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名人傳》讀後感(彙編15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64W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名人傳》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名人傳》讀後感(彙編15篇)

《名人傳》讀後感1

“我絕不會向命運屈服,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這句貝多芬的話語不知被多少千千萬萬有志之士引為人生的至理名言。而《名人傳》中對貝多芬坎坷與苦難一生的描繪,更像我們展示了這位偉音樂家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告訴了我們,唯有直面孤痛苦勇敢鬥爭,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

沉醉於音樂的天才在中年卻慘遭命運的戲弄耳聾。這對他無疑是巨的'災難,不僅影響工作,而且使他從此彷徨於孤與淒涼之間,甚至受到敵人的污衊。究竟是雜痛苦中死去,還是頑強一搏,貝多芬選擇了後者,於是得以在生命的末日寫出不休的《恢頌》。

這是何等偉的重生!我們周圍又何嘗沒有陷入命運泥沼的人們:他們或是因學業的受挫而自怨自艾,或是因親人的互不理解扼腕歎息,或是因生活的壓力不堪重負而心生絕望……他們被無情的命運肆意擺弄卻毫無還手之力,最終只能在痛苦中越陷越深,不得解脱。但同樣是失意坎坷,有那麼一羣人,他們不抱幻想,直麪人生,與苦難搏鬥,經受住了殘酷命運的考驗。例如曾感動過無數人的“無臂鋼琴師”劉偉,他失去雙手,便以雙腳完成對鋼琴夢的追求,將音符直進人們心中,在座無不垂淚默然;例如肌肉萎縮的張佳歡,自學學課程,以英語演唱的《雪絨花》英語寬廣,當她神采飛揚的在台上高歌時,萎縮的身子高如一巨人;最絕的是藝術總監邰麗華,失聰卻以更優於常人的技巧,使舞蹈臻於藝術的化境,讓人如飲甘醇,醉的難以自抑……他們經歷了超越常人的磨難,於絕境中涅重生,緊緊地將命運抓在了自己的手中。

“天將降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命運給予有志之士的絕不是一片坦途,通向光明的路上必是荊棘叢生。直面打擊,捱過低谷,唯有痛苦與磨難能夠造就偉人,一如貝多芬般,隱忍着去於無情命運抗爭,才能為自我爭得希望的未來。

因此,去直面自己的孤痛苦、挫折磨難!要去與命運搏鬥,要扼住命運的咽喉!

《名人傳》讀後感2

《名人傳》是由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寫的.書中寫了三個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個是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另一個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開朗基羅;最後一個是俄羅斯名作家:托爾斯泰.

在這本《名人傳》中最令我感動的就是貝多芬的故事.貝多芬是個音樂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親發現了,不幸的是,貝多芬的.父親並不是一個稱職的好父親,他天天讓貝多芬練琴,不顧及他的心情,一個勁兒的培訓他,有時甚至把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一起放進一個屋子裏關起來,一關就是一整天,用暴力逼他學音樂.貝多芬的童年是十分悲慘的,他的母親在他十六歲時就去世了,他的父親變成了揮霍的酒鬼.這些不幸一起壓到了貝多芬的頭上,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傷痕,也因此導致他的脾氣暴躁而古怪.但是貝多芬沒有因此而沉淪,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熱愛的音樂事業中去了.由於他的天分和勤奮,很快地他就成名了.當他沉醉在音樂給他帶來的幸福當中時,不幸的事情又發生了:他的耳朵聾了.對於一個音樂家而言,最重要的莫過於耳朵,而像貝多芬這樣以音樂為生的大音樂家,卻聾了耳朵,這個打擊是常人所接受不了的.

貝多芬的一生是悲慘的,也是多災多難的,但他為什麼還能成功呢?為什麼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卻能做到呢?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認為,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有着超與凡人的毅力和奮鬥精神.面對困難,他絲毫無懼.這就是他成功的祕訣.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遇到困難時,經常想到的就是請求他人的幫助,而不是直面困難,下定決心一定要解決.而貝多芬,因為脾氣古怪,沒有人願意與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對困難,只能單槍匹馬,奮力應戰.雖然很孤獨,卻學會了別人學不到的東西:只要給自己無限的勇氣,再可怕的敵人也可以打敗.

