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計劃

校本教學計劃14篇

欄目: 教學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2.55W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是時候寫一份詳細的計劃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計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校本教學計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校本教學計劃14篇

校本教學計劃 篇1

為了更加合理的安排教學時間,更加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根據我校音樂教學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本教學計劃。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學習正確的站、立、行的基本姿態。學會幾種簡單的基本舞步,及民舞組合、能在眾人面前自由地、愉快地表演。

過程與方法:通過舞蹈課的學習,加深對所學知識的拓展和基本技能,舞蹈步伐音樂韻律感的掌握。情感態度價值觀: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舞蹈學習過程培養身體的協調性及團隊精神。

二、教學資源分析

1、教材分析

在整個教材的設置上,充分考慮到本校學生的生理特性並結合我們的.心理特點,把知識性、訓練性、娛樂性及表演的適用性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在訓練上強調了學生訓練舞蹈的科學性、系統性及多樣性,使之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諸方面得到了協調發展。本學期主要是針對學生所能掌握的舞蹈基本能力和基本動作。主要練習民族民間舞蹈的組合,力求充分挖掘學生的天性,使學生的舞蹈動作能夠達到高一層次的協調流暢。從而啟發學生用肢體去表達情緒、抒發感情。增進學生的合作意識。

2、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掌握民族民間舞蹈的風格特點;基本功技巧。身體的軟開度。

教學難點:舞蹈動作要注重手、腳、頭的協調;

3、要注意舞蹈的舞步流動、身體配合。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大多數學生沒有經過正規舞蹈訓練,動作發展也不十分協調。所以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同時讓學生能在眾人面前大膽的表演,提高自信心。對於有些基礎的學生,舞蹈學習會增加難度。

四、教學方法設計

1、注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活動。

2、適當進行成品舞蹈的學習。注重舞蹈課堂的實用性。

3、注重導入部分的設計,以“引趣”貫穿整個課堂教學過程。

4、創造表演機會,多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通過舞台表演以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和舞台表演能力

五、教學評價

1、評價的原則

以激勵為主,關注學生學習活動的全過程。

2、評價的方式主要以“學習過程+期末成績”的形式進行。

3、評價的方案

(1)平時成績,滿20分。學生在課堂表現,出勤率有小組長進行登記,學期末統一統計。

(2)期末考試成績,滿80分。考試內容:所學知識的掌握,成品舞蹈的表演。

(3)成績以平時為主,期末為輔,既要看結果,更注重看過程,以減輕學生期終的課業負擔與心理壓力,提高平時課堂效率。

校本教學計劃 篇2

一、學生分析:

四(1)班有39名學生,經過一年的英語學習,每個學生的英語底子各不相同。一年的英語學習,學的好的學生掌握的很好,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很紮實的掌握聽、説、認讀和書寫。但班級裏很多學生已經兩極分化明顯,很多插班生明顯較弱。

二、內容與目標

1、能聽説讀寫92個單詞或短語以及13組句子和9個單句。要求能

在真實語境中正確運用並能讀懂簡短語篇。

2、能聽説認讀16個單詞。

3、能學會6個手工製作。

4、能聽懂會唱8首歌曲。

5、能聽懂會吟唱12首歌謠。

6、能完成6個自我評價活動。

7、能理解6個幽默小故事。

8、能瞭解6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三、教學目的

1、對於有一年學習基礎的學生要求進一步提高,加強兒童對英語的感性知識,

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培養能力,使學生敢於大膽開口説英語,在理解的基

礎上表演英語。

2、打下較好的語音,語調和書寫基礎。

3、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根據單詞的拼寫和發音規則認讀和拼寫單詞。

四、重點難點:

1、“四會”單詞的教學。

2、每一課的會話的掌握。

3、四會單詞的拼寫。

五、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鑽研《新標準英語》教材,進行課堂的有效教學,提高課堂效率,做到當堂內容當堂掌握。

2、創新運用各種不同英語教學法來輔助教學,如:情景教學法、直接教學法和TPR全身反應法,並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遊戲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英語。

3、創設英語情景和環境,使學生們在一定的英語語言環境裏習得“第二語言”。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打下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和電教手段,創設良好的語言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鼓勵學生大膽説英語,肯定他們的進步(尤其是英語基礎不好的學生),樹立學生的信心,培養學生朗讀和書寫的習慣。

5、注重教材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幫助英語基礎不好的學生,提升英語基礎好的學生。

6、多教授chant和歌謠或小故事等促進學生多單詞和句型的記憶。充分利用教科書中的課文創設栩栩如生的情景,如打電話、購物、生日聚會、野餐、旅遊、問路、看病等,為學生提供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

7、訓練形式多種多樣,手、腦、眼、肢體並用,靜態、動態結合,基本功操練與自由練習結合,單項和綜合練習結合。通過大量地實踐,使學生具有良好地語音、語調、書寫和拼讀地基礎,並能用英語表情達意,開展簡單的交流活動。設計全面、高效的課外作業,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做到整齊、規範、準確地書寫。

