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怦然心動》讀後感8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64K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怦然心動》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怦然心動》讀後感8篇

《怦然心動》讀後感1

“毫無原因地,我的心臟就那麼漏跳了一拍。我的人生中第一次有了那樣的感覺。就像整個世界在你四周,從你身體由內而外地翻滾,而你漂浮在半空中。唯一能綁住你不被飄走的,就是那雙眼睛。”透過樹梢的縷縷薄光,我們在青春的倒影裏相遇。怦然,但不僅僅是心動。

《怦然心動》講述了青春期中男孩與女孩之間的清新故事。朱莉·貝克虔誠地相信三件事:梧桐樹是聖潔的,她在後院裏飼養的雞生出來的雞蛋是最衞生的,以及總有一天她會和布萊斯·羅斯基接吻。二年級時,在看到布萊斯那一瞬間,朱莉的心跳節奏就被擾亂了。但是,布萊斯卻認為朱莉有點怪,怎麼會有人把養雞和坐在樹上看成樂趣呢?沒想到,到了八年級,布萊斯開始覺得朱莉對於家庭的自豪感和可貴的品質使她顯得很有魅力。而朱莉則開始覺得布萊斯漂亮的藍眼睛也許和他本人一樣其實很空洞,畢竟,怎麼會有人不把別人對樹和雞的感情當回事呢?

在這段青澀而美好的感情裏,每一秒茱莉都在成長。她善良、自尊、自信,活的純粹而精彩。她甚至都不曾改變過自己,布萊斯所認識的以及最終愛上的,都是原本的那個最真實的茱莉——自尊、自信、自愛。茱莉有着自己獨立的人格和靈魂,她那光芒的綻放始於她自身,或許這就在於她那優雅的思考。“有時落日泛起紫紅的餘暉,有時散發出橘紅色的`火光,燃起天邊的晚霞。在這絢爛的日落景象中,我慢慢領悟了父親所説的整體勝於局部之和的道理。”青春的美麗綻放在時間推移中,成長的花絮倒影在最美的年華里。

書中外公説:“有的人淪為平庸淺薄,金玉其外,而敗絮其中。可不經意間,有一天你會遇到彩虹般絢麗的人,從此以後,其他人就只不過是匆匆浮雲。”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也許當你遇到那個人的時候,你才能體會到這種感覺。就像泰戈爾筆下所寫:“我的心是曠野的鳥,在你的眼裏找到了它的天空。”這樣美好的詩意情懷,讓我們點亮了彼此的生命,温暖了你我的世界。經年之後,縱使容顏老,我們還能夠在心裏點起一盞小燈,讓詩意從心底蔓延,化作嘴角邊的一抹微笑。

青春的美麗與珍重,就在於它的無邪和無暇,在於它的可遇而不可求,在於它的永不重回。匆匆那年,匆匆的時間,在這花開的季節裏沒有停歇。那麼可有這樣一個人住在你的心裏,如果再見不能紅着眼,是否還能紅着臉。

有天,悄然想起那天的風聲,在我的耳邊低語,像是平靜的沒有歸期。我在陽光下低頭,帶着那不曾褪色的記憶,還有那最初的美好。怦然,不僅心動。

《怦然心動》讀後感2

愛情有變幻無窮的分身面貌:佔有慾、痛恨、絕情、兇殘等等,處在愛情之中久了的人們也許陷身於愛的齟齬,再也難以看清愛的面貌了,甚至忘記了還有一種愛情叫做——怦然心動。

是呀,那種怦然心動的感覺從來不需要太多,也許只是一個眼神、一個笑臉,甚至只是一雙湛藍的眼睛,就夠在心中掀起驚濤駭浪,就像七歲的朱莉第一次遇見同樣七歲的布萊斯的時刻,但是不幸的是,女孩的早熟卻遭遇了男孩的懵懂,布萊斯是個自幼生活在父親以及家庭造就的條條框框中的孩子,他看不慣貌似瘋瘋癲癲的朱莉,從內心拒絕整個世界,當然也包括朱莉,兩個人你推我拒的遊戲就一年一年的發生着,作者用男孩與女孩兩個人的交叉敍述組成了一本令人着迷的小説,男孩與女孩不同的視角讓同一件事發展出截然不同的.結果,並且帶向下一個事件,或許,在他們自己都不清楚走向的發展中,那是求而不得的痛苦,是面對自己無法掌握的人與情感慌亂、窘迫的生活,但是在我們每個讀者的眼中,卻清楚的感受到個人的成長、愛的來臨,布萊斯的抗拒、憤怒、痛苦,都是因為他自己都無法發現的愛帶來的改變,同時,他也在其中感受到不同的自我,或許唯有在愛情中,我們更加盲目,也格外願意改變自我,布萊斯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逐漸看清了自己身處的世界,學會辨別正直與虛偽,並且真正遇到了他自己,看着這個過程,格外感動,一個人,不論是年齡虛長,甚或功成名就,也不一定會發現真正的自己,而布萊斯多麼幸運,可以遇到他的朱莉,可是又有多少人,甚至一輩子都無法遇到自己的朱莉?

