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反思

《燕子》教學反思15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4.5K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燕子》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燕子》教學反思15篇

《燕子》教學反思1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就來這裏,要問燕子你為啥來,燕子説:這裏的春天最美麗……”一首耳熟能詳的兒歌,如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它們來了,就會讓人感受到春天的活力與朝氣。

在教學這一課時,我首先是用“燕”的演變作為導入,學生興趣盎然。我們一起書寫“燕”字,由甲骨文到楷書,感受他的變化。字一直在變化,但不變的是每年的約定。在學習中,我把學習的權利教給學生,讓學生自己讀書、質疑、交流、彙報。因為這是一個熟悉而又可愛的動物,所以孩子們都很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瞭解了燕子的外表美、給春天增添了生趣、在天空、湖泊、稻田裏自由後馳騁的風姿以及休息時的可愛之後再去通讀全文,學生們激情澎湃,氛圍高漲,感覺一羣羣可愛的燕子在教室裏盤旋飛翔似的。

文章第一段是描寫燕子外表美得一個長句,讓學生自己去探討怎麼讀好長句,找到關鍵詞“烏黑光亮”、“俊俏輕快”、“剪刀似的”,體會燕子的活潑機靈,從而能更好的讀好它,對學生的習作也有很大的幫助。

《燕子》教學反思2

今天學了燕子一課,課文描寫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爛漫無比的春天從南方趕來,在天空中、湖面上飛行,在電線上休息的情景。本文語言清新明快,描寫準確生動。本來以為學生很容易進入角色,可是學生在課堂上發言積極性不高。只有幾個願意發表自己的見解,課堂顯得死寂,沒有生氣。有可能是開學初,學生還沒有進入學習的氛圍中。但是,迴響上一個學期,學生的發言還是有些被動。有時,課上,發言的積極性也都是經過反覆的鼓勵,甚至是物質性的獎勵所起的作用。就如體會小燕子飛行這一段內容時,我引導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

只要是發言學生的回答的確令人滿意,學生能抓住“斜着身子”、“掠過”、“一轉眼“橫掠”……等體會到燕子飛行的輕快。有的也能從中體會到燕子喜歡春天,高興了,還會變着花樣飛行。這些固然令人滿意。然而大多數學生當的陪客卻讓人揪心。這也應該是我課堂教學中需要突破的。如何吸引學生主動學習、主動參與討論,從而提高語言的組織能力和閲讀的理解能力?

《燕子》教學反思3

春天到了,萬物復甦,許多的動植物在發生着變化:迎春花開了,小動物也都從北方飛回了南方,《有隻小燕子》這首歌非常優美動聽。

活動開始環節,我用猜謎語的方式導入:白肚皮,黑羽毛,尾巴像把小剪刀。捉害蟲,保莊稼,還是一隻報春鳥。這較好地調動了孩子們的活動積極性,讓他們在猜一猜中對小燕子的外貌特徵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並能愉悦地開展音樂活動。

為了幫助幼兒理解記憶歌曲內容我設計了一張圖譜。當在第一次欣賞歌曲後,我發現幼兒對我的提問(針對歌詞內容),回答得不是很理想。於是,我利用了圖譜進行教學,把歌詞用圖片的形式表現出來,很多小朋友都能夠大膽講述歌詞的內容,雖然有的小朋友還不能用歌曲中的句子來正確表達,但大概的意思也能説出來,此時,我只稍微做了點提示,幼兒就會了。在學唱歌曲時,幼兒比較投入,前面的部分唱得還不錯,但是在學副歌“嚕嚕嚕~”時,幼兒對空拍的掌握不是很好,歌唱時容易混亂。總結原因首先在於讓幼兒唱的時間太短,沒有把歌曲唱熟;第二,教師自身對歌曲的把握不夠,對幼兒的提醒過多,總擔心幼兒沒有唱好或者是不會唱,在幼兒唱的時候,需要教師不斷地提醒,讓幼兒產生了惰性,沒有充分體現幼兒的主體。導致幼兒在這環節中演唱氣氛不夠高,演唱效果也不夠好。

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我要更認真地分析教材,把握教材,讓活動開展得更順利,在活動中要時刻關注幼兒,關注活動中的薄弱環節,採用鼓勵、引導的方式,讓幼兒主動參與到活動中,發揮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燕子》教學反思4

《燕子》這是一篇散文。課文描寫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爛漫無比的春天從南方趕來,在天空中、湖面上飛行,在電線上休息的情景。本文語言清新明快,描寫準確生動。燕子活潑可愛的外形特點、追趕春天的候鳥習性、輕快靈活的飛行姿態、文靜優雅的休息場面,都一一躍然紙上,動靜結合、有聲有色,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春天和燕子的喜愛之情。

作者用詞準確傳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咬文嚼字,品味其內涵的滋味。我主要要抓住重點詞語,指導學生反覆朗讀,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想象、品味、欣賞,直至背誦,促進學生語言的積累和內化。這堂課氣氛較活躍,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我從引導學生觀察畫面入手,激發學生閲讀動機,再到組織學生自讀交流,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一個平等參與者,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同時我適當點撥,為學生的思維起着“搭橋引路”的作用。然後我又巧妙的創設説話情境,讓學生們運用寫作方法學以致用,舉一反三,讓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中投入聽説訓練中,從而學得更紮實,更靈活,鍛鍊了學生的創造思維,提高了寫作水平。