最後,我希望全世界人都能夠記住貝多芬,並像貝多芬那樣活着.

《名人傳》讀後感3

《名人傳》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創作的。《名人傳》又稱《巨人三傳》書中講了,貝多芬、米開朗基羅、托爾斯泰三位名人的故事。

羅曼羅蘭寫的三位名人在他們各自的領域中,創造了各自的輝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令人震驚

書中的三人都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然而,他們在走上巔峯的過程卻是艱難的。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要數貝多芬了。

貝多芬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從小父親就強迫貝多芬練習樂器。痛苦中,長大的貝多芬也是幸運的,在法國大革命爆發時,貝多芬結識了莫扎特,並相互交流後,又被海頓為老師。後來,貝多芬在音樂上漸漸綻放出自己的光芒,就在貝多芬慢慢向成功靠近時,意外卻發生了。

貝多芬的耳朵換了疾病漸漸地向聾走去一開始貝多芬不願意告訴別人,一直在掩飾自己的疾病直到他再也裝不下去了才告訴風格的醫生和何曼達牧師了這兩位好友。在丟失了,對他來説最有用的聽覺後,他並沒有從此準備放棄自己的人生理想。在師從之後,貝多芬人不屈不撓的創作,寫出了第七交響曲第九交響曲等世界名曲。

貝多芬是偉大的他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遺產”,使他自己成為千古留名的人。

書中另外兩人——米開朗基羅、托爾斯泰——的出生並沒有貝多芬那麼貧窮,米開朗基羅從小就接受貴族教育,後來進了佛羅倫薩最大的畫室學習。他非常刻苦,最終得到了很高的成就,流芳百世;托爾斯泰出生在貴族家庭,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他受過良好的教育,有很高的文學素養。他也獲得了很高的成就,可他不想虛度年華,他想體現自己的生命價值,便繼續努力創作,永垂不朽!

在羅曼羅蘭的《名人傳》中所寫的三位名人都有同樣的英雄品格:一是有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二是保持尊嚴,從不屈服於強權,不隨波逐流;三是有關懷人、愛護人的博愛精神。

所有的成功都要有付出,光榮輝煌的背後,往往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汗水。

《名人傳》讀後感4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題記

應對挫折和磨難,人要麼在孤獨和痛苦中死亡,要麼不屈不饒的抗爭。

讀過《名人傳》我才真正明白什麼是偉大,什麼叫偉人。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意大利畫家和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儘管他們的事業不同,貢獻不同,所處的時代和國家也不同,但他們都是各自領域裏的偉人。他們在肉體和精神上經歷了人生的種種磨難,卻為創造不朽的傑作貢獻了畢生的精力。他們在挫折和苦難面前,並沒有被擊垮,他們選取了抗爭,與命運抗爭到底。

但如果這三位名人採取與現實稍微妥協的態度,就會極大的改善他們的處境。米開朗琪羅只明白工作,卻不肯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貝多芬與資助他的朋友絕交,使自己陷入困境;托爾斯泰放着舒適的日子但是,卻一心想到森林裏去修行。這些做法難道不是自討苦吃嗎?

不!絕不是!他們只但是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在生活,你也許認為生活中充滿了鮮花和歡樂,人生來不是為了吃苦的,但是人在一生中難免會遇到磨難。在磨難面前,有的人選取了放下,從此掉進萬丈深淵,永無翻身之日;但是有的人則選取了抗爭,儘管這條道路很坎坷,但是他們毅然前行,為自己的命運而戰鬥。

貝多芬在生命的末日寫出了不朽的《歡樂頌》;米開朗琪羅直到臨終前幾天還整天站在塑像前,最後留下了傳世的傑作;托爾斯泰則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下定了擺脱貴族生活的決心。由此可見,他們是在經歷了超越常人的磨難之後才成為偉人的。人們常説“苦難是最好的鍛鍊,也是最好的大學”,《名人傳》便最好的詮釋了這兩句話,它把偉大的'心靈獻給受苦受難的人們,使他們的心靈得到的安慰,使他們重新振作,為自己而奮鬥,為明天而抗爭。

