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反思

信息技術2.0教學反思範文(精選7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1.75W

在現實社會中,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信息技術2.0教學反思範文(精選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信息技術2.0教學反思範文(精選7篇)

信息技術2.0教學反思1

我們學校是一所農村中學,計算機基礎比較薄弱。學生的計算機基礎也都參差不齊。學生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也對計算機有不同的認識,學習興趣也各不相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消化不了,還有部分學生根本聽不懂你在講什麼,老師很不好把握分寸。因此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必須以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理論為指導,根據新的課程標準,探索適合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來挖掘學生潛力,提高學生自身素質,尤其是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下面就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談幾點反思:

一、採用“任務驅動式”教學

信息技術這門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創造性、操作性。因此在教學中應儘量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15分鐘老師教學,剩下時間由學生自主完成課前設計的圍繞教學內容的課堂練習及任務,老師巡迴指導並做點評。完成所有任務的同學可以獲得自由上機的獎勵。

二、採用“兵教兵”互助的形式

即基礎好的同學如果能快速完成任務,那麼他的第二個任務就是當小老師教會一個不會的同學完成任務(老師監督,不準代勞)。完成所有任務後才可以獲得自由上機的機會。

通過以上2個環節,一方面,可以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認真聽課快速完成任務就能獲得更多的自由上機時間;另一方面協調好基礎不同的學生之間的差距(基礎好的可以從教別人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提升);再者認真聽課出色完成任務的同學獲得自由上機時間可以自學、自由發揮特長(杜絕玩遊戲現象)。

三、優選教法,提高教學效率

1、精心設計課件,提高教學效率。

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內容豐富而不繁雜,教學過程緊張但不忙亂。

2、操作示範,有效指導

老師示範後,可以找表現突出的同學到講台操作演示,其他學生觀察並找出問題,最後老師點評。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並使學生在查錯糾錯中掌握操作方法。

3、大量運用比喻,使知識形象化,簡單化

計算機教學中的一些概念和名詞術語很難被學生接受,適當應用一些形象生動的比喻,不僅有助於提高學生聽課的興趣,還能達到幫助理解和記憶的目的。

四、強調紀律,保證課堂秩序井然

由於我校學生的特殊性,狠抓課堂紀律是重中之重。我根據學生喜歡微機課的特點,制定了停課制度。每節課由班長負責記錄表現差的同學,輕者停課一節,重者停課一個月(被停課學生報給班主任,微機課時必須在教室學習)。該制度實施兩週以來,效果顯著,課堂紀律明顯好轉。

總之,要學好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只要我們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處處留心,時時注意,必須使用易於學生接受的語言和教學方法,讓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有趣、生動,使我們的學生能在輕鬆的氛圍中學到更多的知識,提高他們駕馭計算機的能力,為他們今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信息技術2.0教學反思2

半個學期過去了,我們高二的信息技術課也接近尾聲,下週他們就要進行考試了,回顧這半個學期,收穫頗多。

本學期進行了考前複習,我們分三步走:

一、各章節複習

各個章節我們都按照“各知識點總結——本章知識點彙總——知識點測試”的模式進行。例如:文字錄入部分,最簡單的一部分。

首先,領學生複習相關考點;

其次,讓學生自主訓練;

最後,讓學生進行測試,在規定的時間內,用同樣的練習內容,比一比誰的作業質量高,速度快,選出優秀小組。

通過這樣的環節,不僅讓學生複習到了全面的知識,還大大增加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尤其在最後的比賽環節,我把所有我得任課班級的成績登記在黑板上,排名次,選出前三名,並在這冠亞季三個班裏分別選出冠軍組,大大刺激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他們的做題興趣和參與度。

實際結果證明,我們的這樣先基礎後考試的方法是有效的,奠定了踏實的知識基礎,同時提高他們的做題速度,對最後順利通過學業水平測試有大的幫助。

二、模擬考試

各個模塊的知識點複習完畢以後,我們用20xx年的學業水平測試真題對學生進行考前練兵。練兵的目的有兩個:

1、熟悉真正考試的試卷內容和考試方式;

2、讓學生進行自我檢測,找出自己的薄弱環節,有利於知識的查漏補缺。

三、考前實踐

20xx年11月20日是我們河北省高中信息技術學業水平測試時間,11月份在我們有限的上課時間裏,我們充分利用了學業水平測試中的演示數據,讓學生體驗正式考試,目的有四:

1、讓學生熟悉考試程序,到時候不會出現緊張心理;

2、讓學生熟悉本次考試題型和試卷考試內容的分佈;