這本書為我們描繪了愛情中的諸多感受,哪怕這愛的感覺只來自於兩個小孩子之間,卻從來不令人感覺幼稚可笑,卻充滿了感動與温暖,但是同樣布萊斯與朱莉、布萊斯的父母之間的愛情,讓我們看到愛的另一種面貌,那些突如其來的怦然心動也許遮蔽了真相,讓我們除了愛的盲目看不到其他不融洽的點點滴滴,縱然愛能夠彌合所有的裂縫與分歧,但是愛真的有足夠強大的力量能夠抵抗時過境遷的變化與淒涼?朱莉的怦然心動甚至不超過六年的時間,成長與覺醒就讓她發現兩個人之間的鴻溝,而布萊斯的母親佩西則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看清楚曾經最愛的人真實的面貌,我小時候最大的疑問就是,金燕西與冷清秋為什麼愛的如此熾熱,最後卻悲劇收場,多年之後我懂了,或許這本書同樣給我們提供了有些殘酷的答案。愛的怦然心動,愛是遇見真正的自己,愛也會是一條矇蔽我們雙眼的面紗,一旦揭破,我們又該情何以堪?

《怦然心動》讀後感3

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呢?

按照《如何閲讀一本書》裏面對書籍的分類方式,毫無疑問它是一本實用的書。當然由於作者行文十分有趣,因此完全可以先一口氣讀完它,然後回過頭來再針對書中的描述,對物品開始整理。

從主題角度,這本書可以被歸到現在十分受人追捧的生活方式——“斷舍離”當中去。當然,這方面的書籍眾多,甚至還有相關的影視作品,那我為什麼獨愛這一本呢?

誠然,它是我最早看到的有關這方面的書,或許有了先入為主的成見。但是在閲讀了許多其他書籍以後,並在身體力行踐行斷舍離的方式之中,每當有人要我推薦這方面的書籍,依然第一時間想到它。

和其他書籍不同,本書的核心觀點是“心動”,這也是判斷是否留下物品的唯一標準,並沒有過分強調應該保留的物品數量。

許多極簡達人都在拼命縮減自己擁有的物品數量。如豆瓣上有妹紙曬出來自己全年的衣服只有14件,其他的物品也少的可憐。還有人則是曬出自己的家中佈置,具有空無一物的既視感。

那麼究竟該擁有多少件物品才是合適的?開始進行斷舍離的時候,不免多次遇到這個問題,參考他人的方法固然可以,但是否適合自己,還要打個問號。

我認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即使斷舍離,極簡被很多人所推崇,落地到每一個具體的人,它的形式也應當各異。因此,過分強調應該擁有的物品數量,反而會令人陷入困擾:如,看到別人一年只要14件衣服就夠了,我卻有140件,該怎麼辦呢?再看另外的朋友則有56件衣服,到底幾件衣服合適?

而本書提出“心動”作為判斷標準,實在是妙。當然,對於如何判斷心動,書裏也用了大量的.篇幅描述,我就不在此多説,各位前去看書,自有答案。

除了提出“心動”這一判斷標準,書裏還有一個觀點令我十分喜歡。作者説,整理應該是節慶的時候才做的事情。同時把整理和清掃的概念做了明確的區分。

整理並不是掃除,而我們在生活中卻總把他們混為一談,因此就會覺得自己一直在整理,卻總也沒有盡頭,年復一年,日復一日。

通過區分二者的概念,我們就會明白:整理是把物品清理,精簡之後,留下所有令自己心動的物品,然後把他們一一設定位置。當通過節慶般的一次性整理,物品都有了自己的固定位置之後,就不需要每天去做整理的工作。

那麼平常做些什麼?平常只需要記得取用物品之後及時放回原位,便根本不需要再多做整理,只需要進行簡單的清潔和打掃即可。

如此簡單!但是在遇到這本書之前,我真的是毫無頭緒。相信你也有過和我一樣的困擾吧!那麼不妨翻開這本書讀起來吧!

