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史部 > 資治通鑑

《資治通鑑》唐紀七十 起上章困敦十一月,盡玄黓攝提格四月,凡一年有奇

欄目: 資治通鑑 / 釋出於: / 人氣:2.17W
《資治通鑑》唐紀七十 起上章困敦十一月,盡玄黓攝提格四月,凡一年有奇
◎唐紀七十(起上章困敦十一月,盡玄黓攝提格四月,凡一年有奇)

  ○僖宗惠聖恭定孝皇帝中之上

  廣明元年庚子,公元八八零年

  十一月,河中都虞候王重榮作亂,剽掠坊市俱空。

  宿州刺史劉漢巨集怨朝廷賞薄。甲寅,以漢巨集為浙東觀察使。

  詔河東節度使鄭從讜以本道兵授諸葛爽及代州刺史朱玫,使南討黃巢。乙卯,以代北都統李琢為河陽節度使。

  初,黃巢將渡淮,豆盧瑑請以天平節鉞授巢,俟其到鎮討之,盧攜曰:"盜賊無厭,雖與之節,不能止其剽掠,不若急發諸道兵扼泗州,汴州節度使為都統,賊既前不能入關,必還掠淮、浙,偷生海渚耳。"從之。既而淮北相繼告急,攜稱疾不出,京師大恐。庚申,東都奏黃巢入汝州境。

  辛酉,以王重榮權知河中留後,以河中節度使同平章事李都為太子少傅。

  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使齊克讓奏黃巢自稱天補大將軍,轉牒諸軍雲,"各宜守壘,勿犯吾鋒!吾將入東都,即至京邑,自欲問罪,無預眾人。"上召宰相議之。豆盧瑑、崔沆請發關內諸鎮及兩神策軍守潼關。壬戌,日南至,上開延英,對宰要泣下。觀軍容使田令孜奏:"請選左右神策軍弓弩手守潼關,臣自為都指揮制置把截使。"上曰:"侍衛將士,不習征戰,恐未足用。"令孜曰:"昔安祿山構逆,玄宗幸蜀以避之。"崔沆曰:"祿山眾才五萬,比之黃巢,不足言矣。"豆盧瑑曰:"哥舒翰以十五萬眾不能守潼關,今黃巢眾六十萬,而潼關又無哥舒之兵。若令孜為社稷計,三川帥臣皆令孜腹心,比於玄宗則有備矣。"上不懌,謂令孜曰:"卿且為朕發兵守潼關。"是日,上幸左神策軍,親閱將士。令孜薦左軍馬軍將軍張承範、右軍步軍將軍王師會、左軍兵馬使趙珂。上召見三人,以承範為兵馬先鋒使兼把截潼關制置使,師會為制置關塞糧料使,珂為句當寨柵使,令孜為左右神策軍內外八鎮及諸道兵馬都指揮制置招討等使,飛龍使楊復恭為副使。癸亥,齊克讓奏:"黃巢已入東都境,臣收軍退保潼關,於關外接寨。將士屢經戰鬥,久乏資儲,州縣殘破,人煙殆絕,東西南北不見王人,凍餒交逼,兵械刓弊,各思鄉閭,恐一旦潰去,乞早遣資糧及援軍。"上命選兩神策弩手得二千八百人,令張承範等將以赴之。

  丁卯,黃巢陷東都,留守劉允章帥百官迎謁。巢入城,勞問而已,閭里晏然。允章,乃之曾孫也。田令孜奏募坊市人數千以補兩軍。

  辛未,陝州奏東都已陷。壬申,以田令孜為汝、洛、晉、絳、同、華都統,將左、右軍東討。是日,賊陷虢州。

  以神策將羅元杲為河陽節度使。

  以周岌為忠武節度使。初,薛能遣牙將上蔡秦宗權調發至蔡州,聞許州亂,託雲赴難,選募蔡兵,遂逐刺史,據其城。及周岌為節度使,即以宗權為蔡州刺史。

  乙亥,張承範等將神策弩手發京師。神策軍士皆長安富家子,賂宦官竄名軍籍,厚得稟賜,但華衣怒馬,憑勢使氣,未嘗更戰陳。聞當出征,父子聚泣,多以金帛僱病坊貧人代行,往往不能操兵。是日,上御章信門樓臨遣之。承范進言:"聞黃巢擁數十萬之眾,鼓行而西,齊克讓以飢卒萬人依託關外,復遣臣以二千餘人屯於關上,又未聞為饋餉之計,以此拒賊,臣竊寒心。願陛下趣諸道精兵早為繼援。"上曰:"卿輩第行,兵尋至矣!"丁丑,承範等至華州。會刺史裴虔餘徙宣歙觀察使,軍民皆逃入華山,城中索然,州庫唯塵埃鼠跡,賴倉中猶有米千餘斛,軍士裹三日糧而行。

  十二月,庚辰朔,承範等至潼關,搜菁中,得村民百許,使運石汲水,為守禦之備。與齊克讓軍皆絕糧,士卒莫有鬥志。是日,黃巢前鋒軍抵關下,白旗滿野,不見其際。克讓與戰,賊小卻,俄而巢至,舉軍大呼,聲振河、華。克讓力戰,自午至酉始解,士卒飢甚,遂喧噪,燒營而潰,克讓走入關。關左有谷,平日禁人往來,以榷徵稅,謂之"禁坑"。賊至倉猝,官軍忘守之,潰兵自谷而入,谷中灌木壽藤茂密如織,一夕踐為坦塗。承範盡散其輜囊以給士卒,遣使上表告急,稱:"臣離京六日,甲卒未增一人,饋餉未聞影響。到關之日,巨寇已來,以二千餘人拒六十萬眾,外軍飢潰,蹋開禁坑。臣之失守,鼎鑊甘心。朝廷謀臣,愧顏何寄!或聞陛下已議西巡,苟鑾輿一動,則上下土崩。臣敢以猶生之軀奮冒死之語,願與近密及宰臣熟議,未可輕動,急徵兵以救關防,則高祖、太宗之業庶幾猶可扶持,使黃巢繼安祿山之亡,微臣勝哥舒翰之死!"

