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工作總結

教研課題總結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2.12W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的經驗方法以及結論的書面材料,它能夠使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讓我們來為自己寫一份總結吧。總結怎麼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研課題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研課題總結

教研課題總結1

傳統英語教學已不適應遠程開放教學模式了。因此,我結合語言教學的特點,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的優勢,對英語這門課的教學做了大膽的嘗試,採取了“先學後教互動式達標教學”的模式。具體做法是“一減二加三提高。”一減:減少教師上課講的多、學生練的少;二加:加強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加強互動;三提高: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語言基礎知識、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我採用了有課堂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也有學生與非同班、非同級學生之間的互動。現對這一教研課題總結如下:

一、教師啟動是“交流-互動”的前提

在“交流互動”的教學中,學生的動是以教師的啟動為基礎的。教師應在講授新課之前對學生作適當的引導。我在講授難理解的課文之前,先向學生介紹一下有關背景知識並提出教學要求,為學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礎,掃清學習新知識的障礙,為學習新課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面對面地交流,能促進教師與學生間的情感交溝通,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的主導作用是實現學生主體發揮的根本保證,教師的教學手段與教學形式也將直接影響學員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英語聽力、口語作為溝通、交流思想情感的語言表達方式,其很大程度表現為對事物的語言概述能力。為了進一步增強學員們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擴展他們的語言實踐範圍和更有效地鞏固所學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注重學生學習主動性與創造性的培養,注重興趣的培養,這是學生能夠學好一門專業課程,特別是英語課的基本前提。

二、學生自學是“交流-互動”的基礎

根據遠程開放教育學生心理特點,考慮到學習母語與英語之間的矛盾,我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學生容易達到的階梯式的教學目標:語音-詞彙-句型-慣用法,然後向學生提出每單元的學習目標,明確自學的方法和要求後,由學生自學,讓其自己發現問題,研究問題,探尋知識。突出學生自學,充分發揮學員的自主性,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去思考問題,在程序式的學習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自主學習過程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過程。我想方設法引導學生掌握學習英語的一般過程,讓學生樂學、愛學、好學、會學,教給學生記憶知識的學習方法、抽象概括的學習方法、通過網絡整合教學資源的學習方法等。我採用的方法靈活多樣、豐富多彩,最主要的是能夠用寬容的心態去對待學生的每一個過失;用期待的心情去等待學員的每一點進步;用欣賞的目光去關注學員的每一個閃光點;用喜悦的心情去讚許學員的'每一點成功,學生的自覺主動學習就是必然的。

三、形式靈活多樣是“交流-互動”的手段

根據我幾年的英語教學得到的體會,我認為只有想方設法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才能為英語的教與學創造良好的氛圍,這也是“以人為本”、“以學員為中心”的現代教育理念所要求做到的。目前學生的英語聽力和口頭交際能力過於薄弱,期末考試百分之十五的聽力試題大部分的學生採取放棄的態度,不能達到教學的要求,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更無法應對國際競爭的形式。因此,在教學安排上需要給予更多的關注。根據外語學習的規律,聽、説是目標語言輸入的主要途徑,是產出能力(説、寫)的基礎,是獲取信息的通道,所以必須創造條件讓學生加強聽、讀方面的訓練。用交互式的教學方法,創造模擬的語言環境,提高學生聽力、口語水平。每節課剛開始,我先用標準、流利的英語介紹這一單元的學習目標。接着播放錄音機當中的對話,邊聽邊記錄關鍵詞,這樣,就使得學生不自主地進入到了英語的語境當中;其次,用記錄下來的關鍵詞造句,或根據不同的課文內容,設計不同的情景對話,提出一個話題,由我先給大家作示範,從簡單句到複合句,由淺入深,讓學生進行模仿或組織小組討論,這樣,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的積極性。

四、練習評定是“交流-互動”的檢測

課內練習是學生鞏固知識的必要環節,也是檢測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但遠程教育強調自主學習,面授輔導的時間是有限的。針對這一問題,我運用預先設計好的練習題,放在教學討論區,從知識的不同層次,不同側面讓學生練習測試,在自練的基礎上,我在網上進行評議、批改,對其中出現的代表性問題,採取網上着重講解、學生互評、師生互評的方式解決。這種形式,反饋迅速,校正有效,充分利用網上資源,有利於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學生們能積極思維,大膽思考,解決了課內時間緊、不能面面俱到的問題。

總之,互動教學在對學生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認為教師不僅要提升自己的知識面,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更要轉變自身的心態,在互動中不斷學習。英語教師應該甘心擔當一個“facilitator”(幫助者)的角色。一個英語教師應該勇於放棄做“master”(教書先生)的角色,而應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地為學員提供儘可能全面的幫助,把學生推到學習的主體地位上來。因為學英語有別於其他學科之處在於,更多的是要學習語言技能,這對於語言課的教學來説,無意是一個極大的突破,充分展示出了全新英語教學方式的魅力。交流是基礎、互動是目標;交流是手段、互動更圓滿。我將繼續提高自身的職業素質,知識素質,改進不足,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慾,以適應現代教育發展的需要,為英語教學模式改革做出貢獻。

教研課題總結2

時間飛逝,轉眼間又過了一個學期,大班的孩子畢業了。三年前的小不點們如今要上國小了。看着他們三年來,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邁進,學會了很多本領,大班組老師們真的很欣慰,耕耘了,就有收穫。本學期我們以新《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為指南,圍繞園保教工作計劃開展工作。將《昭通市教育局關於開展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實施方案》精神滲透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堅持“安全第一,保教並重”原則,加強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和保教質量,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讓幼兒健康、愉快地結束幼兒園生活,順利步入國小。大班組全體教師在園領導的帶領下,團結一心,勤奮踏實,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密切配合,形成了積極,團結的良好風氣,出色的完成了各項工作。現將本學期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 保育教學工作

1.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這學期是大班孩子在幼兒園生活的最後一個學期。孩子們從幼兒園到國小,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個轉折點。由於生活上的驟變以及課目的繁重,很多孩子入國小後出現疲勞、害怕等情況。為了讓幼兒能正常、順利的升入國小,本學期我們的工作重點放在“幼小銜接”上,從保育和教育兩方面同時着手來幫助孩子形成過渡:嘗試按照學校的作息制度來生活。如:聽鈴聲進教室,上課時不上廁所、不去喝水,準時上牀休息等,經常佈置簡單的家庭作業,培養幼兒的任務意識。在下半學期開展了“我要上國小了”主題活動。讓幼兒瞭解、知道國小有些什麼課程,有規律的作息時間,書包裏要背些什麼等。還在6月中旬帶幼兒參觀了扎西國小,觀摩國小生上下課、升旗等,孩子們感受了國小的學習氛圍。通過一學期的努力,大部分幼兒能夠較認真的完成老師每次交給的任務,社會交往能力和自理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初步具備了國小課堂式的時間觀念,瞭解了上國小的一些相關內容。總之,通過一學期來對幼兒幼小銜接的培養,為孩子能順利的進入國小打下一定的基礎。

2. 認真實施“三生”教育

本期把“三生”教育結合到我們工作的各個方面,結合到我們教育教學的各個領域。每週按照幼兒園“三生教育”教材必備一節“三生”教育活動。同時,還在其它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滲透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如:在三月份開展“愛媽媽”主題活動,讓幼兒知道媽媽用生命換來自己的存在,媽媽哺育孩子的辛勞,懂得敬愛母親、珍惜生命;五月組織幼兒認識“五一勞動節”,教育幼兒從小愛勞動,培養他們勤勞勇敢和熱愛勞動人民的品質和情感,學會珍惜勞動成果等等,讓幼兒珍惜生命、學會生存和愉快生活。

3.正確把握“科學漢字”教育的教育價值,進一步推廣“科學漢字”教育實驗成果。

在進行“科學漢字”教育時,我們重視對大班幼兒閲讀能力的培養和語言表達能力上的培養,本期我們加強了幼兒的口語訓練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家長們都説,孩子基本能看幼兒書籍,喜歡閲讀,有好的學習習慣。“科學漢字”教育培養了幼兒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精神品質,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

4.班務工作和衞生

大班組各班班務管理工作完成很好。各項記錄完整、準確、及時。嚴格按照要求做好班級各項衞生保健工作,讓幼兒生活在一個整潔、舒適的環境中,每次檢查評比,大班組都合格。

 二、教研活動

開學初,每位教師都按時制定了各類計劃,並按計劃實施工作。大班組每週開展一次教研活動,討論教育教學方法、實施的情況以及學習了新開設的“三生”教育課程的理念和相關文章5次;每位教師撰寫了4篇教學筆記或經驗文章;完成10節聽課記錄;本期大班組共發表 篇與幼兒教育相關的文章。6月底,兩位班主任對本期工作認真進行班務總結,並寫出書面材料上交教務處。

 三、豐富多彩的幼兒活動

1.兩個大班在開學初就排練了節目,5月份參加市教育局在我縣召開的“高完中學校管理工作現場會”和一中的省級完中評定彙報演出,孩子們出色的表演受到領導和社會各界的熱烈歡迎。

