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教師一百條建議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4.59K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一百條建議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師一百條建議讀後感

教師一百條建議讀後感1

自從在兩年前拜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老師的一百條建議》一書之後,我對他的教育理念充分喜好,一種追探的願望特別猛烈,陸連續續讀了他的幾本書,《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這本書,對我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啟迪。尤其是一個個小案例給我供應了教育的對比,好像一面面鏡子能映照出教育的差距,折射出有效的教育途徑,也透視出我的教育反思點和教育的方向,下面就對比事例談談我的感想。

事例描述:一天清晨,蘇霍姆林斯基在學校裏緩步,看到幼兒園一個4歲的女孩摘下了學校的花房裏新開的最大的一朵玫瑰花,從容地向外走。蘇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她為什麼要摘花,就彎下腰親切地問:“孩子,你摘這朵花是送給誰的?能告知我嗎?”小女孩説:“我奶奶病得很重,我告知她學校裏有這樣一朵大玫瑰花,奶奶不信任,我現在摘下來送給她看,看過後我就把花送回來。”蘇霍姆林斯基的心顫抖了,他帶着小女孩,從花房裏又摘下了兩朵大玫瑰花,對孩子説:“這一朵是獎給你的,你是一個懂得愛的孩子;這一朵是送給你媽媽的,感謝她撫養教育了你這樣好的孩子。”

情景對比一:一天清晨,我在上班路上,看到一位老奶奶攙着一位小孫子正從我家樓下經過,老奶奶看到花壇中有一棵月季花樹上盛開真粉色的月季花,一邊走一邊對小孫子説:“奶奶去摘一朵,你拿到幼兒園。”小孫子説:“老師説:‘公園的花不能摘,大家要珍惜。”老奶奶説:“老師又沒看到,你對老師説本身家的,不就行了。”説完,老奶奶就摘下了其中開得最大、最豔的一朵。我親眼見證摘花經過,卻沒有上前阻攔和教育,只是在思考着一個問題:“老師的教育價值到底是什麼?只是純粹的課堂或是口頭文化還是應當體現在教育波及的整個生活?”在這個事例面前我是一位教育無為者。

情景對比二:在藝術主題活動《秋》的活動背景下,小婕帶來了香撲撲的桂花,整個班級遍佈在甜滋滋的桂花香中,大家感受到很温馨和甜美。

小憶低聲説:“這個花我看到在濱河花園摘的。”小婕的臉一下子暗沉,斜眼看着小憶。眼神中彷彿説:“誰讓你説的!”我信任小憶的話,由於他是小婕的`鄰居,他們又是好夥伴。聽後,我了小婕花真正來源,小婕不置可否。這時,老師接受説教的口吻説:“小婕把花帶到幼兒園,説明她有掛念班級,愛同伴的心意,但這種行為對不對?為什麼?”接着説:“假如有了這份心意,最好怎麼做合適呢?”

又接着説:“公園裏的花是公共綠地,大家要珍惜,才能美化我們居住的環境。”

三個相像的事例,卻折射出不同教育理念下三種不同教育行為,也反映出不同兒童觀影響下的教育行為,雖然只是很一般的事例,卻發人深省。我的教育起點在行為規範的自身,是幼兒耳熟能詳的、條條框框的規定,缺乏人性和情感性,顯得比較生硬和枯燥,以説為主,老師常常有這樣的感歎:“孩子説説都會、聽聽都懂、就是做做脱軌。”第二個教育無力的案例就是這種教育方式下的產物。而蘇霍姆林斯基的老師卻意味深長,讓教育者記憶終身。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沒有什麼比人更緊要的了。教育學當成一門“目中無人”的學科,他談論的中心始終是人,人的思想、人的智力、人的情感。教育是幫忙人成長的學問,具有猛烈的社會性、情感性。老師是學校教育的緊要承當者,更需要有唯美的靈魂、高尚的道德、資深的專業文化,富有生命力和情感化的教育方式引導孩子、教育孩子、在生活教育情境下鍛造他們完美純潔的心靈。

教師一百條建議讀後感2

今年假期,我有幸閲讀了《給老師的一百條建議》,給我感受頗深。書中用了很多的鮮活事例和自身的體會,把枯燥無味的教育學、心理學基本觀點闡述得明白、生動,讀來令人感到親切真實、深受啟發,產生共鳴。對教育的見地,值得我一遍又一滿地閲讀和品味。

人們説:“讀書足以移情,足以長才。使人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養性靈。由於書中有着廣闊的世界,書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雖然滄海桑田,物換星移,但書籍永久是新的”。這句話説得一點也不假,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讀一本優秀的書,就是一次與大師的對話,和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難得的精神旅行,同時也會讓人收穫良多。範梅南先生説,機靈是“智慧的化身”。因此,老師假如做到“機靈”地處理教學中的突發事件,就必需具備諸多素養和條件。我以為,以下幾方面是值得學習的:

首先,要有一顆關愛同學的心。育人之道,愛心為先。台灣教育家高震東説:“愛本身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教育自身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假如教育沒能觸及人們的靈魂,沒喚起人的內心深處的變革,它就不稱之為教育。要實現真正意義的教育,愛幾乎是唯一的氣力。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説的:“在什麼條件下學問才能觸動同學個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為一個人所珍視的智力財富和道德財富呢?只有在這樣的財富下——用形象的話來説,就是在學問的活的身體裏要有情感的血液在暢流。”記得有人説過這樣一句話:你想把孩子交給怎樣的老師來培育,你本身就做這樣的老師吧!所以老師,請把你美好的微笑帶進學校,把對人與對世界的良好期盼帶到同事們和同學們面前,像孩子一樣瞪着古怪的雙眼清點學問;把遊戲這一人類最古老的歡快的方式帶到課堂;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説詞換成稱讚的話語,換成幽默;把那些封存的各種各樣的神色表現在臉上。“照亮學校的永久不是升學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東西,而是聖潔瑰麗的師道精神,是一種對孩子的不染一絲塵埃的博大的愛,和對每個孩子作為無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憫。懷着愛,我們不放棄。我們會用專著的神情告知全部人:“我們沒有放棄。”從這些話中我感受到用愛心去打開同學心靈的窗户、進入同學的心靈世界、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的緊要。對於那些未開放的花,我們則應當傾注更多的.耐性,注入更多的暖和,特別的愛對待他們,只有百花齊放才能迎來滿園春色!

其次,要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同學,敬重同學人格,嚴慈並濟。《數學課程標準》中説到:“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進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對全體同學,”老師要“目中有人”關懷每個同學,開發同學的潛能,為每位孩子的成才供應機會。保護同學的敬重本身心,敬重同學主體地位,讓他們體驗人生價值,並提升這種價值,這才是成功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教書育人者,不能對同學的不良現象放任自流,寬嚴有度才是愛,做到嚴慈並濟。

第三,要有開拓眼界、快捷的思維、拓寬思路。美妙地處理課堂教學中的偶發事件,拋磚引玉,或移花接木,美妙地轉移話題,解脱眼前窘境。這就要求老師必需具有快捷的求異思維、才能左右逢源,化險為夷。

讀書的生活是幸福的、精彩的、高尚的,老師要把讀書當成生活的一部分並應用於自身教學,用全新的教學理念來提升本身的教育教學水平。讀了此書,我深受影響,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不絕地充實、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