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讀《昆蟲記》有感必備(15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97W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昆蟲記》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昆蟲記》有感必備(15篇)

讀《昆蟲記》有感1

今年的暑假裏,我認真地讀了《昆蟲記》。這本書的作者叫法布爾,是個法國人,大約從1860年開始寫《昆蟲記》。在長達十年的時間裏,法布爾一邊進行觀察和實驗,一邊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蟲的觀察筆記、實驗記錄和科學札記,終於完成了《昆蟲記》。

關於蜘蛛,法布爾是這樣寫的:這些小蛛紛紛被飄浮的絲帶到各個地方。原來揹着一羣孩子的榮耀的母蛛變成了孤老。一下子失去那麼多孩子,它看來似乎並不悲痛。它更加精神煥發地到處覓食,因為這時候它背上再也沒有厚厚的負擔了,輕鬆了不少,反而顯得年輕了。不久以後它就要做祖母,以後還要做曾祖母,因為一隻狼蛛可以活上好幾年呢。

如果沒有看這本《昆蟲記》,我們平時見到蜘蛛,會想到什麼呢?所以,我還是建議同學看一看這本有趣的書。我最佩服的還是寫這本書的作者,法布爾一生堅持自學,先後取得了業士學位、數學學士學位、自然科學學士學位和自然科學博士學位,精通拉丁語和希臘語,喜愛古羅馬作家賀拉斯和詩人維吉爾的`作品。法布爾晚年時,《昆蟲記》的成功為他贏得了“昆蟲界的荷馬”以及“科學界詩人”的美名,他被譽為“昆蟲之父”。

讀《昆蟲記》有感2

在這暑假裏我看了幾本書,每一本都很有意思,也很好看,不過最讓我映象深刻的是《昆蟲記》這本書,這本書是法國傑出的昆蟲家——法布爾寫的。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許多關於昆蟲的`學問,還有昆蟲一些奇怪的現象。比如"昆蟲的裝死”,“昆蟲的自殺”等。裏面還有我們熟知的昆蟲,螞蟻、黃蜂、蜘蛛、螳螂……

"昆蟲的裝死”裏寫了大頭黑布甲是法布爾第一個選中研究昆蟲裝死的動物。裏面出現了很多數字,5次實驗、17分鐘、20分鐘、25分鐘、33分鐘和50分鐘。我從這些數字感覺到法布爾他全身心都投入在昆蟲研究中,不管是考驗他的耐心什麼,所以我很佩服他。

還有我覺的法布爾是一位很細心,善於觀察的人,而且他寫這本書時不是用論文式的寫法來寫,而是將昆蟲世界和我們人類生活聯繫在一起,我們應該學這種寫法。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瞭解世界的奇妙!

讀《昆蟲記》有感3

你有沒有想過昆蟲的生活?或是昆蟲的世界?你有沒有想過昆蟲的習性,覓食方法,繁衍與死亡…….讀《昆蟲記》可以讓我們洞悉這所有的一切。

《昆蟲記》,又名《昆蟲物語》,《昆蟲世界》。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所著的長篇科普文學作品,全書共十卷。真實地記錄了昆蟲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蟲為生存而鬥爭時表現出的靈性。該作不僅詳細地記錄了法布爾的研究成果,更記載着法布爾對昆蟲的痴迷,研究的動因,生平抱負,知識背景,生活狀況和他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與追求。法布爾,法國博物學家、動物行為家、昆蟲學家、科普作家,以《昆蟲記》一書留名後世,以膜翅目、鞘翅目、直翅目等而聞名,雨果稱他為“昆蟲世界的荷馬”。因貧病交加,法布爾於92歲逝世。