  辛巳,賊急攻潼關,承範悉力拒之,自寅及申,關上矢盡,投石以擊之。關外有天塹,賊驅民千餘人入其中,掘土填之,須臾,即平,引兵而度。夜,縱火焚關樓俱盡。承範分兵八百人,使王師會守禁坑,比至,賊已入矣。壬午旦,賊夾攻潼關,關上兵皆潰,師會自殺,承範變服,帥餘眾脫走。至野狐泉,遇奉天援兵二千繼至,承範曰:"汝來晚矣!"博野、鳳翔軍還至渭橋,見所募新軍衣裘溫鮮,怒曰:"此輩何功而然,我曹反凍餒!"遂掠之,更為賊鄉導,以趣長安。賊之攻潼關也,朝廷以前京兆尹蕭廩為東道轉運糧料使。廩稱疾,請休官,貶賀州司戶。黃巢入華州,留其將喬鈐守之。河中留後王重榮請降於賊。癸未,制以巢為天平節度使。

  甲申,以翰林學士承旨、尚書左丞王徽為戶部侍郎,翰林學士、戶部侍郎裴澈為工部侍郎,並同平章事。以盧攜為太子賓客、分司。田令孜聞黃巢已入關,恐天子責己,乃歸罪於攜而貶之,薦徽、澈為相。是夕,攜飲藥死,澈,休之從子也。百官退朝,聞亂兵入城,布路竄匿,田令孜帥神策兵五百奉帝自金光門出,惟福、穆、澤、壽四王及妃嬪數人從行,百官皆莫知之。上賓士晝夜不息,從官多不能及。車駕既去,軍士及坊市民競入府庫盜金帛。

  晡時,黃巢前鋒將柴存入長安,金吾大將軍張直方帥文武數十人迎巢於霸上。巢乘金裝肩輿,其徒皆被髮,約以紅繒,衣錦繡,執兵以從,甲騎如流,輜重塞塗,千里絡繹不絕。民夾道聚觀,尚讓歷諭之曰:"黃王起兵,本為百姓,非如李氏不愛汝曹,汝曹但安居毋恐。"巢館于田令孜第,其徒為盜久,不勝富,見貧者,往往施與之。居數日,各出大掠,焚市肆,殺人滿街,巢不能禁。尤憎官吏,得者皆殺之。

  上趣駱谷,鳳翔節度使鄭畋謁上於道次,請車駕留鳳翔。上曰:"朕不欲密邇巨寇,且幸興元,徵兵以圖收復。卿東扞賊鋒,西撫諸蕃,糾合鄰道,勉建大勳。"畋曰:"道路梗澀,奏報難通,請得便宜從事。"許之,戊子,上至婿水,詔牛勖、楊師立、陳敬瑄,諭以京城不守,且幸興元,若賊勢猶盛,將幸成都,宣豫為備擬。

  庚寅,黃巢殺唐宗室在長安者無遺類。辛卯,巢始入宮。壬辰,巢即皇帝位於含元殿,畫皁繒為袞衣,擊戰鼓數百以代金石之樂。登丹鳳樓,下赦書。國號大齊,改元金統。謂廣明之號,去唐下體而著黃家日月,以為己符瑞。唐官三品以上悉停任,四品以下位如故。以妻曹氏為皇后。以尚讓為太尉兼中書令,趙璋兼侍中,崔璆、楊希古並同平章事,孟楷、蓋洪為左右僕射、知左右軍事,費傳古為樞密使。以太常博士皮日休為翰林學士。璆,邠之子也,時罷浙東觀察使,在長安,巢得而相之。

  諸葛爽以工北行營兵頓櫟陽,黃巢將碭山朱溫屯東渭橋,巢使溫誘說之,爽遂降於巢。溫少孤貧,與兄昱、存隨母王氏依蕭縣劉崇家,崇數笞辱之,崇母獨憐之,戒家人曰:"朱三非常人也,汝曹善遇之。"巢以諸葛爽為河陽節度使,爽赴鎮,羅元杲發兵拒之,士卒皆棄甲迎爽,元杲逃奔行在。

  鄭畋還鳳翔,召將佐議拒賊,皆曰:"賊勢方熾,且宜從容以俟兵集,乃圖收復。"畋曰:"諸君勸畋臣賊乎!"因悶絕仆地,甃傷其面,自午到明旦,尚未能言。會巢使者以赦書至,監軍彭敬柔與將佐序立宣示,代畋草表署名以謝巢。監軍與巢使者宴,樂奏,將佐以下皆哭。使者怪之,幕客孫儲曰:"以相公風痺不能來,故悲耳。"民間聞者無不泣。畋聞之曰:"吾固知人心尚未厭唐,賊授首無日矣!"乃刺指血為表,遣所親間道詣行在,召將佐諭以逆順,皆聽命,復刺血與盟,然後完城塹,繕器械,訓士卒,密約鄰道合兵討賊,鄰道皆許諾發兵,會於鳳翔。時禁軍分鎮關中兵尚數萬,聞天子幸蜀,無所歸,畋使人招之,皆往從畋,畋分財以結其心,軍勢大振。

  丁酉,車駕至興元,詔諸道各出全軍收復京師。

  己亥,黃巢下令,百官詣趙璋第投名銜者,復其官。豆盧瑑、崔沆及左僕射於琮、右僕射劉鄴、太子少師裴諗、御史中丞趙濛、刑部侍郎李溥、京兆尹李湯扈從不及,匿民間,巢搜獲,皆殺之。廣德公主曰:"我唐室之女,誓與於僕射俱死!"執賊刃不置,賊並殺之。發盧攜屍,戮之於市。將作監鄭綦、庫部郎中鄭系義不臣賊,舉家自殺。左金吾大將軍張直方雖臣於巢,多納亡命,匿公卿於複壁。巢殺之。

