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做最好的執行者讀書心得體會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36W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做最好的執行者讀書心得體會,歡迎閲讀與收藏。

做最好的執行者讀書心得體會

做最好的執行者讀書心得體會1

為什麼一些企業初始條件相似,並且採用了幾乎相同的戰略,但是最終結果卻相去甚遠,有的企業成功,有的卻失敗?為什麼許多企業有宏偉的計劃,卻最終不能貫徹而導致計劃破產等等,問題的原因集中到一點:執行力不足!而什麼是執行力呢?怎麼才能做最好的執行者?近幾個月利用空閒時間拜讀了《做最好的執行者》這本書,在此將體會和感想與大家分享共勉。

執行力可以理解為:有效利用資源,保質保量達成目標的能力。在管理領域,“執行”對應的英文是“execute”,其意義主要有兩種,其一是:“todosomethingthathasbeencarefullyplanned(usingknowledgeasdistinguishedfrommerelypossessingit)”;其二是:“tocompleteadifficultactionormovement,especiallyonerequiringskills”。前者與“規劃”相對應,指的是對規劃的實施,其前提是已經有了規劃;後者指的是完成某種困難的事情或變革,它不以已有的規劃為前提。學術界和實業界對“執行”的理解基本上也是如此,其差異在於側重點和角度有所不同。

執行力落地既反映了企業的整體素質,也反映出管理者的角色定位。管理者的角色不僅僅是制定策略和下達命令,更重要的是必須具備執行力。執行力的關鍵在於透過企業文化影響員工的行為,因此管理者很重要的角色定位就是營造企業執行力文化。管理者如何培養部屬的執行力,是企業總體執行力提升的關鍵。如果員工每天能多花十分鐘替企業想想如何改善工作流程,如何將工作做得更好,管理者的策略自然能夠徹底地執行。

該書圍繞成為“最好的執行者”,從“怎樣思考”、“怎樣做事”、“怎樣做人”、“怎樣説話”四個單元方面做了闡述,讓人感受最為深刻的是該書開篇最好的執行者怎樣思考?“從執行是能力,更是精神”;再到“執行不是被動應付,而是主動負責”;然後“從期望二,做到十”;最後“用手做只能保證做了,用心做才能保證做好”。用意是引導企業員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增強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營造風正氣順、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如果沒有強烈的執行意識,一切作為誇誇而談,如何強化我們的執行力,如何做最好的執行者應該從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溝通是前提

書上提到這樣一個類型的員工,領導佈置任務的時候,他似乎聽得很認真,很仔細,看上去也全明白,但實際上卻沒有真正搞明白要做什麼。然後就開始執行,結果自然就會出現偏差或者打折扣,領導在給我們佈置工作的時候,很多時候不可能將每件任務意圖解釋的那麼清楚,如果我們對上級的意圖不能完全領會,又不和領導溝通,往往把事情做得不如意。這裏有一個很俗的概念,既smart原則。所謂smart原則,即是:目標必須是具體的(specific);目標必須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目標必須是可以達到的(attainable);目標必須和其他目標具有相關性(relevant);目標必須具有明確的截止期限(time—based)。

第二、協調是手段

協調內部資源。執行力是能力,更是精神,所謂執行,就是完成任務的學問。好的執行往往需要一個公司至少百分之八十的資源投入;而那些執行效率不高的公司資源投入甚至不到百分之二十。中間的百分之六十就是差距。這些不僅僅只是在書面上顯示的。一塊石頭在平地上只是一個死物,而從懸崖上掉下時,可以爆發強大的能力。這就是集勢,把資源協調調動在戰略上,從上到下一個方向,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執行力從那裏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確保企業有足夠的執行力,就必須調整好企業內部的相關機制、資源、以及利潤的再分配問題,讓所有員工明確方向、知曉具體的進度步驟、清楚自己要做些什麼,將內部的資源機制整合成一個有機有效的運作整體,確保全員全效的有效隨動,此外相關的配合資源及績效考核方式要到位。只有內部資源到位,才能形成企業強勁的執行力。