六、對學困生的措施:

由於我校大部分是外來流動人口,每個學期學生流動很大,導致學困生有比較多的人數,他們有些是學習習慣一直不好,導致課堂效果差,還有些是以前由於到處流動的關係,沒有學好英語。對於這些學生,目前我採取以下這些做法:

1、請班級裏成績較好的同學給予幫助。

2、在練習中發現問題,在課後給予輔導。

3、安排他們坐在好的學生旁邊。

校本教學計劃 篇3

一、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小朋友剛剛入學,在情感態度方面還很幼稚,有待加強。教師要充分利用每一節課,向學生介紹我們的介休文化,通過對這些介休風俗的瞭解,增強對介休文化的熱愛,對介休的熱愛。

二、教學內容

本學期校本課程教學包括《愛我介休》的文化篇、名人篇、風景篇、風俗篇、特產篇五部分內容。

三、教材分析

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自編教學講義,教學內容以“瞭解介休”“愛我介休”為主題,引導一年級的學生學習介休的古文化、認識瞭解出自介休的名人及事蹟、瞭解介休的`名勝古蹟及風土人情。

四、教學目標

1、學習介休的古文化、認識瞭解出自介休的名人及事蹟、瞭解介休的名勝古蹟及風土人情。

2、通過學生誦讀的形式,培養學生的誦讀能力。

3、通過對介休文化的瞭解,增強學生熱愛介休的情懷。

五、教學重點、難點

1、培養學生熱愛介休的情懷。

2、瞭解介休的名勝古蹟及風土人情。

六、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精心準備,課堂上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如圖片、課件、錄音機等引導學生置疑問難,學習新知。

2、改變常規教學模式,變課堂為學堂讓學生動腦想想,動口講講,動手做做,自主學習,嘗試錯誤,教師只在必要時,給予指導、幫助,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3、充分發揮學習夥伴的作用,讓學生互助學習,團結合作,共同解決學習上的困難。

4、走出課堂,走出學校,將課堂延伸到課外,爭取學生家長的支持,帶領學生親自實踐,體驗樂趣。

七、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次介休歷史沿革、孝文化、水文化

第二次瓷文化、古堡文化及晉商文化

第三次介子推、郭泰

第四次文彥博、介休歷代名人簡介

第五次介休綿山、張壁古堡

第六次介休后土廟、其他風景名勝簡介

第七次風俗篇的“醋仙”王來福——認乾親

第八次風俗篇的兜肚肚——清明節的習俗

第九次特產篇的貫陷糖、洪山陶瓷

第十次特產篇的銀條菜、介休鹿茸、義安老黃酒

校本教學計劃 篇4

一、課程背景

國畫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優良傳統藝術。把國畫作為我校校本課程,有利於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文化,增進學生對傳統文化藝術的理解和熱愛,培養學生特長愛好,提高學生藝術修養,實施國畫教學,有利於整合我校的資源優勢,體現我校的辦學特色,促進我校的發展。

二、課程目標

(一)總目標

通過中國畫教學讓學生了解中國傳統繪畫的悠久歷史和偉大成就,認識中國畫的形式和藝術特色,懂得如何分辨和運用墨色,能夠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用筆和用墨方法。掌握基本的繪畫方法。通過臨摹和寫生能畫出比較優秀的國畫作品。能夠鑑賞一部分優秀國畫作品。