簡介完畢,現在讓我們走進《昆蟲記》。

這是一本讓我記憶深刻的一本書。它讓我明白了自然昆蟲界的太多太多。我不知不覺對我之前瞧不起的昆蟲的肅然起敬。從《昆蟲記》裏,我認識了天才建築師蜘蛛,預測天氣大師松毛蟲,捕食高手螳螂、愛美的被管蟲、快樂的蟋蟀、挖隧道的礦峯、不會迷失方向的蜜蜂、環境清潔工綠蠅、有兩顆毒牙的狼蛛、“小鬼”恩布沙、吃枯露菌的甲蟲、捕食蒼蠅的捕蠅蜂、嬌小的赤條蜂、喜好唱歌的蟬……等等。這些平時被人忽視的小蟲,在《昆蟲記》裏,一個個像注入了新的.活力。盡情的展示着自己的色彩。而這一切,都出自偉大的科學家,法布爾,之手。但是,法布爾並不是隨隨便便就獲得瞭如此大的成就,他忍受了幾十年的貧寒交迫,憑藉自己超乎常人的毅力,是用努力和汗水換來的,一個人耗盡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昆蟲,已經算是奇蹟了;一個人一生專為昆蟲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更不能不説是奇蹟。成功者背後的路都是那麼艱辛

法布爾對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充滿了純潔的愛。他從小家境就十分貧寒,但他任然刻苦努力地研究生物學。他坦然接受生活中的一切,懷着感恩的心去面對。這就正好詮釋了快樂的真諦:知足常樂、欲大則空。即使生活再苦,他依然堅強樂觀的面對生活,這一切,並非所有人都能做到。

再説《昆蟲記》一書,這是一本被認為是創造了奇蹟的書,為什麼説它創造了奇蹟呢?因為它記載了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生育和死亡,而且它創造於十八至十九世紀之間,在那個時期,昆蟲學家的“田野實驗”是不被認可的,昆蟲學家們只是將昆蟲做成標本,睜大眼睛觀察,卻不考慮真正的昆蟲的習性與本能。這本書的問世被看作動物心理學的誕生。《昆蟲記》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鉅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法布爾窮其畢生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極。這是作者細心觀察的結果。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着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後面,還生長着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為首的那條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定土的性質”,這些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寫出來。但是光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有細緻描寫,讀者才能看懂,如“這小筒的外貌,有點像絲織品,白裏略秀一點紅,小筒的上面疊着一層層鱗片,就跟屋頂上的瓦片似的”,這些細緻描寫,使整本書顯得更加生動、具體,引人入勝。

《昆蟲記》很有真實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讓我喜歡上了這些可愛的小生靈;是《昆蟲記》,讓我看到了昆蟲跟我們人類在生與死、勞動與掠奪等許多問題上都有着相似點。這是人類與自然界眾多的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

讀《昆蟲記》有感4

《昆蟲記》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鉅著,也是一部十分宏偉的詩篇。法布爾也由此獲得了“科學詩人”、“昆蟲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等稱號。

我很喜歡法布爾優美的文章。其中有一篇寫蟬向螞蟻乞討食物的`文章,他是這樣描寫的:螞蟻站在門檻上,身邊放着大袋的麥粒,正掉着臉去背對着乞討食物的蟬,那蟬則伸着爪子……這樣的描寫真是惟妙惟肖。讀着這些奇妙的文字,我不由自主地對法布爾產生了莫大的敬佩之情。

我敬佩法布爾的頑強,他把畢生從事昆蟲研究的成果和經歷以散文的形式記錄下來,使昆蟲世界成為人類的知識樂園。可他為了完成《昆蟲記》,犧牲了一切。他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的一生是家人的偏見中度過的,是在貧窮中熬過的,但他從未放棄對昆蟲的研究,安於清苦,坐盡了冷板凳,最終成為傑出的昆蟲家、文學家。

法布爾留給我們的不僅是一本傳世鉅著,還有“追求真理,執着探索”的科學精神。

讀《昆蟲記》有感5

寒假裏,我看了一本由法布爾先生所寫的《昆蟲記》。法布爾是法國傑出的昆蟲學家﹑文學家。雖然法布爾生活在一個貧困家庭,但是他不畏艱辛,持之以恆地努力學習,最後以生花妙筆寫下了這一本譽滿世界的鉅著——《昆蟲記》。