對於書我能夠這樣形容,沒有了書,我就像失去了一位從小玩到大的摯友,形單影隻;沒有了書,我成了被困在缺氧的池塘中的魚,奄奄一息;沒有了《名人傳》,我不再做夢,思想開始僵化,頭腦開始空白,生活中只剩下了黑和白。《名人傳》不單單是一部名人的傳記,更是我們青少年的好夥伴,好老師。它為我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它教會了我如何去戰勝挫折的打擊,如何擺脱黑暗的陰影,如何為自己創造燦爛的明天。

《名人傳》讀後感5

閲讀了羅曼·羅蘭的《名人傳》,我深有感觸。羅曼羅蘭是20世紀大國著名作家,他的作品使人們強大的精神支柱。《名人傳》寫的是貝多芬和托爾斯泰的故事,他們經歷了各種的磨難卻沒有向命運屈服,在生命的最後一秒仍不屈不撓的抗爭着,最終成為了偉人,這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艱難和挫折是對命運和人生的.最好錘鍊!

在這三位偉人當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貝多芬,他對音樂有火一般的熱情,先後創作了許多優秀的作品。他的作品深邃而輝煌壯觀,充滿了幻想,但災難還是無情的降臨帶了他的頭上。在1802年,他意識到自己的聽力障礙已經無法痊癒,並且會很快惡化。那意味着他再也不能進行創作了!這是多麼大的打擊呀!但他卻能頑強的和命運抗爭,這也許是他後期能寫出那麼多不朽作品的原因吧。這種對生活對命運永不妥協的精神正是我們應該學習的,這偉大不屈的靈魂讓黑暗的世界有了光芒,讓生活有了希望!

讀了貝多芬的故事,讓我聯想到了海倫凱勒---一個同樣有着堅強毅力的人。她的生活同樣是很不幸的,兒時的一場大病,讓她變成了一位又盲又啞的小女孩。在她的世界裏,沒有色彩,沒有聲音,也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但命運的不公沒有讓她失去希望,她渴望瞭解一切,於是她加倍努力,最終成為十九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貝多芬和海倫凱勒在生活中遭遇着不同的磨難,但他們卻有着同樣的精神---永不向命運屈服!這不僅讓我敬佩也引發了我深深地思考,作為21世紀的一名中學生,社會的競爭更加激烈,我們的功課越來越多,學習上的困難也隨之增多,面對重重的困難與壓力,我們是不是也需要這種精神呢?是!在遇到難題時,在學習成績下降時,讓我們藉着貝多芬的光芒,再一次擦亮我們的眼睛,用堅定的信念,去面對挫折;用頑強的毅力去實現理想!

《名人傳》讀後感6

在《名人傳》中,我看到了貝多芬的“在傷心隱忍中找棲息”,米開朗琪羅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歡”,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其中使我感觸最深的就是貝多芬。

一位被父親逼迫學習音樂的兒子;一位少年時代就得操心經濟問題的孩子;一位在十七歲就做了一家之主的孩子;一位在音樂生涯中發現自己聾了的音樂家;一位被愛情所遺棄的孤獨者;一位被病痛折磨着的可憐蟲;一位在他死時為他合上眼的竟不是被他稱為“兒子”的人。在這悲苦的深淵裏,貝多芬謳歌歡樂。陪伴着貝多芬的就是那音樂,音樂可以淨化人類骯髒的靈魂,音樂不會將別人拋棄,音樂可以帶着人類脱離這冷血的世界。我喜歡貝多芬的音樂,儘管我並沒有聽過多少,儘管我也不懂音樂。我只會將眼睛閉上,用心聆聽着他的音樂,他的人生。他將他所有的感情寄放在音樂中,那快樂、慵懶的《第一交響曲》,那温柔、夢幻的《第四交響曲》,在《第四交響曲》中坦白、自由的力量…我喜歡貝多芬的人生,儘管他的人生大多被病魔纏繞着,儘管那時孤獨的,也許我會承受不住物質生活的缺乏,也許我會受不了病痛的折磨。但我喜歡在困境中行走,只有那樣,我才有打敗一切的力量。

