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計劃

有關教學計劃範文集錦8篇

欄目: 教學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1.78W

時間一晃而過,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不如為接下來的教學做個教學計劃吧。那麼如何輸出一份打動人心的教學計劃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計劃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教學計劃範文集錦8篇

教學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以新課程理念為理論指導,以推進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為核心,通過課題研究和校本研修,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新課標理念下的數學教學:

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由"關注學生學習結果"轉向"關注學生活動"、"重塑知識的形成過程",課程設計、實施將由"給出知識"轉向"引導活動"。倡導學生主動探索,自主學習,合作討論,體現數學再發現的過程,數學教學不再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而是給學生創造環境,鼓勵學生"觀察"、"操作"、"發現",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合作交流,讓學生髮展自主學習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品質,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我們教師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與學生處於同等地位,是共同的"參與者"、"學習者",是教學過程的"引導者"。

三、現狀分析:

(一)社會背景分析:

隨着素質教育的實施,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提升,對教師的理論素養、個人素質及教育教學觀念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作為教師必須要與新課改同行,適應新課程要求,必須更新觀念、轉變角色,學習掌握新的專業知識、技能,在實踐中不斷的探究、積累、更新,促進自身的發展。

(二)自我分析:

作為一名國小數學教師,我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能與時俱進,能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積極參加校內外組織的`各項教育教學活動,教育教學工作有條理、有計劃。雖掌握了一些先進的課改理念和方法,但卻不能做到每節課都遊刃有餘、得心應手,課堂教學還沒有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除此之外,教育教學理論和高等數學知識急需充電,信息技術方面有待於進一步學習和提高,做事不夠細緻有待於改進,對學生的親和力有待於加強。

四、發展目標:

(一)總體發展目標:

經過努力,在未來的三年中爭取成長為有廣博的學識和豐厚的底藴,紮實的基本功兼精湛的教學能力,並具有強烈"愛心"和"責任心"的優秀教師,為"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的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具體發展目標:

1、師德方面:認真學習相關法律法規,依法執教,愛崗敬業,為人師表,嚴謹治學。

2、教學方面:重温新課標,認真鑽研教材,更新教育理念,學習先進教學方法,儘快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3、業務方面:積極參加繼續教育培訓,注重學科專業知識的培訓,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通過專題講座,教研活動,個人自學的形式,加強職業道德和業務素質教育的學習,促進教師職業道德水平的提高;加強教師基本功的修煉。

4、其他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計算機水平。

五、具體措施:

1、認真學習《義務教育法》、《教師法》、《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等相關法律法規,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做到依法執教,愛崗敬業,為人師表,嚴謹治學。

2、加強師德修養,形成高尚的人格。熱愛教育事業,關心和愛護學生,盡心盡責,教書育人。

3、大量閲讀教育教學方面的理論書籍及相關資料,掌握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手段,為教育實踐奠定堅實的基礎,為靈活駕馭課堂作鋪墊;大量閲讀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書籍,瞭解國小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瞭解他們在這一階段的需求,為達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作準備,盡最大力量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教。

4、重温新課標,把握國小階段的教材內容,做好學習筆記;認真學習和研究課程、教材、教學大綱,明確本學段學習內容以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要求,並分解到每個單元、每個課時,落實到每一個學生身上。

5、認真備課、上課、佈置和批改作業、輔導學困生。備課既要備教材教法、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又要備學生學情,二者缺一不可。上課要做到有備而來,要注重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要有自己的教學模式。佈置作業要有針對性、層次性、科學性,作業批改要及時、全面,要有激勵性的評價語言。認真擬定輔導學困生計劃,使學習困難的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6、積極參加區組織的一年一次的繼續教育培訓活動,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積極開展組內教研活動,並做好記錄。

7、繼續加強兩筆字練習,提高書法水平,陶冶情操。

8、每週上傳博文一篇,將自己的教學經歷、教學反思、優秀案例和論文、教育教學心得記錄下來,一是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二可作為教學經驗交流的資源。

