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反思

國小二年級語文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1.04W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所謂反思就是能夠迅速從一個場景和事態中抽身出來,看自己在前一個場景和事態中自己的表現。那麼問題來了,反思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二年級語文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國小二年級語文反思

國小二年級語文反思1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生字,正確、工整地書寫課後的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描寫瀑布聲音、樣子的句子

3、結合上下文及生活實際,瞭解文中詞句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壯美。

教學重點:

認寫生字,在讀中感悟瀑布壯觀的景色。學習作者按一定的順序觀察、抓特點展開想象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

按一定的順序展開想象,感受感受瀑布的壯美。

教學準備

1、教師:生字卡片和教學掛圖或課件。

2、學生:收集有關瀑布的資料,有條件的準備在瀑布前的留影。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1、教師:同學們,你們見過瀑布嗎?它是什麼樣子的?

2、老師也收集到了瀑布的資料,和大家一起分享。(播放音像資料。)

3、請學生談感受。

4、剛才我們所看到的就是位於貴州省的,我國的瀑布——黃果樹瀑布。(板書課文題目)今天,我們就隨着京京同學一起到貴州去看看這壯美的黃果樹瀑布。(齊讀課文題目。)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教師:趕快讀一讀這篇課文,在讀的過程中圈出生字娃娃,多讀幾遍。

2、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卡片:這些生字娃娃就是今天大家要認識的新朋友,請你和你的小夥伴一起小聲地拼讀幾遍,注意把生字娃娃叫準。

3、你認為哪些生字娃娃容易讀錯,給大家提個醒,再教教大家。

教師注意指導讀準翹舌音“駛”、“濕”、“衫”、“扇”等字。

4、教師:調皮的生字娃娃呀,摘掉了它們的拼音小帽,跑到了你們的生字卡片上,看看還認識它們嗎?

(各小組在小組長的帶領下用生字卡片採用搶讀、輪流讀等方式認字,並交流識字方法。)

檢驗識字效果。(玩蹺蹺板的遊戲:蹺蹺板的兩頭各有8個生字,分兩組對讀或男女生對讀。)

5、教師:怎樣才能記住生字娃娃的樣子呢?誰願意把自己好的方法説給大家聽呢?

三、精讀課文,體會瀑布的壯美

1、讀了課文,抽學生説説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2、再讀課文,請學生找出京京觀看瀑布的不同位置,用“△”勾畫出相應的詞句。(遠處——觀瀑台——水簾洞——從山洞出來。)

3、思考:京京在不同位置發現瀑布各是什麼景象?用“——”勾畫出來。

4、小組交流彙報。

遠處:聲如打雷,形似飛河,20層樓高,水珠飛濺,晶瑩耀眼。

觀瀑台:水珠像濛濛細雨,迎面撲來,洗去疲勞。

水簾洞:泉水丁冬,形似巨幅窗簾。

從山洞出來:彩虹好似系在窗簾上的綵綢。

四、指導朗讀,讀中悟情

1、你最喜歡哪些句子?(相機引出描寫瀑布聲音和樣子的句子。)

2、出示有關句子,結合上下文及生活實際,瞭解詞句意思。

如:瀑布落到深深的潭裏,水珠濺得比山崖還要高,銀光閃閃,晶瑩耀眼,像給大山罩了一層潔白的面紗。

結合“20層樓高”上下文,想象水珠濺起的壯觀景象。鼓勵學生聯繫生活實際理解詞的意思,如:罩——把飯罩上、面罩……

3、美美地朗讀。(教師範讀、引讀、個別讀、對比讀,在反覆的朗讀中感悟瀑布的壯美。)

4、試背。

五、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學生讀一讀要求會寫的生字。

2、要寫好這些字,應該提醒大家注意什麼呢?

3、教師重點指導“迎”、“挺”、“旅”3個字的書寫。

4、學生描紅,書寫,相互評議。

六、小導遊解説評比活動

1、學生以小導遊的身份介紹黃果樹瀑布。

2、師生評議,評出小導遊。

七、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和句子記一記,背一背

教學反思: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具有聲、形、圖、色並茂的特點,有利於在教學中創設一種為學生喜聞樂見的、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在課前導入時,隨着風景如畫的圖片的出現,教室裏一片驚呼聲,有些學生情不自禁地叫道:太美了!學生的學習激情一下就調動出來了,營造了一個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有了的求知態度,能積極主動把興趣、注意力投入到學習中,整節課學生們情緒飽滿,學習效果較好。

二、運用多媒體資源,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對於瀑布,有許多的學生比較陌生,難以理解,儘管老師講得口乾舌燥,學生還是茫茫然。在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將課文中抽象的內容、教學的`重難點化難為易,以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識,從而增強語文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和生動性,為釋疑解難創設巧妙的突破口。精讀課文時,我利用多媒體資源把課文描述的畫面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彷彿身臨其境,看見了雄偉壯觀的瀑布,從而體會到大自然的神奇、美麗,也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三、運用多媒體指導學生朗讀,引發學生的情感投入。

