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愛和自由》讀後感15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38W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愛和自由》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愛和自由》讀後感15篇

《愛和自由》讀後感1

在《愛和自由》這本書中,蒙台梭利幼兒園園長孫瑞雪通過實際例子敍述了自己的觀點:只要給孩子充分的愛、給孩子充分的自由,才能使孩子按照自己的內心發展成為一個專注、堅強、完整的人。

孫瑞雪園長的這一觀點,我是很贊同的。本來嘛,小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一樣來到世界上,對什麼都好奇是肯定的,既然好奇,那麼肯定要去探索,口、手、腳等身體部位都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好武器!在孩子探索世界的過程中,因為經驗的不足,必然會產生各種各樣大人看起來頑皮的行為。如果是真的愛孩子,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自由,讓他按照自己的想法發展、完善,豈不是更能塑造孩子!

我們成人總是干涉的太多,總感覺孩子就是孩子,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們總是讓孩子什麼事情都聽從成人的安排,可不知道這樣恰恰違背了孩子發展的過程和心理,因此我很欣賞書名中的自由兩個字,以前我也只是認為自由就是讓孩子隨心所欲,任其發展,它怎麼可能會和紀律以及自律相提並論呢,能讓孩子更好的學會控制自己呢?但通過和孩子們生活在一起我身受感觸。首先,我覺得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一定要改變自己想要左右孩子的想法,同時要把孩子們的行為認為是有原因的行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看到一個在愛和自由的.環境裏健康成長的孩子。第二,要做一個有心的人,去仔細觀察孩子們的一言一行,傾聽和交流是最好的橋樑,也是拉近我們和孩子距離的最好方法。第三,成人就是孩子的榜樣,俗話説:言傳不如身教,孩子就是鏡子映照着成人的言行舉止,所以,我感到自己肩上的責任很重大。

其實,不只是兒童在充滿指責、冷漠、抱怨的環境裏不快樂,任何人都不會感到快樂,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圍的環境充滿了愛、自由和温暖,人與人之間要是能夠相互理解、相互寬容,是不是都會得到好的結果。

愛與自由同樣重要,我們要把愛帶給每個孩子,同時,也要適當放手給孩子們自由,只要多加引導和寬容,學會理解孩子、懂孩子,我相信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肯定也會快樂、堅強、充滿創造力和勇氣。

《愛和自由》讀後感2

在這本書中,蒙氏幼兒園的園長孫瑞雪透過超多的實例來論述自我的觀點:只要給孩子充分的愛、充分的自由,才能促成兒童按照自我的內心發展成專注、寬容、堅強的、完整的人。

關於兒童,連弗洛伊德這樣的大師所言也未必正確,我們普通人就知之更少了!但是,作者的這一觀點,我倒是深表贊同。本來嘛,小孩子如同一張白紙一樣來到人世,對什麼都好奇是必然的,既然好奇,那麼必然要去探索,口、手、腳等都是兒童探索世界的好武器!在兒童探索世界的過程中,因為經驗欠缺,必然會產生各種各樣大人看起來淘氣的行為。如果真的愛孩子,又瞭解了這一點,給予兒童更多的自由,讓他去按照自我的意願發展、完善,豈不是能塑造孩子!

我們成人有太多的“專制”和“越權”,總感覺孩子就是孩子,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們總是讓孩子事事聽從成人的安排,可不知這樣恰恰違背了孩子發展的程序和心理,因此我很珍賞書名中的自由二字,從前我也是片面的認為自由就是讓孩子隨心所欲,任其發展,它怎樣會和紀律及最高境界的自律相匹配,讓孩子更好的學會控制自我?但透過親身的和孩子們生活在一齊我很有感觸。首先,我覺得不論是家長還是老師必須要改變自我想要駕馭孩子的想法,同時要把孩子的'一言一行認為是有原因的行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看到一個在愛和自由裏健康成長的孩子。其次,要做一個有心人,去仔細觀察孩子的所需所想,傾聽和交流是很好的橋樑,是拉近我們和孩子距離的彈力帶。成人是孩子的榜樣,老生常談到”言傳不如身教”,孩子就是鏡子反照着成人的言行舉止,因此,我深感自我肩上職責的重大。

其實,何止是兒童,在充滿指責、冷漠、抱怨的環境裏,任何人都不會感覺到快樂,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圍的環境充滿了愛、自由與温情,人與人相互理解、相互寬容,家庭是不是就能和睦,工作是不是就會快樂、有效率的多?