3、讓學生做一下webmail,對這個特殊題進行突擊;

4、讓學生了解試卷組成,主卷做完以後交卷,做附加捲。

我們全體信息技術教師都在默默的付出,為學生站好最後一班崗。

信息技術2.0教學反思3

此刻學生在信息的學習上,貧富懸殊現象十分嚴重,並且我們不能以他的學號來劃分他們的優差。所以我們在教學中使用評價的手段來發現他們掌握程度,從而對他們的教學採取分層教學。另外我們看到學生不認真聽講,就會去怪學生不好好聽,而不去反省自我的教學行為如何來吸引學生。我們的信息技術課有很多的課程能夠採用不一樣的教學方式如遊戲、FLASH動畫演示、採取學生製作網上評比的方法激勵學生主動去參與學習中去,與教師實現互動,這樣的教學才能真正的提高學生的技能。所以我們應當經常反思自我怎樣用學生理解或掌握的方法去教他們自我去學習,如何去掌握。那麼學生主動地參與進來了,我們就不會出現上課不認真聽,冷場之類的情景。

學生的掌握知識程度參差不齊,理解新知識的本事不一樣,如何讓不一樣的學生都能得到必須的發展是我們每一個教師任務。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往往會用同樣的標準去衡量每一位學生,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學會那些技能、完成那些任務。這樣其實會抹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任務定得太高有的學生完不成,索性就不高興做了;任務太低了,好的學生完成了就沒有事做,就可能會製造一些其他的事件。所以我們在教學中應多反思如何分層次的佈置任務,也能夠讓學有餘力的同學充當一下小教師,讓他們嘗試主角的轉變,同時增進學生間的友情。這樣我們就能讓每一個學生在不一樣的層次上都能得到必須的發展。

信息技術2.0教學反思4

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可能會常常遇到一些突發事件,但可能有部分教師的處理可能和我一樣,這樣就有意或無意傷害了學生。如有的學生上課舉手回答問題答錯了,就批評他,或就直接讓他坐下,而不進行分析他錯的原因。久而久之,這個學生肯定不會再在上課時舉手回答問題,這樣就出現一堂課上沒有學生舉手回答問題,這樣教學氣氛就比較差,影響我們的教學活力,同時我們也不能及時得到學生掌握程度的反饋信息。另外一些差生,每次考完後成績大部分是不夢想的,我們就要説他成績怎樣考得這麼差,拖班級後腿而不注重他的提高(如總是錯的題會做了,粗心的。毛病改掉了)久而久之,他們就會更加產生厭學,導致惡性循環。所以,我們在教學中必須要時刻注意自我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每一個學生都有他們的自尊,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提議》裏説過:任何時候都不會給孩子不及格的分數,其用意是期望教師任何時候都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所以我們要常常反省自我的行為對學生有無傷害。

在教學過程會出現閃光點。如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精彩導課語,在教學過程中對知識的重難點創新的分析,每個知識點之間的過渡語,對學生做出的合理讚賞的評價語等諸方面都應當進行詳細記錄,供日後參考。同樣在教學過程中,每節課總會有這有那的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如語言説話不當,或教學資料處理不妥,教師課後要冷靜思考,仔細分析學生冷場、不能很好掌握知識這方面的原因。另外我們每個學期至少會有一次全市的教研活動,那至少我們能夠聽到一些優秀的課例,我們也能夠取他們的成功之處用之自我的教學中。所以我們應當在每一堂課後都要進反思自我的成功與失敗之處,捨棄糟粕,避免在今後的教學中犯同樣的錯誤,取其精華用之以後的教學中,從而優化我們的課堂教學,使我們的教學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信息技術2.0教學反思5

從事信息技術課教學已經五年多了,在這個過程中,我學會了很多。最初的時候,我以為信息技術課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去操作,上課時,無非是教師演示,學生再照着葫蘆畫瓢。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整個課堂效果卻不好,一部分理解本事強的學生你還沒説完,他就會操作了;而理解本事比較慢的學生還沒有弄清楚是怎樣一回事,更有一部分學生走神了,根本沒有聽見你在説什麼。這種方法很不利於學生的學習發展和創新本事的培養。雖然學生一向在動手實踐,可是他們只是照着教師的操作步驟一步步完成練習,學生的積極性無法激起,創新精神根本無從體現,頂多也就是一次計算機操作技能訓練而已。為什麼不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我去發現、探索呢這樣不是更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了嗎