第一次讀《昆蟲記》的時候,不知不覺就被這本書吸引了。這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育﹑勞動﹑狩獵和死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地敍述惹人捧腹……把許多昆蟲都寫的栩栩如生!時時讓我覺得自己就像法布爾,手上拿着一個放大鏡,蹲在一個潮濕的牆角,仔細觀察着一隻長相奇異的小瓢蟲……

《昆蟲記》講述了一個個有趣的故事:松毛蟲一起築窩羣居,一起排隊去吃松針,這種集體生活讓弱小的它們有着自己的規劃;螳螂是一隻十分兇殘的昆蟲,然而在它剛出生時,也會夭折在個頭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蜘蛛織網,即使用了圓規和尺子的設計家也未必能畫出一個比這個更規範的網來……豐富的故事情節讓我浮想聯翩,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更讓我讚不絕口。我繼續閲讀,看到法布爾細緻入微地觀察毛蟲的旅行,不顧危險地捕捉黃蜂;我看到他大膽假設﹑謹慎實驗﹑反覆地推敲實驗過程,一次次的失敗,又一次次站起來。我歎服法布爾為探索大自然而不懈付出的精神!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人生在世,草木一秋,昆蟲是人類的好朋友,《昆蟲記》是我瞭解昆蟲的啟蒙書,更重要的是法布爾嚴謹勤奮的態度,值得我去思考和學習。也正因如此,鑄就了世界不朽的傳奇!

讀《昆蟲記》有感6

夏日的那一聲聲蟬鳴,迴響在那一片片深綠色的葉片之間,這蟬聲令人多了幾分浮躁。窗外的陽光依舊是那麼温暖,用那微微的一縷光線照亮了那本書的模樣。早已泛黃的紙張也被手再一次翻開。

雖説《昆蟲記》這本書早已被我讀過了無數遍,可今天再讀,卻依舊被法布爾那細膩的文筆所吸引。

這本書橫跨了兩個世界,卻依然深受眾多讀者的喜愛,成為了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法國20世紀初,著名作家羅曼曾經這樣評價過作者法布爾:“觀察之熱情耐心,細緻入微,令我欽佩,他的耐心、細心,堅持的眾多的優秀品質,還有他對自然的喜愛之情,讓他創造了這麼一部鉅著。”

他用眼睛細心觀察昆蟲們的生活,用雙手描繪出昆蟲生活的.點點滴滴。筆尖劃過紙的沙沙聲,也是他汗水流過的痕跡。若你用心去讀,那種樸素的語言便流入心間。請你走進這本書,與我一同領略法布爾筆下的昆蟲世界吧!

穿過那片樹林,坐在那片軟軟的青草地上。看着那裏温暖的月光灑落在草坪上,螢火蟲為我們點亮了黑夜,蟋蟀美妙的歌聲傳入耳邊。之後,聽着蝗蟲追逐陽光的歌曲,看着綠色蟈蟈敲着小小三角鐵……還有這眾多昆蟲為他們的表演更添加了一抹美麗的色彩。

讀着讀着,便想到了一個詞“人性化”。聽着窗外的幾聲蟬鳴,也頓時領會到了什麼。蟬,用那在地下黑暗的四年生活,換來了來到藍天下,卻只有五個星期的生命去享受這天地之間的美好。這五個星期説短不短,説長也不長,但卻為蟬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蟬因為珍惜現在這五個星期,這隻有一個多月的生活,才會拼命地,不停地唱歌,用它的聲音去延續它的生命,它為它的歌聲而感到快樂,它為它來到這藍天之下而感到幸福。當那夏日的陽光燦爛照在它的身上時,它也依舊在不停地鳴叫,不停的為自己而歌唱。因為,它珍惜這樣的時光。我想人也是這樣,作為國小生的我們,也要像蟬一樣,好好珍惜時間,好好學習,不辜負青春,不辜負那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

《昆蟲記》是一部科學與文學完美結合的典範,讓我們走近了一個昆蟲世界,也讓我們去思考人生。我想最需要思考的也正是法布爾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他的毅力,他的恆心。這個人為昆蟲研究了三十多年,但卻依然對昆蟲有着不滅探索精神。《昆蟲記》,讓我感慨這昆蟲世界的奧祕,讓我感慨這社會人生的道理,讓我感慨法布爾那優秀的精神品質。