這篇課文文字優美,內容生動形象,感情色彩濃厚。教學時要不斷地指導朗讀,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在此基礎上背誦課文,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燕子》教學反思5

《燕子》一課中,著名作家鄭振鐸將燕子寫得十分傳神。這篇文章描繪了桃花盛開、綠柳輕揚、燕子飛來的情景。這些從南方飛回的燕子,給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氣,把春天點綴得更加美麗。作者借讚美活潑可愛的小燕子,表達了對光彩奪目的春天到來的歡欣熱愛之情。

教學中,我從燕子入手,按由近及遠的觀察順序來學習課文,體會作者的觀察方法,第一段從近處看燕子:烏黑的羽毛、輕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合成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小燕子。第二三段由遠處看到的燕子各種飛行姿勢。最後從遠處看到像音符般的燕子。

學生對燕子並不陌生,可是像作者這樣從多個角度去觀察燕子,描寫燕子,學生是做不到的,所以在本課的學習中,我有意識地滲透習作的教學。我帶領學生按順序學習完課文後,適時地引導學生根據本課的描寫方法,來描述一下自己熟悉的小動物。剛開始,大部分學生都用很簡短的語言來描述動物的外形,最大的缺點是説的不全面,語言也不夠準確。我出示燕子圖片,讓學生觀察,然後對照課文第一段的內容,看一看作者是怎樣觀察燕子,描繪燕子的。再出示一隻小狗讓學生觀察後用語言描述,這樣一來,學生對小狗的描述就生動了許多。

教學中我還指導學生把燕子和春天的景色聯繫起來觀察,想象燕子給春天帶來了什麼?從而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喜愛燕子是因為燕子是春天的代表,為春色增添了勃勃生機。同時我指出描寫小動物也要結合平時的生活,不僅要形象地寫出小動物的外形特徵,還要描寫關於它的具體事例,從生活中來感受小動物帶來的樂趣。

課後我佈置小練筆:模仿《燕子》寫一寫熟悉的小動物。有了課堂上口語練習的基礎,學生仿寫的非常成功。

《燕子》教學反思6

《燕子》一課是鄭振鐸老先生的一篇佳作,課文篇幅短小精悍,將燕子寫的十分逼真、傳神。在天空中、湖面上飛行在電線上休息的情景描寫準確而生動,字裏行間流露出對春天的喜愛和對燕子的喜愛之情。那麼在教學前該如何讓學生走進課文預習文章,也像作者一樣喜愛了解春天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呢?我在課前預習做了以下嘗試:1.説燕子(春天到了,可愛的燕子從南方趕來,你知道它長得什麼樣子嗎?你見過它在春天飛翔的情景嗎?如果你在課文裏發現了請把那些精彩的詞語或句子畫下來。)2.畫燕子(小小蠟筆在手中,你眼中的燕子是什麼樣子的,請簡單把它畫出來並塗上顏色。)3.在前面兩點的基礎上初步流利的朗讀課文。

因為這些內容是大家平時能親眼所見的事物,所以都表現的興致勃勃,第二天課堂中,同學們一個個爭先恐後的拿出了自己的小作品,一張張整潔的小紙片上展示着同學們的成果,黑色的外衣白色的肚皮,雖然有些同學畫的不太像但我也很感動,給予了最大的鼓勵,在展示的過程中同學們也爭先恐後的説出了自己眼中的燕子是怎樣的可愛,大家嘰嘰喳喳的討論着,於是我説,同學們你們現在多麼像文中這羣活潑的“小燕子”啊!大家都開心的笑了起來。緊接着我利用多媒體再現文中的畫面,直觀形象的讓學生們感受燕子的外形的可愛,飛行的輕快和休息時的悠閒,並且順利地能將文中優美的句子,如:“烏黑光亮的羽毛,俊俏輕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過,嘰嘰的叫着”、“藍藍的天空,電杆之間連着幾痕細線,多麼像五線譜啊!”正是因為課前認真的預習同學們才會準確的掌握課文內容,而我覺得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興趣”二字,這篇課文我就充分運用了孩子們的童真童趣,不僅用嘴巴説,而且有孩子們最喜歡的動手操作那就是畫畫,所以大家才能將這次的預習完成的特別好!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説過,好的老師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所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這一點對於每門學科至關重要,甚至還將影響其一生!