低年級的學生主要是模仿學習,在課文朗讀中除了學生自己朗讀外,還應給學生提供一個讀的。榜樣,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在課堂上播放課文錄音給學生聽,讓學生在聽音中能夠注意字音、停頓、輕重、速度、節奏和語調等技巧,提高朗讀水平。在指導學生朗讀時,學生觀察多媒體畫面進行想象,讓學生在頭腦中出現美麗的畫面,學生進入了課文描述的情境,被瀑布的神奇和美麗所感染,朗讀興趣隨之而生,情感也自然流露在朗讀之中。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也有不足之處。教學中,自己總是希望面面俱到,自己的語言也不夠精煉,所以教學時間上把握不準確。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會不斷努力學習、實踐,爭取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國小二年級語文反思2

上完這篇課文,我深深地思考:閲讀教學要樹立“以讀為本"的教學思想,讓學生在“讀中感知,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讀中積累,在讀中訓練學生語感、思維和表達能力”。本課教學,我以讀為主線,組織了教學的全過程:

1.整體感知、自主擇讀

閲讀課文,應讓學生從整體入手,瞭解課文主要寫的是什麼,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情感,然後引導學生從自己的認知、經驗、情感出發,抓住重點擇讀課文。這就改變了過去由教師主宰閲讀教學的方式,把選擇權留給了學生,充分發揮了學生閲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本科教學中,讓學生品讀感悟描寫景色美的句子時,我沒有指令性的語言,二是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學生喜歡那幾句哪幾句就讀哪幾句。教師在學生讀時注意傾聽,抓住問題的關鍵,再點撥、引導,深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感悟、體驗。

2.讀有所思、讀有所悟

讀書要做到“讀進去,讀出來”。“讀進去”就是讀中有思考,“讀出來”就是讀中有感悟。學生對讀書的思考和感悟往往還停留在表層,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和點撥,如本課教學中,我引導“面對着清澈的湖水,你想到了什麼?”學生説:“湖水很美。”我反問:“假如你去遊覽時,你會把垃圾扔進湖裏嗎?”等等,這些指向性的語言,就是把學生的思維引向課文深層含義的鑰匙。有人會問,這不是教師的指令碼?對。單構建的意義與傳統的不同,它是建立在學生自我實踐的基礎上。學生想不到的問題,教師要幫助想到。教師和學生要看成合作夥伴的關係,這才是有生命的'語文教學。

3.讀中生情,以情促讀

學生在初讀課文時,對內容的感悟,對情感的共鳴,對生活的聯繫有了一定的基礎,但還沒到達入神內化的地步,教師還要抓住時機,趁熱打鐵,激勵情感,再次深入課文情境。如:“你們已經畫出了描寫美麗景色的句子,能美美的讀嗎?”可見,情感是教師、文本、學生之間的紐帶。

4.讀後互評,評後再讀

學生讀不出情感往往是忽略了評議的作用。評議就是相互啟發,相互引導,相互指正,相互借鑑。評議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如:“能美美的讀嗎?”我指名學生讀,後滲入評價信息,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多相交流,通過學生個體之間思維的碰撞和相互交流,多層次領略語文學習的精彩與美妙。

國小二年級語文反思3

這篇課文很美,無論是文字還是內容,都像一股清泉,潺潺地流淌着,灑下一路愛心。我們讀這篇課文的時候,聲音要輕快些,讓我們的心跟着那清泉流淌,心中不斷地湧起像清泉那樣去無私奉獻、幫助別人的渴望。 教學本課,強調了自讀自悟。他們也許會感悟到泉水的樂於奉獻:“來吧,來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飽了,你們能結出更大更甜的果子。”也許會感悟到泉水的樂於助人:“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鏡子。”“唱吧,唱吧!我的琴聲很美很美,正好為你清脆的歌聲伴奏。”也許會感悟到泉水的團結協作、樂觀奮進、勇往直前:“歡快的泉水彈着琴跑下山去。”“他們互相問候:你好!你好!”“他們互相約定:大海里見!大海里見!” 本課的插圖很美,課文描繪的畫面也很美,讀起來富有音樂感。在朗讀時可讓學生充分自讀,感受閲讀的樂趣,邊讀邊欣賞插圖,邊讀邊思考。比如,可引導學生聯繫上文理解“天然水塔”,然後指導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再把自己喜歡的部分熟讀的基礎上背誦下來。“火紅的杜鵑”“美麗的身影”“明亮的大鏡子”“靜靜的山谷”“清脆的歌聲”……引導學生積累這些詞語

《語文課程標準》低年級閲讀目標之一: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閲讀中積累詞語。本環節的設計旨在通過引導學生對修飾性詞語的認真體會、理解、積累等,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方法雖然簡單,但卻能調動學生情緒,能收到好的效果(讓學生想象情境讀、做做動作讀)《語文課程標準》在低年級閲讀目標中指出:“閲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本環節的設計便緣於此,促使學生在暢談自己感受的互動交流中逐步獲得深層的理解與感受。]