讀《昆蟲記》有感7

“四年黑暗的苦工,一月日光中的享樂。”

蟬,它的一生,如自身的翼股輕薄,短暫。而又在那被日光照亮的翼尾透着不甘平庸,透着對初心的執着。

漫長。無趣。在無盡的探索之中,只為等那一個時刻。在某個落日餘暉之中,在某個樹冠之項,在一瞬之間,羽化飛天。去驕傲地展示,屬於自己的獨特與高貴。

這是蟬,堅持的理由。

夏日的午後,父親聽着蟬鳴,睡在躺椅上。他緩緩睜開眼睛,問我:“外面,是蟬來了嗎?”

“是啊,今年的蟬倒像是比去年叫的更響亮些呢。”

“因為它在賣力地告訴別人,‘瞧啊,這是我堅持的結果'。”他又緩緩閉上了眼睛。

“讓中年人維續努力的理由,太少,越來越少。”

親情,友情,愛情在成年人的生活圈裏顯得有些蒼白無力。事業,金錢,家庭,人脈,讓人感到空息。它時常不間斷地讓你退到無路可走,卻又在某一一個瞬間給子不斷往前的理由。

再等等吧。再堅持一下吧。讓自己有一個開始新旅程的勇氣。博瑞爾馬卡姆説:“雖然未來藏在迷霧中,叫人看來膽怯。但當你堅持向前,踏足其中,就會雲開霧散。”

堅持的'理由有兩個:一個是“到達”,去努力爭取想要的未來;另一個是“初心”,只要還記得,就不會允許自己放棄。我們雖然常常身不由己、求而不得,但生活不就是這樣,一關關難過,關關過。正是每一次的“不放棄”,才有了今天的你。

成年後,每個人都直面着太多的不易,卻也有了更多向前的理由:是和伴侶一同計劃的下個月旅行:是在你下班回家還未踏進家門時,聞到飄出來的飯菜香:是父母在微信給你發來他們去旅行拍的照片,跟你説出去玩真開心;也可能只是某個很喜歡卻有點小貴的餐廳,需要努力工作賺錢才能每次都不肉疼地去吃。

這些都可以成為你繼續堅持下去的動力。

因為那份牽掛,因為那份責任,也因為那份愛。

我們,都直面太多的不幸,卻也有了更多向前的理由。

讀《昆蟲記》有感8

寒假,我又讀了一次《昆蟲記》,又有了新的感觸,這本書讓我感到了生命的偉大。

這本書的作者法布爾用理論家的想法來探究昆蟲;用美術家的看法來親近昆蟲;用文學家的感受來描寫昆蟲。這本書用十章向我們原原本本展示了昆蟲的一生:從卵進化為小蟲子起,從第一次放聲歌唱時,每一刻都觀察得那麼細緻,那麼一絲不苟。因為這本書向我們全方面展示了昆蟲的一生,所以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偉大。

一隻小小的昆蟲,要在如此繁華的自然界裏立足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可是他們做到了,在這個喧囂的世界裏,它們用自己的一舉一動向上天展示了自己生命力的頑強,這讓我感受到了昆蟲那非比尋常的毅力。

在這本書中,有與達爾文進化論相反的概念。他很有把握地説:“優勝劣汰在理論上是宏偉的,可是在事實面前,卻是一個裝着空氣的氣球。”一隻只微不足道的昆蟲在優勝劣汰下並沒有屈服,而是用自己的稀薄之力對抗它,這不禁讓我感歎,更讓我對人類以外所有的生命產生了敬畏之情。

在對昆蟲的生命力的產生敬佩之情時,我也不禁感歎起法布爾的'求真精神,他不會把觀察到的一例現象就當成事物的結果。在觀察前,他就會做足功課,觀察多次後,他還會探究後續事實。只有這時候,才會十分有保留的提出看法。他的求真精神也同樣讓人敬佩。