2.為了能在“六 一”演出時向家長們展示幼兒的才藝,大班組教師為幼兒精心編排節目,還邀請部分家長參加表演。在“家園同樂歡慶六一”活動中,給孩子們一個展示自我,發展個性的機會和舞台。孩子們開心度過在幼兒園的最後一個“ 六一”。

3.6月26日,全園教師、幼兒為大班幼兒舉行了隆重的畢業典禮。典禮上,老師們對幼兒寄予了深厚的期望;家長表達了對老師的深深感謝;中班小朋友敬獻了賀詞。畢業班的孩子深情地朗誦了《畢業獻詞》和演唱了畢業歌《老師再見了》。典禮結束後,孩子們和老師依依不捨的告別,老師們流着淚把孩子們送出幼兒園。

總之,在大班組全體教師的努力下,本屆幼兒順利地從幼兒園畢業。看着孩子們離開,我們有了些許的成就感,我們的付出讓孩子們接受了全面的啟蒙教育,在那一刻,所有的辛勞和委屈都化為烏有。誰説幼兒教師只是保姆?誰又能説我們只是“孩子頭”?我們會將欣喜化為動力,滿懷熱情去迎接下一屆新生的到來,一如既往的熱愛幼兒教育,更加努力地鑽研幼教理念,繼續發揚團結奮鬥精神,精神飽滿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教研課題總結3

在新課程改革和實踐的過程中,我們都面臨着一個共同關心的問題如何理解把握新課程的精神實質,改變教學方法,落實課程改革的各項目標。由此而提出了一個十分尖鋭的問題教師培訓、學習及專業發展問題。更新培訓觀念,變革培訓模式,提高培訓的質量和實效,是新課程教師培訓一項十分緊迫的要求。校本教研是一種融學習、工作和研究於一體的學校活動和教師行為,無疑成為教師培訓最為有效的途徑。現將我校的校本教研情況總結如下:

一、我校校本教研的定位:

橫寨鄉國小有近百名教師,教師年齡結構有點偏老化,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手段和市區相比較落後。如何幫助教師轉變觀念,改進教學方法,革新教學手段是我校課題組面臨的新課題和新挑戰。學校制定了符合我校實際情況的校本教研總體思路以課例研究為載體,推進農村國小校本教研。

二、具體做法:

(一)、加強學習,促進教師業務理論水平提高。

課程改革給我們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教師必須更新教育理念,轉變教師角色,改進教學方法,革新教學手段。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我們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立足開發每位教師的潛能來提高教師的業務理論水平。首先,我們語數教研組每學期推行“六個一”活動。“六個一”即是:

1、每位教師訂閲一份教育教學雜誌;

2、每課時寫一篇教學後記;

3、記一本聽課評課記錄本;

4、新教師與老教師交流教學經驗,師徒結對;

5、每週寫一篇教學反思;

6、每學期上一節教學公開課。把教師的學、教、研結合起來,確立學、教、研相長的學習工作觀。其次是定時間、定內容,有計劃地進行校本教研培訓學習。

一是定時間,為了保證教師有足夠的學習時間,我們語數組規定每週星期二、三下午第三節自習課和課外活動時間為統一語、數業務學習時間,同時鼓勵教師在課餘時間進行自學。

二是定內容,組織學習《新課程標準》、新教材培訓,落實數學教學常規,提高教學質量的教學策略、方法以及對學生學習方法指導方面的研討,組織教研組之間的教學經驗交流等等。由於學校規定了每週固定的學習時間,因此老師們都能按時樂意參加。通過學習,教師的收穫都很大,新理念,新方法在教師身上得到了昇華和內化。

(二)、弘揚團隊精神,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1、開展“互幫互學”結對子活動,引導教師間的業務交流。隨着課改的全面實施,大家都變成了新教師,要做好新教材的教學工作,僅靠集體性的培訓、學習、總結交流等途徑是不夠的。幫助教師建立一種合作互助的團隊合作的研討途徑尤為重要。為了儘快提升教師的業務水平,我們語數組積級開展“結對子”活動。“結對子”主要有三種情況。一種是教學經驗相對不足的年青教師與學校教學經驗相對豐富的老教師的“師徒結對”,以迅速提高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的駕馭能力、教材把握能力,確保其教育教學水平有質的飛躍。第二種是同年級同科目的“共同體”。這種自主結成的學習對子易於相互間的交流,對校內集體教研活動的遺缺是一個很好的補充。在同伴互助中,教師們學習與工作有機統一,個人與同伴融為一體。在“傳”“幫”“帶”的作用下,學校青年教師的成長非常明顯,老教師的觀念與教學手段有了極大地提高。例如:陳華萌、李慧、朱家香、羅莉紅、張博等新教師從事教學工作僅半年,她們與老教師結為師徒後,課堂教學水平有了明顯提高,理論知識得到了提升,已能自如地駕馭課堂教學,在校際教學過關課中獲得好評。

2、進行課例實踐研究,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我校語數學科組確立“以“課例”為載體,推進農村國小校本教研的策略研究”的校本教研基本活動形式。課例研究主要做法是:教研組內定內容,由第一位上課教師自己備課,上課,教研組全體教師聽課,然後進行集體評課,針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進行修改,由第二位教師再進行教學,接着進行第二輪的評課,找出優點及需要改進的地方,並進行第三次的教學,最後對本次的課例研究活動寫出反思。通過這種形式的課堂診斷與分析,我們學校的教師們都感到獲益匪淺。例如五年級組的安麗娟老師在贛州市農村遠程教育説課比賽中榮獲二等獎、贛州市農村國小數學體質課比賽中榮獲一等獎。

3、專業引領,提升校本教研的質量

在整個校本教研中,我們發現很多教師存在很多困惑。因此,如何讓教學從“他人的'有效經驗”中獲得專業支持和成長的養分是提升校本教研質量的保證。我們採用“走出去,學進來”的方法,將本校的一些年輕教師派去資源豐富、教學先進的名校聽名師講座、名師課堂,回來再在本校中開設講座,上展示課,引進他們學的新理念和新教學思想,充實與更新教師的理念,開拓思路,認識和理解課改的真正內涵與實質。例如去江西師大附小、贛州文清路國小、南康實驗國小、南康二小等學校聽課;我們還邀請市教研室郭奕宏主任來校作《如何有效地進行聽課、評課》等講座;通過面對面的交流,教師們都得到最新的教育教學資訊,使老師們少走彎路,收益匪淺,在學校舉行的教學課例評比中,人人撰寫課例參加評比。

(三)、加強檢查,保證校本教研的實效性

為引導教師真正進入教研的狀態,而不流於形式,保證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前提下,有效地開展校本教研活動,學校語數組採取了一系列檢查考核制度。如“月考”,每月對學生進行一次教學抽查,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反思,同時結合“校長談心”活動,及時探討和調整下階段教研活動的重點;對教學“五常規”不定期檢查,將優秀的教案和課後小結進行展示,促進教師的精細化教學;對教師每月的教學反思進行總結,並進行集體交流,共同探討如何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同時分享教學過程中獲得的教學經驗和對策。

三、研究進程及成果

1、改變了單一的學習方式,樹立了新型的師生關係。在整個研究的過程中,學生從不適應到逐步適應是一個質的飛躍。這個飛躍意味着學生從單純的“接受型學習”過渡到了新的學習方式和傳統的學習方式的整合,有利於新型人才的培養,對推進學校的素質教育具有極大的好處。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地去探究、去發展、去再創造有關知識的過程,使每個學生都體驗學習的快樂,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學生在探索過程中敢於向現有的知識和結論提出疑問,用自己的研究去發現問題並得出結論,形成了體現21世紀學校教育特點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氛圍。在研究過程中,教師完成了“知識的傳播者、壟斷者”到“求知的引導者、參與者”的轉變;學生也從“知識的接受者”、“學習的被動者”轉化為“知識的探究者”、“學習的主動者”的轉變。

2、注重學科的聯繫和滲透,“融合”學科隔閡,滲透相關知識,注重學科的融合與延伸,創造性地開發和補充了具有綜合性、社會性、實踐性特點的語數學習材料,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方面形成了新的生長點。

3、學生的素養和學習意識有了大幅提高。

通過各種教學活動的開展,努力創設了與主體相適應的學習環境,拓寬了教學的時空,教給了學生學習的策略,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學習中感悟、體會、積累,進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展,使素質教育的理念在學科中落到實處。

4、教師的教育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學理念得到了提升。以往的素質教育的實踐活動更多的着眼於學生“知識的獲得”,也就是説不太注重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和方法;伴生於綜合性學習開展而變化的是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將“知識的習得”作為學生獲取知識的指導思想,也就是注重學生的“習”,也就是“實踐活動”。“以人為本、張揚個性、和諧發展”的教學理念得到充分的體現。一年多來,課題組成員有多篇論文在全國、省、市、區論文評比中獲獎,教學能力也得到了鍛鍊,課堂教學效果比較顯著。

