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範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1.03W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反思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反思範文

教學反思範文1

今天課上,我們正講到《少年閏土》,講到閏土名字由來的時候,同學們回答:“因為是閏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親給他取名叫閏土,教學反思--老師,我缺愛。”“大家知道什麼是“五行缺土”嗎?”我問道。“老師,就是命裏缺土。”“還有命裏缺金的,給孩子直接取名叫金,太土了,家長就給孩子取名叫鑫。”“大家七嘴八舌地説着。”“你們懂得還不少呢?”大家的回答實在出乎我的預料。“五行缺土這是封建迷信的説法,就像閏土一樣,父親給他取了這麼好的名字。也沒有改變他的命運,我們大家不必當真。”

“老師,我命裏缺愛。”突然的一聲大喊,使原本熱鬧的課堂安靜下來,原來是調皮鬼王伯之。這個學生兄妹兩個,姐姐在山東大學上學,父親在濟南高校工作,母親在微山上班,父母都忙於工作,對他的照顧少了些,但對他的關心和愛肯定也不少,王伯之學習成績沒問題,是個上進心、自理能力都特別強的孩子,但是在他眼裏始終認為父母愛姐姐不愛他,以前我也和他交流過多次,他告訴我,父親看他的眼神和姐姐的都不一樣,今天正好趁此機會,教育全班的孩子,教學反思《教學反思--老師,我缺愛》。“同學們,我們都是幸福的孩子,因為你們都有爸媽的呵護,有爸媽的孩子都是寶,怎麼能説缺愛呢?只不過爸媽愛你的方式不被你接受而已,爸媽的愛你沒感受到而已。”聽了我的解釋,下面的同學紛紛點頭。“一個感受到愛的孩子,他是幸福、快樂、上進的,和同學們的相處是友好的,而那些缺乏愛的孩子,就像一個渾身長刺的刺蝟,脾氣暴躁,和同學鬧矛盾不斷,大家看看我們周圍的同學,是不是這樣?所以大家不要輕易發脾氣,那些脾氣暴躁的、經常和大家矛盾不斷的學生其實是很可憐的,因為他們得到的愛少,所以也不會去愛別人,今後我們對他們要多包容,多給他們一點愛,讓他感受到生活的温暖。”是啊,平時班內總有個別心胸特別狹隘的孩子,過於在意別人的説法,容易受到傷害,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説的“小心眼”。即使是與自己本來無關的事情,也總會覺得是指向自己的,課下和同學們玩鬧,容不得別人,自尊心強,還特別敏感,喜好猜疑,常常無中生有,捕風捉影,或小事變大,甚至有的學生還因此而引發出一些攻擊性行為,所以同學們都對他敬而遠之。

今天的語文課雖然跑題了,但是作為班主任,時時刻刻都抓住機會育人,對每一個孩子來説,首先是明白做人的道理,教會學生學會愛別人,才會得到別人的愛。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我們的世界充滿快樂平安。

教學反思範文2

現就本人所做《滑輪》一課談一些粗淺的反思,供同行們參考.

一,成功之處

1,把課堂演示為主的實驗改為學生探究為主的實驗.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點要求,為了讓學生更確切的理解定滑輪,動滑輪及滑輪組的作用,單靠教師在課堂演示,學生很難體會到這一作用.因此,安排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親自動手操作,通過讀取數據,分析修正,讓學生自己得出滑輪特點,在探究中拓展了學生團隊合作和交流能力,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和勇於探索精神.這比單純教師演示效果要好些.

2,對比演示,讓學生一目瞭然

在分析和區分動滑輪和定滑輪時,我先引導學生組裝出兩種滑輪使用方式,並進行對比演示工作過程,提出明確的觀察目標,在學生認真分析觀察的基礎上給這兩種滑輪命名.輕鬆地區分出定,動滑輪,並使學生體會到叫定滑輪或動滑輪並非是滑輪結構的區別,而是使用方式的不同,培養了學生觀察能力和概括能力,暗示學生認識事物要抓本質,既要研究共性,又要重視差異性.