“人生天地之間,若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我們要把握現在,像昆蟲一樣表現出偉大的生命力,抑是像法布爾那樣擁有令人敬佩的求真精神。總而言之,只要懂得取捨,就一定能找到自己的歸宿。

讀《昆蟲記》有感9

打開書本的扉頁,活蹦亂跳的昆蟲伴隨着大自然撲面而來的縷縷清香,向我展開懷抱,合上書本的末頁,對美麗而神奇的昆蟲世界的依依不捨繞於我的心上,久久不能解開。

法布爾的鉅著《昆蟲記》,細緻入微地刻畫每一個微小不過的生靈,他細心觀察生活,萬分熱愛大自然,提起滿是未乾墨水的筆,一揮而就,昆蟲的世界頓時被人給讀懂。

熱愛大自然,是《昆蟲記》給予我的最深啟示。法布爾,他為何能寫成這本自然大書?是熱愛啊!是他對大自然的熱愛與神往。正因心中那割不斷的熱愛,才出現了那細緻入微的觀察力,才得出了這些小而奧不可測的生命特性,才將31年的寶貴年華,傾送給了這昆蟲世界!

小時候語文課本中,就出現了法布爾那鼓鼓的袋子,他把石子、泥土、昆蟲以及花草硬塞進去,褲子髒了,不問;袋子破了,不管,心中是那揮之不去的對大自然的熱愛啊!

繆勒,一位美國著名生物學家,曾獲得諾貝爾獎,小時候,他多大自然熱愛不過,一草一木,一沙一石,總能拽住他的好奇心,把他那雙亮眼緊緊吸引,目不轉睛地研究上一陣兒。有一次,他因觀察昆蟲而斷了腳踝,不得不弔在病牀上,遠離他那魂牽夢繞的大自然。可他,毫不心灰意冷,日日幻想着大自然中的一切,熱愛不減,以至於稱他的父親為“螳螂爸爸”,只因他的手腳出格之長,稱自己為“小虎崽子”,以用來自嘲其那貪玩的'個性。不出眾人所料,繆勒長大後果然奔向了他所熱愛的大自然,於生物學的大書上,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頁文獻。

由此可知,熱愛大自然的重要性啊!熱愛大自然,也許我不會如法布爾般寫成鉅著,也許我也不會像繆勒那樣名揚萬里,但關愛那奇特的個小生靈,品味造物主的魔力一筆,發現出生活之樂之美,可謂意義非凡!

《昆蟲記》告訴我,告訴大家,熱愛大自然吧!

讀《昆蟲記》有感10

看了《昆蟲記》後,我才知道原來昆蟲世界有這麼多奧祕:蟬在地下待四年才能鑽出地面,蟋蟀善於建窩、管理窩巢;蜘蛛很會織網、捉蟲子;螳螂用心理戰術讓對方害怕&&這本書讓我們身臨其境一般,足不出户就能感到昆蟲世界的奇妙。當我看《昆蟲記》時,一看到法布爾細緻入微地觀察毛蟲的旅行,他不顧危險捕捉黃蜂,他一步一步推斷高鼻蜂毒針的作用時間與效果,螢的捕食過程,捕蠅蜂處理獵物的方法,孔雀蛾的遠距離聯絡&&一次實驗失敗了,他收集數據、分析原因,轉身又設計下一次。嚴謹的實驗方法,大膽的質疑精神,勤勉的作風。這一次,我感覺到了科學精神及其博大精深的內涵。但是我卻沒有這種作風,相反我做任何事情都總是馬馬虎虎、草草了事,很少做完再檢查。有一次語文老師讓我們回家背課文,那天作業不多,但是我卻磨蹭了好長時間,到了10點鐘才寫完,我剛準備上牀睡覺,但是被媽媽叫我背課文。我根本不會背,媽媽就讓我重新背。我認為差不多就可以了,就去睡覺,結果第二天起來就只記得幾個字,被老師批評了。現在讀了這本書,我一定要向法布爾學習,要有認真嚴謹的想學習態度。我佩服法布爾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細微觀察。我覺得無論是誰,閲讀一下《昆蟲記》,一定會喜歡上它的。七年級:楊牧雲《昆蟲記》是一部很吸引人的著作,因為這部科學百科同時也帶有文學色彩,文中的一字一句,都體現了作者的感情,同時也展現了的昆蟲的獨一無二的個性。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的動作慢了,它甚至回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法布爾對昆蟲有着濃厚的興趣,因此他的《昆蟲記》也讓我在讀時彷彿自己就是一隻在旁觀的昆蟲。每一隻昆蟲都有人一樣的情感。如:“已經慌了神的蝗蟲,完全把‘三十六計走為上策’這一招忘到腦後去了。”

