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易經讀後感(4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81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易經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易經讀後感(4篇)

易經讀後感1

周易》到底是一本什麼書,全世界都在研究與討論。這本書包羅萬象,天文、歷史、軍事、哲學等等都有涉及,就象我們現在也有很多人在研究《紅樓夢》一樣,世界觀不同,造成研究結果的不同。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談不上研究,但是書中的文字與哲理,我認為是很值得我們一看和把玩的。

我看《周易》,雖然沒有看懂什麼,也感悟到了其中有些為人的道理。象書中第一卦,‘乾’卦,乾為天,説的是君子要效仿天的美德以‘自強不息’,這是告戒我們做任何事,都要自始至終,不要半途而廢;還説‘潛龍勿用’是説萬事不要強出頭,能辦的就辦,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千萬不要去做,通俗的解釋就是説,槍打出頭鳥;‘坤’卦,坤為地,是要我們效仿大地的美德‘厚德載物’,這是教我們做人要有寬廣的胸懷,不要斤斤計較;‘恆’卦,孔子在繫辭中説‘夫妻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授之以恆’,這是教我們知道,怎樣做一對好夫妻,夫妻的形成,就要持之以‘恆’;‘姤’卦,有一女侍五夫之象,是説女人的不好讓我們‘勿娶此女’;還有‘否極泰來‘這個成語,也是來自源於《周易》;《周易》裏有‘否卦’和‘泰’卦,是説世間的事物‘不能終否’,到了一定的.程度,必然要往好的方面轉化,‘陰極必反,陽極必至’的道理,是告訴我們,任何事只要持之以恆,就有成功的希望;這也符合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事物的量變,必然要達到質的變化。對於做人或做事而言,都要掌握‘度’的含義,萬事都不要過‘度’,過‘度’後,一定要引起反方向的變化。

《易經》告訴我們凡事都有陰陽兩方面,為人處世如此,思考問題亦如此。所謂陰陽就是相對的正反兩方面,你不能太陰,也不能太陽。因為物極必反,萬物都講究平衡。萬物既是對立又是統一,互生互換。

易經讀後感2

其實上個學期已經通過團校學習了一些有關人際關係的知識,但這學期在看過了《易經的奧祕》之後,我對這方面的知識又有了更深的瞭解。

一個人想要獲得成功,自身的專業素質固然重要,但更需要懂得如何用不同的方式,手段與不同的人進行溝通和交流。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變得更多也顯得更為重要了,越來越多的事都建立在良好的溝通與交流上。也許現在作為學生我們還不太能完全理解和體會到正確的溝通的重要性,但當我們真正踏上社會的那一天,我們就會發現現在所學到的知識會有多麼重要了。

在《易經》中,分為乾卦和坤卦,代表陽和陰。很明顯在任何事中,陰陽都需要互相扶持互相彌補。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曾仕強教授談乾卦坤卦和上下級的關係。老闆好比是乾卦,有權利決定任何事,而下屬則好比坤卦,乾坤都離不開彼此,老闆和員工也緊緊聯繫在一起,所以如何跟老闆溝通是一門學問。我們需要學習的就是如何在老闆需要參考的時候可以提出我們的建議而且能順了老闆的心,讓他樂意接受。在這點上,和珅無疑是個成功的典範。由此也可以看出,這種本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成的,要在平時從各個細節去積累去學習。

曾仕強教授通過很通俗化的'語言和例子從很多方面詮釋了這本濃縮了中國古代眾多賢德智慧的書。之後才發現,原來《易經》並不是我想象的那樣高深莫測,也不是用來算卦的,只是通過乾坤卦象來告訴人們這個世界的一些本質,也講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雖然只是看了短短的幾次視頻,但我感覺受益匪淺,學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也開始反思自己的言行,希望能有所提高。

易經讀後感3

中國人一般的觀念,講到《易經》就想到八卦,想到八卦就和唱京劇拿鵝毛扇穿八卦道袍的連了起來。好像學了《易經》以後,便可天上知一半、地下全知。能不能達到這個程度,可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易經》是不是包括了那麼多東西,能不能知道過去、未來,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也是很大的問題。

