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朝花夕拾》讀後感15篇[熱]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1K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朝花夕拾》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朝花夕拾》讀後感15篇[熱]

《朝花夕拾》讀後感1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寫他童年、少年、青年時代的生活片斷,展現了家鄉的風土人情,抒發了對親朋師友的摯誠懷念。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本文主要描述了魯迅先生兒時在百草園中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表達了應讓兒童健康活潑地成長的合理要求。

讀着這篇文章時,我覺得魯迅先生的兒時是快樂無憂的,讀着讀着,我彷彿回到了小時候。我兒時住在鄉下,每到春季或秋季,我常喜歡在小路上奔跑,在家門口和小夥伴們一起玩“老鷹捉小雞”這種看似無聊的遊戲。可是我們很快樂,因為曾經的'我們感覺只要有朋友的陪伴就是快樂,就會感到幸福。

但是從我離開故鄉上國小後,這樣的日子就徹底結束了。我進了國小之後,週末就很少和朋友們一起玩了。一是因為離得遠,二是因為沒時間。其實一二年級的作業也不算多,只是那時的我不想寫罷了。每到週末我先看電視,然後吃吃東西,玩玩手機,直到第二天才開始寫作業。現在回想起來和魯迅先生對比一下,也真是慚愧極了。我決心學習魯迅先生勤學好問的精神。

魯迅先生的兒時是充滿歡聲笑語的,他一生都在追求知識,尋求真理,我要向先輩學習。

《朝花夕拾》讀後感2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童年,童年中有哭也有笑,但對於我們自己來説都是足以令人回味無窮的,讀朝花夕拾有感350字。因為在自己的記憶裏,童年往往都會給我們留下美好的回憶。魯迅先生所寫的《朝花夕拾》寫的就是他的童年和青年時期在當時的年代留下的最深刻的記憶。

魯迅先生在這本書中將自己的童年和青年所難忘的人和事令他回味無窮,以至多年後也一樣記憶猶新。小時候,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得不到大人的`認可;而父親也不能理解他。

其中我最喜歡的文章就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我自認為這篇文章寫得非常好。不僅構思嚴謹,而且文章中的語言都極有特色。可能是因為學過的緣故,每每讀到這篇文章就有一種特別的感覺,好像我也是這樣,渴望自由,而不願被約束。也能引起我許許多多關於小時候的回憶。那時的我同樣無拘無束、無憂無慮地玩耍,這是一篇散文,文章寫得極好,是一篇令人叫好的文章。

整本書以記敍自己生活的事,用樸素的語言勾起讀者對童年或是故土的記憶,讓人回味無窮。

《朝花夕拾》讀後感3

今年寒假我看了魯迅的《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魯迅的一部經典作品。我在寒假裏讀了這本書,他給我的感觸很大。魯迅的作品能夠説是獨一無二的。他的作品既不遮遮掩掩,又不追求滿是好詞佳句的華麗。卻更能吸引讀者,彷彿在給你講故事一樣。

《朝花夕拾》十分耐人尋味,它反映着封建社會的種種陋習:有寫人吃血饅頭,吃人肉。人們迷信,古板,纏足,互相欺詐等等都受到了魯迅強烈的批判,也讓我不由得為那些人們感到悲哀。

然細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享受着不時從字裏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爛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這篇充滿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着發處魯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童真童趣。突然間,我彷彿看到了幼年的魯迅。趁大人不注意,鑽進了百草園。他與昆蟲為伴,又採摘野花野果,然後與玩伴一齊捕鳥,但由於性急,總是捕不到很多;他又常聽保姆長媽媽講故事,因而十分害怕百草園中的`那條赤練蛇。在三味書屋,雖然有壽先生嚴厲的教誨,卻仍耐但是學生們心中的孩子氣,當他讀書讀得入神時,卻沒發現他的學生正在幹着各式各樣的事,有的正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優質戲,而魯迅正聚精會神地在畫畫……

我十分喜歡魯迅的《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讀後感4

魯迅在晚年時回想起自己童年的點點滴滴,那猶如新鮮的花朵在陽光的照耀下無聲無息的綻放了那美麗無比的花兒,在夕陽時去摘便失去了它原本的香味。夕陽給予了它讓人幻想的感覺。《朝花夕拾》正與它這個名字一樣。

每個人都有童年,童年韶光的快樂與壓抑,對人性美好的追求與袒露構築起魯迅最真實的心靈風景。

我讀者魯迅先生寫的散文,眼前彷彿看見魯迅兒時的可愛,他趁先生不在的`時候偷偷跳進百草園裏玩耍,有時他還爬上花壇去折蠟梅花,甚至還爬上大樹上摘野果吃。雖然每次都會想到先生那嚴厲的目光,但也仍避免不了兒時的任性與孩子氣。

一切都是那麼的天真,引起了我的共鳴,魯迅先生以童年的角度去看待世界,一切都是多麼的美好啊!