四、今後的工作思路

為了使該課題能按照預定的方案、計劃順利實施,我們將根據新課標所倡導的教學理念,優化自主探究學習實驗過程,今後我們將着力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進一步蒐集與本課題有關的資料,作為課題實施的理論支撐,用正確的理論支撐教育教學行為。在組織課題組成員系統學習,提高理論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基礎上,通過研討進一步完善課題實施方案,並邀請有關專家參加課題開題論證會。

2、對本課題實施及時作好有關數據統計與分析工作(主要通過問卷調查方式進行)。

3、在實施過程中,切實樹立自主探究教育觀,開放教學時空,開放教學內容,鼓勵教師以研究的方式,自主地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用研究的方法,從自身的學習、生活及社會現實中多渠道蒐集信息,確立研究專題,解決實際問題,來培養問題意識和研究能力。

教研課題總結4

一學期來,學校採取了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同時也做了大量務實的工作,使課題研究能夠順利地推進,達到了預期效果。為了把課題研究工作更有成效地開展下去,工作總結如下:

一、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要想使課題研究工作能夠順利地實施,首先要提高課題研究教師的思想認識,使他們能夠從心裏贊成課題研究,願意課題研究,這是做好課改工作的基礎和前提,也是做好這項工作的最為關鍵的一環。為此,學校組織教師集中進行了理論學習和座談,通過學習和座談,使教師更加深刻地認識了課改的深遠意義以及課改的緊迫性,同時也明確了自己肩上的重任,從內心接受了課題研究,認同了課題研究。這樣,就為我校能夠順利地實施課題研究打下了比較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認真學習教育理論,明確課題研究方向及重點

在課改教師從內心接受課題研究的基礎上,我們又佈置了有關課題研究的理論學習任務。進行了三次集中學習,並佈置了五次分散學習。學習的內容有《走進新課程》及有關的教育教學理論。通過富有針對性的業務學習,主要明確了兩個最根本的問題:

(一)新課程究竟"新"在何處?

通過學習,我們明確了新課程"新"的地方有很多,但做為我們教師,應該把握的最重要的三點是:

1、課程目標追求多元性、時代性、可操作性。新課程強調課程功能要從單純注重傳授知識轉變為體現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把21世紀人才必備的一些基本素質設置在課程的目標裏面,如收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交往、溝通和合作的能力,學會學習的能力,特別是要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新課程的每門課程的教學目標都包括三個方面: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2、強調學生學習方式多樣化,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這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標誌性變化,也是實施新課程最為核心和最為關鍵的環節。如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變原來單一的、被動的、死記硬背的、接受式的學習方式為自主探究、親身實踐、合作學習的方式;如何着眼於學生潛能的喚醒、開掘與提升,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如何着眼於學生的全面成長,促進學生認知、情感、態度與技能等方面的和諧發展;如何滿足於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的形成……所有這些,將關係到課改的成敗,關係到教育的質量,關係到師生的校園生活質量。

3、新課程倡導面向未來的、以發展為目的的評價觀。改革過分強調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倡導發展性評價,突出評價促進學生髮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的功能。強調評價指標的多元化,對學生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改變單純通過書面測驗、考試檢查學生對知識、技能掌握的情況,倡導運用多種方法綜合評價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等方面的進步與變化。

(二)面對新課程的新變化,教師該怎麼辦?

我們認為,面對新課程的新變化,教師要轉變的方面很多,但最為重要的是以下兩個方面:

1、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師角色。傳統課程模式中的教師,不僅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學內容的制定者和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判者,而且是絕對的權威。教師習慣了根據自己的設計思路進行教學,把各式各樣的學生按自己的思路"格式化",最終成為規範的、知識淵博的、但已沒了創造性的所謂合格、甚至優秀的人才。

新課程改變了教科書一統課堂的局面,教師不再只是傳授知識,教師個人的知識也將被激活,師生互動產生的新知識的比重也將大大增加。這種學習方式的改變,需要教師從知識的權威到平等參與學生的研究,從知識的傳遞者向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參與者、促進者和指導者轉變。雖然教師的知識的傳授者的角色不會被淘汰,但它不再是教師唯一的角色。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幫助學生制定適當的學習目標,並確認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供各種便利,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營造寬鬆愉悦的課堂氛圍;參與學習和探究,與學生一起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學生一道尋找真理,並且能夠承認自己的過失和錯誤。2、重建教學方式,重構課堂教學

學習方式改變了,也要求教師的教學方式做出調整。有人説,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是對未來教師最大的挑戰。比如研究性學習,學生要進行有效的研究,就要求作為"參與者與指導者"的教師首先應該是研究者。這意味着教師要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學方式。當教師以知識傳授為重點時,他的基本做法是,分解知識、技能,並有效組織呈現部分甚至整體,學生通過傾聽、練習和背誦,再現由教師傳授的知識,回答教材中的問題。而在探究性課程上,情形則大不一樣。在這樣的學習中,教師的職責是引導學生不斷地提出問題,使學習過程不斷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指導學生收集和利用學習資源;幫助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並能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

三、深入課堂,反覆指導

在學習、培訓的基礎上,實驗教師對於課題研究的實施,在理論上有了一定的認識和積累,但要想把課題研究的理念完全運用到教學實踐中,談何容易!廣大教師多年以來形成的重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輕能力和態度的培養,這種觀念和教學習慣,已經根深蒂固,形成了強烈的思維定勢。在這種觀念的指導下,形成了相應的成型的教學模式。為了儘快地轉變廣大實驗教師的教育觀念,使課題研究工作順利地實施,教導處經常深入聽課、瞭解課改實驗情況,及時解決問題,鼓勵實驗教師大膽進行實驗,同時學校領導也把指導課題研究實驗教師的課堂教學工作作為本學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校長和教導主任經常深入課堂,進行聽課指導,挨個過關。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直到符合新課標的要求為止。同時,學校明確規定,把課題研究工作作為實驗教師業績考核的一個最重要的依據。領導深入課堂,反覆進行聽課指導,課改教師本身既有壓力又有動力,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課改實驗中。

四、示範引路,及時總結

在我們跟蹤聽課指導的過程中,發現好的典型,我們及時召開全體教師課改實驗觀摩教研會,啟迪大家的思路。其中趙紅利老師的數學課,確實是觀念新、教學方法新,教學形式新,教學效果好,受到了聽課領導和教師的一致好評。為了及時地總結經驗,彌補不足,以便把我校課題研究實驗工作更好地開展下去,在十一月上旬,學校組織課改實驗教師對課題研究實驗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我們及時地進行了總結。我們認為,在此項工作中,我們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的教育觀念轉變得還不夠徹底,新舊觀念交織在一起,時新時舊;

2、教師對於教材把握得不夠透徹,抓不住教材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雖然教育觀念轉變了,更新了,但是教學效果卻不好;

3、由於學校經費緊張,教學硬件和軟件跟不上,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課程改革實驗的順利進行;

4、由於對新課程實驗的評價機制沒有出台,課改實驗教師心存顧忌,沒能全身心投入課程改革。

這些問題,我們會在今後的工作中,加倍努力,不斷地解決,使我校課題研究工作順利地實施、推進,為圓滿完成課題研究實驗任務,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不斷地努力、奮鬥!

教研課題總結5

這學期是大班孩子在幼兒園生活的最後一個學期。孩子們從幼兒園到國小,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個轉折點。由於生活上的驟變以及課目的繁重,很多孩子入國小後出現疲勞、害怕等情況。為了讓幼兒能正常、順利的升入國小,本學期我們的工作重點放在“幼小銜接”上,從保育和教育兩方面同時着手來幫助孩子形成過渡。具體工作有:

1.嘗試按照學校的作息制度來生活。如:聽鈴聲進教室,上課時不上廁所、不去喝水,知道上課不能隨意走動,準時上牀休息等。

2.在成人提醒下,能遵守班級常規,學會傾聽,不亂插嘴,注意自己的行為不影響集體,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自覺遵守公共秩序。會保管自己的學習用品,懂得自我保護。

3.做好幼小知識銜接。適當增加一些漢語拼音的讀寫,強調執筆姿勢和書寫習慣。經常佈置簡單的家庭作業,培養幼兒的任務意識。

4.特別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增強幼兒的獨立意識。讓幼兒學會自理、自立,逐步脱離成人的直接照顧。國小生課間和課餘時間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這就要求他們有較強的獨立生活能力。

5.在6月份開展了“我要上國小了”主題活動。讓幼兒瞭解、知道國小有些什麼課程,有規律的作息時間,書包裏要背些什麼等。帶幼兒參觀了扎西國小,觀摩國小生上下課、升旗等,孩子們感受了國小的作息時間和學習氛圍。

通過一學期的.努力,大部分幼兒能夠較認真的完成

老師每次交給的任務,社會交往能力和自理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初步具備了國小課堂式的時間觀念,瞭解了上國小的一些相關內容。總之,通過一學期來對幼兒幼小銜接的培養,為孩子能順利的進入國小打下一定的基礎。相信孩子們進入國小後能很快適應國小生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教研課題總結6