9、每學期讀一些教育教學論著,並做好筆記,一次字數不少於5000字。

10、積極配合教導處的工作,開展好網絡教研工作。

11、繼續深造,加強自身的綜合素質。

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爭取在三年中把自己打造成為學校骨幹、區教學能手,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教學計劃 篇2

1:基本情況分析

六年級共有學生53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26人。學生正處少年時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活動、愛表現、善模仿等特點。他們喜歡新鮮事物,對陌生語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們對外語的興趣。他們喜歡引起別人的注意,重視老師的表揚,不怕犯錯,很少有羞怯感。

他們處在發育階段,尚未定性,發音器官較成人的靈活,因此模仿外語的語音語點遠比成年人容易。他們的記憶力好,形象思維好,但缺乏理性思維,邏輯思維不強。他們愛玩、愛唱、愛遊戲、愛活動,這些都是他們長身體、長體力的需求,他們坐不住,坐不久。這一切都是國小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這個年齡階段的兒童學生外語具有許多成人甚至中學生許所不具備的優越性,例如模仿力、記憶力、可塑性強等。

國小開設英語課可以充分發揮他們學習語言的潛力,通過這個學科的學習提高他們思維品德、文化和心理的素質。外語課可使國小生了解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可以發展他們的思維,開闊視野,擴展他們的知識,豐富他們的經歷;可以提高他們的思想品德修養,樹立國際意識,使他們長大後適應社會、經濟、科技發展和國際交際的需要。六年級的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整體有所下降,兩極分化比較嚴重。所以本學期應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教師應該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始終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注意分層教學,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我作為15年教齡的教師,教法比較陳舊,我要努力進行新課改,把教學經驗和新課改的理論相結合,和同事多交流,多看書,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真正實現教英語的樂趣。

2:教材分析

本新教材系列配套,使教學具有一定的彈性和靈活性,有助於因材施教。這不僅有利於發展不同水平學生的智力與能力,也適合農村地區的國小生的需要,確保他們也能達到《新課程標準》最基本的要求。突出興趣培養,保護和發展求知慾,寓教於樂。

國小六年級英教材突出對學生的興趣培養。教科書全部採用彩色圖畫,情景會話貫串全套教材。緊密結合兒童好新奇、愛活動、善模仿、愛説、愛唱、愛跳、愛表演的特點編排和設計教材的內容與形式。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兒童喜聞樂見的歌曲、遊戲、繞口令、謎語、小詩等和一些淺顯易懂的寓言故事。所以,六年級英語教學不宜以語音、語法知識為主,切忌不顧兒童年齡特徵,進行成人化教學。更不可追求英語學科高標準要求,要把握好程度和份量,不可超出國小生的接受能力範圍。

國小六年級英語課程規定的教學基本要求,如話題的範圍和接觸的詞彙總量(20xx300),及視、聽、説、讀、寫、玩、演等活動能力的要求等應適應這一年齡段的特點。切不可要求過高,造成學生負擔過重。採取方法多樣,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兼收幷蓄、集各家所長,採用綜合的教學路子。情景法、視聽法、直接法、結構法、功能法(交際法)、全身反應法、沉浸法、折衷法、綜合法等,只要有助於教學目標都可以採納。

2.創設情景、相互交流、激勵情意,啟發學習動機,樹立學習信心。充分利用教科書中的課文創設栩栩如生的情景,如打電話、購物、生日聚會、野餐、旅遊、問路、看病等,為學生提供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每當孩子們進入角色,成功地做成一件事,他們便情不自禁,喜形於色,因測興趣倍增、信心加強,動機和情意受到了很大地激勵。

3.練習形式多種多樣,手、腦、口、耳、眼、肢、體並用,靜態、動態結合,基本功操練與自由練習結合,單項和綜合練習結合。通過大量地實踐,使學生具有良好地語音、語調、書寫和拼讀地基礎,並能用英語表情達意,開展簡單的交流活動。

