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幸福的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93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幸福的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幸福的讀後感

幸福的讀後感1

《裸婚》電視劇還沒完完整整的看一遍,偶然間卻看到了小説的《裸婚》續集。電視劇的結尾給人留下了懸念。然而結局卻在很多人心裏都十分明白,可自己總想再找到些依據,於是便迫不及待地看起了小説,結局是眾望所歸,或許這只是作者個人的想法,卻讓我覺得實在。

繞過了一個大大的圓圈,童佳倩和劉易陽兩人回到了原點,但再一次的牽手相信他們會更加珍惜彼此,經過一番磨礪的感情想必會開出更加幸福的花朵。小説中的主要人物有了完美的結局,相反的呢?杜毅對佳倩的百般呵護終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也許有人會認為他是可憐的,或者説這是他自找的,他會後悔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不過我覺得不會,因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心愛的人,即便是徒勞又怎樣,真正喜歡一個人時,付出是為了得到回報嗎?也許他早就看到了這樣的結局,可因為愛的太深,他不願去輕易放棄,直到把自己傷到底,看到她傷心的淚水才下定決心。而另一方面,鍾情於劉易陽的何川,敢愛敢恨的她讓劉易陽由最初的與他合不來轉變為要與她結婚,她會為一點小小的幸福而流淚,只因為給予的人是他,而面對劉易陽的'猶豫,她也主動去給他斟酌的機會,她想要的是一個一心一意只愛她的劉易陽。他們錯只錯在愛上的人有着比誰都更加幸福的回憶和比什麼都堅定的承諾,只能給予他們最誠摯的祝福。

看完小説只想寫一些自己的想法,呵呵,算是自娛自樂吧。

幸福的讀後感2

在茫茫的書海中,我讀過很多文章,唯獨《我最幸福》這篇文章,像一個錘子重重地敲在了我的心坎上,讓我明白了生活中雖然有很多困難和挫折,但只要你靜下心來想一想,你就會發現生活裏有更多美好的東西。

《我最幸福》講述了“我”在電視上看到一個沒有雙手的小女孩的故事:她是靠好心老師收留念完國小的';她畢業考試成績是全縣第一,卻沒有一箇中學錄取她;她的母親腦子出了毛病,一直出走:她的雙手也是因為母親的出走失去的······但是他沒有抱怨生活,而是對生活的感激,她還學會了用雙腳做飯、畫畫、書法······節目的最後,她還説:我最幸福,並現場表演了書法,寫的仍就是那四個字,我最幸福。

讀完這篇文章,我陷入了沉思:挫折沒有擊敗小女孩,反而讓他感激生活、感到“我最幸福”。換了我,我會這樣善待挫折嗎?不會。回想以前我考試考得不好了,不是“哭天喊地”,就是逃避,總之我沒有面對挫折。

看看自己,再看看馬雲:馬雲剛辦“阿里巴巴”時,有人説他是瘋子,有人甚至在網上詆譭他的網站······但他依然堅持不懈地面對挫折,繼續奮鬥。終於,他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不經歷風雨,怎見彩虹?挫折是你通向成功道路上的“試金石”,你善待它,它會幫助你;你一味地逃避,它會變成“攔路虎”。可見,你面對挫折的態度,就決定了你成功與否。

我想,假如我們勇於面對挫折,對生活多一點感激,少一些抱怨,你的精神也會隨之煥然一新。我們生活在父母的疼愛、老師的關愛下,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呢?讓我們大喊:“我最幸福!”這樣你會發現,生活中除了挫折,還有很多美好的東西。所以,善待挫折,何樂而不為呢?

幸福的讀後感3

什麼是“愛”,大家都知道愛是一個人給另一個人的感覺。

但大家有沒有想過當你為了追求某些東西,一直在匆匆忙忙的趕路。你根本沒心去欣賞途中的風景。只把自己所追求的事情放在心上。你一個勁的跑啊跑,在不知不覺間你已經疏忽了家人、親友,等到你發現時已經太晚了。就像在大家的.生活中有無數個比你低級的人在你身邊。但你有去關注着他們嗎?直到你翻開《愛的幸福》這本書時,你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愛。

我看完這本書的時候,真得很敬佩書中的那些人。為了別人,而放棄自己、犧牲自己.只有這樣做了才會有回報.有一篇讓我感觸最深。

這一篇文章講的是一個老奶奶,專門幹農活,所以把自己的手弄得髒髒的,她的孫女因此而討厭她的奶奶。有一次開家長會,小女孩的爸爸媽媽又不在這裏,但小女孩不好意思讓她奶奶去。小女孩的奶奶知道後想盡了辦法要把自己的手弄乾淨。小女孩知道後傷心地流下了淚水。

我想這才是真正的愛吧,這才是真正的幸福。我想這位小女孩長大以後,一定會回憶這件事吧.

