雖不合論,告之者猶坐。〔一〕即誣告重者,加所誣罪三等。告大功尊長,各減一等;小功、緦麻,減二等;誣告重者,各...
  • 《唐律疏議》故唐律疏議卷第十職制 凡一十九條
    發表於:2016-07-25
    114諸制書有誤,不即奏聞,輒改定者,杖八十;官文書誤,不請官司而改定者,笞四十。知誤,不奏請而行者,亦如之。輒飾文者,各加二等。【疏】議曰:「制書有誤」,謂旨意參差,或脫剩文字,於理有失者,皆合覆奏,然後...
  • 《唐律疏議》故唐律疏議卷第二十三鬥訟 凡一十三條
    發表於:2016-07-25
    333諸毆傷妻前夫之子者,減凡人一等;同居者,又減一等。死者,絞。【疏】議曰:「毆傷妻前夫之子者」,謂改醮之婦,攜子適人,後夫毆傷者,減凡人一等。「同居者」,謂與繼父同居,立廟服期。「又減一等」,謂減...
  • 《唐律疏議》故唐律疏議卷第五名例 凡八條
    發表於:2016-07-25
    37諸犯罪未發而自首者,原其罪。正贓猶徵如法。【疏】議曰:過而不改,斯成過矣。今能改過,來首其罪,皆合得原。若有文牒言告,官司判令三審,牒雖未入曹局,即是其事已彰,雖欲自新,不得成首。注:正贓猶徵...
  • 《唐律疏議》故唐律疏議卷第四名例 凡八條
    發表於:2016-07-17
    29諸犯罪已發及已配而更為罪者,各重其事。【疏】議曰:已發者,謂已被告言;其依令應三審者,初告亦是發訖。及已配者,謂犯徒已配。〔一〕而更為笞罪以上者,各重其後犯之事而累科之。即重犯流者,依留...
  • 《唐律疏議》四庫全書總目唐律疏議提要
    發表於:2016-10-07
    唐律疏義三十卷,唐太尉、揚州都督、趙國公長孫無忌等奉敕撰。風俗通稱「皋陶謨:虞造律」,尚書大傳稱「夏刑三千,周刑二千五百」,是為言律之始。其後魏李悝著法經六篇:一盜法,二賊法,三囚法,四捕...
  • 《唐律疏議》故唐律疏議卷第二十一鬥訟 凡一十五條
    發表於:2016-07-25
    【疏】議曰:鬥訟律者,首論鬥毆之科,次言告訟之事。從秦漢至晉,未有此篇。至後魏太和年,分繫訊律為鬥律。〔一〕至北齊,以訟事附之,名為鬥訟律。後周為鬥競律。隋開皇依齊鬥訟名,至今不改。賊盜...
  • 《唐律疏議》故唐律疏議卷第六名例 凡一十三條
    發表於:2016-07-25
    45諸二罪以上俱發,以重者論;謂非應累者,唯具條其狀,不累輕以加重。若重罪應贖,輕罪應居作、官當者,以居作、官當為重。【疏】議曰:假有甲任九品一官,犯盜絹五疋,合徒一年;又私有一張,合徒一年半;又...
  • 《唐律疏議》故唐律疏議卷第九職制 凡二十三條
    發表於:2016-07-25
    【疏】議曰:職制律者,起自於晉,名為違制律。爰至高齊,此名不改。隋開皇改為職制律。言職司法制,備在此篇。宮衛事了,設官為次,故在衛禁之下。91諸官有員數,而署置過限及不應置而置,謂非奏授者。一...
  • 《唐律疏議》故唐律疏議卷第二十賊盜 凡一十五條
    發表於:2016-07-25
    287諸盜緦麻、小功親財物者,減凡人一等;大功,減二等;期親,減三等。殺傷者,各依本殺傷論。此謂因盜而誤殺者。若有所規求而故殺期以下卑幼者,絞。餘條準此。【疏】議曰:緦麻以上相盜,皆據別居。卑幼...
