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讀後感範文(通用13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26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莎士比亞《哈姆雷特》讀後感範文100字(通用13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讀後感範文(通用13篇)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讀後感1

他的經歷非常人能及,也許他本人就是一個奇蹟,命運的不公並沒有讓他屈服,而讓他勇敢的站起來,勇敢的面對一切,這是他的責任,他不能逃避只能接受。他想的不光只是為父報仇,而是重新創造人生。

哈姆雷特從德國的威登堡匆匆趕回國內,本是來參加他父親的葬禮的,但出乎意料的是他未趕上父親的葬禮,卻目睹了母親與叔叔克勞迪斯的婚禮,這使哈姆雷特疑竇在心,並且夜晚在王宮城堡的露台上與父親的亡魂相見,父親告訴他是他的叔叔所為,於是他決定為父報仇。開始了他艱難的復仇歷程,與克勞迪斯展開了你死我活的較量。最終,向克勞迪斯亮出了復仇之劍。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他提出這個問題正是哲學的基本命題。是苟且偷生逃避一世還是勇敢面對為父報仇,既是最後可能死亡。雖然天性善良的他在生死問題上一度疑惑,使其對未來複仇行動躊躇不決,但最後他依然選擇了後者。這種戰鬥精神是值得我們現在學生學習的,學習他與命運抗爭的人生態度,學習他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

如今的現實中,倘若我們遇到了困難,我們也許開始會和哈姆雷特一樣,會在逃避與面對中猶豫不決。但我們要堅信,逃避不能解決問題,我們要勇敢面對,迎難而上。生活就像一場雨,看似美麗,但更多的時候我們需要忍受那些寒冷與潮濕,那些無奈與寂寞,並以晴日的幻想度日,當沒有陽光時你自己便是陽光,沒有快樂時你自己便是快樂。面對困難,需要有“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自信,需要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豪情;需要有“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不屈精神。擁有這些無論你走到哪裏你都是富有的人。苦難可以磨練我們的意志,可以讓我們在任何時候都不言棄,逃避是弱者的做法。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我們也應如此。

曾記否,海爾總裁張瑞敏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克服國內外層層阻撓,將海爾打造成為國際品牌,響譽海內外;曾記否,魯迅棄醫從文,不顧敵人的死亡威脅,用一篇篇震撼人心的文章喚起國人的'愛國意識。這些愛國學者面對困難,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毅然選擇大義,不光是為了自己,更為國家做出了不朽的貢獻。面對風雨,哈姆雷特勇敢的承擔起責任,而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在如今快節奏的生活中更應學會承受壓力,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因為有了風雨,我們的人生才多姿多彩,我們的精神才堅韌不拔,我們的快樂才淋漓盡致。

風雨人生,也就是成功人生。經歷了風雨,你才會有一份坦然,經歷了風雨,你才會有拼搏的喜悦。我們處在花樣的年華,時刻必須記住:是雄鷹就要翱翔藍天,是水手就要搏擊風浪,是人生就要轟轟烈烈。正如哈姆雷特一樣,為報父仇不惜犧牲一切,他這種勇於面對、不服輸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心靈的某根弦就這樣被輕輕地觸動了,思緒也隨之開始飄飛。

風雨、苦難,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挑戰的勇氣。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讀後感2

《哈姆雷特》,作為莎翁"四大悲劇"之一,講述了丹麥王子哈姆雷特替父報仇併為此送命的悲劇故事。高中語文課本節選過《哈姆雷特》的結尾部分,當時由於我還沒搞懂人物關係和故事背景,對高潮部分理解並不深,現在讀完了《哈姆雷特》,對其中的情感似乎有了更深的瞭解。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不知道哈姆雷特最終的選擇是代表了生存,還是預示着毀滅。雷歐提斯臨死之前,將國王克勞狄斯的陰謀揭發,哈姆雷特身受一劍,看着早已飲下鴆酒身亡的母后,將毒劍刺向了國王克勞狄斯。如此混亂的局面,正如唯一的目擊者和倖存者霍拉旭對後來到場的福丁布拉斯講述的那樣:"你們可以聽到姦淫殘殺,反常悖理的行為,冥冥中的判決,意外的屠戮,藉手殺人的`狡計,以及陷入自害的結局:這一切我都可以確確實實地告訴你們。"這是對整個故事最好的總結。一切罪惡的源頭來源於弒兄的國王克勞狄斯,而優柔寡斷的哈姆雷特,未守貞潔的王后,單純天真的奧菲利婭,衝動武斷的雷歐提斯……則是這場悲劇的目擊者,促進者,遭受者。