這個學期觀看了黃能教師的展示課《資源大管家》,我感觸很深,在課堂上,他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我去發現,自我去做,能很好的激起學生的積極性,整個課堂的氣氛比較活躍。而我卻不能做到讓學生掌握主動權,自我去做,整個課堂氣氛比較沉悶,課堂效果比預想的要差。於是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不斷嘗試,在磕磕碰碰中提高。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必須以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理論為指導,根據新的課程標準,探索適合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教與學的新策略和新模式來挖掘學生潛能,提高學生素質,尤其是其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本事。從教學實踐中體會以下教學反思:

一、激趣

在學習新知識之前,要儘可能的採用精美活潑的界面,生動形象的資料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或讓學生動手玩個小遊戲,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把學生引入到新課學習上來,掀起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第一次潮。

二、講解

利用激趣中的高潮,緊之後講解新知識,這時的講解如畫龍點睛,學生聽的仔細、認真,將會很容易的理解新知識。例如講解在鍵盤操作與指法練習當中能夠進行精闢的講解,主要講一下如何操作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項。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迅速掌握新知識,為以後的練習打好基礎,把握正確的方向。

三、練習

鞏固知識,掌握技能,構成本事。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掌握技能,練習要豐富多采,重點在舊知識的複習、新知識的應用。練習能夠採用遊戲練習、創新練習、自主練習等形式。例如在講解鍵盤操作中的指法練習時,能夠使用遊戲練習法進行指法訓練,不但能隨時顯示擊鍵的正誤和速度,還能指出哪些鍵成績差,並把練習的成績保存起來,這樣學生能夠隨時瞭解自我的學習進展情景,從而使練習更有針對性。國小生就會象玩電子遊戲機一樣的着迷,學習興趣極大,這樣做就會使原本枯燥無味的指法練習變得生動活潑起來。這樣就使學生在學習計算機知識和操作本事的同時,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在實踐中品嚐成功的喜悦

四、展示

作品展示是計算機課堂中的必備環節,它不僅僅是對本課新知識掌握程度的測試,也能夠得到及時反饋,提高教學質量。國小生的認知規律就是身心發展方面還沒有定型,有喜歡被表揚的心態。它們學習某一知識,總期望看到自我的成績,異常是能得到教師的表揚或其它同學的羨慕,將激勵它們樹立自信心,感到自豪和驕傲,從而積極主動的去學習。例如在教學漢字輸入或畫圖以後,讓學生寫作文或畫畫,然後選出範文或範畫進行展示給全班同學看,從而提高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在實踐中品嚐成功的喜悦。這樣不僅僅使這些同學感到自我的成績得到了肯定和讚揚,同時也使其他同學羨慕的不得了,從而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去。教師在作品展示的同時也要利用誇獎的語言,激發國小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諸如:你畫的好、你的指法練的真好、你的漢字輸入的真快等等。同學們的成績得到教師的承認、肯定和讚揚,學習起來就會信心百倍,興致盎然。

計算機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激趣、講解、練習、展示這四個環節是相輔相成的,它們後者以前者為基礎,環環相扣,密不可分。經過實踐,發現這樣的計算機課堂教學過程十分實用,不但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積極性,並且提高計算機教學的效率。

信息技術2.0教學反思6

翻開以往的計算機基礎課本,無非是以計算機的發展史講起,接着講解數制與編碼,再次講述計算機的組成部分及各部分作用,再才進入到DOS與WINDOWS系統的使用,其枯燥的理論很容易打消孩子學習計算機的興趣,一但孩子的計算機興趣被扼殺,信息技術課堂的生機也就蕩然無存。然而如今的信息技術課本內容設計合理,完全符合學以至用的目的,課本從信息技術基礎講起,接着介紹WINDOWS系統的操作,再介紹網上衝浪的過程與方法,這就讓同學們形成蒐集信息的習慣,但這些對於我們的學生,課本的價值量還是低了些,學生計算機水平普遍都比較高,如果再圍繞書本講解,學生不但會抵制,更耽誤後續課程的進度,如何設計一套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是上好信息技術課的關鍵。

一、靈活運用五糧課堂,提高課堂效率

在信息技術課上使用五糧課的分組模式可以有效的調動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和小組團隊協作精神。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學習。學生在相互討論和與其他小組的對比中可以輕鬆掌握相關知識。結合積分獎勵模式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通過各小組長得培養增強教師對課堂的掌控力。