我們每個人要有愛才有回憶。跟自己的家人在一起,回憶生活中美好的片段、回憶你以前用愛做的每一件事情。回憶會讓你的生命變的有意義。你需要回憶嗎?如果你需要就從現在起,就用愛做每一件事情吧!這樣才會有有價值的回憶!

幸福的讀後感4

上次看這本書應該是高中吧,忘記當時是以怎樣的心情讀完的,但我記得白巖鬆對我的影響很大。看完後當時我就想在大學時讀新聞傳播專業,但實際上當時的我對此瞭解得並不多。大一分專業時沒有傳播學可選,選了師範。

大學雖然偶爾關注白巖鬆的動態,但卻沒再把書看一遍。再讀第二次已經是碩士研究生一年級了。這一次,我認真也不是很認真地看完了,之後對於我已經很瞭解的部分是瀏覽。這一次,在看關於汶川地震的章節時眼眶濕潤了,其他章節情緒起伏並不是很大。在讀書的過程中,我想有這點時間把書再看一遍,不如去讀點名著。這個思緒沒有繼續下去,因為我喜歡白巖鬆啊,再看一遍也無妨。畢竟最近也在看《對白》的綜藝節目,看《新聞週刊》等,他的言論會提醒我保持清醒獨立與理性。

回看這本書,感慨的是在那段我還不懂事的時間裏,老白經歷了很多,那段時光於他而言很精彩,他一一記錄下來。我很好奇,因為我一直好奇在某個時間點大家都在做些什麼?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在幹些什麼?所以我更好奇我喜歡的老白那段時間裏經歷了什麼?他有哪些感悟,我向他又走進了一步。等忙完了這段考試周的準備,要把《白説》翻看。很期待他會在書中説哪些我還不知道的故事,肯定很多。

老白演講摘抄

人到中年,友情之樹日漸凋零。人終究會走向越來越孤單的歲月。當你擁有一種閲讀的`習慣時,你永遠不會孤單。當我最孤寂、一個人的時候,隨便拿起一本書,如同邀請一位朋友。你可以跟它對話,可以反對他的意見,你可以突然跟他找到共鳴,你也可以把它放下拿起另外一本書,讓它插進你們的對話。你永遠不會真正的孤單。因此,閲讀從來不是一個功利的事業,應該是一種生命方式,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東西。

幸福的讀後感5

這幾個月中我堅持每天固定時間讀書學習,在讀完《這樣做,教師更幸福》這本書後,我受益匪淺,感觸頗深。下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的感受:

懷有一顆愛孩子的心

作為一個教師,不但要擔負起傳道、授業、解惑的重任,更重要的是要培養思想健康、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要用愛心去澆灌每一株幼苗,把他們培育成參天大樹再去為更多的幼苗遮風擋雨;要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誠的愛心去打開每個學生的心門,因為每一扇門的後面都是一個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門的開啟,都是一個無法預測的未來。

愛是打開孩子感情大門的鑰匙,當孩子知道你是真誠地熱愛他們時,他們的感情大門、智慧大門才會向你敞開。

寬容,別樣的美麗

教師的寬容是孩子自信心的保護傘,是孩子發展的一種動力;教師的寬容為孩子的成長留足了自主反思的.空間。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塊糖果”的故事深深地打動着我,從故事中我讀出了陶行知校長為人師的教育藝術,他對學生是嚴寬適度:發現錯誤,當即制止;教育學生,講究方法,寬容和藹,起到了和風化雨的作用。

做個愛讀書的人

俄國作家契訶夫認為,人應當有三個頭腦:生來的一個頭腦,從書中得來的一個頭腦,從生活中得來的一個頭腦。作為教師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充實自己是很有必要的,只有教師不斷學習、不斷進取,做一個愛學習的先引者,才能引領學生去學習。只有厚積,才能薄發。

最後,用黃友芹老師的一段話勉勵自己:我們的工作不僅需要智慧,更需洋溢着浪漫的情懷,詩意地把握每一種可能的方式,展示教育工作的生命力和創造力,為學生營造出輕鬆和諧的成長環境,愉悦學生,快樂自己!