3,層層追問,使結論自然呈現

滑輪組的省力情況是本課的難點之一,為了達到突破的目的,在得出動滑輪省力一半結論之後,不失時機的讓學生分析提起重物及動滑輪的繩子段數,這為分析滑輪組的繩子段數做了鋪墊.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組裝由一個動滑輪和一個定滑輪組成的滑輪組,分析得出由兩段繩子承擔物重及滑輪重,得出拉力f= ,此時我便抓住這一有利時機追問:"如果有3段繩子承擔滑輪及物重呢 4段呢 ……n段呢 "學生很自然得出拉力f=.繼續追問到:"如果忽略動滑輪重及磨擦,拉力f的表達式會是什麼樣呢 "通過這種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維過程,培養了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突破了教學難點.

二,不足之處

1, 引入缺乏知識的連貫性

儘管用三幅科學漫話,激發了學生學習滑輪的興趣,但缺乏新舊知識的自然銜接,不符合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如果結合槓桿的知識引入新課,不僅能激發學習興趣,還能為"滑輪是槓桿的變形"做鋪墊.

2,低估了學生的日常經驗和自學能力

本節課後,我和部分學生進行了交談,發現同學們的部分觀點竟出乎我的意料."老師,像滑輪的結構及能否改變力的方向,我們通過生活經驗和自學課本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您在這點上不需花費過多時間解釋".面對同學們真誠的目光,我仔細一想,這些閃爍着耀眼光芒的真知灼見,不正是學生對老師的突破啊!由此我領悟到:要把一節課上好,把學生自主求知潛在動力調動起來,瞭解學生的知識儲備是多麼重要.

3,忽視了經驗知識,更需要理論驗證.

定,動滑輪的作用,我組織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得出,這種直接經歷探究過程固然重要,但學生需要的是更為理性的思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作用呢 而恰恰這點被我忽視了.如果能夠聯繫槓桿及槓桿平衡條件,通過做圖,從理論上分析,學生才能真正理解滑輪的實質,這將對加速經驗知識的內化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4,課後的困惑

聽取評課分析後,我一直在思考:在新課改理念下,如何同時做到課堂的開放與高效兩不誤

就拿本節課為例,通過學生分組實驗,親自經歷探究過程,實事求是的得出了拉力的數據,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加深了對滑輪作用的理解,這是我設計的初衷,但也正是這一點佔用了大量的課堂時間,使課堂出現了前緊後更緊的局面,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使教學效果不佳.

新課程倡導開放式教學,要求還課堂給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無論哪種學習方式都需要很多時間,偏遠貧困地區的實際決定了這段時間會更長,而課堂時間有限,怎樣才能找到它們的最佳結合點

另一方面,新理念要求加強課堂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及現代科技發展的聯繫,當教師設計的教學情境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興趣相一致時,學生的思維被激活,課堂充滿活力,這樣必然與有限的課堂時間相矛盾.怎樣解決這些現實的教學問題,讓我們在實踐中一起探索!

教學反思範文3

這節課我為學生們設計了節奏練習,有跑有跳有走,趣味無窮。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感受四分節奏、八分節奏、四分休止符的時值長短。在進行這些活動中,學生認識了這些節奏,認識了節奏的時值,掌握了這些節奏的相關知識。在學生們掌握了這幾條節奏後,我告訴學生當看到某條節奏時你要做火車開了、鑽山洞或過大橋、爬山坡、火車到站的律動。學生們學得不亦樂乎,節奏的學習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增添了許多樂趣,也提高了學習效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同學們學好音樂這門學科的通行證,只有讓學生帶着興趣去學,從內心中真正樹立對音樂這門學科的熱愛,他們才會主動去學,認真去學,教師也會融入到孩子們愉快的活動中,才會真正得到教學的愉快與樂趣。

