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優)艾青詩選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29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艾青詩選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優)艾青詩選讀後感

艾青詩選讀後感 篇1

我很喜歡艾青的詩,他的詩好像一片大海,表面波瀾不驚,甚至讓人覺得美好,但在那大海深處,卻有可以掀翻整座“龍宮”的神祕力量。

他的詩也像那一陣風,呼嘯過,撫摸過,卻在轉瞬間化為烏有,耐人尋味。“中國,我在沒有燈光的晚上所寫的無力的詩句,能給你些許的温暖嗎”,一句無力的問候,道出了多少辛酸的夜晚。轉瞬間,心靈在止不住的顫抖,那份沉重的'家國情懷,那種壓迫的人民羣眾的無聲吶喊,被夾雜在大雪中,轟轟烈烈的降落,降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鎖着中國呀。”

艾青的詩就像艾青一樣,堅韌,有骨氣,為革命鞠躬盡瘁。直率又真實,讓人情不自禁地讚歎。艾青散文詩中的文字,每一撇一捺都在歌頌着他的時代,我們的歷史。他的詩就像那個年代的剪影,悲壯而又動盪,好似千軍萬馬奔馳的那種磅礴氣勢。

讀一本好書,品一杯香茗,由苦到甜,由悲壯產生夢幻。“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種不服輸的精神,不正是《艾青詩選》的最佳精神嗎?我讚美艾青的詩!

艾青詩選讀後感 篇2

詩歌的語言與日常語言相比,更為精練優美,更有利於情感的抒發。

艾青的詩歌常常表現出簡潔明快的特點,呈現出

散文化、口語化

的風格,詩中含有大量的設問、呼告、對話、引語等,極大地增強了詩歌的真切感和表現力。如《盼望》一詩:

一個海員説,

他最喜歡的是起錨所激起的

那一片潔白的浪花……

一個海員説,

最使他高興的是拋錨所發出的

那一陣鐵鏈的喧譁……

一個盼望出發

一個盼望到達

詩中寫海員們的兩種“盼望”,而這兩種盼望又有所不同。盼望“出發”,是歌頌海員們在驚濤駭浪面前勇敢前進、樂觀豪壯的.氣概和精神。這是海員們所“喜歡”的。然而海員更“高興”的是“到達”,因為到達象徵着勝利,這是詩人最“盼望”的結果,也是渴望光明的表達。所以“到達”才是詩的着眼點。

艾青詩選讀後感 篇3

當我拿起《艾青詩選》時,我就想:他的詩和毛主席的詩一樣豪邁嗎?我就懷着期待的心情,翻開了這本書—《艾青詩選》。

在艾青的詩歌中,我發現,主要的意象就是“土地”和“太陽”這兩個方面。主要就是對祖國藴含着深沉而真摯的'愛國情懷。他的詩情其實都是獻給中國農民的,比如説《大堰河——我的保姆》等等,在太陽這個意象上,表現了他對光明、理想、美好生活地熱烈追求。

我隨着這些詩一起遨遊,這些詩給了我許許多多的美感。我很喜歡艾青的詩歌,喜歡這些詩的風格和情感。我隨着這些詩中的情感而心情澎拜。他的詩讓我感到濃濃的愛國之情,讓我感受到他對祖國、對人民的悲憫,還讓我感受到他對驅逐黑暗,堅持鬥爭,爭取勝利的美好願望。所以詩人艾青也被稱為“太陽與火把”的歌手。

為什麼現在要讀艾青的詩歌?我認為就是讓我們感受他詩歌中表達的含義和情感,讓我們去理解作者在當時心裏想的一些事情,他想表達的一些情感。從而瞭解在當時那個動盪的社會,中國人民生活水深火熱之中,我們要珍惜當今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感謝無數革命先烈們為了新中國的建立無私地奉獻!

艾青詩選讀後感 篇4

橙色的書皮背後,充滿了中國孩子的力量和無畏。他們勇敢,不屈不撓。殘酷的帝國列強對中國的所有罪行都無法抹去。艾青用一支筆講述了歷史的悲哀。

53首詩,53個故事。艾青的詩有一個鮮明的'特點:愛國主義。他像無數士兵一樣愛國。他用筆作為武器,寫下了對中國人民的吶喊和對列強的仇恨。艾青用他的詩帶我們前進,走向光明美好的未來!

