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孟子》讀書心得範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62W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孟子》讀書心得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孟子》讀書心得範文

《孟子》讀書心得範文1

《孟子》是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共同編撰完成的,全書效仿論語採用的對話體的論文形式,記述孟子與諸弟子的“疑難答問”以及孟子自己的“法度之言”,內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學説以及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學術問題的論爭,體現了孟子的思想學説,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孟子》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具風格,對後世散文的發展有着很大的影響。《孟子》發展了孔子“仁”的思想,提出了仁政學説與法先王的主張,確立了“天人相通”的理論,發展了儒家的教育思想,弘揚了“貴義賤利”的價值觀,是中國文化思想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對中國古代尤其是宋代以後的思想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孟子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孟子的思想已經融入了中國人的血脈之中,中國人做人處事的原則中,有着孟子的影子。

讀《孟子》,就是在學為人處世。《梁惠王上》首先講的是“愛民”的行為方式,《梁惠王下》則探討了“愛民”的行為方式即是“與民同樂”;《公孫丑上》則是探討愛心、同情心、憐憫心,惻隱之心和羞恥憎惡之心的行為方式問題,《公孫丑下》則闡述了天時、地宜不如人和的思想;《滕文公上》開始提出“性本善”的思想,即怎樣行善,怎樣以身作則的問題,並且批駁了墨子學派“兼相愛”的思想,指出人與人之間的愛是有差別等級的,《滕文公下》則討論了愛民的行為方式的價值取向問題;《離婁上》是探討行為方式的

規範問題,用社會行為規範來約束人們的行為方式,在《離婁下》孟子舉了兩個地區和年代相距都甚遠的帝王,用以説明統治、管理和服務人民,其道理是一樣的,那就是“愛民”;《萬章上》是圍繞着“孝”這個行為方式來進行探討,而《萬章下》則是圍繞着交“友”、“做官”以及“寄人籬下”的行為方式這些問題而展開的;《告子上》則從行為方式問題深入到人的內心,即人性的善惡,《告子下》則把重點放到了討論行為規範與行為方式的問題上;《盡心上》則是從本性與行為的關係問題轉到心理與行為的`關係上,也就是人在生存、生活、工作中根據什麼樣的心理選擇什麼樣的行為方式問題,《盡心下》則是對“自身修養”的盡心知命與行為方式間關係的探討。讀《孟子》,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孟子的辯才及形象性和邏輯性的結合。孟子的文章邏輯嚴密,説理暢達,氣勢恢弘。孟子善用譬喻,在《梁惠王上》第三張《寡人之於國也》一文中,孟子引出了“五十步笑百步”,通過這一比喻,孟子不僅形象而生動地表達了他主張實行仁政,提倡禮樂和愛民的理念,而且讓我深刻領教了他論辯的巧妙技巧和高超水平。

在孟子生活的那個年代,戰亂頻繁,諸侯們不擇手段追求功利,孟子大力提倡和宣揚仁義思想,充分體現了孟子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治國方面,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孟子》中隨處可見,孟子提出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的“為民”思想和著名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理論;在做人方面,孟子繼承孔子的思想,主張“仁義禮智信”,他提出了很多流傳至今的至理名言,如“捨生取義”“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縱使已經過去兩千年,但孟子的思想仍在以它獨有的魅力影響着我們。在我們這個物慾橫流,拜金主義盛行,精神貧乏的時代,孟子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1。孟子認識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平衡關係,強調愛物節用,主張“取物以時”、“取物有節”,以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這對我們維護生態平衡、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一定的思想啟示

2,孟子嚴厲批判了戰國中期的社會不公:“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反對暴政,主張“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税斂”,提倡任人唯賢,這對我們維護社會公正有重大意義

《孟子》讀書心得範文2

讀大學時,那位古代漢語的老教授對我們要求極為嚴格,那《孟子》是要求全書背誦的,也許就是因為這特別的機緣,我一直特別喜歡《孟子》。

其實,更深層的原因,是我喜歡孟子散文中那種雄辯的氣勢。孟子具有豐厚的學養,剛健的氣質,機智應變的能力,不僅以“好辯”著稱,而且極為善辯。我常常慨歎,要是孟子生活在當今時代,他一定是一個出色的律師。讀孟子的文章,我總是因此而想到藝術作品中那些大律師的“雄辯”或“詭辯”的場景,那些有經驗的律師去質問對方律師的委託人時,只要求回答“yes”or“no”,從而讓自己處於主動地位,牽着別人的鼻子走。孟子正是那樣,讓那些國君被他牽着鼻子走,從而成功地宣傳他的政治主張。

