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通用4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56W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通用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通用4篇)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1

《十八歲出門遠行》裏收藏了許多散文,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父親的雪》。

《父親的雪》講述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偏僻的小村莊,發生在一個寒冷的嚴冬。主角“我”的生活也非常艱難,因為父親早逝,母親改嫁,所以跟着二孃和巴巴生活。二孃本身就有了許多孩子,如今又多了幾張嘴,因此“我”的肚子總唱着空城計。終於,“我”有機會去看看加到另一個村子的母親,但是“我”明顯地發現,母親已經把自己列為了“不屬於自家人”、“與自己無關”的列表。唯有自己的.新爸爸對自己客氣一些。但這並不能是新爸爸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有什麼改變。“我”從不把新爸爸放在眼裏。那時的村莊正下着大雪,母親地叫她回家,新爸爸正要送我回家,卻被我一口否決。到了家中,我決定忘記母親,忘記新爸爸,忘記那個家。

很多年過去了,我漸漸從一個倔強的女孩長大成一個知性的人,也慢慢明白當初母親狠心送我走的意圖,也慢慢明白母親很愛我,也慢慢明白,我有一顆很愛很愛我的新爸爸。當時“我”拒絕他送我走以後,他就悄悄地跟着我,在身後幫我驅趕野獸,新爸爸的肺一直不好,經過那場大雪以後,還落下了病。至此以後,新爸爸一直掛念着我,對我放不下心,新爸爸最常説的是:“唉,那娃娃,可倔了!不知怎麼樣?”這種感情,比血濃於血的親情更珍貴。

“父親”的愛,是如此無言,“父親”的念,是如此綿延。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2

再讀餘華先生的成名作《十八歲出遠門》已經是多年之後的今天,如今讀來,再一次感受了餘氏筆端流出的冷暖社會。餘先生關注小人物——那些活在社會底層的人,《活着》裏的福貴,繼而將這些人用一種黑色幽默的方式的寫進自己的作品。有句話意思大概是這樣的:一個人只有把他放在日常點滴當中才能夠看出他本來的樣子。餘華通過對小人物細微生活的描摹,而客觀上反映出來的就是小人物本身“活脱脱”的性格形象,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小人人物生活的社會的模樣。《十八歲出遠門》這篇小説開啟了餘華創作的一個新局面,應當説,這也是他關注底層社會的一個開端——至少是一個關鍵點。在這篇小説中餘華充分展示了“餘氏幽默”,也秉承了小説的先鋒性特點——在創作語言和生存狀態方面進行了試探性的使用。

小説描寫的是一個初入社會的年輕人的境遇。通過對兩個冷冰冰場景的描畫,暗示了社會殘酷的現實。

起初,前面是“公路高低起伏,那高處總在誘惑我,誘惑我沒命奔上去看旅店,可每次都只看到另一個高處,中間是一個叫人沮喪的弧度。儘管這樣我還是一次一次地往高處奔,次次都是沒命地奔。”就像每個人都被社會所誘惑一樣,社會也驅使着我向前走去,並叫着笑着,一路上興奮無比。然而,奔波久了,變得迷茫,夜晚還是需要一個“靠腳”的地方——旅店——在文中預示着心靈的寓所。而轉眼間,茫茫郊野,哪一處才是夜晚的歸宿哦?於是,我一直苦苦尋找,而始終不得所獲。接下來,那個奔波在路上的司機出場。簡單的答訕之後,換來的是司機那一個“滾開”,足以像一個巴掌冷冰冰的打在“我”的臉上——這是“我”在社會上的第一個遭遇。

可以這樣説,這個司機此時還不是最冷漠的,因為後來他畢竟讓我上了車,並且和我也成為了朋友,説明在他的心裏人性尚存,雖已若遊絲。後來的事實證明,他只不過是正在奔向一個冷漠殘酷極端的路上。

當那五個村民像強盜一樣殺氣騰騰的奔向車上的蘋果,甚至連汽車的`零件也不放過的時候,小説達到第二個高潮,也是頂點。也預示着小説刻畫人性的冷漠達到頂點。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事件當中司機的表現:先是“我朝他喊:“你的蘋果被搶走了!”可他根本沒注意我在喊什麼,仍在慢慢地散步”,再後來就乾脆“在遠處朝我哈哈大笑”——與其説這個司機是蘋果的主人,還不如説是那夥強盜的同夥——接下來,他和那羣村民得意洋洋的離去,正表明司機達到了冷漠的極端,那絲尚存的人性終於在殘酷的現實中消失殆盡。

最後,“我”在同樣“遍體鱗傷”的汽車裏終於找到“旅店”——這個尚存一絲温暖的地方。外面“起風了,風很大,山上樹葉搖動時的聲音像是海濤的聲音,這聲音使我恐懼,使我也像汽車一樣渾身冰涼。”“我”擔心的是會不會自己有一天也會在世間各種誘惑當中,像那個司機一樣走向冷漠,最後彷彿那些強盜一般的村民,行屍走肉的活在世上。

在餘華後來的名作——諸如《在細雨中呼喊》、《活着》——之中,由這篇小説開創的一些先鋒性寫作特點依然得以繼承,唯一不同的是:後來的三部小説在語言方面顯得更加平和和温暖,這一時期的餘華作品進入成熟階段。但是,無論如何,作為餘華成名作的《十八歲出遠門》在餘華對先鋒小説早期的探索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影響到以後作品關注生存狀態的走向。這是毋庸置疑的。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3