第三、反饋是保障

向領導彙報就是一個反饋的過程。執行的好壞要經過反饋來得知。大部分情況下,下屬彙報的永遠比領導期望的少。領導的工作肯定比你更忙碌,如果下屬不主動彙報,領導可能忘掉了這件事情,或者因為老牽掛這件時期而心裏沒底。當然這不是説要事事彙報,而是在關鍵節點上一定要彙報,例如開始、遇到自己難以克服的困難、任務完畢等。領導不要以自己忙或怕下屬感到不信任而忽略了追蹤,在必要的時候必須追蹤,才能避免下屬工作結果與自己本意相差甚遠的情況。要知道,有些下屬即使聽得不太明白,也不會主動諮詢,而是根據自己的理解去執行,在執行過程即使遇到疑惑與困難,也不願向領導請示彙報,這時候領導的主動追蹤就顯得尤為重要。同理,下屬也不要怕自己的追蹤與反饋打擾了領導,擔心領導厭煩。追蹤與反饋的方式方法可以商量,但追蹤與反饋確實必不可少的。例如,如果領導在開會或出差,可能電話反饋並不方便,這時一個短信就顯得合乎時宜。

追蹤與反饋,實質上是多想一步,為對方考慮,是主動意識與責任意識的體現,是職業化的要求。不管是領導還是下屬,都需要追蹤與反饋,這樣自然能提高執行力。

第四、責任是關鍵

企業的戰略應該通過績效考核來實現。而不僅僅只是從單純的道德上來約束。從客觀上形成一種陽光下進行的獎懲制度,才能不會使執行作無用功。hr中目標協議書利用kpi關鍵績效指標來管理執行力。該協議書以法律依據明白當事人責任。從主要業績,行為態度,能力等主客觀方面來評價個體執行能力。

具體獎懲措施:獎金,工資調整,輪崗,評選優秀,儲備人才培養等,同時實行一定比率淘汰制。用大棒加胡蘿蔔來增強員工的敬業精神,來更好的管理執行力。

第五、決心是基石

狐疑猶豫,終必有悔,顧小忘大,後必有害!專注,堅持這種人生信條同樣也適用於管理執行這個方面。

成功就象一扇門,如果戰略這把合適鑰匙我們已經找到,那麼現在需要的只是我們把鑰匙插進去並朝正確的方向旋轉把門打開。

做最好的執行者讀書心得體會2

在我讀《做最好的執行者》這本書後,我發現自己對很多概念都有新的認識、新的理解、新的收穫。聯想自己的工作,我有了新的想法、新的辦法、新的方法。執行是能力,更是精神,只要擁有了這種精神,在做事時,才能有激情、有動力、有想法。

“不做則已,一做就要做最好”。對於工作的每一件事,我們不能抱有應付的態度、不能抱有隻要不被領導訓的態度、不能抱有看到困難就找理由態度來對待,相反我們要將每一件事都視為一種挑戰、一種機遇,盡全力去做。要麼不做,一做就要用盡自己的精力。這樣我才能不斷提升自己。

工作部署有千招萬招,沒人去執行也是沒招;

規章制度有千條萬條,沒人去執行也是白條!

一個企業的員工有70%以上都是基層執行者,一個企業要做大做強必須從小事做,而且必須做好每件小事,而每件小事的執行者往往由這70%基層員工來做。那麼管理層如何自己做好執行者,並且讓員工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這就是“執行力”的問題。

什麼是執行力?簡單地説就是完成一項工作所必備的能力和效率。據此解釋如何提高執行力,應該是提升能力、提高效率的途徑和方法。而這裏我要談的觀點卻並非能力和效率,而是“責任”,更確切地説是“責任感”。愛默生曾説“責任感具有至高無上的價值,它是一種偉大的品格,在所有價值中它處於最高的位置。”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不難發現這樣的事例:同樣一件工作達到同等要求,有人需要2天,有人需要5天,同樣一項任務都只給同樣的時間和條件,有人完成得精細到位,有人完成得粗枝大葉,表象上看是能力、效率問題,但根本在於對“責任”詮釋的不同。強烈的責任感能讓人集中精力、全力以赴,追求工作的品質和事物的完美,甚至犧牲個人時間去完成它,而責任感欠缺或沒有責任意識的人則不會有強大的工作動力,即使完成也只是迫於外部壓力。而敷衍了事的作風則是“任務觀點”的衍生品,即使已經盡力也屬水平侷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最終與有責任的人拉開了能力的距離。要知道,這世界上只有不願學習鑽研的人,沒有學不會弄不懂的事情。責任是一切能力和效率的基石和源泉,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不會想去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會追求效能的體現;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是不可能被寄予信任和尊重,也是最終無法實現自我發展的人。

既然責任勝於能力,責任是執行力強弱的重要因素,那麼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個有責任感和負責任的人呢?