哈姆雷特,作為本劇的男主角,可能稱不上真正意義上的英雄。他猶豫過,彷徨過,因為得知叔父所犯下的醜惡罪行,性格變得更加複雜和多疑。當一個人被仇恨矇蔽了雙眼,是很難保持理智和清醒的。但是面對叔父的試探與謀害,哈姆雷特冷靜面對,輕鬆化解,卻在最終與雷歐提斯的對決中丟了性命。他本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完美主義者和理想主義者,因為父親的離世、母親的過早改嫁和叔父的陰謀看到了現實的黑暗。他變得過激,他開始懷疑,懷疑親情,懷疑愛情,懷疑周遭的一切。遭受了重大的打擊,支撐他的或許只有那顆強烈的復仇之心了吧!這種復仇的念頭,從另一方面讓他變得更加堅定,更加果敢。復仇磨鍊了他自己,可惜哈姆雷特最後還是死在了叔父的陰謀裏,我們失去了一位充滿正義的英雄!

但是我對其中的部分情節還是存在着疑惑。波洛尼厄斯,雷歐提斯和奧菲利婭的父親,被哈姆雷特一劍刺死,他的離去顯得太過草率。如果當時藏在後面的不是波洛尼厄斯,而是克勞狄斯呢?哈姆雷特也會如此草率嗎?而正是這位大臣的離開,導致了哈姆雷特被遣往英國,奧菲利婭的發瘋墜河,雷歐提斯的造反,克勞狄斯的終極陰謀……或許,這就是命運的安排吧!

若説《哈姆雷特》的現實意義,拋去莎翁卓越的藝術處理技巧,我想就其內容淺談自己的認識。對哈姆雷特來説,命運是公平還是不公的?若説公平,為何要讓他遭受叔父的陰謀,同伴的背叛;若説不公,他何以復仇成功,不留遺憾地離開。命運,大多數時候是殘忍的,但我們要做的不是怨天尤人,聲討這種殘忍,而是應該奮起抗爭,像哈姆雷特一樣,對這種殘忍説"不",挑戰它!

在這個不平靜的雨夜裏,我似乎又看到了老國王的冤魂遊走在黑夜裏。不知道這是不是他想看到的結局……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讀後感3

哈姆雷特,一個生在戲劇裏,又活在生活裏,人性中的人物。他是具有人文主義典型性的象徵,是一個經歷痛苦後憂鬱寡歡的人,是一個心懷昂揚熱血激情卻又猶豫不決的人,矛盾是他的集中體現,思考和獨白是他的表達,他用他特有的方式演繹着自我,演繹着這個王子的悲劇。

對於自我的剖析,你總能在哈姆雷特的身上尋找到蛛絲馬跡。無論是關於生死意義的探尋,還是自我追求的抉擇,哈姆雷特都獨到的展現了人的發展的矛盾。哈姆雷特的形象的設計就是這麼神奇,一千個不同的讀者眼裏,便有着一千個不同的哈姆雷特的形象的體悟。

他是丹麥的王子,所以他肩負着維護國家安定繁榮的義務;他是慈祥的父親的兒子,所以他必須肩負為父報仇的責任。壓抑使他躑躅、猶豫、不斷地深思、不斷地自言,他總是一個人,朋友的背叛,愛人的失去,母親的改嫁,一切都離他越來越遠,他孤獨的.行走在一條復仇之路上。這樣,他也只能更加抑鬱,更加癲狂。原本的只是為了欺瞞叔叔而裝瘋,卻早已不知不覺陷入了其中,就像面具戴久了,就會忘記面具之下的自己似的。曾經那個感歎世界是“負載萬物的大地,是一座美好的框架,覆蓋眾生的蒼穹,是一頂壯麗的帳篷,是金黃色的火球點綴着的莊嚴的屋宇”,感歎人類是“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漸漸的在現實的改變中改變了。他對世界失去了信心,他眼裏的世界,“只是一個不毛的荒岬,只是一堆污濁的瘴氣的集合”。

人類不能使他發生興趣,女人亦然。在哈姆雷特的身上,有人看到了不幸之後多思多慮、多愁善感的人,有人看到了生命微弱的光,有人感受到消沉如疾病難以擺脱的痛苦,亦有人看到過於猶豫而使行動遲緩的自己。哈姆雷特身上集聚了人性的複雜,演繹的人最本真的情緒。莎士比亞用他最擅長的情感的描繪和心理的刻畫來展現哈姆雷特,造就了這個世界著名的悲劇之作。

人文主義是莎士比亞在這部戲劇中極力展示的,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憂慮的背後,流露着對理性、秩序和新的道德理想和社會理想的渴望。他是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結合。豐富多彩的語言,性格分明的人物,使之不愧於莎士比亞悲劇的第一部。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讀後感4