皎潔的月光又一次照亮了我的書房,它遲遲不肯離去,彷彿在等待着什麼。我獨自坐在小窗旁的桌前細細品讀着《十八歲出門遠行》。

書中講了一個十八歲的“我”步入社會的旅程。當夕陽逐漸落下,“我”看到了黃昏的頭髮,“我”不再貪圖旅途上美好的風景,迫切需要找到心靈棲息的地方,“我”覺得在旅途中不能沒有旅店,就像我的人生不能沒有理想。

在旅途中“我”迫切想搭車,可是連汽車的馬達聲都聽不見,“我”總是期待着高處,因為有一個信念一直支撐着“我”——中間的那個弧度中一定有“我”想要的旅店。可是想象是美好的,現實總是殘酷的。“我”一次次地往高處奔,奔來的卻不是“我”滿心憧憬的旅店——而是車。

不過這也不錯,最起碼“我”可以搭車去尋找旅店了。“我”興致勃勃地跑了過去,遞給了他一根煙,給他點了火。於是,“我”便心安理得,因為他只要接過“我”的煙,他就的讓“我”做他的車。在他的車中“我”發現的一個籮筐,用鼻子聞,是蘋果。

等他修好車,“我”便對他説:“老鄉,我要搭車。”卻被他粗暴的叫滾開,“我”對他吼了一聲:“你嘴裏還含着我的煙。”他便友好地對“我”説上哪,“我”對他態度的180度大轉變感到大惑不解。由此“我”還因為給他的這根煙得到一筐水果。

車開着開着拋錨了,“我”只好下車。這時便來了一羣人,“我”跑過去問:“這附近有旅館嗎?”他們沒有回答“我”,卻問:“這車上是什麼?”他們得知是蘋果後便開搶,“我”被他們拳打腳踢。遠處又有幾個人蜂擁而來搶蘋果,“我”對司機説:“你蘋果被人搶了。”

他漠不關心,還在遠處嘲笑“我”。蘋果搶光了,遠處只剩下屈指可數的蘋果,“我”被他們打的狼狽不堪,抬頭看看夕陽的餘暉,彷彿是為了看“我”的笑話遲遲不肯離去。“我”爬到車椅上,身體雖是遍體鱗傷,但“我”的`心窩卻是暖的。躺在車窩裏想起了“我”臨走時父親對“我”説的一番話,沉重。

人要接受現實,要在現實中尋找安慰,學會坦然。少年雖然質樸、勇敢,但坦然面對現實時卻顯得無能為力。青春充滿困難挫折,我瘦小的肩膀要扛起很多的責任,也要學會忍受很多的事,冰冷的世界,人情的冷暖。我都要慢慢地適應,因為我憧憬長大,憧憬青春,憧憬未來,就要面對困難,挫折,還有黑暗。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4

足跡,我讀了《十八歲出門遠行》這本書,讓我有狠毒偶的感悟和啟迪。

讀了《十八歲出門遠行》,我認為作者可能用象徵的手法來描述一個剛剛成年的人走進社會的心路歷程。我想這段成長的路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初期、中期和後期,而貫穿其中的就是象徵着理想與追求的“旅店”。

初期的熱情,為了遙遠的理想而執著。剛滿十八歲的“我”懷着憧憬獨自上路。告別童年,告別過去,是成長的第一步,去尋找自己的未來。路上,一直問人前面有否旅店,他覺得在旅途中不能沒有旅店,就像剛剛步入社會的青年覺得人生不能沒有理想。年輕的我們總是帶着理想出發,並試圖在某個地方找到它。

而中期的疲憊,因找不到理想而困惑。不斷起伏的柏油公路,暗示着將遇到的折磨,爬上高處再滑向低處,如此循環,他始終看不到旅店。於是,他的.熱情逐漸冷卻,取而代之的是跋涉的疲憊和困惑。因此,當他看不到旅店時便選擇了汽車。現在他根本不在乎旅店,反正前面是什麼地方對他來説都不重要了,只要汽車馳着,那就馳過去看吧!現實的安逸讓心靈得到了暫時的滿足,就如在平庸的生活中暫得了安逸,完全把自己的理想,拋在一邊,不管這種方式是否是自己想要的,不管這樣的生活將把自己帶到何處。

後期的坦然,他想要的就這麼簡單。人總要接受現實,並且在現實中尋找自我安慰,學會坦然。就像每個在年輕的時候都夢想着將來要轟轟烈烈地幹一番事業,但真正步入社會,發現一切都不像自己當初想象的那樣,所以只能學着坦然面對。

讀《十八歲出門遠行》這篇小説,感覺是在一個夢境之中,但這個夢有時那麼地真實;不知道它具體告訴我們什麼,但又在無形中與我們的心靈深處相契合。筆者之所以選擇這篇作品正是被它的偏向於人生哲學的意藴所觸動,也是因為與文中的“我”產生共鳴,覺得像現實中的自己。

《十八歲出門遠行》,雖然是一本書籍,可是,我彷彿在《十八歲出門遠行》中看到了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