《燕子》教學反思7

一、教材分析

《燕子》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第十冊第一單元的第一課。課文的作者是現代作家鄭振鐸先生。《燕子》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狀物散文,主要描繪了春天裏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飛翔、在電線上停歇的畫面,給春天帶來了許多生機。

課文內容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寫燕子的外形特點(描繪外形美)。第二部分寫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生趣(寫出了春天的美)。第三部分寫燕子飛行時的情景(寫出了動態美)。第四部分寫燕子停歇時的特點(這是靜態美)。

文章的篇幅短小、條理性強、語句優美,作者的觀察細緻入微,表現了燕子的可愛,春天的美麗,既是對學生進行朗讀背誦訓練的好文章,也是本單元培養學生觀察和表達的好材料,又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好素材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

(1)學習生字,理解本課生詞:俊俏、陽春、盛會、生趣、掠、偶爾、盪漾、光彩奪目等。

(2)朗讀課文。找出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燕子的,表現了燕子怎樣的特點。

(3)學習按一定順序、抓住特點的觀察方法。讓學生懂得本課有層次地描寫畫面的特點;並通過有順序地看圖和描述,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思象力。

2、過程方法:朗讀法,抓關鍵詞背誦課文。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燕子在春天裏飛翔的美景,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景色,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方法

1、教學方法:情境引入法、直觀教學法、任務驅動法。

2、學習方法:自主法、合作法、探究式法。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在自然界中有一種動物與春天有着密切的關係,它總是早早地向人們報告春天的訊息,知道它是誰嗎?對。它就是燕子(出示燕子圖片)。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的主角。(板書:1.燕子,並提示學生寫"燕"的""一短橫不能丟。)

二、教師範讀課文。

三、檢查預習。

1、讀生字組詞,注意讀準字音。

2、選擇正確的讀音。

3、形近字辨析。

4、提出不理解的詞語。

四、初讀課文。

1、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説説每一自然段都寫了什麼。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練習朗讀課文。

3、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五、自學課文。

老師看得出,小朋友很喜歡讀這篇課文,現在就請你們自讀課文,看你們能讀懂多少。

這是一篇"看圖學文",課文中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先看看插圖,看了插圖還不懂就做上記號。

六、課後作業:寫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指導看圖,引入新課。

1、圖上畫的是什麼季節?

2、按一定順序(從上到下、從下到上、從左到右、從右到左、由遠到近、由近到遠)説説圖上哪些景物突出了春天的特色?

3、圖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什麼?畫了哪些燕子?小燕子在圖中起什麼作用?在認真觀察圖畫的基礎上,請同學們小聲讀書,促使學生初步瞭解課文是以燕子

為線索進行記敍的,具體是按照燕子的外形、燕子從哪裏來、燕子的飛行特點和燕子停歇的順序來觀察和描寫燕子的。

現在我們來看一看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燕子的模樣的。

二、學習第一段。

請一位同學來讀第一段。學生朗讀的同時,其他同學思考:

1、課文上寫燕子的模樣是從什麼寫到什麼?也就是敍述的順序是怎樣的?(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指點:也就是從全身寫到局部。)

2、你們覺得燕子長得怎麼樣?從哪些詞語裏可以看出為,把有關詞語畫下來。

3、指導朗讀:同學們已經看出來了,從“俊俏“、“光滑漂亮”、“剪刀似的”寫出了小燕子外形的美,所以語調柔和一些,聲音輕些。(示範)

學生各自練習,然後再指名讀。

4、現在我們來體會體會,這一小節最後一句話在小節中起了什麼作用?為什麼説"湊"成了?

(教師指點:羽毛是美的,翅膀是美的,尾巴又是美的,合起來就組成了小燕子完整的美的形象。這一句在小節中起了一個概括的作用,朗讀時,音調可提高些,不過那"小燕子"的"小"要輕些,突出"小",以突出它的可愛。)

三、學習第二段。

活潑機靈的小燕子,在春天裏從南方飛來了,那是一種怎樣的情景呢?

1、請一位同學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再對照圖,看課文上寫了春天的哪些景物。把主要的詞語畫下來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

(板書:雨 風 柳 草 葉 花)

2、請學生再讀課文,這些景物,我們用最簡單的説法,怎麼把它們聯成句子。(學生回答後出示小黑板:三月,下過雨。風吹拂着柳、草、葉、花,都聚攏來,形成了春天。)

我請一位同學念念,並説説感覺。

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把兩句話對比着朗讀,促使學生自己分辨。教師也可以通過幾個問題來幫助學生理解。比如提問什麼樣的雨、什麼樣的風、什麼樣的柔柳、什麼樣的花和草等。學生很快就能明白課文寫出了這些景物的色彩、姿態、數量,非常生動形象。而小黑板上的內容就顯得很乾巴巴的了。

3、小草兒,綠葉兒,各種美麗的花兒,都一起趕到春天裏來了。課文中用了一個什麼比喻句呢?這樣寫有什麼好處?(把它們比作像“趕集”一樣聚攏來。這樣寫突出了春天樹木茂盛,花草芬芳,充滿了生機。)

4、現在請同學們當小燕子,這時候,你們從南方飛來了。啊,春天是這樣的美,你們得仔細地欣賞一下。(讓學生擔任角色,把學生帶入課文描寫的情境,這樣,學生的觀察伴隨着情感,同時對教材產生親切感。)

5、誰能把你們觀察的美景説出來。(教師提供導語:"春天來了,我們從南方飛來了,_________。"進行語言訓練。)

6、教師小結第二段:燕子在春天裏飛來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小燕子為春天增添了什麼樣的生趣呢?我們繼續學習第三段。

四、學習第三段。

1、認真看書上是怎樣寫的,然後用最少的字概括燕子飛行的特點。

(快、美)

2、課文中哪些詞寫出了燕子是怎樣飛行的。找同學回答,教師抓住重點詞板書。(板書:掠、叫、飛、橫掠、沾)

3、填空,練習背誦,並用彩筆畫出哪些詞表現了燕子飛得快、飛得美。

在微風中,在陽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 )過,唧唧地( )着,有的由這邊的稻田上,一轉眼( )到了那邊的柳樹下邊;有的( )過湖面,尾尖偶爾( )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紋一圈一圈地( )開去。

五、學習第四段。

1、上一段描寫了燕子飛行的美,實際上燕子停歇時同樣很美。請同學們觀察停在電線上的燕子,這個情景像什麼?(出示相關圖片)

2、提示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觀察,用書上的話來回答問題。(這多麼像正待演奏的曲譜啊。“譜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讚歌。”)

3、為什麼説“幾對燕子飛倦了,落在電線上。”這個“落”字用“停”來代替好不好?

