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反思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1.89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反思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反思1

一、對學情的正確把握。

學生對周恩來,對1910年的中國,對租借地的瞭解幾乎是空白。蒐集背景資料的話,毫無歷史知識的他們面對浩如煙海的資料,一定是茫然無措,無疑於大海撈針。所以我在課前佈置學生查找“租界”、“帝國主義”“鴉片戰爭”等資料,這不光是理解了生詞,也等於對背景有了一定的瞭解。課堂上出現“租界”這個生詞的時候,我讓學生彙報,並給他們做翻譯“租界就是一些帝國主義國家憑藉着先進的武器和強大的國力,入侵到一些弱國,在弱國內劃定一些界限,作為他們的獨立王國,在裏面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並且不讓弱國的人到裏面去。”

等到重點研讀“那是外國租界地,惹出麻煩來可就糟了,沒處説理去!”時,學生有了對租界的理解做基礎,很順暢地悟出、讀出了伯父的心情。

到學習第七自然段時,讓學生談從“闖進”發現租界是個什麼樣的地方時,學生自然答出“不讓中國人進入”,再追問學生:“你喜歡這樣燈紅酒綠、熱鬧非凡的租界嗎?”他們異口同聲回答:“不喜歡!”

之所以沒有出現一些老師所説的,學生説喜歡租界的笑話。正是因為在充分了解學情的基礎上,藉助“租界”一詞切入背景,通過讀伯父的話,談對租界的認識,讓孩子們逐漸感受到租界是在我們中國的地盤上,卻讓中國人沒處説理的地方。這也為感受租界裏揪心的一幕埋下了情感和認識的伏筆。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一個預習環節,一個詞語的理解,是教學設計從學生的認知出發的體現,同時也突破了“瞭解當時的社會背景”的難點。

二、朗讀和感悟的自然融合。

本課的重點是在閲讀中感受“中華不振”的事實,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如何讓朗讀和感悟的結合水到渠成是我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課堂上探索的。伯父與周恩來的對話,我採用分角色朗讀的形式,問其他學生從他們的朗讀中聽出了什麼?這就是對伯父心靈的初次走入。然後重點研讀“那是外國租界地,惹出麻煩來可就糟了,沒處説理去!”時,讓學生談伯父説這句話時,什麼心情?學生説出無奈時,我追問“為什麼無奈?”學生馬上回答:“因為自己的地盤卻讓洋人做主,自己的國家,卻沒處説理去。”我就勢讓學生“請你把伯父的無奈讀出來!”當學生談到憤怒、擔心、沉痛等心情時,我也同樣用語言點撥,適時朗讀的方式,讓學生朗讀後感悟,感悟後朗讀。一次次走近伯父,抓住語言描寫感受伯父的心情,就這樣完成了。

第八自然段是朗讀和感悟的重點段落。讓學生通過一次次朗讀,感受婦女的可憐,洋人的可恨,巡警的可惡,進而感受“中華不振”的事實,走進周恩來的內心世界。“這個婦女的親人被洋人的汽車軋死了,她原指望中國的巡警局能給她撐腰,懲處這個洋人。誰知中國巡警不但不懲處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訓斥了一通。”首先是學生朗讀,接着是教師範讀,然後是想象婦女失去的親人是誰?並緊跟着進行引讀;“是啊,失去了活潑可愛的孩子,她一定悲痛欲絕,誰來給大家朗讀?”母親、姐妹、兄弟……孩子們想象能力很強,角色體驗也相當到位。之後又是突出“誰知、不但不、反而”等關聯詞語,學生齊讀。這樣一波又一波的朗讀,將對“中華不振”的感悟推向高潮。

三、主線閲讀:對切入點的選擇。

根據課後習題“周恩來立下這個志向的.原因是什麼?”,我引導學生從伯父的話中找到答案:“中華不振”,然後就以主線“你從哪兒讀出了中華不振”貫穿整堂課。遺憾的是我幾個預設好的師問:這是為什麼呀?生齊答:中華不振。卻沒有很好地實現。尤其在師引讀,男女生分別齊讀伯父的話後,問:這是為什麼啊?是對後邊幾次問答的鋪墊。在書寫“懲處”兩個字後,教師連續問:該不該懲處?想不想懲處?敢不敢懲處?然後教師痛心疾首地問:這到底是為什麼?學生齊答:中華不振啊!!!(教師順勢補充板書:!)這是高潮之處的助推和收束,我卻因為思路的中斷而丟掉了這個環節。

後記:

第二課時,在周恩來兩次説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時,我同樣安排了三次引讀,效果也很好。我還有意對魏校長的話設計了質疑的環節,來掃除文言文的障礙,然後品讀:好哇!為中華之崛起!有志者當效周生啊!讓學生通過對比,感受感歎號和語氣詞的作用。在讓學生談哪些人要向周生學習時,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孩子們不光談到了周恩來的同學,還談到了婦女,巡警,圍觀的中國人,甚至談到了魏校長。我想孩子們的思維能夠如此發散,源於他們對課文的充分理解,聯繫上下文讀書的習慣已經養成了。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反思2

在《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課的教學中,我用課文中生動鮮明的文字激活學生的思維,以真摯熱烈的情感點化學生的認知,用凝練明白的語言愉悦學生的情操,啟發學生的潛能。

一、抓準切入點,緊扣“中華不振”,整體解讀文本。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其背後的深層原因是因為“中華不振”。課堂上,我就是抓住這個切入點組織教學的。“中華不振”成了我解構、重組、整合本文的一條主線。

