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老人與海》讀後感【薦】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46W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老人與海》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老人與海》讀後感【薦】

《老人與海》讀後感1

在這個寒假裏我讀了許多本書,《一千零一夜》等,其中有一本令我難以忘懷,這本書的名字叫《老人與海》。

《老人與海》講古巴老漁夫聖地亞哥在連續八十天沒捕到魚的情況下,終於獨自釣上了一條大馬林魚,但這魚太大,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盡,被他殺死了綁在小船的一邊,在歸程中一再遭到鯊魚的襲擊,最後回港時只剩下魚頭魚尾和一條魚骨頭。

看來《老人與海》的主人公以頑強的毅力,想方設法,永不氣餒,最終戰勝鯊魚的`襲擊,他依靠的就是堅定的信心。因此,如果你做任何事,不管有多少困難,只要有了堅定的信心,就成功了一半。有一次我沒考試好,我不放棄堅持複習,多看書,在下一次考試中我取得一個好成績。

故事告訴我們,在人生的長河中,不管會遇到多少艱難險阻,風風雨雨,都要以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意志,堅持到底、永不言棄、永不退縮的精神面對一切,我們就能贏得最終的勝利!

《老人與海》讀後感2

我讀了《老人與海》這本書非常震撼。我現在給你們講一講它的內容吧。

他講了桑地亞哥的一個精神沮喪的老漁夫。已經過了84天了,可是連一條魚都沒逮住。他的好朋友小男孩在對他職業自豪的支持下,冒險乘船到了更遠的墨西哥流灣。他在那裏熬夜了幾天,終於釣到了一條巨大的馬林魚。他成功了,精神飽滿的準備回家。歸途中,他受到了一條鯊魚的襲擊。這條鯊魚長得極其兇猛,讓人心生害怕。但老漁夫他百折不撓,敢於跟鯊魚搏鬥。終於,鯊魚被趕跑了。但是隻留下了一具馬林魚的骨架。因為它聞到了馬林魚的'血腥味,就撕掉這條魚的肉。回到村子裏,雖然只釣到了一具骨架,但依然有人喝彩。大家都把老人帶到酒吧,和他一起喝牛奶和加糖的熱咖啡。

這本書主要描寫老人去流灣冒險的過程。讓我感受到了老人堅強不屈的硬漢子形象。我很佩服這位老人。

《老人與海》讀後感3

學了《老人與海》這篇文章,我的感觸很深。當我讀到老漁夫捕獲馬林魚時,我不得不為老人那種不罷休的性格產生敬佩之情;當我讀到老人為保護自己的“戰利品”而同鯊魚搏鬥時,我不得不為老人的勇敢豎起大拇指。

連像桑提亞哥這樣的老人都有這種迎難而上的精神,為什麼我們小孩就沒有了呢?

據我觀察,我們小孩只要一遇到困難就會打退堂鼓。在比賽中一受到挫折就會放棄比賽,宣佈投降,一輩子做別人的手下敗將。

就比如説,上次我和王家琪比賽看誰憋的氣長。由我虹姐來當裁判,比賽規則是:我虹姐計時,誰能在電風扇前喊的時間長,誰就獲勝。先是王家琪喊,她竟然喊了四十幾秒,聽到這個數字,我心虛了:我肯定超不過她的成績,要不,乾脆認輸算了,免得到時丟人。於是我就投降了,理所當然,王家琪輕而易舉的獲得了這次比賽的勝利。

事後想想,如果當時我不認輸,或許我還有翻身的機會。可是……

今天,學了《老人與海》這篇文章,我得到了新的啟示: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只要你肯迎難而上,也許你就是最後的贏家。用課文中的一句話説,就是“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儘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

《老人與海》讀後感4

《老人與海》這本書是一本名著,它的內容豐富,精彩,很吸引人.

是説:"有一位老人,他是一個魚夫,一天他打了一條很大的魚,可在回去的.途中,遇到了鯊魚,於是,就展開了激烈的搏鬥,經過老人的努力,魚還是被鯊魚吃了,可老人戰勝了自己,因為他有這麼大的勇氣."

在現實生活中,不會有鯊魚來跟你決鬥,可是,這故事説明一個道理:自己不試一試,怎麼知道會輸給別人,自己應該相信自己,能行,還要有勇氣." 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定會遇到很多挫折,而我們應該做的是面對現實,而不是逃避責任.一個人活在世上應該做一個有用之人,起碼是一個有勇氣的人.自己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只要戰勝自己,你就贏了,如果輸了自己,就算有人比我差,可我還是輸了.

我覺得海明威的性格應該和老人差不多,就是那種樂觀,開朗,有勇氣的人.從書中,體現的是不放棄,不到最後還不知道誰會輸. 如果是因為害怕,那只是心理作用,誰不會有呢,只要是人都有.書是激勵人們,不要向困難低頭,要去勇於嘗試,才知道其中的意義.