幸福的讀後感6

最近在讀畢淑敏的《恰到好處的幸福》,感覺在經歷着一場洗禮。以前高中時候也喜歡她的散文“我很重要”,很敬佩她那種自信。

《恰到好處的幸福》適合慢慢品嚐,每讀完一篇我都思緒萬千,讓我回味的不是那些文字,而是一種看不見摸不着卻強烈感受着的東西。我第一次得以瞭解——那精神的三間小屋,是盛着我們的愛和恨的小屋,是裝着我們得以生存的事業的小屋,是安放着我們心靈淨土的小屋!第一次懂得獲取幸福的方法很簡單,它便是付出、分享和愛的感受;是遇事時所表現的豁達和淡然;是一種恰到好處的境界!

很多人都在思索如何才能獲得幸福?其實應該思索如何才能在遇到問題時讓內心做到恰到好處!畢淑敏説:“恰到好處,是一種哲學和藝術的結晶體。它代表的豁達和淡然,是幸福門前的長廊。輕輕走過它,你就可以拍打幸福的.門環。”

就像現在,我安靜的坐在桌前,寫下這些文字,旁邊是一杯檸檬水,散發着淡淡的清香!我還記得早上課前時,我和李老師一起聽孩子背誦所學兒歌,雖然他們還是不能進行齊背,但是我看到了他們的努力,相信他們會在六一展示中有很好的表現;上午課間活動時,猛然間發現平常不愛運動的寶寶竟然主動要求參與遊戲;中午放學時,孩子們不用我的提醒就能手拉手站隊,這一天又是一個好的開始!

幸福是一種心的富足!我很幸福,希望你們也幸福!

幸福的讀後感7

常常會嫌爸媽太羅嗦,從朦朧的記憶裏尋找,我在很小的時候就不斷的嫌爸媽太煩。也不知道多久沒有聽到爸媽的告戒了。暑假我回到他們身邊時竟然會不適應。

臨走了,我進飛機場安檢前,媽媽拉住我,告訴我下飛機後別走丟了,留意車。一句再平常但是的話,卻讓我紅了眼眶,我應付了她一句,轉身進了安檢。我忍住沒有讓眼淚掉下來。

飛機起飛得真快啊,看着在我視野中逐漸小去的地面,看着逐漸小去的廣東,我再也忍不住了,簌簌地掉下淚來。我轉頭抿嘴微笑着看着與我同行的乾姐姐,問她:“我就是忍不住了,你看看我,是不是太不堅強了?”

“不,你已經很堅強了。”她憐愛地撫摩着我的頭,提醒着我。

“不知道還有多久才能再聽到他們的.嘮叨聲了。”我喃喃地轉過頭去,落寞地看着厚厚的雲層寂寞地飄在天空上,孤憐地看着我們走過。

“怎樣一走就開始懷念了?”

“不知道啊。”

是啊,是不知道。太任性又太稚嫩的我,從來沒有想過爸媽的叮囑是愛你的表現,從來沒有想過這是幸福的體驗。再看這篇文章,突然後悔為什麼當初不早些看到?這樣就能提醒自己了,提醒自己以前是多麼的幸福而此刻,又是別離的幸福。

正因別離,讓我懂得了什麼是幸福,正因別離,讓我學會了如何去珍惜。不好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已經沒有辦法彌補過去了,那就從此刻開始,抓住每一個幸福的瞬間,從此刻開始,提醒自己有多麼的幸福。

幸福的讀後感8

站在遊客的角度,除了看看那幾座古樸的寺廟外,真沒有什麼歷史可觀,即使有也被現今的利益取代了,無論如何我是無法想像一個失意的張繼會在這樣一個地方寫出一首千古詩作,也許那個年代真的可以,但今天夜半的鐘聲會驚擾蘇州人的美夢!阿晨説:你去吧,姐做你最堅強的後盾。幸福論——《MYWAY》讀後感作文有時看到身邊的戀人因分手而相互仇恨,便感覺自己好幸運。

小時候總會幻想,自己變成了一位公主,有穿不盡的漂亮衣服,數不清的玩具,想要什麼就有什麼,當然這只是純粹的幻想,事實上發這些事情根本不可能發生,或者説這只是幻想中的幸福。還有最掃興的事在夢中的幸福,每當我們完全沉醉在這美好的夢中時,總會有一些沒有的理由從幻想中回到現實。每個人對於幸福都有不同的見解和看法,而有的是為了幸福而執着追隨,有的則是為了幸福而漫長等待,有的.,卻是成了幸福的犧牲品。人生,原是一段沒有盡頭的路,而幸福,使它有了盡頭,任性的幸福,在人生的路上放下了一座座高山,撒下了一粒粒絆腳石,它的任性,成了我們的勇氣,只要一步步地走下去,就一定能觸摸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若是人生承擔不了這麼沉重的的幸福,就不要輕易説出“幸福”這麼沉重的字句。把遺憾帶上三萬尺的高空,然後隨風消逝,瞬間已是遙遠的距離。只剩下天空,在輕風中低吟。承擔不起的幸福,又怎能叫做幸福呢?

