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計劃

青島版六年級科學下冊教學計劃5篇

欄目: 教學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2.8W

時間過得可真快,從來都不等人,我們的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着,在喜悦中收穫着,為此需要好好地寫一份計劃了。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計劃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青島版六年級科學下冊教學計劃,歡迎閲讀與收藏。

青島版六年級科學下冊教學計劃5篇

青島版六年級科學下冊教學計劃1

一、學情分析

五年級一班,共有學生75人。通過兩年的科學學習,大多數學生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具備了初步的科學知識和技能,有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維方式初步由具體轉變為抽象,教學中將進一步擴大學生知識範圍,發展學生創新能力,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增加實踐活動,聯繫實際生活,將科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樂於動手,善於操作。

不足之處:由於科學專職教師不夠和活動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學內容只是匆匆走過場,有些探究活動甚至根本就沒有開展,導致學生的知識面受到限制,影響了學生的科學素養的形成。還有,學生在活動的時候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有些學生髮言不積極,表現慾望差,今後應特別注意培養,形成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在探究中學到科學知識,培養探究能力,提升科學素養。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以主題單元的形式編排了《人體內部的祕密》、《我們怎麼看到物體》、《生物的生長與繁殖》、《春夏星空》、《生活中的機械》、《研究與實踐》六個單元。本冊教科書以學生髮展為本,以科學探究為核心,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主要線索構建單元,體現了“生活經驗”引領下的內容綜合化,將“科學探究、科學知識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機地整合,重點落實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內容。

各單元均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線索切入到基礎性的、規範的科學探究活動之中。評價活動顯示出整體性、連續性。本冊教科書每單元設置一個“單元評價頁”,以“單元探究主題”為評價依據,引導學生從整體上開展評價活動,保證了內容的連續性和整體性。評價指標設計細緻明確,評價主體從單一轉向多元,評價的角度從終結性轉向過程性、發展性,更加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更多地關注學生的發展趨勢,評價方式可操作性強。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儘管教科書的評價是以“單元評價”的形式設置的,並不意味着課時教學中就可以忽略或者省略評價活動。教科書之所以設計成“單元評價”,學生已奠定了“課時評價”的基礎,本着“由扶到放”的原則,設計成“單元評價”後,有利於引導學生從整體上對自己的科學學習進行反思。但是,“單元評價”的落實,要靠每一個探究活動的積累。因此,在學生的探究活動中,應更加強調過程性的評價,這是做好評價的保證。

三、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對待科學學習:想知道,愛提問;願意合作與交流;尊重他人勞動成果。

2、對待自然:能從自然中獲得美的體驗,並用一定的方式讚美自然。

(二)知識目標

1、瞭解人體的祕密,如消化、呼吸、心腦循環等。

2、瞭解我們是怎麼樣看到物體的知識及愛眼護眼的常識。

3、瞭解秋生物生長與繁殖。

4、知道春夏星空的知識。

5.認識簡單機械的作用。

(三)能力培養

1、培養學生能用自己擅長的方式進行表達、評議和討論。

2、培養學生分析、採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比如:會查閲書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簡單的表格、圖形、統計等方法整理相關資料。

3、培養學生能利用簡單的工具,器材做簡單的觀察,並做記錄;能做控制變量的簡單探究性實驗。

4、培養學生能對自己的探究活動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計劃。

5、引導學生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所觀察的現象作假設性解釋,並能對研究過程和結果與他人交換意見。

6、引導學生嘗試自主運用已經掌握的科學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識,解決生活中具有簡單聯繫的具體問題。

7、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科學問題,學會關愛生命。初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撰寫考察報告”的能力及認真細緻、勤于思考、樂於動手實踐的科學態度,使學生意識到科學技術與社會的密切聯繫。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落實《課程標準》中“讓學生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的要求。

難點:使學生形成科學的自然觀,學會用聯繫的觀點和思維方式認識問題。.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顯。