《老人與海》讀後感5

動物和人一樣,也有自己的愛,自己的智慧。這篇課文與我們之前學的人與人,動物與動物的'感人故事,而這篇課文卻是人與動物之間的感情。

《老人與海鷗》講的是一個令人感人肺腑的課文:一天早上,我和朋友一起來到翠湖時,海鷗正飛的熱鬧。在人羣中有一位身穿褪色的過時布衣的老人,朋友告訴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他就天天來給海鷗們送餐。而在十幾天後,有人告訴我們,老人與世長辭了。誰都不知道,是哪一陣風把這個消息傳到海鷗的耳朵裏的。海鷗們就像親人一樣來弔唁老人。當我不得不收起遺像的時候,海鷗們拼命地想“留”住老人,不讓他“走”出它們的視線。

讀完這篇課文後,我覺得這就是人與動物之間的那深厚的情誼。老人為了給海鷗買食,每天堅持步行二十多里路過來,只為給海鷗送食。面對自己,老人為自己買的最奢侈的就是2角一盒的香煙。假如是我,我也不一定能每天堅持步行二十多里路,只為給海鷗送餐。

《老人與海》讀後感6

這幾天,我讀了《老人與海》這本書,深有感觸。

這本書的內容大致如下。一位老漁夫出海捕魚,捕到了一條大馬林魚,他與這條大馬林魚鬥智鬥勇,花了三天時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其捕殺。可是在回家的路上大馬林魚的血腥味引誘來了好幾條鯊魚,被迫與這些鯊魚進行鬥爭,最後,他靠了岸,可是大馬林魚已經被鯊魚吃得連渣也不剩。

看完這本書,我若有所思:這位老漁夫開始的'八十四天都沒捕到魚,第八十五天他好不容易才妨到一條大魚,卻鯊魚搶去吃了。生活如此艱辛,為什麼他卻沒有露過一次苦臉,説過一句抱怨的話?是什麼在支持着他?突然,我靈光一閃,明白了:他的樂觀精神!當他連續八十四天未捕到魚時,他也不氣餒,還安慰自己:放心,總會捕到魚的。當鯊魚將大馬林魚奪去吃掉時,還安慰自己:好了,現在我再也不用為大馬林魚擔心了。雖然他在肉體上被打敗了,但在精神上,他從未被打敗,樂觀就能使你在精神上所向披靡!我們都應該向他學習,不是嗎?

《老人與海》讀後感7

今天,我讀了《老人與海鷗》這篇文章,不禁被人與動物之間的感情打動了,更感覺到社會上的一些人還比不上動物懂得感恩。

在昆明的冬天,十餘年來,有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幾里路到翠湖為海鷗送餐、跟海鷗相伴。海鷗也十分重情義,老人去世後,在老人的遺像前翻飛盤旋,陣陣哀鳴,象是為老人守靈的白翼天使。自古以來,人類作為地球的主宰,有思想、有七情六慾、喜怒哀樂,而動物是沒有語言思想的,人應該比動物更懂得感恩。但是,今天我瞭解到海鷗對有恩於他們的人念念不忘,震撼了我的心靈。聯想到最近在電視上看到的汶川地震後背亡妻回家的吳加芳,被全國人民讚許為有情有意的'人,卻被揭發出來對自己的父親不聞不問,情同陌路,還在攝像機鏡頭前自誇是“偉大的人”。海鷗能對與他們相伴了十多年的老人心懷感激,而由此人對含辛茹苦把自己拉扯大的父親卻沒有絲毫的感恩之心,震驚世人!人難道還不如海鷗?我們生活在世上,總是被別人關愛着,因此我們也要時刻懷着感恩的心,同樣去關愛幫助別人,把愛傳遞下去,這樣,世界就會更美好!

《老人與海》讀後感8

在春節來臨之前,我一直都在看這樣的一本書,它能讓人變得更堅強,更勇敢,它的名字就叫《老人與海》。

這本書裏説的是從前有一位老人,靠打魚為生。但是已經八十四天了,他什麼也沒有捕到,連一條拇指大的小魚都沒有釣到。直到有一天,他突然釣到了一條大魚,可是在返回家的路上,他遇到了成羣的鯊魚。老人使出渾身解數和兇惡的鯊魚搏鬥,鯊魚把大魚身上所有能吃的肉全都吃光了。結果老人拖回去的只是一副大魚的`骨架。

這就是《老人與海》。老人沒有被任何困難壓服,他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與生活中的磨難做不屈不撓地鬥爭。他説:“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給打敗的,你可以消滅它,卻不能打敗它。”我們也要向他學習,因為這種永不言敗的精神感動並激勵着我們每一個人。