童年是快樂的,是令人回憶的,我的童年也是多姿多彩的。我的家屬於郊區,房後綠油油的青草一大片,兒時玩累了就躺在那。青草上聞花的香氣聽鳥鳴的叫聲,有時我還會到田裏去捉龍蝦,赤着腳丫,踩進泥土裏,夥伴玩的不亦樂乎,雖然有時去河裏捉魚,腦子裏幻想着大家一起大口大口吃魚肉的場景。但這畢竟是幻想,可是河裏的魚太敏捷了,幾個小時過去了都沒有捉到魚,這美好的幻想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

現在為了能考上好的學校,而奮鬥着,再也不能跟從前一樣快樂了。

童年已漸漸溜走,留下的只剩下泡沫般的記憶,倒不如去讀一讀《朝花夕拾》,感受封建社會的黑暗,跟魯迅先生一樣熱愛生活。

《朝花夕拾》讀後感5

魯迅是一位我們都很喜歡的作家。他也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晨花夕陽》是我們學過的一部作品。原名為《重温舊事》,包含10篇關於魯迅童年和青年生活的文章。這應該是一個幸福美好的童年,因為它籠罩在那個封建社會。從文章的表面來看,魯迅似乎使用了一些温暖的字眼。事實上,他把憤怒藏得更深了。有人説軟舌頭是最傷人的武器。也許魯迅先生只是想達到這個目的

在《早晚》中,魯迅使用了大量的反差和諷刺。在《藤野先生》中,魯迅在日本的醫學導師藤野先生是一個衣着隨意的人。“據説藤野先生的.衣服太模糊了,有時他忘了打領結;冬天是件舊外套。”。但藤野對自己的工作非常認真。如果血管有點移動,也應該指出。他寫下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質和魯迅對他的欽佩。此外,藤野先生對中國學生的平等待遇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還有一個特點,我也對他們印象深刻。是嚴太太。她出現在父親的疾病中。在“父親”去世之前,她讓魯迅給他的父親打電話。因此他“平靜的臉”突然變得緊張起來,微微睜開眼睛,好像有點痛。後來,當“父親”去世時,我“覺得這是我對父親最大的錯誤”“嚴太太對其他孩子很好,但對魯迅不好。她鼓勵他吃冰,並説服魯迅偷了他母親的珠寶並把它賣掉。魯迅表面上讚揚了她,但實際上心裏恨嚴太太,語言樸素,人物形象生動,童年故事豐富而有意義,晨花和日落抨擊囚禁人民的舊社會,體現了魯迅先生“解放人類”的願望。

《朝花夕拾》讀後感6

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是我最喜歡的一部散文集,書裏共有十篇散文,每一篇都是魯迅先生深深的回憶。

《朝花夕拾》以清新,平易,深情,舒緩的筆調,記述了魯迅先生童年,少年,青年時代的生活片段,展現了家鄉的風土人情,抒發了對親朋師友的摯熱感情。

前七篇散文,是魯迅先生為了回憶起他的童年生活而創作的,讓讀者感受到魯迅先生故鄉的民俗風情和傳説趣事。

後三篇散文則記述了魯迅先生離開家鄉,去外地求學的一段經歷。青年時期的魯迅先生,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踏實認真,一步一個腳印。

這十篇散文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書裏講述了魯迅先生兒時在家中的後院——百草園中的樂趣,又寫出了在三味書屋讀書時乏味的生活,兩種意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篇散文,一方面揭示了兒童廣闊的生活趣味,另一方面,又寫出了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書塾教育,表達了應該讓兒童健康快樂成長的需求。

現在,有不少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他們給孩子報各式各樣的補習班,希望孩子全面發展,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家長這麼做,其實只會讓孩子慢慢變得麻木,童年的回憶裏只剩下習題和卷子。

相比於那些沒有童年的孩子們,我算是幸福的,至少,我擁有一個多彩的童年。

每個人的童年都會漸漸遠去,讓我們一起來閲讀《朝花夕拾》吧,看看魯迅先生的童年時光,再回憶回憶我們自己的童年。

《朝花夕拾》讀後感7

魯迅先生在中年時回憶童年的點點滴滴,並寫下了一本書《朝花夕拾》,名字正如內容,想必別有一番滋味!就如一朵美麗的鮮花,自如地在清晨綻放,在夕陽西下時將這朵花摘下,夕陽照耀下地花朵早已沒了清晨時的鮮豔顏色和美麗的花瓣,也沒有了醉人的花香,只能帶給人們一段濃濃地回憶……