在課的結束階段,讓學生達到多種教育的薰陶(奉獻的、環保的……),有效地實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

國小二年級語文反思4

原文

昨天,媽媽帶我去看了一場精彩的馬戲。

先説猴子爬竿吧。猴子穿着衣服,打扮得像個小孩。它爬到高竿頂上,在上面倒豎蜻蜓,一雙圓溜溜的眼睛好奇地瞅着觀眾。那頑皮的樣子,逗得觀眾哈哈大笑。

黑熊踩木球也很好玩。笨重的黑熊爬到大木球上,身子直立起來,小心地移動着雙腳,讓大木球滾到了蹺蹺板上。木球剛滾過中心點,蹺蹺板的那一頭就掉下來了。你看那黑熊多緊張啊!觀眾又發出一陣鬨笑。

山羊走鋼絲,表演得也很出色。在細細的鋼絲上,山羊就像在平地上一樣,穩穩當當地走過來走過去。山羊還表演了它的絕技。鋼絲上插着一塊金屬圓板,只有碗口那麼大。山羊小心地把四隻腳都踩在圓板上,身子彎得像一座拱橋。全場觀眾都為它喝彩。

還有小狗做算術,猴子騎車,馬鑽火圈,都挺有趣。馬戲團的叔叔阿姨真有辦法,能讓動物聽從他們的指揮。

教案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認識6個字。

2、引導學生感受馬戲的精彩,同時瞭解這些精彩的馬戲是馬戲團的叔叔阿姨辛勤訓練的結果。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初步培養學生收集資料、處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彩色掛圖、投影片或計算機課件。

2、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文字投影片。

3、讓學生收集有關動物表演的圖片或文字資料。有條件的可組織學生觀看動物表演。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你們一定看過動物表演的節目,結合你們收集的有關動物表演的圖片或文字資料,給大家講講。(學生可展示圖片,看着圖片作介紹)

動物的表演真精彩呀!今天就讓我們跟隨小作者,再去看一場——“精彩的馬戲”。(板書課題並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學習字詞

1、藉助拼音朗讀課文。

2、認讀生字詞,讀準字音。

3、多種形式檢查生字詞認讀情況。

(1)學生相互檢查,相互正音。

(2)用生字卡片,開火車檢查,相互正音。

注意“精”讀後鼻音。“重、陣、叔”讀翹舌音。

(3)教師抽查。

4、自由小聲讀課文,畫出自己不懂的詞。通過讀句子,同伴討論,聯繫生活實際、圖畫初步理解詞義。

5、朗讀課文,要求讀正確。

6、識記要求掌握的生字字形。

學生交流學字的情況。(“笨、陣、團”用熟字加偏旁的辦法來記)

教學相機指導,比較字形:光——先精——睛金——全。

7、指導書字生字。

教師重點指導“戲、球、重”的書寫。

“戲”的斜勾要給學生示範。

“球”不要丟掉最後的“點”。

“重”要擺在正中,“丨”應在豎中線上。

8、學生練寫,教師巡視輔導。注意學生的執筆、書寫姿勢要正確。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課文、鞏固練習

一、複習生字

二、觀察圖畫,説説圖意

1、出示彩色掛圖或計算機課件。

2、學生一邊看圖或計算機課件,一邊聽教師範讀。

3、要求學生説圖意,可用上課文中的詞句。

三、圖文結合,讀懂課文

1、《精彩的馬戲》給我們介紹了哪幾個節目呢?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課文,用筆畫出節目的名稱。

2、讓學生板書畫出的節目名稱或學生説教師板書。

3、重點讀議課文第2——4自然段。

4、在這幾個節目中(教師指板書的前三個節目),你最喜歡哪一個節目?

5、根據學生喜歡的節目,選擇學習夥伴,組合學習小組進行重點讀議。

能説説你們喜歡的理由嗎?你們是讀了文中哪些詞語和句子才感覺到這個節目精彩的?讓學生先看圖、讀文,再討論:為什麼喜歡這個節目?理解不同節目的精彩之處並在小組內朗讀。

6、各小組彙報學習情況。教師相機出示第二段文字並相機指導朗讀。

通過讀課文,我們知道了“猴子爬竿”這個節目確實精彩:猴子的打扮讓我們覺得猴子好玩兒;猴子高難度的動作讓我們驚異;猴子的表情讓我們感到猴子頑皮的天性。難怪觀眾會被它逗得哈哈大笑呢!我們再來讀一讀,體會一下這個節目的精彩。

(1)自己試讀第二自然段。

(2)小組讀。

(3)抽讀。(抽同學讀,其餘同學邊聽邊看計算機課件或投影片)

提示:現在請你們再來看看“猴子爬竿”這個節目,説説自己的感受。

(4)齊讀。

教師小結:課文給我們介紹“猴子爬竿”這個節目時,先給我們介紹了節目名稱,又介紹了猴子的動作和樣子,最後介紹了觀眾的反應,讓我們如同親眼看見一般,真切地感受到了“猴子爬竿”這個節目的精彩。其他節目也很精彩,你們能通過朗讀把它表現出來嗎?