掌握中國畫的分類及其工具特點,瞭解和掌握部分特殊工具的使用。懂得畫面的構圖處理和中國畫的'一般形式處理方式。能自如地表現所繪對象,創作出獨特、優秀的美術作品。

(二)具體目標

1、讓學生懂得如何分辨和運用墨色。明白“墨分五色”——濃、淡、幹、濕、焦,又如何在畫面上運用。

2、瞭解和掌握基本的用筆和用墨方法。明白中鋒、側鋒、逆鋒等運筆方法和其產生的不同意趣效果以及在畫面的運用。

3、掌握幾種基本的傳統花鳥畫法。

4、瞭解墨色和宣紙可產生的一些特殊效果並學會使用。

5、貫穿寫生練習。並能把寫生的內容用國畫的方式表現出來。

三、課程內容

第1課,國畫工具的運用,國畫握筆姿勢的矯正和習慣培養。 第2課,認識筆、墨、色彩。

墨: 焦、濃、重、淡、清。

筆:用筆的中鋒、側鋒、順鋒、逆鋒、提按頓挫等方法及以之造型的特點。

色彩:瞭解顏色名稱,掌握簡單的間色調配。

第3課,學習簡單蔬果花卉的繪畫,如:白菜、茄子、葡萄、枇杷、荷花、水仙、牡丹花等。

第4課,學習簡單昆蟲的繪畫,如:蝴蝶、蜻蜓、螳螂等。 第5課,學習簡單鳥類的繪畫,如:喜鵲、蒼鷺、珍珠雞等。

第6課,欣賞優秀作品,結合優秀作品分析構圖,並創作。

四、課程實施與評價

(一)課程實施

先深入淺出地給學生講明國畫的特點,再讓學生臨摹進而創作,教給學生一些巧妙的繪畫技巧,活動時一個項目一個項目的進行練習。

初段

1、工具材料介紹。筆、墨、紙、硯以及顏料的性質特點。

2、教育學生養成正確的握筆姿勢和良好的坐姿。

3、掌握正確的執筆、用筆和用墨方法。

4、利用墨與彩調配產生的變化與宣紙特性,讓學生在繪畫過程中體驗彩墨的樂趣。

5、讓學生初步瞭解在畫國畫時水分的控制及筆和墨的應用,培養學生的國畫表現能力,會畫簡單的瓜果、昆蟲畫。如:南瓜、山水、辣椒、櫻桃、蜻蜓等。

中段

1、繼續教育學生養成正確的握筆姿勢和良好的坐姿。

2、認識筆、墨、色彩。

墨: 焦、濃、重、淡、清。

筆:用筆的中鋒、側鋒、順鋒、逆鋒、提按頓挫等方法及以之造型的特點。

色彩:瞭解顏色名稱,掌握簡單的間色調配。

3、繼續培養學生的繪畫興趣,較熟練地運用中、側、逆鋒及掌握墨色濃、淡、幹、濕、焦的變化。

4、讓學生體驗中國畫的筆墨情趣,臨摹中國畫。

5、欣賞近代中國畫作品。

6、學會表現花卉、昆蟲畫的一些基本方法。

7、結合以前學過的內容,自由組合配畫。

8、學會收拾整理畫面字畫國畫欣賞,並能落款命題等。

高段

1、繼續培養學生的繪畫興趣中國國畫,較熟練地運用中、側、逆鋒及掌握筆、墨的變化。

2、較好地掌握國畫的一些技法字畫,培養他們的國畫表現能力。

3、欣賞古今中國畫名家作品。

4、介紹一些國畫的基本構圖知識,並能給畫面命題題款。

5、讓學生體驗中國畫的筆墨情趣,臨摹簡單的當今名家水墨花卉、山水、人物。

6、組合創作較大幅及完整的花卉、山水畫。如:絲瓜、牽牛花、葡萄、葫蘆、山水等。

7、學習樹木、山水的繪畫技法,創作體現秦巴山水和地方風土人情的作品。

8、鼓勵學生聯繫生活實際進行大膽創作。

(二)課程評價

1、通過學生的出勤情況給予評價。

2、通過學生的臨摹情況給予評價。

3、通過學生的學習態度給予評價。

4、通過學生的創作能力給予評價。

校本教學計劃 篇5

一、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雖然年齡小,但是好奇心強,學習積極性高,擁有活躍的思維並具備一定的動手能力。根據他們的年齡和心理特徵,此階段的校本課程內容以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為主的橡皮泥製作課。通過捏橡皮泥這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並在活動中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交流和主動創新意識。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熱愛學習、勇於探索實踐的良好品質。

2、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並學會主動交流、合作分享、實踐創新。

3、學習和掌握手工製作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創新意識。

4、培養學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在動手中激發學生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三、教學任務:

充分體現課程活動化,活動課程活動化的原則,以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為主目標,形成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教學活動,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採用個人、小組、班級活動方式,組織好校本課程的實施。

四、教學措施

1、多種形式培養興趣,生動活潑發掘潛能。充分挖掘學科課程的科技含量,有意識、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教育,結合學生特點適當補充一些科普新知識和科學技術研究成果,激發學生的興趣。

2、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教師講授、指導少而精,儘量讓學生多練、多動,多給學生時間以發揮創作空間。

3、採取生動、活潑、有趣的教學方式,呈現一個愉悦、和諧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4、對學生學習中的表現進行及時而且積極的評價,激勵新的創新火花的迸發。

5、教學內容、方法應以學生實際情況而定,教師應從學生的能力、效果等差異出發,因材施教,靈活的作內容形式上的調整,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五、教學內容及進度安排

(略)

校本教學計劃 篇6

一、課程背景

學生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提高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精神和實踐的能力,能真正體會到數學的價值和數學的內涵,並能把它靈活的運用到生活中,讓學生真正的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用應用於生活

二、課程標準

本課程屬於數學學科中的應用型課程,其總體目標是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以數學為主要工具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使數學教學真正做到新數學提出的四個目的(實用的目的、公民的目的、職業的目的、文化的目的)融為一體,讓受教育者“學大眾化的數學”。

其具體目標為:

1.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培養數學的應用意識

2.增強數學學習興趣,善於用數學的思維分析身邊事物

3.知道有關的'數學知識的發生過程,培養數學創造能力

4.初步瞭解數學建模的知識,形成數學建模的基本素質(即有一定的建模意識,建模的心理品質,建模能力和建模知識結構)

三、課程內容與教學計劃

學生學數學、用數學意識的培養

第一講:數學PARTY(1課時)