在讀《昆蟲記》時,我甚至能想象昆蟲在活動的畫面,眼前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神祕的大自然。蟬再歌唱,蟋蟀再管理家務,蜘蛛再捕獲食物……神祕的自然中也有這麼有趣的事物,我對大自然的敬意油然而生,它也有心細的一面

讀《昆蟲記》有感11

我們都曾被文字感動過,那些單一的文字組合在一起,可以成為一部名著,它是可以讓人用一生來閲讀、品味的。讀了法國生物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昆蟲記》後,我對這部名著肅然起敬。

《昆蟲記》是一部描述昆蟲的種類、特徵、習性、食性和婚習的昆蟲學著作。法布爾嘔心瀝血,用了畢生的光陰、細膩的筆觸去描寫昆蟲的世界。他擁有一片美麗的土地,那是他的荒石園,也是另一個世界。達爾文曾評價他是“無與倫比的觀察家”,而我認為他是昆蟲真正的朋友。

走進書中,在另一個世界裏暢遊,透過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我看到的是“手腳麻利,摔起跤來讓人替它捏一把汗,但它卻總是跌倒了爬起來,繼續奮勇地滾動着大糞球”的舒氏西緒福斯蜣螂,它的頑強與堅持不懈令我敬佩;我看到的是聖甲蟲們“在一堆牛糞堆兒上,你爭我奪的勁頭”,它們為了生存的努力讓我欣慰;我還看到了“未雨綢繆,對嚴冬如此這般防範”的松毛蟲正在加把勁幹活,它們面對環境的憂患心讓我感慨……

我看到法布爾用真理來打破《螞蟻與蟬》這個寓言,用事實告訴了我們,蟬的自力更生、聰明機智,而螞蟻則是竊取蟬的食物的強盜,是在秋季蟬鳴已了時,將蟬扯碎、肢解、弄爛,當做食物過日子的壞蛋。法布爾用有力的證據,改變了人們對蟬的看法,使我們對另一個世界的小生靈有了另一種愛。“鰓角金龜用歌聲表達痛苦,用沉默表示歡樂”,法布爾的這句話證明了他真正是一個瞭解昆蟲的人。多少年與昆蟲、花草作伴,使他對於歌聲有了不同的理解,那是對昆蟲的尊重與熱愛。他聽見了蟋蟀在演唱交響曲,此起彼伏,抑揚頓挫,他知道那是自然的聲音,那是最接近靈魂的觸動,比起遙遠的恆星,這樣有苦有樂的生命的顫動,才是最美好的東西。

是誰説研究昆蟲必須要在顯微鏡下看它們垂死掙扎?法布爾的'做法改變了人們的觀點,他對昆蟲的尊重告訴了我們生命的重要。這本《昆蟲記》是一部奇蹟,它所記錄的是一個美好的世界,那是由螞蟻、螳螂、蜘蛛、蟋蟀等等組成的一個大家庭;那是法布爾用了一生的精力,為小昆蟲們描繪的動人詩篇;那是他每日蹲着身子,與昆蟲嬉戲中體現出的探求真理、不斷求索的精神。