愛是人類最偉大的情感。《哈姆雷特》因為恨而導致了悲劇,因為恨而導致了湮滅,這是令人哀歎的。可這悲劇可以避免嗎?殺父之仇,向來是不共戴天的,忍耐下去,不如自裁。

唯一可以避免這場悲劇的方法,只有克勞狄斯當初抑制住自己內心的貪婪,不去對自己的兄長下毒手,但他與王后的感情能讓他不那麼做嗎?王后的.背叛令人不齒,但先王如若不是好大喜功、終日忙於征戰的話,自己的愛人又會愛上一個不如自己千萬分之一的男性嗎?這些都是不可考證的。但智慧的莎翁還是給了一些提示,他安排了福丁布拉斯這個角色,與哈姆雷特形成鮮明的對比,同樣是王子,前者本要忤逆王意、發動戰爭,但最終凱旋而歸;後者則先後失去了自己父親、愛人、母親。

劇本最後,福丁布拉斯説道:“……把哈姆雷特像個軍人似的抬到台上,因為他要能登上王位,一定會成為一位賢明的君主……”這讓筆者不由得浮想聯翩:對於悲劇的主角哈姆雷特來説,是否存在另一條不同的道路呢?

劇本里的“現實”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讀後感5

《哈姆雷特》是一部悲劇,寫的是哈姆雷特為父復仇的一個故事。

父親的猝死,叔父的篡位,母親的改嫁,直至,自己與奸王同歸於盡,母親喝毒酒身亡,都一直充斥着一種悲劇的色彩,讓人不忍卒睹。不愧是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之首"。《哈姆雷特》本身是一部戲劇,情節性非常強,戲劇色彩很濃厚。

哈姆雷特是一個有着崇高社會理想的年輕人,是一個充滿人文精神的青年,他出身於皇室,卻只接受人文主義教育,同當時的人文主義者一樣,對"人"充滿了熱情的讚譽:"人類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傑作!多麼高貴的理性!多麼偉大的力量!多麼優美的儀表!多麼文雅的舉動!在行為上多麼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麼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而,在他的心目中,他的父親,老哈母萊特正是這樣一個人的典範。他對朋友坦承,對愛情忠貞,

在哈姆雷特的情人菲奧莉婭的眼裏,他是一個受人民喜愛的、優雅的王子,自然的得到大家的擁戴。開始的一切,是那麼的幸福。

直至,一切的打擊,一切的不幸落到他的身上,才感悟到了這個社會的不幸和不合理!對於哈姆雷特而言,復仇,已經不是一件單純的為父報仇的事了,而是關係到拯救國家,拯救民族的責任。就這本書來説,哈姆雷特,把他個人的遭遇同整個人類社會和國家的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或許就是哈姆雷特經久不衰的原因了吧精神可貴!

在戲劇上,《哈姆雷特》是代表了莎士比亞戲劇的最高成就。他成功的塑造了,不同性格的人,即使是同樣是反面人物也會有不一樣的表現方式。人應該為美好的理想而生存,為社會的正義去獻身。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讀後感6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的代表作,更是著名的悲劇作品,向我們展示了宮廷王朝的內部鬥爭一角,在權利面前,人性的扭曲和罪惡。讀了這本書,更是讓我深受啟發,我們不能因為身外之物而去傷害自己的至親,例如權利、金錢等等,這些會讓我們變得面目猙獰。

哈姆雷特其實講述的是王子復仇記的故事,丹麥王子在大學期間聞得父親的死訊,趕回去奔喪,在一個月內,他的叔叔克勞狄斯即位並和自己的母親結了婚,這一切讓他感到驚詫和疑惑,緊接着衞士霍拉旭在站崗的時候聽見了老國王喊冤的聲音,並揭發了克勞狄斯謀殺篡位的事情。哈姆雷特決定復仇,卻錯誤的殺死了戀人奧菲莉亞的父親,當他逃回丹麥時聽見了戀人自殺的消息,而奧菲莉亞的哥哥提出要和哈姆雷特決鬥。決鬥中兩人同時中了毒劍,而王子的母親也因為誤喝了他的叔叔準備的毒酒死亡,哈姆雷特在臨死前殺死了叔叔克勞狄斯,並讓朋友霍拉旭告知世人。

故事就結束了,很現任是個悲劇,哈姆雷的父母親以及叔叔戀人都死了,讓我們讀起來不免感到情緒低沉,但故事給我們帶來的'對現實世界的反思。

在封建王朝裏,像王子復仇記這樣的故事一幕接着一幕,並不是稀奇,但人們仍然會因為權力和金錢而殘害至親,這是人性的扭曲。

我們要建立健康的思想觀念,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不要因為一些身外之物而做出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上演現實的悲劇。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讀後感7