《怦然心動》讀後感4

《每天砰然心動的整理魔法》在日本銷量突破2200000冊,其作者近藤麻理惠是《時代》週刊20xx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人之一。看着封面上印着這麼高的評價,我有點不敢相信,抱着懷疑的態度翻開了這本書。

本書着重教大家如何整理房間、物品,讓我們學會高效的將亂糟糟的屋子變得乾淨而整潔。書中有大量的圖片教程,給了大家參考範例。這本書總體上內容豐富,也很精緻。

作者就像一個朋友一樣,細心並耐心的教授方法,傳遞温暖。書中也有大量的例子,讓本枯燥的整理書變得生動有趣起來。

然而,這都不是重點。我在本書裏看到的並不是單純的物品整理技能,而是人生整理知識,整理好自己的心情,才能積極面對每一天。

我們所處在紛繁雜亂的社會,有太多的外在因素影響着我們,有些甚至很致命。在經濟逐漸發達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早已分不清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怎樣做自己。這個社會帶給我們太多物質上的誘惑,然而,並不是得到的越多,活得就越開心。

整理物品,其實也是在整理自己的心情。你在整理中學會了取捨,學會了堅持,也學會了感恩。是的,可能沒看這本書,你覺得整理真的很簡單,但是,當你翻開這本書,你會懂得越來越多。你會知曉,原來,我們對待物品的態度竟然是這般無禮。當你走進整潔的家,躺在舒適的牀上,你所有的煩惱都會煙消雲散,因為這個地方讓你温暖、讓你忍不住心情好。

説到底,我們整理的是自己的心情,是自己的人生。我們來到這個世上,就註定了會有痛苦和歡笑,那麼能讓自己變得陽光的就是自己的心態。如果一味抱怨,事情得不到解決的同時,你還會很鬱悶。但是你若換個角度看待問題,也許並沒有你想的那麼糟糕,心情自然好起來,做事就會順利很多。

作者一直強調學會和物品對話,輕輕撫摸物品,感應它,如果它完成了它的使命,在丟棄時別忘了説句“謝謝你”。我想,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學會和自己對話。在糟糕的生活環境和工作狀態下,不要急着去做事,先停下來,跟自己對話,調整好心態再行動。

感恩每一件陪伴過你的物品,感謝每一個陪你走過一程道路的人。因為他們的陪伴,讓你不再孤孤單單面對這個世界。因為他們的存在,你學會了愛。其實“謝謝”二字本就很容易説出口,你又何必吝嗇呢?我一直覺得,每一個喜歡説“謝謝”的人,他的內心一定是温暖的,温暖自己,也温暖着別人。讓這個互不相識的世界,變得温暖而美好起來。

我們之於這個世界,就如螻蟻一般。很多事真的是無能為力的,那麼你又何必勉強自己呢?整理好自己的心情,再繼續前行,你會愛上這樣的自己以及生活的。

《怦然心動》讀後感5

《怦然心動》是美國作家文德琳·範·德拉安南的小説,它還有同名的電影版《怦然心動》,英文原著叫《Flipped》。我先是看了它的電影版,非常為劇中朱莉和布萊斯之間的感情而感動,然後找了它的中文譯本來看,依然很感動,最後把它的英文原著也看了,更加原汁原味,還有了不少小感觸。

《怦然心動》講述的是布萊斯全家搬到小鎮,鄰家女孩朱莉前來幫忙。她對他一見鍾情,心願是獲得他的吻。兩人是同班同學,她一直想方設法接近他,但是他避之不及。到了八年級時他希望通過追求校花雪莉使朱莉知難而退。朱莉卻依然沒有放棄,尋找各種途徑接近布萊斯。然而令她傷心的是當她站在可以擁有觀望風景絕佳視角的'梧桐樹上,祈求布萊斯與他一起保護這棵大樹不被砍掉時,布萊斯卻沒有迴應。後來她又發現布萊斯偷偷丟掉她送來的雞蛋、嘲笑她家雜草叢生的庭院,她開始審視布萊斯到底是不是自己心裏真正喜歡和想要的人。在與父親、叔叔以及布萊斯外公等人的多次經歷中,朱莉內心不斷成長,對事物、對愛情逐漸形成自己的認知,此時她對布萊斯的感情也漸漸變淡。直到她慢慢疏遠布萊斯時,布萊斯卻開始在乎朱莉。他從報紙上看到關於朱莉的報道,在學校展覽會上看到朱莉的項目一舉奪魁,從外公那裏慢慢了解朱莉的性格與家庭,竟發現自己不由自主地喜歡上了她。幾經內心的糾葛,他最終敢於正視自己這份懵懂的愛,向朱莉坦誠自己的錯誤並在朱莉家的庭院裏為她種下一棵梧桐樹。