近來再讀《孟子》,再一次被孟子的雄辯風格所折服。

《孟子·梁惠王上》中説梁惠王在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之前,自詡“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然後以賑災救民為例,申説自己治國勝於“鄰國之政”,“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而“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面對這樣的問題,孟子不是去直接指出梁惠王治國之中的不足,那樣會讓好大喜功的君王難以接受,於是他以“王好戰,請以戰喻”巧妙地將話題轉到有利於自己的方面來,接下來,他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讓梁惠王明白並承認,自己所謂“盡心於國”不比鄰國之政好多少。

還有那次孟子見到齊宣王,為了宣傳他的“仁政”思想,他從“好樂”切入話題,他先是運用轉換話題、偷換概念的方式避開容易引起齊王反感的音樂的雅俗問題,借題發揮,巧妙把音樂話題轉為政治話題,從而激發了齊王的興趣,他忍不住主動問道:“可得聞與?”但孟子並沒有就此闡發他的道理,而是以“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和“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兩個問題,讓齊王很容易地同意獨樂樂不如與人樂樂,與少數人樂樂不如與多數人同樂,從而誘導出齊王在思想感情上趨向與民同樂的觀點,於是他滔滔不絕地“為王言樂”,引導出“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的結論,意即:與民同樂,推行仁政,人民歸附,便能統一天下。

但是我們知道,齊宣王真正關心的是“霸道”,他一心想着的是以武力征服天下,這與孟子的“王道”主張是完全相對立的,可是孟子憑藉着他的口才説服了齊宣王,成功地宣傳了自己的政治主張。我真的佩服兩千多年之前的孟子,也難怪後人要尊他為“亞聖”了。

可是此次再讀《孟子》,我卻總是把關注的目光放在了結果上:齊宣王傾心於春秋時期的霸主地位,一心想建立霸業,即位後任用名將田忌、孫臏等,伐魏大勝,後又攻伐燕國等弱小國家,最終未能採納孟子的政治主張。因此,我不得不慨歎這口才的蒼白無力的尷尬了。

我還想到我們這些從事班主任工作的人,我們雖然不一定有孟子那麼敏捷的思維,那麼雄辯的口才,但面對學生,我們一般都能把思想工作做到位,也許學生所持的.觀點與我們的觀點完全相反,但我們總可以用講道理的方式去説服他們,可是我們過後往往會發現,學生表態挺好的,過後落實在行動中卻效果不佳,有時甚至收效甚微,我們所遇到的,不正是孟子所遇到的“口才的尷尬”嗎?

當然,學生是成長中的孩子,是孩子,註定他們就會犯錯誤的,所以我們可以這樣的話來安慰自己,但這不也值得我們所有的教師和家長來反思嗎?如何用一種最有效果的方式來教育孩子,讓他們自己去領悟、去選擇,而不是以我們成年人的思想去規定、去限制。只有這樣,我們的工作才會是卓有成效,我們才能解決這口才的尷尬問題。

《孟子》讀書心得範文3

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於《論語》。像“父母在,不遠遊。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為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祕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説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説;“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

《孟子》讀書心得範文4

孟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跟孔子是儒家學派的鼻祖。

在瞭解孟子以前,我都覺得孟子是同一朝代的,可是,這本書剛開始看,就打破了我原先的想法。其實孟子是孔子去世很久;才出生的。小時候,孟子就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很崇拜孔聖人,十幾歲的時候,它還去過魯國,相知孔聖人的門第來叫自己,可是,孔子的徒弟差不多都已經去世了,於是,孟子找到了司徒牛,這時,司徒牛也已經是個駝背老人了,司徒牛原是子思老師(孔子的學生是最重視的學生,不過,一場疾病導致了他不敢見人,也能為他的背上莫名其妙的長出了一個錛俿角癇,於是他隱居與樹林裏,誰也沒見過他,但是孟子找到了他,司徒牛聽了孟子的講述,決定收他為徒,三年後,司徒牛讓孟子離開了那裏,勸他去更加開闊的地方展示才華。

孟子淚令老師後,回家興學育才,憑藉着他的本領,孟子成了有名的老師。

公元前347年秋孟子帶着幾個門徒去了齊國。起先,他受到齊威王的歡迎,齊威王知道他是一個人才,但孟子齊國不被重用,因為他堅持的是仁政思想,而齊威王確性霸道,他想要把整個天下櫃為己有,這下,孟子又拿出了最令我佩服的錛偽琻銡玗一口才,他説話滔滔不絕,有因為他學識淵博,知道的東西很多,隨後就能説出大道理來,就是利用他的口才,孟子成功説服齊威王行仁政,他給齊威王講了很多道理,搬出了他腦海裏基礎的知識,要是我是齊威王,都會聽得暈頭轉向呢!