五、教學措施

1、注意讓學生自己進行科學探究,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

2、讓學生了解生命的週期,感受生命,熱愛生命。

3、在教學中採用先進的電教手段來輔助教學。利用現有的信息技術知識,根據教材特點,製作一些課件,藉助課件的動畫效果、彩色圖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分解教材中的重點難點,使學生易於接受。

4、把握國小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5、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6、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7、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8、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9、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10、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11、加強個人業務修養,不斷學習有關科學課的資料;認真學習科學課程標準;

六.注意事項:

《課標》中提到“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這説明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在每一項科學活動中,都要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探究過程,即教師要參與探究。

針對高年級教學特點和科學課的學科特點,主要讓學生通過各種活動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包括對數據的分析研究等。

七、教具學具準備:

第一單元:人體模型試管、碘酒、澱粉、等。

第二單元:眼球模型、簡易照相機

第三單元:種子、放大鏡、顯微鏡、載物片等

第四單元:星空對照圖

第五單元:簡單機械組合器械八、周次及課時安排

九、教學進度表

第一週:學前教育

第二週:

1、食物到哪裏去了

2、我們的呼吸

第三週:

3、心臟和血管

4、腦和神經

第四周:

5、凸透鏡

6、照相機和眼睛

第五週:

7、保護眼睛

8、潛望鏡的祕密

第六週:

9、神奇的眼睛

10、種子發芽了

第七週:清明假

第八週:

11、種辣椒

12、植物的花

第九周:

13、果實是怎樣形成的

14、植物的分身術

第十週:

15、生物繁殖新技術

16、春季星空

第十一週:五一假

第十二週:

17、夏季星空

18、斜面

第十三週:

19、槓桿

20、滑輪

第十四周:

21、齒輪

22、自行車的科學

第十五週:

23、未來的交通工具

第十六週:研究與實踐製作車輛模型調查家鄉的種植業

第十七至十八週:複習與機動

第十九至二十週:考試放假

青島版六年級科學下冊教學計劃2

一、學情分析

本班62名學生,這些學生對科學課程非常感興趣,通過上學期的學習,探究能力、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等都有了提高,他們能獨立完成一些探究活動、科技製作、觀察活動、科學實驗、蒐集資料等,願意與他人合作,進行合作探究,有計劃地開展一些實地考察、現場採訪、種植養殖等活動,探究積極性高,具備一定的科學素養,而且能按照制定的研究方案對鎖定的課題進行課外探究,學到許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主動從自然界、社會中獲取知識。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以主題單元的形式編排了“人的一生”、“無處不在的能量”、“地球的面紗”、“信息與生活”、“探索宇宙”、“研究與實踐”等研究主題。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主要線索進行構建,做到了生活經驗引領下的內容綜合化,將科學探究、科學知識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機整合,引領學生認識事物內部的變化特徵及事物變化的相互聯繫,進行以邏輯推理為主的思維技能訓練。

三、教學目標

“人的一生”單元引導學生微觀認識生命體的基本構造和功能切入,讓學生明確生命體是由細胞構成的,知道人類通過兩性結合繁殖自己的後代,我們應該珍愛自己的生命,體會與父母的親情,感受父母養育的艱辛,通過蒐集、整理自己生長髮育過程的照片資料,分析、歸納、推理人的生長髮育過程中呈現的特點,知道遺傳和變異石生命體的共同特徵。