對於這個青春期中男孩與女孩之間的清新故事,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女主角朱莉,我覺得她很勇敢灑脱。面對愛情,她勇敢地去追求喜歡的男孩,而且她的愛情並不是盲目的,她會思考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對方。面對生活,她是享受和熱愛的,她會為了失去的梧桐樹哭泣,也會為了破殼而出的新生命而歡喜,用不同的視角發現生活中的美好。面對家庭,她是很有責任感和喜歡的,雖然她的家庭只是一個普通家庭,家庭成員也會有各自的缺點,但是她沒有怨憤,而是愛着每一個家人,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

這本書裏,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鏽,世人萬千種,浮雲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這句話讓我知道雖然世間上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際遇,但是不屬於自己的不必勉強去追尋,屬於自己的早晚會出現在自己面前。

《怦然心動》讀後感6

從五歲起便開始熱愛整理的近藤麻理惠,已經出書四本,其故事已被改編拍成電視連續劇。現在美國日本成立整理協會,被美國Time時代雜誌評為全球最受歡迎的100人之一。

《每天怦然心動的整理魔法》讀後感(八):感受怦然心動的物品,享受理想的生活方式

我個人非常喜歡整理方面的書籍,主要是因為自己的東西很多,總覺得堆在那裏很亂,希望能夠用更好地方式將東西整理有序。第一次接觸近藤麻理惠的名字,是因為看報道説要拍一部《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SP,當時我有點驚訝,實在是很難想像,一本有關教人整理的書如何可以拍成電視劇。於是,我抱着好奇地眼光看了那部SP。在近藤麻理惠的指導下,很多人的家從雜亂無章到了整潔乾淨,最重要的是原本狹窄的空間居然變得更加寬敞了。

關於整理,最近比較流行的是“斷離舍”的概念,就是捨棄不想要的,留下自己最需要的。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的整理法”理念也與此相似,不過,她更在意的是“怦然心動”的感覺,對待物品要跟對待人一樣的,把每一樣接觸的物品看作是自己的.朋友那般,同時,更要抱有感激之情。

如果説《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注重講得是整理方法,那麼這本《每天怦然心動的整理魔法》則提出了一種理想的生活方式。

日本人在吃飯前會合掌説:“我要開動了”,出門前會説:“我準備出門了”,回家了會説:“我回來了”,這是一種表示禮貌的方式,提前告知對方自己的行動,尊重對方的存在。正因為如此,近藤麻理惠在書中也多次強調,需要對家中的物品説:“感謝你一直以來的陪伴。”當然,一開始説這些話語會很不習慣,覺得很彆扭,不過,近藤麻理惠還是鼓勵大家説出來,時間長了,説起來就會很自然了。要真心去感受每一樣物品,才能對物品迸發出怦然心動的情感。

而只有怦然心動了,那樣物品才是你真正需要的物品。

其實,人並不需要很多的物品,只需要真心喜歡的物品,就如書中所寫那樣:“只要改變生活方式,即使住在現在的家裏,也能像住在理想的家裏一樣。”這取決於你的態度。我們可以採取以下的方式,來走進理想的生活方式:一是家中只留下自己怦然心動的物品,二是採用摺疊收納法,三是哪怕最微小的物品也要選擇自己最中意的款式。

那麼,從什麼時候開始感受這種“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呢?我想,應該是立刻。只有馬上行動,才能達到效果。

《怦然心動》讀後感7

和《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給我的感覺一樣,故事本身沒有很吸引我的,但是確實能帶來一些思考。

這本書的外表是一部青春“愛情”(其實遠沒有到愛情那麼深的情感)小説,卻教給讀者怎樣做好一個人,怎樣教導孩子。

首先是識人。識人是很多人一生都參不透的“哲學”,俗話説的好“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叵測”。本書中男主的外公充當了教導者,他説,事物總是整體大於局部,如雲、草地、夕陽構成的整體美大於單個事物的美;人大多局部大於整體,有人明眸皓齒,有人朱脣點點,有人青絲如娟,但是他們作為人這個整體來説未必那麼美好。朱莉最喜歡的就是布萊斯明亮的藍眼睛,而忽略了他性格的軟弱,所以當她意識到這點後就有意迴避他。