二、任務驅動式教學,一改枯燥的課堂

新授課中,教師如果一味的注重理論的講解,學生在十分鐘或更短的時間內就會走神,所以採用任務驅動式教學可以讓學生集中精神配合老師共同探討新知識。如在講解WORD軟件中繪製表格的第一課,教師可以拿出象棋棋盤圖片,讓學生數出棋盤的.行與列,再介紹如何將單元格調整為正方形以便放棋子,如何來畫棋子,美化表格,接着就讓學生完成棋盤表格,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會發現畫棋子很費時,這時老師就可以先讓學生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技巧,再來演示如何“投機取巧”,此時學生似乎一切恍然大悟,接下來的製作過程就方便高效的多了。

三、老師教以引導為主,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其實要讓學生真正上好信息技術課,老師就必須充當好一個導學者的角色,幫助學生確定學習目標和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方法;指導學生區分好與壞的信息,提高學生對信息的分辨能力;多給學生一些自由發揮的空間,不能因為老師的導向而埋沒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除此之外,在教學中可以將德育教育滲透到信息技術課堂當中來,讓學生知識信息化時代的兩面性,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加工處理信息的能力,學習至用。作為專業老師,更應該要讓學生知道學習信息技術的必要性,真正讓學生成為具有高品質的人。

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保持並提高學習積極性

信息技術課上學生的積極性都很高漲,他們對新事物充滿着好奇,總幻想有一天能熟練的駕馭計算機、能製作出精美的動畫、能設計出漂亮的遊戲、能控制自己創建的遊戲角色……只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至用,久而久之,其操作水平又會上一個新台階。七年級上學期開設的課程是信息技術基礎與WORD軟件,學生操作量大,高一每週僅有2次課,如何在短時間內完成大量的學習任務,45分鐘尤為重要,課堂講解時間不能太長,上機練習的時間可以放長些,每次授完新課後給每個學生下發一定的練習題,練習範圍就是本堂課所講授的內容,學生按照老師給定的題目針對性練習,教師再個別輔導,當然學生對於知識點模糊的地方也比較多,老師可以安排每組的小組長擔任輔導員,同桌討論等形式,完成課堂練習,在作業時間將理論轉化為實踐,鞏固並消化,從而彌補了總課時不夠的難題。

信息技術2.0教學反思7

教了十幾年的信息技術課,越來越感覺到信息技術課堂管理不如以前好管理,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也不如以前得心應手。剛開始教授這門課程時,由於學生剛接觸計算機,對於學生來説,一切都是新鮮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是神祕的,課堂上,他們懷着好奇心帶着探索的慾望想了解計算機,想操作計算機,所以他們學習積極性非常高,也由於他們所掌握的信息技術知識都是零,他們都處在同一起跑線上,所以學生們課堂上學習興趣都一樣的濃厚,課堂上根本不用對學生進行管理,他們學得都非常認真,聽得都非常仔細,很怕漏掉老師講的一句話,很怕看錯老師的一個演示動作。

現在,由於家庭電腦的普及,由於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學生或多或少地都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術知識,電腦對他們來説已經失去了神性感,對計算機的探索興趣也被越來越多的遊戲所替代。因此,信息技術課堂管理也就成了信息技術教師比較頭疼的問題。學生在信息技術課堂上脱離了傳統的課堂環境,行為方式有了很大變化,學生掌握的信息技術知識的參差不齊,使得他們的學習興趣又有了很大的不同,再加上國小生好奇的心理特點好動的行為習慣,這都使得信息技術課堂較難管理。課堂教學的展開也有了一定的難度。面對學生的變化,面對課堂的變化,教師的教學也要採取相應的變化。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才能真正地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

一、靈活使用教材,改變教學方法,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學習要有正確的學習動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習才會有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教師應靈活地使用教材,注重從興趣入手,從學生的實際入手。信息技術課長期以來之所以大力提倡和採用“任務驅動法”,就是因為它的很多學習內容都可以化解為一個個具體而有趣的任務,學生通過努力並不難實現,從而激發其學習慾望,使他們能很快全身心地投入學習。這就要求教師要靈活使用教材,更多地取用教材中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因素,如學習設置桌面背景時,可讓學生畫一幅或者選擇一幅自己喜歡的畫做為桌面背景,學生就十分感興趣,特別是用自已畫的畫作為桌面背景,還會使學生產生成就感。