愛與自由並重,我們要把愛帶給每個孩子,同時,也適當放手給他們自由,只要多加引導和體恤,要學會相信,在此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必定會快樂、堅強、充滿創造力和勇氣。

《愛和自由》讀後感3

放假有幾天了,我讀了一本叫做《愛與自由》的書,它是著名的蒙特梭利教育專家孫瑞雪<愛和自由——新兒童教育法》的最新版本。這是一本關於“愛”孩子,而不是“教”孩子的書,正如作者所説:“我愛孩子們,始終留意翼翼地仰視他們。”這本書不是教你具體的方法和技巧,而是告訴我們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和理念:對孩子的愛和尊重。<愛和自由>飽含着作者對兒童至深的愛。在十多年的教育實踐中,她始終用心靈和兒童對話,她能看到兒童的渴求,明白兒童的想法,瞭解兒童的情緒,感知兒童的.苦難。

我們都以前是孩子,成年後,我們又有了孩子。孩子給我們帶來期望和歡樂,也給我們帶來困惑和焦慮,孩子的成長是每個家庭大事中的大事。然而,正如作者所提到的,我們不是不想去愛孩子,而是,我們是否具備了愛的潛力。

不論是學校還是家裏,我們應對的都是孩子,一個個獨立而獨特的個體。那麼,我們所學的幼教專業,自我有限的教育經驗是否能夠滿足於這麼多需要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呢?這也是一個古老的教育話題——怎樣因人施教。即書中提到的“愛的潛力”之一。

我覺得要樹立孩子的一種比較良好的自我評價感覺,因為,孩子對自我的評價都不是很客觀,大部分評價都來着成人。所以,要讓孩子覺得自我是好孩子比讓孩子覺得自我是“壞孩子”更容易教育。當孩子出現不遵守紀律的時候,要理解孩子的種種行為,不在孩子面前反覆強調他的種種不是,而是能夠採取轉移注意力,弱化他的錯誤行為。一個孩子的成長是否能夠不斷髮揮和擴充自我原有的優勢,改善不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個比較系統的教育方案。總之,需充分觀察和了解孩子的特性,來尋找相應的教育策略,持之以恆,就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我們有足夠的洞察潛力,在每個孩子身上看到不一樣的閃光點,我們也將更加具備了愛的潛力。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愛真的要有方法,做父母的也真的要不斷地學習。如果因為愛孩子而毀了孩子不是太可悲和讓人痛苦了嗎?我從<愛和自由>學到的,該怎樣愛我的孩子!我才有資格和權利對孩子説:“媽媽愛你!”

《愛和自由》讀後感4

世界上除了生命,什麼最重要?金錢?權力?地位?都不是,它是自由。沒有了自由,就像一隻被束縛在鐵籠子裏的小鳥,惶惶不可終日,只能徒勞地等死,任人擺佈。

週末,我和同窗袁嘉寧去同學馬陽家玩,做了一些作業後,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在馬陽家“鬧騰”開了。我們先玩起了“跳格子”,馬陽在地上畫了十個格子我們開心地跳來跳去。後來,我們又想出了新招,找來馬陽的跳球(把腳踩在兩端,可以蹦來蹦去),看誰能跳到最後。我們玩得很盡興,這時,馬陽的媽媽突然喊了一聲:“快來看,有一隻松鼠!”天哪,有一隻松鼠!從來沒有見過鬆鼠的我立刻扔下跳球去看松鼠。“哎呀,跑了!”順着馬陽媽媽手指着的方向,只見一隻老鼠般大小、小而矯健的身影一閃而過。“真的是松鼠嗎?不會是老鼠吧?”我半信半疑地問馬陽的媽媽。她説“是松鼠”,又叫馬陽把門關了,這樣松鼠就跑不出去了。“抓松鼠!抓松鼠!”我們大聲喊叫着。馬陽的舅舅聞聲趕來,“在哪兒呢?”他問。馬陽的`弟弟指給他看。他知道後,馬上挽起手腕,撲了過去,小松鼠似乎是受不了這麼多人的驚嚇,蜷縮在角落裏,一眨眼的工夫,一隻毛茸茸的小東西就到了他手上,並把它關進了籠子。我們圍起來一看,興奮了,真的是松鼠!只見這隻可愛的小東西渾身棕灰色,有兩條顯而易見的黑色條紋,小小的耳朵幾乎看不見,小爪子牢牢抓着籠子,正害怕地渾身發抖,盯着我們看呢!馬陽扔進去一些牛肉乾。小東西先愣愣地看着我們,並不吃,後來因為實在是餓了,用前爪捧着牛肉乾,大口大口吃了起來,全身蠕動了起來,從後面看,就彷彿是一團肉球在滾動,真可愛。就這樣單純地望着小松鼠,竟也會感到無上的快樂。我們逗它玩,不停地給它吃東西,可是小松鼠並不快樂。它不停碰撞着籠子,掙扎着,一分一秒都不歇息地跑來跑去,妄想跑出這個籠子。