  初,樞密使楊復恭薦處士河間張濬,拜太常博士,遷度支員外郎。黃巢逼潼關,濬避亂商山。上幸興元,道中無供頓,漢陰令李康以騾負糗糧數百馱獻之,從行軍士始得食。上問康:"卿為縣令,何能如是?"對曰:"臣不及此,乃張濬員外教臣。"上召浚詣行在,拜兵部郎中。

  義武節度使王處存聞長安失守,號哭累日,不俟詔命,舉軍入援,遣二千人間道詣興元衛車駕。

  黃巢遣使調發河中,前後數百人,吏民不勝其苦。王重榮謂眾曰:"始吾屈節以紓軍腐之患,今調財不已,又將徵兵,吾亡無日矣!不如發兵拒之。"眾皆以為然,乃悉驅巢使者殺之。巢遣其將朱溫自同州,弟黃鄴自華州,合兵擊河中,重榮與戰,大破之,獲糧仗四十餘船,遣使與王處存結盟,引兵營於渭北。

  陳敬瑄聞車駕出幸,遣步騎三千奉迎,表請幸成都。時從兵浸多,興元儲偫不豐,田令孜亦功上。上從之。

  中和元年辛丑,公元八八一年

  春,正月,車駕發興元。加牛勖同平章事。陳敬瑄以扈從之人驕縱難制,有內園小兒先至成都,遊於行宮,笑曰:"人言西川是蠻,今日觀之,亦不惡!"敬瑄執而杖殺之,由是眾皆肅然。敬瑄迎謁於鹿頭關。辛未,上至綿州,東川節度使楊師立謁見。壬申,以工部侍郎、判度支蕭遘同平章事。

  鄭畋約前朔方節度使田弘夫、涇原節度使程宗楚同討黃巢。巢遣其將王暉齎詔召畋,畋斬之,遣其子凝績詣行在,凝績追及上於漢州。

  丁丑,車駕至成都,館於府舍。

  上遣中使趣高駢討黃巢,道路相望,駢終不出兵。上至蜀,猶冀駢立功,詔駢巡內刺史及諸將有功者,自監察至常侍,聽以墨敕除訖奏聞。

  裴澈自賊中奔詣行在。時百官未集,乏人草制,右拾遺樂朋龜謁田令孜而拜之,由是擢為翰林學士。張濬先稱亦拜令孜。令孜嘗召宰相及朝貴飲酒,濬恥於眾中拜令孜,乃先謁令孜,謝酒。及賓客畢集,令孜言曰:"令孜與張郎中清濁異流,嘗蒙中外,既慮玷辱,何憚改更,今日於隱處謝酒則又不可。"浚慚懼無所容。

  二月,乙卯朔,以太子少師王鐸守司徒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

  丙申,加鄭畋同平章事。

  加淮南節度使高駢東面都統,加河東節度使鄭從讜兼侍中,依前行營招討使。代北監軍陳景思帥沙陀酋長李友金及薩葛、安慶、吐谷渾諸部入援京師。至絳州,將濟河。絳州刺史瞿稹,亦沙陀也,請景思曰:"賊勢方盛,未可輕進,不若且還代北募兵。"遂與景思俱還雁門。

  以樞密使楊復光為京城西南面行營都監。

  黃巢以朱溫為東南面行營都虞候,將兵攻鄧州。三月,辛亥,陷之,執刺史趙戎,因戍鄧州以扼荊、襄。壬子,加陳敬瑄同平章事。甲寅,敬瑄奏遣左黃頭軍使李鋋將兵擊黃巢。

  辛酉,以鄭畋為京城四面諸軍行營都統。賜畋詔:"凡蕃、漢將士赴難有功者,並聽以墨敕除官。"畋奏以涇原節度使程宗楚為副都統,前朔方節度使唐弘夫為行軍司馬。黃巢遣其將尚讓、王播帥眾五萬寇鳳翔,畋使弘夫伏兵要害,自以兵數千,多張旗幟,疏陳於高岡。賊以畋書生,輕之,鼓行而前,無復行伍,伏發,賊大敗於龍尾陂,斬首二萬餘級,伏屍數十里。

  有書尚書省門為詩以嘲賊者,尚讓怒,應在省官及門卒,悉抉目倒懸之;大索城中能為詩者,盡殺之;識字者給賤役。凡殺三千餘人。

  瞿稹,李友金至代州,募兵逾旬,得三萬人,皆北方雜胡,屯於崞西,獷悍暴橫,稹與友金不能制。友金乃說陳景思曰:"今雖有眾數萬,苟無威望之將以統之,終無成功。吾兄司徒父子,勇略過人,為眾所服。驃騎誠奏天子赦其罪,召以為帥,則代北之人一麾響應,狂賊不足平也!"景思以為然,遣使詣行在言之。詔如所請。友金以五百騎齎詔詣達靼迎之,李克用帥靼諸部萬人赴之。

  群臣追從車駕者稍稍整合都,南北司朝者近二百人。諸道及四夷貢獻不絕,蜀中府庫充實,與京師無異。賞賜不乏,士卒欣悅。

  黃巢得王徽,逼以官,徽陽瘖,不從。月餘,逃奔河中,遣人間道奉絹表詣行在。詔以徽為兵部尚書。

  前夏綏節度使諸葛爽復自河陽奉表自歸,即以為河陽節度使。

  宥州刺史拓跋思恭,本黨項羌也,糾合夷、夏兵會鄜延節度使李孝昌於鄜州,同盟討賊。奉天鎮使齊克儉遣使詣鄭畋求自效。甲子,畋傳檄天下藩鎮,合兵討賊。時天子在蜀,詔令不通,天下謂朝廷不能復振,及得畋檄,爭發兵應之。賊懼,不敢復窺京西。

  夏,四月,戊寅朔,加王鐸兼侍中。

  以拓跋思恭權知夏綏節度使。

  黃巢以其將王玫為邠寧節度使,邠州通塞鎮將朱玫起兵誅之,讓別將李重古為節度使,自將兵討巢,是時,唐弘夫屯渭北,王重榮屯沙苑,王處存屯渭橋,拓跋思恭屯武功,鄭畋屯盩厔。弘夫乘龍尾之捷,進薄長安。