78歲時,孟子決定辭了官衖,回家安享晚年,他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他覺得在怎麼,也得綠葉歸根,於是,在眾人的'挽留下,孟子熱淚盈眶地回了家,在齊國35年。

85歲,古稀之年,孟子帶着鄒國百姓的歎息聲,徒弟的哭聲,去世了。

出殯這天,雪更大,風更狂,連天地山川都為一顆巨星的滑落而哭泣,各地百姓都感到孟子的家鄉,披麻戴孝,在風雪的呼嘯下把孟子送向天堂——

其實,就算是聖人,我也覺得他會有錯的地方,孟子也不例外,因為,孟子總是説,孔子説的都是對的,然而,孟子的動勛遠大於他犯下的錯誤,他謙虛,他好學,他還真有一副好口才——

孟子,真是一位偉大的“老師”。

《孟子》讀書心得範文5

在讀《孟子》之前,只知道孟母三遷的故事,知道母子很會教育孩子,對孟子卻知道的甚少。後來通過誦讀《孟子》,才發現孟子的高明之處和他不平凡的人生。

孟子主張“仁政”,他説“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在“民有飢色,野有餓殍”的戰亂時代,孟子重視普通百姓的生存權利,提出了“省刑罰、薄税斂”、“不違農時”、“取於民有制”等一系列主張。他認為先使人民有產業,然後再以“禮儀”來教導人民。要實現仁政,重要的是王權能夠以仁治國。以仁愛之心施政,才是仁政,這樣才能使民眾歸附,也就擁有了天下。才能達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的理想社會。

孟子認為“性本善”,孟子主張人對自身良知的發掘,肯定人性之善。他在《告子上》中説:“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至大至剛”“塞與天地之間”的”浩然之氣“很形象的`表現出了內心充實,道德完滿的精神狀態。也只有不斷地完善,當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我們常用孟子的這段話來激勵自己:“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每一次讀這鏗鏘有力的警句都讓我頭腦清醒,使我渾身充滿力量。感謝古聖先賢的智慧滋養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總之,通過誦讀《孟子》我收穫了很多很多,但我深深的知道經典不厭不回讀,每讀一遍就會增加一分對《孟子》的理解。在今後的日子裏,我要常讀《孟子》,向“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品格學習。

《孟子》讀書心得範文6

我感覺讀完了《孟子》自己改變了個人,孟子這本書每一句都提醒我改變了一些不好的習慣,比如説,以前我在家裏喜歡説髒話,媽媽對我説,出去玩要早點回家,而我,卻很少遵守媽媽的話,常常很晚才回家,回到家我給媽媽説,我下次再不玩這麼晚了等等……但有每次都犯,這些壞習慣我都在漸漸地改正。我以前覺得自己記憶力很差,至從讀了《孟子》這本聖書,我發現自己的記憶力其實超級好,我感覺聖書跟普通的.書比起來要智慧與奧祕很多,意思雖然現在不能完全領悟,但感覺這些聖書對我將來會有很大用處。

書院裏對我最親的人就是程老師,她教我讀《學庸論語》、《孟子》,我還記得有一次,身體有點不舒服,程老師每天都摸着我的頭關心我,看看發燒沒有,謝謝程老師!我到張老師那個班也上過課,所以也謝謝張老師!書院裏還有很多經常陪我玩的同學:胡鏸文、姚月、阮俊傑、姚星、遊疏霖、徐慈佑……謝謝你們!

進入弘毅厚謙書院是為了讀聖書,受聖賢教育教誨。我現在已經背了五萬多字了!而進文禮書院需要二十萬中文和十萬英文才能進文禮書院,我要很你努力的向進入文禮書院的目標去努力。爸爸告訴我聖賢教育可以幫助我一生。爸爸還要求我把佛經一起背,爸爸還想最終把我送去當和尚成佛,但我也不介意。我其實也很喜歡讀這些聖書,爸爸告訴我,我先要打好基礎,以後要去文禮書院或去孔子學堂深造。