教學反思範文4

接下來進入正題,很自然的引出主題圖,圖上畫着什麼呢?學生很活躍的回答了圖上畫着的東西,讓學生看着圖來説一説誰在誰的上面,因為學生已經能説了,所以我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然後學着當小老師請其他小同學來回答問題,學生們個個提出了好問題,還很自信的當起小老師來,評價起小同學回答得好不好,回答問題完不完整。學生們個個興趣十足,提了好多問題。

在主題圖中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要問,就是為什麼一會兒説火車在上面,一會兒又説火車在下面。由這個問題導引導學生理解“上下”位置關係的相對性。這樣設計,不僅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而且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

接着我又設計了一系列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繫的數學活動,比如:、説生活中物品的上下位置關係、老師説口令,學生聽口令擺一擺。組織學生進行多樣化的練習等等,在這一個個具體活動中讓學生充分感知體驗上下的位置關係。

課堂上,我安排了一些小遊戲,如拍手遊戲:請你跟我做 “上拍兩下,下拍兩下;左拍兩下,右拍兩下;一支手在上,一支手在下,反手轉。”教學中我發現,這些小遊戲學生非常喜歡,全班學生都非常高興的和我一起做。這些小遊戲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更讓學生體會到了數學學習的快樂,又使學生學到了數學知識,真是一舉三得,以後要多開展這樣的遊戲

當然也存在不足之處,比如讓學生體驗由於參照物不同,上下位置關係的相對性,知道上下是相對的,學生掌握起來有困難,請老師們提出寶貴意見。

教學反思範文5

在設計本課的時候,有時間只有30分鐘,因此我就打算儘快的進行課題,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因此在第一稿的時候,我就讓學生開門見山的方式,直接以學生進行幫助搬運工,進行搬運油桶。同時給學生一個木板的提示。學生非常容易的提出用木板搭在汽車的車廂,形成一個斜坡。這個時候我就抓住機會引入課題。這是第一稿的方案,在第三搞的時候,我就在荀老師,郭老師的建議之下將單元導入和本課納入其中。提出:生活中的機械有哪些?學生就能夠較為輕鬆的回答。但是我在上課的時候,將問法改為:聽到機械這個詞,你想到了什麼呢?學生回答道:金屬,電,機器人等。這個和我預想的相差比較的遠。因此我現在認為還是第一種問法較為妥當。那樣學生就能夠較為好舉例,同時活躍課堂的氛圍。

在導入本課的時候,荀老師和郭老師建議將給以學生木板的提示去掉,讓學生髮散思維,想各種各樣的方法。活躍班級的氛圍,調動學生的氣氛。因此我在上課的時候,發現學生們能夠較為好的進行思考發言,説出各種各樣的方法。當一位女生説出用木板搭在卡車上,我及時的抓住機會,導入課題。但是現在想來我認為我沒有及時進行評價學生,給以學生以積極的評價和鼓勵,這樣會更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介紹完斜面的定義之後,問題學生斜面有什麼作用的時候,然後讓學生進行回答相關的問題。學生都進行相應的猜想斜面斜面的作用。這時候學生學反應各種各樣,比較好。現在想來,我是否能夠讓學生就斜面提出相關的問題呢?再在學生提出的問題中選擇本節要研究的問題,這樣能夠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但是由於時間所限,我沒有這樣做。如果時間比較充足,我就讓學生進行提問。在學生進行猜想的時候,引導學生進行大膽的猜想。學生們都進行猜想。我在學生的猜想之中只選擇驗證斜面省力這個課題,對於其它的課題沒有進行理會。現在想來,我以後需要對於其它的課題鼓勵學生在課下進行單獨或者合作探究,以激發學生的探究課下的興趣。這樣學生就會對於自然科學越來越感興趣了。

感謝郭延法,荀春蓮老師給予的幫助。仇立運老師給以在各個方面的指導。

教學反思範文6

今天教《畫風》,很美的一篇小文章,與學生生活貼近。生字很少,文中三個孩子的姓名外加一個“顯”字。我們集體備課準備的教學設計也頗花了些心思,拋棄一貫學生字的思路,導入課題後直接識字,安排如下:

1.出示三個小朋友的頭像,大家試着叫出他們的名字。

2.小遊戲:每個學生與他們三個做朋友,與他們打招呼,並自我介紹。示範:宋濤、陳丹、趙小藝,你們好!我叫(),很想和你們做朋友。

3.開火車認讀“宋、濤、陳、丹、趙、藝”六個生字並擴詞。

4.討論:“宋、濤、陳、丹、趙、藝”這幾個字在我們身邊哪些認讀名字中能找到。

之前佈置過學生預習,課堂從揭題到學完生字我們一直沒有接觸文章,今天的生字是完整意義上的脱離文本,與“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方法恰恰相反,可是我們的課堂氛圍濃厚,效果尤其好。反思這節課的生字學習,沒有按照慣例讀文識字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大家對着圖大聲與圖中人物對話交流,圖中人物好似活了一般,這個小遊戲學生很喜歡。進入到第4步找名字,課堂一下炸開了鍋,很巧的是這些字在我們班學生的名字中都能發現,當説到“宋”時,學生們還大聲説出“宋江”等名字,喜悦與成功之情溢於言表。課本中學習的內容與坐在教室裏的學生之間聯繫起來了,換句話説,學生的名字成了課堂學習的內容,多親切啊,識字成了快樂的事。把要學習的目標與學生的生活儘量聯繫到一起,是教學的好方法,老師們可以常用。

教學反思範文7

用心關注每一位學生:調動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和協調者,這種説法已經成為新課程改革的口頭禪。但是如何把理念的東西轉化為實際的教學行為,還需要理論與實踐相接軌的岔道,這個岔道就是教師根據實際的教學行為,不斷地調整教案的過程,尤其是不斷地和學生心靈相互碰撞的過程中,不斷修正自己的教案的過程,因為預設的教案遇到鮮活的個體就會出現很多意想不到的情況。班級授課制是機器大生產時代的產物,現在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教育資源異常短缺,這個大班額的班級可能在中國還要長久保持一段時間。

教案主體與基調是面向全體學生設計的,雖然我們在備課的時候就考慮到了個體差異,但是學生的個體差異千差萬別,即使你考慮得再充分,也不能保證在課堂上不會出現“另類”的需求。

這個問題是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一大瓶頸,有時很難解決。我在實際教學中試圖這樣克服這個矛盾:用你的目光儘量“照耀”可能有“另類”需求的同學,多聽聽他們的意見,多觀察他們的反應,多關注他們的表現。

教學反思範文8

《畫》是一年級上冊的一首五言謎語詩,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鳥語花香、山水相襯的美感。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讀。課文扣住“畫”這個謎底,抓住畫的形象特點展開描寫,圖文對應。這就是我本節課教學目標和方向。這一課是謎語詩。我抓住學生好動、好奇、愛表現的特點,設疑解疑,引導學生觀察我的畫,理解詩意,激發了孩子們學習課文的熱情,為教學成功地展開打下良好的基礎。

課前,多媒體不通電,我課前臨時發揮,用孩子們感興趣的遊戲入手,啟迪他們識字的`興趣,既解決了課前空白的尷尬,也為古詩學習生字作了鋪墊。

教學時,我和孩子一起分享了自己的畫—根據古詩作的畫。並讓學生先從整體再由遠到近觀察,知道這是一幅山水畫,畫上有山、水、花、鳥,感受景物的美。並通過實際生活中山、水、花、鳥的對比,以及體驗對比所產生的差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並“總結”詩句,進而達到理解詩句的目的,突破難點。如:站在遠處看生活中的山,模模糊糊,看不清顏色;老師的畫上的山青蘭葱鬱,站在遠處看,卻有顏色,得出詩句“遠看山有色”……是因為山在畫上,不是真實的,一句一句剖析詩句,孩子們的探索欲濃烈,最後明白這不僅僅古人智慧的結晶,還把山水花鳥描寫的生動有趣,還是一個謎語。我抓住詩句中的着眼點,把精力放在詩句的品析薰陶上,藉助創設情境、情感體驗在讀中讓學生感悟詩句的美,在讀中受到美的薰陶,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教學反思範文9