  壬午,黃巢帥眾東走,程宗楚先自延秋門入,弘夫繼至,處存帥銳卒五千夜入城。坊市民喜,爭歡撥出迎官軍,或以瓦礫擊賊,或拾箭以供官軍。宗楚等恐諸將分其功,不報鳳翔、鄜夏,軍士釋兵入第舍,掠金帛、妓妾。處存令軍士首系白{須巾}為號,坊市少年或竊其號以掠人。賊露宿霸上,詗知官軍不整,且諸軍不相繼,引兵還襲之,自諸門分入,大戰長安中,宗楚、弘夫死,軍士重負不能走,是以甚敗,死者什八九。處存收餘眾還營。丁亥,巢復入長安,怒民之助官軍,縱兵屠殺,流血成川,謂之洗城。於是諸軍皆退,賊勢愈熾。賊所署同州刺史王溥、華州刺史喬謙、商州刺史宋巖聞巢棄長安,皆率眾奔鄧州,朱溫斬溥、謙,釋巖,使還商州。

  庚寅,拓跋思恭、李孝昌與賊戰於王橋,不利。

  詔以河中留後王重榮為節度使。

  賊眾上黃巢尊號曰承天應運啟聖睿文宣武皇帝。

  有雙雉集廣陵府舍,佔者以為野鳥來集,城邑將空之兆,高駢惡之,乃移檄四方,雲將入討黃巢,悉發巡內兵八萬,舟二千艘,旌旗甲兵甚盛。五月,己未,出屯東塘。諸將數請行期,駢託風濤為阻,或雲時日不利,竟不發。

  李克用牒河東,稱奉詔將兵五萬討黃巢,令具頓遞,鄭從讜閉城以備之。克用屯於汾東,從讜犒勞,給其資糧,累日不發。克用自至城下大呼,求與從讜相見,從讜登城謝之。癸亥,復求發軍賞給,從讜以錢千緡、米千斛遺之。甲子,克用縱沙陀剽掠居民,城中大駭。從讜求救于振武節度使契苾璋,璋引突厥、吐谷渾救之,破沙陀兩寨,克用追戰至晉陽城南,璋引兵入城,沙陀掠陽曲、榆次而歸。

  黃巢之克長安也,忠武節度使周岌降之。岌嘗夜宴,急召監軍楊復光,左右曰:"周公臣賊,將不利於內侍,不可往。"復光曰:"事已如此,義不圖全。"即詣之。酒酣,岌言及本朝,復光泣下,良久,曰:"丈夫所感者,恩義耳!公自匹夫為公侯,奈何舍十八葉天子而臣賊乎!"岌亦流涕曰:"吾不能獨拒賊,故貌奉而心圖之。今日召公,正為此耳。"因瀝酒為盟。是夕,復光遣其養子守亮殺賊使者於驛。

  時秦宗權據蔡州,不從岌命,復光將忠武兵三千詣蔡州,說宗權同舉兵討巢。宗權遣其將王淑將兵三千從復光擊鄧州,逗留不進,復光斬之,並其軍,分忠武八千人為八都,遣牙將鹿晏弘、晉暉、王建、韓建、張造、李師泰、龐從等八人將之。王建,舞陽人;韓建,長社人;晏弘、暉、造、師泰,皆許州人也。復光帥八都與朱溫戰,敗之,遂克鄧州,逐北至藍橋而還。

  昭義節度使高潯會王重榮攻華州,克之。六月,戊戌,以鄭畋為司空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都統如故。

  李克用遇大雨,己亥,引兵北還,陷忻、代二州,因留居代州。鄭從讜遣教練使論安等軍百井以備之。邠寧節度副使朱玫屯興平,黃巢將王播圍興平,玫退屯奉天及龍尾陂。

  西川黃頭軍使李鋌將萬人,鞏鹹將五千人屯興平,為二寨,與黃巢戰,屢捷。陳敬瑄遣神機營使高仁厚將二千人益之。

  秋,七月,丁巳,改元,赦天下。

  庚申,以翰林學士承旨、兵部侍郎韋昭度同平章事。

  論安自百井擅還,鄭從讜不解靴衫斬之,滅其族。更遣都頭溫漢臣將兵屯百井。契苾璋引兵還振武。

  初,車駕至成都,蜀軍賞錢人三緡。田令孜為行在都指揮處置使,每四方貢金帛,輒頒賜從駕諸軍無虛月,不復及蜀軍,蜀軍頗有怨言。丙寅,令孜宴土客都頭,以金盃行酒,因賜之,諸都頭皆拜而受,西川黃頭軍使郭琪獨不受,起言曰:"諸將月受俸料,豐贍有餘,常思難報,豈敢無厭!顧蜀軍與諸軍同宿衛,而賞賚懸殊,頗有觖望,恐萬一致變。願軍容減諸將之賜以均蜀軍,使土客如一,則上下幸甚!"令孜默然有間,曰:"汝嘗有何功?"對曰:"琪生長山東,征戍邊鄙,嘗與黨項十七戰,契丹十餘戰,金創滿身。又嘗徵吐谷渾,傷脅腸出,線縫復戰。"令孜乃自酌酒於別樽以賜琪。琪知其毒,不得已,再拜飲之。歸,殺一婢,吮其血以解毒,吐黑汁數升,遂帥所部作亂,丁卯,焚掠坊市。令孜奉天子保東城,閉門登樓,命諸軍擊之。琪引兵還營,陳敬瑄命都押牙安金山將兵攻之,琪夜突圍出,奔廣都,從兵皆潰,獨廳吏一人從,息於江岸。琪謂廳吏曰:"陳公知吾無罪,然軍府掠擾,不可以莫之安也。汝事吾能始終,今有以報汝。汝齎吾印劍詣陳公曰:'郭琪走渡江,我以劍擊之,墜水,屍隨湍流下矣。得其印劍以獻。"陳公必據汝所言,榜懸印劍於市以安眾。汝當獲厚賞,吾家亦保無恙。吾自此適廣陵,歸高公,後數日,汝可密以語吾家也。"遂解印劍授之而逸。廳吏以獻敬瑄,果免琪家。