二、抓住“特寫鏡頭”,落實思維、語言、情感價值觀等教學目標。

課文第8自然段是體現“中華不振”的特寫鏡頭,是激發學生愛國熱情和民族自尊心的要點,是語言文字訓練的關鍵點。因此,我把這一段作為我教學中的一個突破口,引導學生採用多種方式研讀此段,讓學生的心中自然而然地生髮出層層推進的情感。課堂上我指數名學生讀此語段,然後不失時機地加以追問:讀着讀着,三個“可能是”的排比句的引導,學生打開思維的匣子,説得十分動情,學生的憤怒之火已被點燃,朗讀一次比一次好,情感一次比一次強。

三、拓展文本,直面歷史,激發學生對周恩來的熱愛。

課堂上,學生的憤怒之火已被點燃。為了把學生這種情感引向另一個高度,設置了“如果你是周恩來,那麼你會想些什麼?”接着我創設情境多次讓學生激情朗讀周恩來的回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此時此刻,我彷彿覺得在我面前的'都是一個個的少年周恩來,學生已真正把自己融入到文本之中了。最後能以文帶詩,拓展課堂內容,培養學生語文素養。

結束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課的教學,我靜下心來,不斷反思,總體來説,這次教學我嚴格按照“速度速記速寫”的新的課堂模式,從而形成了一個開放的、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反思3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課講了少年周恩來耳聞目睹了中國人在外國租界裏受洋人欺凌卻無處説理的事情,從中深刻體會到伯父説的“中華不振”的含義,從而立志要為振興中華而讀書,表現了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襟和遠大志向。下面説説上課的感受。

課文主要講了三件事,第一件事周恩來初到東北從伯父口中得知中華不振,第二件事是周恩來闖進了租界,從租界地發生的事中明白了中華不振的含義,第三件事就是修身課立志。三件事之間又互有聯繫,正是因為不明白中華為何不振才會驅使周恩來闖進租界,又是因為真正明白了中華不振的含義,才會立下如此遠大的志向。於是,決定抓住“中華不振”這條主線進行教學,七、八兩個自然段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點,要讓學生從這兩個自然段中體會到中華不振的含義,並且激起他們的憤怒,使得他們心中能樹立起為強大祖國而讀書的願望。

一、品文,感受“中華不振”

首先讓學生先自讀自悟,劃出寫“中華不振”的語句,再讓全班學生相互交流。引導學生找出租界景象的句子,目的是引導學生體會租界內洋人的生活,和租界外中國百姓的困苦生活,形成對比從中體會中華不振。學習第七段,讓學生體會那位婦女的可憐及中華不振,從巡警的“不懲處洋人卻訓斥中國婦女”的做法中體會中國巡警的可悲及中華不振,從圍觀者的“拳頭和只能勸勸那個婦女”的'表現中體會中華不振。然後抓住“耀武揚威、得意揚揚、緊握拳頭、只是勸勸、哭訴、衣衫襤褸”這些詞語,通過朗讀,使租界裏洋人、巡警的醜惡嘴臉以及受欺凌百姓的形象躍然紙上,同時同學們也深刻體會到中華不振的含義,最後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説説中華不振是什麼意思。

二、讀寫結合,內化感悟

體會中國婦女受到洋人欺凌卻得不到中國巡警的保護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是讓學生體會中華如何不振的重點,也是語言文字訓練的關鍵點。因此,首先,讓學生想象:當時那位婦女是怎樣哭訴的,那個中國巡警又是怎樣訓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會説些什麼?然後通過多種方法反覆朗讀,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以及對帝國主義和中國巡警的憤怒,再以“同學們,假如你當時就在現場,親眼目睹了這樣的場面,你的內心會有怎樣的感受?”讓學生進行説的訓練,進一步讓學生加深體會“中華不振”的含義。讓學生從讀到悟,由悟到説,進行語言實踐,內化語言,深化情感。

三、拓展文本,報國立志

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對於“中華不振”的理解,還要引導學生立報國之志。學生對周恩來少年立志而感到欽佩,從而讓學生知道自已讀書是為了什麼?從心底深處喚起學生的民族意識,才真正達到目標。課堂的最後,我也像魏校長一樣在班級裏進行了提問:“請問你們為什麼而讀書?”

生:為了幸福的生活而讀書。生:為了夢想而讀書的。生:為了上大學而讀書。生:為了國家更強大而讀書。生:為了為國家做貢獻而讀書。……同學們心潮澎湃,熱情高漲。在種形式,既培養了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訓練了學生的思維。

不足之處:為了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如果能播放一段當年租界外中國人貧窮流浪、民不聊生的視頻,效果會更好。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反思4

在講授這一課之前,我先聽了鄭老師上的課,然後又聽了方老師上的課。鄭老師在講課時把重點放在後面,着重引導學生談學習本課後的感受以及自己的志向。聽課時我覺得學生對“中華不振”理解不太深刻,所以談感受時就缺乏對少年周恩來所處時代的感同身受,不能很好地理解少年周恩來的遠大抱負和他那顆異常堅定的`報國之心。而方老師則把重點放在對“中華不振”的理解上。聽課時我覺得學生在方老師的引導下深刻理解了“中華不振”的含義,突破了難點,心靈受到了震撼,紛紛表示要為國家的富強而讀書,但談得不具體,大家異口同聲、眾説一詞,具有個性的個人志向沒有説出來。