每個人的童年都好像是一串美麗的珍珠,每顆珠子上都沾滿了酸、甜、苦、辣,五味俱全。但無論是何種滋味,都在心裏留下了濃濃的回憶。正如《朝花夕拾》中的十個故事,就是魯迅先生童年時的一幅絢麗多彩的記憶畫面。

細細品讀先生的散文,眼前彷彿看見了先生小時候活潑可愛,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樣子。他時常進入百草園玩耍,雖然有讀書的辛苦,但仍改不了一些學生的淘氣。

童年是美好的,是自由自在的,讓人回味悠長。我的童年也很豐富多彩。小時候住在老家,叫上幾個小夥伴到田野裏玩,渴了就喝一捧清涼的河水,餓了就摘幾顆野果子洗了吃。正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魯迅先生摘了覆盆子一樣,舒適地躺在草地上,邊吃果子邊休息,直到晚上。當然回家時免不了被罵上幾句,但下次照樣我行我素。

童年正離我遠去,只留下有趣的記憶。倒不如細讀幾遍《朝花夕拾》,從中回味一下童年。

《朝花夕拾》讀後感8

《朝花夕拾》是魯迅童年、少年、青年時期寫的一段人生片段,展現了故鄉的風土人情,表達了對親朋好友、老師的真摯懷念。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本文主要描述魯迅在百草園中的樂趣和他在三池映月中的枯燥生活,表達了對孩子健康活潑成長的合理要求。

看這篇文章的時候,感覺魯迅先生小時候是快樂無憂的。看的`時候感覺又回到了小時候。我小時候住在農村。每年春天或秋天,我都會在小路上跑步,和家裏的朋友一起玩看似無聊的捉雞遊戲。然而,在我的作文中,人很快樂,因為我們過去只要有朋友陪伴就會感到快樂。

但是自從離開家鄉上國小,這樣的日子就徹底結束了。我上國小後,週末很少和朋友一起玩。一個是因為距離,一個是因為沒有時間。其實高一高二作業不多,只是當時不想寫。每個週末都是先看電視,然後吃飯玩手機,第二天才開始寫作業。現在回想起來,和魯迅比起來,真的很慚愧。我決心學習魯迅勤奮好學的精神。

魯迅的童年充滿了歡笑和歡笑。他一生追求知識和真理。我想向我的祖先學習。

《朝花夕拾》讀後感9

剛讀這篇文章時,只覺得晦澀難懂,只看清了浮面淺顯的書面意思,沒悟透裏面深奧的為人之道。

緊接着我又讀第二遍、第三遍,猛然間覺得心頭敞亮了,忍不住歎了一句“好文!”真的是拿起筆絕不亞於拿把槍。

在這篇文章裏,魯迅先生用詞犀利,以清算貓的罪行:

第一,貓對自己捉到的獵物總是盡情玩弄夠了才吃下去;

第二,它與獅虎同族,卻天生一副媚態;

第三,它老在配合時嗥叫,令人心煩;

第四,它吃了我小時候心愛的一隻小隱鼠。

這篇文章用貓這個類型尖鋭而又形象地諷刺了生活中與貓相似的`人,之中用極少的語言來描述“狗”,暗諷了目光短淺而又自以為是的人。文章用大量筆墨來描述貓和鼠,貓性情殘忍,喜歡捉弄折磨弱者,雖與獅虎同類,卻又帶着讓人噁心的媚態,貓要是身材再高大些,還不知道怎樣的自命不凡、狂妄不羈、以大欺小呢?呵呵,看來老天還是開眼的,唉!這些人的醜惡嘴臉真的是不忍直視!

魯迅先生最先養有一隻小隱鼠,後來被貓吃掉了,他就真的恨上了貓。説仇貓其實更多是仇視一些自以為是的人。小隱鼠乖巧可愛、小巧玲瓏、十分討喜,就好比現實社會中的部分弱小者,他們雖然力量微薄,人微言輕,但仍據理力爭。他們抗爭着、奮鬥着、努力着,真的比那些虛張聲勢、欺凌弱小的人要強上百倍!

讀完這篇文章後,我的心緒久久不能平靜,為人性的醜惡而感到心痛、悲哀,又為更多人性美的一面而喝彩!光明終將戰勝黑暗!我們終將迎來曙光!