《MY WAY》送給了我很多很多的啟示:若幸福,只是光影,那麼我們要用一生精力去尋找這份光影;若幸福,距離我們有億光年遠,那麼我們,要用一生追隨。

幸福的讀後感9

人的一生總是充滿着悲歡離合,沒有誰的一生會是一帆風順。可面對這些,我們卻是無能為力。我們能做的只是珍惜眼前的一切,珍惜眼前人,珍惜眼前事,珍惜眼前物…..人的這一輩子苦難總要多與幸福,如果將苦難與幸福放在同一桿秤上,苦難自然要重一些,但是天枰一定會向幸福這邊偏移,因為幸福是生命最重要的東西啊。

就像畢淑敏老師説的:幸福無處不在,但是幸福也是需要提醒的。我們的祖先提醒了我們無數的東西,卻忘記了,幸福也是需要提醒的!

也許他們認為幸福不提醒也跑不了的。也許他們以為好的東西你自會珍惜,犯不上諄諄告誡。也許他們太崇尚生命的另一些東西,覺得幸福無足掛齒。他們總是站在危崖上,指點我們逃離未來的苦難。但避去苦難之後的時間是什麼?那就是幸福啊!

幸福無處不在,卻又像雲煙一般虛無縹緲。幸福往往在最平凡,最樸素的時候出現。簡言之,幸福就是沒有痛苦的時刻。它出現的頻率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少。只要你來留心去發現,幸福就會出現。所以,當你還擁有身邊的一切時,請你大聲的告訴自己:“我很幸福!”所以,當你陪伴在父母身邊時,無論他們是否已是耄耋之年,無論他們是否即將離你而去,也請你勇敢的告訴自己:“我很幸福!”至少以後會想起在一起的`歡樂時光,就不會覺得有遺憾,因為他們其實一直活在你的心中,從未離你而去!所以,當你面臨着分離畢業的時候,也請你告訴自己:“你很幸福!”畢竟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只要這場宴席曾經精彩,就足夠了!

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哪怕是在寒冷的冬天孤獨一人,也會覺得心裏暖洋洋的!

幸福的讀後感10

“幸福就是沒有痛苦的時刻。它出現的頻率並不像我們想象得那樣少。人們常常只是在幸福的金馬車已經駛過去很遠時,撿起地上的金鬃毛説,原先我見過她。”

“幸福是一種心靈的振顫。它像會傾聽音樂的耳朵一樣,需要不斷地訓練。”

是的,幸福並不如我們想象中那麼難以得到,然而,當幸福來臨時我們卻總是沒有察覺到。不要等到幸福走遠之後再去回味幸福。所以,要時刻提醒自我學會感受幸福,學會享受幸福的時刻。學會活在當下。

父母的關愛是一種幸福,朋友的惺惺相惜是一種幸福,在閒適的午後品讀自我喜歡的一本書也是一種幸福。

“我們要提高對於幸福的警惕,當它到來的時刻,活力地享受每一分鐘。據科學家研究,有意注意的結果比無意注意要好得多。”

“當春天來臨的`時候,我們要對自我説:這是春天啦!心裏就會泛起茸茸的綠意。”

“幸福的時候,我們要對自我説:請記住這一刻!幸福就會長久地伴隨我們。”

提醒幸福,增加自我的幸福感。給自我多一些幸福的機會,要記得——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記住對自我有恩的人。

不要焦躁,學會坦然。

學會理解自我不感興趣的東西,有時候興趣是培養出來的。

擁有一顆善良的心,學會讚美別人。

學會用樂觀的心態去看待事物,學會換種角度思考問題。

堅持一顆好奇的心。

經常回憶幸福的時刻,堅持幸福感。

幸福的讀後感11

曾經看過許多名人對幸福進行闡述的文章,我對“幸福”這個詞的含義漸漸有些迷茫了:什麼才是幸福?看了這,我忽然明白了,幸福很簡單。在城市裏生活的人們總是每天抱怨着上班堵車,上司嘮叨,祕書木訥,工作辛苦,即使薪水很多,也總是好高鶩遠,跟億萬富翁比較,自尋煩惱,我覺得貧苦的`人反到更容易得到足,找到幸福。他們每時每刻都知道幸福陪伴在他們身邊,他們高興地去工作,無論多累都會想着幸福會伴隨着他。