這兩堂課給了我很大的啟發。讓我認識到:應該把這堂課上成愛國主義教育課。既讓學生詳細瞭解少年周恩來所處時代中華民族遭受的屈辱,也讓學生充分了解當今中國正在趕超歐美強國、作為一個泱泱大國即將崛起的現狀。

我補充了一些資料,有中國的四大發明、盛世唐朝對世界的影響,有腐敗無能的清政府,有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慘痛歷史,也有日本帝國主義的燒殺搶掠,還有當今中國的飛速發展,以及在發展中還存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

最後,我説:在某些領域,中國依然落後英、法、美等發達國家至少70年,所以,中華民族要作為一個大國重新崛起,依然需要我們年輕的一代、在座的各位同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學生紛紛站起來表示自己的決心:我要保衞祖國,我要為中國的國防現代化而讀書;我喜歡電腦,我將來要發展中國的軟件行業;我想為中國的航天事業出一份力……這,正是我所期望的。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反思5

在《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授課之始,我和孩子討論了一會兒為什麼而讀書的問題。結果學生的發言各不相同,有的孩子説:“為了我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來讀書的”,有的孩子説:“為了上大學來讀書的”,也有的孩子説:“為了找好工作而讀書”。當然,也有學生説:“為了當科學家而讀書的”,引來了孩子們羨慕的目光。

我相機引導孩子要樹立一個遠大的目標,樹立崇高的`理想。“志當存高遠”,只有從小就樹立遠大的理想,從小立志學習,長大了才能成就一番事業,做一個對國家、對民族有用的人才,造福於人類,才是孩子們讀書的真正目的。緊接着,激發孩子興趣,引導孩子走進了偉人周恩來總理的少年時代。

興趣是孩子們認真學習的動力。通過與學生的對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每個孩子的內心的真實想法,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在這次問答中,既培養了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而且此話題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有利於學生進行真實表達。相比於平時嚴肅認真的授課模式,在這種無拘無束的談話中,老師真正瞭解了學生的思想,才能對學生進行相應教育,也有利於日後個別教育。另一方面,這次談話也激發了學生了解主人公周恩來總理的興趣,這對孩子們閲讀文章內容,感悟全文主旨作了很好的鋪墊。

導入的方式千變萬化,只要能真正激發孩子的興趣,我們就應該積極採納,讓孩子不斷進步。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反思6

在《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一課的教學中,我用課文中生動鮮明的文字激活學生的思維,以真摯熱烈的情感點化學生的認知,用凝練明白的語言愉悦學生的情操,啟發學生的潛能。

一、抓準切入點,緊扣中華不振,整體解讀文本。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其背後的深層原因是因為中華不振。課堂上,我就是抓住這個切入點組織教學的。中華不振成了我解構、重組、整合本文的一條主線。

二、抓住特寫鏡頭,落實思維、語言、情感價值觀等教學目標。

課文第8自然段是體現中華不振的特寫鏡頭,是激發學生愛國熱情和民族自尊心的要點,是語言文字訓練的關鍵點。因此,我把這一段作為我教學中的一個突破口,引導學生採用多種方式研讀此段,讓學生的心中自然而然地生髮出層層推進的情感。課堂上我指數名學生讀此語段,然後不失時機地加以追問:讀着讀着,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或者聽到了什麼?這個婦女的親人可能是她的什麼人?三個可能是的排比句的引導,學生打開思維的匣子,説得十分動情,學生的憤怒之火已被點燃,朗讀一次比一次好,情感一次比一次強。

三、拓展文本,直面歷史,引導學生樹立報國之志。

課堂上,學生的.憤怒之火已被點燃。為了把學生這種情感引向另一個高度,我出示補充材料《火燒圓明園》讓孩子直面歷史,讓孩子心海難平,讓孩子心有所向,讓孩子從心底深處喚起民族意識,萌發報國之情。課堂上,我真切地感受到學生的心靈已受到強烈的震憾,與少年周恩來的心靈產生了共鳴。之後我創設情境多次讓學生激情朗讀周恩來的回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此時此刻,我彷彿覺得在我面前的都是一個個的少年周恩來,學生已真正把自己融入到文本之中了。直至課的尾聲,讓學生思考並進行小練筆:我又是為什麼而讀書?孩子們都能暢所欲言,紛紛訴説了自己的遠大志向,説得十分精彩。

結束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課的教學,我靜下心來,不斷反思,總體來説,這次教學能站在新課程觀的高度,本着為學生生命奠基的目的,圍繞愛國立志這一主題,讓學生在文本及與文本有關的多個材料中浸潤、沉潛,引領學生走進語文的殿堂,走進思想的樂園,走進智慧的王國從而構成了一個開放的、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反思7

第一次用導學案,第一次給四一班上課,課前心裏任何把握都沒有。上午第三節上完的,然後回到自己班忙碌,一天也沒靜下心來回憶這堂課。晚上了,趁孩子埋頭在一大堆栗子中啃咬奮鬥的空兒,腦子裏回放了一遍。感到必須梳理反思。

首先,時間沒把握好,拖堂2分鐘,仍然沒把設定的環節進行完。是設計的問題還是課堂把握的問題?都有!