寒假裏,我讀了文藝復興時期戲劇之王莎士比亞的傳世傑作《哈姆雷特》,它被譽為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

這是一個以復仇為主題的悲劇故事,故事的大致內容是:哈姆雷特原本是一個無憂無慮的丹麥王子,可是他的叔父非常陰險,為了篡奪王位,竟手足相殘,不僅殺死了他的父親,還霸佔了他的'母親。他父親的靈魂向他控訴,把自己被害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於是哈姆雷特開始裝瘋賣傻,同時尋找機會,瞭解真相。他將父親靈魂控訴的故事編成了戲,特意演給叔父看,果然發現叔父在演出過程中驚慌失色,證實了他的猜疑,於是他決心找機會報仇。有一次,他錯殺了大臣波洛涅斯。叔父於是唆使波洛涅斯的兒子與哈姆雷特決鬥,結果雙方在決鬥中都中了毒劍,哈姆雷特在臨死前趁機刺死了叔父,母親也飲毒酒死去,四人同歸於盡。

讀完這個故事,我不禁悲喜交加:悲的是哈姆雷特中了叔父的詭計,最終中毒死去;喜的是他臨死前終於刺死了叔父,報仇雪恨。哈姆雷特的機智勇敢、叔父的陰險貪婪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叔父既陰險、又貪婪。為了篡奪王位,竟用毒藥暗殺了親兄弟。後來,又把哈姆雷特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想方設法進行陷害:先用詭計想讓英王殺害哈姆雷特;後又挑撥離間,讓波洛涅斯的兒子與哈姆雷特決鬥,並在劍上塗上毒藥,在酒裏下毒。最後,叔父死在了哈姆雷特的劍下,罪有應得。

主人公哈姆雷特機智勇敢,臨危不懼,敢於抗爭。他先裝瘋賣傻,麻痺叔父對他的警惕。然後,利用請叔父看戲的機會,證實了父親靈魂的控訴。知道真相後,他勇敢地決定復仇。在去英國的船上,他發現並改寫了叔父寫給英王的信,挫敗了叔父的陰謀。在決鬥中,他雖然中了劇毒,仍然趁機刺死了叔父,得以報仇雪恨。

《哈姆雷特》語言精練,情節生動,內容精彩,筆調幽默辛辣,是戲劇文學的經典作品。叔父的陰險貪婪、哈姆雷特的機智勇敢,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裏。對權力和財富的貪婪慾望,會扭曲人的靈魂,導致謀財害命、互相殘殺等悲劇,值得人們引以為戒。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讀後感8

《哈姆雷特》被推崇了幾個世紀。就是到現在,依然感覺它震撼人心。而這一切不是情節的因素,也不僅僅是出色的文學手法,而是它所體現出來的問題。它描寫的是一種極其原始的悲劇,人的悲劇。

劇本主要寫了丹麥王子哈姆雷特在外地讀書時突然接到父親的死訊,回國奔喪不久後,叔父登基,並與哈姆雷特母親結婚,他對此充滿疑惑和不滿。不久後,父親的鬼魂出現,告訴哈姆雷特自己是被新國王害死,並要求哈姆雷特給他報仇,哈姆雷特通過裝瘋賣傻,證實了叔父謀害老哈姆雷特的事實,他對這一事實充滿憤怒和不滿,開始了對叔父復仇計劃,在這次復仇中,他害死了很多罪有應得的人,卻也害死了無辜的人和失去愛的人。

在理想與現實之間,他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中,他的人生觀發生了改變,他的性格也變得複雜和多疑,同時又有滿腔仇恨不能發泄。“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常常困撓着他,令他痛苦不已。

這個故事,從鬼魂、裝瘋賣傻、失去愛情、試探國王、誤殺大臣、被流放,到最後的決鬥,故事曲折,激動人心。“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問題”這句哈姆雷特感歎的話,從中可以看出哈姆雷特內心痛苦的掙扎。明明心裏是善良的,不想這樣,但是無奈被命運控制着,被仇恨矇蔽着,母親改嫁與父親弟弟,和父親的`死亡,給哈姆雷特很大打擊,讓他心裏留下了陰影,最後愛情的葬送,在這如此的大悲劇中,還有這小悲劇,他無助,可憐。

在父親死的這一段時間裏,哈姆雷特因為現實的殘酷,改變了許多,在磨鍊的過程中他通過親身的經歷和自己的思考來提升自己。他變得堅定,他要通過自己的奮鬥改變命運。但最後,他還是為了正義犧牲,他死得偉大,令人惋惜。