  上日夕專與宦官同處,議天下事,待外臣殊疏薄。庚午,左拾遺孟昭圖上疏,以為:"治安之代,遐邇猶應同心;多難之時,中外尤當一體。去冬車駕西幸,不告南司,遂使宰相、僕射以下悉為賊所屠,獨北司平善。況今朝臣至者,皆冒死崎嶇,遠奉君親,所宜自茲同休等戚。伏見前夕黃頭軍作亂,陛下獨與令孜、敬瑄及諸內臣閉城登樓,並不召王鐸已下及收朝臣入城。翌日,又不對宰相,亦不宣慰朝臣。臣備位諫官,至今未知聖躬安否,況疏冗乎!儻群臣不顧君上,罪固當誅;若陛下不恤群臣,於義安在!夫天下者,高祖、太宗之天下,非北司之天下;天子者,四海九州之天子,非北司之天子。北司未必儘可信,南司未必盡無用。豈天子與宰相了無關涉,朝臣皆若路人!如此,恐收復之期,尚勞宸慮,尸祿之士,得以宴安。臣躬被寵榮,職在裨益,雖遂事不諫,而來者可追。"疏入,令孜屏不奏。辛未,矯詔貶昭圖嘉州司戶,遣人沉於蟆頤津,聞者氣塞而莫敢言。

  鄜延節度使李孝昌、權夏州節度使拓跋思恭屯東渭橋,黃巢遣朱溫拒之。以義武節度使王處存為東南面行營招討使,以邠寧節度副使朱玫為節度使。

  八月,己丑夜,星交流如織,或大如杯,至丁酉乃止。

  武寧節度使支詳遣牙將時溥、陳璠將兵五千入關,討黃巢,二人皆詳所獎拔也。溥至東都,矯稱詳命,召師還與璠合兵,屠河陰,掠鄭州而東。及彭城,詳迎勞,犒賞甚厚。溥遣所親說詳曰:"眾心見迫,請公解印以相授。"詳不能制,出居大彭館,溥自知留務。璠謂溥曰:"支僕射有惠于徐人,不殺,必成後悔。"溥不許,送詳歸朝。璠伏甲於七裡亭,並其家屬殺之。詔以溥為武寧留後。溥表璠為宿州刺史,璠到官貪虐,溥以都張友代還,殺之。

  楊復光奏升蔡州為奉國軍,以秦宗權為防禦使。壽州屠者王緒與妹夫劉行全聚眾五百,盜據本州,月餘,復陷光州,自稱將軍,有眾萬餘人。秦宗權表為光州刺史。固始縣佐王潮及弟審邽、審知皆以材氣知名,緒以潮為軍正,使典盜糧,閱士卒,信用之。

  高潯與黃巢將李詳戰於石橋,潯敗,奔河中,詳乘勝復取華州。巢以詳為華州刺史。

  以權知夏綏節度使拓跋思恭為節度使。

  宗正少卿嗣曹王龜年自南詔還,驃信上表款附,請悉遵詔旨。

  九月,李孝昌、拓跋思恭與尚讓、朱溫戰於東渭橋,不利,引去。

  初,高駢與鎮海節度使周寶俱出神策軍,駢以兄事寶。及駢先貴有功,浸輕之。既而封壤相鄰,數爭細故,遂有隙。駢檄寶入援京師,寶治舟師以俟之,怪其久不行。訪諸幕客,或曰:"高公幸朝廷多故,有併吞江東之志,聲雲入援,其實未必非圖我也!宜為備。"寶未之信,使人覘駢,殊無北上意。會駢使人約寶面會瓜洲議軍事,寶遂以言者為然,辭疾不往。且謂使者曰:"吾非李康,高公復欲作家門功勳以欺朝廷邪?"駢怒,復遣使責寶,"何敢輕侮大臣?"寶詬之曰:"彼此夾江為節度使,汝為大臣,我豈坊門卒邪!"由是遂為深仇。

  駢留東塘百餘日,詔屢趣之,駢上表,託以寶及浙東觀察使劉漢寵將為後患,辛亥,復罷兵還府,其實無赴難心,但欲禳雉集之異耳。

  高駢召石鏡鎮將董昌至廣陵,欲與之俱擊黃巢。昌將錢鏐說昌曰:"觀高公無討賊心,不若以扞禦鄉里為辭而去之。"昌從之,駢聽昌還。會杭州刺史路審中將之官,行至嘉興,昌自石鏡引兵入杭州,審中懼而還。昌自稱杭州都押牙、知州事,遣將吏請於周寶。寶不能制,表為杭州刺史。

  臨海賊杜雄陷台州。

  辛酉,立皇子震為建王。

  昭義十將成麟殺高潯,引兵還據潞州。天井關戍將孟方立起兵攻麟,殺之。方立,刑州人也。

  忠武監軍楊復光屯武功。

  永嘉賊朱褒陷溫州。

  鳳翔行軍司馬李昌言將本軍屯興平。時鳳翔倉庫虛竭,犒賞稍薄,糧饋不繼。昌言知府中兵少,因激怒其眾。冬,十月,引軍還襲府城。鄭畋登城與士卒言,其眾皆下馬羅拜曰:"相公誠無負我曹。"畋曰:"行軍苟能戢兵愛人,為國滅賊,亦可以順守矣。"乃以留務委之。即日西赴行在。