7、出示第三、四自然段,學生集體試讀第三、四自然段。

8、喜歡“黑熊踩木球”和“山羊走鋼絲”這兩個節目的同學分別朗讀第三、四自然段,並通過學生互評,教師相機指導,理解重點詞句,讀好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9、再仔細讀讀課文,你一定發現了觀眾在觀看這兩個節目時的不同的反應。讓我們再像課文中的觀眾一樣,被笨重的黑熊那精彩的表演所吸引,為山羊演的'絕技大聲喝彩!

10、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引導學生感受“鬨笑”、“喝彩”,從而理解這兩個詞的意思。

11、(出示課文插圖四)仔細觀察圖畫,再認真讀讀課文第五自然段,你有什麼疑問嗎?

師生共同解疑。

小結:是啊!動物們表演的節目個個都很精彩。小觀眾選了三個他最喜歡的節目來寫,其他的節目就一句話帶過,留給我們去想象,多好啊!動物們能表演這麼多精彩的節目,都是馬戲團的叔叔阿姨的功勞!讓我們再來好好地讀讀課文的最後一句話。

四、讓學生把自己看過的或收集到的其他節目進行交流

五、課堂作業

學生獨立完成課後第3、4題。

六、課堂訂正

教學反思

《精彩的馬戲》是一篇選學課文,講的是一場精彩的馬戲。共記敍了六個節目,其中,重點記敍了“猴子爬竿”、“黑熊踩木球”、“山羊走鋼絲”的精彩表演。全文圍繞“精彩”從兩方面進行了記敍:一方面是動物表演時的神態、動作,另一方面是觀眾觀看錶演時的反映。文章最後讚歎:“馬戲團的叔叔、阿姨真有辦法,能讓動物聽從他們的指揮”,説明了動物的精彩表演是馬戲團叔叔、阿姨訓練的結果。

第二課時的教學我是這樣設計的:首先是通過複習,進一步瞭解課文寫了哪些馬戲,並明確今天學習的內容;接着研讀課文,在研讀課文時,我先指導學生學習了“猴子爬竿”這一自然段。教學中,先引導學生看猴子表演節目的視頻,再學文。學文時讓學生明白:誰表演節目,怎樣表演,給觀眾留下什麼印象。接着讓學生齊讀課文,弄清這一段共有幾句話,然後抓住第四句話中的“頑皮”這個關鍵詞語,引導學生理解二、三、四句話的內容,並讓他們勾畫和朗讀最能表現猴於表演精彩的句子,“它爬到高竿頂上,在上面倒豎蜻蜓,一雙圓溜溜的眼睛好奇地瞅着觀眾”。在找出重點詞語後,我進行板書。在學生理解了第二自然段的基礎上,我指導學生回想出學習這一段的學習方法,並逐步提示他們讓學生在我的輔助下試着學習第三自然段。之後的第四自然段在我口頭總結學習方法(①看圖②讀文③勾畫④説話)之後,要求學生根據問題自學,我作適當點撥,並指導他們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整個課時教學的`思路是用“導、扶、放”的教學方法,是想讓學生在逐步適應並掌握學習方法,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課堂上由於學生的緊張,師生之間的配合默契不夠,所以在有個別教學環節中,學生不能正確地理解要求,整節課的教學效果沒有預想的好。但自我感覺,課件是我這節課的亮點,它對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有幫助,特別是在理解猴子和黑熊表演經過時,課件中的動畫起了很大的作用。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在學生自主學習方面作更多的思考。

國小二年級語文反思5

由於經驗尚淺,因此,我對教學工作從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學方法,虛心向同事們求教,因為我知道課程是一種實踐,只要用心鑽研、探索、反思、總結經驗,就可以把語文融入到孩子們當中,變成孩子們的笑臉,變成學生愉快的學習,變成學生更真實的發展,

初讀,將課文讀正確,整體感知全文;再讀,將課文讀流利,理解課文中詞句;研讀,將課文讀出感情,談獨特的理解與感受;練讀,將課文讀入心,積累語言文字。在不同層次的讀中,教師同樣鼓勵個性化的學習。讓學生自己想想有感情朗讀課文的方法,彼此交流、逐步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提出問題,教師挑出有價值的問題共同討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將自己的理解畫出來,説一説自己這樣畫的理由,放膽做畫學語文;讓學生排演課本劇,師生根據語言文字進行評議,演演評評學語文等等。這些頗有趣味的.方法不僅能有效地完成閲讀教學任務,還能促進學生樂學、愛學語文。