《孟子》讀書心得範文7

孟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跟孔子,是儒家學派的鼻祖。

在瞭解孟子以前,我都覺得孟子跟孔子是同一朝代的,可是,這本書剛開始看,就打破了我原先的想法。其實孟子是在孔子去世後很久,才出生的。小時候,孟子就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很崇拜孔聖人,十幾歲的時候,他還去到魯國,想找孔聖人的門第來教自己,可是,孔子的徒弟差不多都已經逝世了,於是,孟子找到了司徒牛,這時,司徒牛也已經是個駝背老人了。司徒牛原是子思老師(孔子的學生)最重視的學生,不過,一場疾病導致了他不敢見人,因為他的背上莫名其妙地長出了一個"小山丘",於是他隱居與樹林裏,誰也沒見過他,但是孟子找到了他,司徒牛聽了孟子的講述,決定收他為徒,三年後,司徒牛讓孟子離開了那裏,勸他去更加開闊的地方展示才華。

孟子淚別老師後,回家興學育才,憑藉着他的本領,孟子成了有名的老師。

公元前347年秋,孟子帶着幾個門徒去了齊國。起先,他受到了齊威王的歡迎,齊威王知道他是一個人才,但孟子齊國不被重用,因為他堅持的.是仁政思想,而齊威王卻行霸道,他想要把整個天下拒為己有,這下,孟子又拿出了最令我佩服的"武器"——口才,他説話滔滔不絕,又因為他學士淵博,知道的東西很多,隨口就能説出大道理來,就是利用他的口才,孟子成功説服齊威王行仁政,他給齊威王講了很多道理,搬出了他腦海裏積蓄的知識,要是我是齊威王,都會聽得暈頭轉向呢!

78歲時,孟子決定辭了官銜,回家安享晚年,他知道自己時間不多了,他覺得再怎麼,也得綠葉歸根,於是,在眾人的挽留下,孟子熱淚盈眶地回了家,在齊國,他整整呆了35年。

85歲,古稀之年,孟子帶着鄒國百姓的歎息聲,徒弟的哭聲,去世了。

出殯這天,雪更大,風更狂,連天地山川都為一顆巨星的滑落而哭泣,各地百姓都趕到孟子的家鄉,披麻戴孝,在風雪的呼嘯下把孟子送向天堂。

其實,就算是聖人,我也覺得他會有錯的地方,孟子也不例外,因為,孟子總是説,孔子説的都是對的,然而,孟子的功勛遠大與他犯下的錯誤,他謙虛,他好學,他還有一副好口才。

看了我這篇讀後感,你應該對孟子不只是孟母三遷的印象了吧!

《孟子》讀書心得範文8

孟軻的文字,已經是論點論據俱全,長於説理,不若《論語》般讀整書方知邏輯,也不若《道德經》玄妙牽強,讀起來認同感比較強。《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從一般事物説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讓別人不知不覺間承認自己的錯誤。孟子説:“我的力氣足以舉起三千斤的東西,卻舉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視力足以看清秋天野獸毫毛的尖端,卻看不見一車子的柴禾。大王會相信這話嗎?”話中所説的顯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説:“不會。”孟子説:“顯然,一片羽毛舉不起來,是因為不肯用力氣;一車的柴禾看不見,是因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愛撫,是因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統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這樣,孟子讓君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比起直話直説的諫臣,孟子所説的讓至高無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層層遞進,就像是設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讓人不知不覺走進去。

孟子懷抱着一個知識分子的使命感,用他的所知所覺,用他的“義”與“道”,從個別情況的“應該”到人生征途的光明大道,導人向善,也就是“覺此民”。

孟子的所有觀點首先都必須建立在所謂“人性向善”觀點的基礎上,而這個觀點也恰恰是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並且對於當今這個時代來説最值得每個人去仔細思考領悟的。孟子的“人性向善”論,先提出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是人皆有之的“仁、義、禮、智”四端,如果能夠去擴充它的話,將“若火之始燃,泉之始達”,所以説“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

既然每個人都有向善之心,又何來的惡人呢?有些人何以做不到“乃若其情”呢?孟子給了我們兩個答案:其一,是不可忽視的外在原因,即環境因素,也是孟母之所以三遷的原因,而這裏的環境又不僅僅只是周圍人或事的影,也包括所處的時代、社會情況,還有具體到逆境與順境的差別,《孟子》中的一篇關於嗟來之食的議論,身處逆境的人被激發的羞恥心可使之用生命維護原則,而身處順境時的人卻更易迷失,放棄了“鄉為身死而不受”的那些原則,環境可以説是決定為善還是為惡,義或不義的重要因素;其二,要向善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在要求就是堅持,孟子也在書中舉了“杯水車薪”的比喻,義能克不義,仁能克不仁,然而沒有堅持也無法成功。