到最後,我們看到了布萊特終於突破了阻礙他的`心理障礙,敢於直面自己的感情了,這是他的成長,同樣源於他外公的教導:不要等到傷害了別人再後悔。布萊斯做了好幾件傷害朱莉的事,所以才讓她“心灰意冷”,兩人感情一直沒有大的進展。他以為扔雞蛋是對各方都有利的做法,既維護了朱莉的自尊心,又能防止得病、防止父親對貝克家的輕蔑和嘲諷;同時他也有一點點不安,隱隱覺得這樣做愧對朱莉,所以每次做得很隱祕。所以,歸結到底,他正方的理由其實是為自己的軟弱狡辯罷了;他忽視、否認不肯直面女主的心態,而把傷害加到了女主身上。我們雖然不能永遠避免做出後悔的事,但至少可以像朱莉一樣,做事前三思,同時儘量不要讓別人為你自己的錯誤或者不良的情緒埋單。有一處印象深刻的,就是朱莉雖然很不想見布萊斯,不想去他們家邀請的聚會,但是考慮到媽媽一直很期待這次聚會、布萊斯家強烈邀請精心準備,她還是理性勝過感性,不讓別人因為她的壞情緒不安,這就是有禮貌、有教養的表現。

在教導孩子上,女主父母顯然要好於男主父母。女主家就是自由民主,家庭和睦,精神上很富有,堪稱模範家庭;男主家不是不好,但是由於父親的刻薄,總感覺有些壓抑沉悶,對思想上的教育也沒看出來什麼(除了外公)。不過,我現在還不能發表怎樣為人父母的意見,只是覺得誰都會羨慕女主那樣的家庭生活吧。

故事本身給三顆星,平平淡淡,跟普通的暢銷小説感覺差不多,可能是我已經過了被甜甜的愛情故事打動的年齡了;講述的道理加一顆星,不過比較淺顯,我覺得這本書給國中生看可能正合好?

《怦然心動》讀後感8

第一次知道麻理惠,是因為網絡上都在瘋傳,説這應該是男人最想娶回家的老婆範本。然後後面有關於她的詳細介紹,當然,還有很多關於她整理了房子之後的前後對比照片。

那個時候,我正處於斷舍離的初始階段,開始會經常性的扔一些衣服,尤其是一些自己沒有穿的舊衣服。其實邁出那一步真的很不容易,因為童年的時候,過着物質很匱乏的生活,所以長大以後,只會拼命的想擁有,丟棄任何一樣自己曾經擁有的東西,都覺得是一種痛苦。

到後來買《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這本書來看的時候,其實我已經將斷舍離進行得差不多了。家裏能扔的,不能扔的,只要我覺得不再讓我覺得特別需要的東西,我都會扔扔扔。,有的時候也曾經因為扔東西而後面有需要找不到的時候後悔過,不過都只是暫時的。因為我覺得對於我來説,更多的'時候,我其實是不再需要那些東西的。

這本書分成五章來寫的,剛開始第一章,就寫了我們在收納的時候,都會遇到的問題,就是總感覺再怎麼整理都整理不好。其實這從我很小的時候就有這種感覺了,那個時候經常喜歡整理家裏面的抽屜,但是總感覺很多東西明明扔了的,可是後來為什麼又出現在抽屜裏,或者明明自己是將東西整理得很規範的,可是為什麼沒過幾天又亂了?而且以前也總覺得,我一天整理一點,然後很快就會將家整理完,但是實際上卻是,當你整理完了以後,發現之前整理的東西又亂了,然後就陷入一個死循環去了。

在第二章裏面,麻理惠老師就開始介紹整理的最高境界:扔!其實以前剛開始看到介紹她的關於整理的文章時,看着那些對比照片,我就很好奇,她到底是將東西給收納到了哪裏。直到後來在不同的地方看到她的關於整理的精髓:扔扔扔!!我才恍然大悟。其實有很多的時候,我們整理不好的最終原因是因為東西太多了,而且有很多東西都是猶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那麼麻理惠老師就告訴我們:扔,只留下能夠讓你怦然心動的。

第三章就介紹了當你在整理家裏面的時候,應該按照什麼樣的順序來整理,先整理衣服,因為那是大件,是最容易讓你丟丟丟,也最容易讓你有成就感的地方。最後整理的是紀念品以及照片。因為那些是最難取捨的,畢竟有很多的回憶。這點我比較贊同,我現在家裏面都有一些明知道不應該留,但是還是捨不得扔的東西,包括我家的書籍,一直也捨不得做斷舍離。但是又在不斷的買買買,所以我估計到最後,等我家書堆不下的時候,我就會斷舍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