剛才提到唱京劇,我們對《易經》,從京劇《三國演義》中就可以瞭解到,中國京劇非常注重臉譜和服裝,舞台上穿件八卦道袍,我們現在看起來像是妖道,實際上八卦代表了最高的智慧。所以有人説“《易經》是經典中之經典,哲學中之哲學,智慧中之智慧”,這是我們自己站在本位文化的立場來推崇《易經》的看法。

此外,我們看見京劇中的臉譜,有的在額上畫一個太極圖,就是表徵這位劇中人的頭腦中充滿了智慧——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從這種戲劇藝術表現方面,就可以看到《易經》在中國文化上的地位被一般人重視的程度了。這是就好的一面看;就壞的一面看,一提到《易經》,有人就聯想到那些跑江湖的'、算命的、看風水的、卜卦的江湖術士。不管哪一種看法,都表示我們對於自己的文化,認識是不夠的。今天我們開始研究《易經》,所要走的路線,因為大部分人,以前還沒有接觸過,所以我們在這裏先要使大家知道怎樣去讀《易經》這部書,先從怎樣去認識它、怎樣去了解它開始。至於深入的研究,有人研究了一輩子,也還沒有搞清楚的,所在多有,包括我在內,研究了大半輩子,還跟一個初學的人差不多。實際上,講這門學問,我自己都是戰戰兢兢的,覺得自己非常膚淺,沒有辦法向大家報告,不過有一點點可以提供大家的,只是一塊敲門磚而已。

易經讀後感4

《易經》寫的是主人公沈琵琶(即張愛玲自己)從港大求學到二戰中香港失守、回返上海時期的內容。書中涉及到一大家子的混沌關係、人性在物質下的黑暗、香港戰亂時期的艱難生活及男女學生的些微混亂關係、與比比的友誼。

當然,最重要的是首次詳細地披露了她(沈琵琶)與母親(露)摻雜着現實利益的難堪的關係,尤其是錢,使她看清了她母親,也一點點地毀了對母親的愛。一股冷涼寒意鑽到骨髓裏。相比之下,她在姑姑(珊瑚)那更依戀、更覺温暖些。

她曾帶笑地對她母親説:“我心裏一直都過意不去……可是我會把錢都還給你的。”她對母親的愛令人心疼:“爸爸沒有傷過我的心,我從來沒有愛過他。”當歷史老師佈雷斯代資助她八百元,卻被她母親在牌桌上輸光了時,她想“八百元,為什麼偏偏是八百元”。

她寫到自己的窮,當姑姑為省錢自己包包子吃時,她這樣寫“琵琶喜歡這些包子,皮子硬得像皮革,她偏喜歡吃,吃在口裏像吃的是貧窮。我們真窮,她心裏想,眼淚湧了上來。”這是一個太悲的故事,繁華落盡,往事成煙,忽忽若失。她的回憶是沉重的枷鎖,劈傷讀的人的心。可是,她的筆調,一貫地,緩慢,如船外淅淅瀝瀝的雨聲。她的'筆下沒有什麼特別驚心動魄的情節,照舊地,瑣碎的細節一路流淌下去。

我覺得,她不像在寫小説,而只是在訴説生活,瑣碎、平凡。可是,看的字越是這樣的沉靜,説的話越是帶着笑,然而,捕捉到的卻是更深的悲與辛酸,直惹引你唏噓與黯然。在戰亂中寄人籬下、孤苦伶仃時,她説“失去生命,她失去的是什麼?也許是活下去的機會吧。可是活下去的機會不等於是生命,生命沒有近似的東西……她真正活過嗎?太多的事情總是不請自來……太多的事情,卻又一無所有。”

人生到底是怎麼回事?單個人在繁華喧鬧、無窮無盡的世界中處於什麼樣的地位?這個世界上到底誰比誰更幸福?我們誰也不清楚,也許大家都生活的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