當一個人能夠做到抵禦環境堅持本心時,仁義之士必是賢人、君子,“枉己而不能直人”,只有堅守原則的人才能夠輔佐君主、誘民向善;“仁者無敵”,仁義之諸侯與民同樂、親賢疏佞,又怎不會“王天下”呢?所以堯、舜、禹之世,孝悌禮義為人所共循,天下安樂。

雖然孟子有一套從人性向善到仁者無敵的完整理論,但是要想導善,還缺不了他的非凡辯才。孟子無論是與君主對答,還是與對手辯論,都能夠引經據典,把《詩》《書》靈活應用;並且以常理入手,以小見大,十分生動;更擅長環環設問,最後以對方的答案為自己所依託來解答對方的問題,讓對方只能無言以對,認可孟子的想法。

二十一世界的中國,正值東西方文化潮流交互撞擊之際,從個人到家庭,至自各階層的社會乃至於國家,在當今物質文明較為發達的今天,卻逐漸陷入一種內外不安,身心交瘁的狀態。在這個物慾橫流,進退失據的環境中,人們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茫然失措。精神信仰受到很大挑戰,但是,究竟是什麼在變化?變化的背後是什麼?

在當今這個時代,還有多少人面對各種所謂的領導敢於説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與感受。還有多少人能做到如孟子般真正心繫國家。現在的人們大都追名逐利,惟命是從,而很少有人能真正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想法與感受,給我們的國家真正提出建設性的意見與想法。又有多少人能做到面對自己與領導者統治者的意見不合的情況時,能堅持自己的意見呢?在這個充滿金錢與利益的社會中,人們漸漸的`迷失了自我,只會跟着金錢與利益隨波逐流,也許只有當每個人如孟子般坦誠,率真且真正做到心繫國家時,我們的社會才能變成一個真正和諧的社會吧。

首先,社會的穩定是實現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之一。社會只有穩定的環境中,才能求得前進和發展。孟子提倡的和諧相處,執中有權的原則及方法,揭示了對立面之間的統一性,對我們不斷協調社會成員之間的關係,使上下級之間、各行業、各部門之間處於和諧狀態,具有積極的啟示。同時,它又為社會的和諧提供一定的心理基礎。其次,人民是國家的根本,這是孟子的基本思想之一。他強調治國為政要愛民、保民、利民、安民、富民、與民同憂同樂、獲得民心,進而安定社會和統一天下,主張國君要把人民當作三寶之一,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得乎丘民而為天子”的卓越見解,深刻地闡述了人民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將先秦時代“民為邦本”的思想發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時,為了維持社會的和諧統一,孟子提出了一套對社會進行經濟約制的主張。這主要包括社會分工和產品交換制度、制民恆產的土地制度、“取於民有制”和薄收賦税的財政賦税制度、優先照顧窮困的撫卹制度。

當我們今天做事時,總會不由的想到“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憂患意識,當我們面對災難,能夠伸出援助之手時,我們不禁要感慨:華夏兒女的優良傳統與善良之心。愛人者人恆愛之,這是千年前儒家學説代表孟子的至理名言,也是以後千萬年不變的美德、傳統。

《孟子》讀書心得範文9

感觸最深的是《告子上下》這篇,在闡述行善論的學説。第一,人性本是善。孟子説:“人之性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有無不下。”人的性善,是普遍的共同屬性。第二,人性之所以是善就在於人們都有一種內在的先天固有的道德意識。孟子説:“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正因為人們存在着內在的鮮豔的道德意識,所以人性是善的。第三,人們的行為如有不善,是由於後天的外在環境造成,不是人性本身邊不善。第四,對於這種善的本性,或者善的本心,必須着意的加以培養。培養的途徑和方法,在於專心致志的存心養性。

《孟子》中除了闡述其修身治國的大道理,還記錄了一些發生在孟子身邊發生的一些小的故事,教育我們如何做人。如《師友之道》主要講的是交友要做到“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孟子説過“父子有親,羣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心”,這“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則是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法則,為政治應率先垂範,身先士卒,才能維持社會的穩定和人際關係的和諧。通過這個故事我明白,交友不能看這個人的.財產和地位,重要的是看這個人是否有才能,值不值得讓你學習,這樣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作為儒家文化的先祖,孟子與孔子合稱孔孟,對中國的影響長達幾千年,直至今天依然影響着我們的為人處世,思想道德。其思想精華博大精深,今天我只是管中窺豹摘錄下自己淺短的感受和心得,孟子思想的厲害之處在於不管是闡述怎樣施行仁政治國平天下,還是做人處事,他都能先從一般事物説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讓別人不知

不覺間承認自己的錯誤。總之《孟子》是一本非常好的書,每次誦讀都會使人感受頗多,受益匪淺,它可以平和我們煩躁的內心,可以讓我以聖人的精神為指導,在現實生活中做的更好!