在學生習慣的培養方面,我注意讓兒童在規範中學語文,打下學好語文的基礎。這並不與在"玩"中學習語文相矛盾,習慣能影響人的一生,"個性"必須在一定的規範中張揚才不會使學生走上發展的歧途。所以,教學決不能從統得過死轉向放任自流,一定要嚴把"度"這一關。在聽、説、讀、寫幾方面,都有一定的規範。如:個別同學站起回答時,其他同學要注意傾聽,有意見可以舉手提出;朗讀或回答問題聲音要響亮……語文學習的點點滴滴都需要有規範,都需要我們去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國小二年級語文反思6

12月17日早上,是我們第一協作區的語文教研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我有幸聆聽了靳麗老師執教的二年級語文上冊第八單元的一篇擬人化的科普文章——《我是什麼》,聽完後感受頗深。

首先,這節課採用了“以文帶文”的主題閲讀課堂模式。上課伊始,老師出示了兒童詩《風》讓學生讀,並且進行限時記憶。而這正是我們學校本學期要求的課前積累,限時記憶,學生的思維潛力其實是無限的,藉助填空的形式,學生進行速記,高效率,效果好。而且,《風》與本課的主題息息相關——同為自然現象。符合“一主兩翼”教學的特點,但同時,回顧我自己的教學,也在進行課前積累的嘗試,但積累的內容也僅限於詞語(反義詞、ABB詞組等)——因為這對於考試來講,很實用,對於我自己的備課來講,很省力。但今天看來,我似乎忽視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積累,不單單是打基礎,也要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而我顯然太懶了,以後的課堂上,我將嘗試課前積累與課堂有機結合,知識的積累與閲讀的積累穿插進行,使課前積累有實效性。

其次,這節課的最後,以文帶文帶出了《一滴水的旅行》,又一次重温了水的變化,同時拓展了學生的閲讀。學生在課堂讀文,先從文中圈,再填短文下面的填空。但很顯然,一開始教師語言的指向性不夠明確,不少學生只圈文中詞語或者只填下面填空。當然,這是很好解決的,教師語言精準些就好。但由此,我想到劉俊祥老師的一節課,是以文帶文與讀寫聯動的結合課。以前看小説時,書中寫,武的最高境界是無招勝有招,課堂教學的最高境界大約是沒有課型的限制,隨課而型。拋開課型的限制,劉俊祥老師的`課上,交給學生最多的是方法——學習的方法、寫作的方法、總結、提煉的方法……靳老師的課上也教給學生了自學的方法、小組合作的方法……我自己呢?總怕學生不會,總認為學生聽不懂(其實是怕自己講不懂),種種藉口,造就了我課堂上屢屢的填鴨式,屢屢的死記硬背式——此時想來,讓人汗顏啊!

最後,説説板書吧!自從有了班班通,似乎對這東西有很強的依賴性,下載資源,修改,真是好用。但這節課上,教師清晰簡明的板書,不但梳理了課文的脈絡,讓學生知道了水的幾種形態,還清楚了水是如何變化成這幾種形態的。加深了學生的印象,也有利於理解、歸納課文。在今後的課堂上,這也是我要學習的。

總之,“教學評一體化”是這節課設計上的出發點,而“主題閲讀”教學法是這節課的工具,以讀dai講是這節課的亮點,這節課值得我學習的還很多,但路要一步步的走,再慢,只要一直行走在學習路上,總會進步的,不是嗎?

國小二年級語文反思7

一、情景激趣,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激發興趣,激起學習的慾望顯得尤為重要。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以認識動物形式貫穿整個課堂,在其中設計多種遊戲和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遊戲中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從而積極、主動的去學習,課堂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識字方法多樣化,過程簡練不重複,追求“識字生活化、情境化、遊戲化”,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動起來。課堂上教者精心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通過小組學習、合作學習、互動交際、角色轉換,促使他們動腦、動眼、動手、動嘴,調動多種感官協調參與。讓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在遊戲中識字,充滿童趣,克服識字教學的枯燥。整節課以“認識客人及記住他們的名字”為大情境,以與美麗的'客人朋友引出要學的內容,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將識字和生活,識字與遊戲結合起來,幫助學生突破識字的難點。

三、以“讀”貫穿全文。組織學生運用多種形式,指名讀,自由讀,男女讀,同桌讀,分組讀,齊讀,配樂讀…不同層次的讀書活動,讓他們讀出拍手歌的押韻,有節奏,讀出對動物的喜愛,讀出有保護動物的願望。但讀書語速較快,老師的評價較少,單一化。較少糾正學生的錯誤之處。

四、教學過程中滲透保護動物意識。從上課開始開始就認識這些可愛的動物朋友,讀他們,瞭解他們,和他們對話……整個教學過程,學生的情感始終傾注於動物朋友的身上,整個教學過程,其實就是一個與“動物”相處的過程,潛移默化地滲透着保護動物的意願。我們知道學生學會了相處,學會了關愛,就會去關愛同學、老師、親人,就會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愛護生活環境。保護動物。