後來,它累了,總算安靜了下來。它望着我的時候,眼神很迷惘。我惶恐地望着它,它過於安靜的眼裏寫的是要掙脱嗎?很扭曲,很矛盾。正如一般總以為自己是最強悍的人,往往是最脆弱的,我突然有一種放開它的衝動,它那渴望自由的眼睛裏寫滿了悲哀。我去問馬陽,她卻不屑地笑笑,説:“我怎麼不覺得它可憐?”問袁嘉寧,回答也是如此。她們是不懂得動物悲哀的人,她們不知道什麼是自由,失去了自由是什麼滋味,她們不懂。

愛,就是放它走,給它自由。

《愛和自由》讀後感5

看了孫瑞雪的《愛和自由》感受很多,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蒙氏理論的書,拿到書後才一翻,就馬上被吸引住了,一邊看一邊打心眼裏認同,合上書本,內心充滿了接觸到真理的激動。 都説只有切身感受的事物才會特別認同,現在卻已經想不起來到底是書裏哪些案例和説法觸動了自己,只知道一邊翻閲一邊忍不住幻想:如果自己從小能在“愛和自由”的教育理念下成長是多麼的幸福,甚至有一種衝動,恨不得把書上的文字騰印到父母的腦子裏,告訴他們當年那種傳統的教育方法是怎樣傷害和扼殺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總之,由此“愛和自由”的理念已經深深紮根在心裏,看着孩子們無邪的笑臉,作為老師的神聖使命感再次昇華,看着孩子的`臉,在心裏對她們説我也要“讓我的愛象陽光一樣包圍着你們,而又給你們光輝燦爛的自由。” 愛是什麼呢?“愛是忍耐,愛是慈祥,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無禮不求益,不動怒……只喜歡真理凡是包容,凡事相信,凡是盼望,凡是忍耐愛是永不止息的等待。”書中是這樣的定義“愛”的。“不動怒、相信、盼望、永無止息的等待”是打動我最深的字眼。

在愛孩子的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以現有的經驗對待孩子,因為現有的經驗早已過時。”曾經,我也認同一個家庭裏的孩子至少要怕一個人,要有個人“鎮”得住他;認同孩子小的時候講不通道理的時候,至於道理,長大了就會懂了;認同一個凌厲的眼色使過去,孩子就噤若寒蟬的“威嚴”……因為,我們就是在這樣的教育中成長的,我們從小按着“乖孩子”的模式去聽話、不惹事、好好學習、不貪玩,就是好孩子。

我們從來沒有或者有過卻沒有答案去問自己:我想要一個什麼樣的人生?眼前這些就是我想要的嗎?我們的身體已經成熟,我們的心智卻停滯不前,面對紛擾的社會,我們內心的惶恐不安遠遠大於自尊自信,這就是傳統教育帶來的後果。為什麼一代一代的父母都對自己的處境不滿意,拼命把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要孩子“按我説的去做,但不要學我”?為什麼父母以自身的經歷和教訓教導孩子卻不能使孩子走上一條屬於自己的自強自立的人生道路?

我們瞭解自己開始,瞭解生命的意義,瞭解成長的規律,認識到並尊重每一個新的獨立的個體,蹲下來,時刻關注自己和她的成長,用真正的、無限的、無條件的愛滋潤彼此的心靈,讓“內心的小孩”和現實的孩子一起快樂、自由地成長!

《愛和自由》讀後感6

正如題目所言,在這本書中,蒙氏幼兒園的園長孫瑞雪透過超多的實例來論述自我的觀點:只要給孩子充分的愛、充分的自由,才能促成兒童按照自我的內心發展成專注、寬容、堅強的、完整的人。

關於兒童,連弗洛伊德這樣的大師所言也未必正確,我們普通人就知之更少了!但是,作者的這一觀點,我倒是深表贊同。本來嘛,小孩子如同一張白紙一樣來到人世,對什麼都好奇是必然的',既然好奇,那麼必然要去探索,口、手、腳等都是兒童探索世界的好武器!在兒童探索世界的過程中,因為經驗欠缺,必然會產生各種各樣大人看起來淘氣的行為。如果真的愛孩子,又瞭解了這一點,給予兒童更多的自由,讓他去按照自我的意願發展、完善,豈不是能塑造孩子!

記得以前有位姐姐帶着自我正上幼兒園的女兒來玩,小女孩活潑可愛,新奇地望着周圍的一切。年輕的媽媽告訴女兒:“這位阿姨是老師!”“老師。”聽到這兩個字,小女孩頓時害怕地躲到了媽媽身後。姐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而我卻笑不出來:小女孩的老師到底對她做了什麼,以至她竟然如此害怕老師?