《孟子》讀書心得範文10

小的時候,外公經常和我面對面的坐在一起,外公給我讀着經典,如:《桃花源記》、《岳陽樓記》等;我長大點了以後,爸爸、媽媽便開始讓我讀着帶有拼音的詩詞,並背;上了國小,老師讓我們讀《孟子》。經典詩文,處處都在我們的身邊,老師會讓我們學習、掌握、運用經典詩文。在學習中,經典和我們形影不離,就像我們的影子一樣。是它讓我們掌握更多知識,讓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使我懂得了許多道理。

在我讀過的書中,使我最受啟發的還是《孟子》。

《孟子》一書記錄了孟子的言行,是儒家的經典之一,和《論語》、《大學》、《中庸》合稱“四書”。孟子名軻,戰國時鄒(今山東鄒縣)人,後世將他和孔子併成為“孔孟”,有“亞聖”之稱。

在《孟子》一書中我個人最喜愛《成才先吃苦》,是説上天要把重大的責任加給這個人,一定要使他的心志困苦,使他筋骨勞累,使他肌體飢餓,使他身體睏乏,使他做事時行為受到干擾,使他的心志受到震動,使他性格堅韌,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

讀了這一則故事,我知道了人的一生要經過許多的磨難,要想鶴立雞羣,變成天才,就要從多方面去鍛鍊自己,遇到困難要迎難而上。這是我想到了愛迪生説過的一句話:“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難道具備了這樣的條件,就不能成功嗎?

記得有一次,我在做一篇數學題。做前面幾道題的時候都是“一路順風”的`。可是誰知,半路卻殺出一個“程咬金”,搞得我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真是“前有敵軍,後有追兵”,進退兩難啊!做了十幾分鍾後,我便開始頭腦混亂了,真想把這一篇撕碎!可又轉念一想,哪一個成功之人的背後不是勤奮啊?他(她)們也同樣承受過,而且做得很好。同樣是人,難道他(她)們行的,我就不能嗎?又想起《成才先吃苦》。不行,我行,同樣我要和他(她)們做的一樣好!想好後我又重新從書桌上拿起筆,繼續在草稿本上演算着……哈哈,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算出來了,我高興得雙手狂舞+高聲尖叫!媽媽聞訊而來,看到我的樣子大吃了一驚。我發覺後,馬上收斂了許多,紅着臉,低下頭去繼續做……

我們為什麼要讀經典呢?當然啦經典是對我們有好處喲!所以我們還是要讀經典的!

《孟子》讀書心得範文11

僅讀《孟子》幾章,可將其為政理想概括為:為政一處,造福一方;為政一時,澤被千秋;為政以仁,民眾拱之如日月;為政以利,民眾視之如草芥。

而對比今之為政者,有些領導,如日月乎?如草芥乎?其對己,恨不能盡天下之財物為我所有;對他人,恨不能有一毫財物為他所用;視己為至貴至尊,視他則至微至陋;口裏大呼“君子當淡泊名利,自強不息”,實則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以利盈我”;美其名曰“領導就是公僕,心繫員工生存”,實則為“只讓牛兒奔跑,不讓牛兒吃草”;口裏曰“府首甘為孺子牛,吃的是草,擠的是奶”,實則為“員工真的`成了牛,吃的是果真是草,擠的確是鮮奶,而領導依然是高高在上的人,吃的是奶,擠的是邪惡與虛偽”,讀後感《讀《孟子》有感300字》。