《老人與海》讀後感9

今天我讀了《老人與海》,這個故事講了一個老人有八十四天沒有打撈到魚了,前四十天,還有一個小男孩和老人一起打魚,到了第四十一天,小男孩就聽從父母的吩咐跟隨另一條船打魚去了,並且第一個星期就打撈到了三條魚。

到了第八十五天,老人就打撈到了一條長18英尺的馬林魚,又足足花了兩天的`時間,才把馬林魚給殺掉了。回港口的途中,馬林魚的血腥味引來了一羣飢餓的鯊魚,經過了激烈的博鬥,馬林魚的魚肉被鯊魚吃的一乾二淨,但鯊魚卻全死了。雖然勝利者是老人,但換一個角度來講,鯊魚是勝利者。因為那條馬林魚的肉被鯊魚給吃光了。

我還記得我學騎自行車時老是學不會,常常摔跤,站起來就嚎啕大哭,再也不肯練了。這一點點小困難和書中的漁夫桑地亞哥比起來,根本微不足道。他那種永不放棄的精神真是值得我學習的。

這本書中老漁夫的意志。讓我懂得了一個人一定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才可能獲得成功。

《老人與海》讀後感10

一個簡單的故事,一個平凡的老人,一條普通的大馬林魚,在茫茫大海上發生了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經歷。 日記

這本書講了古巴的一個名叫桑地亞哥的老漁夫,獨自一個人出海打魚,在一無所獲的`84天之後釣到了一條無比巨大的馬林魚。這是老人從來沒見過也沒聽説過的比他的船還長兩英尺的一條大魚。魚大勁也大,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兩天兩夜,老人在這兩天兩夜中經歷了從未經受的艱難考驗,終於把大魚刺死,拴在船頭。然而這時卻遇上了鯊魚,老人與鯊魚進行了殊死搏鬥,結果大馬林魚被鯊魚吃光了,老人最後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禿禿的魚骨架。

讀完這篇小説,我發現,老人的故事不僅象徵着人與自然的關係,而且象徵着整個人類堅不可摧的精神。在現實中,他雖然失敗了,但在精神上,他卻是勝利者。在這裏,老人不僅僅是代表着一個人,而是代表了一股力量,一種精神,那是讓人敬佩的堅韌不拔,永不服輸的精神。我也十分佩服小説中老漁夫的意志,他讓我懂得了一個人一定要堅強,不能遇到一點挫折就敗退,這樣永遠也做不成一件事。

《老人與海》讀後感11

你聽過老人與海鷗的故事麼?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位老人每到冬天,每一天都會步行二十多里路來到翠湖邊,只為了給在那裏的海鷗餵食,與它們相伴。十幾年下來,老人跟鷗羣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還根據每隻海鷗的特點,為它們都起了一個親暱的`名字——獨角、老沙、灰頭、紅嘴、公主……

不幸的是,老人突然去世了,人們為了紀念他,將他生前喂鷗羣的照片放大,擺放在翠湖邊上,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羣海鷗突然飛來,圍着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像是意識到了老人發生了意外,再也見不到他了。海鷗們紛紛落地,在老人遺像前站成兩排,肅立不動,像是為老人守靈的白翼天使。當人們不得不把遺像收回時,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撲向老人的遺像。

從故事中我體會到,海鷗們是那麼捨不得離開老人,他們在用自我特殊的方式表達對老人的留戀。讀完這個故事,老人對海鷗濃濃深情觸動了我,同時,我也為鷗羣對老人的不捨與留戀而震撼!

是啊!動物是有靈性的,它們是我們的親密的朋友,我們對它們付出的任何一份感情,都能得到它們加倍的回報。讓我們行動起來吧,善待、愛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讓它們的心和我們一齊飛翔!

《老人與海》讀後感12

最終,老人經過了幾天的奮戰,拖着疲憊的身軀把它抓住了。那條大馬林魚比他的船還長,老人只得將它跟船綁在一起,想着回去以後的巨大收穫。“好事兒不能説出來,説出來就不會實現了。”這位暮年老者,攜着疲憊的身軀和隨時會抽筋的雙手,又遭遇到鯊魚。同時也證明了“禍不單行”,鯊魚不是一條,更不是兩條,是一羣!奄奄一息的大馬林魚狂搖着尾巴,它敗給了老人卻不肯敗給鯊魚,直到大馬林魚被啃掉半巨身軀,依舊在殘喘着。老人拼了命地保護他的獵物,先是用魚叉,魚叉斷了換刀子,刀子不好使換棍子,最後換成舵柄,舵柄斷了就舵柄的把手扎鯊魚。直到最後,老人累倒在船上,仍舊帶着那副巨大的魚骨回去了。

老人告訴人們一個事實,沒有不可戰勝的!所有人都曾在困難下退縮,因為他們不知道“大馬林魚”有多長,不知道“大馬林魚”還可能救他的命,更不知道,只有“大馬林魚”才能發掘自己的潛力,才能無謂的告訴自己,能戰勝的`不僅僅是“大馬林魚”,即使是“鯊魚”甚至是更大的,再大些的都可以!