4.設計任務型活動(task-based activities),開放空間,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創造思維。這類活動,可以自始至終引導學生通過完成具體任務活動來學習語言,讓學生為了特定的學習目的去進行特定的語言活動,通過完成特定的交際任務來獲得和積累相應的學習經驗。

課堂上所設計地任務一般都要給一些語境(圖示或文字説明)和詞語提示,但要給學生留有思考和想象地空間,啟發學生動腦思考同思維(convergent thinking),更有利於發展他們地求異思維(divergent thinking ).另外,教學組織和課堂安排靈活,以學生為主體,有利於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1.短時間、高頻率、保證學生多次接觸英語和足夠的實踐量,這樣可以更好地發揮效益,加大每個學生地實踐量。

2.開展兩人小組、多人小組、成行、成排、半班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只有開展這些活動才能使每個學生充分地參與課堂實踐,才能體現出語言的實踐性,才能實現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性。

3.課堂上課桌椅的擺放形式根據教學的需要採用不同的方式-秧田式、半圓式、全圓式、雙圓式等,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開展各種教學活動。這樣做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培養起互相關心,合作團體精神。

3: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初步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2、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及書寫基礎,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

3、使他們初步具備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能使用日常交際用語,進行簡單的交流,做到大膽開口,發音正確。養成響亮清晰讀英語、説英語的習慣,認真模仿語音、 語調,以培養語感。

4、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造能力。

5、適當介紹中西方文化,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世界意志,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6、能在圖片、手勢、情境等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清晰的話語和錄音。

7、能在完成某個任務(如塗色,小製作)的過程中學會相關的詞句,並且培養動手能力。

8、能演唱已學過的英語歌曲,誦讀已學過的歌謠。

4:教學措施

1、以活動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用,從而保證學生英語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

2、通過聽、説、讀、寫、唱、遊、演、畫、做等形式,進行大量的語言操練和練習。

3、設計全面、高效的課外作業,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做到整潔、規範、正確地書寫。

4、培養學生拼讀音標的能力,確保學生自主學習的質量。

5.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打下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和電教手段,創設良好的語言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6.在教學過程中,採用情景教學法,讓學生身臨其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學生 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

7.活用教材,根據學生會的實際情況,將每單元各個板塊重現組排降低難度。

教學計劃 篇3

隨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發揮學生個性,更好的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是高中段教育形成特色的關鍵。我校根據社會要求的廣闊性、時代發展的多元性,發揮辦學主體的能動性。自1993年開始創辦美術特色高中辦學模式。辦學多年,因學生文化,專業素質較好,得到社會的廣泛好評。

素描是美術特色班的專業基礎課之一,要使學生在有限的課時裏掌握素描的表現技法,教師不但要有較深的理論知識和過硬的專業基本功,還要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經過多年課堂實踐,我發現了幾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討論法

素描教育中可採用討論的方法。展示所有學生的作品讓學生學會自己思考自己搜索,自己推理,自己判斷。討論中教師提出問題,展開思路,幫助學生自己思考。教師可以提這樣的問題,如“哪幅作品畫得特別好?好在哪裏?”“哪些作品畫得效果不夠好?原因在哪裏?你如何去修改?”等問題,可以讓每位學生評説,自由發言自由爭論,老師對學説的發言作點評、指導。此種討論法可以幫助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判斷,學會用語言表達繪畫。

二,單一法

習慣的素描教學中,常常是讓學生的作業從打輪廓、畫明暗大效果到仔細刻畫全過程的作品。學生一次一次地重複的綜合練習。但一張素描作業中包含許多的要求:構圖、比例、結構、明暗調子、質感、空間感等等,學生很難一下子都把握,往往一次又一次的從頭到尾的綜合訓練中進步不多。素描課實施的單一訓練,就是把作畫各重要步驟做最徹底的基礎訓練。例如可做單一的構圖訓練,質感訓練等等。單一的質感訓練可讓學生畫單純的'布的質感表達,玻璃器皿表達,金屬製品表達等等。在此訓練中老師對學生的作業進行指導、糾正、認定,這樣不僅使學生學到了紮實有效的技法,進度和質量也得到了同步提高。