首先,是熱愛自己的工作和崗位。要知道大廈是由一塊一塊磚頭砌起來的,機器是由一個一個鉚釘組裝起來的。我們所站的崗位雖小,但是責任不小。我們無法想象一個對工作和崗位麻木和厭煩的人會有什麼責任感,會充滿激情地面對這項工作所提出的任務和要求。我們每個人要樹立一個觀念,那就是:喜歡是興趣,熱愛是責任;我可以不喜歡,但我必須熱愛工作和崗位。

其次是持之以恆地盡職盡力生日祝福。正像我們常聽説的:做一件好事不難,難得是一輩子做好事。要使自己成為一個有責任的人,必須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對待每一項工作,無論是簡單還是複雜,無論是小事還是大事,都始終盡心盡責。一個只會在一兩件事情上認真盡職的人不算是一個真正有責任感的人;一個只會在他人眼前和上司領導面前認真盡職的人也不是一個純粹的有責任的`人。責任從來都是一種對事業忠誠對人格信守的表現,不是用來作個人表現的點綴和偽裝的。

用細節體現責任。不拘小節可以是處事態度,但不能是做事態度。細節決定成敗,細節關係結果。總思路,好舉措很多人都可以想到,但嚴謹細緻、精益求精的抓落實的作風不是人人可以體現。從一定程度上講,執行力的強弱就體現在對細節的把握和處理上。

明白自己在為誰工作,而往實際上來説就是你賴與生存的飯碗。任何一份工作都是人為生存發展的需要。既然是我們的飯碗那我們就更因該捧穩這個飯碗,要知道提職加薪的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這種準備就是負責任地對待每一項工作,以責任感獲得人們信任和肯定。或有些人會説,我根本不在乎提拔,我只要混在人堆裏舒服愜意就行了。可是目前越來越完善的崗位責任制、責任追究制、考核獎懲制等制約措施和考評機制,是不會讓你有這些舒適愜意的,你將處於一個十分危險的境地,隨時隨地的職場變故將跟隨着你。從這一點上講,工作是為自己,所有在責任驅使下的付出都將會成為自己積累經驗、增長才幹、得到肯定的最好載體。同樣,一切不負責任的表現必將為自己的職業生涯乃至人生軌道增加許多不確定和未知數。

書上提到這樣一個類型的員工,領導佈置任務的時候,他似乎聽得很認真,很仔細,看上去也全明白,但實際上卻沒有真正搞明白要做什麼。然後就開始執行,結果自然就會出現偏差或者打折扣,領導在給我們佈置工作的時候,很多時候不可能將每件任務意圖解釋的那麼清楚,如果我們對上級的意圖不能完全領會,又不和領導溝通,往往把事情做得不如意,作為一個優秀的執行者,必須多想、多問、越能體會上級意圖,執行起來才不走樣。

做最好的執行者不僅僅是一個力量,更應該是我們工作的行為準則,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勤于思考、多學多幹、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自己具有更強的執行力,在今後的工作中,要把握好每一個環節,把執行力貫穿到工作的每一個細節,耐心細緻的做好工作,做到少出錯誤,甚至不出錯。

責任勝於能力,讓我們自己成為有責任感的人,對事業負責,對工作負責,對自己負責。

做最好的執行者讀書心得體會3

日常管理過程中,最多的話語是執行力問題,而什麼是執行力呢?怎麼才能做最好的執行者?通過閲讀書中生動的案例,使我對“執行”一詞的含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工作和生活中,每個人都對成功充滿渴望。當我們去認真分析和深入的瞭解他們為什麼能成功時,不難發現他們的成功並非偶然,他們都擁有鍥而不捨的精神和高效的執行。通過閲讀此書讓我明白了,在執行力水平方面,不僅要有意識,還要改善自己的工作態度和方法。

在職場中,發展最快、成就最高的人,往往是執行做得最出色的人。什麼是執行力?簡單的定義是:按質按量、不折不扣的完成工作。執行力的強弱體現在全體員工的精神面貌,它無時不在影響着我們每個部門、每個環節的工作。提高執行力,我們要做的,很多。本書中幫助我總結了在工作中最重要的幾點:

第一:執行是能力,更是精神。

書中,有一個故事,令人印象深刻,1997年,微軟公司在日本東京的帝國飯店進行一個新產品的全球首發儀式,唐駿作為主設計師,參與了接待比爾蓋茨的整個過程。在首發式上,比爾蓋茨要做一個演講。可能大多數人都會想:做演講那就做吧,反正他經常做演説,對他來説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何況,自己身為一個設計師,完全不用管比爾演講的效果如何,因為那不是自己的工作職責。可是,唐駿的想法卻與眾不同,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讓比爾蓋茨的演講達到最佳效果。為此,唐駿特意研究了美國總統演講的方式,包括他們上台之前是怎麼走的,哪一種方式最好。之後,他畫了一排腳印,只要比爾蓋茨沿着腳印就可以走到一個非常合適的位置,距離觀眾非常合適,讓觀眾感到更親近,演講效果也會更好。不僅如此,在比爾蓋茨為演講做準備的時候,在外面等着唐駿並沒有像其他同事一樣,趁着空檔到走廊裏抽根煙放鬆一下,而是一直在門口守着。因為他想,比爾蓋茨不懂日語,萬一有什麼事,一定需要幫助。果然,過了一會兒,比爾蓋茨想去洗手間,但因為服務生不懂英語,他沒法問清楚洗手間的位置。這時,唐駿立即過去用日語向服務生問清楚洗手間的位置,然後親自為蓋茨帶路。同時,考慮到洗手間離會議室比較遠,他怕比爾蓋茨迷路,特意在洗手間外面等比爾蓋茨出來再帶他回去。不要説比爾蓋茨,換了任何人有這樣下屬,都是莫大的'安慰,都願意把機會交給這樣的人。想一想,比爾蓋茨做過那麼多次演講,為什麼為了讓他的演講效果達到最佳而在舞台上畫腳印的卻只有唐駿一個人?真的是唐駿就比別人都聰明嗎?未必。只是別人缺少他那種精神!

看了這個故事,我感觸很深。其實這件事情談不上轟轟烈烈,唐駿要處理的問題,我們每個人在工作中都可能遇到。但是,為什麼他就能做到最好,而我們許多人往往就做不到呢?以前,我總以為,執行就是一種能力,但實際上,執行更是一種精神。能力不夠可以培養,但如果沒有精神,就算有能力,恐怕也不能讓它得到充分發揮!只有具有了“要做就做最好”的精神,才會想盡一切辦法、調動所有的潛能,把事情做到無可挑剔。

第二:執行不是被動應付,而是主動負責。

完成上級佈置任務的狀態,可以分為三種:

第一種,敷衍了事,做是做了,但沒有達到實際效果;

第二種,領導要求的做了,領導沒有要求的,不會多做;

第三種,不僅領導要求的做得很好,而且主動做了超出領導期望的。

為什麼很多時候執行的效果會不盡人意?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人一接到任務,首先第一個反應就是“好煩人,整天不是做這個就是做那個,真不想做”、“事情都成堆了,趕緊做完拉倒”、“無所謂,拖一拖再説”??。一有這樣的想法,必然會造成兩個後果――一是馬馬虎虎,不是想着如何做好,而是想着如何省事,能夠趕緊完成,應付過去;二是不會主動去思考,如何才能做到更到位,結果必然會大打折扣。

第三:用手做只能保證“做了”,用心做才能保證“做好”。

執行有兩種狀態:一是“用手”,二是“用心”。“用手”只是機械地執行,別人説什麼我就做什麼;“用心”則會全心投入,不只是簡單地動手,而是時時想着如何才能做得更好,並付諸行動。用手做只能是停留在“做了”的層面,只有用心,才能保證做好。

多一份關心,多一份責任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對於自己關心的事,我們會時刻惦記,用心琢磨。反過來,如果是對自己不關心的事,哪怕它天天都在你眼皮底下出現,你還是會視而不見。做執行的時候也一樣,只有你時刻關心與本職工作有關的事、單位的事、你才會用心做好,做的更加完美。

第四:執行任務不打折。

對最好的執行者而言,一旦接受了任務,就意味着自己已經做出了莊嚴的承諾。那麼無論遇到什麼情況,不僅都不能輕易放棄,而且還要以盡善盡美的要求保證完成任務不打折扣。在他們的“執行字典”裏,沒有“差不多”,只有“務必圓滿”。