別一方面,教材上有些章節的內容過於籠統,如果按照教材上按排的內容講下去,大多數學生可能根本接受不了。如六年級上冊的《靈動的畫面》一課,要求學生在一兩節課時間掌握自定義動畫的各種動畫效果的設置及幻燈片的切換方式,由於學生平時對PowerPoint這款軟件接觸的很少,用到的就更少了,每週一節的信息技術課所學的內容也有限,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掌握那麼多的內容,對於學生來説,難度可想而知。學生不能接受的內容,你老師在上面講得天花亂墜,學生也不會感興趣,因為他根本不知道你講的是什麼。如此下去,學生哪來的積極性,又怎麼會認真聽講,甚至會使學生感覺到課堂無所事事,這樣課堂的管理難度就不言而喻了。這就要求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取捨,即要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又要使學生易於接受。

前面提到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知識的參差不齊,這個“不齊”的差距是很大的,比如文字錄入,有的學生錄入的速度非常快,每分鐘能錄入幾十字甚至更多,而有的學生每分鐘只能錄入幾個字。有的同學對電腦的常規操作非常熟練,而有的同學卻顯得笨手笨腳。其他方面也存在着這樣的“不齊”。如此的“不齊”就需要教師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面對客觀存在差異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完成不同層次的學習任務。在完成面向全體學生的最基本任務的基礎上,學生可以自願多完成一些其他相關任務,以滿足其學習需求,如編輯一張主題小報,設計一組幻燈片,製作一個動畫等等,只要學生努力完成任務即可,不要強求作業的質量。這樣即可維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還能對課堂進行有效管理。使學生達到共同進步的效果。

二、掌握學生的心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信息技術不同於其他學科教學的一個突出特點便是學生動手操作量大,在學生進行操作練習的時候,老師不可以放任學生自己練習而疏於輔導,在練習中往往有一些學生對練習不感興趣,覺得越練越沒意思,甚至有的學生乾脆就不練習。這就要求老師在輔導的時候找出學生不願操作或不操作的原因,針對不同情況採取不同措施。

有一次讓學生練習製作表格(製作課程表),A同學突然很屈地站起來報告説自己本來就作不好課程表,B同學自己不作還給他搗亂。我來到B同學跟前問他原因,他低着頭小聲地對我説:“老師,我早就會作表格了,比這複雜的表格我也能作。”我説你是不稀罕作吧,你看A同學作起來有困難你能不能幫幫他。聽到這話,他馬上有了精神,説:“行,老師,我保證完成任務。”練習結束,A同學不但完成了表格製作,而且製作的表格比其他同學都美觀。臉上露出了笑容,B同學也是一臉的自豪。所以,在學生進行操作練習的時候,教師要掌握學生的狀態,及時發現學生練習中存在的問題,耐心幫助學生克服困難,糾正錯誤,改進方法,加快進步,教師對於基礎較差的學生一定要注意並且要堅持個別輔導,而對於能力強的學生就要給他一個施展的機會。

三、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現代教學中大力倡導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培養,作為信息時代產物的信息技術學科,更是具有學科優勢,可供教師和學生創新之處不勝枚舉,小到每一項操作,每一個練習,都有不同的方法。同樣方法達到不同效果更是司空見慣。

比如,“刪除文件或文件夾”的操作共有三種方法:方法一,用工具條中的刪除按鈕,這是比較常用的一種方法;方法二,執行“編輯”菜單中的“刪除”命令,每條命令都可以在菜單中找到,這是比較直觀的一種方法;方法三,右擊鼠標,從快捷菜單中找到“刪除”命令,這是比較快捷的一種方法。通過這三種方法,使學生明白完成某一項操作可以有多種途徑。

又如,在教學生製作幻燈片時,同學面對功能如此強大的PowerPoint軟件,不知如何下手,而且模仿的多,創新的少,製作出來的演示文稿,沒有新意,為了培養學生有求新、求異的思維,有自己的設計風格,就要仔細觀察學生作品中的創新閃光點,即使很少,也要演示給大家看,並讓他們説出思路,再讓其他同學發表意見,並鼓勵大家一起試一試。最終同學們都會根據自己的喜好或審美觀來設計幻燈片,製作好的幻燈片都非常有自己的個性,都是一個可以代表自己的作品,所以只要老師用心挖掘,悉心指導,到處可以展現學生智慧的火花,從而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信息技術課是學生掌握信息、開拓視野的平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只着眼於書本,還要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總結交流、掌握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要在教學過程中多動腦筋,在現有的教學條件下,不斷進行教學研究,採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興趣,讓學生自始至終愉快地學習,盡力滿足學生的求知慾。“教是為了不教”,這是教育的終極理想,信息技術教學更是如此,面對海量的信息技術知識,我們能做的不可能是教其所有,而是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與手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與意識,這樣才能為他們今後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