“無處不在的能量”單元以人體內部的能量為切入點,探究機械能、熱能、電能、電磁能等之間的相互變化,密切科學、技術與社會的聯繫,整個單元呈現出了由部分到綜合的結構形式,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地球的面紗”單元採用由宏觀到微觀、由整體到部分的順序,通過大氣層的研究、風的模擬實驗、降落傘的祕密、風與帆的關係等探究活動,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大氣層對地球及地球生物的意義、風的成因及與人們生活的關係,培養學生猜想、設計、實驗、製作、蒐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信息與生活”單元主要從信息傳遞的角度來認識生物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人類複雜的信息傳遞方式,知道動植物的一些行為特徵以及人類社會的主要交流方式,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系統研究能力、表達交流能力,豐富學生對生物界的認識,滲透科學、技術和社會三者相互聯繫的觀點及辯證法,進一步認識和了解生物的生理和行為特性。“探索宇宙”單元是在學生已經知道了地球的結構特點、地表的變化、生物生存的基本條件及太陽的相關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將研究的視角延伸到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乃至整個宇宙,拓展學生認識的空間,形成對宇宙的宏觀認識,激發學生探索宇宙、熱愛科學的慾望。《研究與實踐》單元通過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幾個科學之謎,讓學生像科學家達爾文那樣,經理科學探究的歷程,形成尊重事實證據的科學態度,能夠面對大量的事實資料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通過調查、分析、研究偽科學現象,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增強學生的理性思維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通過對偽科學學習歷程進行自我反思,培養學生的科學感悟能力、自我評價能力自我調控能力、自我發展能力,達到讓學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四、重點難點

重點:空間維度方面,從認識身邊事物、周圍物體的基礎上,擴展到微觀和宏觀兩個世界,探索微生物和無限宇宙的科學奧祕;時間維度方面,以時間軸為認知線索,探索“生命起源”的奧祕和“未來世界”的變化;結構維度方面,在認識事物外部特徵的基礎上,以“解暗箱”的形式探究事物的內部構造。在科學探究上,以自主性探究為重點,重視探究方法的培養,以“認識事物變化的相互聯繫”為探究重點。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教科書整體結構,設置了“對信息的搜尋、理解和判斷能力”的培養,為學生探究能力的逐步提高奠定基礎。

難點: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別是實驗中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五、教法學法

1.提倡自主探究與合作探究相結合的學習方式。

2.組織學生積極動手、動腦開展探究活動,敢於向權威挑戰,發表自己的觀點,敢於創新。

3.教師引導學生開展活動,發揮主導作用但不包辦代替。

4.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做好記錄。

5.提醒學生做好課前準備,保證科學探究順利開展。

6.引導學生聯繫實際學習科學,讓科學走進學生的生活。

7.運用電教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輔助教學。

青島版六年級科學下冊教學計劃3

一、學生情況分析

五年級5個班,通過兩年的科學學習,大多數學生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具備了初步的科學知識和技能,有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維方式初步由具體轉變為抽象,教學中將進一步擴大學生知識範圍,發展學生創新能力,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增加實踐活動,聯繫實際生活,將科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樂於動手,善於操作。

不足之處:由於科學專職教師不夠和活動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學內容只是匆匆走過場,有些探究活動甚至根本就沒有開展,導致學生的知識面受到限制,影響了學生的科學素養的形成。還有,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通過一學期的接觸,我發現有些學生對待科學學習不繫統,不知如何學習這門知識,今後應特別注意培養,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在探究中學到科學知識,培養探究能力,提升科學素養。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以主題單元的形式編排了《人體內部的祕密》、《我們怎麼看到物體》、《生物的生長與繁殖》、《春夏星空》、《生活中的機械》、《研究與實踐》六個單元。本冊教科書以學生髮展為本,以科學探究為核心,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主要線索構建單元,體現了“生活經驗”引領下的內容綜合化,將“科學探究、科學知識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機地整合,重點落實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內容。

各單元均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線索切入到基礎性的、規範的科學探究活動之中。評價活動顯示出整體性、連續性。本冊教科書每單元設置一個“單元評價頁”,以“單元探究主題”為評價依據,引導學生從整體上開展評價活動,保證了內容的連續性和整體性,更加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更多地關注學生的發展趨勢,評價方式可操作性強。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儘管教科書的評價是以“單元評價”的形式設置的,並不意味着課時教學中就可以忽略或者省略評價活動。教科書之所以設計成“單元評價”,學生已奠定了“課時評價”的基礎,本着“由扶到放”的原則,設計成“單元評價”後,有利於引導學生從整體上對自己的科學學習進行反思。但是,“單元評價”的落實,要靠每一個探究活動的積累。因此,在學生的探究活動中,應更加強調過程性的評價,這是做好評價的保證。