這件事也許是個案,但確實讓我在一段時光之內對中國的幼兒教育產生了擔憂。《愛和自由》就有一個老師粗暴對待學生的案例:某幼兒園,老師和孩子在玩扔球,老師扔了一個球給孩子,孩子沒接住,“笨死了,連個球都接不住!”之後是孩子把球扔給老師,結果,老師也沒接住。當時看到這一幕的蒙氏老師想:這回老師沒話説了吧!之後,令人驚愕的一幕發生了,老師説:“笨死了,連個球都不會扔!”

怎樣着都是孩子的錯!可想而知,經常被這麼指責的孩子必然會膽怯、不自信、內向、對別人也不會寬容到哪兒去,並且對什麼都沒信心,也不敢去挑戰自我,更不用提什麼創造力了!

其實,何止是兒童,在充滿指責、冷漠、抱怨的環境裏,任何人都不會感覺到快樂,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圍的環境充滿了愛、自由與温情,人與人相互理解、相互寬容,家庭是不是就能和睦,工作是不是就會快樂、有效率的多?

當我們理解了這一點,是不是就會更加以寬容的心態來應對這個紛亂的世界呢?

《愛和自由》讀後感7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自息的等待。”這是看《愛和自由》最初打動我的地方,短短的幾句話卻讓人別有一番感悟和滋味。

從事幼兒教育這幾年來,自認為是位充滿活力與愛心的老師,但是看完孫瑞雪老師的《愛和自由》,我突然領悟我們的愛對於我們的寶貝來説是一種“虐待”。我們成人有太多的不能夠,總感覺孩子就是孩子,他們的潛力達不到我們所需要的成果,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們總是讓孩子事事聽從我們的安排,孩子總是問為什麼,而我們的理由就是:“因為我愛你們。”但是這樣恰恰違背了孩子發展的成長規律。

幼兒教師最擔心的就是孩子在幼兒園發生事故,哪怕是小擦傷也好也會讓我們覺得無法向家長交代,因此我們處處留意,時時留意,這個不許,那個不讓,始終讓孩子在我們的掌控之中,限制了孩子的自由,我們整天對寶貝們説:“孩子們不能這個樣子,不能碰那個東西會劃傷你的手,你們就聽老師的吧,老師是為你們好,老師愛你們。”我相信,這是大多數老師都在做的事情。看完《愛和自由》,作為90後老師必須要改變自我想要駕馭孩子的`想法,要把孩子的一言一行認為是有原因的行為,要做一個有心人,去仔細觀察孩子的所需所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看到一個在愛和自由裏健康成長的孩子。同時,我們在自我改變的同時,也要把這種思想傳遞給我們身邊的每一位家長,我們的教育需要家長的大力配合,只有家園密切合作,我們才能給予我們的寶貝真正的愛與自由。

看完《愛和自由》還有的一個感觸就是關於知識,我們是引領幼兒前行的教師,我們怎樣去“教授”知識呢。我認為我們就應改變教的方法,不再是枯燥的教,而是帶着孩子去認識,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超多從生活中學習而不是活動中學習的過程。認識事物的過程好比吃飯,經過消化成為生命的一部分,並自如地運用到現實生活中,這種東西是智力。孫老師説愛與自由並重,我們要把愛帶給身邊的每個孩子,同時,也適當放手給他們自由,只有愛沒有自由,孩子就會失去自我,只有自由沒有愛,孩子便會冷漠。愛與自由同在,並加以引導和體恤,讓孩子們要學會相信,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必定會快樂、堅強、充滿創造力和勇氣。

《愛和自由》讀後感8

《愛和自由》沒有讀這本書之前,我從沒有聽過什麼蒙氏教育,初看到這個詞時更是一頭霧水,讀完這本書後,我深深地被它所吸引,雖然現在也是一知半解,但勾起了我繼續學習的慾望。讀完這本書,我不禁想:天底下有哪個母親不愛自己的孩子的,而又有幾個母親真正懂得愛孩子的?

作者這樣説:“在愛孩子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以現有的經驗對待孩子,因為現有的經驗是我們成長的結果,那可能是不愛。” 我非常同意作者的這個觀點,而愛是什麼?書中是這樣寫的: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雖然讀完了這本書,但裏面的好多概念似乎還不太明白,而自己更感興趣的就是作者所舉出的例子,因為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從沒想過這些現象意味着什麼?不記得在哪裏看到過這樣一段話,大意是,不要輕易對孩子説“不”,不要以大人的觀點去告訴孩子,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要讓孩子在過程中自己去判斷事物的真偽對錯。思索自己的行為,每日從我們口中吐出多少個“不”字呢。蒙氏的教育,自由是建立在紀律的基礎上,也是説,當孩子的行為超越紀律的範疇時,我們應該是有權利説“不”的,但這個“不”要怎麼説,以什麼方式去引導,去告訴孩子呢。在蒙氏理念中,一切都要為了心靈讓步。比告訴孩子對錯更重要的,是保護孩子,使孩子不至於陷入困境,使孩子心靈不受到傷害。孩子是通過感覺來認知這個世界的,通過感知而發現宇宙的定律,或許我們簡簡單單一個字眼,就會傷害到這幼小柔嫩的花朵。

讀完這本書,不得不承認,在教育這方面,我瞭解的還遠遠不夠,但任何一種教育理念都不能讓它走向一種極端,這本書裏觸動我心靈的地方很多,但也有很多值得我思考的…知道自己的不足,就要確定自己努力的方向,在以後的教學生活中,我會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使之成為自己教學工作的強力支撐,加油!