“用痛苦換來的歡樂,不幸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造歡樂給予全世界!”在我看這本書之前,我以為那些有名的'音樂家是會經歷許多苦難,但依舊被神眷顧着,從沒想過貝多芬竟是被神遺棄的可憐蟲。而我就是喜歡那種被遺棄的感覺,只有那樣我才會自食其力,不被別人的流言蜚語所困擾,那樣我就有了釋懷一切的力量。別人給我帶來傷害,我活的比別人快樂。讓我們學習貝多芬那打敗一切的精神,像他一樣勇敢、堅定、樂觀,不渴求別人為他做什麼,將自己的音樂帶給全世界。

當你看了貝多芬轉,當你瞭解了貝多芬,你會不會覺得所有的困難都變得很渺小,甚至覺得自己太過於懦弱。學習帶給我們得疲勞也只是貝多芬人生中千分之一的痛苦。你還怕什麼!還有什麼呢!

我們要大步大步地走,管他什麼困難,管他什麼阻礙,打敗他們找回屬於我們的人生,活出我們得快樂!

《名人傳》讀後感7

讀完《名人傳》這本書,我的心靈被深深地顫動了。這本書講了德國偉大音樂家貝多芬、文藝復興時代意大利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以及俄羅斯文壇巨匠托爾斯泰,他們在困難面前,從來沒有放棄過。他們強大的生命力,讓他們勇敢地與困難作鬥爭。

貝多芬是一位外表結實,內心脆弱的音樂家,他一生坎坷不平,從小就輟學,出身貧寒,聽覺衰退……他始終活在痛苦中,幸福似乎從來都不在他身上長久地停留。這似乎是上天對他的考驗,從而使他在音樂上有了異乎尋常造詣。可是他以自己頑強的精神,戰勝了疾病,戰勝了痛苦,創造了生命的輝煌。

而意大利雕塑家米開朗琪羅,表面上應該比命運坎坷的`貝多芬要好多了,可是米開朗琪羅一直承受着精神上的巨大痛苦。這一痛苦有的來自於他的家庭,有的來自於那些王公貴族,他們總是希望從米開朗琪羅身上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卻從未在意過他的感受。最終,米開朗琪羅在痛苦中日益消沉,找不到前進的方向。

托爾斯泰出生於富貴人家,他擁有一個幸福美滿家庭,還有他超人的文學天賦。他已經獲得了成功,可是他把自己看得十分醜陋。他不願意享受幸福美滿生活,也不願意虛度光陰。他寫了許許多多的書,如《復活》、《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我還最喜歡其中的一句名言,“他是個不幸的人,他生活充滿痛苦,世界給予他的沒有歡樂,只有孤獨,殘廢,和貧窮,而他卻給予世界創造性的歡樂”!這歡樂是用苦難造就的,就像他那句震撼人心的名言所説的,那句能作為他一生的總結,能夠作為所有英勇的心靈的格言:“歡樂由痛苦獲得。”

看了這本書,我懂得了一個道理:有些事如果認真去做,可能難事就會變成易事;如果不認真去做,易事也可能變成難事,只要我們不屈服於命運,總有一天我們會改變命運,因為命運是由自己掌握的。

《名人傳》讀後感8

優秀的傳記不僅能鼓舞人,還能使人更深刻地認識世界。瞭解人生。人類的一切成就,都是自身創造的,而傳記則是把那些偉大的創造天才的人生軌跡描繪出來。就象這本由羅曼。

羅蘭寫的《名人傳》一樣。《名人傳》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所著《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的合稱。

傳記裏的三人,雖然一個是音樂家,一個是雕塑家兼畫家,一個是小説家,各三部傳記都着重介紹偉大的天才,找人生的道路上,為創造真、善、美的傑作,現出畢生精力。

貝多芬創作樂曲,“他用痛苦換來的歡樂”。即使聽覺不斷衰退,他也沒有放棄,縱使遇上失敗的愛情打擊,也沒有使他消沉下去。面對生活苦難,似乎沒有什麼能使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創作風格扭轉了維也納當時輕浮的作風,創作了《英雄交響曲》、《熱情奏鳴曲》等偉大的曲目。