五、能導學生觀察,發現漢字的組合、書寫規律。應該讓學會觀察田字格中的範字,瞭解漢字的筆畫、間架、結構以及每個筆畫所佔的位置,如學習“物”、“貓”、“雞”時,應讓學生先分清這三個字有何不同,分別佔什麼位置。仔細觀察同學的書寫,學會評價。學生親眼目睹同學的書寫,能對自己的書寫起到警示的作用;另外,讓學生進行評價,能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和鑑賞能力,對自己的書寫大有益處。教師能在練習寫字時指導學生的姿勢。

國小二年級語文反思8

黃山奇石以“奇”見長,在教學“猴子觀海”時,組織學生看圖學文後,請他們説説對這塊石頭的印象,然後着手進行朗讀指導。在師生平等的對話中,想不到有許多學生道出“可愛”之感。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在我國安徽省南部,那裏景色秀麗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無數中外遊客。今天我們來學習課文——黃山奇石,新課標指出:閲讀教學要注重學生對文本的獨特的體驗。於是,我就讓他們懷着這塊石頭的“可愛”之情,指導學生讀出它們的神奇。學生朗讀水到渠成,真真切切。最終是學以致用。新課改要求教師要有一顆慧心,做寫作資源的開發者。學生在先前的朗讀語言積累後,通過兒童特有的思維,現學現賣,寫出了比文中更具有童真童趣的話語。

我想這樣,每個學生的個性得以張揚,生命之花得以綻放。

國小二年級語文反思9

1、整節課之中,讓學生自由讀文過多,要在讀書的形式方面多變化。低年級的孩子,不太適合這種集體的自由讀文,教師也不便於掌握學生的讀書情況。

2、在指導學生讀好對話時,教師的引導要進一步細化。在幾名學生讀書感情不到位的情況下,教師要分析其原因。“小聲地説”“吞吞吐吐”“我怕你”“只好”等詞,是訓練低年級的學生通過語言文字揣摩人物心理的'好的機會,可先讓學生議一議,然後再讀。通過分角色讀或者教師範讀,就很容易讀出味來。

3、注意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學生讀書時拖音、低着頭讀書、不認真聽別人發言這些問題都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逐漸改掉。

國小二年級語文反思10

一、從課內存疑入手,進行拓展性學習。

《新課程標準》積極推進教學的開放,強調“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繫,拓寬學習渠道,開展拓展性的學習活動,增強學生語文實踐活動的機會。”現代的語文教學更是呼喚語文教學走向生活,走向社會,走向人心,走向開放。這就要求每一位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創造條件,拓展語文教學的時空,構建課內外聯繫,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學的開放環境,大膽地拓展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由單一走向豐富,增加知識容量,有利於課堂教學的延伸;努力使教學方式由封閉走向開放,開闊學生的'視野;努力培養學生勇於探索的精神,使學生學有所思,學有所得,學而有創。在《打碗碗花》一課的教學中我嘗試着從課內存疑入手,進行拓展性學習。在基本學完了《打碗碗花》一文,我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給“打碗碗花”起這個名?然後讓學生討論交流,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有的説:“可能是人們為了讓花兒開得好,開得盛,不希望人們去採它,有意想出這個名字。有的認為可能是因為它的樣子像碗,人們想出這個名稱。還有的認為可能這花有毒,人們伯小孩中毒,所以取這個名字嚇孩子……我先肯定了學生的想象力,説“大家的想象很豐富,打碗碗花到底是怎麼一朵花呢?老師把這個疑問留給大家,等你查到後,讓我們給它寫個聲明——證明它“不打碗”。從這教學案例中,我們不難看出,在課堂中果斷地存疑,引導學生去思考,最後,將問題帶到課外,這裏包含着一個重要的教育思想:教師的責任不僅是傳授一點書本知識,而且還要進行拓展性的教學,要讓學生學會閲讀和思考,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有一種不斷探求和深化知識的願望。

二、閲讀教學和説話、寫話、作文教學相結合

在閲讀教學中,學生質疑、回答、討論,乃至朗讀、複述、寫句子、仿寫等,都是在進行説話、寫話的訓練。閲讀與説話、寫話的關係非常密切,在《打碗碗花》一課的教學中,我也嘗試着把閲讀教學和説話、寫話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多次地讓學生進行交流、彙報,在學習了第8自然段後請學生用(如釋重負、安然無恙)等詞聯繫課文的內容寫句子。學生在經過自己準備和同學合作後,寫出了好多句子,如:

(1)“打碗碗花,不打碗!”我小小的心(如釋重負)。

(2)我的好奇心讓我違背了外婆的警告。打碗碗花不打碗讓我如釋重負。

(3)打碗碗花安然無恙,消除了我的疑慮,我要自信不疑地向人們大聲宣告:“打碗碗花,不打碗!”在學完了課文之後,又請同學在查資料的基礎上幫打碗碗花寫一份聲明,以達到閲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相結合的目的。

國小二年級語文反思11

《稱讚》一課是國小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是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課文主要寫:小刺蝟和小獾之間相互稱讚,而正因為彼此真心實意的稱讚,使對方增強了自信,消除了疲勞,神奇的.稱讚為他倆之間搭起了一座友誼之橋