民德不厚已久矣,民風不淳也已久矣!究其根本,上行下效已久矣!苟欲民德歸厚,則必得為政者以德文己,以己化民。如此則春風可化細雨,潤物亦可無聲。

自己貪得無厭,而呼員工要大公無私;自己奢侈浪費,而呼員工要簡以養德。

如此為政者,與禽獸何異?是披着羊皮的狼,還是披着人皮的獸,不得而知。唯願為政者能日三省乎己,為人為獸,自可定論。

《孟子》讀書心得範文12

“人為什麼而活着?”這是一個永恆的話題。餘華説:“活着是生命本身的要求,也是活着的人最基本的目的,而不是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是啊,人是為自己而活,不是為他人活,更不是為了追求榮華富貴,享受所謂的物質生活而活,我們活着是對生命的渴望,更是對幸福的追求。我是怕死的,因為我親眼見了親人是如何離去的,那一刻,我不知道該怎樣去形容自己的心情,儘管當時我只有十歲,但從親人們的痛心與悲傷中,我感受到了死亡的可怕,那時的我開始有了對生命最真切的`渴望。

作家餘華在這本書中表現的死亡更讓我震撼,那些或平淡、或慘烈、或失望的死,無一不讓人思考生的意義。主人公福貴的一生坎坷,遭受了種。種不幸,家中破產,先後失去父母妻子兒女,他是在死亡的相隨下活着的,接踵而至的死亡將他的生活撕裂得粉碎。但是我認為他又是幸運的,在那個漫長黑暗的時代,他娶了一個好妻子,有懂事的孩子,雖然親人相繼逝去,但他樂觀又堅強的活了下來。活着不是最大的幸運嗎?

餘華説“活着”是一個充滿力量的詞語,它的力量不是叫喊,也不是進攻,而是忍受,忍受生命的責任,忍受現實的幸福或苦難。生活中,總會聽到有人唉聲歎氣,抱怨這個抱怨那個,他們忍受不了生命的責任,所以生活充滿了負能量,他們只看到了現實的苦難,卻忘記了現實給我們的幸福,忘記了活着可以欣賞生活中的多姿多彩,更可以感受到愛與幸福。讀完這本書,我更加真切的意識到活着就應該珍惜當下、活在當下,享受美好的每一天,活得有意義,活出精彩,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將會發生什麼?等到哪一天死亡降臨到自己身上時,後悔也來不及了。

作為一名中學生,學習生活也會遇到各種困難,有憂傷有失落,但相比富貴,命運對我要慈悲得多。所以我更要好好的活着,只有活着才有希望去享受各種幸福,戰勝困難,享受成功之後所帶來的喜悦!

《孟子》讀書心得範文13

王立羣讀《孟子》,沒有介紹《孟子》的主要仁政思想,而是偏離主題,得出“強勢人格”的結論,倒也出了我的意外。

接着,列舉了王立羣先生少年時代的坎坷,表面上,王先生通過舉例,説明“強勢人格”的結論,給我的初步感覺,王先生是脱離了主題,偏離了《孟子》,很是意外。

後來晚上作夢的時候,突然想明白了,其實,我看王先生演講讀《孟子》的時候,用了“曲筆”的手法。之所以這樣説,我有我的理由:

其實,王先生想通過年少時代的坎坷,對比國家當時的不仁政。當時,讓一個國中學生在深夜幹一種拉車的重體力勞動,是曲折的表現當時國家的“不仁”。也給我們反方向思考,仁政的重要性。到了如今,似乎國學開始興旺了,但這樣的潮流,才剛剛開始,從於丹開講國學,到現在的王立羣,易中天等等講諸子百家,很是熱鬧,但是真正敢於講《孟子》的仁政,時機還不十分成熟。換言之,還不適合在如今20xx年夏天講仁政這個題目。起碼講仁政這個題目,不能夠用直筆。但是講孟子,你又不得不説仁政,怎麼辦呢?講仁政的'話,你舉例説明,難免舉例用到當代的例子,誰有勇氣直接批判當代呢?恐怕是沒有的,如果孟子那種咄咄逼人的口氣批判時弊,恐怕可能招徠不必要的麻煩。正是來自這樣的擔心,講仁政的時機沒有成熟。

王立羣學習了《史記》,自然知道直接批判之外,還有“曲筆”的做法。象王立羣先生,用的“曲筆”,十分隱蔽十分巧妙的説明了非仁政帶來的後果,反方面説明了孟子的仁政主張,一般讀者,是可以對付過去的,深層的説,也對得起王先生的文人的良心吧!也真是難為了王先生了。

不管如何,《百家講壇》開始講《諸子百家》,也是值得大家喝彩的事情,無論曲筆直筆,都應該喝彩。

《孟子》讀書心得範文14

論語和孟子都偏向於關心社會政治,孔子的論語一致強調德,君子不器。出發點是修己,終點是治國。尊卑有序與禮,這個思想可以促進社會穩定,保持社會現有秩序,所有從古至今王權都在利用這個。