米開朗基羅留給後世的不朽的作品,是他一生血淚的凝聚。他勇敢的面對了痛苦的童年,在命運註定他只能在無休止的干涉中替別人幹活的同時,他自己卻雕刻下世紀的傑作。

托爾斯泰不僅常為思想苦惱,還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絕望,也曾親臨戰場,常常處於危險之境。在這樣的環境中,他仍然寫出了《塞瓦斯托波爾紀事》那樣令人激賞的作品。在結婚之後,有寫下了:《戰爭與和平》與《安娜·卡列尼娜》。等世界鉅著。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獨的。八十二歲的時候,他選擇了出走,並病死於一個小火車站上。

《名人傳》又被人們稱為““英雄傳記”。“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偉人都是在水深火熱中歷練出來的。

我深深的被這三位名人的創舉所感動,再想想如今就因為一點小小的事而抱怨時,想想三位名人在面對困難時的樂觀冷靜,簡直時不值一提,所以遇到困難麻煩時,第一反應不是抱怨而是去面對,去勇敢地挑戰!

當今的我們要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在閲讀《名人傳》的同時,寄託對偉人的哀思,更多的是從中學到偉人的精神,學習“英雄”的腳步走自己的人生道路。

《名人傳》讀後感9

早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名人傳》就由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譯成中文,一流的傳主、一流的作者加上一流的譯者,使這部作品很快即成為經典名著,時至今日仍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二十世紀的前半期是人類歷史上風雲激盪也苦難深重的時期,羅曼·羅蘭創作《名人傳》,傅雷先生翻譯《名人傳》,都是有感而為,是要從這些偉人的生涯中汲取生存的力量和戰鬥的勇氣。傅雷先生説,“在陰霾遮蔽了整個天空的時候”,他從《名人傳》中得到的啟示是:“惟有真實的苦難,才能驅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難;惟有克服苦難的壯烈的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擔受殘酷的命運;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才能挽救一個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那麼,對於今天的讀者來説,《名人傳》又能給予我們什麼呢?在一個物質生活極度豐富而精神生活相對貧弱的時代,在一個人們躲避崇高、告別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會裏,《名人傳》給予我們的也許更多是尷尬,因為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鏡,使我們的卑劣與渺小纖毫畢現。我們寧願去讚美他們的作品而不願去感受他們人格的偉大。在《米開朗琪羅傳》的結尾,羅曼·羅蘭説,偉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嶺,“我不説普通的人類都能在高峯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們應上去頂禮。在那裏,他們可以變換一下肺中的呼吸,與脈管中的血流。在那裏,他們將感到更迫近永恆。以後,他們再回到人生的廣原,心中充滿了日常戰鬥的勇氣”。對於我們的時代,這實在是金石之言。

我們周圍的空氣多沉重,老大的歐羅馬在重濁與的氣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質主義鎮壓着思想,阻撓着政府與個人的行動。社會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窒息以死。人類喘不過氣來。——打開窗子罷!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呼吸一下英雄們的氣息。

《名人傳》讀後感10

在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令我收穫頗豐的經典名著《名人傳》。

《名人傳》是源於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之手。《名人傳》之所以被叫做《名人傳》,是由於這本書包含了三位名人的故事分別是《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羅曼羅蘭記錄了他們的苦難和坎坷,讚美了他們的高尚品質和頑強奮鬥的精神。

《名人傳》一書看上去獨立成篇、互不有關,其實在時間脈絡這一主線之後,這本書裏面的三傳之間卻有着同樣的精神品格;熱情、堅持、執着。

讓大家看看《名人傳》中最令我入迷的《貝多芬傳》。其主要人物有韋格勒、朱麗埃塔居奇亞迪與查理。其中,韋格勒是一名大夫,也是貝多芬的摯友。而朱麗埃塔居奇亞迪則是貝多芬曾愛戀過的人。查理是貝多芬那不求上進、自私的侄子。這部分人物對貝多芬的一生影響甚大。貝多芬從小就有了音樂才華,後來離開了故鄉到達了音樂之都mdash;維也納,開始了他的.音樂創作。不幸的是,他的耳朵卻失聰了。可是他並沒放棄對音樂的熱愛,憑藉堅強的意志和對音樂的熱愛,創作了很多經典傳世的作品。