第二講:一個小數點與一場大悲劇(1課時)

第三講:隊列操練中的數學(1課時)

第四講:立方體的影子(1課時)

第五講: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模型解決實際問題(1課時)

第六講:股市中的數學(1課時)

第七講:7.打折銷售(1課時)

第八講:製作長方體形狀的包裝盒(1課時)

第九講:七巧板(1課時)

第十講:瓷磚的鋪設(1課時)

第十一講:生活中的軸對稱(1課時)

第十二講:三階幻方(1課時)

第十三講:對平均數等數説三道四(1課時)

第十四講:心率與年齡(1課時)

第十五講:學習習慣巧測試(1課時)

第十六講:文學中的數學遊戲(1課時)

四、實施措施:

1、組建興趣班,配備優秀教師、骨幹教師擔任教學工作,進行課題研究。

2、通過家庭、教師瞭解學生。

3、上實驗研討課,課題組內共同備課,互相聽課、評課,共同提高研究水平,力求課題研究與日常教學相結合。

4、學習課改理論、方法,動用文獻資料,調查分析、行動研究,經驗總結等方法獲取資料、積累資料,課題組成員定期進行研討、交流,拿出階段性成果。

校本教學計劃 篇7

據《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和武安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方案》,從我校辦學特色和育人目標出發,本着有效利用現有教育資源,依靠本校教師、學生和家長課程共同開發、實施的原則,實施校本課程教學。

一、校本課程開發的目的意義:

我校校本課程的開發是根據學校地處農村,自然資源、人文資源、社會事業、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優勢,結合我校的傳統和特點,以及學生的興趣和需要,自主開發的適合我校的課程。學校課程的開發打破已有的“校校同課程,生生同書本”的格局,提高課程的適應性和實效性,適應學生髮展的興趣和需要,適應學校、社區發展的需要。校本課程的開發,為教師提供了專業發展的機會和條件,也為學校培植辦學特色創造條件,有利於完善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彌補其侷限性。

二、提高認識,領導重視,全員參與

校本課程是相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而言的一種課程,是指以某所學校為基地,在理解國家課程設置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特點和資源,組織並開發實施的課程。學校將開辦講座,組織教師學習有關校本課程的理論,使教師領會校本課程實施的`要領,掌握校本教材編寫的基本原則。

校本課程的實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必須使所有的教師都參與到課程實施中來。我校科技種植、國防教育、手工製作等科目,涉及的知識面寬廣,內容豐富多彩,對教師的要求也相應地提高了。因此全校教師都要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領導小組成員

組長:石海未

副組長:張麗麗劉騰

成員:郭愛賓趙天亮陳書魁

郝振川樑洪敏石立華

三、校本課程教學的基本原則:

學校課程是由在國家課程計劃框架內,學校自行決定、自主開發的課程,開發主體是學校教師。因此,我校校本課程教學堅持遵循以下原則:

1、合作性:校本課程開發、教學是一種集體配合的事業,學校課程更是如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與專家、校長、其他同事、學生、家長、社區人員等通力合作,發揮羣體智慧。

2、民主性:學校校長、教師、學生、家長構成學校教育的“共同體”,成為學校課程教學的主體。學生需要學什麼,喜歡學什麼,“共同體”裏教師、家長最清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廣泛聽取他們的意見,形成一個民主氛圍。

3、選擇性:校本課程教學要有利於學生全面而主動的發展,讓每一位學生的潛能都獲得充分和諧的發展,使個性得到張揚。因此,教學時儘量為學生提供多樣化、可供選擇的內容,適應學生的需要、興趣和經驗。

4、開放性:校本課程教學時,在資源方面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包括學校、家庭、社區等多方面的資源;在主體方面要充分調動校長、教師、家長、上級領導、專家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參與的積極性,共同進行課程建設。

5、靈活性:校本課程教學時,不求全求大求新,立足本校實際,量力而行,逐步完善。

四、校本課程實施計劃

1、校本課程的實施方法

校本課程的實施通過三個角度來進行:

分層:依據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水平和個人意願,組建教學班,進行分層次教學。

分組:按課程類型、學習內容、學習程度、教學目標等採取多種教學形式以實施課程計劃。研究性課程以實驗班進行為主,班內分組進行。

分塊:校本課程安排在每雙週校本課進行。學校所有教學和活動場所根據課程安排劃分成不同功能的板塊。

2、校本課程教學常規管理:

校本課程的常規管理由教導處和教科室負責,主要負則排課、教師教案的檢查、教師上課情況的檢查、均衡學生選修科目和班級的選擇,監督學生上課的情況。

對學生上課的管理,由班主任負責,由教導處負責檢查學生的上課情況。要求教導處的常規管理方法講究科學,工作要細緻入微,確保校本課的正常運作。

對教師備課的管理和教研、科研管理由教科室負責。學校以教育科研為載體,《太極拳》校本課程具體由張曉鋒負責;《書法》具體由張華東負責;《大棚菜》具體由劉騰火負責;