(不好。因為“落”字把燕子從高處到低處,伶俐輕巧的動作形象地表現出來了。)

4、教師引導學生體會為什麼要把電線描寫成“幾痕細線”“像五線譜”,把小燕子比作“音符”?使學生頭腦中形成一幅畫,然後讓學生談對“譜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讚歌”的理解,使學生真正感受到藍天作襯,電線作譜,小燕子是跳動的音符,從而感受自然之美,春天之美。(板書:幾痕 五線譜 音符 讚歌)

5、齊讀第四段,試着背誦。

六、總結全文,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

這篇課文文字優美,內容生動形象,感情色彩濃厚。從燕子的外形寫到燕子在春天裏飛來,從燕子飛行的美,動態美寫到燕子停歇的美,靜態美。春天因為有了燕子才更美麗,也更有生趣,使人們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機,充滿活力。教學時要不斷地指導朗讀,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反思

《燕子》是一篇散文。課文描寫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爛漫無比的春天從南方趕來,在天空中、湖面上飛行,在電線上休息的情景。本文語言清新明快,描寫準確生動,用詞準確傳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咬文嚼字,品味其內涵的滋味。我主要要抓住重點詞語,引導學生觀察畫面入手,激發學生閲讀動機,指導學生反覆朗讀,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想象、品味、欣賞,直至背誦,再到組織學生自讀交流,促進學生語言的積累和內化。這堂課氣氛較活躍,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一個平等參與者,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同時我適當點撥,為學生的思維起着“搭橋引路”的作用。然後我又巧妙的創設説話情境,讓學生們運用寫作方法學以致用,舉一反三,讓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中投入聽説訓練中,從而學得更紮實,更靈活,鍛鍊了學生的創造思維,提高了寫作水平。

該教案已經用於實際教學,我覺得在這些方面花大量的精力是有效果的,學生普遍掌握得比較好。但還有個別掌握一般,課堂教學中對這部分學生加強進行指導,這樣便可以達到更好效果。

《燕子》教學反思8

《燕子專列》是人教版第六冊第六課,本單元的課文主要是“愛護周圍環境”為主題。訓練的重點也是有關於環保方面的。

《燕子專列》通過優美的語言講述了一個真實感人的故事,表現了“愛護周圍環境”的主題。如何讓學生不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了解故事,而能入情入境地體驗課文,我想方設法讓學生把自己當作小燕子,設身處地地自主閲讀,交流感受。

在開課時,先由《小燕子》的.兒歌激趣導入。根據課題質疑:看到課題你會產生哪些疑問?“專列”是什麼意思?為什麼為燕子開專列?……讓學生帶着問題學習課文。着重弄清:

(1)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人們為燕子做了什麼?

通過交流,從兩方面對課文內容進行理解:一是政府方面(做決定、呼籲人們、燕子專列);二是人們(紛紛走出家門、竭盡全力尋找、專程送行)。我設計了以下問題:

1、小燕子遇到了什麼麻煩?

2、瑞士政府是如何救助小燕子的?

3、居民們為小燕子做了什麼?

4、最讓你感動的地方?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在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動筆畫出描寫居民救助小燕子動作的詞,找出描寫小貝蒂的句子來加深理解。還針對文中的“瑞士政府呼籲廣大居民尋找小燕子”的有關內容,專門創設了拓展練習:

1、請你替瑞士政府寫一則告示。

2、學完課文,你想對文中的誰(瑞士政府、小貝蒂、廣大居民、小燕子)説些什麼?

3、你還知道人和動物之間發生過哪些感人的故事?

從學生的發言和作業中可以看出學生對本文理解很不錯,並能從中懂得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愛護動物。學生的拓展練習也寫得很不錯,現摘錄幾篇:

廣大居民:因為天氣突變,許多小燕子面臨死亡,請你們趕快去尋找燕子,把它們送到車站,我們會用火車送它們去温暖的地方。(連家安)

各位居民:天氣太冷了,燕子都被凍僵了,大家快把凍僵的燕子送到車站(蔡依依)

廣大居民:因當地氣温驟降,燕子飢寒交迫,瀕臨死亡,希望廣大居民把燕子送到火車站(張天琪)

廣大居民:燕子已經面臨着危機,如果你們想讓燕子好起來,就立刻行動起來,把燕子送到火車站吧!(吳萌碩)

貝蒂你是一個很有愛心的孩子,一個人救了那麼多的燕子,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張巖平)