老師對學生,何嘗不是這樣呢?老師在學生的心目中是何等神聖啊!當學生獲得成功或者取得進步的時候,不要説稱讚,就是一個笑容,一個眼神,一次親切的撫摸,也許都能讓學生心中湧起一陣暖流,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另外,本單元的訓練意圖就是:別人有困難,我們應該熱情幫助國小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新世紀的小主人就應該友好相處,團結合作。根據單元訓練目標,針對學生喜愛故事的特點,利用插圖,激發他們主動讀故事,通過自讀、範讀、齊讀、分角色讀,從整體上體會課文感情,從中理解和懂得要想獲得別人的稱讚,得先學會稱讚別人,還可啟發學生大膽想象。讓學生把故事中的道理與自己和周圍世界聯繫起來,強調學以致用,用上合適的稱讚語對身邊的人物進行稱讚,引領學生從細節處見真誠,從平淡中見深情,感悟故事,感悟生活。

國小二年級語文反思12

《小馬過河》是國小語文第三冊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敍述了小馬馱麥子去磨坊,路上要過一條河,老牛説水很淺,可以過,松鼠説水很深,他的夥伴剛被淹死。在質疑的環節中,學生提出了一個這樣的問題:“小馬過的是同一條河,為什麼老牛説水很淺,剛沒小腿,而松鼠卻説水很深,還淹死過他的小夥伴他們倆是不是都説錯了,課文最後為什麼説河水不像老牛説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説的.那樣深”一個説“水很淺”,一個説“水很深”,這不僅是擺在小馬面前的一對矛盾,同時也是擺在學生面前的一對矛盾。以往在幫助學生理解這一問題時,我採用了演示、比較等方法進行分析講解,但因受到時間、教具等方面條件的限制,效果並不理想,大部分學生仍是一知半解。這回當我再上到這篇課文,再講到這一問題時,我換了一種方式進行教學,卻意外地收到了十分顯著的效果。

本文共有三幅生動、美麗的圖畫,而第三幅圖老牛、小馬和松鼠都在其中,於是我請學生拿出彩筆,按老牛説的那樣——“水剛沒小腿”,把“水”畫至老牛的小腿,然後再順勢再把“水”延伸,讓小馬也站在“水”中如圖所示。學生剛畫完,立即大叫起來:“老師,松鼠太小了,被水淹掉了”瞧,一目瞭然,不用老師多説,學生自己就明白了。

讓學生自己動手畫一畫,這不僅激發了學生興趣,加強

國小二年級語文反思13

都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的確,當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時,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大大提高。因此,我精心設計了新課的導入。課開始,我出示最常見的綠色的樹葉,並讓學生説説你還見過什麼顏色的樹葉?學生回答:(《母親的恩情》教學反思)金黃的、紅色的等,就是沒有藍色的,此時我板書課題。在揭題後,我問學生,讀完這個題目你有什麼疑問嗎?學生自然就問了“樹葉怎麼會是藍色的呢?”於是我們就帶着這個疑問,開始了這篇課文的學習。

通過對課文的朗讀,學生從中找到了答案:原來是林園園不願意把自己的綠鉛筆借給李麗,李麗只好用自己的藍鉛筆畫樹葉。課文結尾寫着:李麗拿起自己的藍鉛筆,用心地畫着一片片樹葉。林園園看着這些藍樹葉,不由得臉紅了。當同學們讀到這兒時,我問:“林園園為什麼臉紅了?”有的學生回答:“因為她覺得自己太小氣了。”有的説:“她覺得沒有把綠鉛筆借給李麗,有點不好意思。” ……我又問:“如果再遇到這樣的情況,林園園還會這樣做嗎?你從哪裏看出來?”這個問題設計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相信林園園能知錯就改,不要把她當成批判的對象。“如果是你,你願意把綠鉛筆借給李麗嗎?”通過這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角色互換:當我遇上困難沒人來幫助我的時候,那是怎樣的一種感受

使他們深刻地體會到:他人有困難時主動伸出援助之手是多少的重要,並使之成為一種習慣國小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教學反思。“那你們想對林園園説些什麼呢?”這一説話訓練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國小二年級語文反思14

原文:

傳説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發生過一次特大洪災。暴雨像瀑(pù)布似的從天上傾瀉(qīngxiè)下來。洪水淹沒(yānmò)了農田、村莊和城堡。人們紛紛向地勢(shì)高的地方逃命。可是水越漲越高,把高原和山脈也淹沒了。

當時有一個叫諾亞的年輕人,用又大又粗的木頭,建造了一條巨大的方方正正的船。大船上裝着各種動物,以及各種農作物的種子,還儲(chǔ)備了充足的食品。一家人躲到了船上,在茫茫的水面上漂流。