有句話説:“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我的心中,哈姆雷特的命運很悲慘,但他卻很勇敢得奮起反抗,他的英雄形象深深地刻在我心上。是的,在命運面前,我們要勇往直前,無論遇到什麼困難與挫折,都要頑強地作鬥爭,在逆境中,迎難而上,想盡一切辦法走上成功之路。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讀後感9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的四大杯具之一,也是其最知名的杯具作品,被許多莎評家視為莎士比亞全部創作乃至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性作品。如果説《奧賽羅》是關於感情的杯具,《李爾王》是關於親情的杯具,《麥克白》是關於野心的杯具,那麼《哈姆雷特》則是這三者的綜合,並且在這感情、親情與野心的杯具中最終體現人的性格杯具。

哈姆雷特像我們每個人一樣真實,但又比我們偉大。他是一個巨人,卻又是一個真實的人。哈姆雷特以自我的“毀滅”去毀滅了醜陋的叔叔克勞迪亞斯;以自我的“毀滅”深深的把當時醜陋的現實刺了一刀;以自我的“毀滅”成就了他的.祖國——丹麥的“生存”;也以自我的“毀滅”留下了那振聾發聵的“哈姆雷特命題”。哈姆雷特是個與惡劣世俗同歸於盡的杯具英雄,但他悲壯不悲觀!曾有人這樣説過:其實杯具具有一種深刻的美,杯具存在的好處就在於它不只是為了贏得人們一掬同情的眼淚,而是要透過對杯具產生、發展、結局的整個過程喚起人們對生命好處的嚴肅思索。杯具也正是透過對一切矛盾衝突必然性的揭示,表達了對真、善、美的肯定!

在沙翁所有的作品裏,《哈姆雷特》或許是最受爭議的一部,也是最受注目的一部。無論你在人生的哪一個階段,當你經歷了一場豐富而深刻的精神生活,當你提升了自我的人格,重新發現了一個全新的自我,你總是能在〈哈姆雷特〉裏找到一些你會覺得那似乎就應是屬於永恆與不朽的東西。在很大的層面上,它描述的是一種極其原始的杯具,人的杯具。

這個戲劇中有一段十分經典的關於死亡的台詞:

生存或毀滅,這是個必答之問題:是否應默默的忍受坎苛命運之無情打擊,還是應與深如大海之無涯苦難奮然為敵,並將其克服。此二抉擇,就竟是哪個較崇高

哈姆雷特選取了死,“死即睡眠,它可是如此!倘若一眠能了結心靈之苦楚與肉體之百患,那麼,此結局是可盼的!”死並不是可怕的,而是一種歸宿,一種最安全最適宜安撫靈魂的方式。只可惜,在死的時候也不是徹底清淨的。沒有人能告訴我們死了之後是什麼樣貌,不明白死去以後是否真的有夢,而那夢又將是完美的還是殘酷的。命運,性格,抉擇這些該是《哈姆雷特》永恆的魅力所在吧“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讀者”,擁有無比藝術魅力的《哈姆雷特》以其獨特的魅力在世界的舞台上影響着一代代的人們,折服了千千萬萬的讀者。在“哈姆雷特”那兒,人們看到了許多

在我眼中,《哈姆雷特》經典的人物的性格,情節的發展又或是他們的形象都可是是命運的無形之手所造就的杯具罷了。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讀後感10

命運這種東西是怎樣的一種存在?他既像影子一樣和我們形影不離,又似陽光一樣温暖人心,但更多時候,像夢魘一樣深邃而可怕。“上帝的意旨支配一切”這句話,無疑,相當精闢。

創作於1600~1601年的劇本《哈姆雷特》整整被推崇了幾個世紀。就是到現在,依然感覺他震撼人心。而這一切不是情節的因素,也不僅僅是出色的文學手法,而是它所體現出來的問題。它描寫的是一種極其原始的悲劇,人的悲劇。劇中的人物,地位不同,性格鮮明,但都遭受了同樣的東西的摧殘,那就是擺佈自己的慾望,還有被稱之為命運的偉大的囚籠。這樣的情形,也許自從有人以來,便不曾消失過。他們是與人共生共在的。

主人公哈姆雷特首先面對的是自己的原先的理想世界的破滅。一開始的哈姆雷特沒有經歷過什麼巨大的挫折,生活的環境也比較單純。一直學習西方正統思想的他認為“人類是一件多麼了不得的傑作!多麼高貴的理性!多麼偉大的力量!多麼優美的儀表!多麼文雅的舉動!在行為上多麼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麼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

後來,高貴的令人崇拜的父親死了,而貞潔的母親一個月不到就改嫁了篡奪了王位的叔父。這使他對世界產生懷疑。而這種懷疑直接促成了他後來的彷徨。他見到了鬼,得知了原來是叔父殺死了父親,這加重了他對現實社會的失望,對它的原先的天真進行了再次否定,使他不信任,“我所見的幽靈也許是魔鬼的化身”。