在我眼中,貝多芬是一個堅強、隱忍的人。他在面對悲慘身世與身心的很多不幸時,一直堅信這所有沒辦法征服他一個人,發出要“扼住運勢的咽喉”的吶喊。

所以,在《貝多芬傳》中,我掌握了不可以盲目的聽天由命,大家也可以戰勝天命。不可以一遇見困難就逃避,要給自己一個掙扎的機會。並且,我會永遠記住貝多芬説過的一句話:“一心向善,愛自由高於所有,就是為了御座,也絕不背叛真理。”

《名人傳》中的《米開朗琪傳》和《托爾斯泰傳》在這我就不劇透了,期望你會成為有一個《名人傳》的讀者。

總之,《名人傳》讓我感受了三位名人的人格之偉大。他們是世界的征服者。《名人傳》一書很好的印證了中國人的一句古訓: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名人傳》讀後感11

打開窗子罷!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呼吸一下英雄們的氣息。

——於是,循着這句鏗鏘的序言,我打開了讀《名人傳》的好奇窗,打開了追尋征服者的敬畏窗,也打開了蜕變進行時的心靈窗。

作者在傳記中還原了三位英雄在苦難中追求真善美的心路。貝多芬,被命運捉弄的耳聾的音樂天才,於是他把自己包裹起來,表面的強悍掩飾了內心的孤獨。米開朗琪羅,患憂鬱症的雕刻藝術的巔峯,他恨不得給世界來一場雕刻的洗禮,只知道工作卻不肯去改善生活。托爾斯泰,文壇上一顆永恆的明星,近乎瘋狂的信徒卻被扣上了“邪教徒和叛教者”的帽子,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下定決心擺脱貴族生活。

——我想起了中國的一句古訓: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人生不是來吃苦的`,但我們每個人都難免會被苦難突襲。所以苦難把我們人生軌跡安排成了一個岔路口:你可以選擇怨天尤人,或者選擇直面苦難。這三位巨人在面對生命的激流時毫不妥協,所以成為了被痛苦和磨難造就的偉人。

那我們呢?是拿出不倒翁的精神去打倒苦難,還是乾乾脆脆、爽爽快快地被苦難打到?

——我想,不如放手一搏吧。苟且偷生的活過有什麼意義呢,不如把苦難當做太上老君的煉丹爐,像戰士一樣擷着希望去參與這場煉獄。過程乍一看很殘酷,實際上到了最後,説不定我們還能收穫一雙火眼金睛。當然,這個奇異果可是需要我們用信念去播種,用拼搏去灌溉,用堅持去呵護,用頑強去護理。

再悉數古今中外的名人志士,哪位不是頂着暴風雨前進的呢?前蘇聯著名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在身體癱瘓、雙眼失明的情況下依然以筆為武器,用一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來激勵後世青年;美國最偉大的總統之一羅斯福,39歲時患上小兒麻痺症,但他的生命並未就此止步,而是以更耀眼的生命之光獲得了美國人民更高的支持率;同樣,身患盧伽雷病的物理學家霍金,全身唯一能動的地方只有兩隻眼睛和3根手指,但他依然行走在向宇宙進發的道路上,把人類對世界的認知推向更高的高度。

——成長,便在這美麗的疼痛之中。

《名人傳》讀後感12

哪有什麼人天生就是天才,在光輝的背後也藏着無數心酸和苦楚。

貝多芬是家喻户曉的音樂大家,他的成長之路上也充滿了坎坷……

在他小的時候,母親不幸得肺病去世了,而他的父親又因酗酒,無度揮霍金錢而無法主持家務,家中只能靠着父親的養老金來養活。和我們相比,我們的生活又是多麼幸福,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好好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面對這樣不幸的.家庭,貝多芬沒有灰心喪氣,而是義無反顧的選擇挑起扶養兩個弟弟的重任,並保持自身的善良與仁愛,這需要多大的決心和勇氣啊!

隨着弟弟的長大,戰爭四起,貝多芬被迫離開了故鄉,來到了維也納———音樂之都。後來又因為老師的不負責任和刻板與老師海頓分道揚鑣,我們難道不應該學習他不畏權威,堅持自我的精神品質?