1、容量有些大了。包括背景資料、字詞闖關、課文內容概括、寫作特點指導、文章品讀、拓展延伸六個環節。但想一想,都不可刪減,只有在用時上更科學一些來解決。

2、用時把握不科學,a、背景資料,雖然有用,但不是重點,能起到輔助理解文章的'作用,瞭解即可。b、關於過渡段歸上一部分還是下一部分,不算難,可以再簡略一些。c、體現“中華不振”的課文重點句段,不可刪減,討論深入為好。d、字、詞,用時過多,原因有二,一是學生不能準確把握重點時,老師任由他們去講解一些不必要的東西,比如“懲”字的上下結構,根本不必講。二是老師完全可以直指重點,不要為了體現學生的自主而不敢領路了。e拓展延伸,孩子們準備的小故事很多、必須篩選。字詞訓練用時也比較多,課前指導不充分。(目前的教學模式,課前老師和學生花費的精力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課前做的功課不夠充分。

1、對於補充材料,當堂寫感受,應有方向性指導,一味指責和抗議甚至謾罵是不對的,應從“自身如何強大”着眼。舉例學生的寫作:“你把我們華人與狗相提並論,那麼你們是什麼?我看你們連狗都不如!”下了課,孩子們還在為自己大罵帝國主義而痛快不已。其實,孩子們的憤慨,只有一步之遙,就到達了“為中華之崛起”的立志了,就一步!老師只要輕輕一點撥就到達了!

課前,我沒有充分預設到孩子們會差這一小步,所以,“毫無防備”地,沒及時點撥一下。

2、課文讀得不夠。

幾個讀課文片段的孩子,幾乎無一人讀得無任何瑕疵,錯字、丟字、聲音小、語速快……

這引起了我對《單元朗讀課》到底該放在哪個順序的思考。以前一直反對將朗讀課放在第二次序,覺得,課文沒品讀的時候,不理解,讀不好。但今天,體會到:非常有必要在品讀之前,充分朗讀。不過,我捨不得自己原本的觀點,怎麼辦?利用週一、週三的晨誦可解決一點,再發動孩子們課餘練習,也能解決一點。説來説去,課前多做功課,課上才能不為小事傷神。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反思8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初讀文章,我有點擔憂:課文時代背景與學生生活實際相差甚遠,搞不好就會上成不切合實際的喊口號的,幫學生形成一種虛假的情感。這可是誤人子弟的做法。於是,在細細琢磨中,我決定從當時的背景引入。讓學生充分了解當時歷史背景,中國所處的社會地位,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一種真實的中國背景再現。當時的中國國力不強,國民精神麻木,帝國主義在中國的領土上猖狂肆虐,"東亞病夫"稱號沉重地緊扣在我們的頭上……有了這些歷史背景的瞭解,學生就瞭解了周恩來為什麼會説:"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原因。

在與學生共同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也與我一樣走進了當時落後的中國。從文字的字裏行間,他們得到的信息是"帝國主義的無恥行經,中國這種腐敗落後的國情,讓中國的民眾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跟隨着伯父的歎息,學生也瞭解了"中華不振"的真正含義和伯父的無奈。在這種背景下,周恩來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讓有志的中國人也為之一驚。

課堂的最後,我也像魏校長一樣在班級裏進行了提問:"請問你們為什麼而讀書"

教室裏安靜了片刻,立刻有學生舉起手來……

生:我是為了自己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律師而讀書。

師:好目標,有自己的理想併為之奮鬥真好!