  天平節度使、南面招討使曹全晸與賊戰死,軍中立其兄子存實為留後。

  十一月,乙巳,孟楷、朱溫襲鄜、夏二軍於富平,二軍敗,奔歸本道。

  鄭畋至鳳州,累表辭位。詔以畋為太子少傅、分司,以李昌言為鳳翔節度行營招討使。

  以門下侍郎、同平章事裴澈為鄂嶽觀察使。

  加鎮海節度使周寶同平章事。遂昌賊盧約陷處州。

  十二月,江西將閔勖戍湖南,還,過潭州,逐觀察使李裕,自為留後。

  以感化留後時溥為節度使。

  賜夏州號定難軍。

  初,高駢鎮荊南,補武陵蠻雷滿為牙將,領蠻軍,從駢至淮南,逃歸,聚眾千人,襲朗州,殺刺史崔翥,詔以滿為朗州留後。歲中,率三四引兵寇荊南,入其郛,焚掠而去,大為荊人之患。陬溪人周嶽嘗與滿獵,爭肉而鬥,欲殺滿,不果。聞滿據朗州,亦聚眾襲衡州,逐刺史徐顥。詔以嶽為衡州刺史。石門洞蠻向環亦集夷獠數千攻陷澧州,殺刺史呂自牧,自稱刺史。

  王鐸以高駢為諸道都統無心討賊,自以身為首相,發憤請行,懇款流涕,至於再三。上許之。

  中和二年壬寅,公元八八二年

  春,正月,辛亥,以王鐸兼中書令,充諸道行營都都統,權知義成節度使,俟罷兵復還政府。高駢但領鹽鐵轉運使,罷其都統及諸使。聽王鐸自闢將佐,以太子少師崔安潛為副都統。辛未,以周岌、王重榮為都都統左右司馬,諸葛爽及宣武節度使康實為左右先鋒使,時溥為催遣綱運租賦防遏使,以右神策觀軍容使西門思恭為諸道行營都都監。又以王處存、李孝昌、拓跋思恭為京城東北西面都統,以楊復光為南面行營都監使。又以中書舍人鄭昌圖為義成節度行軍司馬,給事中鄭畯為判官,直弘文館王摶為推官,司勳員外郎裴贄為掌書記。昌圖,從讜之從祖兄弟;畯,畋之弟;摶,璵之曾孫;贄,坦之子也。又以陝虢觀察使王重盈為東面都供軍使。重盈,重榮之兄也。

  黃巢以朱溫為同州刺史,令溫自取之。二月,同州刺史米誠奔河中,溫遂據之。

  己卯,以太子少傅、分司鄭畋為司空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召詣行在,軍務一以諮之。以王鐸兼判戶部事。

  朱溫寇河中,王重榮擊敗之。

  以李昌言為京城西面都統,朱玫為河南都統。

  涇原節度使胡公素薨,軍中請命於都統王鐸,承製以大將張鈞為留後。

  李克用寇蔚州。三月,振武節度使契苾璋奏與天德、大同共討克用。詔鄭從讜與相知應接。

  陳敬瑄多遣人歷縣鎮詗事,謂之尋事人,所至多所求取。有二人過資陽鎮,獨無所求。鎮將謝弘讓邀之,不至。自疑有罪,夜,亡入群盜中。明旦,二人去,弘讓實無罪也。捕盜使楊遷誘弘讓出首而執以送使,雲討擊擒獲,以求功。敬瑄不之問,杖弘讓脊二十,釘於西城二七日,煎油潑之,又以膠麻掣其瘡,備極慘酷,見者冤之。又有邛州牙官阡能,因公事違期,避杖,亡命為盜。

  楊遷復誘之,能方出首,聞弘讓之冤,大罵楊遷,發憤為盜,驅掠良民,不從者舉家殺之。逾月,眾至萬人,立部伍,署職級,橫行邛、雅二州間,攻陷城邑,所過塗地。先是,蜀中少盜賊,自是紛紛競起,州縣不能制,敬瑄遣牙將楊行遷將三千人,胡洪略、莫匡時各將二千人以討之。

  以右神策將軍齊克儉為左右神策軍內外八鎮兼博野、奉天節度使。

  賜鄜坊軍號保大。

  夏,四月,甲午,加陳敬瑄兼侍中。

  赫連鐸、李可舉與李克用戰,不利。

  初,高駢好神仙,有方士呂用之坐妖黨,亡命歸駢,駢厚待之,補以軍職。用之,鄱陽茶商之子也,久客廣陵,熟其人情,爐鼎之暇,頗言公私利病,駢愈奇之,稍加信任。駢舊將樑纘、陳珙、馮綬、董瑾、俞公楚、姚歸禮素為駢所厚,用之慾專權,浸以計去之。駢遂奪纘兵,族珙家,綬、瑾、公楚、歸禮鹹見疏。用之又引其黨張守一、諸葛殷共蠱惑駢。守一本滄、景村民,以術幹駢,無所遇,窮困甚,用之謂曰:"但與吾同心,勿憂不富貴。"遂薦於駢,駢寵待埒於用之。殷始自鄱陽來,用之先言於駢曰:"玉皇以公職事繁重,輟左右尊神一人佐公為理,公善遇之。欲其久留,亦可縻以人間重職。"明日,殷謁見,詭辯風生,駢以為神,補鹽鐵劇職。駢嚴潔,甥侄輩未嘗得接坐。殷病風疽,搔捫不替手,膿血滿爪,駢獨與之同席促膝,傳杯器而食。左右以為言,駢曰:"神仙以此試人耳!"駢有畜犬,聞其腥穢,多來近之。駢怪之,殷笑曰:"殷嘗於玉皇前見之,別來數百年,猶相識。"駢與鄭畋有隙,用之謂駢曰:"宰相有遣劍客來刺公者,今夕至矣!"駢大懼,問計安出。用之曰:"張先生嘗學斯術,可以御之。"駢請於守一,守一許諾。乃使駢衣婦人之服,潛於它室,而守一代居駢寢榻中,夜擲銅器於階,令鏗然有聲。又密以囊盛彘血,灑於庭宇,如格鬥之狀。及旦,笑謂駢曰:"幾落奴手!"駢泣謝曰:"先生於駢,乃更生之惠也!"厚酬以金寶。有蕭勝者,賂用之,求鹽城監,駢有難色,用之曰:"用之非為勝也,近得上仙書雲,有寶劍在鹽城井中,須一靈官取之。以勝上仙左右之人,欲使取劍耳。"駢乃許之。勝至監數月,函一銅匕首以獻,用之見,稽首曰:"此北帝所佩,得之,則百里之內五兵不能犯。"駢乃飾以珠玉,常置坐隅。用之自謂磻溪真君,謂守一乃赤松子,殷乃葛將軍,勝乃秦穆公之婿也。