校本課程在講授的內容上執行校本教材,在講授方法上不同於國家課程,它注重學法指導,強調學生思維的開啟,強調知識的拓寬,課堂氣氛要輕鬆愉快,教學方法要不拘一格。

校本教學計劃 篇8

依據《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從我校辦學特色和育人目標出發,本着有效利用現有教育資源,依靠本校教師、學生共同開發、實施的原則,實施校本課程教學。

 一、 校本課程開發的目的意義:

我校校本課程的開發是結合我校的傳統和特點,以及學生的興趣和需要,自主開發的適合我校的課程。學校課程的開發要提高課程的適應性和實效性,適應學生髮展的興趣和需要,適應學校、社區發展的需要。校本課程的開發,為教師提供了專業發展的機會和條件,也為學校培植辦學特設創造條件,有利於完善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彌補其侷限性。

 二、 校本課程教學的基本原則:

學校課程是由在國家課程計劃框架內,學校自行決定、自主

開發的`課程,開發主體是學校教師。因此,我校校本課程教學堅持遵循以下原則:

1、 合作性:校本課程開發、教學時一種集體配合的事業,學校課程更是如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校長、其他同事、學生、家長、社區人員等通力合作,發揮羣體智慧。

2、 民主性:學校校長、教師、學生、家長構成學校教育的“共同體”,成為學校課程教學的主體。學生需要什麼,喜歡學什麼,“共同體”裏教師、家長最清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廣泛聽取他們的意見,形成一個民主氛圍。

3、 選擇性:校本課程教學要有利於學生全面而主動的發展,讓每一位學生的潛能都獲得充分和諧的發展,使個性得到張揚。

4、 開放性:校本課程教學時,在資源方面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包括學校、家庭、社區等多方面的資源;在主體方面要充分調動校長、教師、家長、上級領導、參與的積極性,共同進行課程建設。

5、 靈活性:校本課程教學時,不求全求大求新,立足本校實際,量力而行,逐步完善。

 三、 校本課程教學常規管理:

校本課程的常規管理由教務負責,主要負責排課、教師上課

情況的檢查。

對學生上課的管理,由班主任負責,由教務處負責檢查學生的上課情況。要求教務處的常規管理方法講究科學,工作要細緻入微,確保校本課的正常運作。

校本課程在講授的內容上執行校本教材,在講授方法上不同於國家課程,要注重學法指導,強調學生思維的開啟,強調知識的拓寬,課堂氣氛要輕鬆愉快,教學方法要不拘一格。

校本教學計劃 篇9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三—五年級共有15個教學班,高年級男生較多,對乒乓球比較喜歡,有幾個同學具備了良好的基礎,球感強,技術比較熟練,女生興趣不高,大部分不喜歡運動,積極性有待提高。中年級整體形式與高年級,但男生比較穩定,遵守紀律,活動的慾望沒有高年級男生強烈,而且會打球的人寥寥無幾,個別人身體協調能力低。女生比較文雅,身體素質低,有待進一步加強。

二、教學內容

1、乒乓球項目介紹 握拍託球 握拍墊球

2、對牆擊球

3、正手攻球 基本步法

4、反手推擋發球

5、左推右攻搓球

6、乒乓球的組合實踐記分比賽

三、教學目標

1、學生了解乒乓球的知識,學習基本的握拍託球,握拍墊球和準備姿勢的動作與方法。

2、學會對牆擊球的技術和方法,學習正手攻球技術和基本步法的移動。

3、學習反手推擋和發球的基本技術方法,掌握左推右攻的技術組合,學習搓球的摩擦動作和方法。

4、通過乒乓球基本技術的學習和練習,繼續提高學生的身體技能和各項身體素質,促進身心全面發展,進一步增強體質。

5、培養學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的思想品德,發展個性,樹立正確的道德觀,結合乒乓球運動的特點,培養敢於拼搏、機智靈活、勇敢頑強和團結協作的精神。讓學生對乒乓球項目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四、教學重點

1、掌握乒乓球理論知識,熟悉比賽規則和方法,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技能,能夠正確接發球。

2、通過基本技術的學習和練習,發展學生個性,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培養敢於拼搏、機智靈活、勇敢頑強和團結協作的精神。讓學生對乒乓球項目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五、教學難點

能夠準確掌握乒乓球基本技術和方法,學會各種技術組合,正確參加比賽。

六、教改專題:借鑑洋思課堂教學模式創新的研究

七、教改思路:

1、通過了解乒乓球知識,讓學生逐步對玩乒乓球產生興趣。

2、通過比賽、競賽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集體榮譽感和進取心。

八、實施計劃的具體措施

1、認真備課、上課,把校本課上活,方法靈活多變,課堂高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課上講解和課外欣賞相結合,有效利用多媒體播放有關乒乓球發展及比賽的具體實況錄像,瞭解乒乓球的發展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堂與課外相結合,讓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參與實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4、師徒結對,兵教兵。課外每位新生都要找一位球技熟練的大哥哥做師傅,共同練習,共同進步。