再後來,通過戲中戲發現了叔父的罪大惡極之後,他依然沒有終止他的彷徨?為什麼?哈姆雷特並不是那種高喊口號的人,懷疑使他思索。原先完美的東西原來並不存在,貞潔抵不過慾望,道德戰勝不了貪念。為此他説:“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活着是一種痛苦,但是對死又懷有那麼絕對的恐懼。他遇到了一個無法回答的難題,卻又無從逃避。

劇中所有的.人物都面臨着一個異常強大的勢力,那就是外部世界。

原本他們都像孩子一樣比較快樂的生存在美好的上天為他們安排的温牀裏。直到他們有一天發現這個襁褓實際上是一個深淵一般的沼澤,而自己是多麼的渺小。“這是一個顛倒混亂的時代,唉,倒黴的我卻要負起重整乾坤的責任”。哈姆雷特最早發現了自己的無能。這不僅僅是他對復仇的無能,還在於復仇這種行為本身的無能。國王的篡奪王位,王后的改嫁,都不同意義上和這個行為有共同之處。他們全都沒有達到自己想要達成的目的。反而陷入了另外的困境中。

實際上這個王子並沒有給老國王復仇,儘管他最後刺死了新國王,但這更大的意義上是為了將死去的自己。他的復仇很失敗,因為他一直在彷徨,他憎恨這個世界,也憎恨自己。他對別人冷嘲熱諷,對自己則是不斷地責備。他嘗試着去做一些事情,但更多時候他一動不動。他的形象,和其他人的英雄般的魯莽相比,更像是一位痛苦的智者。他更多的進行精神上的抗爭。

《哈姆雷特》向我們表現了一羣對抗命運的人的最終的結局。

他們嘗試着改變命運,結果什麼也沒有解救。他們嘗試着挽回過去,結果什麼也沒有得到。這種無奈,存在於每一人身上,也許這就是人本身最大的不幸。《哈姆雷特》式的悲劇伴隨着每一個人,各個方面,並且無時不刻。

要知道過去是無法挽回的,所以我們必須向前看,才能避免做一個無能又無奈的人。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讀後感11

被馬克思喻為“最偉大的戲劇大師”的莎士比亞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傑出的藝術大師,他不僅僅屬於一個時代,並且屬於所有世紀;他不僅僅屬於英國,並且屬於全世界。浪漫派詩人濟慈曾説,“莎士比亞過的是寓言的一生:他的作品就是詮釋。”世界上對這位巨人的劇作一往情深的導演不計其數,異常是對《哈姆萊特》這部傑出的經典戲劇更是情有獨鍾,俄國導演梅耶荷德就曾説:“如果將來的某一天世界上所有的劇本都失傳了,而《哈姆萊特》沒有失傳,那麼戲劇就還存在。”

完成於1601年的《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戲劇創作的最高成就,別林斯基稱《哈姆雷特》是戲劇詩人之王的燦爛王冠上頭的“一顆最光輝的金剛鑽”。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哈姆雷特》是當今世界最受歡迎的戲劇,他的劇本僅在1979~1985年間就出版了92次。

好的作品往往源於社會生活。《哈姆雷特》故事情節取材於12世紀末的一部丹麥史,1567年一位法國作家把它寫進自我的故事集裏,16世紀80年代中,倫敦舞台上曾多次上演過莎士比亞同時代劇作家據此改編成的戲。1601年,莎士比亞又把它重新改編,把一段中世紀的封建復仇故事改寫成一部深刻反映時代面貌,具有強烈反封建意識的杯具,哈姆萊特的形象也所以成為世界文學中著名的藝術典型之一。

據説莎士比亞寫《哈姆萊特》的時候,英國是“一個顛倒混亂的時代”。這時,宮廷揮霍浪費,社會動亂不堪,,王室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尖鋭。莎士比亞深深感到自我的人文主義思想和英國現實之間存在着無法解釋的矛盾。他開始在《哈姆萊特》中深刻揭示出這一矛盾。他經過這一個古老的宮廷仇殺故事,對以克勞狄斯為首的專制王朝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對王子哈姆萊特這個人文主義者所進行的反封建暴政的鬥爭,給予了熱情的讚賞和深厚的同情。

第一幕:哈姆萊特聽王家城堡上的哨兵報告,城垛上出現了一個酷似先王的幽靈。遇見了它,證實了他的最大疑懼:原先正是先王的兄弟克勞狄斯,在先王熟睡時分謀害了他,隨即篡奪了他的王位,並娶了孀居的王后。鬼魂告誡他要嚴守祕密,伺機為他報仇,然後消失了。在這一幕中,哈姆萊特的一段話讓我感受頗深。

