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反思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5.14K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教師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1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通過故事、遊戲、圖譜提示多種方式讓幼兒在聽音樂過程中感知音樂的重拍,循序漸進,層層深入,逐步讓幼兒瞭解音樂的性質和結構,掌握樂曲中重音的出現。並引導幼兒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遊戲中的樂趣。讓規則教育在潛移默化中體現出來。我覺得這個活動有以下幾個亮點:

1、大灰狼的教具簡便、輕巧:既能充分展示表現音樂的形象,又便於教師表演操作。以往的大灰狼都是由老師自己扮演,披上大大的披風,帶上可怕的`頭飾,我的大灰狼手偶是用襪子製作而成,套在手上就可以表演,使大灰狼這一形象更加生動、可愛。

2、圖譜比較貼切:圖譜有着強烈的視覺效果,它的出現,讓孩子們很快找到了“笨老狼回頭”的音樂(樂曲中的重音出現的地方),通過視覺與聽覺的有效結合,在活動中教師引導孩子們看圖譜找重音、聽音樂找重音,不同要求逐級提出加深難度,突破了重難點,達到了教學目的。

3、結局出人意料:大灰狼最後和我們小朋友成為了好朋友,這樣的結局從另一個視角告訴我們“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包括大灰狼,我們的生活要充滿愛!大家共建一個和諧的社會!

4、整個活動始終以情境化的教學、遊戲的方式,引領着幼兒由表及裏、由淺入深地感知樂曲,體現着愉悦性、發展性。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儘可能地富有激情,因為只有我自己被音樂感動,才能感動孩子、感動大家。

活動不足:

1、在整個活動設計中,我覺得活動的量還不夠,也就是説活動從深度廣度來講略顯不足。根據最近發展區的理論,如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採取不同的方式,設置不同層次的難度,讓每一個孩子都能跳起來摘桃子,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得到發展,這是我所追求的,但也是讓我感到迷惑的地方。

2、在重音處拍手跺腳這個遊戲環節中,由於我事先的遊戲規則只説了“在大牙齒的地方拍手跺腳”,而沒有反過來強調“在小牙齒的地方就不拍手跺腳”,以至於第一遍遊戲時有幾名幼兒在小牙齒處拍手,在重複了遊戲規則後大部分幼兒都已掌握,只有亮亮小朋友仍在小牙齒處拍手,我告訴他下課後我倆再單獨交流。下課後我才理解他對音樂重音的詮釋方式:小牙齒處輕拍手,大牙齒處重拍。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2

“愛磨牙的老虎”講的是一節音樂活動,其實我給小朋友們上這節課的原因,主要就是為了讓小朋友麼可以感受到音樂的美妙。所以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以感受音樂為重,通過手、耳、眼、想象等多種感官的參與,用不同方式、嘗試多種形式,達到對音樂作品的理解,並拓展學生對民族打擊樂的認識和運用能力。如何提高學生的興趣,將學生緊緊吸引在音樂作品中,最大限度的發揮想象力,去感受作品呢?

首先,我先讓學生認識打擊樂器,並瞭解其音色特點。在導入部分,我突出性的出示了鼓的圖片,並通過聆聽,將老虎的形象與鼓建立起關聯。這樣學生既認識了樂器,又瞭解了其音色,還知道了樂器可以描述某種事物的形象;接着,有明確介紹了鈸、鑼、木魚、響板、鼓這五種打擊樂,並示範了其打擊方法、聆聽了他們的音色,為後面的環節做好了鋪墊。

其次,在課堂上,第一次全曲欣賞,設計意圖旨在培養學生聆聽的習慣和能力,對樂曲有一個全面的瞭解。分段欣賞旨在細化知識點,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第二次的全曲欣賞,是一次直觀的感受體驗,讓學生真正瞭解到音樂背後的音樂人,在打擊樂操作水平上是一次提高的過程。

再次,在編創活動中,立足本節課的內容,從模仿、嘗試到創編,構思自己的打擊樂作品,步步深入,讓學生在活動中逐步提高。音樂表現力、創造力得到鍛鍊和發展。

在教學中,我精心設計了很多環節,通過兒童化的語言、遊戲的形式,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鼓勵學生去想象、去創造,並給學生提供了探索、嘗試的平台,讓學生充分去體驗、表現,學生的反應比較積極,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比較全面,創造精神得到了肯定。

總的來説呢,經過這節課的進行,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也認識到了很多不足,之後經過不斷地努力,也提高了不少,當然,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的。從我自身的角度上來説,對欣賞課的環節設計、難易程度的把握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還要更加的腳踏實地,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業務水平。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3

《迷路的小花鴨》這首歌孩子們比較熟悉,旋律也比較簡單,因為我們的孩子在大班時就已經學過,所以很多孩子都會唱了,因此我在設置教學目標時沒有把學唱這首歌作為教學的重點難點,而把培養孩子對小動物的同情心,體會小花鴨找不到媽媽而傷心難過寂寞的心情,和樂於助人的情感作為教學的重點難點。從教學效果來看教學重點難點已經突破了,下面我就説説自己在這節課中用了哪些方法來達到教學目的,