《朝花夕拾》讀後感10

“三味書屋後面也有一個園,雖然小,但在那裏也可以爬上花壇支折蠟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樹上尋蟬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蒼蠅喂螞蟻,靜悄悄地沒有聲音。然而同窗們到園裏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書房裏便大叫起來:

“人都到那裏去了?!”……”

細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享受着不時從字裏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爛漫,我的眼角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

我讀魯迅先生的這篇充滿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着發自魯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童真童趣。突然間,我彷彿看到了幼年的魯迅。趁大人不注意,鑽進了白草園。他與昆蟲為伴,又採摘野花野果;然後與玩伴一起捕鳥,但由於性急,總是捕不到很多;他又常聽保姆長媽媽講故事,因而非常害怕百草園中的那條“赤練蛇”。在三味書屋,雖然有老先生嚴厲的教誨,但仍敵不過心中的孩子氣,當他讀書讀入神時,卻沒發現他的學生正在幹着各式各樣的事,有的正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玩,而魯迅正聚精會神地在畫畫……

一起感受都是那麼天真爛漫,令人回味。也許是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吧,真不懂自己怎麼會那麼喜愛《朝花夕拾》中的這一篇,想必是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親切,充滿激情。

童年已漸漸遙遠,留下的只是些散瑣的記憶,倒不如細讀一下《朝花夕拾》,體會一下那個不同年代的童年之夢,和魯迅一起熱愛自然,嚮往自由。

《朝花夕拾》讀後感11

魯迅,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浙江紹興人。魯迅先生有許多著作,如:《吶喊》《彷徨》《野草》,但今天我讀了一部魯迅先生留給我們優美的散文珍品——《朝花夕拾》。

這部散文集中有許多故事:《狗·貓·鼠》表現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的憎恨,《二十四孝圖》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無常》記述了兒時在迎神會和戲台上所見見到的`“無常”形象,並藉此對“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諷刺。《阿長與,<山海經>》回憶了兒時與保姆相處時的情景,文中充滿了對這位勞動婦女真誠的懷念之情;《五猖會》記述了兒時在家盼望觀看迎神會時的急切、興奮的心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記述了而是在家中百草園玩耍的無限樂趣和在三味屋讀書的乏味生活;《父親的病》回憶了兒時父親求醫治病的種種荒誕情景。以上的四篇,作者以親切動人的筆墨,記錄了社會生活的一面,展示了當時的人情世態和社會風貌。

《瑣記》《藤格先生》《範愛農》記述了魯迅先生遠離故鄉到南京、日本求學和回國後的一段生活經歷。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範愛農》追敍作者在日本留學時和回國後與範愛農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描述了範愛農在革命前革命前不滿黑暗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後又備受打擊迫害,表現了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和悼念。

每次讀到魯迅先生的文章,總是讓我感到有深刻的諷刺舊社會勢力、文學的語段。

《朝花夕拾》讀後感12

就內容來看,《朝花夕拾》主要記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時求學的歷程,追憶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抒發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作品在夾敍夾議中,對反動守舊勢力進行了評擊和嘲諷,頗為經典。

第一篇作品《狗貓鼠》是針對“正人君子”的攻擊而發的。嘲諷了他們的“流言”。“這是僥倖的,我想,幸而老虎很性急甭則從桂樹上就會爬下一匹老虎來。然而究竟很怕人,我要進屋子裏睡覺去了。夜色更加黯淡;桂葉瑟瑟地作響,微風也吹動了,想來草蓆定以微涼,躺着也不至於翻來覆去了。”從語言的表述中,我們可以將魯迅先生在當時被“正人君子”所壓迫的`難耐,但是,這也是反話正説的獨特之處,他告訴了那些所謂的“正人君子”,真正中國人的靈魂是不會被消滅的。文章透露出作者對貓“盡情折磨”弱者,“到處叫”,時而“一副媚態”等特徵的憎惡;同時也追憶作者童年時救養一隻可愛的隱鼠遭到摧殘的經歷和感受,表現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的憎恨。

第二篇《二十四孝圖》揭示的則是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作品對當時反對白話文,提倡復古的傾向抒以了尖鋭的評擊。在作品中,還有與保姆長媽媽相處的情景,表達了對她的真誠懷念。接下來的幾篇,記敍了魯迅兒時在故鄉的生活片段和魯迅在追求真理的人生道路上的腳印。