《春天》是艾青於1937年4月為左聯五烈士創作的。它將烈士的犧牲與春天的到來聯繫起來,展現了作者對反動派的憤怒和仇恨,也表現出了堅定的信念:烈士們為迎來更美麗的春天付出了鮮血的代價!

春天來了,龍華的桃花盛開了。在那些血跡斑斑的夜晚,那些夜晚沒有星光,那些夜晚颳風,那些夜晚聽寡婦的哭泣。這片古老的土地總是像一隻飢餓的野獸,甜蜜地吮吸着年輕人和頑強兒子的血液。因此,經過漫長的冬天、冰雪季節和無限睏倦的期待,這些血跡和血跡在神話般的夜晚,在東方深夜,無數的花蕾爆發,點綴着江南,到處都是春天。人們問:春天從何而來?我説:郊區的墓穴。

我相信沒有永恆的黑暗,只有未到的黎明!

艾青詩選讀後感 篇5

時針向前走,在亙古的時光,人們被囚禁在一扇鐵窗中,在黑暗的時代,無數的腐朽,卑劣與貪婪在無休止地上演,人們是鐵窗內禁錮的靈魂。而詩歌像白鴿,寄託着被黑暗所奴役着的人的希望。

時針向後走,是無限的希望,當萬丈光芒照進鐵窗,被黑暗奴役的人們眼睛在閃着光芒,那光明像流水一樣流進人們的眼裏,讓死寂的眼裏煥發出歡喜與希望的光。而詩歌像畫冊,承載着被光明所籠罩着的人的回憶。

艾青的詩如寒冬裏的陽光,照在中國大陸上,照在被黑暗所奴役着的人臉上,是如此的温暖!他的詩給當時久經壓迫的人民帶來希望;給祖國千千萬萬的青年帶來動力。這些詩猶如寒冬裏的`火把照亮了人們,温暖了大地。對當時正處迷茫的青年來説,是鼓舞人心的樂曲,是世上最温暖的詩。

艾青以筆為槍,以紙為戰場,猛烈抨擊犯我中華土地者,以博愛之心真實反應出農民的不易與艱苦。他的詩像一把閃耀着萬丈光芒的尖刀,刺破了統治社會的黑暗,直擊反動派和地主們的心坎。

艾青詩選讀後感 篇6

找一個温暖的午後,坐在窗邊,沐浴着陽光,感受着微風拂面的温柔。手持一本《艾青詩選》,一書、一角落、一下午、一世界。

有人曾這樣評價艾青:“艾青,就正是這樣的一個詩人:他的詩外表自然是積極分子式的,但他的本質和力量卻建築在農村青年式的'真摯、深沉,和愛的固執上,艾青的根是深深地植在土地上的。”

的確,時光荏苒,斯人已逝。但從他留下的文字中,每一箇中國人的血液都會沸騰,每一箇中國人的靈魂都會受到洗禮。經過時間的沖洗,那一字一句依然是那樣的扣人心絃。

書中的時間時而靜止,又時而跳躍,卻能將我帶入一段段記憶深刻的獨家旅程中。“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每一本書都傾注了作者畢生的心血,承載着作者一生的情感。青春正好,陽光不燥,讓我們手持一本書,在詩中相遇。

正所謂一本書,一世界。

艾青詩選讀後感 篇7

兒時便聽過“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可是那時太幼稚,讀不懂這句子,近些天,我讀了《艾青詩選》這本書,才真正理解了這句話。

艾青寫這本書的時候,中國在抗日,1938年,他寫了《我愛這土地》這篇文章,他目睹了抗日時期的.中國,昔日大地一派蕭瑟,人民生活困苦,他愛中國,所以,當他看到中國這樣的景象時,他會留下淚水。

