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史部 > 

元史

  • 《元史》卷二十五 本紀第二十五
    發表於:2016-07-22
    ◎仁宗二延祐元年春正月丁亥,授中書右丞劉正平章政事、商議中書省事。丙申,除四川酒禁。興元、鳳翔、涇州、邠州歲荒,禁酒。庚子,敕各省平章為首者及漢人省臣一員,專意訪求遺逸,苟得其人,先以...
  • 《元史》卷一百四十七 列傳第三十四
    發表於:2016-09-26
    張柔張柔,字德剛,易州定興人,世力農。柔少慷慨,尚氣節,善騎射,以豪俠稱。金貞祐間,河北盜起,柔聚族黨保西山東流寨,選壯士,結隊伍以自衛,盜不敢犯。郡人張信假柔聲勢,納流人女為妻,柔鞭信百而還其女...
  • 《元史》卷六十九 志第二十
    發表於:2016-09-26
    ◎禮樂三○郊祀樂章成宗大德六年,合祭天地五方帝樂章:降神,奏《乾寧之曲》,六成:圜鍾宮三成惟皇上帝,監德昭明。祀考承天,治底隆平。孝思維則,禋祀薦誠。神其降格,萬福來並。黃鐘角一成(詞同前。...
  • 《元史》卷七十五 志第二十六
    發表於:2016-09-26
    ◎祭祀四○宗廟下親謝儀,其目有八:一曰齋戒。前享三日,皇帝散齋二日於別殿,致齋一日於大次。應享官員受誓戒於中書省,如常儀。二曰陳設,如前親祀儀。三曰車駕出宮。前享一日,所司備儀從、內外...
  • 《元史》卷九十五 志第四十四
    發表於:2016-09-26
    ◎食貨三○歲賜自昔帝王於其宗族姻戚必致其厚者,所以明親親之義也。元之為制,其又厚之至者歟!凡諸王及后妃公主,皆有食採分地。其路府州縣得薦其私人以為監,秩祿受命如王官,而不得以歲月通選...
  • 《元史》卷五十九 志第十一
    發表於:2016-09-26
    ◎地理二遼陽等處行中書省,為路七、府一,屬州十二,屬縣十。徒存其名而無城邑者,不在此數。(本省計站一百二十處。)遼陽路,(上。)唐以前為高句驪及渤海大氏所有。樑貞明中,阿保機以遼陽故城為東平...
  • 《元史》卷二 本紀第二
    發表於:2016-07-16
    ◎太宗太宗英文皇帝,諱窩闊臺,太祖第三子。母曰光獻皇后,弘吉剌氏。太祖伐金、定西域,帝攻城略地之功居多。太祖崩,自霍博之地來會喪。元年己丑夏,至忽魯班雪不只之地,皇弟拖雷來見。秋八月己...
  • 《元史》卷七 本紀第七
    發表於:2016-07-22
    ◎世祖四七年春正月辛丑朔,高麗國王王禃遣使來賀。丙午,耶律鑄、廉希憲罷。立尚書省,罷制國用使司。以平章政事忽都答兒為中書左丞相,國子祭酒許衡為中書左丞,制國用使阿合馬平章尚書省事,同...
  • 《元史》卷一百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八
    發表於:2016-09-26
    楊大淵(文安附)楊大淵,天水人也。與兄大全、弟大楫,皆仕宋。大淵總兵守閬州。歲戊午,憲宗兵至閬州之大獲城,遣宋降臣王仲入招大淵,大淵殺之。憲宗怒,督諸軍力攻,大淵懼,遂以城降。憲宗命誅之,汪田...
  • 《元史》卷一百二十二 列傳第九
    發表於:2016-09-26
    巴而術阿而忒的斤巴而術阿而忒的斤亦都護,亦都護者,高昌國主號也。先世居畏兀兒之地,有和林山,二水出焉,曰禿忽剌,曰薛靈哥。一夕,有神光降於樹,在兩河之間,人即其所而候之,樹乃生癭,若懷妊狀,自是...
  • 《元史》卷四十八 志第一
    發表於:2016-09-25
    ◎天文一司天之說尚矣,《易》曰:“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又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自古有國家者,未有不致謹於斯者也。是故堯命羲、和,曆象日月星辰,舜在璇璣、王衡,以齊七政,天文於是有...
  • 《元史》卷一百二十一 列傳第八
    發表於:2016-09-26
    速不臺速不臺,蒙古兀良合人。其先世獵於斡難河上,遇敦必乃皇帝,因相結納,至太祖時,已五世矣。捍裡必者生孛忽都,眾目為折裡麻。折裡麻者,漢言有謀略人也。三世孫合赤溫,生哈班。哈班二子,長忽魯...
  • 《元史》卷二十七 本紀第二十七
    發表於:2016-09-25
    ◎英宗一英宗睿聖文孝皇帝,諱碩德八剌,仁宗嫡子也。母莊懿慈聖皇后,弘吉剌氏,以大德七年二月甲子生。仁宗欲立為太子,帝入謁太后,固辭,曰:“臣幼無能,且有兄在,宜立兄,以臣輔之。”太后不許。延祐...