合上《昆蟲記》,卻依然回味在書間。我閉上眼睛,彷彿看到了法布爾正在充滿濃郁普羅旺斯氣息的荒石園裏,拿着放大鏡,全神貫注,沉浸在另一個世界裏。此時,我也沉醉了,昆蟲們那可愛的身影,那悦耳的鳴叫,那動情的故事,那美妙的世界,都深深震撼着我的心靈……

讀《昆蟲記》有感12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叫做《昆蟲記》。在這本書裏學到的知識,改變了我很多一直以來所認為的觀點。

比如,我之前一直以為,當人們靠近蜜蜂的時候,蜜蜂就會來蜇人。但當我看到法爾布先生有次靠近掘地蜂巢穴的時候,掘地蜂們並沒有發動攻擊,而是任憑自己的巢穴和卵被破壞。原來掘地蜂是極端和平主義者,只要不是遇到其它種類的蜜蜂過來搶奪地盤,它們都不會主動發起攻擊。

再比如,每次想到屎殼郎推着糞球,就會覺得它們很髒很臭。但這種最早出現在古埃及的小傢伙,被當時的埃及人稱為“聖甲蟲”。經過科學家們多年的研究,發現屎殼郎的.智慧遠遠超過人們的想象。它們會將糞球推進巢穴,然後掏成中空,接着會把卵產在裏面,便於幼蟲一孵化就有食物。屎殼郎也有天然的母愛,每當夏天到來,屎殼郎媽媽會背向洞口,為幼蟲遮蔽陽光和炎熱。

讀書很有趣,不僅改變了我之前建立的錯誤成見,還可以往小腦袋裏裝進很多新的正確知識。我相信,堅持閲讀會帶給我一個全新的世界。

讀《昆蟲記》有感13

上個暑假,像一條小河一樣。河裏面的鵝卵石就是我所讀的課外書。

其中裏面我最愛看的便是法布爾先生寫的著作《昆蟲記》了。這本昆蟲記很厚,比語文書還要厚。我估計法布爾先生一定在這本《昆蟲記》上灑盡了心血。裏面寫的昆蟲有很多很多,比如:毛茸茸的狼蛛,可恨的菜青蟲,美麗的蝴蝶,好幫手七星瓢蟲等等。

給大家講講那可恨的,綠油油的菜青蟲吧!大家可能會在蔬菜上見到過幾次,農家的人們可見得多了,他們認為是厭惡至極的大壞蛋。看那,這個捲心菜的葉子被菜青蟲啃得七零八落,好惡心啊!這犯人菜青蟲就躺在那片菠菜葉上飽餐一頓呢!他愛啃食所有蔬菜,是蔬菜的'剋星。無論是捲心菜,無論是大白菜,還是西洋菜。如果有一羣菜青蟲的話,百分之一百會把他們給啃得一乾二淨,連渣也不會剩給農民。

菜青蟲媽媽一般都會把卵產在那些新鮮,完整的大青葉上面。他們不會像辛勤的麻雀媽媽,離開巢穴去給自己的子女們找吃的。他們一產下卵就一走了之。那片新鮮菜葉便是充足的營養。自已便是一走了之。農民總是把菜青蟲一一除掉。但擒賊先擒王。老大沒有抓住,就會繁殖更多的下一代。但是,高爾基先生聽説農民們有一種祖先留下來的消滅菜青蟲的有效辦法。先在陽光最猛烈的地方設一個木製的十字架,在頭頂上擺上羊頭骨或者牛頭骨。距他們的祖先説:“菜青蟲最喜歡呆在有光亮的地方,羊頭骨或者牛頭骨可以通過陽光放射光線。它們爬上了骨頭上面。那裏曬,熱,幹,最關鍵的是沒食物。一,二個小時就能曬死一條菜青蟲。農民只是説偶爾在頭骨上見到過幾條菜青蟲被曬死。祖傳下來的辦法只能消滅少部分的,大部分都呆在自已那一片大菜葉上睡覺。現在爛菜葉少了,價值更加高了。