《鯨》這篇課文是一篇説明文,課文介紹了鯨的形體特點、進化、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知識。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瞭解課文介紹的鯨的知識,體會所運用的多種説明方法,如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打比方等説明方法。這篇課文的意圖是使學生了解鯨的一些知識,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同時,通過學習培養學生探索動物世界的興趣。

説明文比較枯燥無味,所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很關鍵的,我覺得恰當地使用多媒體和直觀教學法,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分析第一段時,當講到作比較的説明方法時,運用課件,顯示出大象和鯨,讓學生一目瞭然,把鯨與大象對比,對鯨的大、重、長特點的印象就深了。另外,在課件裏大篇幅不動的文字裏添加有動態效果的圖片,更容易調動學生的感官,讓教學有效地開展學習。此外,在講鯨的進化這段時,我設計了一個小故事作過渡:“一天,在太平洋地區舉行規模盛大的運動會,各式各樣的魚都游到了指定的海峽,並順利通過了賽場大門,當鯨到達賽場門口時,卻被蝦將軍擋在了門外,鯨和蝦發生了激烈的爭吵,蝦將軍説出了不準鯨參賽的理由,鯨覺得很有道理,便回去了。”同時,我出示課件,演示鯨的進化過程,讓學生明白鯨是怎樣進化的,學生明白了鯨是哺乳動物。

在教學時,考慮到鯨對於學生來講是種不常見的東西,所以我運用了課件,讓學生不僅從書上,更從視覺上深深體會到了鯨的各種特點和生活習性。首先,我讓孩子們初讀課文,抓住要點,引導他們讀通讀熟課文,弄清課文講了關於鯨的哪些內容,接着,讓學生細讀課文,體會特點。以第一自然段為例,體會作者是怎樣説明鯨的“大”的。畫出體現鯨大的有關詞句,品味並分析説明鯨大的方法,體會這樣寫的好處。讓學生把第2至第7自然段中所運用的説明方法找出來,讀讀議議,體會這樣表達的效果。體會鯨的生活習性時,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鯨呼吸時的樣子,鯨睡覺時的樣子,不同鯨的圖片。體會鯨的體形龐大時,設計了鯨和象、人比較圖。理解鯨的進化過程是個難點,課件出示重點的語句和重點的詞語,讀、思、説結合。在教學這一課時,收集了許多資料,設計了形象生動的課件,拓展了課程資源。體會鯨的生活習性時,設計了鯨呼吸時的樣子,鯨睡覺時的樣子,不同鯨的圖片。體會鯨的體形龐大時,設計了鯨和象。鯨的生活習性這一部分讓學生採用多種形式展示,可以把自己當成鯨來介紹。在鯨吃食時,學生把鯨描繪的活靈活現,在鯨睡覺這一部分,用新鮮的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看與鯨相關的圖片,讓學生跳出課文的框框,這樣更激起學生保護鯨的慾望,這裏的知識豐富多彩,學生眼界大開。學生看着、讀着,既獲得了新知識,又學到了新的語言和表達方式。

這篇充滿動物知識的文章,本該引起學生更大的興趣的,但整節課下來,學生不是很積極地思考或回答問題,所以在調控課堂氣氛方面也仍需要下功夫。要想上好一堂課,讓教學環環相扣,有聲有色,既要根據課文內容和學生學習心理來設計教學過程,又要靈活地處理學生的各種回答,還要注重用合適的方法引導學生。

教學反思範文10

在設計的時候主要考慮的問題是讓學生盡情感受詩歌的美,因此在上這首詩歌前,先上了聞一多的《死水》,讓學生了解“新月派”所倡導的詩歌“三美”。在上課的過程中更多的是要讓學生在朗誦的過程中感受詩歌的音樂美。在對意象的感悟中體味詩歌的繪畫美。然後在後面的講解中感受詩歌的建築美。