我想對瑞士的廣大居民説,你們為了救小燕子不怕寒冷,可真了不起,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們要愛護小動物。(馬文璽)

我想對瑞士政府説,你能做出這個決定真了不起,我真為你感到驕傲,你能保護小燕子是我們大家的榜樣,我們也會象你一樣保護小動物。(吳萌碩)

我想對小燕子説,謝謝大家幫助我,我會好好地報答你們。(賀百成)

當然本課教學中還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想借助《一個真實的故事》這首歌來加深學生的理解,可因為沒有找到磁帶,只是簡單地向學生介紹了這個感人的故事。另外,讓學生説説人和動物之間發生的感人的故事,學生的課外知識還不夠豐富,只有個別學生能説出來,只能讓學生課下去搜集。

《燕子》教學反思9

《燕子》這篇課文寫的是在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豔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湊成光彩奪目的春天來臨時,燕子從南方飛來的情景。這些活潑可愛的小燕子,有的從稻田上飛到了柳枝間,有的橫掠過波光粼粼的湖面,剪尾或翼尖偶爾沾了一下水面,有的則停在遠處的電線上歇息,它們給早春的湖光山色增添了生機,把春光點綴得更加絢麗多姿。在文中,作者既描繪了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又讚美了充滿生機的如詩如畫般的春色,表達了對小燕子和光彩奪目春天到來的熱愛之情。

學習本課,一是要讓學生了解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象,體會燕子的外形特點和活潑可愛,激發孩子對充滿活力的春天的嚮往和熱愛之情;二是要學習本文展開豐富想象及生動比喻的表達方法,為孩子今後自己仿寫小動物打下紮實的基礎。在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作了嘗試:

一、 激情導入,激發興趣

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特色,一邊播放歌曲《 小燕子》,一邊出示燕子各種各樣的姿態(有飛行的,有停歇的,有嬉戲的,有自娛自樂的……)。然後讓孩子説説自己所瞭解的燕子是怎樣的?孩子們一聽到我説讓他們自己説説燕子時,表現得都很興奮。有的從外形上來描繪,有的從飛行上來敍述,有的從特徵上來講解,有的則以故事的形式來展示……一時間,課堂成了孩子們展現自我的舞台,他們暢所欲言,興趣盎然。而後,我出示課題,告訴孩子們我們將要一起來學習《燕子》一文。教室裏立刻安靜下來,看得出孩子們的目光中滿是期待。

二、課堂檢測,鋪墊學文

為更好地學習課文,我檢查了孩子們的預習情況。從抽讀詞語,到形近字比較組詞,到量詞、形容詞填空聯繫,進展迅速而且順利。由此可見,孩子們對課文已比較熟悉。緊接着,我讓孩子輪流着分節讀課文,並試着一起商量着來説説每一小節在告訴我們什麼。不知不覺中,孩子們和我一起梳理了課文內容。按照課文的順序概括為“燕子的外形活潑機靈,小燕子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燕子的飛行輕快靈活,燕子的休息悠閒自在。”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在字詞教學中我忽視了易錯生字的強調學習,後來在聽寫時發現了很多錯誤。我恍然大悟,原來三年級的孩子正處在低高段銜接之際,對字詞的學習還是應該繼續強調的。

三、抓住重點,合作交流

1、燕子的外形孩子們學習起來相對省力,通過朗讀和體會就可以完成。難點是要搞清楚“湊”字的作用,它傳神地寫出了小燕子的活潑機靈。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一個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缺少了誰都不行,它們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由此,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了作者用詞的準確與傳神。

2、燕子的飛行一節教學時,我先讓孩子們朗讀,然後交流讀後的感受。孩子們不難説出燕子飛行速度很快這一點。接着我讓孩子們找一找自己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閉上眼睛聽朗讀,想一想,你的腦海中出現了哪些燕子飛行的樣子?通過想像,孩子們的腦海中不但出現了書中所寫的飛行姿態,也有書中所沒有的各種各樣的飛行姿態,豐富了文本的內容,增添了學習的興趣。

3、燕子的休息一節教學時,我同樣採用先朗讀再體會的方法。讀後思考,在寫燕子休息時,作者運用了怎樣的方法來表現?孩子麼馬上就能説出是比喻的修辭手法。緊接着,讓孩子們説一説這些比喻句把什麼比作了什麼?解決了比喻句以後,再次讓孩子們體會用詞的準確,抓住“幾痕細線”一句,追問:為什麼是“幾痕細線”,而不是“幾根細線”或“幾條細線”?從討論中引出,“痕”字説明電線離我們很遠,似看得見又似看不見,有若隱若現之感。此處的教學既為孩子們日後寫作時要注意用詞的準確作了提醒,也為寫作可以採用比喻的手法作了提示。

4、寫春天的生機勃勃則抓住第二小節加以理解。孩子們在朗讀後,就讓他們思考:這兒寫春天的生機勃勃是抓住了哪些景物來體現的,它們各有什麼特點?“趕集似的聚攏來是怎樣一個場景?擬人化地寫出了春天的什麼?討論後孩子們馬上就明白了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色是由細雨、微風、柳絲、草、葉、花組成的,小燕子的到來更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讓原本靜態的描寫變得活躍起來,有趣起來。在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孩子們的獨立閲讀與分析能力,緊密聯繫生活實際,和他們一起理解了“趕集”的意思,體會到了春天的有趣。