《愛和自由》讀後感9

的確是這樣。孩子在幼兒園時,其成長更倚靠自我教誨,而不是來自成人。成人更多的,就是給孩子營造一個積極的充滿愛和自在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讓孩子的潛能得以發揚。愛的教育讀後感30字在六歲前,給孩子充實的自在,孩子並不會因為這些自在而變得毫無構造與紀律,相反,在自在中,他就變得自律與順從。

蒙特梭利説:“兒童只要依靠愛和自在,才能失掉成長的全部能量,以便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這讓我想起一個學者的一句話:“以愛的情感謝發兒童成長的積極性;以自在的空間建立兒童自我認識的自動性……”

在蒙氏教誨,必要孩子們遵循的“規矩”特別少,比較主要的三條:第一,不傷害自己;第二,不傷害別人;第三,不傷害環境。孩子們在遵守這三條基本規矩的條件下,他們有權利為自己做決議,他們可以做自己的主人。

蒙特梭利説:“兒童只要依靠愛和自在,才能失掉成長的全部能量,以便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這讓我想起一個學者的一句話:“以愛的情感謝發兒童成長的積極性;以自在的空間建立兒童自我認識的自動性…

遺憾的是,大部門家長卻不懂得這些,他們做了些什麼呢?一方面,他們總在孩子沒感覺的時間強制孩子。另一方面,他們在孩子有感覺的時間沒有把相應的詞語同孩子內涵的感覺配上對。紅巖讀後感600字孩子的那種天生的內涵視察和感覺就在大人的客觀逼迫中消散殆盡了……

實在,六歲之前的孩子不必要學習任何一門本領,他們要學的是掌握本領的.方法。蒙特梭利堅信:兒童所有的智力是從感覺生長到概念。那麼我們怎樣理解感覺呢?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當我們聽一個講座,我們能記着的必定是自己有領會的部門,因為你只對這部門內容有感覺。常有這樣的家長,以為自己的孩子該到學話的時間了,但是卻不願啟齒,怎樣教他他都不跟着念,此時有些家長便開始懷疑孩子的智力了,實在,這與智力有關,而與孩子的感覺有關。這使我想起女兒一歲半時間的一件事,當時女兒只會説一個字,比如,爸爸、媽媽、蛋蛋,飯飯……一天早晨我抱着女兒散步,一座大樓還在施工,那巨大的塔吊在忙碌地轉動着,女兒瞪着大眼睛看的很專注,此時,我隨意説了一句:“蓋高樓”,女兒頓時跟着説“蓋高樓(nou)”,這叫我非常愉快,女兒能説三個字了!現在想起來,正是由於女兒當時對蓋高樓有感覺,才會立即跟着我説,並把“蓋高樓”這個概念建立起來,我當時的一個隨意操作卻應了女兒的認知必要。

《愛和自由》讀後感10

自10月3日收到《愛與自由》以來,我翻看了其中大部分內容。不時對自己的教育行為進行比照。有時這種比照讓我很心痛,是愧疚之痛。我對一些教育現象及其本質知道得太遲了。錯過了多少教育時機,又造成了多少遺憾!比如昨晚看到的關於“神遊”一節。“神遊”指胡思亂想,想的跟做的不一樣。這是心理障礙的表現:心裏想做某件事,卻受到壓抑,不敢做,轉而去做了另外一件事情,或者只是幻想、胡思亂想。這樣的孩子何其多哉!昨天下午我帶心悦去外邊玩“釣魚”遊戲。有個男孩坐在那裏用小魚網撈魚。他媽媽看見後迅速過來説,孩子,這魚是讓釣的,不能用手撈。説着,奪下男孩手裏的魚網,把一根魚竿塞到孩子手裏:你看,就這樣,用魚竿釣魚。