三、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對待科學學習:想知道,愛提問;願意合作與交流;尊重他人勞動成果。

2、對待自然:能從自然中獲得美的體驗,並用一定的方式讚美自然。

(二)知識目標

1、瞭解人體的祕密,如消化、呼吸、心腦循環等。

2、瞭解我們是怎麼樣看到物體的知識及愛眼護眼的常識。

3、瞭解秋生物生長與繁殖。

4、知道春夏星空的知識。

5.認識簡單機械的及作用。

(三)能力培養

1、培養學生能用自己擅長的方式進行表達、評議和討論。

2、培養學生分析、採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比如:會查閲書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簡單的表格、圖形、統計等方法整理相關資料。

3、培養學生能利用簡單的工具,器材做簡單的觀察,並做記錄;能做控制變量的簡單探究性實驗。

4、培養學生能對自己的探究活動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計劃。

5、引導學生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所觀察的現象作假設性解釋,並能對研究過程和結果與他人交換意見。

6、引導學生嘗試自主運用已經掌握的科學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識,解決生活中具有簡單聯繫的具體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落實《課程標準》中“讓學生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的要求。難點:使學生形成科學的自然觀,學會用聯繫的觀點和思維方式認識問題。.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顯。

四、教學措施及注意事項

1、注意讓學生自己進行科學探究,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

2、讓學生了解生命的週期,感受生命,熱愛生命。

3、在教學中採用先進的電教手段來輔助教學。利用現有的信息技術知識,根據教材特點,製作一些課件,藉助課件的動畫效果、彩色圖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分解教材中的重點難點,使學生易於接受。

4、把握國小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5、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6、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7、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8、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9、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五、教具學具準備:

第一單元:人體模型

試管、碘酒、澱粉、等。第二單元:眼球模型、簡易照相機

第三單元:種子、放大鏡、顯微鏡、載物片等第四單元:星空對照圖第五單元:簡單機械組合器械六、教學進度表

周次

日期

進度第一週

3.5—3.11

1、食物到哪裏去了

第二週

3.12—3.17

2、我們的呼吸第三週

3.18—3.25

3、心臟和血管

4、腦和神經第四周

3.26—4.1

5、凸透鏡

6、照相機和眼睛第五週

4.2—4.8

7、保護眼睛

8、潛望鏡的祕密第六週

4.9—4.15

9、神奇的眼睛

10、種子發芽了第七週

4.16—4.22

11、種辣椒

12、植物的花第八週

4.23—4.29第九周

5.2—5.6

第十週

5.7—5.13

第11周5.14—5.20

第12周5.21—5.27

第13周5.28—6.3

第14周6.4—6.10

第15周6.11—6.17

第16周6.18—6.24

第17周6.25—7.1

第18周7.2—7.6

總複習

期會考試

13、果實是怎樣形成的

14、植物的分身術

15、生物繁殖新技術

16、春季星空17、夏季星空

18、斜面19、槓桿

20、滑輪21、齒輪

22、自行車的科學

23、未來的交通工具

總複習

期末考試

青島版六年級科學下冊教學計劃4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國小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幹,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取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三、學生情況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六年級現有兩個教學班,學生整體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學習習慣較差。他們普遍習慣於死學硬記死板知識,喜歡或習慣於被老師和家長牽着走,而不善於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並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瞭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學生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科學常識極為缺乏,科學探究能力和意識不強。家長和學校偏重於語、數、英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國小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國小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國小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四、教材分析:

1、全冊內容情況:

本冊是科學教材的第八冊。全冊教材包括了“無處不在的能量”、“追尋達爾文的足跡”、“宇宙”、“科技與未來”、4個單元,多個典型活動組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於激發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興趣,幫助他們體驗科學課程學習特點,引導他們嘗試性地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學習一些清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

2、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國小生的科學素養。

3、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別是實驗中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國小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青島版六年級科學下冊教學計劃5