一、課題的現實背景及意義

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教學理念、教學方式、媒體的運用、資料的收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通過一兩次的全員培訓,就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把新教學理念落實到課堂中,這顯然是不切實際的。那麼如何利用校內有限的資源對教師進行校本研訓,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是擺在農村國小面前的一個課題。探討新形勢下建立以校為本教學研究制度的重大意義和理論、實踐價值。一方面從理論層面上研究“以校為本”教學研究制度的基本內涵,基本特徵等,建設“以校為本”教學研究制度的基本原則;另一方面從實踐層面研究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有效地建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校本教研的方式等,是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二、理論依據

1、建構主義的教學思想

學習意義的獲得,是每個學習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對新信息重新認識和編碼,建構自己的理解。在這一過程中,學習者原有的知識經驗因為新知識經驗的進入而發生調整和改變。

2、馬斯洛的需求理論: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認為,需要是人類內在的、天生的、下意識存在的,而且是按先後順序發展的,滿足了的需要不再是激勵因素等。

3、新課程標準:可以説,課程標準中規定的基本素質要求是教材、教學和評價的靈魂,也是整個基礎教育課程的靈魂。

課程標準是教材、教學和評價的基本依據,但並不等於課程標準是對教材、教學和評價方方面面的具體規定。課程標準對某方面或某領域基本素質要求的規定,主要體現為在課程標準中所確定的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因此,課程標準的指導作用主要體現在它規定了各科教材、教學所要實現的課程目標和各科教材教學中所要學習的課程內容,規定了評價哪些基本素質以及評價的基本標準。但對教材編制、教學設計和評價過程中的具體問題(如教材編寫體系、教學順序安排及課時分配、評價的具體方法等),則不做硬性的規定。

三、相關研究綜述

目前,全國上下各級各類學校都在開展校本教研活動。並對校本教研的形式內容等進行着積極的`探索,但大多未形成一種模式。校本教研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產物,它不是對過去的教研製度的否定,而是對過去教研製度的改進和完善。校本教研不僅是一種制度,同時也是一種理念、一種策略和一種方式。作為一種理念,校本教研認為學校不僅是學生成長的地方,也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場所。教師應發揮自為作用,以研究者的姿態去解決課改中遇到的問題,與新課程一起成長。作為一種策略,校本教研要求學校利用現有教研資源,整合多種教研力量,構建學習型組織,形成高效教研場,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作為一種方式,校本教研要求專業人員加強服務,深入學校,與教師形成平等、合作的夥伴關係,發揮專業引領作用。教師要加強反思,形成與研究狀態下工作的職業生活方式,共同構成新型教研文化。

四、課題研究的預期目標

本課題的研究,旨在探索農村國小在規模小、教師老齡化嚴重的情況下,如何有效地開展校本教研活動,並形成一定的模式;全面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有效開發校內資源,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大面積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五、課題研究的內容

(一)確定校本教研的模式

1、集體備課式。在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時間裏,分學科對每一冊教材進行分析(利用教參中的光盤進行集體分析),讓每一位教師對每一單元的內容在整個學段中的地位有個整體的認識。鼓勵教師用電子化備課,對學生遇到的學習困難及時地記錄在教案中,教師只有在主戰場上親自經歷一次又一次的磨礪,才會詮釋新課程理念,才能探索合適的教學策略。這種教研模式使教師在教研中必須去深入地觀察、分析、比較,並提出個性化的意見,下一位教師才能有針對性的設計出新的教案。

2、同課異構式的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課程實施的核心環節,是教師教研的主要陣地。青老攜手同上一堂課,進行公開教學,風格各異的教學設計,給全體教師以耳目一新的感覺。這種教研模式促進教師積極參與,有利於課堂教學的創新,從不同的教師教學風格中學到東西,促進教師更快的成長。

3、反思評課提高。反思分為課反思和周反思。課反思是教師在一堂課結束後,對本節課進行反思,以廖廖數語將自己的體會記錄在教案上;周反思是結合自己一週的經歷進行自我反思,並以文字形式記載下來。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教師自我提高途徑,因為教師本身只有通過自己主動、認真、深入地去思考、去探討,才能使自己的分析能力得到鍛鍊,才能使自己所接觸到理論、新理念得到內化,也只有這樣我們自己的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二)構建校本教研模式的步驟20xx年的3月份開始,用12個月的時間組織教師分析教材,並發動教師到各教育網站上搜索本冊教案作為參考。同年級的課任教師對教案進行整理,並在課堂教學中予以實施。

在課題實施的一年時間裏,以教帶研開展我校的教研活動。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同課異構”實踐,舉辦家長開放日,推行家常課、推門課等活動。將教師教育過程的實錄作為案例進行分析。在教研活動中形成中心發言制:即確定研討的專題,由1-2名教師重點準備並且主講。教研組先後確定了一系列專題,教師們輪流準備着不同的專題,通過查找資料、學習內化,闡述新觀點、新理念,與大家共同交流與探討,達到了拋磚引玉、資源共享、共同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

邀請專家舉辦科研系列講座;教師們帶來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專家引導、集體討論、共想對策,把問題化為全新的方案帶回課堂實踐的培訓方法。通過專家的引領和共同的探討,提高自我診斷的能力,由此更新自己的觀點,形成新的教育思路。

把教師送出去,參加省市縣舉辦的各種形式的骨幹班,學習先進經驗,提高業務能力;在校內組織教師觀看“農遠工程”的錄像;開展校內的“青藍工程”老年教師和青年教師結對,互幫互學;抓住和蕭山勁鬆國小結對的契機豐富校本教研的內容和形式。

鼓勵教師承擔實驗課題。我們做法是:骨幹教師每人牽頭承擔一項市縣課題的研究;一般教師均要參加課題組,承擔一項課題研究任務,實現了每位教師都從事教學實驗研究的要求,促使每位教師走教學上教研道路。

六、實施步驟

1、準備階段(20xx年3月至6月)

(1)蒐集資料,擬定課題研究的提綱,並組織力量進行論證。

(2)撰寫課題研究的總體方案,擬定課題研究的具體內容和目標,健全組織,課題組成員進行組內分工,明確各自職責。

2、實施階段(20xx年6月至20xx年2月)

(1)理論學習。課題組教師全面收集、查閲有關理論和相關資料。

(2)實踐研究。結合校本教研的開展,提出策略,提高實效,撰寫專題論文。

3、總結階段(20xx年3月至5月)

(1)完成研究資料的整理,寫出研究報告。

(2)研究成果的及時推廣,鞏固成果,並做好後續工作。

七、課題研究的條件分析

1、我校有着濃厚的教科研氛圍,學校有着健全的教科研考核機制。每位教師都能主動地投入到校本研訓當中。我校先後被評為省示範性學校、省校本教研示範校、市教科研實驗基地、衢州市教育科研先進集體。

2、課題組成員都具有一定的教學科研能力。組長邱常廷老師是國小高級教師,負責過多項縣級課題的研究。組員孫保增、劉松田、閆秀梅都是學校的的骨幹教師,主持過多項市縣課題的研究。

八、課題組成員及分工

組長:邱常廷全面負責,設計方案撰寫報告組員:孫保增具體操作,資料收集劉松田具體操作,資料收集閆秀梅具體操作,資料收集九、教研課題如下:

(1)如何養成學生集中精力聽課、動腦思考的好習慣;

(2)如何讓優生學好,又讓差生跟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教研課題總結7

一個學期緊張繁忙的課題研究、教學教研工作即將告一段落,四個多月120多個日日夜夜,可謂一路探索、一路艱辛、一路欣喜、一路收穫。本學期,我繼續主持實施泉州市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與品德學科的綜合與滲透研究”課題子課題“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四大領域有機整合目標設計有效性的實驗研究”,採取研究與教學相結合、理論研討與案例分析相結合的方式,採用總體規劃與個別指導、集中研修與分散實踐相結合的組織形式,組織本校課題組成員集中研討8次,為本校課題組成員舉辦綜合實踐活動方法指導專題講座兩場;

作為課題負責人,參與了泉州市綜合實踐活動研討會、晉江市進修學校組織的綜合實踐活動研討會議(兩次)、東石中心國小的課題研討活動,在本校主辦的課題研討活動中為全體與會者展示了一節綜合實踐活動常態化公開課;加入教育部中國小教師新課程xxxx年秋季遠程研修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團隊,負責對山東省濟南、濟寧兩地200名學員的研修,實踐持續4個月。下面,將本學期課題研究和教學教研工作做一總結: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執教三年級二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每週兩課時。該年級同學均是第一次接觸綜合實踐活動。該班同學特點:活潑好動、自制力差、紀律不好、不愛動腦筋、興趣轉移快、做事虎頭蛇尾。鑑於該班同學實際狀況,第一個學期的入門指導、啟蒙教育非常重要,決定着今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該班是否能夠長期有效的實施。

二、本學期目標:

走入社會,認識社會環境,探究社會問題,引導同學運用科學的觀察方法主動觀察身邊的事物,培養觀察能力;熟悉並遵守社會行為規範,發展人際交往,融入集體,具有合作品質;啟發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親身實踐,嘗試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運用調查訪問、上網查詢等方法收集和處置信息,運用寫作、繪畫、表格等多種方式,表達想法、創意和探究結果。

三、課題研究與教學實驗的實施過程:

(一)目標分解、任務明確

我把自身制定的學期總目標分層次滲透於活動主題的每個環節中,體現目標的結構性與個別化、具體化、情景化,追求目標設計的有效性,以活動主題為載體來達成目標。

本學期初,我通過創設情景,和同學一起討論,生成了活動主題“走進動畫片”,然後指導同學對他們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分類、歸納,確定了三個活動專題:一、好看的動畫片;二、動畫片知多少;三、製作我的動畫片。

“走進動畫片”活動目標:在教師引導下,同學留意身邊的事物,能通過觀察自主提出問題;針對自身的問題,設計簡單可行的解決方案;運用觀察、調查訪問、上網等等方法收集與自身的問題相關的資料,並能對資料進行整理;能客觀、具體地描述活動過程、表達自身的觀點和想法,願意與他人一起分享效果,注意傾聽他人的觀點,尊重他人,樂意與同伴合作。

(二)過程清晰、環節緊扣

本學期已完成一、二兩個活動專題的教學計劃。第一個活動專題《好看的動畫片》,用了8周的時間,基本流程:創設情景提出問題——歸納問題,確定三個活動專題——實施第一個活動專題——指導同學設計簡單的活動方案——交流、評價,改進活動方案——同學利用課餘時間自主實踐並寫出實踐的過程——各小組選出一名同學參與全班交流展示——評出5個獎項——結合檔案袋和階段效果評出最佳組員,寫出活動心得(偏重同學的表示、評價、寫作能力的培養)。

第二活動專題《動畫片知多少》,用了8周的時間,基本流程:同學針對動畫片提出問題——設計問題單——學習、運用合適的發解決問題——彙報交流、梳理解決問題過程中的困惑——繼續解決問題單的問題——彙報交流——動手製作手抄報——手抄報效果展示(偏重同學問題意識的培養,創設情景指導同學學習運用收集信息的方法,提高同學解決問題能力和動手能力。)

(三)關注細節、有效指導

本學期,我緊緊圍繞目標,密切關注同學學習活動過程的每個細節,在同學真正需要指導時和時給予到位的指導。

活動專題一的評出5個獎項的活動環節中,我發現8位同學評審員的評價規範不一致,原因是沒掌握每個獎項的評價要點(例如“最佳創意獎”的評價要點是同學扮演時所體現出來的與眾不同的創意,這些創意可以從語言和道具等方面來考慮)。我沒有急於對同學評審員進行糾正,而是引導全班同學深入分析每個獎項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同學很快發現評價中存在的問題,並認為原因是他們起先沒有真正理解每個獎項的實質,忽視了很多需要注意的問題,導致評價的不公正;在各小組選最佳組員時,我發現同學不懂得觀察和比較,就連對兩份作業質量進行比較也不會,甚至有一兩個小組還知道要做什麼。針對這個問題,我和時在班上進行集中指導,再次指導同學對比自身設計的評價表,根據評價的各個要素,搞清楚究竟從哪幾個方面來評,怎麼評,比方我建議每個組員輪流看相互的作業,一起觀察和比較,然後一起討論和商定該份作業應該得幾顆星。

各小組推薦出最佳組員的環節共進行了兩節課,相對充沛的小組評比有助於同學通過組員之間作品的觀察、對比,瞭解和學習他人的優點,促進自身的反思和改進自身的缺乏,認識自身的缺乏,進而改進自身的.作業。兩節課結束後,我發現有10幾個同學重新修改完善了自身的作業,説明交流合作的目標達到了。

在討論同學提出的“動畫與漫畫有關係嗎?”時,同學説上網查不到這方面的資料,我發現根本原因是同學不會分析問題。於是,我引導同學對首先對這個問題進行分析:先上網查“什麼是動畫?”“什麼是漫畫?”,然後對二者進行比較,找出相互間的關係,得出最後的結論,使同學的思維能力得到提升。

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活動,同學從剛開始的淡漠到喜歡到最後的欲罷不能,經歷了過程,豐富了體驗,掌握了方法,獲得了發展,同學的各種能力出現螺旋式的上升,再次驗證了我的理念———因為老師的用心,同學是幸福的;看到自家小朋友的生長,家長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給予充沛的認可。

(四)規範管理、科學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管理與評價是制約這門課程常態化實施的瓶頸,特別是過程中的管理與評價又是瓶頸中的瓶頸。我把評價貫穿於每個環節中,依照班級公約,每節課都評出5名紀律星,教學秩序越來越好,使得同學也越來越注意認真傾聽了;我還結合同學在活動中的表示評出5個獎項,結合檔案袋和階段效果評出最佳組員,10個星星可以晉級為一個月亮,10個月亮可以晉級為一個太陽;通過多次的激勵和矯正,同學在自信、熱情、人際、考慮問題的方式、反思的意識、專項技能、綜合技能等方面得到多次的鍛鍊,於是,良好的意識、習慣、能力便形成了(引用課程團隊高啟山老師的話);學期終結時我採用期終評價表來進行評價,通過設計一些問題讓同學、同學、家長、老師回答,引導同學對整個學期進行反思和總結,也為本學期目標達成度進行檢測提供重要依據,還可以贏得更多家長對這門課程的瞭解和支持;最後,評選出20名優秀組員進行獎勵。這些管理和評價的落實,有效的激發了同學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有力地促進這門課程的持續發展。

三、目標達成度的檢測與評估

80%的同學能初步懂得運用多種途徑來獲取信息,能合理運用採訪調查、上網收集信息的方法,能初步設計簡單的活動方案,能和同學分享效果,能逐漸認識到自身的缺乏和優點,並進行評價,能通過評價逐步約束自身的行為。

四、取得的效果

(一)同學方面

1、有形效果本學期共完成兩個活動專題;每位同學完成實踐作業13份;全班共完成調查方案40份、手抄報35份、問題單80張、活動感受100篇、過程性評價70份、學期評價40份。

2、無形效果70%的同學每週都能完成作業;90%的同學喜歡這門課程;同學越來越喜歡考慮問題,膽量變大了,逐步能傾聽他人的發言,課堂變得有序了。

(二)教師方面

對教師有效指導戰略的體會:

1、教師要深入地瞭解同學,這是活動勝利的基礎,同時讓老師的指導更有針對性

2、根據年齡靈活制定學期目標和活動主題目標

3、根據同學的年齡和本班同學的實際情況,對活動方法進行分層設計,體現能力的遞進上升

4、堅持活動過程的連續,注重時間上的連續,追蹤同學的活動進程

5、多渠道開發課程資源,爭取家長的更多的支持。本學期初聘請一些熱心的家長當課外輔導員,請家長走進課堂聽課,在班上展示同學的效果,為了讓更多的家長了解這門課程,把一些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相關的內容打印貼在班級的牆上;從期末的評價表中,95%的家長支持學校開展活動,5%的家長還不瞭解這門課程,有疑問“開展活動對學習有協助嗎?”家長們寫道:“小朋友的膽量變大了;較以前喜歡考慮問題;動手能力提高了;對寫作水平有協助;會觀察事物了;這種課要堅持上…、、”同時更為感動的是張美棋同學的家長提出了珍貴的意見:“老師應多提供方法指導,比方印發資料,告訴家長應該提供哪些支持和協助…、”

張薪同學的媽媽自告奮勇幫班級打印期終評價表,幫班級拍課堂實錄…、、有這樣堅強的後盾,我們還有理由説家長不支持嗎?還有理由不踏踏實實去實施嗎?我們還會説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很難嗎?其實一切都是“你做了,才知道”,一切回到本真的狀態,一切以小朋友的發展為宗旨,讓我們的小朋友吸收着陽光,快樂地呼吸和生長。

五、存在的問題:

1、彙報的形式比較單調,同學的對於階段彙報的思路還不能考慮周全,如何讓彙報形式多樣,又不增加同學很多負擔,不佔用同學的很多課餘時間?