  • 《元史》卷三十一 本紀第三十一
    發表於:2016-09-25
    ◎明宗明宗翼獻景孝皇帝,諱和世〈王束〉,武宗長子也。母曰仁獻章聖皇后,亦乞烈氏。成宗大德三年,命武宗撫軍北邊,帝以四年十一月壬子生。成宗崩,十一年,武宗入繼大統,立仁宗為皇太子,命以次傳於...
  • 《元史》卷一百八十二 列傳第六十九
    發表於:2016-09-26
    張起巖張起巖,字夢臣。其先章丘人,五季避地禹城。高祖迪,以元帥右監軍權濟南府事,徙家濟南。當金之季,張榮據有章丘、鄒平、濟陽、長山、辛市、蒲臺、新城、淄州之地,歲丙戌,歸於太祖,始終能效...
  • 《元史》卷五十五 志第七
    發表於:2016-09-26
    ◎歷四○授時歷經下步中星第五大都北極,出地四十度太強。冬至,去極一百一十五度二十一分七十三秒。夏至,去極六十七度四十一分一十三秒。冬至晝,夏至夜,三千八百一十五分九十二秒。夏至晝,冬...
  • 《元史》卷一百二十九 列傳第十六
    發表於:2016-09-26
    來阿八赤來阿八赤,寧夏人。父術速忽裡,歸太祖,選居宿衛,繼命掌膳事。憲宗即位,大舉伐宋,攻釣魚山,命諸將議進取之計,術速忽裡言於帝曰:“川蜀之地,三分我有其二,所未附者巴江以下數十州而已,地削勢...
  • 《元史》卷一百五十七 列傳第四十四
    發表於:2016-09-26
    劉秉忠劉秉忠,字仲晦,初名侃,因從釋氏,又名子聰,拜官後始更今名。其先瑞州人也,世仕遼,為官族。曾大父仕金,為邢州節度副使,因家焉,故自大父澤而下,遂為邢人。庚辰歲,木華黎取邢州,立都元帥府,以其父...
  • 《元史》卷一百一 志第四十九
    發表於:2016-09-26
    ◎兵四○站赤元制站赤者,驛傳之譯名也。蓋以通達邊情,布宣號令,古人所謂置郵而傳命,未有重於此者焉。凡站,陸則以馬以牛,或以驢,或以車,而水則以舟。其給驛傳璽書,謂之鋪馬聖旨。遇軍務之急,則又...
  • 《元史》卷八十六 志第三十六
    發表於:2016-09-26
    ◎百官二樞密院,秩從一品,掌天下兵甲機密之務。凡宮禁宿衛,邊庭軍翼,征討戍守,簡閱差遣,舉功轉官,節制排程,無不由之。世祖中統四年,置樞密副使二員,僉書樞密事一員。至元七年,置同知樞密院事一員...
  • 《元史》卷八十八 志第三十八
    發表於:2016-09-26
    ◎百官四太常禮儀院,秩正二品,掌大禮樂、祭享宗廟社稷、封贈諡號等事。中統元年,中都立太常寺,設寺丞一員。至元二年,翰林兼攝太常寺。九年,立太常寺,設卿一員,正三品;少卿以下五員,品秩有差。十...
  • 《元史》卷二十八 本紀第二十八
    發表於:2016-09-25
    ◎英宗二二年春正月己巳朔,安南、占城各遣使來貢方物。壬申,保定雄州飢,賑之。庚午,廣太廟。甲戌,禁漢人執兵器出獵及習武藝。丁丑,太陰犯昴。親祀太廟,始陳鹵簿,賜導駕耆老幣帛。戊寅,敕有司存...
  • 《元史》卷一百四 志第五十二
    發表於:2016-09-26
    ◎刑法三○食貨諸犯私鹽者,杖七十,徒二年,財產一半沒官,於沒物內一半付告人充賞。鹽貨犯界者,減私鹽罪一等。提點官禁治不嚴,初犯笞四十,再犯杖八十,本司官與總管府官一同歸斷,三犯聞奏定罪。如...
  • 《元史》卷六十五 志第十七上
    發表於:2016-09-26
    ◎河渠二○黃河黃河之水,其源遠而高,其流大而疾,其為患於中國者莫甚焉,前史載河決之患詳矣。世祖至元九年七月,衛輝路新鄉縣廣盈倉南河北岸決五十餘步。八月,又崩一百八十三步,其勢未已,去倉止...
  • 《元史》卷一百七十八 列傳第六十五
    發表於:2016-09-26
    樑曾樑曾,字貢父,燕人。祖守正,父德,皆以曾貴,贈安定郡公。曾少好學,日記書數千言。中統四年,以翰林學士承旨王鶚薦,闢中書左三部令史,三轉為中書省掾。至元十年,用累考及格,授雲南諸路行省都事,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