雖然老人老了,手容易抽筋,容易感到疲憊,沒有多大的力氣,但他卻總夢到獅子……

《老人與海》讀後感13

有位歷經滄桑的古巴漁夫,釣魚的八十四天,一無所獲,所有人瞧不起他之際,在汪洋大海中,釣到前所未見龐大的魚,便展開了三天三夜的生死搏鬥,最終殺了它。但在回到路程中,卻遇到鯊魚突然的.襲擊,遇到不可避免的災難。

憑着他過人的毅力與經驗,忍受了飢餓,流血與痛苦,殺死了這條大魚,誰明白,魚的血腥味竟然引來一羣飢腸轆轆的鯊魚,筋疲力竭的老人,拿着剩下的一隻魚叉,奮力與鯊魚做了結,鯊魚被趕了,但把魚拖回港口,也只剩下魚頭和一副骨骸。

海明威在這本小説中把老人塑造的無懈可擊,擁有完美的情操、榮譽感、勇氣、承受與擔當,老人捕魚的過程,敍述種種道理,讓讀者體認「堅持」真正的意涵。老人要征服大魚,顯示人類自身追求的意志。人能夠在不一樣的戰場上使肉體粉碎,卻不能有任何一次自信與意志被戰敗。

讀完這本書,我覺得不要輕易半途而廢,只要你堅持,什麼事做不到一字一句,如此珍貴,老人的經歷,尤如幫我上了寶貴的一課。篇篇扣人心旋,打動你我的心,像這種勵志小説,值得你去閲覽!

《老人與海》讀後感14

老人與海這本書我很喜歡,因為它通俗易懂。

老人與海代表了海明威對作者和寫作的一些看法,老人就是作家的象徵,捕魚的技巧就是創作的方法和藝術,而大魚則象徵偉大的作品,老人和魚似乎是一個硬漢的兩種表現,一個體力不足,但智慧和頑強有餘,一個不但強健,而且沉着,魚和老人似乎是不可分裂的雙子座,老人桑地亞哥象徵着一種哲理化的硬漢子精神,一種永恆的超時空的存在,超越了人生中的磨難,輝煌成功,亦或是失敗的一種壓倒命運的力量。

《老人與海》這本書寫了古巴老漁夫哥弟桑亞在連續84天沒捕到魚的情況下,終於獨自釣上了一條大馬林魚,但這魚實太大了,把他的小船拖在了海上,三天才精疲力盡,被他殺死了,綁在小船的一邊,在歸程中,一再遇到鯊魚的襲擊,最後回港時只剩下魚頭魚尾和一條脊骨。

這本書寫的人物的`內心獨白,忠實地記錄了老人的內心活動,真實地再現老人的思想與感受,不但深刻揭示了主人公內心的自豪,堅毅以及尋求助援的孤獨感,而且閃爍着豐富的哲理光彩,豐富了小説的思想,構成了小説的重要特色。

《老人與海》讀後感15

在一個普通的冬日,作者和朋友來到了翠湖,海鷗正飛的熱鬧。他們從人羣裏認出了,那位喂海鷗的老人,他生活節儉,每天都從很遠的地方趕來,只為了給海鷗餵食。

在人少的地方,是老人喂海鷗的領地,他不單和海鷗的配合默契,而且還給每隻海鷗都取了名字。老人還給我們介紹了“獨腳”和“老沙”.

對於老人,海鷗是一個重情義的動物。每天老人都回來到翠湖來給海鷗餵食,可是過了十多天,有人告訴我們老人竟然去世了。我們把老人的'遺像,放在了翠湖邊,海鷗們竟然像為老人守靈的白翼天使,在遺像前站成了兩行。當為老人舉行葬禮時,我覺得老人心裏想的一定是飛翔的歐羣。

讀了這個故事我覺得老人和海鷗之間的親情比什麼都大,老人每天步行二十餘里,只是為了給海鷗餵食,餵食的錢勝過自己用的錢。給海鷗買的四元五角的餅乾,他毫不吝嗇,而自己唯一的奢侈品竟是兩毛錢一包的金沙江香煙。

如果我是這位“海鷗老人”一定堅持不下來,每天走上這麼遠的路,而且還要給海鷗們買上它們愛吃的食物,甚至花上自己工資的一半,我才堅持不下來呢。本來自己生活條件就不好,還要喂海鷗們,這如果沒有老人對海鷗們無私的愛心和耐心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