“在個人方面也常常是這樣,由於品行上有某些醜惡的瘢痣,或者是天生的——這就不能怪本人,因為天性不能由自我選擇;或者是某種脾氣發展到反常地步,衝破了理智的約束和防衞;或者是某種習慣玷污了原先人喜愛的舉止;這些人只要帶着上述一點缺點的烙印——人生的標記或者偶然的機緣——不管在其餘方面他們是如何聖潔,如何具備一個人所能有的無限美德,由於那點特殊的毛病,在世人的非議中也會感染潰爛;少量的邪惡足以勾銷全部高貴的品質,害得人聲名狼藉。”

確實如此,人的本性,很多時候都在被爭論着。究竟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呢人的品行,似乎隨着時代的發展反而一步步退化了。古代所提倡的“大同思想”,似乎已被遺忘。人的醜惡漸漸顯露了出來,搶劫等已是司空見慣的事了。而“發脾氣發到反常地步”這便是心胸狹窄的表現。

第二幕:懾於那個可怕的祕密和所承諾擔當的艱鉅任務,哈姆萊特讓江湖戲班演了一齣戲。第三幕則重點描述了這齣戲。其獨白再次深深地打動了我。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默默忍受命運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無涯的苦難,經過鬥爭把它們掃清,這兩種行為,那一種更高貴”“生存還是毀滅”的疑問應當説貫穿於整個杯具,最終導致哈姆萊特走向死亡。這段內心獨白不僅僅是哈姆萊特的疑問,更是許多人類痛苦的根源。哈姆萊特的杯具命運也根源於對這個疑問的理解和闡釋。一般認為,這個人物既有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反封建、崇尚人的理性的特徵,又有宮廷貴族後代悲觀、憂鬱的消極一面。在應對死亡時,具有人文主義色彩的一面令其勇於走出黑暗,應對人生,而悲觀的一面則讓他對擺脱不了死亡的恐懼而痛苦萬分。儘管哈姆萊特最終選擇了勇敢應對,但死亡最終還是降臨在他的身上,更重要的是,對死亡的恐懼至始至終困擾着他。

“生存還是毀滅”確實引發人的深思。處於這個年齡的我從來都沒有好好研究過這個問題,最大的願望就是無憂無慮地過着每一天。確實如此,我想的事情都很簡單,從未停下來好好想過一個問題。現實的我,不想去太過於繁瑣的問題,一遇到問題,似乎都是在爸爸媽媽的指導下走出一個又一個迷宮。此刻回過頭來想想,自我確實很幼稚。生存毀滅似乎在一念之間。不明白為什麼世間有那麼多人選擇逃避而結束自我的生命。“忍”,世間有很多事情都要忍。其實,靜下心來想想自我為什麼要氣憤和不滿呢僅有自我明白。

我們生存的社會不可能到達古代所提倡的“大同社會”。對於環境,我想僅有自我學着去適應吧。如果你沒有本事改變周圍的生存環境,那麼努力去適應便是自我最大的成功。

在哈姆雷特身上,人的脆弱性和環境的殘暴性是如此相反而又相成。社會環境的混亂,人心的險惡便是杯具的最大根源。應對誘惑和挫折,我們不能一味地抱怨。讀好書不僅僅是思想的淨化,也是心靈的淨化。最起碼,讀了這本書,我開始深深地思考自我的問題,也明白很多看似簡單的道理。我不願有哈姆雷特的軟弱,雖然偶爾會有點脆弱,可是每一次從挫折中爬起來時,我對着自我一笑。因為我明白自我沒有想象中脆弱。

總而言之,真正的經典是不會被時間的塵埃所埋沒,相反,猶如陳年的美酒,越是年代久遠,越能散發醉人的醇香,《哈姆雷特》就是這樣一部作品。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讀後感12

隨着老國王的死去,克勞狄斯登上了王位,並娶了自我的嫂子。年輕的王子哈姆萊特回國奔喪,父親的死使他痛不欲生,但老國王的鬼魂的出現,使哈姆萊特明白父親是被自我的叔叔謀殺的。此後,哈姆萊特開始了自我的復仇計劃。