三,綜合法

在幾種徹底的單一基礎訓練後,可讓學生做綜合練習,完整地畫一張素描作業。把在各種單一訓練中的體會運用於綜合作業之中,這時的綜合訓練會有意想不到的極好效果。

四,分組法

學生的水平高低不一,能力大小不等,對他們的要求也就不能一刀切。在教學過程中,我把全班學生大體分為三個部分進行教學。第一組,對程度較好的學生,要求他們除完成計劃內的學習內容外,提前學習下部分內容,自選內容多畫多練。第二組,中等水平的學生,要求他們只完成計劃內的學習內容。第三組,較差的學生,對他們降低要求,減少難度,多進行個別輔導工作,使他們儘量跟上班級的學習進度。這樣不僅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做到因材施教,而且激發了學生的進取精神,培養了尖子生,有效地提高了課時利用率。優點是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在同一課堂上,運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分步施教。它順應了不同學生的認識水平,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個有效的教學方法。

五,比較法

在畫面作業基本完成的時候,要注意從整體來檢查畫面大關係。三種基本的色調:黑(最深的色調)、白(最亮的)、灰(色調豐富的中間色),有三種不同的色調,畫面的層次就清晰,畫面的效果就響亮。素描寫生對象表面的明暗、虛實、強弱都有一定的規律,如果畫面沒處理好它們的規律,那就會使畫面零亂,缺乏整體感。學生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盯着局部不放,每個局部都畫的很完整,致使局部與局部之間沒有聯繫,互不相讓,象一盤散沙。沒有整體的局部再精彩、再深入也是毫無意義的。沒有整體感的素描,是不成功的作品。

如何解決整體與局部的關係,最好的辦法是比較,比色調的深淺,比形體比例的長短、寬窄、大小,比透視關係的遠近、虛實。根據這種比較畫出來的物象,才是客觀對象真實存在的一面。

六,談心法

素描是一門看似枯燥乏味的學科。對於只求“升學”為唯一目的的一些學生來説更是學的辛苦。教師應該瞭解學生的個性和情感,關心和愛護學生。不用訓斥、嘲笑、命令、冷漠的語氣批評學生,用平易近人、推心置腹的話語和學生交流,瞭解他們的需要、動機、目標及態度,有力的調動學生個體,誘發學生的求知慾。在素描人像教學中,我就是在和學生的交談中瞭解到他們有偶像,更喜歡畫偶像,於是課外作業就是讓他們畫自己喜愛的影視明星。由於是學生髮自內心想表達的東西,因此教學效果特別好。七,創作法

大學聯考美術專業的考試,素描越來越多的考默寫,這樣在平時的教學中除了打好寫生的基礎,更要教會學生如何自己創作默寫。教學中我在使學生掌握科學的觀察方法和規律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藝術感受力和創造性。在靜物寫生與創作階段,同時擺出多組內容、色調各異的靜物,供學生選擇,並讓學生按個人愛好和理解自己動手擺靜物,組織畫面。同時比較客觀地向學生介紹各種繪畫流派,欣賞不同風格的優秀作品,擴大視野,鼓勵學生去研究和嘗試不同的表現技法與表現形式,發展其興趣傾向和特長,從而培養學生的藝術創造能力。創作嘗試教學法在於教師教給學生技能的同時,也教給了他們學習的方法,思維的方法,提高了他們的技能素質,為終身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教學計劃 篇4

一、 教學內容:

籃球原地單手肩上投籃

二、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和理念

旨在落實並推行體育新課程,貫徹“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發展學生的個性,開發學生潛能,並結合我校高一年級學生好動、好學、興趣廣泛、模仿能力強等特點安排教學內容。因此,在課的教學設計上,本着求實、拓展、探索、創新的新課程思路展開,在教與學上既強調教師“教”的重要性,又突出學生“學”的主體地位。