2、同學在活動中獲取的信息不夠不科學、不夠嚴謹

3、同學分析問題能力、篩選整理問題的能力不好。

4、局部同學的作業不能按時完成,注意力不夠集中。

六、下學期的工作思路

1、活動中注意培養同學的傾聽習慣。

2、加強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

3、活動方法的設計目標提高。

教研課題總結8

敦煌藝術旅遊中專學校省級教研課題《職業教育強化實踐教學研究》的子課題《會計專業技能訓練目標及考核標準》已實施一年,本課題組在學校領導的關懷下,在各位同仁的精心指導下,通過實驗人員的共同努力,進展順利,並且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成果。本學期即將結束,為使該課題在下階段的研究中更有成效,達到預期的目標,現將一年來的研究工作總結如下:

一.認真組織、實施本課題的研究工作

年初,組織實驗人員認真學習學校教科所的科研計劃,並根據學校計劃、針對外語組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具體的、切實可行的計劃。第2周開始,全體實驗人員思想統一,步調一致,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動。本年的課題研究重點定位於科研和教學的結合的實踐研究,在開展課題組日常的活動同時,着重採用多種方式進行實驗研究,探索最佳教學過程的設計。另外課題組不斷進行理論學習、深入挖掘研究我校學生會計技能訓練的潛在功能,同時加強對教師進行現代教育技術培訓。適時調整研究課題的方法策略,集思廣益、羣策羣力在已有的基礎上把本課題的研究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特別是堅持做到了科研與教學的有機結合,促進了學校在現有的條件和環境下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堅持理論學習,促進教師科研水平的提高

本學期全體實驗人員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加強理論學習,按計劃要求,每位老師認真學習了與本課題密切有關文獻,應用我校的'網絡技術,深入進行文獻研究,以及一些新課程標準實驗方面的經驗文章,積極撰寫了科研論文。

三.科研活動中展風采

在本年中,本課題組的教師虛心好學,積極進取,堅持不懈地參與科研方面的各項活動,教育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明顯增強。科目的成員教師,通過學校、本課題的公開課、研究課,深入本課題的研究思路,積極探索信息環境下,教學設計的最佳。本課題組在常規活動的同時,積極參與敦煌藝術旅遊中專學校課題教研活動,為我們的科研提供了新的思路。

總結過去,展望未來。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們的課題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們的教學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模式,當然我們反對教學方法的模式化。在教學上我們已經取得一定的成績,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總課題組的指導下,經過我們實驗點老師的共同努力,我們的課題研究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績。總之,我們的課題研究工作還有待於進一步的深化,我們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深感自己的不足,我們將繼續學習,不斷探索,爭取獲得更多的成果。

教研課題總結9

我校為了便於全體教師,有效的開展數學專題教研活動,根據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反饋的情況,以及我校實際教研狀況,經研究決定,數學教研專題為:(1)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計算正確率,(2)如何合理利用情境圖進行計算教學。

一、專題的提出及其意義

1、計算是國小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國小數學教學的始終,無論是數學概念的形成,數學結論的獲得,還是數學問題的解決,都依賴於計算活動參與,計算能力的高低對學好數學知識起着極為重要的作用。

2、計算在很多教師和學生的眼裏總和“枯燥、乏味”聯繫在一起,教師教的不精彩,學生學的不起勁。由於師生的心理作用,從各個階段的學生作業和試卷分析來看,學生計算的正確率不容樂觀,然而國小階段是學生計算能力的最佳培養時期,是培養學生認真、細緻耐心的關鍵時期。

3、教師進行計算教學時出現了不少誤區,沒有能夠很好的把握教材計算教學內容呈現的特點,出現了比如:算理講不清,數的概念教學不夠突出,各種運算定律理解的不夠,過於追求計算過程的程式化,弱化了計算過程的思維,不重視計算和實際運用相結合,不重視計算能力的培養。

4、計算教學的課題既古老又年青,有利於全鎮各個年級的數學教師,各個年齡段的教師開展專題教研活動,可以讓所有教師,在本次專題教研中都能夠根據自己的實踐,進行相應的研究活動,都能夠發自己的作用。

二、明確教研專題的分工和步驟

1、詳細安排了本次專題教研活動的分工:我校由學校教導主任具體負責,數學教研組長召集,全體數學教師參與到專題教研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每個年級的數學教師負責本年級計算教學特點的分析,每個教師都要結自己的計算教學進行反思,對本班學生計算狀況進行全面的瞭解和分析。

2、為了便於進行交流、研討和統一管理,我校統一了專題教研的進度、內容和步驟。具體如下:九月份,對專題教研活動進行全面安排佈置,召集全體數學教師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完成選題,並制定相應的專題教研計劃。十月份進行實際情況分析和計算教學的理論學習,並要求每位教師把實際情況分析和學習體會寫成教學論文,在月底進行交流;十一月上、中旬觀看計算教學實錄,每位教師寫出評課意見或觀看體會;十一月中、下旬進行集體備課,上研討課,十一月底,研討課並進行小結。

三、主要階段性成果

1、全面分析了學生計算正確率不高的原因:

(1)、數的概念未能很好的形成、算理不清、算法掌握不牢。

(2)、師生都輕視口算和估算。

(3)、多數學生在計算時注意的分配和集中不夠,有待進一步的提高。

(4)、學生容易受到以前做過的練習影響,造成思維定勢的干擾。

(5)、沒有養成良好的審題、打草稿、驗算等習慣。

(6)、學生對計算學習的興趣不濃,甚至有部分學生存在虛榮心的現象,影響計算的正確率。

2、全面掌握了老師計算教學與使用教材情境圖情況:

(1)、部分教師不注重算理的教學,只強調程式化的計算過程。

(2)、多數教師只會採取簡單重複的練習方式來提高計算的正確率,缺泛對典型錯例的.分析。

(3)、不少教師存在機械使用教材情境圖。甚至個別教師不使用教材情境圖。

(4)、有些教師把情境圖上成了看圖説話,不能很好的引導學生從複雜的圖中獲得學習數學必須的信息,不能靈活使用情境圖。

3、初步培養了教師良好的教研習慣,全體數學教師都能夠積極的投入到專題研究當中去,研討課上教師都能夠很好的針對專題進行上課。使絕大多數教師的教研能力,業務水平有所提高,説到計算教學,教師心中都有自己的模式,上課水平提高了。最重要的是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圍,教師們都能夠明白教研的目的不是為了上公開課、不是為了完成教研任務,而是為自己的業務發展積累資源,為了提高課堂效率,最終達到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和學生的學習能力。

4、在實踐中總結出一些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策略如:加強的算理的教學,重視口算和估算的教學,着實培養學生的數感;認真培養學生的各種計算的良好習慣,如:認真審題,觀察題目,打草稿和檢查草稿,驗算檢驗等;加強對比練習,典型錯例分析等。

5、提高了教師靈活使用教材的能力,很多教師都對本冊教材計算教學情境圖進行了整理和歸類,並找出其中的規律。大多數教師現在都會認真的引導學生觀察教材的情境圖,讓學生從中獲得信息,從而使學生能夠有廣泛的思考空間,進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能夠通過情境圖的直觀性、現實性和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計算的興趣,也有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情境圖進行適當的刪減,靈活的運用情境圖。還有一些青年教師通過多媒體再現教材的情境圖,把情境圖變成師生共同操作的活動過程。使情境圖成為鋪設學習新知的情境,進入新課的橋樑;成為開啟算理、掌握算法的大門;促進練習動態生成的法寶。

四、存在的問題與我們的思考

1、教師們雖然積極參與、認真對待,但由於沒有經驗往往造成針對性不強,研不到點子上,如何更有效的指導各國小紮實開展專題教研,促進教師成長,還有侍進一步的探討。

2、計算正確率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夠達到的如:學生的良好計算習慣的養成、學生計算興趣的提高都不是老師説的一、二次,學生做幾次作業就能養成,就能提高的。教師的教研意識和業務能力的提高也不是通過一、二次專題教研就可以全面提高的,學校和教師都應該以專題教研作為契機,為教師專業的成長和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提供平台,在平時的教學中持之以恆,日積月累才能達到最終目的。

教研課題總結10

元月11日下午,檗谷國小語文教研組全體成員齊聚在會議室,就20xx-2018學年度入圍東石鎮教育科學“十三五”的語文課題進行階段性教研工作總結。

回顧本學期教研工作概況,點贊全體成員的不懈努力。為了使學生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早讀風氣更加濃厚,本學期我們語文組特開展《國小語文早讀課效益提升策略研究》這一活動。期初語文組成員開展學生問卷調查,理論學習再學習,羣策羣力,最終形成策略的初稿,決定把早讀分成課外閲讀和課內閲讀兩大版塊研究。兩個板塊時間段的安排不是死板的,而是根據內容的多少和難易靈活處理。本學期我們先側重研究課外閲讀讀的是什麼。我們開展的主要形式是利用晨讀的前十多分鐘要求學生每天跟着學校廣播唱讀一個單元古詩。平常班級自行督促,在規定的時間段以班級為單位學校隨機抽取一名學生進行檢測、評定,獎勵古詩王,以激發學生唱讀興趣。閲讀內容是循序而漸進的,我校楊佳俊老師精心負責,自編晨讀知識清單,每個星期不斷更新閲讀內容。現閲讀工作推進紮實有力,整個教研組成員一致認可,希望能把課外“古詩唱讀”賽事繼續傳承下去。

會上,蔡婉秋組長要求老師們暢談本期課題組教研的'亮點及值得思考改進的地方,老師們踴躍發言;接着蔡老師就本學期教研工作的開展作了總結,並明確指出了下階段的工作要點;最後,大家收集彙總學期課題研究全部資料。團結同心,集全組之力,相信,新的一學期課題研究會取得突破!