生:我是為了生我養我的父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而讀書的。

師:有孝心,國家國家就是由家組成的。

生:我是為了今年能得到實小之星,證明我自己的實力而讀書的。

師:這樣的目標就在你的眼前容易達成,相信你一定會有出色的表現。

……

從孩子們的發言中,我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慶幸,孩子們的讀書目標都很現實,也許他們理解:在不同的社會背景下,大家努力的目標是不一樣的。目標不一定要遠大,讓學生能真實地面對自己的生活,並有學習的動力就夠了!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反思歷史,因為真實而感染人、警醒人;教訓,因為深刻而昭示人、鞭策人。語文課,應該拿什麼給我們的孩子?僅僅是再現歷史的真實?還是演説教訓的深刻?顯然不是。語文傳承的是文化,她較歷史更添厚重,她比教學更顯豐滿。所以,在《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課的教學中,我極力用課文中生動鮮明的文字激活學生的思維,以真摯熱烈的情感點化學生的認知,用凝練明白的語言愉悦學生的情操,啟發學生的潛能,努力讓學生做到:聽,聽得聲聲入耳;説,説得慷慨激昂;讀,讀得蕩氣迴腸;寫,寫得情真意切。回顧這節課,不難發現,我的課堂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抓準切入點,緊扣“中華不振”,整體解讀文本。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其背後的深層原因是因為“中華不振”。課堂上,我就是抓住這個切入點組織教學的。“中華不振”成了我解構、重組、整合本文的一條主線、一面濾鏡、一個探頭。首先,“中華不振”是我貫穿這堂課全部教學內容的一條脈絡,從聚焦“中華不振”到感受“中華不振”到參讀“中華不振”最後到思考“中華不振”,一步一步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其次,“中華不振”又被我鎖定為本課的教學重點。課堂上,我圍繞“中華不振”引導學生進行多重對話,租界發生的那一幕,被我做了多側面、多角度的深度加工。最後,“中華不振”還成為課堂上蓄積情感、掀起高潮的唯一支點。整個教學過程被演繹為一個壓抑再壓抑、憤慨再憤慨的情感模式,一直到課的尾聲才予以徹底、強烈的爆發。二、抓住“特寫鏡頭”,落實思維、語言、情感價值觀等教學目標。課文第8自然段是體現“中華不振”的特寫鏡頭,是激發學生愛國熱情和民族自尊心的要點,是語言文字訓練的關鍵點。因此,我把這一段作為我教學中的一個突破口,引導學生採用多種方式研讀此段,讓學生的心中自然而然地生髮出層層推進的情感。課堂上我指數名學生讀此語段,然後不失時機地加以追問:讀着讀着,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或者聽到了什麼?這個婦女的親人可能是她的什麼人?三個“可能是”的排比句的引導,學生打開思維的匣子,説得十分動情,學生的憤怒之火已被點燃,朗讀一次比一次好,情感一次比一次強。三、拓展文本,直面歷史,引導學生樹立報國之志。課堂上,學生的憤怒之火已被點燃。為了把學生這種情感引向另一個高度,我出示補充材料《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火燒圓明園》讓孩子直面歷史,讓孩子心海難平,讓孩子心有所向,讓孩子從心底深處喚起民族意識,萌發報國之情。課堂上,我真切地感受到學生的心靈已受到強烈的震憾,與少年周恩來的心靈產生了共鳴。接着我創設情境多次讓學生激情朗讀周恩來的回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此時此刻,我彷彿覺得在我面前的都是一個個的少年周恩來,學生已真正把自己融入到文本之中了。直至課的尾聲,讓學生思考並進行小練筆:我又是為什麼而讀書?孩子們都能暢所欲言,紛紛訴説了自己的遠大志向,説得十分精彩。結束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課的教學,我靜下心來,不斷反思,總體來説,這次教學能站在新課程觀的高度,本着為學生生命奠基的目的,圍繞“愛國——立志”這一主題,讓學生在文本及與文本有關的多個材料中浸潤、沉潛,引領學生走進語文的殿堂,走進思想的樂園,走進智慧的王國……從而形成了一個開放的、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反思9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課,主要講了周恩來少年時代的一件事,他耳聞目睹了中國人在外國租界裏受洋人欺靈卻無處説理的事情,從中深刻體會到伯父説的“中華不振”的含義,從而立志要為振興中華而讀書,表現了周恩來的博大胸襟和遠大志向。在設計時,我圍繞着“中華不振”,由周恩來總理從小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引出“中華不振”,又由“中華不振”帶出周恩來總理之所以立下這個宏願的原因。

第一節課的時候,我反覆的渲染,突出氣氛,通過三個為什麼,一次比一次強烈的語氣來突出“中華不振”,然而,到後來卻發現,整個課堂內真正進入課文的`只有我一個人,有些同學見我神情激昂還在下面暗自發笑。悲哀。究其原因,課外知識的匱乏,以及教育的斷層讓他們對那個年代的歷史幾乎一無所知,甚至連“中華不振”是什麼意思都不知道。我只好無奈的下課了。

課間,我反覆地思考,因為教材所涉及的時代背景是學生不熟悉的、人物是學生感到陌生的,學生在理解時存在難度。如果他們不瞭解這一段歷史,不瞭解當時老百姓的生活狀態,不知道老百姓生活在那樣一個水深火熱的年代有苦無處説,有冤無處申,敢怒不敢言,整個課堂沒有形成共同的感情積澱,那這樣的語文課堂就僅停留在對字詞句的表面的淺顯的理解上,並沒有達到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與溝通交流。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反思10

本節課是辦公室的年輕老師們好學臨時點將讓我上的一堂課,作為年老的老師不好意思拒絕,於是就匆匆解讀文本,匆匆地進行教學設計,匆匆地拿着一本書,一支粉筆,匆匆地走上講台。沒有書面教案(上課後憑着回憶補上了一個書面教案),更談不上課件,可感觸頗深,便作了如下記錄:

一、教材解讀

課文各層次之間過渡自然層層推進。寫的是周恩來少年時代的一件事,他耳聞目睹了中國人在外國租界地裏受洋人欺凌卻無處説理的事情,從中深刻體會到伯父説的“中華不振”的含義,從而立志要為振興中華而讀書,表現了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襟和遠大志向。本課重點是在閲讀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學難點是瞭解當時的社會背景,深入體會少年周恩來立志的原因。

二、教學思路

本文教學我分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交流課前蒐集的資料,瞭解時代背景和周恩來生平;彙報預習時查字典學習生字、理解詞語的情況。解決難以理解的詞語:租界地、帝國主義、耀武揚威。

本課時的教學思路:

1、緊扣標題,打破順序,直奔主題

上課伊始,我首先讓同學們根據自己的理解朗讀課題,以挖掘同學們的潛能,理解課題意思。接着,重點講解第三部分內容,通過反覆誦讀文中周恩來兩處以不同語氣所表達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鏗鏘語言,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製造懸念,激起同學們的好奇心,使同學們追索:是什麼原因迫使周恩來有這等雄心壯志和遠大抱負呢?然後,再回過頭來學習第一、二部分內容。於是,第一部分提到的“中華不振”和整個第二部分這一全文中的重點內容也就不難理解了。如果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逐個串講,不僅耽誤時間,聽起來也索然無味。

2、朗讀對話,理解字詞,體會感情

(1)對第一部分內容中周恩來與伯父的對話部分加以重點指導,再現伯父當時悲傷與無可奈何的神情,以及少年恩來疑惑不解與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神態,同時通過理解詞語展示人物的.神情,從而達到體會人物思想感情的目的。