那孩子自始至終臉上毫無表情,目光迷離。他的選擇權被媽媽的好心剝奪了。他只是想用魚網嘗試一下,卻被橫加阻止了,而他的媽媽對此毫無知覺。我們玩了釣魚以後去盪鞦韆。一個約5歲的小女孩正在蕩,蕩得很低。她媽媽顯然對此很不滿意,就口授“要領”:“寶貝,你把腿往前伸,然後往回縮;再往前伸,往後縮;再往前,再往後。”態度生硬,還有點漫不經心。那小女孩聽了並沒有多大反應,而是看了我們一眼。我感覺她的眼神裏有一種難堪。在一個小妹妹面前被媽媽以教訓的口氣教授盪鞦韆,一定讓她很傷自尊。經過一番指導,她蕩得比剛才高一些了。又蕩了沒幾下,她就跳下來走了。她根本沒提起興趣來。這位媽媽跟女兒説話的語氣就像一位嚴厲的體育教練,不像一位母親,生硬,沒有感情,簡直不顧及女兒的感受,甚至還因為女兒動作的不協調而嗤嗤笑了一下。而她的爸爸,就在一邊玩跑步機,這一切似乎與他無關。説到父親,我領着心悦在外面玩,見過好幾個父親,他們根本不管孩子,我是説,不教育孩子。雖然他們和孩子一起出來,但他們不跟孩子交流,不跟孩子一起玩,只是遠遠地坐在一邊看着孩子玩,要麼乾脆望着別處。好像看孩子只是當媽的事情,他們不需要參與。也許他們認為,當爸爸的'只要掙錢養家就夠了。我懷疑,這是很多父親的想法。我真替這樣的人難過,他們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卻不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和孩子待在一起。他們沒有意識到,父親在子女的成長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雖然現在生活好多了,但是有多少人真正重視教育呢?學校裏有不少孩子,明顯缺乏家庭教育。他們對很多事情都不懂,沒有規矩,不懂節制。他們的家庭背景,恐怕都相似吧。

《愛和自由》讀後感11

繼閲讀《捕捉兒童敏感期》之後,在小海鷗班老師的推薦下,我拜讀了孫瑞雪的又一力作——《愛和自由》。在閲讀這本書時,我感覺書中所講,既與《捕捉兒童敏感期》一脈相承,又在此基礎上總結、提煉得更加系統。

我曾經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意義是什麼?提供衣、食、住、行等物質條件保障孩子身體上的成長自是不必説的。但是按照馬斯洛的需求理論,這些還只能算是人的低級需求。孩子長大後,她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她是否有能力執着地追求自己的夢想並因此感到快樂?讓她覺得她的人生是有意義的。如果要達到這樣的目的,那父母的意義應該是幫助和見證一個人完整地成長為真正的自己。

之前讀過的《捕捉兒童敏感期》介紹了“兒童成長敏感期”這一概念,教父母幫助孩子順利度過敏感期,快樂成長。《愛和自由》則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完整成長”的概念,也就是讓孩子能做自己身體的主人、情緒的主人、感覺的主人、心理的主人、認知的主人及精神的主人,在兒童成為這些主人的過程中完成“完整成長”。書中介紹兒童因抽象思維未形成,對周圍事物的探索是通過自己的身體的各種感觀來實現的,在兒童不斷掌控自己身體的過程中,完成了做自己身體的主人的成長過程。要完成兒童各方面的“完整成長”,就必須給予兒童自由,並進行適當的正面引導,讓兒童完整地成長成為一個具有獨立人格、有個性的人。

當今社會“內卷”十分嚴重,在育兒方面,各種“雞娃”方法也層出不窮,許多兒童往往在幼兒園階段就開始參加各種興趣班學習了,這是父母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所表現出的焦慮。作為孩子的父親,我也一度迷茫,到底是給孩子報班,不讓她輸在起跑線上?還是保護好她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不過早苛責她的學習?在看過這本書後,我也得到了我的答案。書中舉了一個十分生動的例子,即我們在聽講座時,印象最深的`一定是自己有所體會的那部分內容。這部分內容,必定是我們的感覺最深的那部分,必定跟我們的經歷和心理狀態相契合。兒童的成長也是一樣,不需要成人那種“灌輸”(這種“灌輸”還可能引起相反的效果),而是需要條件準備,兒童會自己吸收。這就需要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細心觀察,在適當的時機進行引導,讓孩子的感觀與概念相契合,調動兒童的興趣,給予充分的愛和自由,引導兒童自主探索、學習。

最後,非常感謝小海鷗班老師的推薦,這本書必定會幫助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

《愛和自由》讀後感12

假期裏,我讀了一本叫做《愛和自由》的書,這是一本關於“愛”孩子,而不是“教”孩子的書,正如作者所説:“我愛孩子們,始終小心翼翼地仰視他們。

這句話飽含着作者對兒童至深的愛。在十多年的教育實踐中,她始終用心靈和兒童對話,她能看到兒童的渴求,知道兒童的想法,瞭解兒童的心情,感知兒童的苦難。

不論是學校還是家裏,我們面對的都是孩子,一個個獨立而獨特的個體。自己有限的教育經驗是否能夠滿足於這麼多需要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呢?這也是一個古老的教育話題——怎樣因人施教。即書中提到的“愛的能力”之一。