我在認識到作為一名優秀執行者需具備的素質,同時對執行者的思想境界、工作方法、人際關係、講話藝術有了更新的理解。從中找到了競爭社會中執行的‘大智若愚’、‘期望超值’、‘優化流程’、‘察微知著’、‘效率思維’、‘説話智慧’等一些全新理念,學到‘多一份關心,多一份責任;多一份熱心,多一份機會;多一份細心,多一份出色’,‘三管好才有三解放’,‘執行者三可三不可’,進而‘三思而後言’。能走絕不爬,能跑絕不走。執行同樣講求速度,瞬息萬變的信息社會,市場、個人、業務機遇處處不在,但總是留給有準備、高效率、敏鋭強的員工。

第五:端正態度,拒絕“推、拖、空”,表現執行力。

很多人為什麼喜歡推諉?原因無非是兩條,一是嫌麻煩,二是怕承擔責任。有了這樣的心態,就算是自己職責範圍內的事情,都不願意做,都恨不得把責任推給別人。而最好的執行者,絕不允許推諉,既然問題出現了,就一定要解決。執行是能力,更是精神,是全體工作人員應具備的認真工作的狀態,是貫穿工作全過程的對待本職工作的理念和奉獻精神。完美的執行經不起任何藉口,更經不起任何開脱

搪塞和拖延。藉口只能讓我們暫時逃避困難和責任,找藉口的一個直接後果就是容易讓人養成懶散,拖延的壞習慣。優秀的工作人員從不在遇到困難時試圖拖延或尋找藉口逃避,而是努力想辦法,克服困難去解決問題。這種表現,體現的是一種思想和一個員工對自己的職責和使命的.態度。思想影響態度,態度影響行動。目標的實現最終要靠執行者付諸實際的行動,如果執行不到位,那麼無論多麼完美的計劃都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拒絕“推、拖、空”是追求完美執行的有力保障,我們就是要牢記責任,培養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毅力。

態度決定一切,慢進也是退步。一個人的思想僅僅停留在‘等、看、望’,跟着感覺走,不落人後,不在人前,始終停留在慢車道徘徊,遲早會被淘汰出局,慢人半拍。做任何事想到有的是時間,一拖、二拉、三推,被動式執行,時常會誤人誤事。執行不會一帆風順,關鍵看你是否具有永不言棄的決心和信心,能否拿出勇氣和態度?

“做最好的執行者”這不僅僅是一個口號,更應該是我們工作中的一個行為準則。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勤于思考,多學多幹,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要在以上的幾個方面多多注意,使自己具有更強的執行能力。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把握好每一個環節,把執行力貫穿到工作的每一個細節,耐心細緻的做好工作,做到少出錯甚至不出錯,讓自己人生道路越走越好。

做最好的執行者讀書心得體會4

做事需要有能力,但是再強的能力,沒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做起事來也只能是敷衍塞責,機關算盡。這是我讀完《做最好的執行者》後總的感想。

執行力就是做事達到什麼效果的能力。其實一般人在能力上是沒有多大差別的,關鍵是你對待事情的認識程度,也就是態度,所以一個好的執行者應該有這樣的思考:要有一種做最好的精神,要有一種主動負責的態度,要有一種期望一,做到十的目標,要有一種用心做事的行動。

那麼,最好的執行者怎樣去做事呢?我有這樣幾點感悟:一是領會上級的意圖,二是做好事先的準備,三是制定詳細的'計劃,四是克服懶惰的思想,五是提高執行的效率,六是做好事後的總結。

其實,最好的執行者還要學會做人,做一位好用之人,做一位謙虛務實之人,做一位外圓內方之人。只有和周圍的人關係處理好了,才會讓你做事左右逢源,得心應手,從而提高執行的效率。因此,好的執行者在説話方面也是很有講究的。首先要三思而言,不輕諾寡信,辦不到的事,千萬別承諾;其次要修煉語言,不含糊其辭,説話的方式也是很重要的;再是要隨機應變,不固步自封。説話是一種智慧,有的人説話能贏得一片掌聲,有的人説話卻讓人退避三舍。所以,説話的場合、身份、應對都是很重要的。

讀完《做最好的執行者》,讓我明白了以前在思想上的那種惰性,在行動上的那種怕性,在做人上的那種固性,都是阻礙自身發展的因素,我要拋棄這些不好的東西,在以後的工作中不斷錘鍊自己。

性格決定命運,但態度決定一切!