對詩歌標題的分析,能讓學生儘快進入詩歌情境,體味詩歌的主題。

第二點要讓學生體味的就是詩歌的情感發展脈絡。這一點在上課的過程中,做的較好。在分析景物、以及詩中議論性話語的基礎上,分析作者情感,有依託,不是空穴來風。然後讓學生回味《荷塘月色》的情感發展脈絡,從中得到一些啟示,從而更好地理解作者情感的發展脈絡。

第三點做的比較好的地方就是拓展既基於文本,又超越文本,能讓學生在文章基礎上,對人生中的愛、美等有所感悟,跳出文本,對人生有一定的體悟。這樣,這堂課就能對學生有所啟發和收穫。

不足:

1、前面的速度有點快,以致後面時間比較多,都用在拓展上了。

2、前面的時間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加強:讓學生多朗誦,從朗誦中把握主要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的特點,並從中體味其中的思想感情;可以讓學生就一節寫出一個電影畫面,體味其中的美感。

將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多讓學生思考,讓他們在思考中體味作者情感。

教學反思範文11

從一定程度上講,反思就是“自我揭短”,這對一般人來講是痛苦的行為。因此,缺乏毅力者即使反思技能再強,反思也難以順利進行。因此教學反思呼喚那些具有批評與自我批評、勇於進取精神的勇士。

(一)記教學日記

教師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或教學結束之後,對自己教學得失可以進行總結反思,這種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從教學參與者看,可以反思教師的教學行為得失。主要涉及到的是教學方法的反思,如針對不同類型的知識(概念、原理等)是否採用了相應的方法,以及教學方法與教學目標的適合性,可以反思學生的學習行為得失,反思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從教學進行的步驟看,可以反思教學的導入,教學各環節的銜接;從教學內容看,可以反思教學目標設置的合適性,教材內容重點、難點的處理,單元教學內容在學科體系中的位置等。

(二)説課

説課是對備課的口頭説明,但它不同於備課,説課講備課的過程及其理由,而備課主要是指教學的內容和方法。

説課教學反思方面具體體現在:教師在備完課乃至講完課之後,對自己處理教材內容的方式與理由做出説明,講出這些過程,就是講出自己解決問題的策略。而這種策略的説明,也正是教師對自己處理教材方式方法的反思。事實上,説課總是講給同行聽的,同行聽後要提出建議與評比,這是一個很好且有效的教學反思途徑。並能形成反思羣體,共同提高。

(三)聽課與評課

聽課決不是簡單地評價別人之優劣,不是關注講課者將要講什麼,而是思考自己如何處理好同樣的內容,然後將講課者處理問題的方式與自己的預想處理方式相對照,以發現其中的出入。教師講課時並不總是能注意到自己教學上的得失,但若課後觀看自己的教學錄像,特別是與同行、專家教師一起,邊看邊評,則更能看出自己在教學中的長短。

(四)徵求學生意見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到的見解,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將其記錄下來,可以作為以後豐富教學的材料養分。所以潛心於提高自己教學水平的教師,往往會向學生徵詢對自己教學的反饋意見,層次好、中、差的學生會有他們不同的看法,學生的某些想法也許教師沒想到。通過對他們意見的徵詢,結合自己的思考,教師可以對自己的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和改進。這是教師對其教學進行反思的一個重要的渠道。

(五)評價學生學習的效果

規範化的教學應在單元教學結束時,通過多種方式對自己的教學效果進行檢查。檢查的目的在於瞭解學生學習的效果,從而提出自己改進的建議,不論檢查什麼內容,都包含着對自己教學的反思。這種反思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學生完成教學目標的情況,學生學習中的得失表現,造成得失的原因,大部分學生在內容掌握上存在的一致性傾向,自己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和措施。

(六)總結和提煉教學經驗,寫“再教設計”

一個教師在自己漫長的教學生涯中,誰沒有教得得心應手的時候?誰沒有發現“新大陸”的時候?誰沒有精雕細刻的得意之作?誰沒有激情澎湃的創新靈感?但是這些別人無法領略的“得意之作”、“成功之法”,不及時的總結和積累,得不到進一步的補充和完善,終歸會“事過境遷”而“煙消雲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勤於積累,善於思考,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知識點上有什麼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解題的諸多誤區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教學反思是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種行動研究法,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效益,而且將發展教師與發展學生相統一。同時,為以後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基本的科研方法。