我覺得要樹立孩子的一種比較良好的自我評價感覺,因為,孩子對自己的評價都不是很客觀,大部分評價都來自成人。所以,要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好孩子比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壞孩子”更容易教育。

當孩子出現不遵守紀律的時候,要理解孩子的種種行為,不在孩子面前反覆強調他的種種不是,而是可以採取轉移注意力,弱化他的錯誤行為。一個孩子的成長是否能夠不斷髮揮和擴充自己原有的優勢,改善不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個比較系統的教育方案。

讀了這本書,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才發現,原來作為老師,我是那麼不合格,我忽略了孩子的內心,缺乏對孩子的溝通和交流。從此刻起,在工作中,我要多聆聽學生的.心聲,而不是急於批判學生。聆聽孩子的心聲,是我們與孩子溝通的最好方式。聆聽是我們對孩子最好的愛!

總之,需充分觀察和了解孩子的特性,來尋找相應的教育策略,持之以恆,就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我們有足夠的洞察能力,在每個孩子身上看到不同的閃光點,我們也將更加具備了愛的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抬起頭來做人。” 通過閲讀《愛和自由》這本書,我深深地體會到:同時,也使我清醒地認識到:要教育好一個學生,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長期不懈地努力,只要我們能夠持之以恆,用我們火熱的愛心去點燃學生心中希望的火花,那麼,我們就會看到一個個學生像一棵棵小苗苗沐浴着陽光雨露,茁壯地成長!

《愛和自由》讀後感13

這學期,我有幸讀了《愛和自由》這本書。這本書讓我在孩子早教上有了很大的認識。這本書強調要給孩子更多的愛,更多的自由,才會培養出更加獨立的孩子。

兒童對所有東西的熱愛應該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過程,是一種薰陶,我們不強迫,但是我們不能不讓她接觸,孩子對周圍的一切不都是從她的觸覺、嗅覺、味覺、視覺、聽覺感知到的,在我們讀給兒童聽故事的時候,不是一種自然的`過程嗎,不是聽覺的一種享受嗎?

我們更多一定要關注的是孩子的每個敏感期,要學會尊重孩子。讓兒童在愛和自由中成長!兒童只有依靠愛和自由,才能獲得成長的全部能量,以便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這讓我想起一個學者的一句話:“以愛的情感激發兒童成長的積極性;以自由的空間確立兒童自我意識的主動性…”

我們不能為了灌輸式的學習而給孩子帶來很多外界的內容和認知,孩子的學習各個階段表現出來的行為都不一樣,比如重複做一件事,重複聽一個故事,孩子會從反覆聽故事中吸收理解內容,首先是邏輯,然後是情節,最後是概念。所以一定要仔細選書,讓孩子吸收好的東西。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智力真正的內涵,或許我們就會走上長輩們的老路,以為成績衡量一切,而忽略了高貴的品質,完整的人格,崇高的道德和充滿創造力的思想。而做好這一部分,0—6歲是關鍵的時期。

愛,獨立,這兩個概念是相互相通的,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也給孩子足夠的空間。生活在壓抑,因為怕犯錯而察言觀色,謹小慎微的狀態下,這樣更容易喪失自我。所以從愛走到獨立,父母要有很大的勇氣,很多時候要學會放手。同時也不可限定孩子的思維,不可“教”孩子一些影響到他創造力的內容,而是讓他自己去感知,去發現。

理解孩子,就是要讓孩子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中,我們不能把我們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特別是效果上。就像蒙託梭利教育學校不會強迫剛送來的孩子馬上進教室工作學習一樣,孩子都會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慢慢接受的過程,只要給予的方法正確,裏面還有愛和自由,這就足夠讓這孩子的成長規律正常起來。這裏面也涉及到紀律的問題,也可以説是專注力的問題,孩子都很喜歡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反覆的做,在長久的專注過程中他才能把握事物的規律,這樣他就願意遵守紀律,並且有了自我控制力。

《愛和自由》讀後感14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蒙氏理論的書,記得當時在網上訂購時還是抱着試試看的心理,拿到書後才一翻,就馬上被吸引住了,一邊看一邊打心眼裏認同,合上書本,內心充滿了接觸到真理的激動。

都説只有切身感受的事物才會特別認同,現在卻已經想不起來到底是書裏哪些案例和説法觸動了自己,只知道一邊翻閲一邊忍不住幻想:如果自己從小能在“愛和自由”的教育理念下成長是多麼的幸福,甚至有一種衝動,恨不得把書上的文字騰印到父母的腦子裏,告訴他們當年那種傳統的教育方法是怎樣傷害和扼殺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總之,由此“愛和自由”的理念已經深深紮根在心裏,看着孩子們無邪的笑臉,作為老師的神聖使命感再次昇華,看着孩子的臉,在心裏對她們説我也要“讓我的愛象陽光一樣包圍着你們,而又給你們光輝燦爛的自由”!