我喜歡艾青詩選裏的他起來了。裏面的“他”我認為有兩種意思,一種是革命者,幾十年前,為了打敗列強的侵略,許許多多的革命者獻出了生命,沒有犧牲就沒有勝利,他們犧牲了,但是換來的是國家的安寧。還有一種意思是代表着中國,中國自鴉片戰爭後,開始被西方列強侵略,瓜分,但是,經過中國人民的奮鬥,中國站起來了,不再受其他國家欺侮,東方沉睡的巨龍雄起了。

看了《艾青詩選》這本書,我感受到了抗日時期人們那種積極昂揚的精神,體會到了濃濃的愛國情懷。我也要學習先輩,愛祖國,為祖國做貢獻。

艾青詩選讀後感 篇8

最近讀了《艾青詩選》,詩歌中藴含着的深沉而真摯的愛國情懷深深地打動了我。

擅長繪畫的艾青,他的詩歌中體現着“詩中有畫”的特點。比如在《當黎明穿上了白衣》這首詩中,有這樣的詩句“紫藍的林子與林子之間,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綠的草原,綠的草原,草原上流着——新鮮的`乳液似的煙啊,當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時候,田野是多麼新鮮!”“紫藍的”、“青灰的”、“綠的”構成了一副美麗、色彩鮮豔的圖畫。同時,詩人還注意動靜結合,前幾句是靜的描寫——林子、山坡、草原,而“草原上流着……的煙……”這句是動的描寫,使整個畫面都活了起來。

時光流轉,斯人已逝,詩情永存。我有幸讀到這本《艾青詩選》,重温慷慨激昂的歷史,體會詩人艾青博大深沉的情懷。這些詩句就像春雨一樣潤澤着我的心靈,使我感觸頗深。

艾青詩選讀後感 篇9

早就聽聞艾青是著名的詩人,閲讀這本《艾青詩選》前還猜想過,他的詩是像毛澤東的一樣豪邁?還是像徐志摩的一樣委婉?或是樸素接地氣?都無從得知。這次,以一種未知求知的心態看完了這本書,心中不禁激起一朵朵漣漪。

艾青的詩既有古風又有現韻,把中華上下幾千年語言文化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化成一種藍色的憂鬱。雖説我可能更喜歡樂觀豁達一些的詩韻,可艾青的詩更多的是對祖國的熱愛與報效之心和詩人特有的精神修養,從中提煉出的詩人憂國憂民的大自我情懷。.“假如我是一隻鳥,我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被暴風雨所打擊着的土地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詩人的情懷從一己之悲中走出, 又將走向何方呢?答案只有一個——祖國的明天。詩人走出自我的內心體驗,為祖國的未來憂思。我難以想象詩人心中超負荷的力量,和他希望得到更多的責任——“以天下為己任”。這是中國知識分子創作的源泉和思想根基。

我喜歡艾青的詩,因為艾青博大的胸懷;我喜歡艾青的詩,因為它們自然天成,而有着最偉大的手法,這是深厚文化積澱與徹底消化的產物;我喜歡艾青的詩,因為我同樣和詩人一樣,愛着這片養育我們的土地和陽光!

艾青詩選讀後感 篇10

有這樣一個奇人,他出生於一個富貴的地主家庭,卻勇於為廣大農民謀福祉。他學習繪畫,最終卻走上了文學創作之路,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這個人,就是艾青。

艾青的詩富有強烈的愛國情懷,每當吟誦到“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時,心中無限悲憤,那時的中國被列強的鐵蹄所踐踏,日本如蝗蟲一般,大口地蠶食着中國,憑一己之力怎能撼動大山,艾青只能在一旁悲歌,希望能用文字喚起沉睡的人們,喚醒中國這頭沉睡的雄獅。每當我吟誦到這一句我的心中總是熱血沸騰“所有的草和樹都是這樣死去的,但是我們像草和樹嗎?讓我們不再走了吧,也不要回到避難所去?我們應該有一個鋼盔,每個人都應該帶上自己的'鋼盔。”時觀今日,七十週年閲兵,士兵們英姿颯爽,氣勢恢宏,沉睡的雄獅終於醒來,甚至還屹立在了世界之巔。可我們絲毫不能忘記屈辱的歷史,忘記落後就要捱打的慘痛教訓,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鋼盔”,勇敢的戰鬥,保家衞國。