一、學情分析

本班62名學生,這些學生對科學課程非常感興趣,通過上學期的學習,探究能力、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等都有了提高,他們能獨立完成一些探究活動、科技製作、觀察活動、科學實驗、蒐集資料等,願意與他人合作,進行合作探究,有計劃地開展一些實地考察、現場採訪、種植養殖等活動,探究積極性高,具備一定的科學素養,而且能按照制定的研究方案對鎖定的課題進行課外探究,學到許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主動從自然界、社會中獲取知識。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以主題單元的形式編排了“人的一生”、“無處不在的能量”、“地球的面紗”、“信息與生活”、“探索宇宙”、“研究與實踐”等研究主題。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主要線索進行構建,做到了生活經驗引領下的內容綜合化,將科學探究、科學知識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機整合,引領學生認識事物內部的變化特徵及事物變化的相互聯繫,進行以邏輯推理為主的思維技能訓練。

三、教學目標

“人的一生”單元引導學生微觀認識生命體的基本構造和功能切入,讓學生明確生命體是由細胞構成的,知道人類通過兩性結合繁殖自己的後代,我們應該珍愛自己的生命,體會與父母的親情,感受父母養育的艱辛,通過蒐集、整理自己生長髮育過程的照片資料,分析、歸納、推理人的生長髮育過程中呈現的特點,知道遺傳和變異石生命體的共同特徵。

“無處不在的能量”單元以人體內部的能量為切入點,探究機械能、熱能、電能、電磁能等之間的相互變化,密切科學、技術與社會的聯繫,整個單元呈現出了由部分到綜合的結構形式,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地球的面紗”單元採用由宏觀到微觀、由整體到部分的順序,通過大氣層的研究、風的模擬實驗、降落傘的祕密、風與帆的關係等探究活動,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大氣層對地球及地球生物的意義、風的成因及與人們生活的關係,培養學生猜想、設計、實驗、製作、蒐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信息與生活”單元主要從信息傳遞的角度來認識生物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人類複雜的信息傳遞方式,知道動植物的一些行為特徵以及人類社會的主要交流方式,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系統研究能力、表達交流能力,豐富學生對生物界的認識,滲透科學、技術和社會三者相互聯繫的觀點及辯證法,進一步認識和了解生物的生理和行為特性。“探索宇宙”單元是在學生已經知道了地球的結構特點、地表的變化、生物生存的基本條件及太陽的相關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將研究的視角延伸到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乃至整個宇宙,拓展學生認識的空間,形成對宇宙的宏觀認識,激發學生探索宇宙、熱愛科學的慾望。《研究與實踐》單元通過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幾個科學之謎,讓學生像科學家達爾文那樣,經理科學探究的歷程,形成尊重事實證據的科學態度,能夠面對大量的事實資料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通過調查、分析、研究偽科學現象,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增強學生的理性思維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通過對偽科學學習歷程進行自我反思,培養學生的科學感悟能力、自我評價能力自我調控能力、自我發展能力,達到讓學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四、重點難點

重點:空間維度方面,從認識身邊事物、周圍物體的基礎上,擴展到微觀和宏觀兩個世界,探索微生物和無限宇宙的科學奧祕;時間維度方面,以時間軸為認知線索,探索“生命起源”的奧祕和“未來世界”的變化;結構維度方面,在認識事物外部特徵的基礎上,以“解暗箱”的形式探究事物的內部構造。在科學探究上,以自主性探究為重點,重視探究方法的培養,以“認識事物變化的相互聯繫”為探究重點。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教科書整體結構,設置了“對信息的搜尋、理解和判斷能力”的培養,為學生探究能力的逐步提高奠定基礎。

難點: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別是實驗中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五、教法學法

1。提倡自主探究與合作探究相結合的學習方式。

2。組織學生積極動手、動腦開展探究活動,敢於向權威挑戰,發表自己的觀點,敢於創新。

3。教師引導學生開展活動,發揮主導作用但不包辦代替。

4。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做好記錄。

5。提醒學生做好課前準備,保證科學探究順利開展。

6。引導學生聯繫實際學習科學,讓科學走進學生的生活。

7。運用電教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輔助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