隨着1795年的到來,貝多芬開始嶄露頭角,他在維也納舉行了首場鋼琴演奏會,使他嚐到了成功的喜悦,但喜悦之後苦難又接踵而至……

人的一生總是跌宕起伏,這位天才也不例外,但他從不放棄,也從未被命運折服!他,是勇敢的戰士!

貝多芬之後又出現了偉大的藝術家米開朗琪羅,他是遊移不決,他是顧慮重重的,他是膽小懦弱的,但他有着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意志,與他人不同,不居於表現宗教藝術的偉人!他創造了奇蹟。

遠在俄國有這樣一個人,高爾基曾經這樣評價他:“不認識托爾斯泰者,不可能認識俄羅斯。”是的,他就是偉大的作家———托爾斯泰。他強調道德,主張博愛,希望社會和諧。他總在堅持自己的信念,用他畢生創造了無數偉大的作品,他成功塑造了一個民族之魂!

聽着貝多芬動人心絃的樂曲,觀賞米開朗琪羅雕刻的栩栩如生的藝術品,品讀托爾斯泰扣人心絃的小説,使我受益匪淺,我明白了,苦難製造快樂,堅持與勇敢創造輝煌!我明白了,只有堅持自己的遠大理想,並付諸行動去努力,最終才有可能會實現!

《名人傳》讀後感13

名人的生命軌跡,總是讓我們吃驚,傷感,讚歎。我們所知道的音樂家,文學家,美術家很多很多。名人傳告訴我們的,是3個偉大的奇蹟-文學家托爾斯泰,雕塑家米開朗基羅,音樂家貝多芬。看過很多很多屬於他們的故事。坐在圖書館看另外一本關於他們的傳記。心裏覺得很不容易。平時都是看那些散文,小説,哪裏有空翻看這些偉人的傳記?興致勃勃的開始瞭解屬於他們的人生。我看到他們的喜悦,看到他們的悲傷,落寞…

羅曼羅蘭,帶領我們走入這些神祕的`名人的生命中。隨着優美卻又飽含嚴肅氣息的語言。終於,我陷入這個記錄3個偉人的傳記之中。

托爾斯泰,青年時代的他擁有一副醜陋的面容。這也是他時常苦惱的問題。不過,他還是寫出了讓我們敬佩,喜愛的作品-《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我想不到,一個生在富裕家庭的人。居然能夠如此體諒下層人民的生活與苦難。揭發那些統治者,資本主義地主的惡劣行為。他是一個擁有大筆財富,擁有很高的地位的人,他能夠這樣做,讓所有人都感到驚訝。從羅曼羅蘭的語言之中,我想,其實他是一個寂寞的人。在他發現那些地主的惡劣行為的時候,他勇於和他們分裂,但是並沒有得到支持。其實他在精神上一直都很孤獨,寂寞。這是屬於他一生的遺憾。作為讀者的我,深深的感受到屬於他的寂寞。失望。其實值得一説的是屬於托爾斯泰的愛情,家庭。他之所以能夠寫出如此優秀,深入人心,揭發社會現實的作品,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美滿幸福的家庭生活給他足夠的動力。

接着看到的是關於米開朗基羅的傳記。他在3個傳記中,採用了分段的方式敍述。分別是上編-戰鬥,下編-捨棄,尾聲-死。很獨特呢。往下讀之後。終於明白何謂戰鬥,何謂捨棄他的一生過得可憐,卻又不平凡。他一輩子似乎是註定了要永無休止的幫他人做事。造陵墓,畫天頂畫甚至捲入了革命風暴。差點喪命。後來以為能夠解脱,怎麼知道又被保羅三世抓去這是一條坎坷不平的人生路。一條缺乏自由的人生路。他對人生的態度,令人奇怪-“愈使我痛苦的就愈讓我喜歡。”——米開朗琪羅。這始終令我無法理解。關於米開朗基羅,我對他,是好奇,是敬佩,也是同情。

《名人傳》讀後感14

今天是20xx年4月4日,假期的最後一天。而現在已經是晚上九點多,可是我的作業依然沒有寫完。

這次我還是給自己找了藉口:學業水平測試剛結束,應該好好放鬆放鬆,老師本不該佈置作業。可是我依然記得考試前老師佈置這個1000字作文時許多同學都發出一聲哀嚎,我卻想着我的作文一向寫得不好,這次一定要好好寫。而不久前的10分鐘,我卻又在想明天交張欠條應付過去算了,反正肯定好多人沒寫。