  用之又刻青石為奇字雲:"玉皇授白雲先生高駢。"密令左右置道院香案。駢得之,驚喜。用之曰:"玉皇以公焚修功著,將補真官,計鸞鶴不日當降此際。用之等謫限亦滿,必得陪幢節,同歸上清耳!"是後,駢於道院庭中刻木鶴,時著羽服跨之,日夕齋醮,鍊金燒丹,費以鉅萬計。

  用之微時,依止江陽后土廟,舉動祈禱。及得志,白駢崇大其廟,極江南工材之選,每軍旅大事,以少牢禱之。用之又言神仙好樓居,說駢作迎仙樓,費十五萬緡。又作延和閣,高八丈。

  用之每對駢呵叱風雨,仰揖空際,雲有神仙過雲表。駢輒隨而拜之。然常厚賂駢左右,使伺駢動靜,共為欺罔,駢不之寤。左右小有異議者,輒為用之陷死不旋踵,但潛撫膺鳴指,口不敢言。駢倚用之如左右手,公私大小之事皆決於用之,退賢進不肖,淫刑濫賞,駢之政事於是大壞矣!用之知上下怨憤,恐有竊發,請置巡察使。駢即以用之領之,募險獪者百餘人,縱橫閭巷間,謂之"察子",民間呵妻詈子,靡不知之。用之慾奪人貨財,掠人婦女,輒誣以叛逆,搒掠取服,殺其人而取之,所破滅者數百家,道路以目,將吏士民雖家居,皆重足屏氣。

  用之又欲以兵威脅制諸將,請選募諸軍驍勇之士二萬人,號左、右莫邪都。駢即以張守一及用之為左、右莫邪軍使,署置將吏如帥府,器械精利,衣裝華潔,每出入,導從近千人。

  用之侍妾百餘人,自奉奢靡,用度不足,輒留三司綱輸其家。用之猶慮人洩其奸謀,乃言於駢曰:"神仙不難致,但恨學道者不能絕俗累,故不肯降臨耳!"駢乃悉去姬妾,謝絕人事,賓客、將吏皆不得見。有不得已見之者,皆先令沐浴齎祓,然後見,拜起才畢,已復引出。由是用之得專行威福,無所忌憚,境內不復知有駢矣。

  王鐸將兩川、興元之軍屯靈感寺,涇原屯京西,易定、河中屯渭北,邠寧、鳳翔屯興平,保大、定難屯渭橋,忠武屯武功,官軍四集。黃巢勢已蹙,號令所行不出同、華。民避亂皆入深山築柵自保,農事俱廢,長安城中鬥米直三十緡。賊賣人於官軍以為糧,官軍或執山柵之民鬻之,人直數百緡,以肥瘠論價。

  《資治通鑑》 宋·司馬光◎唐紀七十(起上章困敦十一月,盡玄黓攝提格四月,凡一年有奇)

  ○僖宗惠聖恭定孝皇帝中之上

  廣明元年庚子,公元八八零年

  十一月,河中都虞候王重榮作亂,剽掠坊市俱空。

  宿州刺史劉漢巨集怨朝廷賞薄。甲寅,以漢巨集為浙東觀察使。

  詔河東節度使鄭從讜以本道兵授諸葛爽及代州刺史朱玫,使南討黃巢。乙卯,以代北都統李琢為河陽節度使。

  初,黃巢將渡淮,豆盧瑑請以天平節鉞授巢,俟其到鎮討之,盧攜曰:"盜賊無厭,雖與之節,不能止其剽掠,不若急發諸道兵扼泗州,汴州節度使為都統,賊既前不能入關,必還掠淮、浙,偷生海渚耳。"從之。既而淮北相繼告急,攜稱疾不出,京師大恐。庚申,東都奏黃巢入汝州境。

  辛酉,以王重榮權知河中留後,以河中節度使同平章事李都為太子少傅。

  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使齊克讓奏黃巢自稱天補大將軍,轉牒諸軍雲,"各宜守壘,勿犯吾鋒!吾將入東都,即至京邑,自欲問罪,無預眾人。"上召宰相議之。豆盧瑑、崔沆請發關內諸鎮及兩神策軍守潼關。壬戌,日南至,上開延英,對宰要泣下。觀軍容使田令孜奏:"請選左右神策軍弓弩手守潼關,臣自為都指揮制置把截使。"上曰:"侍衛將士,不習征戰,恐未足用。"令孜曰:"昔安祿山構逆,玄宗幸蜀以避之。"崔沆曰:"祿山眾才五萬,比之黃巢,不足言矣。"豆盧瑑曰:"哥舒翰以十五萬眾不能守潼關,今黃巢眾六十萬,而潼關又無哥舒之兵。若令孜為社稷計,三川帥臣皆令孜腹心,比於玄宗則有備矣。"上不懌,謂令孜曰:"卿且為朕發兵守潼關。"是日,上幸左神策軍,親閱將士。令孜薦左軍馬軍將軍張承範、右軍步軍將軍王師會、左軍兵馬使趙珂。上召見三人,以承範為兵馬先鋒使兼把截潼關制置使,師會為制置關塞糧料使,珂為句當寨柵使,令孜為左右神策軍內外八鎮及諸道兵馬都指揮制置招討等使,飛龍使楊復恭為副使。癸亥,齊克讓奏:"黃巢已入東都境,臣收軍退保潼關,於關外接寨。將士屢經戰鬥,久乏資儲,州縣殘破,人煙殆絕,東西南北不見王人,凍餒交逼,兵械刓弊,各思鄉閭,恐一旦潰去,乞早遣資糧及援軍。"上命選兩神策弩手得二千八百人,令張承範等將以赴之。