做最好的執行者讀書心得體會5

我是一個愛書的人,也是一個喜歡讀書的人,從小我的父母就教育我一定要好好讀書,用心讀書,之所以用心,才使我走出了山溝溝。最近公司組織深入學習《做最好的執行者》一書,我算是又用心讀了一回書。從中獲益匪淺,感受頗深。可以肯定的是每個人的讀後感都是不一樣的。讀完這本書後我的理解就是它就如同一面鏡子,照出了我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也好比是有效的職場行為標準,作者通過一個個樸實的案例,闡釋着每一個成功的真諦。讓每一個渴望成功的人去虔誠地效仿。

本書共計四個單元,二十章,開篇就提出執行是能力,更是一種精神。其實我們可能把執行是能力,更是一種精神來看作是本書的一個主要觀點,把以後的每一章看成是在具體闡述怎樣培養這種能力和精神。每個人都渴望在職場獲得成功,那些成功的人士並不是因為他們太幸運,而是因為他們具備了別人所缺少的職業精神。如果我們要走向成功之路,那就要先明白自己是否真正具備了優秀員工所擁有的職業精神。當你真正具備了優秀員工所擁有的職業精神並付諸於行動,積極地對待工作和生活,以成功者的標準要求自己,那麼成功就已經開始向你靠近了。讀完此書後,在回家的路上我賦出了二個字"修養".感覺全書好像就是在圍繞這二個字在展開論述一樣。細細想想也確實如此。

修養指的是一個人理論,知識,藝術,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通常也是一人綜合能力與素質的體現良好的修養最能體現一個人的品位與價值,一個有很高個人修養的人,才具最具有個性和人格魅力,當今,市場經濟把每個人都推向市場,利益驅動越來越影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雖然如此,非功利因素在建立健康,和諧的人際關係中依然顯得非常重要。從本書中我們可以得到如何提高個人修養的方法,歸納如下:

1、應該改言,改性,改心: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最基本的就是語言,如果我們説話沒有藝術,或是説話不得當,就很難得到別人對自己的好感。在性格上假如習氣很重,惡性不改,壞心不改,心裏面的邪見,嫉妒,愚痴,傲慢不改,就很難在道德,修養上有所提高。所以應該學會不斷的改進,要改言,改性,改心,這樣才能得到不斷地進步。才能得到真正的定、靜、慧,才能得到真正的精進。

2、應該受教,受苦,受氣:在人生的道路上,有的'人為何能不斷的進步,而有的人則不進反退呢?問題就是他不能"受".和學習讀書是同樣的道理,有的人容易進步,因為他樂於接受;有的人容易退步,因為他納不進去。我們在加深修養的過程中首先要學會受教,受教就是把東西吸收到自己心中,然後把它消化成為自己的思想。我們不僅僅要受教,並且還要受氣。如果一個人只能接受人家的讚美,是不能永遠和完全給自己增加力量的,還應該學會接受別人的批評,指導,乃至傷害。從一定意義上説,能受苦,受氣,受挫折才會得以進步。

3、應該思考,思想,思慮:不管什麼事情都必須三思而後行。思想是智能,任何事在經過深思熟慮後再去做,必定能事半功倍。

4、應該敢説,敢做,敢當:有些人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有意見的時候不敢在大眾面前發表,只會在私底下議論紛紛;遇事也不敢當,不敢做。不敢擔當就不會負責,不會負責就無法獲取別人對自己的信任,修養也不會提高。因此只要是好事,善事,我們就要學會敢説,敢做,敢當。

我經常問自己,做到了最好的自己沒有,是不是優秀員工,怎樣才能成為真正的優秀員工?在讀了該書後,通過一個個案例,我才真正認識到人和人之間千差萬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不能用同一個模式去衡量所有人的成功,無論是所處地位或名望的高低,擁有財富的多與少,只要發揮了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又對社會和他人有益,同時還體驗到了無窮的快樂,這就是做到了最好的自己。又何必羨慕別人,學別人去攀高枝呢?能夠與時俱進,在平凡的崗位上工作能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就是優秀員工。

做最好的執行者讀書心得體會6

前些天,我參加了市教育局組織的公文寫作培訓,在這次培訓中,我收穫頗豐,受益匪淺,對公文寫作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和理解。

一、要認識公文的特點,理解公文的意義。

以前對公文寫作的理解很漠然,這次培訓,讓我深刻理解了公文的特點和其在工作中的重要意義。公文簡單來説,就是辦理公務的文書,它是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在行使職權、處理日常工作時用到的基本工具,它具有以下特點:

(1)政策性,各級黨政機關制發的公文都必須用來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有關政策,執行國家的法律和法令,絲毫不能偏離黨和國家的政治目標和政策軌道;

(2)實用性,公文是根據現實需要,針對實際問題而制發,有着明確的寫作目的;

(3)可靠性,公文涉及的事實以及所引用的材料和數據,必須真實可靠,不得有任何虛假和錯漏;

(4)定向性,公文閲讀對象是特定的,作者與讀者之間有具體、明確的對應關係;

(5)時間性,公文的寫作、傳遞和辦理都要求迅速及時;

(6)規範性,公文有自身的辦理程序和寫作格式,因此,在寫作公文時一定要按統一的規定來寫。

寫好公文寫作有着重要的意義。首先,對一個國家來説,公文的寫作質量與水平,關係到一個國家行政的質量與水平。一個國家的公文寫作是否科學、進步,是否高瞻遠矚,對其能否健康長久地發展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其次,對一個單位、組織、機構或社會團體來説,公文的寫作質量不但能夠反映其思想水平、管理水平,還直接關係到其發展方向,影響着其前途與命運。再次,對於個人來説,寫好公文會為自己將來的職業發展打下非常好的基礎,將來的職業發展的.空間可能會很大。

二、要走出公文寫作誤區,增強公文的規範意識。

以前在學校工作時,少不了要寫一些公文,自認為寫的還不錯,經過這次的培訓,我看到了以前寫作存在一些誤區。一是語言運用上的誤區。公文在語言運用上有自己的特點和要求,就是莊重而不隨便,準確而不含糊,平實而不華麗,簡明而不宂贅,條理清楚而不紊亂,表達顯豁而不艱深。而我在寫作時常常使用口語化語言,大量使用口語詞語,隨意使用方言、俗語和新詞新語,顯得零亂、駁雜、粗疏,含義模糊,甚至有的文理不通。採用八股腔的套路,結構公式化,措詞老一套,使用遁詞,文過飾非。二是寫作格式上的誤區。公文在格式上是要求很嚴格的,分得很細,但是,我以前總是認為這樣的文章都是大同小異,沒什麼區別,所以寫作起來沒加以區分,導致格式上很不規範,形成不倫不類的文章。三是主觀意識上的誤區。以前寫這樣的文章,總喜歡把自己的主觀情感融入寫作中,從而影響了公文的所要表達的客觀事實和思想,這可以説是犯了公文寫作的大忌。

以上這些誤區,可以説是制約了我公文寫作水平的提高,這次的培訓,讓我知道了,要寫好公文必須熟悉各種寫作體式的要求,並且要掌握準確可靠的第一手材料,這樣才能準確、規範地表達寫作的目的。

三、要勤學苦練,提高公文寫作水平。

在培訓中,專家談到了,公文寫作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須把它當作是每日的必修功課,要勤學苦練,才能讓自己的寫作水平有所提高。這點,我非常贊同,我也想從一下幾個方面去努力提高自己的公文寫作水平:

(一)注重基礎。平時多看一些公文寫作方面的書,豐富自己在這方面的理論知識,在寫作時,從詞語的搭配到修辭的運用,從標點符號到體例格式,從數字運用到字體設定,都要十分注意。

(二)積累資料。平時要多看文件、時事,多聽報告、新聞,並且做好筆記,積累素材。這樣才能做到用時,信手拈來。

(三)多學、多思。學習可以積累知識、增長才幹、提高能力。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吸收新知識,肚子裏才會有實貨,寫作時才能得心應手,一揮而就。政治、經濟、法律、科學、歷史、地理、文學、藝術都要學,尤其要注意關心時事,學習最新文件和相關政策。在學習的基礎上,還要多思考。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有經常思考的人,才能將學習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思想,形成具有高度的觀點。這也是公文寫作需要有創新觀點的要求。

(四)多寫、多改。光看不練,只會是紙上談兵,因此,我還要加強寫作訓練,試着多寫一些文章。先從仿寫開始,照葫蘆畫瓢,比照着寫,慢慢地就會摸到門道,然後進行改寫,同一種材料,寫成不同的文體,體會其中的特點與區別。對自己寫的文章要注意推敲、修改,多斟酌,才能避免犯一些錯誤。