孟子的文章讀完很有酣暢淋漓之感,行文以喻譬理,大量運用排比,氣勢恢宏,説理性強。孟子文章主要還是以仁政思想為主,但孟子本人人格平等意識很強,他喜歡以五百年應期的聖人自居,也喜歡為先時代的聖人先賢辯護,為舜辯護的篇章最多。

中國人生活中的行為準則,追根溯源就是先秦時期的`諸子思想。華夏子孫吃思想老本,一吃就是兩千年,鮮有能跳出此框架者。

孟子的思想不是無根之水,也是有來源的,主要來自上古和孔子之説。“仁者無敵”“民心所向”“不虞之譽,求全之毀”這些日常俗語皆出自孟子,感覺孟子比孔子更灑脱,更性情一點,他不僅喜愛辯論,還擅長辯論。“性善論”是孟子的“仁政”學説的基石,他一生和孔子一樣,奔波遊説君王施行仁政,未得償所願,晚年著書。

他的學説認為人心本善,是環境的影響使人逐漸喪失本性,所以十分強調心性的涵養。

《孟子》讀書心得範文15

我們都知道,在政治思想中,《孟子》中的核心思想是民本思想,同時推行“仁政”,重教化;在教育思想方面提倡順應天性、專心致志並循序漸進;在文藝思想方面,鼓勵提高鑑賞能力和自我修養,並主張文藝應服從於政治教化的需要;而在哲學思想方面,孟子是儒家學派第一個提出系統的人性理論的人,性善論也是孟子道德哲學的核心內容,由此構建起他的心性之學的思想體系。即“盡心知性”,“盡心”即把人的本性中的惻隱之心、羞辱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擴充到極致;所謂“知性”,即指對本性中的仁義禮智等倫理道德有準確深刻的認識並且付諸實踐。簡而言之,孟子的心性之學的根本目的是塑造理想人格。

通過閲讀這本書,我知道孟子性善論的基本觀點包括:第一,人類有着共同的`本性,這個本性是以仁、義、禮、智等道德意識為內容的社會屬性,而非與禽獸無別的自然屬性。第二,人的善性是先天固有的、與生俱來的,而非後天形成。第三,“人皆有之”的善性,起初只是一種道德的萌芽,然而必須經過自我修養,才能發展成為完美的道德。在性善論的基礎上,孟子發展了心性之學。

在《公孫丑·上》的篇章中,用關於小孩突然掉入井裏每個人都自然而然地產生驚駭、同情的心情的故事説明了每個人都有同情之心,羞辱之心、退讓之心、是非之心。再通過闡述“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辱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有了這四種萌芽在身上,就應該懂得把他們都擴充起來。

孟子的“性本善”的道理很簡單,其目的也是為了喚醒我們的善心,探索自己、反思自己並發現自己,盡力行善。但是既然每個人都有善心為何還有那麼多因人不善而造成的悲劇?孟子也回答了這個問題,人之所以不善,並不是天生導致的,而是受環境影響,被外界污染。即由於環境影響了他們的心——“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其所以放其良心者”——才會變成這樣的。但是外界是沒有善惡之分的,那麼人的後天的“惡”的根源到底是哪裏呢?因為孟子沒有繼續論證惡的根源,然而惡又是存在的,所以就不能否認惡在人性中的存在。

其實,我認為經濟學的前提就説明了即人是理性的,意味着每一個人都是趨利避害的,以為自我服務為目的的。雖然這個假設並不與性善論相直接矛盾,但是在追求自身利益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與他人利益交叉重合、惡性競爭和零和博弈的過程,所以也不能否認這個天然屬性,其實也是人惡的行為的根源。這也正是為什麼需要現實社會秩序和法律制度來規範每一個人。

本性善惡的話題,中外古人都有所提及,但往往各執一詞,其實善惡兼具,但表達有所不同,這樣的提法,雖然比較中庸,但也比較能解釋很多問題。人性善惡兼具,有些人的某些惡基因表達的得比較強烈,不好的文化對惡基因起促動作用,就會導致後天罪惡的形成。

我認為,在我們能夠努力的範圍內,就是正視我們的人性,其善惡交融的本性。在價值觀和基本社會倫理道德方面,我們只有一直在努力,雖然目前我們還不能完全主導,因為人的思想個體性非常強,正因為如此,才有多姿多彩的社會生活,所以我們所做的只是在某方面進行引導。然而對於人的引導,對人性善的激發,最重要的還是要靠自己,而不是純粹的父母給的環境,社會氛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