(2)抓住“耀武揚威、得意揚揚、緊握拳頭、只是勸勸、哭訴、衣衫襤褸”這些詞語,朗讀第二部分內容,使租界裏洋人、巡警的醜惡嘴臉以及受欺凌百姓的形象躍然紙上,同學們也知道了周恩來因此而明白了“中華不振”的含義,和他立下了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一志向的原因。

3、拓展文本,直面歷史,報國立志

課堂上為學生提供的一份租界背景資料,讓孩子們直面歷史,心海難平,心有所向,從心底深處喚起民族意識,萌發初步的報國之情。當孩子們讀到“這時周恩來才真正體會到伯父説的‘中華不振’的含義”時,我説:“孩子們,此時此刻你是怎麼想的?你要為誰而讀書?為國家的什麼而讀書?”進行指名回答。有的孩子説:“現在我們的國家已經振興起來了,我要為國家的繁榮而讀書”;有的説:“我要為國家越來越興旺而讀書”;還有的説:“我要為國家達到世界最先進的水平而讀書”……同學們心潮澎湃,熱情高漲。

最後請同學們看課後習題中的“閲讀鏈接”,它是周恩來去日本留學時回到母校,給同學們寫下的有名詩篇。我讓同學們讀一讀這首詩,並和同學們討論發言,講一講這首詩的意思,學習前輩們從小就有遠大的志向。

4、講讀課文,抓住契機滲透寫作常識

即將總結全文時我説:“同學們,課文寫了三件事,哪一部分讓你感受最深?為什麼?它們又是用怎樣的過渡句連起來的?找到讀一讀。”讓同學們明白寫文章時,要注意前後連接,學會承上啟下,文章就會順暢,讀者就容易看懂。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反思11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篇課文寫的是周恩來少年時代的一件事,他耳聞目睹了中國人在外國租界裏受洋人欺靈卻無處説理的事情,從中深刻體會到伯父説的“中華不振”的含義,從而立志要為振興中華而讀書,表現了周恩來的博大胸襟和遠大志向。

根據本課學習目標,我把學生的自主探究與教師的適時引導有機結合,把知識點透過各種方式展此刻學生面前,使教學過程零而不散,教學活動多而不亂,學生在簡單愉悦的氛圍中學習知識,拓寬視野。本節課的成功之處:

一、結合學習資料,確定指點路徑,引導課外延伸。

語文的學習過程是學生自主、自求、自悟、自得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學生主動學的過程,課堂教學的着眼點就應是指導學生學,這樣學生才會學,那麼課堂上教師就應少講。按照葉聖陶先生的説法,是講學生讀不懂的或體會不深的地方,即指點路徑,引導課外延伸擴展。正所謂“課內打基礎,課外求發展”,所以像本課這類傳統題材的課文由於敍述故文資料遠離現代兒童的生活時代,就需要我們花時間給學生帶給相關資料,用簡短的文字延伸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讓學生從中瞭解周恩來少年立志的原因,領悟樹立為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而刻苦學習的遠大理想。因此,我想到了《新課標》中提到的多讀書、讀好書的必要性。

二、結合學生認知,注重情感教育。

拓展本文,直面歷史與現狀,引導學生立報國之志,若僅限對“中華不振”的'理解,僅限對周恩來少年立志而欽佩,那本文的教學目的尚未到達,讓學生從心底深處喚起民族意識,在行動中努力落實,才真正到達目標。所以讓學生將課文資料與現實結合起來,並透過談讀書的目的,激發學生報國之情,在幼小的心靈中根植民族情感。

三、透過自主學習合作,提高學習潛力。

四年級學生在學習語文方面,已經具有必須的獨立識字的潛力,在學習方法上也有了必須的積澱,他們能夠自主、合作、探究地進行語文學習。結合學生的閲讀心理,加強語文閲讀潛力的培養,注意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潛力,使課內外語文學習緊密聯繫,才能拓寬語文學習的渠道,所以在本節課中設計的討論和議一議就到達了此目的。

四、透過綜合性學習,汲取營養。

語文教學務必與生活相聯繫,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只有注重語文綜合性學習才有利於學生在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有助於語文素質的整體提高。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反思12

在我教《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篇課文的第二課時時,首先,我提出問題,周恩來童年時期立下了一個什麼志願?我再用大屏幕向學生展示了中國當時的歷史背景,學生在學習理解課文時就比較容易多少了。

根據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我把學生自主探究與教師的適時引導有機的結合,把知識點通過各種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在教學過程中零而不散,課堂教學活動多而不亂,學生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學習知識,拓寬視野。本節課的成功之處:

一、緊緊扣住“中華不振”,層層理解。

這篇課文內容比較散,但細讀之後,我發現全文有一個支點,那就是“中華不振”。我就抓住這個核心線層層教學,讓每一個文字因為“中華不振”而立在學生眼前,活在學生心中,讓學生在品讀課文中表現“中華不振”的語句詞,從而體會到周恩來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偉大志向,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

但文中表現“中華不振”的語句很多,在課堂上既要落實一些詞語,又要讀通全文,還要體會“中華不振”,可時間是不夠的。經過分析,我發現對學生來説最為直觀的語段就是第九自然段,於是我就抓住這個典型事件進行教學,讓學生去品讀“中華不振。讓學生讀中悟,悟中讀,讓學生想像當時的畫面,讓學生換位思考,變換角色,從而更深切地感受周恩來讀書目的的可貴。