艾青是一個偉大的詩人,也是一個勇敢的吹號手,他吹響了新時代的號角。

艾青詩選讀後感 篇11

我閲讀了《艾青詩選》,淡色的封面,配上一副土黃色的插畫,畫中有一顆生長在溝壑中的一顆綠樹,很引人矚目。

翻開書,第一首詩便是《當黎明穿上了白衣》,艾青用最簡潔的語言,描繪着最生動的畫面,一下就吸引了我。慢慢地,這一本書也讀完了,讀完後心中彷彿有一片陰雲籠罩,有一股淡淡的憂傷。想到艾青生活的那個年代,那時戰亂紛紛,中國人民被日本人的鐵蹄踩在腳下,可艾青毫不畏懼,把國家放在第一位。他能成為一個偉大的詩人,這不是偶然的。他放棄了自己熱愛多年的繪畫,握起了寫詩的筆。艾青像魯迅先生一樣,用筆作槍桿,用字作子彈。這樣的人,怎能不叫我們敬佩呢?

艾青用筆寫下詩歌,激勵着中華民族勇敢的站起來,正如《吹號者》中所説“我們的吹號者,以生命所給予他的'鼓舞,一面奔跑,一面吹出那短促的、急迫的、激昂的,在死亡之前絕不中止的衝鋒號……”作為當代的中學生,我們身邊沒有炮火,耳邊沒有槍聲,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我們也應該像艾青一樣,把國家放在第一位。“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為祖國的發展與進步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艾青詩選讀後感 篇12

我喜歡艾青的現代詩,總覺得那些充滿滄桑的文字讓人讀起來熱血沸騰,任時光荏苒,“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句詩在記憶的隧道里永存。

讀着《北方》,彷彿已經置身於蒼茫的北地,厚重黃土地給我帶來的一種濃烈的沉重感,我站在那無垠的荒漠上,望着遠處從塞外吹來的無情的沙漠風肆虐地蹂躪着北方的生命,十月的寒風並不刺骨,卻給人帶來寒徹心扉的.冰涼,遠處的村莊,上坡,河岸,頹垣等都在呻吟,感歎着這個時代的悲哀。我看到了,我看到了,北方人民臉上的無奈,那種從心底深處流露出的悲痛和對光明的熱切的渴望。作者的筆尖讓我看見了他的濃郁的愛國情,儘管這片北地上到處都是抱怨與痛苦,可是這是我們祖先經過五千年的時間的歷練給我們留下的,這片土地上不僅有他們的不屈不撓的精神,而且有他們那無私的博大的愛。

讀完《艾青詩選》,我真正認識到了一個“用生命為祖國頌唱”的艾青,“一生關心勞動者生活”的艾青,最重要的是我想我得到的不僅僅是那個時代的悲慘生活的寫照,更多的守於那個時代的思考以及我現在生活的思考。

艾青詩選讀後感 篇13

緩緩合上《艾青詩選》的最後一頁,波濤洶湧的心跳慢慢平靜下來,我獨坐在書桌前,貪婪地感受着陽光的温度,任光芒噴灑在身上。

艾青的詩告訴我們,光明從不廉價,她是世上最高貴、最純潔的希望。艾青謳歌光明,也讚頌土地。既仰望天,也將根深深植在泥土之中。土地既是生養我們的父母,也是我們最殷實的'依靠。即使那土地是悲哀的荒漠,也是可敬可愛的。唯有靈魂深入泥土,永不忘本,才能更好地尋找光明。

他痛恨一切黑暗、陰謀、戰爭,把對光明的渴求寄託在飽受苦難的人民身上。那份深沉的家國情懷和悲天憫人的心結使他即使眼中含着淚水,也將滿腔的心緒吟成一首首光明的絕唱。

世間的一切美好,都少不了光明,光是温暖,是愛,是希望。那些充斥着黑暗的歲月已然逝去,但黎明的光明依舊微弱晦暗。少年呵,願你我搖曳着新時代的風鈴,執住歲月的鞭,駕馭着青春的馬車,去義無反顧地投入追求光明的大潮中去,去唱響那一首永恆的——光的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