《朝花夕拾》讀後感13

《朝花夕拾》這本書你一開始看會覺得它的文字很難懂,並不是我們所熟悉的白話文,但你若是靜下心來,仔細的品讀與琢磨,你就能發現它真的很有意思。

魯迅先生把他曾經的那些快樂的、難過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寫進了這本書裏,其中,《五猖會》是我覺得比較有意思的一篇。 《五猖會》主要講了”我”想去看五猖會,可父親卻讓”我”去背《鑑略》,最後,”我”背完書,出發去看五猖會的'時候,卻不那麼高興了。

這一篇,作者想表達的意思還是很明顯的,讀起來也不是那麼吃力,作者把對曾經封建的教育方法的批判也寫了進去,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對封建思想有多麼的痛恨。這一點從《二十四孝圖》也可以看出,魯迅先生對其中的”老菜娛親”與”郭巨埋兒”表現出了十分厭惡的心理,因為這兩個故事,表現出了極其扭曲的孝道,魯迅先生對當時兒童所體驗的那些不正常的、所謂的孝道感到深深同情,他想打破這種束縛,想創造一個”新中國”,那裏沒有戰爭,沒有封建的舊思想,是一個真正和諧、自由、平等的地方。

讀完此書,我能感受到魯迅先生那顆火熱的心,這裏既有温馨的回憶,又有理性的批判,帶給我許多美好的精神享受。

《朝花夕拾》讀後感14

《朝花夕拾》是一篇回憶性散文集,它記錄了魯迅從小到大的幾件讓他記憶猶新的事。其中,最讓我有所感觸的是《父親的病》這一篇文章。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魯迅父親得了水腫,連續請來了兩位江湖上的所謂“名醫”,卻不僅沒有治好病,反而將他一步步推向了死亡的深淵。父親的病在現在很容易治好,但不幸的是遇上了兩位草菅人命,巫醫不分的庸醫。

第一位名醫用藥奇特,據輿論説,他的.藥方似乎有奇效。但在父親身上使了兩年,也沒什麼用。收費還出奇的高,一次出診,診費就近百元。一户人家有人生病死了,他還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説:“這病我知道了。”手一揮就收走了兩百元。這位名醫在父親身上耗了兩年,眼看待不下去了,就推脱責任,另找了一個生手替代自己,而他卻藉機溜走,再找別人展示他“神奇”的醫術。

這位名醫找來的生手叫陳蓮河,是本城中僅剩的一位名醫。陳蓮河開出的藥引比前一位還要奇特。什麼一對原配的蟋蟀,好像連蟲子也要講究貞節。陳蓮河還十分迷信,認為“舌乃心之靈苗”,就好像真有這回事似的,就算被他治了一百多天,父親的病不但沒有好,反而越來越壞,最後喘氣離世。

作者抨擊了那些社會上昏庸無能,巫醫不分,草菅人命還勒索錢財的庸醫,表達了對當時社會的不滿與憤慨,表現了當時社會的黑暗與腐敗,也為以後魯迅出國留學學醫埋下了伏筆。

《朝花夕拾》讀後感15

百善孝為先是古人的根本道德思想,《二十四孝圖》本是一本宣揚儒家孝的觀念的兒童傳統讀物。而魯迅先生這篇文章就寫在於反對白話文的潮流爭鋒相對之時。作者以激奮起筆,貫穿了辛辣的挖苦,痛斥了封建孝道的虛偽,表達了他的愛憎之情。

並不是否認魯迅的觀點。確實,新需要像他這樣敢説敢做的人才,也確實很渴望一個去打擊封建殘酷的聲音。然而,對於他所言的觀點我卻意見相左。

不得不成認的是,二十四孝確實有着一些像哭竹生筍卧冰求鯉等匪夷所思的接近神話的故事。也有一些極端一味的如老萊娛親郭巨埋兒。你可以稱之為荒唐,但它只是僅僅起到警示後人的作用,目的還是好的。試問難道真的有人去學着文中那般卧在冰上,求着鯉魚的到來?有真的有白髮老爺在故作小兒狀嗎?

古代不受孝道的'極為少見,也算是屈指可數。倒是在如今的社會不孝兒女諸多。父母含辛茹苦的拉扯長大,成人後卻對父母不屑一顧,冷嘲熱諷的比比皆是。子不嫌母醜,子不嫌家貧,我想現代人也逐漸喪失了這種傳統了吧!

讀完《二十四孝圖》後,相信大家對孝有了很深的理解。孝是我們作為一個應該遵循的傳統美德,可是現在的社會上越來越多的人不孝順父母的現象,所以我們更能好好的理解孝的深層內涵,學着做一個孝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