一、我運用了情景教學法,

設置了小花鴨迷路的情景,讓孩子幫小花鴨找媽媽的過程中親身體會小花鴨找不到媽媽的傷心難過的心情,和幫小花鴨找到媽媽而歡呼雀躍的高興情緒。因為是親身體驗所以孩子能完全的投入到故事中去,幫助孩子把抽象轉換為形像。在故事中孩子也能夠體會到幫助別人的快樂,從而引導孩子在生活中要經常幫助他人,這樣不但被幫助的人能過得到幫助而快樂,自己也能夠很快樂。這裏很好的對孩子進行了樂於助人的品德教育。樂於助人的品德教育在現今大多都是獨生子女的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二、我在教學中孩子的主體地位的到了充分的發揮。

我設計了很多的問題,比如:怎麼唱才能把小花鴨傷心難過的心情唱出來呢?小花鴨迷路了怎麼辦呢?等等。。。。。。把問題拋給孩子,給孩子足夠的思考時間,我只是充當孩子的引導者。

三、為了加深孩子對歌曲的理解和把握。

我設計了“演一演”這個環節。當問道孩子是否想演一演時?我沒有讓孩子馬上來演,而是讓孩子先説,自己打算怎樣演?這樣給了孩子一個思考的環節,讓孩子能更好的把握住自己所要演的角色,這個環節不但可以鍛鍊孩子的`語言能力,還能瞭解孩子對這首歌是否把握,又能鍛鍊孩子表現能力。

在這節音樂教學中我發現自己還有很多的不足:

1、説話時的語速過快,孩子不能聽的很清楚,要是能在慢點温柔點孩子會更喜歡。

2、自己的音樂素養有待提高,因為老師的範唱要給孩子美的享受,不管是音準還是聲音都要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

3、在演一演這個環節中沒有及時的肯定孩子和鼓勵孩子,所以孩子在自我創編動作時不太積極。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斷的反思,不斷的總結,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4

前一陣,我們在大三班已經上過聽大樹唱歌這個活動了,因為有了一次經驗,我們覺得,這個活動可以在進行一次,於是今天我們就在大五班再次上《聽大樹唱歌》,根據在大三班課後的反思,我請許老師幫我剪輯音樂,以便使節奏變換更加明顯。同時準備了舊畫報、塑料袋、積木等。

活動的開始,我仍舊是直奔主題,請孩子們説説“大樹會怎樣唱歌”。第二個環節,我故作神祕地把手伸進一個事先準備好的包包裏,用手將畫報揮動,發出“嘩嘩譁”的聲音,請孩子説説這像大樹什麼時候唱的歌?接着,我分別用塑料袋、積木、沙球模擬出大樹唱歌的聲音,要求孩子説出這是大樹在什麼時候唱出的歌?

第三個環節是讓孩子完整地欣賞音樂,為了能全神貫注地傾聽音樂,我要求他們閉上眼睛,認真聆聽,聽完説説大樹是怎樣唱歌的?聽到了什麼?有個別孩子能聽出音樂中節奏的變換,於是,我再次讓孩子傾聽音樂,並邊進行講述,並b段的講述改成,“突然間,颳起了大風,小鳥嚇得躲進了窩,大樹的樹枝也在不停地搖晃,樹葉飛舞,但是大樹不怕大風和大雨,使勁地挺直了腰。風漸漸地停了,大樹又靜靜地睡着了”。第三遍欣賞音樂時,我讓每個孩子都扮演大樹,邊聽音樂邊進行表演。

第四個環節,是用各種物品根據音樂模擬演奏。我先將準備好的畫報、袋子等發給孩子,請部分孩子示範表演,第二遍,我要求每個孩子在教室內找一個可以模仿大樹唱歌的物品,進行演奏,當我從一數到十,所有的孩子都找到了一樣可以發出聲響的東西,全班孩子跟着音樂進行演奏,一遍下來,意猶未盡,於是讓他們重新再找一件物品,再次演奏。

反思:

1.這節課將用物品模擬大樹的`聲音這個環節提前,這樣可以為孩子後面的演奏打下基礎。

2.將音樂重新剪輯後,故事內容也做了相應的調整,使得音樂形象更加鮮明,更適合孩子。

3.讓幼兒自己尋找物品進行模擬演奏,可以給孩子更多的想像和創造空間,有孩子出人意料地找來了文具盒,用鐵皮文具盒不停地開關發出聲音來模擬樹枝唱歌,讓我大開眼界,相信孩子,給孩子空間,孩子會給我們精彩。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5