教學反思範文12

從體驗出發 讓個性張揚

――《一片樹葉》一課教學反思 南京三校 楊帆

語文教學不再僅僅是完成知識教學,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語文教學要與社會生活緊密結合,通過靈活多樣的方式和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體驗成功,感受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習的熱情,張揚自己的個性。在《一片樹葉》這課的教學活動中,我注意了以下幾方面:

1、把《新課程》的新理念在課堂上充分的體現,打破原有的教學方式,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對話關係,真正把主體地位還給學生。例如:在學生讀課文時,教師能尊重學生的個性,讓學生自己體驗朗讀,喜歡怎樣讀就怎樣讀。讓他們努力地把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句子讀得精彩些,這樣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他們就讀得生動、投入,主動參與學習的興趣特別濃。每個學生都能在趣味中學習,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2、課堂上我儘可能的把更多的時間歸還給學生,把我提出的問題作為誘餌,引導學生去思考和探索。讓學生自由地説,發現問題時讓其他的同學幫忙,或者教師給予適時的引導,協助學生歸納總結。課堂上學生一起學習新知,學習熱情高漲,不但解決問題的能力相應得到了提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3、寓教於樂,注重語文教學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在本課教學中,我講求趣味性,採用學生喜愛的方式,把遊戲、比賽、表演融入課堂,

讓學生在輕鬆、愉快、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中快樂識字,自讀自悟,主動探究。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給他們創設想象的空間,個人先體會,再組織全班學生進行表演、體驗,發展其想象能力,受到情感的薰陶。有效的表演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他們積極去感悟、去體驗、去認知。最後再引導學生從小椿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較好地提高了學生的思維品質。

但本節課還存在着不足之處 ,比如説,課堂上,學生髮言的範圍還是比較窄,只有那幾個優等生在發言,沒有照顧到全體學生。在理解“目瞪口呆”的意思時,沒有讓學生理解到位,教師應該做適當的點撥。

教學反思範文13

這節課的教學我既把單調的單詞、句型教學和富有情趣的生活情景相結合,又注重學生會話練習,強調落實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交流教學活動,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這一節課是從前面的兩課時所學早餐食物名稱單詞的複習鞏固,自然過渡和詞彙擴展到句型練習的教學內容。為了讓學生不致陷入枯燥單調的單詞、句型訓練中去,又能快速、準確掌握本課知識點,銜接點,並能靈活運用,我先創設情景,讓學生走進生活,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英語學習。以情激趣,如:指名學生閉眼嘗食物,再猜食物英文名稱的教學環節就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之中,體會學習的樂趣和成功感受。努力設計和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滿足學生享受愉快教育的心理需要。我在授課時,穿插遊戲在教學之中,如比賽、表演,以分散教學難點,降低教學難度,使學生能在愉快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學到知識。從我執教的這堂課中,我深深體會到,我們在進行英語教學時,要有意識地引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要全力傾情於教學活動中。只有以情激趣,才能起到以興趣促效的作用。

教學反思範文14

《太陽》是一篇科普説明文,介紹了太陽的特點以及太陽與地球、人類的密切關係。在學習時,我們一方面要了解作者説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學習閲讀説明文的方法;另一方面要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太陽的有關知識,初步認識人類與太陽的密切關係,激發學生學習自然科學知識的興趣。

學生分析

五年級學生初次接觸到科普説明文,對於這種文體,學生比較陌生,對其寫作方法所知甚少,學生在理解和掌握上有一定的難度。而這種文體內容枯燥,語言樸實,不像記敍文那樣具有故事性強、語言生動等特點來吸引學生的興趣。再加上,五年級學生感性認識多於理性認識,決定了一部分學生學習這種文章興趣不高,積極性不夠。但是這節課上,學生還是較為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課堂活動中,大都積極動腦、敢於發言、合作學習的氛圍濃厚。不足之處,學生的發言不夠精彩,朗讀還不夠到位。