四、小結寫法,活學活用

兩堂課的教學實踐中,我注重讓孩子通過想像來理解文本,有“趕集”的想像,有飛行姿勢的想像,有休息樣子的想像。這些想像不僅為理解文本起到了作用,也為孩子們今後的寫作奠定了基礎。教學完課文內容後,我讓孩子自己來説説作者寫這篇課文的目的是什麼?在寫燕子時抓住了哪些方面來寫?採用了什麼樣的手法來表現?並提醒孩子這些方法在今後寫作中可以模仿。課外,我還讓孩子們學習課文的寫法自己寫了篇小動物的作文,效果不錯。孩子們知道可以從哪些方面來寫小動物了,雖然寫得並不具體生動,但至少他們有這樣的意識了,還是替他們高興的。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設計的科學合理是我追求的目標;教學方法的生動有趣是我努力的方向;教學語言的凝練,精準,富有感召力、吸引力是我實踐的初衷。

《燕子》教學反思10

教學中體現的深刻的教學思想,精湛的教學藝術給我們的閲讀教學留下了寶貴的啟示。

一、重基礎,“寫字教學”貫穿始終

目前閲讀教學追求“個性”“創新”成了一股時髦的風,“寫字教學”常常被人們忽視,平時的教學中尚能在課尾提一提並佈置學抄寫默寫,但在“課改”研討課之類的閲讀教學中越來越成了麟毛鳳角了,生怕學生的“創新”的熱情,弘揚的個性受到它的破壞。在老師的課上“寫字教學”不僅受到了重視,而且貫穿在整 個教學過程中。在導入新課後即板書課題,他是這樣教學的,“請同學們一起看一下‘荷花’怎麼寫的”。隨即在黑板上書寫,“‘荷’字上面是草字頭,下面是‘何’字”。“現在我一起讀題目。”這樣的寫字教學一點不刻板又起到了識字的效果,做到“潤物細無聲”,教學過程中的也是這樣。

老師讓學生把課文中自己認為用得好的詞語劃下來,然後指名學生把自己劃的詞語寫在黑板上。一個學生寫了“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中的“冒”字。於老師相機進行寫字指導。“這位同學‘冒’字寫得很好,很正確。對學生的好的寫字習慣給予表揚,激勵和引導學生注重寫字“‘冒’字的上部的兩橫不封口的不要寫成‘曰’字,隨後又書寫‘帽’字”,“這個字很形象,你看眼睛上(書寫‘目’)戴着一頂帽子(畫個半圓,再畫兩橫作帽沿),帽口是不能封死的,又因為帽子是布做的要加個‘巾’字 旁,這就成了一個‘帽’了”。

形象的“字理教學法”即教會了學生識字,更教給了學生識字的方法,是真正的“為學生終身發展服務”。課程最後於老師和學生一起把文中的生字書寫了一遍,提出了一些注意點,並讓學生認真描紅才結束此課。

二、讀書要讀出“味”來

以前的閲讀教學往往以“講解”為主,而剝奪了學生“品讀”“體味”的權利,現在的一些閲讀教學則因追求“創新”和“個性”而剝奪了學生“品讀”“體味”的機會。《荷花》的教學為“呼喚回歸閲讀權”的閲讀教學留下了深刻的啟示。

老師介紹了葉聖陶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他的散文語言清淅流暢,平實淡雅,寫景狀物細緻優美,耐人尋味。然後説:“《荷花》就是一篇描景的‘美文’,我們要能讀出他的‘美味’來”。這給閲讀教學下了一個總的要求,然後又介紹方法説:“古人把讀書叫估‘煮書’(板書),書越‘煮’才越有‘味’”。在“煮書”過程中,老師分三步走進行教學。首先是熟讀課文。“現在請大家認真讀課文,不懂的地方多讀幾遍,把課文讀熟(板:熟讀)。”在讀書過程中老師邊巡視邊指導讓學生讀進去,然後指名幾位同學讀文。

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老師要求學生再品讀課文。

“同學們,請你們細細品味文中的語句(板:“品讀”),把你認為寫得好的句子或語句劃出來。”“同學們讀得很仔細劃得認真,再請你把自己體會的內容批註在旁邊。”這裏老師提出更高要求,繼續“煮書”,深入“體味”。在“品讀“的過程中於老師讓學把一些好的詞語

寫在黑板上。當“品讀”告一段落後,讓學生共同交流從劃出的詞語中“體味”到了什麼,並讓學生練習如何把體會到的東西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品讀”逐漸進入了高潮,“煮”出的味道越來越美了。如: 一個同學在課文第一部分劃出了“趕緊“這個詞,並説到:

“我體會到了,‘我’迫切的心情,巴不得一下子跑到,同時也好像‘聞’到了塘裏的荷花的淡淡清香,荷花一定美極了。”(贏得了同學們一陣掌聲)。老師繼續引導,“你能把迫切又美的感受讀出來嗎?”他試着讀到:“趕──緊──”(“趕”字讀得很急切,“緊”字則舒緩,讚美的讀出)。