5、在班級內部舉行對抗賽、競賽等趣味性較強的活動,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培養學生團結協作意識和集體意識。

校本教學計劃 篇10

一、指導思想:

校本課程是充分發揮學校及周圍的資源優勢,挖掘課程資源,滿足不同年齡學生的不同需求,促進學生的個性健康化發展的課程。本學期校本課程將在上學期開發實施並取得成效的基礎上,繼續改進和完善,本着“一切為了學生,培養髮展學生個性特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一學校持續發展目標,把讀書活動滲透在語文教學中,加大管理力度,採取有力措施,力求取得更好效果。

二、課程基本理念

1、本着滿足學生個性需求,給學生最適應的教育,讓學生最快樂的成長,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使他們真正成為一名既能全面發展,又能突出個性的合格國小生。

2、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結合教學內容,採用靈活豐富的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實踐體驗,滿足學生興趣愛好和發展要求,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3、改變學習方式,加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經歷和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校本課程的興趣。

4、通過學習,不斷髮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具備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並能獲取新的知識的`能力。

5、建立學習過程與學習結果並重的評價體系。形成學生認同,樂於參與的激勵性評價形式。

6、為突出校體課程的靈活性和選擇性,按季節和時令選擇相應授課內容。

7、 課程設計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實踐為主。

三、課程內容

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備日常交往的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現將課程內容分為以下幾個教學內容

1、説説習慣

2、尊敬國旗,會唱國歌

3、姿勢正確,書寫認真

4、良好的站立姿勢

5、文明禮貌,微笑待人

6、衞生習慣我知道

7、今天的事情今天做

8、正確坐姿我知道

9、尊敬老師,友愛同學

10、做個認真聽講的好孩子

四、課程實施及建議:

1、課程教學結構:

創設情境小組交流彙報表演師生評價

2、組織形式:

班級授課制

3、課時安排

每週1課時

4、活動地點:

本班教室或根據需要而定

五、具體目標:

1、讓學生知道作為中國人必須要尊敬國旗,會唱國歌。

2、使學生知道正確的書寫姿勢、站立姿勢,瞭解不良姿勢的危害。

能真正做好。

3、懂得生活中要懂禮貌,養成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

4、能夠建立講究衞生的意識,使學生認識細菌的危害,注意衞生保健養成良好衞生習慣。

5、知道“今日事今日畢”的道理,養成今天的事今天做的好習慣。

6、瞭解尊敬老師,團結同學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並真正做到。

7、知道只有養成上課認真聽講的好習慣,才是一個好學生。明白養成好的習慣可以使我們終生受益。

六、課程實施的有關要求

1、認識習慣的重要性。我們可以通過講故事、分析案例等各種方式來進行,使孩子切身感受到習慣的重要性。

2、與孩子一起討論制定適當的行為規範。如定班規,制定習慣培養目標。要讓孩子自己説:習慣這麼重要,我特別需要形成一個什麼什麼習慣。要一個一個地定培養目標,甚至兩個月培養一個習慣,一個新習慣,這都很好。

3、進行形象感人的榜樣教育。用各種教育行動進行榜樣教育,各種各樣的傑出人物都有好習慣。

4、持之以恆地練習。行為習慣需要持久的訓練,習慣培養有很多技術手段,都可以嘗試,但是有一條,一個行為習慣的形成一定要訓練一個月以上。但是這訓練不是天天正步走,而是要進行分析、評估、引導、訓練等等,這是不可缺少的環節。

5、及時而科學地評估、引導。用各種方式表揚,引導。

6、逐步培養良好的班風、校風。如在班級裏誰出現了好的行為,在班裏就得到鼓勵、支持、欣賞;誰有不良行為出現了,就受到反對、批評。在家庭中同樣如此。這對一個人好的習慣發展是非常有意義的。

校本教學計劃 篇11

一、指導思想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華,是中國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們應該生生不息傳播的瑰寶。通過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加強優秀文化薰陶,提高學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質,讓孩子們從小就開始廣讀博覽,日積月累地增長語言文化知識,潛移默化地形成優良的道德思想,並逐漸完善自己的人格,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二、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

1、總體目標:通過組織國小生誦讀、熟背詩文經典,讓他們在一生記憶力最好的時候,以便捷的方式,獲得中華文化的薰陶和修養。

2、具體目標:①培養國小生的注意力和記憶力。②營造濃厚的閲讀氛圍,提升學生語文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③培養國小生讀書興趣,增加文學、藝術等各方面的素養。④通過天天誦讀活動,培養學生持之以恆、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毅力。

三、誦讀內容:

《溪居》等7篇古詩文

論語》《大學》《老子》中精選片段

《山海經》中神話故事

四、教學原則

模糊性原則:不求甚解,只求熟讀成誦。

差異性原則:承認學生個體間記憶思維等的差異性。

自主性原則:允許學生在規定階段完成規定內容外,誦讀更多的經典,並給予相應的評價。

鼓勵性原則:以鼓勵為主,引導學生熱愛經典為根本。

五、教學措施

1、每天利用午間活動時間、集會、路隊誦讀形成常規,選自覺誦讀的學生做帶讀的小老師。教師要提倡見縫插針,積少成多的誦讀方法,充分利用每天語文課前一兩分鐘時間,開展“課前一吟”活動,做到讀而常吟之,“學而時習之”。

2、每週兩節閲讀課時間,進行經典吟誦、演講,分組背、個別背、接龍背、默背……等詩經學習遊戲活動。

3、利用黑板報、手抄報等多種媒體。可在教室中張貼一些學生的古詩文書法作品;在黑板的一角開闢“每週一詩”且定期更換;組織各種豐富多彩的古詩文誦讀活動……凡此種種,旨在創建一個充滿古韻的班級環境,使學生置身其中,隨時受到傳統詩文的'薰陶和感染……

4、不進行嚴格的考核。用孩子喜歡的方式激勵爭優。

5、設立經典誦讀評價卡。評價卡分別由“教師、家長、小組、自評”四部分組成,形成評價體系,使經典誦讀持久、有效地進行。

6、每月舉行一次誦讀擂台賽,評選班級“誦讀大王”、“誦讀能手”或“每月一星”,以此激發學生們的誦讀熱情。

五、教學評價

採用“彈性評價”方式。

每週評價:評價的時間是星期一早上。老師只要用一分鐘,親自考一個學生,會背了即算通過,即給他一顆星。該生即指定為一週的誦讀班長。每天由值周班長領誦。讓他利用下課時間去檢測組長,組長再去檢測組內同學。不能通過檢測的人,記下名字,讓他利用下課時間,拿着書,補念約二十或三十遍即可,補念二三十遍後,不管是否會背,也給他一顆星。

校本教學計劃 篇12

作為一線教師應當從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儘快提高實施新課程的專業化水平。所以,校本培訓是推進課程改革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本年度我校將繼續以校本教研為主要資料,加大教師校本培訓力度,並作為學校工作的立校之本、強校之路、興校之策。

一、指導思想

以提高教師知識水平、業務本事為主要目標,面向全體教師,造就一支師德修養高、業務素質精良、教學技能全面、教學基本功過硬、具有必須教科研本事、適應新時期新課程改革需求的教師隊伍。

二、成立校本培訓領導小組

組長:xxxx

副組長:xxxx

成員:xxxx

培訓領導小組將在學校的領導下,做好本校教師培訓的指導、管理、協助、評估、考核及總結工作,提高培訓質量。

三、培訓目標:

1、經過校本培訓,使教師羣體構成共同的學習願景,改善心智模式,轉變教育觀念,明確學校發展方向,樹立自我發展目標。

2、以新課程改革為導向,深化培訓工作,加強隊伍建設,促進教師的自主成長和提高,建立現代教育思想,優化知識結構,拓寬知識面,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本事。

3、經過培訓,瞭解觀課議課與聽課評課的區別,理解新課改的重要思想,加強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的聯繫,不斷探索學科觀課議課改革的突破點,促進每位教師專業發展,適應教學改革與課程改革的需要,瞭解國內外教育科學研究新成果,能獨立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提高自我反思、自主發展本事。

4、經過學習、借鑑、研討、交流,進一步培養教師在工作中學習的意識與習慣,指導教師學會學習,學會反思,能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本事和教育創新本事,為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奠定基礎。

5、解決教學實際中的困難和問題,總結推廣教學教育經驗,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推進學校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

6、進一步探索以校為本的有利於教師專業發展與崗位成長的培訓實施策略和操作技術,構成以校為本的教研與培訓典型案例。

四、培訓對象、資料和形式

(一)培訓對象:全校所有在職教師。

(二)培訓資料:

1、理解觀課議課理解“觀課”與“聽課”,“議課”與“評課”的不一樣主要有哪些方面?理解“觀課”聽課”議課”評課”的不一樣主要有哪些方面?

2、理解什麼是“點圓式觀課議課”,理解點圓式觀課議課

(三)培訓形式:

1、基於網絡的開放的培訓方式。

利用各類站,充分利用網絡中的教育資源,供給教師一些實用的教師站,利用其豐富的資源,促進教師自主學習。任課教師隨時將學習研究的成果發佈到網上相應的欄目內,用於與其他教師共同探討、學習、改善。定期由學校選出一個反映教育教學熱點、難點、疑點、焦點的問題,作為學習主題,讓教師圍繞主題進行學習討論。

2、基於學校的自主的培訓方式。

以專題講座、課例、研討、觀摩、小組交流等形式,積極探索“參與、互動、合作、探究”的培訓模式,倡導以學習型團隊為載體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網絡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等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使教師在“做中學”、在實踐中反思、研究、提高、提高。每位教師都有權利和義務自主地開展和參加教育教學講座、研究、觀摩、研討等培訓活動。