過程反思

1、情境導入,激發興趣新課標強調“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説明文的教學更應該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此,教學導入時,我播放后羿射日的課件,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問題“后羿真的把九個太陽射下來了嗎?這件事可能發生嗎?”來導入此課,進行學習。

2、重視朗讀,讀中領悟俗話説:“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指導學生“讀得好”,等於教學工作成功了一大半。在新的教學大綱中,朗讀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更加連貫,對文章的結構和節奏把握得更加準確。這節課朗讀佔了重要位置。從篇幅內容上,有全文讀,分節讀,分句讀;從形式上,有放聲自由朗讀,個人讀,集體讀;從方法上,有快讀,品讀。朗讀基本上做到了形式各樣,朗讀充分,收到了明顯的效果。朗讀的目的是要培養學生的語感,使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領悟。在教授寫作方法時,我先讓學生在小組內朗讀感悟,再指導朗讀體會寫作方法。

3、強調整體感知,培養概括能力新課標重視培養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能力和語言概括能力。為此,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后羿真的把九個太陽射下來了嗎?這件事可能發生嗎?然後,通過品讀前三段,學生概括出太陽的特點:遠、大、熱。

4、合作學習,重視個體。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合作學習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合作意識,一方面又在合作中在討論、探究,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的基礎上,總結大家的共識,得出滿意的答案。這節課的重點在瞭解太陽的特點及其寫作方法,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文章中通過哪些具體的語句得出太陽的這些特點的呢?請畫出來並好好的讀讀這些句子。想一想從這些句子中,你看出了太陽的什麼特點?作者採用了什麼方法讓你瞭解到太陽的這個特點的?學生小組討論激烈,最後彙報時,發言積極,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5、不足之處

(1)朗讀指導和訓練還可以在強化一些。

(2)一部分學生的積極性未調動起來。

(3)教學設計還可以更加突出課

教學反思範文15

本單元以“友情”為學習內容。在設計教學過程時,要力圖充分挖掘學生的已有經驗,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手段來營造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啟發學生的思維,學會與人相處。

一、一點遺憾:

1、學生在用“wu”模唱《友誼地久天長》時,聲音很美,但學生沒有把模唱時的感覺貫穿到演唱中去,聲音的位置偏低,顯得聲音不柔和。

2、學生在唱譜時,把歌曲第二、三、四樂句完成的較好,但在帶入歌詞演唱時完成的不是特別好,我覺得在帶入歌詞演唱過程中,也應把它作為難點來完成。

二、一些閃光點:

老師通過引導學生回憶經歷過的難忘的場景,使學生或悲或喜,情感得到釋放,從而營造出氛圍,為直觀感悟音樂創造條件。這時學唱歌曲,就可以使學生的情感抒發與音樂形式、節奏自然產生共鳴,從而在不自覺的狀態下建立情感與音樂形式之間的聯繫。在本課教學中,引導學生觀看心裏話視頻、教師的話視頻,都是創設一種情境,使學生體味友情的珍貴,情境與情感一致,學生在此基礎上產生情感共鳴。在本節課中學生完成了兩種體驗:練習體驗和情感體驗,教學效果良好。

作為一名新老師,尤其是專業不對口的老師,如何上好課是我面臨的最大挑戰。

1、立足課內,聯繫生活實際,本節課由生活小常識引入,如蚊蟲叮咬,痛癢難當,我們可以怎麼辦?學生眾説紛紜,然後教師又給出許多止癢方法,接着分析止癢原理很自然的就引出了新課:《酸和鹼的反應》,同時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在預設中為學生留出了足夠的學習空間,如:讓學生自己設計探究實驗方案,鼓勵學生大膽的發表自己的見解,學生的想法是五花八門的,把空間留給學生,讓學生説一説,互相交流達成共識。這樣就可以以説促思,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從而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使學生在活動中發展。

3、學生按照自己設計的實驗方案進行探究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綜合分析能力,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