  丁卯,黃巢陷東都,留守劉允章帥百官迎謁。巢入城,勞問而已,閭里晏然。允章,乃之曾孫也。田令孜奏募坊市人數千以補兩軍。

  辛未,陝州奏東都已陷。壬申,以田令孜為汝、洛、晉、絳、同、華都統,將左、右軍東討。是日,賊陷虢州。

  以神策將羅元杲為河陽節度使。

  以周岌為忠武節度使。初,薛能遣牙將上蔡秦宗權調發至蔡州,聞許州亂,託雲赴難,選募蔡兵,遂逐刺史,據其城。及周岌為節度使,即以宗權為蔡州刺史。

  乙亥,張承範等將神策弩手發京師。神策軍士皆長安富家子,賂宦官竄名軍籍,厚得稟賜,但華衣怒馬,憑勢使氣,未嘗更戰陳。聞當出征,父子聚泣,多以金帛僱病坊貧人代行,往往不能操兵。是日,上御章信門樓臨遣之。承范進言:"聞黃巢擁數十萬之眾,鼓行而西,齊克讓以飢卒萬人依託關外,復遣臣以二千餘人屯於關上,又未聞為饋餉之計,以此拒賊,臣竊寒心。願陛下趣諸道精兵早為繼援。"上曰:"卿輩第行,兵尋至矣!"丁丑,承範等至華州。會刺史裴虔餘徙宣歙觀察使,軍民皆逃入華山,城中索然,州庫唯塵埃鼠跡,賴倉中猶有米千餘斛,軍士裹三日糧而行。

  十二月,庚辰朔,承範等至潼關,搜菁中,得村民百許,使運石汲水,為守禦之備。與齊克讓軍皆絕糧,士卒莫有鬥志。是日,黃巢前鋒軍抵關下,白旗滿野,不見其際。克讓與戰,賊小卻,俄而巢至,舉軍大呼,聲振河、華。克讓力戰,自午至酉始解,士卒飢甚,遂喧噪,燒營而潰,克讓走入關。關左有谷,平日禁人往來,以榷徵稅,謂之"禁坑"。賊至倉猝,官軍忘守之,潰兵自谷而入,谷中灌木壽藤茂密如織,一夕踐為坦塗。承範盡散其輜囊以給士卒,遣使上表告急,稱:"臣離京六日,甲卒未增一人,饋餉未聞影響。到關之日,巨寇已來,以二千餘人拒六十萬眾,外軍飢潰,蹋開禁坑。臣之失守,鼎鑊甘心。朝廷謀臣,愧顏何寄!或聞陛下已議西巡,苟鑾輿一動,則上下土崩。臣敢以猶生之軀奮冒死之語,願與近密及宰臣熟議,未可輕動,急徵兵以救關防,則高祖、太宗之業庶幾猶可扶持,使黃巢繼安祿山之亡,微臣勝哥舒翰之死!"
熱門文章
《續資治通鑑》宋紀三十 起玄黓困敦正月,盡昭陽赤奮若六月,凡一年有奇 《資治通鑑》後唐紀七 起玄黓執徐七月,盡閼逢敦牂閏正月,凡一年有奇 《資治通鑑》周紀一 起著雍攝提格,盡玄黓困敦,凡三十五年 《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七十九 起著雍執徐十月,盡玄黓涒灘七月,凡四年有奇 《資治通鑑》唐紀四十一 起閼逢攝提格,盡屠維協洽七月,凡五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宋紀八十八 起玄黓敦牂七月,盡閼逢涒灘四月,凡一年有奇 《資治通鑑》唐紀四十七 起閼逢困敦五月,盡旃蒙赤奮若七月,凡一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元紀四 起玄黓敦牂七月,盡閼逢涒灘十二月,凡二年有奇 《資治通鑑》唐紀三十一 起玄黓敦牂,盡強圉大淵獻十一月,凡五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宋紀七十七 玄黓閹茂正月,盡闕逢困敦六月,凡二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 起強圉作噩七月,盡上章困敦十二月,凡三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元紀一 起柔兆困敦四月,盡著雍攝提格四月,凡二年有奇 《資治通鑑》唐紀十一 起強圉作噩五月,盡上章困敦,凡三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四十二 起上章攝提格八月,盡重光單閼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五十二 起上章掩茂正月,盡玄黓困敦十二月,凡三年
推薦內容
十一月珍重,十二月安好作文 《資治通鑑》唐紀七十九 起玄黓閹茂,盡昭陽大淵獻正月,凡一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宋紀五十八 起屠維大淵獻四月,盡上章困敦五月,凡一年有奇 《資治通鑑》唐紀五十四 起屠維赤奮若七月,盡玄黓執徐九月,凡三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十一 起玄黓困敦五月,盡十二月,凡八月 告別十月迎接十一月的說說經典多篇 《續資治通鑑》宋紀三十一 起昭陽赤奮若七月,盡閼逢攝提格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十月再見,十一月你好治癒文案 《資治通鑑》唐紀四十三 起重光作噩六月,盡玄黓閹茂,凡一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元紀十六 起玄黓困敦正月,盡旃蒙單閼三月,凡三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七十 起上章困敦正月,盡昭陽單閼八月,凡三年有奇 《資治通鑑》唐紀六十九 起強圉作噩,盡上章困敦十月,凡三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宋紀二十二 起上章困敦四月,盡重光赤奮若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三十七 起玄黓敦牂四月,盡十二月,凡九月 《續資治通鑑》元紀二十四 起上章敦牂正月,盡玄黓涒灘十二月,凡三年 《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七十六 起上章涒灘正月,盡玄黓掩茂六月,凡二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宋紀五十一 起上章攝提格正月,盡重光單閼五月,凡一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宋紀八十七 起重光大荒落正月,盡玄黓敦牂閏六月,凡一年有奇 十一月十二月的治癒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