教研課題總結11

中期檢查活動簡況(檢查時間、地點、評議專家、參與人員等)。

中期報告要點(研究工作主要進展、存在問題、重要變更、下一步計劃、可預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頁)該課題自20xx年9月立項以來,課題組全體成員共同努力,積極探究,目前已完成階段性研究工作,現對課題研究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課題管理

1、組建研究隊伍,確保課題實施因本課題研究所涉及的研究性學習教學,對教師的教育理念和能力要求較高,參與本課題研究的一些教師需要儘快適應這種大的教學方式的改變,為確保本課題研究的順利實施和取得預期的成果和成效,由參與教師自主決定參加部分的研究或活動。

2、組織培訓,提升科研水平課題研究工作是動態的,因此,課題立項不久,我們課題組就印製了相關的成員培訓材料,多次組織研討有關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任務、要求、方法等,使參與課題研究的教師瞭解、認同、理解課題實施的意義和研究方向,學習科學的研究方法。同時要求自學、收集有關課題研究方面的理論資料,並提高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水平。通過形式多樣的培訓,課題組成員的課題研究能力都得到普遍的提高。為了使教師能順利地開展課題研究工作,提高教師研究性學習教學的意識和能力,我們課題組成員經常藉助各種教學公開課,如觀摩課、研究課、彙報課等,交流心得,探討可能的研究性學習教學處理方法。理論學習採用集中學習與分散學習結合、討論與自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為了確保分散自學的效果,課題組及時針對個人學習計劃進行溝通檢查。鼓勵教師上網,查閲資料,平時注意閲讀本地報紙有關地理的內容,並持之以恆養成習慣,加強橫向交流,實現資源共享。

3、規範制度,加強課題過程管理

(1)堅持學期檢查制度。每學期舉辦一次課題研究研討會,及時分析總結前階段研究工作的得失,部署下階段的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對課題研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查漏補缺,不斷提高和完善。

(2)抓好備課、上課、評課各環節,把好實驗關課題組認真制訂每學期的實施計劃,藉助有課題組成員參與的觀摩課、研究

課等各種教學公開課,積極開展集體備課,聽課,評課活動。加強了教師的研討意識,提高研究能力。備課:在個人備課的基礎上集體討論,結合各學段的特點,以研究性學習教學理論為指導,找出建設高效課堂的規律性。上課:課題組核心成員全員參與,相互學習,共同提高。評課:實事求是的進行評價,形成濃厚的科研氣氛。反思:要求實驗課教師根據自己的實踐,寫上課的心得體會,及時總結經驗與教訓。

(3)撰寫研究性文章要求教師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基礎上,每學期寫好一篇研究性文章,並擇優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級各類教學論文、課件的評選,或向有關報刊、雜誌投稿。

(4)加強資料積累,規範課題研究課題研究材料記錄了課題研究開展的全過程,它們既是成果,也是重要的參考資料。為了管理好這些資料並使之規範化,我們要求教師把軟件資料(如課件等)妥善保管,在每學期末交至課題組,分門別類地整理好,不斷擴充軟件資源,規範課題研究。為規範過程管理,有效保證課題研究正常進行,我們積極在課題承擔者中開展了以下活動:

①學期初制訂好課題研究階段性計劃。

②每學期末安排一次教科研例會,彙報自己的課題研究情況。

③每學期圍繞自己的研究專題上好每堂課,上交有關教案及相關資料。認真完成實驗記錄,注意收集並分類整理第一手資料。

④期末寫好課題階段性小結及論文,並積極向各級刊物投稿。

⑤每學期要對本研究工作提出一點有創新性的改進意見;

⑥每年爭取有一篇以上教科研論文在校內外各項評比中獲獎或在市級以上雜誌上發表。

4、課題調研與課題深化研究情況課題開題以來,我們利用各種機會和途徑收集課題研究文獻資料,及時瞭解與本課題相關內容的研究動態、研究成果,掌握省內外的背景材料,避免低層次的重複研究。在課題研究的過程管理上,課題組要求每一位實驗教師都要根據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確定好自己的學期研究目標,制訂好研究計劃,每學期要通過公開課、論文等形式體現自己的研究成果。

二、初步成效和成果

1、改變了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開始轉變,課堂教學面貌正以嶄新的姿態出現。在課堂教學上,教師不僅注重“教”,更加註重“導”(指導而非引導),千方百計讓學生學會探究發現,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讓學生在積極參與研究性學習教學過程中發現規律。教師十分注重創設寬鬆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活躍課堂的學案討論研究。在課餘生活中,課題組老師開始自覺地更多地關注現實生產生活實際,讀書、看報、上網在內容上更有針對性。

2、積累了越來越多的寶貴的學習資源在課題研究中,我們既站在一定的理論高度來把握研究方向,又從具體實在的教學方法入手,結合鄉土地理和時事熱點的相關研究,精心設計好每一堂研究性學習教學課,注重了課題研究的可操作性,注重研究積累第一手資料,形成寶貴的研究性學習教學資源。

3、教師的研究性學習教學科研水平有明顯的提高在課題研究中,實驗教師通過一次又一次的理論學習、課題研討、教學實踐,不僅較熟練掌握了案例素材的編寫規範原則,而且初步學習掌握了研究性學習教學的組織教學技能與技巧。通過不斷地學習、實踐、探索,課題組老師的科研意識和研究能力有明顯增強,先後有數位老師主要採用研究性學習教學法進行公開課教學,均受一致好評。部分教師撰寫的論文或教學反思發表於各級刊物或參加市校各級的學術交流。

4、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通過開展研究性學習教學,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給他們提供了動口、動腦的平台,培養了學生的地理思維。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得到提高,學生的個性也有了發展的空間。課堂上,學生不必正襟危坐,他們在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中,“親其師,信其道,樂其學”,敢説、敢想、敢做,情緒高漲,思維活躍。我們的課堂氣氛變得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趨濃,語言表達和地理思維的水平有所提高,學生地理能力得到了和諧的發展。

三、存在的問題

由於課題組成員分散在不同年級,平時各自工作繁重,彼此間缺少及時的對話、溝通與交流,有些教師因此未能按既定的計劃和目標達成研究的任務。

四、今後的研究方向

我們旨在通過本課題的進一步研究,一方面繼續提高教師的研究性學習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轉變學生被動沉悶的學習方式和行為,另一方面,努力探索一條符合素質教育要求,適應新大學聯考,並能有效降低師生工作學習負擔的高效地理課堂教學模式。

教研課題總結12

十一月份是本學期本課題的規劃之月。從計劃的制定,到教材的挖掘整理;從授課中發現的疑點,到實際中的教研探索,都需要我們敏鋭地觀察切實地研究。現就本月的課題研究進行小結。

1.在教材中挖掘課題視點,結合教材《探索》進行課例設計本學期在高一地理教學中,課本給出了十二個《探索》,但對我們學生來講,可操作性的《探索》案例只有六個,其中《中國人口變化模式》《中國的城市郊區化》、《高新技術產業區的區位選擇》《調查一個城市的變化》四個,我們計劃在教學中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在相應學段是實施。目前已實施的是《中國人口變化模式》,讓學生調查了他們自曾父(母)到祖父(母)到本人各段的家庭子女數量,從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分析人流變化一家庭為單位的變化數量;同時結合國家的基本國策和國情從中分析人口數量的主觀原因。學生對這一課題完成的交好!

2.結合教學活動,從實際出發,自主設計操作性強,實效性高的課題特例本月,我們針對第一章第二節人口遷移的.內容,在講授了“人口的概念、分類”後,重點從經濟的原因入手學習了“人口遷移”的五大原因。為了使廣大學生切實感到人口遷移的影響,我們設計了《調查家族人口的增長和遷移》教研子課題,要求學生以時間為縱座標,調查自己家族人口自曾祖父(母)起到本人,這段時間的家庭居住地變動狀況及不同居住地經濟條件,並且以詢問的方式記錄下被調查人口的語錄,從中分析家族人口遷移的原因。共收到學生為完成此子課題所進行的調查報告七十餘份,還有一部分未完成。不過從中可看出學生的學習熱情,有的同學熱情很高。

3.學習《多元智能論》、《建構主義與學校教育》、《地理學課的實驗方法》三本理論著作。

學習的過程也是自己知識體系完整的過程。通過精讀和做筆記,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才能更好地勝任工作。

教研課題總結13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兩個班級的語文教學工作,在新課程改革思想的薰陶下,注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強調學生自主學習,在教學中我也大膽的進行了一些嘗試,為使今後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對教學工作進行如下總結:

一、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改革教學課堂的氛圍

從參加新教材培訓到新課程改革以來我認真反覆學習有關教育教學理論,深刻領會新課改精神,反思自身教學實際,研究學生,探究教法,逐步樹立以學生終身發展為目標的教學思想,樹立起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以感知探知反思延伸為主線,以“合作探究創新”為核心的課堂活動目標,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趣味性。在三維目標的科學確立下,綜合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語文素養

“腹有詩書氣自華”,廣泛的閲讀能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因此“積累”成為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關鍵點,如何提高,美國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因此,課內課外雙管齊下實行“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課堂,以靈活多樣的形式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內,以簡潔流暢的語言營造學習的氛圍,以廣博的知識層面引領學生,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沉浸在語文博大的氛圍中。課下,積累就是一個必要的工作,我主要採取以下措施:

(1)重視基礎。反覆訓練、反覆背誦、反覆默寫,以便於學生紮實好基礎知識。

(2)拓展。利用早讀、晚課前的零碎時間進行作文素材積累,課代表讀“故事”、“人物”、“美文”每次一篇,聽後讓學生在日記上寫感受、寫賞評,這樣不僅積累了素材,同時也鍛鍊了學生“聽”和“概括事件”的能力。