星期五下午,西西小朋友從口袋裏拿出幾包海苔,要我幫她收好。我隨手放在了鋼琴上,想等接人時讓她帶回家。離園時間快到了,我開始給小朋友整理衣服。就在我緊張忙碌時,有個小朋友大叫起來:“蕾蕾手裏有零食!”我循聲看去,蕾蕾手裏正拿着我放在鋼琴上的海苔,已經吃得就剩下一包了,我氣急敗壞地走過去,大聲説:“你怎麼偷了西西的海苔,老師不是説過不能自己偷偷地去拿放在教室裏的別人的東西嗎?”蕾蕾呆呆地看着我不説話。剛好下午評紅花,我問小朋友:“蕾蕾偷吃了海苔,能得大紅花嗎?”小朋友異口同聲地説:“不能!.”不一會兒,蕾蕾媽媽來接蕾蕾了,我對蕾蕾媽媽説:“蕾蕾今天偷了別人的海苔,不能得大紅花了。”蕾蕾媽媽看了我一眼,沒有説一句話就拉着蕾蕾走了。

三天後的早晨,蕾蕾媽媽和蕾蕾奶奶帶着蕾蕾來園了。我看見蕾蕾一臉不高興的樣子,就問:“蕾蕾,你怎麼了?”這時,蕾蕾奶奶走過來説:“劉老師,有件事情我想弄清楚,上個星期五你説蕾蕾偷了什麼?”我“哦”了一聲,説:“就是海苔零食。”蕾蕾奶奶又説:“這海苔是幼兒園裏的還是小朋友的`?”我説:“是小朋友的。”看到我疑惑不解的樣子,蕾蕾奶奶搖着頭説:“我認為你的説法有錯誤,如果是小朋友説蕾蕾偷了東西,我不會生氣,但是老師就不能這樣説了。”我馬上意識到了自己教育行為中的不當,給家長帶來了傷害。蕾蕾奶奶又接着説:“孩子現在還小,還不懂得“偷”的概念,這個字用在孩子身上太重了吧!你説孩子拿了別人的東西,我都可以賠給她,但是這個“偷”字讓我們一家人心裏都很難過。”這時蕾蕾媽媽插話説:“那天我聽到你説的話,我氣得掉頭就走。這幾天我心裏一直都很傷心,孩子還小,怎麼能説“偷”,這也會給孩子心理造成陰影。”我連聲説:“對不起,我確實是不該説“偷”,而應該説“拿”,你們説的對,我也太大意了,今後在工作中我一定要注意。”看到家長由陰轉晴的臉,我心裏才鬆了一口氣。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深感責任重大,一言一行都不能有絲毫的馬虎,任何一句不當的話語,都可能在孩子和家長的心裏留下陰影,特別是孩子幼小的心靈,更不容許我們有太多的失誤。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6

今天上午我班進行家長開放日活動,第一個教學活動是我的繪本教學《狐狸爸爸鴨兒子》。在選擇這個活動時,我看了較多的繪本作品。唯獨對《狐狸爸爸鴨兒子》感觸很深。在看到這個繪本的時候,先是被有趣的故事吸引,而後是深深的感動。故事裏,狐狸從想吃鴨蛋還是肥嘟嘟的小鴨的思想鬥爭中,決定把鴨子孵出來,可孵蛋的過程是很辛苦的,狐狸的心情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憧憬、狼狽、惱火、無奈、驚喜等等,可當肥嘟嘟的小鴨來到了嘴邊,狐狸卻捨不得吃了,竟然做起了狐狸爸爸,並給了小鴨無盡的愛。

本次活動的定位是激發孩子對繪本閲讀的興趣。首先我給孩子創設了一個寬鬆的學習氛圍,在活動的設計中藉助放大的繪本圖片,讓孩子自由猜測講述狐狸接下來會幹什麼?是怎樣照顧小鴨子的?讓他們再看看,猜猜,説説,體驗中欣賞、理解、感受圖畫書的情節,從中體驗關愛生命的幸福感,理解愛與被愛的快樂。同時激發出閲讀繪本的興趣,和感受閲讀繪本的樂趣。也只有爸爸媽媽才能對他們無怨無悔的做到。

活動後,我感覺活動過程比較流暢,因為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都透着靈氣,觀察仔細,思維敏捷,這些都是我沒有預料到的。孩子們在繪本閲讀的過程中能很好的理解了狐狸孵蛋的辛苦,也能通過我的`引導感受到狐狸對兒子無微不至的愛護和關心。但是我更應該讓他們感受到,父母對孩子付出的本身就是快樂,所以最後要是我讓幼兒再説説你們的爸爸媽媽是怎樣愛護你的?從中由狐狸爸爸愛鴨兒子的真摯感情遷移到爸爸媽媽對自己無私的愛,那可能更有意義。

以往我總覺得早期閲讀就是看着圖片讓幼兒自由講述,但通過我園這兩年來對早期閲讀的多次研討。我從中感到要真正發揮閲讀的優勢卻是需要老師在此基礎上不斷的探索、首先要找到適合孩子的材料、其次尋求孩子喜歡的方法來進行教學、最後教師自身的語言也是開展好早期閲讀的一個重要方面。

正是在這樣一次又一次的研討中讓我感受了早期閲讀的魅力。所以説早期閲讀的世界應該是無條件的有趣、快樂!充滿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