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卧薪嚐膽》讀後感(精選3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54K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卧薪嚐膽》讀後感(精選3篇),歡迎大家分享。

《卧薪嚐膽》讀後感(精選3篇)

《卧薪嚐膽》讀後感1

寒假裏,我讀了一本名叫一百個勵志故事的書,裏面講了許多名人的勵志故事。比如:刻苦鑽研的魯班,鑿壁偷光的匡衡,懸樑刺股的孫敬,車胤、孫康囊螢映雪的故事,但這其中讓我倍感印象深刻的就是卧薪嚐膽的故事。

這個故事主要講:春秋末年,吳國和越國長期爭霸,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因此,被迫到吳國做奴僕。在吳國,勾踐給吳王當馬伕,有一次,吳王坐在馬上,讓勾踐牽着馬走,街市上的.行人將一些垃圾扔向勾踐,勾踐低着頭,一聲不吭。就這樣,忍受着奇恥大辱在吳國待了整整三年才被放回國。

回國後,勾踐不忘滅國的恥辱,不住宮殿,而是住在草屋裏,草屋裏沒有牀,勾踐只睡在柴草上,他還在草屋中掛了一個苦膽,每天吃飯睡覺前,都要先嚐一嘗苦膽的味道,以此激勵自己。

當時正值春天,為了鼓勵老百姓多種糧食,勾踐還親自下田插秧,還讓自己的夫人帶動眾大臣的夫人紡線織布,沒過幾年,越國的軍力和財力都得到了很大的增強。越國終於發兵,打敗了吳國。

讀了《卧薪嚐膽》這篇故事,我懂得了一個道理: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為,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就必須要有“卧薪嚐膽”的精神。不管條件有多艱苦,都不要退縮、逃避,勇敢地去面對困難,努力堅持自己的信念,以前面的失敗作警鐘,增強勇氣,順利地到達成功的彼岸。

《卧薪嚐膽》讀後感2

今天,我讀了《卧薪嚐膽》這一篇文章,並從中懂得了一些我以前不懂的道理。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被越王勾踐打得大敗,闔閭也受了重傷,臨死前,囑咐兒子夫差要替他報仇。夫差牢記父親的話,日夜加緊練兵,準備攻打越國。過了兩年,夫差率兵把勾踐打得大敗,勾踐被包圍,無路可走,準備自殺。這時謀臣文種勸住了他,説:“吳國大臣伯嚭貪財好色,可以派人去賄賂他。”勾踐聽從了文種的建議,就派他帶着珍寶賄賂伯嚭,伯嚭答應和文種去見吳王。越王勾踐夫婦在吳國,對夫差恭恭敬敬,相傳他在吳3年,為吳王夫差駕車養馬,夫人打掃宮室,住在潮濕的囚室,受盡屈辱。伍子胥多次建議吳王夫差將勾踐殺掉,靠着伯嚭的保護,才免於被殺,終於得到赦免歸國。勾踐歸國後,決心報仇,於是“目卧則攻之以蓼,足寒則漬之以水,冬常抱冰,夏還握火”,又“懸膽於户,出入嘗之,不絕於口。”這就是歷史上相傳著名的“卧薪嚐膽”的故事。勾踐回國後假報國中受災,向吳國借糧1萬石。次年越國選上好的糧食,經過蒸熟後還給吳國。吳國見越糧種優,於是用來作種子,致使吳國顆粒無收。越國經過多年的.準備,兵強馬壯,只等有利時機,向吳發起攻擊,以洗國恥。

讀完這篇文章,我懂得了,一時的失利,並不會帶來壞處,只要能伸能屈,成功就是屬於你的!

《卧薪嚐膽》讀後感3

今天,我又一次讀了卧薪嚐膽這個故事,果然別有一番滋味

“卧薪嚐膽”這個故事同學們可能已經耳熟能詳,這個故事講的是兩千多年前,在長江下游有兩個國家:越國和吳國。他們都想讓自己的國家繁榮強大!會稽一戰,越王勾踐大敗被俘,多數吳國大臣都建議吳王夫差殺掉勾踐,以絕後患。但夫差勝利後,驕傲自滿,不聽大臣的勸説,把越王勾踐夫婦一同接了過來,做他的奴僕。勾踐備受侮辱,但他忍辱負重,最終逃回了自己的國家,回國後他為了讓自己不忘失敗的恥辱,卧薪嚐膽,每天都操練兵馬,終於到公元前473年,勾踐率領大軍,打敗了吳國,成為了當時的中原霸主!

這個故事令我很受啟發:就因為勾踐的.忍耐與他自己的毅力,最終報了恥辱之仇,完成了立國大業!他並沒有因為一時的失敗而一闋不振,反而用卧薪嚐膽的方法,激勵自己的鬥志,最終東山再起稱霸一方。對於我們現在的人們,更要有這種忍辱負重、能屈能伸的處事方法,艱苦奮鬥、堅持不懈,才能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取得進步,最終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標!遇到困難就“俯首稱臣”最終只會落得一個“一事無成”悲慘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