暴雨一連下了四十天。雨停了,從船上望去,四周是一望無際(jì)的水面。諾亞不知道水退了沒有,就放出一隻烏鴉,讓它出去瞧瞧。烏鴉飛走後,沒有回來。

諾亞又放出一隻鴿子。一會兒,鴿子飛回來了,它的嘴裏還叼着一根橄欖(gǎnlǎn)樹的嫩枝。“啊,水已經退了,地面露出來了!”人們歡呼起來。

等水完全退了以後,人們回到陸地上。各種動物也放了出來,它們散佈到世界的各個角落,大自然又充滿了勃(bó)勃生機。

後來,人們把諾亞建造的那條船叫做“諾亞方舟”。叼着橄欖枝的鴿子,被人們看成和平與希望的象徵。

教學方法:

講練法討論法

教具:

小黑板卡片

教學課時:

二課時

課型:

新授

第一課時

課題:諾亞方舟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會寫“我會寫”中的生字,認識一個新部首

2、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識生字,會寫“我會寫”中的生字,認識一個新部首

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方法:

講練法討論法

教具:

小黑板卡片

課型:

新授

教學過程

一、由想象及語訓導入

師在説出像船的基礎上,由“船”導入“方舟”,最後導出課題:諾亞方舟

二、初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1、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詞

2、自由交流後,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1)誰建造了諾亞舟?

(2)諾亞為什麼要建造成方舟?

(3)諾亞方舟的作用?

三、學習生字,再讀課文

1、出示要求認讀的'生字詞,學生自由讀。

淹沒地勢

2、出示帶有這些生字詞的句子進行朗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1)大水淹沒了村莊和農田,淹沒了城堡和關塞

(2)人們紛紛向聲勢高的地方逃命。

四、指導書寫

五、作業

1、抄寫生字

2、積累自己喜歡的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敍述課文的故事

教學重點:

識生字,會寫“我會寫”中的生字,認識一個新部首

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方法:

講練法討論法.

教具:

小黑板卡片

課型:

新授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學生彙報自己積累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二、鞏固理解課文內容

三、故事比賽

評選小故事能手

教學反思:

本文是一篇傳説,講的是很久以前,地球上發生了一次大洪災,一個叫諾亞的人造了一條巨大的船,在茫茫的水面上漂流躲過了洪水。雨停後,諾亞放出一隻鴿子,鴿子叼着橄欖枝飛回,人們知道洪水已經開始退了,平安已經到來,後人以鴿子和橄欖枝作為和平和希望的象徵。

在教學時,我抓住課文重點引導,

1、注意引導學生想象方舟的樣子。

2、説明諾亞為什麼要造方舟。

3、用“……像……似的……”句式誇獎鴿子。

國小二年級語文反思15

《美麗的丹頂鶴》描寫了丹頂鶴的美麗外形和它們每年到黃海之濱越冬的遷徙習性,引起學生對丹頂鶴的喜愛,滲透了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文章的語言很美,文中所描述的丹頂鶴也很美,就連課文中一幅幅插圖也很美。所以我的教學設計也緊緊圍繞着“美”這個字來展開。

法國雕塑家羅丹曾説過“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於是我首先在熟讀課文的前提下,讓學生去發現丹頂鶴的美,到課文中去找出有關句子。學生找到相關句子後,説説為什麼覺得這兒美,再總結出:色彩美,姿態美,外形美。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學中重點讓學生通過讀發現丹頂鶴的顏色之美。在這個自然段的教學中我設計了一個讓學生給丹頂鶴塗顏色的環節。這個環節設計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同時有更深刻的教學作用。學生要想畫出一隻美麗的丹頂鶴就必須熟悉課文,能體會到丹頂鶴的美麗。而當學生給丹頂鶴塗上顏色時,一隻只栩栩如生的'丹頂鶴不僅躍然紙上,更滲透進孩子們的內心。通過畫也能帶動孩子們更好的讀出丹頂鶴的美來。

語文教學中另外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讀,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如:個別讀,加上動作表演讀,想象讀,範讀等,讓學生讀出美、讀出情趣、讀出感情,通過讓學生讀課文,在讀中感悟和體會出丹頂鶴的美。

通過對“第二故鄉”和“無憂無慮”的理解來明白為什麼黃海之濱是丹頂鶴的的第二故鄉。也根據學生的特點讓孩子自己説一説自己的第一故鄉和第二故鄉。通過欣賞視頻片斷將對丹頂鶴感性的認識上升到另一個高度,通過視頻的展示來更好的講解文章中關於丹頂鶴生活習性的內容。也豐富了孩子的課外知識。

最後讓孩子們欣賞很多野生動物的圖片,並將圖片的最後定格在“地球”上。先讓孩子們自己説一説自己看圖後的感想。再説一説地球和人和小動物之間的關係。並最後延伸出一個更高的主體“我們要愛護我們的地球,愛護我們身邊的動物”,進而引導孩子樹立愛護我們周圍的環境,愛護我們的校園、我們的班級的思想。

上完這一節課,我相信孩子們對丹頂鶴都有了全新的認識,也體會到了很多課文之外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