老師這時豎起了大姆指,然後又帶領大家讀了兩遍。此外於老師還引導學生“品讀”了“挨挨擠擠”、“冒”、“飽脹”、“翩翩起舞”等關鍵詞語及第四自然段中的優美語句。在細細“品讀”讀出“味”之後,於老師再讓學生美美地讀課文讀出“美味”來。(板“美讀”)在學生朗讀的過程於老師給予指導,並範讀,如第四自然段要輕聲讀,用氣讀,帶着想象讀。通過於老師的引導學生不僅自己陶 醉在優美的文中,聽者也被深深的吸引了。

《燕子》教學反思11

《燕子》是我國著名文學家鄭振鐸的作品,課文描寫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爛漫無比的春天從南方趕來,在天空中、湖面上飛行,在電線上休息的情景,讚美了燕子給春天帶來了勃勃生機。這篇文章不僅詞好,更重要的,那燕子被寫得“神”了。

這課是要讓學生在精讀的基礎上感悟燕子的可愛,春景的美麗。教學中應抓住重點句段,細加品味,感悟入情,關鍵在一個“ 悟”字,在閲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同時教給學生描寫事物的方法。我採取以下方法:

 1、創設情景,激發學生閲讀興趣。課上,我先播放歌曲《小燕子》讓學生欣賞,會唱的跟着一起唱,這樣學生們在優美的歌曲中引出對小燕子的喜愛之情。接着引導學生談感受説出小燕子的特點。再問:“著名作家鄭振鐸筆下的燕子又是怎樣的呢?”學生的學習興趣立即被調動起來,學習課文非常認真。創設情趣盎然的課堂情景,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欲。在生動形象的情境刺激下,學生的學習情緒高漲,自主探究慾望強烈,既為教學活動的推進創設了條件,又為學習方法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聯繫生活想象,理解詞語。在學生學習第二自然段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趕集”一詞和想象當時的情景,我讓學生聯繫生活想一想,每逢過節街上超市裏的人給你什麼樣的感覺。這樣學生都説人們都去超市買東西購物,人特別多。接着我告訴學生人們這樣向一個地方去進行買賣活動在以前就叫趕集。然後我就對學生説:“那麼請大家想想春天來了,花草樹木都來到一個地方,展示自己的風采,作者在這裏把它們的行為比作是什麼呢?”學生這樣一聯想,“趕集”一詞就很容易理解了,而且有的學生還把自己想象到的情景描述出來了。再就是燕子飛倦了停歇的情景,我讓學生聯繫音樂課上的五線譜,再結合圖觀察,就能想明白作者為什麼把燕子停的樣子想成是音樂線譜拉。

3、結合課文描寫燕子外形的寫作特點,讓學生進行仿寫,使學生明白寫動物外形只要抓特點、與眾不同的地方來寫,不需要面面俱到。比如寫鴨子:一身嫩黃的絨毛,一張扁扁的嘴,一對楓葉似的小腳,湊成了活潑可愛的小鴨子。

通過這樣教學,學生充分感受到了作者細膩的筆法,不知不覺積累了詞語,同時也學到了作者的一些寫作方法和技巧。

《燕子》教學反思12

課文《燕子》是一篇很美的文章,在本課教學的時候,我採用以下方法:先出示春天美景圖,讓學生自讀課文第一自然段,然後把讀到的燕子的樣子畫下來。接着提出:燕子該貼在哪裏?這一問題,請大家讀書上有關語句,來給燕子找位置,學生找出了天空中、稻田上、柳樹下、湖面上、電線上,我再相機的指導學生讀好有關句子。貼好圖後,我又提出:畫是美的,可我覺得它是一幅沒有生命的畫,而文章寫的是活生生的小燕子,我們也讓畫動起來好嗎?學生開始茫然,經過我示範後,學生變的積極主動起來。

我從讓學生畫燕子入手,激發學生閲讀興趣,然後組織學生自讀自畫,從畫圖到貼圖,再從讀文到表演,學生都表現得非常積極,整個教學過程教師是一個平等參與者,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我注重了閲讀教學的實踐性,通過學生的角色表演,來加深他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體驗,讓語文閲讀教學更有效。

在充滿詩意的學習氛圍中,在寧靜的詩文中,學生透過這個窗口得到了充實和滋養,語感品質如雨後春筍不斷上拔。

《燕子》教學反思13

《燕子媽媽笑了》這節課我注重了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語文學習情境,課堂中學生學得主動、快樂,課堂中的許多遊戲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活動中學習了知識,能力得到了提高。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以下幾方面比較滿意:讀好課文是課文學習的關鍵,怎樣讀好課文?