二、抓住重點、難點、落實教學目標。

本節課的重點是理解課文內容,難點從句段中領悟“中華不振”的含義,激發學生愛國熱情和民族自尊心。因此,我把第九自然段作為我教學中的一個重點段,引導學生採用多種方式研讀此段,讓學生的心中自然而然地產生情感。課堂上我讓學生讀,邊讀邊思考:事情發生的過程中在場的都有哪些人?他們分別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邊讀邊把相關的'句子劃下來。選擇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先小組交流。然後全班流,教師不失時機地追問:為什麼中國婦女的遭遇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洋人把中國婦女的親人軋死了還得意揚揚?此時此刻,他可能在想什麼?同學們,如果現在你就是圍觀的中國人中的一員,你會怎樣想怎麼做?這時學生思維被打開,個個説得十分動情,有的學生憤怒之火已被燃起。

三、結合實際,注重情感,更加深化

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對於“中華不振”的理解,還要引導學生立報國之志。學生對周恩來少年立志而感到欽佩,從而讓學生知到自已讀書是為了什麼?從心底深處喚起學生的民族意識,才真正達到目標。所以結合實際,注重情感更加深化,把課文內容與現實結合起來,通過談讀書的目的,激發學生報效祖國。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反思13

課文主要講了三件事,第一件事周恩來初到東北從伯父口中得知中華不振,第二件事是周恩來闖進了租界,從租界地發生的事中明白了中華不振的含義,第三件事就是修身課立志。三件事之間又互有聯繫,正是因為不明白中華為何不振才會驅使周恩來闖進租界,又是因為真正明白了中華不振的含義,才會立下如此遠大的志向。於是,我決定抓住“中華不振”這條主線進行教學,七、八兩個自然段是我這節課教學的重點,要讓學生從這兩個自然段中體會到中華不振的含義,並且激起他們的憤怒,使得他們心中能樹立起為強大祖國而讀書的願望。

周恩來立志的段落,我先讓學生通過想象思考周恩來從租界回來在沉思什麼,很明顯他是在想為什麼中華會不振,怎樣才能振興中華等問題,同桌之間分角色朗讀校長的周恩來的.對話,讓他們在讀中仔細體會周恩來立志的過程,絕不是一時衝動,而是經過了認真充分的思考之後立下的,並且從“清晰而堅定”“鏗鏘有力”這兩個詞語中可以看出他立志的決心很堅定,不會有絲毫動搖。周恩來立下的志向和其他同學的志向不同,通過這種對比,學生就能明白正是因為周恩來少年時期立下為祖國強大而讀書的志向,將來才能有所作為,激發學生在學習的同時,也為自己定下一個學習目標。一堂課之後,我覺得對課文內容的教學,還有重難點的把握還是都比較到位的,特別是重點七、八段的教學,讓學生明白了中華不振的含義,並激起了他們的憤怒之情,讓他們想為中國強大而讀書。只是中年級的訓練點我並沒有抓住,這個單元的一個訓練點就是讓學生髮現問題,思考問題及解決問題,我反覆思考應在開課前讓學生就課題提出質疑,周恩來為什麼會立下如此遠大志向?中華不振,是什麼事情讓他真正明白中華不振,直接引入重點段,始終緊扣中華不振教學。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反思14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篇課文講的是周恩來在少年時代親眼目睹中國人民飽受壓迫後體會到“中華不振”,從而立下志願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根據本課的學習目標,我決定將學生的自主探究與教師的適時引導結合起來,把知識點通過各種方式展現出來。讓學生讀進去,在讀出來,通過閲讀來體會文章內涵。

這節課的成功之處:

一、找準切入點,緊扣“中華不振”這一主題

之所以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究其原因就是“中華不振”。我就是抓住這個切入點來進行教學的。首先設下疑問,什麼是中華不振?從哪裏體會到中華不振?找到中華不振的詞句,最後思考為何中華不振。

在課堂上,圍繞着中華不振讓學生進行多組對話,從語氣和詞句中體會中華不振,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使學生達到感情的高潮。

二、講讀經典段落,體會細節。

課文的第8自然段是體現中華不振的特寫鏡頭,是激發學生情感的要點。因此,我把這一段作為一個感情的突破口,請多位同學來細讀這一段,並且邊讀邊不失時機的'加以追問;為什麼圍觀的羣眾都緊緊的握着拳頭?為什麼洋人打傷了人還得意洋洋?你彷彿看見了什麼?你彷彿聽見了什麼?通過我的引導,學生十分動情,朗讀也一次比一次好,情感表達的也一次比一次強。

三、直面歷史,樹立學生的愛國之志

在學生感情最為強烈的時候,我不失時機的出示《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材料,這些材料喚起了學生的愛國意識,萌發報國之情。課堂上,我真切的感受到孩子的心情已和當時的周恩來一樣,憤憤不平,使孩子真正的融入到課文之中。這個時候,我又讓孩子進行小練筆,回顧開始時候的內容,你究竟是為了什麼而讀書,孩子們紛紛寫出了自己的遠大志向。

本節課的不足也很多,尤其是在教學過程中,我發覺,學生的感情激發似乎沒有預想的那麼強烈,我思考了一下原因,總結如下在學生説出自己是為何而讀書時,沒有及時的讓學生將理想説的現實點,造成了學生都立志為中華而讀書,不現實具體。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反思15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文主要記敍了少年時代的周恩來耳聞目睹“中華不振”的兩件事後,立志要為振興中華而讀書的經歷。文章雖是一篇老課文,但選入新教材,課文的結構做了調整,採用了先出示結果,再追述原因的倒敍寫法。