這時候,我想金錢、權力也許就與幸福不在同一天平上。其實也可以這樣理解,每一個人都可以擁有幸福的,只不過有些人不善於發現自已的幸福,而整天看着別人幸福,憂慮重重,而有一天,幸福大發慈悲來到你身邊時,你又沒有抓住,讓它傷心地走了,每一個上進的人,熱愛生活的人,知足的人都是比較容易獲得幸福的,往往幸福也會跟隨他(她)走遍天涯海角。每天大喊一聲“我最幸福“吧!也許這會有助於你找到幸福。(二)用非專業的話來説,人生中的所有事都可以用“災難and幸福”來説,而人們總是用“災難or幸福”來説,為什麼呢?

事物總是有兩面,它就像一個兩味的派,無論是苦或甜,你都得吃進去。有時派甜多苦少,有時派苦多甜少。

苦多甜少的派,人們一吃就知道,主觀上也就一味地認為只有苦卻沒有甜,甜多苦少的派,人們也都會不約而同地認為只有甜,沒有苦。人們都是將苦放大,將甜縮小,或是將甜放大,將苦縮小,認為事物只有一面:“苦”or“甜”。所以,我將默默祈禱;人們啊,當災難來時,苦多甜少時,不要將那一點點的苦忘記,這樣你們的人生將會更精彩,更有價值,更值得回味!

幸福的讀後感12

按照吾兒學校的安排,家長必須認真閲讀這篇文章,並寫出讀後感。作為家長之一,吾只得謹遵師命,認真對待這項工作。

這是一篇很長時間沒有讀到的好文章,文章切入問題的角度新穎,對當今社會的幸福觀有深刻的見解。

“提醒”其實是很難與幸福聯繫到一起的,現實生活中的提醒總是鏈接着問題和警示,與幸福常常很遠。作者生動地把這兩個詞聯繫在一起,説明幸福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已經漸走漸遠,人們對日常生活中原本應該被人視為幸福的`事視而不見了,追求和價值取向有些異化,甚至完全顛倒;同時,人們的感覺似乎也遲鈍了很多,幸福來臨了不以為幸福,感動的時候感動不起來。但是,生活的真諦是我們要永懷一顆感恩的心。感恩從感覺幸福開始,以擴散幸福作為過程,以為別人創造更大幸福作為終結。提醒幸福就是告訴人們如何去放大這個過程,尤其是未來社會的主角,現在的青少年如何培養這種意識。國外流行一個聖誕卡片,第一句就是“如果你冰箱裏有食物,身上有衣服,頭頂上有屋頂,身下有卧榻,你就比世界上75%的人幸福!”。但是這種幸福我們中又有幾個人能夠感覺得到呢?其實,生活中從來就不缺乏幸福,缺乏的是感覺和感悟,缺乏的是一顆沒有被雜物充滿的心。“物為心役”,只要我們有一顆無私的心、無我的心、包容天地的心、童真的心,我們就能夠敏鋭地感知生活中到處充滿的幸福!

幸福的讀後感13

剛剛開始讀這本書是我過得最糟的時候。感情失敗,事業平平,懷疑人生,累覺不愛。我迫切想要知道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為什麼明明自己已經如此努力,還是被幸福拒於門外。

但當我放下自己開始環顧四周,我發現一個殘酷卻又略感欣慰的事實是,沒有人是感覺幸福的。至少在我能夠到的圈子裏,在我所處的階層中,沒有。

反觀四年前,我還是一個深信幸福的人。這裏的信不只是相信,而是信仰。

信仰是一個很靈脩的詞,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個靈脩之人。而靈脩之人容易產生一個思維侷限,即我的內在能決定外部世界——只要我自我探索,修心冥想,我的`境遇會隨着心境產生變化,我靈魂的純粹能吸引幸福自發向我靠近。

我不想説這是什麼鬼,更不會説這都是忽悠詐騙,很多親身經驗都在向我證實,這都是真的。

但這些年慢慢出現另一部分的親身經驗,不時在我腦中敲問號警戒我説,也許那只是部分的真相,並不是全部。而另一部分真相到底是什麼,我試着在這本書中找到了一些參考答案。

總結來説就是:

幸福不是一種(我深信自己怎麼怎麼樣它就會降臨的)精神信仰,它只是一個(我只能努力去做並且運氣夠好就能達成的)世俗成就。

把注意力放在外部世界:衣食住行,健康,愛情,成功的工作並受到尊敬,都是組成幸福的要素(雖然沒有哪一點是容易的)。如果得到了這一切還是不快樂,那就去看心理醫生吧(更不容易啊)。

是羅素先生太耿直還是我的總結太喪。

總而言之,書是讀完了,我還是不知道該怎麼實現幸福,就好像絕大多數讀過抑或沒有讀過此書的人們一樣。但若問我還會努力去試着過好這操蛋的一生嗎,行行歇歇,浮浮沉沉,我想,大概還是會的吧。

幸福的讀後感14

餘華的文筆無疑是老辣的,沒有煽情,沒有故意造勢,一切的情節都那麼順利成章地連貫下來,一切的人物都那麼鮮明活潑地站穩腳跟。

像電影一樣地記敍,福貴的一生就戲劇化的上演,大起大落。幸福嗎?幸福。悲痛嗎?悲痛。看完後我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像打翻了油鹽醬醋,五味雜陳,又像被揪住了心,一陣哽咽。

我是不明白的。他的生命就像是殘荷,偶爾晴日它便可以温暖身軀,那短暫的幸福一瞬即逝,而晴日後緊隨的或大或小的暴風雨卻又將它擊打地體無完膚。當殘荷行將就木時它卻依舊挺立,向世人昭告:我還在!我不悲痛!我,還幸福!

或許是我認為的'悲與他輕鬆地笑,絲毫不計較地講述形成的對比讓我迷惑,他怎麼放下?

我看到了紛亂特殊年代中頑劣的福貴走向成熟,看到了同一家醫院,同一間房逝去了身邊不同的人。同時像是命運作祟,他有苦根,鳳霞……這些讓他甜蜜的人。

他只剩瘦骨嶙峋的自己和老牛,他是殘荷,風雨飄搖的殘荷,幸福的殘荷。正因困苦才愈顯幸福之珍貴;正因年邁才愈顯人生輝煌。他是風雨中的巨人,他佇立不倒;他是平凡中的偉人,他淡視苦痛。生活無疑困苦,但為什麼而活?享樂?亦或是成就?不,活着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它讓人品嚐到了千年困苦後的一絲喜悦,它讓人傾聽到了萬年旱地中的一滴清泉。

興許你認為入不敷出,但這就是人生,苦難後的平淡,清醒後的意願。生老病死,我們都得一樣地過,那麼為什麼不去學殘荷,在微笑中使活着更加美好。

幸福的讀後感15

在《青年文摘》這本書中,我讀到一篇作文《我最幸福》,使我有感而發。

作者在電視上看到了這樣的畫面:一個身材小小的女孩,臉上帶着微笑,眼裏卻閃着淚光。小女孩講述着她讀國小時的經歷:“冬天,我趴在教室外的牆上聽老師講課。老師提了一個簡單的問題,班上沒有一個同學回答出來,我毅然把答案喊了出來。老師推門出來看,感覺非常驚訝,我嚇壞了,就從牆上掉了下來。老師被我的行為感動了,偷偷收留在班裏和學生們一起上課,一直上完國小,不告訴學校。”女孩國小畢業考試全縣第一名,可是沒有一箇中學錄取她,因為她沒有雙手。女孩的母親腦子出了毛病,每隔一段時間就出走,在她很小的時候,她的雙手就是因為母親失去的.。主持人問她:“你的雙手是因為母親出走而失去的,你有沒有恨過她?”女孩想也沒想就回答:“沒有,從來沒有,我愛她,我總是覺得對不起她。”女孩綴學在家,除來要給父親、哥哥做飯,還自學中學的過程。因為女孩沒有手,所以她用兩隻腳切土豆,她切得很細。女孩還表演了書法,寫上了端莊的四個大字:我最幸福。

我想,如果我們心裏都裝着四個字:我最幸福,那麼我們對生活是不是就會多一些熱愛,少一些仇恨;多一些奉獻,少一些索取;多一些感激,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平和,少一些牢騷呢?如果你也像那個女孩一樣大聲地説出:“我最幸福!”那麼你會發現生活裏有更多美好的東西,你的精神也會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