我厭倦了這樣的.自己。

我厭倦了每次在心裏堅定地説下星期一定開始真真正正努力學習,可是到了下一星期又在心裏重複同樣一句話。我厭倦了每次都説趕快寫完作業再去玩,可是總是放下作業不管。我厭倦了每次把房間收拾乾淨以後決心要一直保持,卻又在後來把書和衣服扔得到處都是。我厭倦了自己總是在做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不知道什麼時候我一些美好的品質在慢慢流失,我變得懶惰,不思進取,貪圖享樂。

我厭倦自己沒有毅力,幹什麼事都不能堅持到底。我厭倦自己遇到困難總是在逃避。我厭倦自己總是在後悔昨天,總是在浪費今天。

看中外名人傳記。看到魯迅,就想如果生活在那個年代多好,可以幫着革命,可是我卻不想想自己有多大能耐,可以乾點什麼。看蒙哥馬利,就想成為一名久經沙場的戰士,可是我知道如果我真的是一位戰士,我一定會嚮往和平的生活。看沈從文,就想像他那樣整日曠課出去玩,可是我卻沒有他那股聰明勁可以只讀幾遍就把書背過。

我沒有幸運能像沈從文一樣能在彷徨時得到上司的鼓勵,沒有像蒙哥馬利那樣堅忍的意志,也沒有杜甫那樣博大的胸懷。

我是這樣普通的一個人。即使我這樣厭倦自己,卻未曾努力將自己變成自己喜愛的樣子,相反,我在把自己變得更令自己厭倦。

因此,我決心讓自己改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也許這也只是説説罷了。

《名人傳》讀後感15

月明夜上,春風微微拂動着桌上一本《名人傳》,我已入夢,這時,只覺脊背痛癢,一驚,我已變為鋼琴,身上已經十分老舊,琴漆多以脱落,琴架也搖搖欲墜,但還偶感温馨,一雙靈巧的手在上面飛舞着。

抬頭一看矮胖的身材,深褐色的頭髮,寬大的臉龐,可能是臨近暮年,皮膚變得微黃還略顯病態,尤其是冬天遠離田野,足不出户時更是如此,寬廣且隆起的前額下一個又小又方的鼻子,粗壯的脖子,整體來看一副運動員的結實骨架,咦!這不是我的偶像貝多芬嗎?

還在遲疑時一個記者走了進來,他直截了當地問:“貝多芬先生,你是怎樣走進音樂的世界呢?”貝多芬略有所思地説:“我一直渴望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和幸福美滿的婚姻生活,可是卻事與願違,不得不把所有的精力放在音樂創作上。”記者又問:“你是怎樣在耳聾的情況下,依然能做出那麼優美的樂曲呢?”貝多芬此時陷入了深思,説:“耳聾後,聽不見水聲、雨聲、風聲、鳥鳴等一切優美的聲音,此時生命中一切的聲音都不復存在了,我接受不了如此的命運,日益消瘦,頭髮鬍子亂如雄獅,整天猶如行屍走肉,借酒消愁,沒有絲毫的鬥志了,但心中總有個聲音在不斷的告訴我,你不能就這樣頹廢下去,上帝對每個人的關愛是一樣的。掙扎和痛苦了很長一段時間,我開始慢慢的嘗試練習,一次次的`創作投稿,廢寢忘食,不停地告訴自己我要同命運搏鬥,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休想讓我屈服。”終於他彈起了耳聾後的第一個作品《D大調第二交響樂》,也正是有了這種精神使他完成了著名的《英雄交響曲》。記者聽後讚許地説:“您雖是個不幸的人,您卻開啟了交響樂的美麗篇章……”此時,一股暖流湧入我身,靈巧的手指一下一下彈在我身上,瞬間那種堅強剛毅從指尖流出時,那個不畏命運的男人又回來了。

是啊!我不由地想到了一句話,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一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只要你有一顆積極進取,永不言敗的心,成功就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