本文安排在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第二課。“關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學習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是本單元的閲讀訓練要素。“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指向概括能力的培養,也是中年級的重要能力訓練點。回顧以往的教學,三年級重在“瞭解”,四上則重在“把握”,從“瞭解”到“把握”有梯度。而本冊第四單元,閲讀訓練要素是“瞭解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學習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是針對一件事的。本單元是針對“多件事”的故事文本,從一件事到多件事,有遞進。《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作為承載此任務的第一篇課文。回望自己從試教到最後呈現的整個過程,可以説是對語文要素的一步步聚焦和落實的過程。

一、明確任務,注重過程

第一次和第二次試教,我沒有安排學生動筆寫,只是説一説三件事的主要內容,自然也沒有學習結果呈現的環節,甚至將主要內容侷限於板書:立志振興中華、聽聞中華不振、目睹中華不振,最後串聯文章的主要內容也只是將板書連起來説,學生沒有思考和探究的痕跡,能力自然得不到提升,課堂氛圍枯燥且乏味。這種小標題式的`歸納,不僅超越了四上學生的能力範圍,而且使學生的思維定勢。課後他們會運用這種方法去把握其他文章的主要內容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由於學生沒有動筆,將近半節課時間,我花在體會“中華不振”上。藉助視頻和圖文資料,帶領學生了解背景,繼而深刻體會,感情朗讀。可是第二課時該上什麼?學生又能學到什麼?很顯然,第一課時這樣的設計,完全沒有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因為體會“中華不振”對學生來説沒有難度,而學生在課堂上沒有動筆寫,我沒有適時糾正,課後他們依然會錯誤百出,需要我花更多時間去修正。

經過教研組前輩們的精心指導,我再次仔細研讀教材和教參,修改教學設計,這一次,我緊緊圍繞語文要素,結合“交流平台”板塊中學習夥伴的學習提示“先弄清每件事講了什麼,然後把幾件事連起來,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了”,安排第一課時的教學任務,重在解決課後練習第一題“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哪幾件事,再連起來説説課文的主要內容”,並隨堂完成課堂作業本第四大題的第二小題。參考“逆向教學”,對三件事主要內容的把握設計了不同的教學活動,放大學生的學習活動。反思最後一次的課堂呈現,有遺憾更有收穫,在遺憾中梳理方法、總結經驗,對剛步入第三年教學生涯的我而言,才是真正的“教有所獲”。

二、充分預設,巧妙引導

為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在把握第一件事的主要內容之前,我先出示篇章頁,方法先行,引導學生了解語文要素。第一件事的把握,我預設學生會將文中其他同學的回答也一一羅列出來,但是課堂上學生在寫主要內容時,我發現基本上沒出現這個情況。反而有的學生將魏校長的問題寫了出來,有的把握了主要內容,但是在表達上不夠清楚、簡潔。投影展示交流環節,通過比較,讓學生自主發現問題,但是學生沒有説到點上,因為預設和實際學情有差,我的引導不夠到位,模模糊糊地便忽略過去了,更沒能順勢巧妙利用板書“主要人物”“事件”相機引導學生確定“主要人物”,在歸納時將“主要人物”先行,為最後把握整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奠定基礎。如果能先確定主要人物——周恩來,我想第二、三件事的主要內容學生在把握時也會更明確。

第二件事主要內容的把握時,我先讓學生口頭説。我預設的是學生會關注伯父一長串的話,不知如何取捨。第一個學生回答:伯父告訴周恩來“中華不振”,周恩來難以忘懷。他提到的“難以忘懷”出乎我意料,因為在試教過程中,學生基本上能找到“疑惑不解”,我竟不知如何應對。其實,抓住這個契機,我可以順勢反問:伯父説的話這麼長,你為什麼只説了“中華不振”呢?學生就會發現,伯父説的這麼多話就是圍繞一個意思——中華不振。第二個學生雖沒找到“中華不振”,卻能聰明地將伯父告訴周恩來的一連串話加以歸納,聽來倒也不顯得那麼宂長。但是我想,如果有了前一個學生的鋪墊,那麼第二個學生回答肯定更明確。由於備課過程中自己的預設不夠充分,對文本的解讀不夠精準,所以當預設和實際學情有衝突時,隨機引導就欠聚焦、欠明確,課堂顯得過於拖沓,學生也學得模糊。

三、聚焦重點,凸顯實效

為什麼最後一個重要板塊“發現三件事之間的聯繫,連起來説説文章的主要內容”沒能展開教學?最大的問題在於我對三件事主要內容的把握教學上平均用力,沒有抓住一件事重點教學。包括導入環節,對於“崛起”二字的理解,學生是不明白的,那麼完全可以放在課文學好後,在學生對文本有了深入體會的基礎上,自然而然對這個詞語的理解也便水到渠成。

因為文章結構的特殊性,倒敍結構的文章主要內容的把握對學生來説挑戰很大,他們理不清內在的聯繫。而且串聯並不是簡單地將三件事直接連起來,一步步需要有梯度,先發現關係,再借助關聯詞語,在學生嘗試中適時引導、幫助他們“修剪旁枝”。所以,如果在前面的課堂環節處理上節奏能更明快些,這一塊難點的探究也可以在課堂上落實。

一次次試教便是歷練的過程,在過程中發現問題,進而思考如何解決問題,才能得到提升。新教材的語文要素雖然非常明確,但是作為教師,如何牢牢地把握好,在課堂上充分落實,真正轉化成學生的語文能力,是一個值得我們不斷學習、思考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