為了積累,平時每星期班級的黑板上都有一首古詩、兩條格言以便學生背誦、積累。課前,總會聽見學生齊背古詩或齊背名言的聲音,心中總會有一種欣慰之感,長期如此,學生的語文積累可以説“前途無量”。除了聽、讀、寫,我們平時還有演講。課前5分鐘是學生的演講時間,也是我們課前最期待的時候,老師期待的是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了多少,可挖掘的潛力空間還有多大;學生期待的是今天同學會給大家帶來哪些驚喜,哪些故事、哪些道理、哪句名言在師生共同期待和努力下,演講已經成為班級同學共同發展和期待的項目。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不是一天的工夫,也不是一年的工夫。從七年級就開始的積累名言名句,摘抄名家之作優美的散文、哲理的語句一直延續到今,這些積累為寫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在美文的薰陶下,可以説為學生打開了另一扇廣闊的聯想空間,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逐步提升;賞、寫、讀綜合訓練與積累,為學生的文化底藴積累、人文情感薰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語文素養的培養任重而道遠,除了積累,我們也採取了多種多樣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如詩歌朗誦比賽,辯論會系,課本劇表演等,這些有效的活動除了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給繁重的學習生活帶來了快樂與輕鬆。

三、學法指導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法指導是非常重要的,我平時非常注重學習方法的傳授與指導,不是針對題,而是就題論法、舉一反三,讓學生能夠在學習方法的指導下增強自學能力。針對不同文體講不同的答題方法;如仿句題,怎麼寫、方法在哪在這些方法的指導下,學生對語文試題不再畏懼而且也喜歡做語文試題,並且都能針對題目講出做題的依據,看着、聽着學生們有理有據的回答,心中總是蜜一樣的甜。為了他們,多累都願意。

四、自我提高、與時俱進,做一名跟上時代步伐的老師。

學期末,總結如上,但努力無邊,不斷充實自己,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水平,繼續在教壇耕耘將是我一生奮鬥的目標

教研課題總結14

自本學期開學以來,我校積極響應縣教育局及學區的精神,進行“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經過近兩個月的實踐和探索,我感慨良多,收穫連連。現將情況總結如下:

記得學期初,當學習“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文件精神傳達之時,質疑聲一片啊。我硬是頂着這股大浪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1、開展“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集體備課活動。

2,開展“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嘗試課聽評課活動。

3、開展“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主題研討活動。

4、要求教師備、講、批、清堅決執行,大膽踐行,勇於創新。

在一段時間的實踐下,我的觀念發生了轉變,默許者越來越多,就連50多歲的老教師的思想也都“與時俱進”了。實踐證明:“先學後教,當堂訓練”這種教學模式是完全可行的。我在實踐的過程中,也遇到了種種問題,但每次都本着嚴謹教研、勇於探索的精神,將難題一一克服。全體師生不僅完全融入了這種模式,而且還應對實際大膽創新,摸索着適應我校特點的新路子。

1、一標一導一自學:在進行“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嘗試課活動中,我校二年級教師韓曉華老師,針對低年級學生記憶力差、自學意識淺薄的特點,活用模式,採取了“一標一導一自學”的方法。即:出示一個學習目標,緊接着出示相應的自學指導,然後學生開始自學。待完成了第一個目標,再進行第二個目標,逐標推進。這種改革在之後的評課活動中,受到了全體聽課教師的肯定和好評。

2、學習目標“旗幟化”:在趙學堂老師的嘗試課中,“旗幟化”的示標手段,贏得了老師們的讚許。課前,趙老師把學習目標寫在矩形的大紅紙上,上課的時候把大紅紙貼到黑板上,並在紙的左邊畫了一個旗杆,這時一面醒目的紅旗呈現在了我們眼前。趙老師告訴學生:“學習目標就像戰場中的紅旗一樣,紅旗到哪,戰士們就衝鋒在哪。我們這堂課要始終圍繞着學習目標展開學習。”這旗幟化了的學習目標,不僅體現了教師對模式準確而深刻的理解,同時也在每個學生的心中豎起了自學的.“大旗”。

3、“與時俱進”的老教師:在學區組織的聽課活動中,“吟”出了如下評語:(針對導入環節)直接導入就是好,語言簡練又明瞭。學生進入狀態早,改進教法第一招;(針對示標環節)一節課,要知道,學習目標最重要。此目標,字數少,學生好記不煩惱。(針對示導環節)實現目標需路線,自學指導來實踐。這環節,的確好,精準針對且顯淺。(針對自學環節)自主學習是主鍵,學生圍繞目標轉。檢測練習設計好,中心內容都體現。(針對後教環節)後教環節看學情,更正錯誤能分明。師生共同來合作,探討學習樂無窮。(針對當堂訓練)當堂練,較全面,各種題型都出現。必做選做也都有,課堂教學又完善。(針對小結)本節課,學的啥,暢所欲言説句話。完成目標有提高,完美一課己呈現。

以上是我對一節課的評語,同時我認為這也是老師本人對“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理解和感悟。雖然不能説字字珠璣,可對於一位老教師而言,不得不説難能可貴。此評語一出,在座的所有聽課教師皆為之震驚。它的意義不單單存在於一次教研活動,它更起到了一種榜樣和迎領的作用。自此,我校教師嘗試和踐行新教學模式的熱情空前高漲,教科研活動呈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全新面貌。

有這樣一支勇於實踐,大膽創新的教師隊伍,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裏,我們一定能駕御好“先學後教,當堂訓練”這種先進的教學模式,並有信心改造出一套適應我校實際的新模式。

教研課題總結15

伴着凜冽的寒風,本期工作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結束了。本學期我們大班組根據開學初制定的各項計劃,紮紮實實,認認真真地完成了學期工作,在各種活動中留下了我們一串串腳印、一份份收穫。一學期來,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幼兒、老師各方面的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這些成績的取得讓我們全組老師感到因工作而美麗着,因合作而快樂着,充分感到了大班組的團結進取。下面就本學期工作做一簡要的總結:

一、 團結協作,積極投入保育教學工作

1.大班組全體教師在園領導的帶領下,團結一心,勤奮踏實,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密切配合,以主人翁的態度對待各項工作,形成了積極,團結,羣策羣力的良好風氣,出色的完成了各項工作。從中班升到大班,老師和幼兒都面臨着新的挑戰。整個幼兒期的學習是為了孩子入國小做準備,而大班年齡段的學習更是這準備中的精髓。因此,孩子需要在大班掌握入國小應具備的各項知識和能力,如:學習習慣和興趣的培養,健康的身體和心理,作息時間的調整和適應,認知能力,思維,情感等諸多方面。我們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設計主題活動,豐富幼兒的知識面,培養幼兒對國小生活的喜愛和憧憬,變好奇為動力,從而更加努力的學習。

2.本期我們的工作主要圍繞申報等級園開展。大班三個班是評定測查對象,按照幼兒四育測試標準,我們加強了對幼兒各方面素質的培養和教育,注重幼兒禮貌和文明習慣的培養和教育,在專家們來我園評定時,大班幼兒得到好評。

3.結合等級園驗收檢查工作,我們組每位教師準備了一節課,開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示範觀摩研究活動,在教學活動中大膽創新、勇於實踐,將學習理論與工作經驗融合、採取多形式組織教學,教師們在觀摩活動後反思提練,對新的教學觀、教育理論和教學策略有了更深的認識。

4.認真參加十月的教師玩教具製作比賽,大一班和大二班分別獲二等獎和三等獎

二、積極參與園本培訓,促進自身發展,提升教育理念和業務水平

根據教育局綜合素質培訓實施方案,結合幼兒園教育特點,按照園領導組制度的方案我們進行了園本培訓,具體開展以下幾方面的培訓:

(1)6―8月自學《課程的反思與重建》、《教師教學究竟靠什麼》兩個科目教材內容,領會其中新的兒童觀、教育觀,變教幼兒學習為引導、促進幼兒學會學習、自主學習,在認真學習的基礎上,完成讀書筆記6篇,心得體會6篇,教學論文一篇。

(2)集中培訓6次,培訓內容和形式包括專題講座、案例分析、小組討論、教學交流等形式進行,並將活動記錄。

三、豐富多彩的家園工作

1. 本期各班組織召開家長座談會一次,進行了家長問卷調查,並將情況總結成書面材料上交辦公室。

2.各班舉行了“慶元旦親子開放日活動”,教師、孩子和家長們在愉悦的`氣氛中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總之,在大班組全體教師的努力下,我們的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着,他們的進步是喜人的。面對成績,喜悦是短暫的,更久遠的是壓力,學無止境,我們會不斷地向書本學習、向專家學習。更加科學的組織幼兒一日活動,更加紮實地開展教科研活動,繼續發揚團結奮鬥的精神,以不懈的努力迎接一個個挑戰!每一年的總結都使我們滿懷信心,來年更好地愉快工作,願我們都能成為快樂的人,用快樂的心感染身邊的孩子、家人和朋友,快樂地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