  • 《唐律疏議》故唐律疏議卷第十六擅興 凡二十四條
    發表於:2016-07-25
    【疏】議曰:擅興律者,漢相蕭何創為興律。魏以擅事附之,名為擅興律。晉復去擅為興。又至高齊,改為興擅律。隋開皇改為擅興律。雖題目增損,隨時沿革,原其旨趣,意義不殊。大事在於軍戎,設法須為重...
  • 《唐律疏議》故唐律疏議卷第二十七雜律 凡二十八條
    發表於:2016-10-07
    423諸在市及人眾中,故相驚動,令擾亂者,杖八十;以故殺傷人者,減故殺傷一等;因失財物者,坐贓論。其誤驚殺傷人者,從過失法。【疏】議曰:有人在市內及眾聚之處,「故相驚動」,謂誑言有猛獸之類,令擾亂者,杖...
  • 《唐律疏議》故唐律疏議卷第二十二鬥訟 凡一十六條
    發表於:2016-07-25
    317諸流內九品以上毆議貴者,徒一年。傷重及毆傷五品以上,若五品以上毆傷議貴,各加凡鬥傷二等。【疏】議曰:流內九品以上、六品以下毆議貴者,徒一年。「傷重」,謂他物毆凡人內損吐血,合杖一百;毆議...
  • 《唐律疏議》故唐律疏議卷第三名例 凡一十條
    發表於:2016-07-17
    19諸犯姦、盜、略人及受財而不枉法;並謂斷徒以上。【疏】議曰:「姦、盜、略人」,並謂監臨外犯罪。及受財而不枉法者,謂雖即因事受財,於法無曲。並謂斷徒以上者。若犯流、徒,獄成逃走;【疏】議曰...
  • 《唐律疏議》唐律疏義序 勵廷儀
    發表於:2016-10-07
    昔皋陶為士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宅,五宅三居,其法僅存大概而已。即尚書所紀,周禮所載,條目具在,亦不過得其體要而已。迨裡悝造法經六篇,而漢蕭何又成九章之律,較之前代有所增加矣,然猶不得...
  • 《唐律疏議》故唐律疏議卷第二十八捕亡 凡一十八條
    發表於:2016-10-07
    【疏】捕亡律者,魏文侯之時,裡悝製法經六篇,捕法第四。至後魏,名捕亡律。北齊名捕斷律。後周名逃捕律。〔一〕隋復名捕亡律。然此篇以上,質定刑名。若有逃亡,恐其滋蔓,故須捕繫,以寘疏網,故次雜...
  • 《唐律疏議》故唐律疏議卷第二十五詐偽 凡二十七條
    發表於:2016-07-25
    【疏】議曰:詐偽律者,魏分賊律為之。歷代相因,迄今不改。既名詐偽,應以詐事在先;以御寶事重,遂以「偽造八寶」為首。鬥訟之後,須防詐偽,故次鬥訟之下。362諸偽造皇帝八寶者,斬。太皇太后、皇太后、...
  • 《唐律疏議》故唐律疏議卷第三十斷獄 凡二十條
    發表於:2016-10-07
    483諸監臨之官因公事,自以杖捶人致死及恐迫人致死者,各從過失殺人法;若以大杖及手足毆擊,折傷以上,減鬥殺傷罪二等。【疏】議曰:謂臨統案驗之官,情不挾私,因公事,前人合杖、笞,自以杖捶人致死;「及恐...
  • 《唐律疏議》故唐律疏議卷第二名例 凡一十一條
    發表於:2016-07-17
    8諸八議者,犯死罪,皆條所坐及應議之狀,先奏請議,議定奏裁;議者,原情議罪,稱定刑之律而不正決之。【疏】議曰:此名「議章」。八議人犯死罪者,〔一〕皆條錄所犯應死之坐及錄親、故、賢、能、功、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