哈姆萊特對人自身,對人類的明天滿懷熱愛和信心,是一個典型的人文主義形象。當他應對黑暗的封建勢力,再加上殺父之仇,他必然回去反抗、去鬥爭。

可是當他應對強大的邪惡勢力時,他猶豫了,痛苦了。甚至開始懷疑了鬼魂的話,最終奮軍孤戰導致了自我的慘死,儘管他復了仇。

在復仇的同時,哈姆萊特瘋狂地愛上了首相的女兒奧菲利婭,可是波洛涅斯阻止女兒和他來往。一天,哈姆萊特突然找到她,在她面前做了許多瘋癲的舉動。其實奧菲利婭也深愛着哈姆萊特,可是她不夠堅強,太單純了。不瞭解周圍社會問題的複雜。最終做了幫兇的作用,使哈姆萊特的精神受到很大的打擊。揭示了封建教育對人性的摧殘,這也致使資產階級人文主義形象的哈姆萊特必定要去抵抗,將封建勢力打倒。

克勞狄斯是邪惡的化身,他自私自利,他只愛他自我,他是個極端利己主義者。他殺兄、篡位、淫嫂,壞事做盡。他使宮廷揮霍浪費,社會動亂不堪。這也是當時英國社會的真實寫照。

哈姆萊特作為深受廣大羣眾愛戴的王子,他身上具備整頓局勢、治理國家、報仇雪恨的.本事。然而應對強大的封建勢力,作為一個資產階級人文主義者,他始終把這種和人民緊密相連的事業看作一個人的仇恨。所以,他成為一個杯具,成為一個真善美與邪惡力量相沖突的杯具。

《哈姆萊特》寫於17世紀初,只是英國農村的“圈地運動”正在加速進行,王權和資產階級新貴族的聯盟瓦解。社會矛盾深化,政治形式日益惡化。詹姆士一世繼位後的揮霍無度和倒行逆施,使人民生活痛苦加劇,反抗此起彼伏。

《哈姆萊特》展現了一場提高勢力與黑暗勢力寡不敵眾的驚心動魄的鬥爭,揭示了權勢野心對人的毀滅性腐蝕毒害作用,揭示批判社會的種種罪惡。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讀後感13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最著名的—部悲劇,它突出地反映了作者的人文主義思想。莎士比亞説過,他的作品就是“給自然照一面鏡子,給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給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態,給時代和社會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記”。《哈姆雷特》正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哈姆雷特是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的理想人物。他是王子,按照傳統,是王權的當然繼承者。但是,他的美好前途被顛倒了的時代顛倒了。戲一開頭,作者就展現了一幅醜惡的社會畫面:國家發生宮廷政變,國王被害,陰謀家竊取了王位;王后改嫁;滿朝臣子趨炎附勢等等。世界彷彿到了末日。於是這個王子喊出了“時代整個兒脱節了”的吼聲。人們強烈地感受到這是“時代的靈魂”本身在呼喊。哈姆雷特本是個正直、樂觀、有理想的青年,在正常的環境下,他可以成為一位賢明君主;但是現實的社會迫使他不得不裝瘋賣傻,進行復仇。他是英國那個特定的動盪不安時代的產物。

在《哈姆雷特》這部戲劇中,處處可以看出作者着意把自己心目中的典型人物塑造成一個英雄形象的匠心:哈姆雷特很有心計,在敵強我弱的惡劣情況下,他敢於針鋒相對地進行鬥爭,他擊破了奸王設下的—個個圈套:先是戳穿了波洛涅斯和羅森克蘭等人進行刺探和監視的把戲;又使王后發現天良;接着採用“調包計”除掉了奸王的兩個走卒,把奸王“借刀殺人”的陰謀擊得粉碎;最後“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把雙重陷阱——毒劍和毒酒還給了奸王。在每一回合的鬥爭中,哈姆雷特都顯得形象高大。所以有評論説,《哈姆雷特》是一出“巨人型”的悲劇,此話不無道理。

但哈姆雷特決非“完人”。他雖然善於思索,卻優柔寡斷;他雖然受到人民的愛戴,卻並不相信人民。他説:“時代變得越發不像樣子,—個農民的腳趾竟然這麼靠近一個朝臣的腳後跟,擦傷了後者的凍瘡。”可見哈姆雷特的社會改革與農民所要求的變革相距甚遠。儘管哈姆雷特有令人欽佩的才能,竭力想除舊佈新,但他總是鬱鬱不樂,遲疑不決,他始終是孤立的。這就註定了他與醜惡同歸於盡的悲慘命運。

《哈姆雷特》描寫人物心理的.語言十分豐富,這在莎士比亞所有悲劇中也是十分突出的。如哈姆雷特的性格大部分是以“瘋話”表達出來的,他的“滿口荒唐言”就像迸發出來的火花。克勞迪斯陰陽怪氣的語言則照映出了他口蜜腹劍的醜態。波洛涅斯愛用詩體語言,給人以滑稽可笑的印象。

總之,《哈姆雷特》是一出人文主義思想家的悲劇,是歐洲文藝復興土壤里長出來的一朵長開不敗的藝術之花,直至今天,還在散發出它所特有的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