最重要的是它讓我們又增長了一些知識。比如我外公種菜時也會遇到菜青蟲啃食蔬菜的時刻。但他們不知道怎麼預防,用農藥呢,賣出的收穫少了。自已吃怕對身體有害。自從我看了《昆蟲記》,知道了高爾基先生那裏的農民祖先有種消滅菜青蟲的有效方法。我外公使用了一下。還真有效。看多書好啊!我外公常讚歎道。

我愛看《昆蟲記》,更加愛看課外書。

讀《昆蟲記》有感14

昆蟲記是我讀過最有趣的一本書,之前我還不知道有人會用盡一生的心血,寫一部關於蟲子的書,這個人就是法國著名科學家、科普作家———法布爾。他是第一位在自然環境中實地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以優美的語言為人們描繪了一個異彩紛呈的昆蟲世界。昆蟲記是一部描寫昆蟲習性、工作、繁衍、死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敍述,惹人捧腹……被作者人性化的蟲子們紛紛登場,展開了一段段神奇、有趣的故事。看了昆蟲記我才知道,原來好多昆蟲是天才的'建築師、藝術家,它們的巢穴就是一件件無法模仿的藝術品,而它們的本領是與生俱來的,簡直太奇妙了。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非常有趣,比如:蟬是怎樣脱殼的;屎殼螂是如何滾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的;螢火蟲是如何發光的;小甲蟲是如何關心下一代的;還有蜘蛛是怎樣通過電報線獲取獵物的等等,一個個小故事看了讓人着迷。不過也有讓人害怕的,螳螂外表看上去非常美麗,其實它們相當殘忍,是天生的殺手,它們不僅吃其它昆蟲,同類間也自相殘殺,簡直太讓人難以置信了!昆蟲記使我懂得了許多知識,也讓我對作者產生了深深地敬佩。法布爾克服了重重困難,年復一年,堅持不懈地觀察、實驗、寫作,為人類世界奉獻了一部不朽的作品。書中對各種昆蟲細緻地觀察,生動地描寫,都體現了作者的用心,在他的筆下一隻只昆蟲都活靈活現,充滿了靈性與智慧,達爾文稱他為“無與倫比的觀察家”。 這本書讓我覺得法布爾的探索精神是最為可貴的,他求真、求實值得我們學習,激起了我們對未知領域的探尋,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為我們開啟了一扇通向昆蟲世界,更是通向科學世界的大門。

讀《昆蟲記》有感15

一個人耗費一生的光陰觀察,研究蟲子,已經算是奇蹟了;一個人一生專為昆蟲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更不能不説是奇蹟。這些奇蹟的創造者就是《昆蟲記》的作者法布爾。《昆蟲記》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科學鉅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法布爾也因此獲得了“科學詩人”“昆蟲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等稱譽。

我敬佩他優美的文字。你看,他這樣描寫蟬和螞蟻乞討糧食時的狼狽形象:螞蟻站在門檻上,身邊擺放着大袋大袋的麥粒,正調過臉去背對前來乞討的`蟬。那蟬則伸着爪子,唔,對不起,是伸着手,頭戴18世紀寬大撐紅邊女帽,胳膊下夾着吉他琴,裙襬被凜列寒風吹得貼在腿肚子上……。讀着這惟妙惟肖的語句,我不由得對法布爾肅然起敬。

我佩服法布爾細緻觀察的精神。法布爾對昆蟲的描寫,真是細緻入微,令人讚歎。如法布爾對昆蟲倒掛姿勢的描寫:“它有四隻後爪的爪尖鈎住網子,後背朝上,紋絲不動,高高掛在籠頂,四個懸點承受了整個身子的重量。”也許,這就是法布爾的成功之處吧!

我敬佩他的頑強,他把畢生從事昆蟲研究事業的成果和經歷用散文的形式記錄下來,使昆蟲世界成為人類獲得知識的樂園,可他為了完成《昆蟲記》,幾乎是犧牲了一切。他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的一生是在家人及世人的“偏見”中度過的,是在貧苦中捱過的,但他從未放棄對昆蟲的研究,安於清苦,坐了一輩子冷板凳,最終成為傑出的昆蟲學家,文學家。

法布爾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昆蟲記》更多是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精神,這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