3、利用外出聽課、學習的機會,有針對性地選派教師外出,學習先進的課堂教學經驗。創造條件“請進來,走出去”,多渠道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

4、關注教師的自身發展,積極組織廣大教師開展自學反思、學示範課、研實驗課,使他們在自反思中逐步成長和成熟,全面提高教育教學本事。

5、充分利用課堂主陣地,紮實開展校本研修活動,促進“有效課堂”的構成。

6、結合舉辦公開課、經驗交流會、座談會等形式多樣的學科研討交流,有效開展各種活動,切實提高教師的專業本事。

校本教學計劃 篇13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以新課程改革為導向,針對學校教學實際問題,建立以課堂為主陣地,以教師研究為主體的校本教研製度,不斷提升教學理念,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進一步優化學校語文氛圍,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二、教研現狀分析:

本教研組共有11名語文教師,憑着“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在教中研,研中教,邊研邊學,互幫互促中,探索適合我們學生語文學習的特色之路。

另外,語文教師大多數擔任班主任,瑣碎的班主任工作牽制了語文老師的許多精力,再加上我們的家長對孩子不聞不問,因此管理學生,輔導後進生又佔據了語文老師大量的時間。由於缺乏經驗,教研成果不太顯著。總而言之,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在討論中解決問題,在反思中提升自己,努力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是我教研組建設的.主要任務。

三、本學期主要工作:

1.渠道獲取教研信息,提高多媒體運用能力。

2.提倡“科研興課”,發展反思能力。每位教師要加強對教學過程、教學活動的反思,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努力向研究型發展。

3.重視個性教育,培養學習興趣。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因材施教。

4.在繼續課的基礎上,探索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有效教學策略。

四、各月活動安排:

九月份:

1.研討制定校本教研活動計劃。

2.年級組制訂學科教學計劃。

3.開展古詩詞誦讀活動。

4.討論如何帶好尖子生與後進生的有效對策。

5.有效課堂教學策略的探索。

十月份:

1.聘請骨幹教師來校指導。

2.最佳教學反思評比活動,並在校園刊登優秀作品。

3.新課程教研活動。

4.相互聽、評課。

5.三年級詩歌朗誦比賽。

十一月份:

1.作文教學研討。(主題:讓學生想説樂寫)

(1)年級組公開課。(低段:柯亞高段:虞豐)

(2)觀看作文教學錄像帶。

(3)徵集作文教學優秀教學設計或教學案例。

2.二年級古詩積累比賽。

3.校優質課評比。

十二月份:

1.課件製作比賽。

2.徵集教學反思、教學案例。

3.新課程識字教學。

一月份:

1.出好期末試卷,提高命題能力。

校本教學計劃 篇14

概述:乒乓球運動於十九世紀末起源於英國,流行於歐洲。1904年前後乒乓球傳入中國,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乒乓球王國”被譽為“國球”。從1959年中國選手容國團在第25屆世乒賽上為中國贏得第一個男子單打世界冠軍,到20xx年北京第二十九屆奧運會中國年團賽全部乒乓球項目的金牌,乒乓球在中國再次掀起乒乓球狂熱,在中國少年兒童打球的人越來越多,我校有很多學生喜歡打乒乓球,為我校乒乓球課程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乒乓球運動的特點:

1、速度快、變化多,素有“聰明人運動”之稱。2、在室內外均可行,不受年齡性別、身體條件限制。

3、經參加乒乓球運動的人可以全面改善神經運動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機能,通過乒乓球鍛鍊有助於培養,勇敢頑強,機智果斷等優良品質。

4、特別對學生從事乒乓球運動,可提高視力,預防近視,提高學生的'反應能力,開發智力,培養良好的吃苦耐勞品質。

教學目標:訓練初級階段基本掌握乒乓球基本站位、基本姿勢和基本技術動作,訓練中級階段主要技術動作要熟練,技術動作之間的銜接能較順暢,整個動作較自然、協調。

教學重難點:腳步的靈活移動,上下肢的協調配合,組合技術動作的練習。措施:抓好身體基本素質的提高,基本技術動作的練習,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練習一段時間就進行輪流打比賽練習。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因材施教。教學進度安排表:

五年級乒乓球校本課程教學安排表

周次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準備教學備註時間第二週隊列訓練、明列隊快靜齊、裝確紀律與要求備齊全、正規基本握拍掌握基本握拍和場地球枱法,基本站位站位方法,熟悉第三至四周乒乓球、球拍姿勢,練習球球性自帶感基本功練習掌握各種基本;第五至六週功練習的方法正反手發球熟練掌握正反;第七至八週練習手發球正手打單球兩人一組打單;第九至十週練習球在30次以上正手位側身掌握正手直拉;第十一至十二週直拉球球的方法跟時機反手推擋練掌握反手推擋;第十三至十四周習的基本技術動作左推右攻練培養學生上下;第十五週習肢協調配合能力正反手基本進一步熟練掌;第十六週功練習,步法握基本功與步法練習練習分組打比賽通過比賽提高;第十七至十八週心理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