“在愛孩子的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以現有的經驗對待孩子,因為現有的經驗早已過時。”曾經,我也認同一個家庭裏的孩子至少要怕一個人,要有個人“鎮”得住他;認同孩子小的時候講不通道理的時候,至於道理,長大了就會懂了;認同一個凌厲的眼色使過去,孩子就噤若寒蟬的“威嚴”……因為,我們就是在這樣的教育中成長的,我們從小按着“乖孩子”的模式去聽話、不惹事、好好學習、不貪玩,按着父母安排的路去讀文科或理科、考甲校或乙校、進A單位或B單位,到我們成為父母,再理所當然地按這個模式去教孩子。

我們從來沒有或者有過卻沒有答案去問自己:我想要一個什麼樣的人生?眼前這些就是我想要的嗎?我們的身體已經成熟,我們的心智卻停滯不前,面對紛擾的社會,我們內心的'惶恐不安遠遠大於自尊自信,這就是傳統教育帶來的後果。為什麼一代一代的父母都對自己的處境不滿意,拼命把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要孩子“按我説的去做,但不要學我”?為什麼父母以自身的經歷和教訓教導孩子卻不能使孩子走上一條屬於自己的自強自立的人生道路?

現在,我不再站在“上帝”的角度去指使她們的方向,而且從瞭解自己開始,瞭解生命的意義,瞭解成長的規律,認識到並尊重每一個新的獨立的個體,蹲下來,時刻關注自己和她的成長,用真正的、無限的、無條件的愛滋潤彼此的心靈,讓“內心的小孩”和現實的孩子一起快樂、自由地成長!

《愛和自由》讀後感15

是誰説教師教育自己子女之殤有多痛,是誰講我們用師愛捆綁學生,是怕落後的焦慮還是放不下的得失,多少次自我勸勉,多少次激動辯論,可是當你遇到《愛和自由》這本書,你也許會真正和自己和解。

得知這本書,要感謝孟凌老師。孟老師是省家庭教育團講師,主持我校的家長學校工作,負責校心理諮詢室。偶然交談,聽我訴説“拗不過”幼小兒子的種種,微笑頷首,推薦我閲讀此書。欣然買來,然而臨近期末實在無暇顧及,假期白天還要帶孩子,始終讀得斷斷續續,即便如此,每頁每句都如獲珍寶,相見恨晚。

我第一次知道了“精神胚胎”,明白了成年後的“孩子”問題出在哪裏,驚訝於孩子的“吃”居然能發展智能、建立自尊和意志,對“自由與紀律”、“發展心智與掌握知識”等有了科學、理性的認識......一邊接受着書中的理論,一邊饒有興味的觀察着孩子的活動,心頭縈繞的是安靜的喜悦。我不再懷疑自己愛的.能力,我相信我可以走出愛的誤區。

作者孫瑞雪深諳蒙氏教育之精髓,並結合中國特色,從孩子成長髮育的角度闡述,列舉許多成年人的例子,串起了我們很多關於成長教育零碎的感悟。反觀自己的成長,我似乎懂得了自己,今日的個性和童年的環境密不可分,我一直期望改變,然而又害怕畏縮,直至近年,才慢慢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很多事情卻豁然明朗,越來越好。

作為國中語文教師、擔任過班主任的我,在此書的閲讀中,也漸漸放下執念,心中泛起層層悲憫的漣漪。正如王君老師所説“每一個生命都值得我們温柔以待”。面對十三四歲的孩子,那些你不曾參與過的他們的成長,那些因為沒有被好好滋養後留給你的“問題”困擾着你,他們在你苦口婆心,在你軟硬兼施後卻收效甚微,甚至變本加厲,雖然所幸你只陪他們走一程,然而深深的挫敗感不正在漸漸銷蝕着你職業的幸福感嗎?那些從其他幼兒園轉到孫瑞雪“愛和自由”幼兒園的孩子變化之大,讓我的“心靈受到震撼,讓我感動而愧疚”,認識每個孩子,尊重每個生命成長的節拍,找到適合他們的方法,這樣的“因材施教”因為有着理解的心理學淵源,才不會是偽善。

一定要讀《愛和自由》,還有比孩子的未來更重要的事,比遵循規律更有效的教育嗎。靜待花開,不是什麼也不做,而是默默鬆土。這本書,教你給孩子陽光一樣的愛,教你給孩子光輝燦爛的自由,讓你和孩子一起幸福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