我在教學中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重視讀好課文,強調以讀為本

1、引導學生充分地朗讀

課堂上學生的讀書過程,是學生和文本交流,感悟語言,從感悟中掌握語言的過程。感悟必須以充分的讀為前提,讀得不充分,就很難有所感悟,熟則能悟,悟則能化。這充分的讀,表現為讀有要求,讀有層次,讀有所導。如:開課伊始,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想讀課文嗎?請大家自由地把課文讀一讀,一邊讀一邊畫出生字新詞……”。在課文生字學習之後,“你們能把課文通順嗎?”而後,“一共去了幾次?每次都看到了什麼?”四人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引導學生找到相關語句,感受故事和人物情感的變化,由此在進入熟讀環節。

2、引導學生讀出書中人物的感受

學生與文本交流,讀文品句的情感體驗會因人而異。對於低年級學生而言,要説讀書的感受,往往是別人説什麼,其他人就跟着説什麼。如何凸現學生讀書中情感體驗的個性化、多元化,老師引導尤為重要。如:當小燕子第一次發現冬瓜和茄子不同時,它的心情怎樣?第二次呢?第三次呢?多種形式的朗讀:指名讀,評讀,範讀、師引讀、師生合作讀,學生在讀中悟情,讀中悟理。

二、重視識字教學。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本節課中,主要採用了自主合作學習的方式。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遇到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認讀,或者請教同學;然後再由詞到字,去拼音認字等方式。這樣就使學生能在具體的語言環境識字,做到字不離詞,便於理解字詞的意思,熟記生字。

三、巧用多媒體

在這節課中多次運用多媒體直觀形象的優勢:導課、識字、比較觀察冬瓜和茄子的異同以及燕子和媽媽的對話等,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完成教學任務。

這節課發現自身“牽”的成分較濃,學生自主的空間較少。在今後的教學中會多加註意。

《燕子》教學反思14

《燕子》這篇課文主要寫的是在桃花盛開、綠柳輕揚、燕子飛來的情景。根據教材的特點和該年級的教學要求,我把本課教學目標定位於以下幾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2、理解課文,抓住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語句,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

3、正確讀寫“燕子、趕集” 等詞語。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確定的教學重點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教學難點是: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我在教學中注意了以下教學策略的實施:

一、以讀為主是當今語文課堂教學的主旋律

本課教學我把朗讀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強調“以讀為本、以講助讀”,我認為學習語言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外部語言不斷內化的過程,實現這一內化的過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讀。所以我鼓勵學生自讀自悟,避免老師講的多,提問多,大力提倡“以讀為主,以讀代講,以講帶動讀、以問促進讀”。讓學生自讀自悟、邊讀邊思、相互討論、邊讀邊想象中去學習朗讀,去理解詞語,去培養語感,去接受潛移默化的語言薰陶。“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因此“入境悟情”是我始終追求的教學境界。

 二、情境的創設在語文教學,尤其是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學生對課文敍述的一切,只有在情境中調動起學生的各路感官,讓他們在情境中積極地觀察、感受、操作,才能實現對語文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本課教學中我在情境的創設上是花費了一番心思的:

1、以生活體驗情境:

這課要讓學生從生活中體驗春天的特點。課前讓學生注意觀察身邊春天的景物,或蒐集有關春天的圖片以及誦讀歌頌春天的詩歌和文章,讓學生對春天有一個切身的感受。可見,學生獲得的體驗能夠很好地幫助他們理解和感受課文。

2、畫面再現情境:

根據教材和學科的特點,這節課,我運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精美的畫面和恰當的音樂,加深了對課文描寫的意境的直觀感受,比如,青草、柳葉、鮮花、小溪流水、青山綠水、燕子、蝴蝶等,讓學生體會到春天的特徵和美麗。由此看來,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使得這些生活經歷有限、生活感受粗淺的低年級學生,不僅眼裏有語言文字,還有相對應的形象畫面,“符號”對應了“形象”,“形象”又激起了“情感”。

 三、遺憾之處

1、學習第三自然段中的比喻句,教學中,我覺得學生能夠很容易領會,沒有帶領學生加以引導或想象,部分學生對對“正待譜寫一曲春天的讚歌”根本不理解,因此對教學效果略有影響。

2、教學調控不夠靈活有效,教學機智有待提高。今後在這方面要加強學習。

《燕子》教學反思15

面對這樣一篇美文,講什麼?需要講的東西很多,燕子的美麗,燕子的輕盈,燕子的勤勞……

本文語言精美,琅琅上口,課文突出描寫了燕子的外形美。在講授這課時,我着重加強學生的感悟,引導學生讀中感,讀中悟,讀中品,提高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把握。

內容有時不是靠講而能講出來的,必須由學生進入情景,全身心地投入到字裏行間去,品出字的內涵,真實感受到文字所藴含的美,才能真正理解課文,用自己的真情和語言讀出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在備課教學中,我緊緊抓住描寫燕子的相關語句,先放手讓學生自獨自悟,在交流中提高對語句的理解把握,在互讀中去品文字的美,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去感受小燕子的美,猶如將學生身臨其境,油然激起了學生對小燕子的讚美之情,學生出於自己的激情,擁堵表達了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對小燕子的喜愛之情,在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生學完後對課內知識進行延伸,仿寫,學生想到小燕子是春天的音符,天使……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

那如何抓住外形特徵描寫動物呢?

首先,要仔細觀察,要描寫動物的最明顯的特徵,我們可以嘗試給它來個速寫,給它畫個像,如有特別之處要畫得誇張一些,這樣就找準了細緻描寫的點。比如描寫貓頭鷹時,貓頭鷹的耳朵很特別,耳孔很大,周圍排列着很多細毛,好像一對豎起的貓耳朵。

其次,要分清主要特徵和次要特徵,抓住幾點突出的特徵,就能清楚而鮮明地把所要描寫的動物畫出來,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