總之,公文寫作是一件非常嚴謹、幸苦的事,但是,寫好了,就會有一種快樂和成就感,在以後的工作中,我要加強寫作的訓練,努力提高自身的公文寫作水平。

做最好的執行者讀書心得體會7

工作之餘,一個人能靜下來讀讀書是一件其樂無窮的事。在學校工作期間,總是忙於一些管理工作和教學工作,為教學而教,為管理而忙,久而久之,有了不讀書的藉口我很忙。自己很難以靜下心來品味書香,浮躁和虛無總是糾結於內心。

如今在教育局掛職期間,讓我感覺到環境變了,視野開了,學習的東西多了,也就能夠靜下來去涉獵各方面的知識,就像久旱的田地對甘霖的一種渴望,更是一種久別重逢的喜悦

一個人靜坐下來,輕輕的翻閲書本,一陣陣清香沁人心脾,一句句精髓啟迪心靈。此時,思想放浪於形骸之外,澈明於心性之內。感悟於書,與作者零距離交流,內心的那種豁然與開朗讓自己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靜心讀書,內心享受一片寧靜,於是有了許多的感悟。

讀書,不是一種裝飾,需要我們從心底真真的認可和理解讀書的意義。前蘇聯作家高爾基曾説: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瑞士作家凱勒也説:書就像一艘輪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無限廣闊的海洋。書記載着人類告別蠻荒的歷史,開啟了悠遠綿長的文明之旅。書,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仁人義士智慧的結晶,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閲讀,就是汲取精華的學習方式,是傳承優秀文化的通道。閲讀使人明智,閲讀使人聰慧,閲讀使人高尚,閲讀使人文明,閲讀使人明理,閲讀使人善辯。

讀書需心靜。宋代大哲學家朱晦庵在談論自己的教育理念時説,窮理重在讀書,讀書時在定其心,使之如止水明鏡。《弟子規》中又是這樣談論讀書的,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心靜,方能納物;心靜,方能更隨筆者的描繪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鼈。

讀書需要常思考。就像王國維先生所説的:入乎其內,出乎其外。又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讀書,要一邊理解揣摩書中的意思,但也要自己的觀點,既能鑽入書中領會他的意思,又要跳出書外、不拘於它的框架理論,在書的基礎上升華形成自己的感受。

思考人生,思考生活的本質,思考真、善、美。這是我們讀書的終極目的。在這些不懈的思考中,我們的心靈得到了淨化,我們生活的幸福航向便了然如掌。康德在真善美的思考與構建中,得到了一份心靈的恬靜與淡然。馬克思在對社會的洞若觀火中增強了人類對自由平等的渴望,等等不一而足。思考是另一種創作與建構,讓我們激起思想的火花,暢想美好的生活。

久違的讀書,終於再次與你牽手,內心不安已漸行漸遠。我再次擁有了學習的快樂,立身處世便不再虛無。

做最好的執行者讀書心得體會8

最近公司發了一本《做最好的執行者》,雖然我只是粗略地看了一遍,但還是深深地被觸動了。

書中,一開始就講到“執行是能力,更是精神”,看了其中的幾個故事,我體會到的是,做為執行者,我們做事就要用心去做,並且主動積極地去體會上級的意圖。只有對上級的意圖理解了,才能真正做到讓上級滿意。而不會象書中的“a先生”一樣,害得“我”連找好幾條街才能印好名片及邀請信。如果“a先生”能夠主動極積的體會上級的意圖,白天的.時間完全可以把事情辦好。當然,象“a先生”這樣,以後較為重要的事情,估計他的領導也不太會安排給他了。因而,他的個人發展可能也就會較為有限。

書中還有兩個故事,講的是蔣巧玲與李明博他們成名前的故事,從故事中,我體會到的是:“公司是我家”。要象愛護自己的家一樣來愛護我們的公司。特別是我們採購員,在用到公司的每一分錢的時候,都要象用自己的錢一樣,精打細算。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向儘量多的供應商詢價,做到貨比三家,力爭以最便宜的價格,購買最好的產品。

另外,書中還講到執行目標不打折。確實如書中所言。我們應該不折不扣地並主動地去完成上級交待的任務。如果反之,我們抱着“差不多,還可以”等心待來對待上級的任務。想象一下,如果從最高決策者之下,每級對執行目標打9折,經過三級之後,最高決策者的目標到實現之時,也就變成了90%x90%x90=72.9%。這很可能就不是高決策者想看到的了。因此,當領導佈置任務時,我們就應該投入100%的心思,用心做好每一件事,這樣才是高決策者想要的結果。高決策者才原意讓我們分擔更重要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