本課在教學設計中,着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安全意識和自我評價能力,使學生的興趣得到培養,學習方法得到掌握,學習能力得到提高。在教學中通過多種途徑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公平競爭、頑強拼搏的優良品質,讓學生在身體鍛鍊的同時,潛移默化地進行了品德的滲透,體現了體育的教育性原則。

三、教材分析:

籃球運動是一項以投籃得分為目的,集體對抗的球類運動項目。籃球活動是由人體的基本活動跑、跳、投所組成的,可以促進學生上下肢、骨骼、肌肉的發展;提高其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素質。經常參加籃球運動還可以提高神經系統的靈活性、思維的敏捷、判斷力和

應變能力。所以籃球運動是一項具有很高鍛鍊價值的運動項目。

本課教學內容是籃球運動中原地單手肩上投籃。原地單手肩上投籃是籃球各項基本技術中最重要的一項。投籃動作的標準與否是實戰中影響投籃命率的直接因素。在高中階段要使學生在掌握動作的'同時,應使學生對動作有正確的認識,培養不斷自我修正動作的能力,使動作規範化,提高投籃的命中率。為以後的教學競賽和學生終身體育打下良好基礎。

四、 教學目標分析

1、認知目標:使學生掌握單手肩上投籃的要領,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在學習中能夠主動的去觀察、記憶、思維、討論、實踐,從而推動學生技術水平的提高。

2、技能目標:通過籃球原地單手肩上投籃技術的學習,使100%的學生能完成這一技術動作,60%的學生能投出高質量的球,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通過課上學生之間的分組交流使學生體驗到運動、學習、挑戰的樂趣。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自信、機智及互相幫助、團結協作、公平競爭的觀念、研究學習能力 作學習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自我評價能力。養成終身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

五、學生情況

本課教學對象為高一年級學生,學生來自不同的各個國中,體育的運動技能有差異,他們的運動系統、呼吸系統的功能日趨完善,運動能力接近成人水平。同時他們基本較強的觀察力創造力和自學能力,本課採用了講解、示範、啟發、模仿、創新、競賽等教學方法,以及各種新穎的練習方法。分步分層的遞進,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潛在能力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六、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原地單手肩上投籃技術

解決辦法:通過教師講解、示範、學生探究性練習、合作性練習、分組討論等方法解決。

難點:動作的協調性

解決辦法:

1、徒手模仿練習。學生根據教學掛圖及及教師的示範動作,模仿原地單手肩上投籃動作。

2、熟悉球性的練習。學生自由練習或組合練習,充分發揮想像力,用已學過的各種方法進行傳球練習。

七、場地器材:

1、場地:籃球場2塊;2、籃球若干,球筐若干,錄音機1台

教學計劃 篇5

一、全冊教材分析:

學習內容:十個Module均以話題為綱,圍繞話題進行對話式的語句呈現。話題涉及到:

Changing,Grandparents,English Food,Library,Decisions,Travel, Communications, Discussion, Lettersfrom Abroad,Preparations.這些學生身邊的、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學生學起來應該很易於接受,並能很好地激發他們的興趣。

二、教學內容分析:

本學期是國小英語二級目標的第二個學期,是《新標準英語》國小階段學習的一個頂峯階段,也是學生能否順利地從一級聽説為重點的學習轉向以聽説為主、讀寫為中心的學習的一個關鍵的階段,本學期的教學要在上個學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強化聽説能力,並同時形成初步的讀寫能力。隨着讀寫要求的提高,在這個階段,應該讓學生從以活動為主的動態學習逐漸過渡到以閲讀為主的較為靜態的學習,因此在課堂上要逐步減弱活動式學習的分量,逐步加大課堂中閲讀與書寫的分量。教師在教學中要有目的地轉變三四年級教學的方式,做到心中有數,逐步過渡到高年級英語的教法,由於學生有前兩年多的學習的知識和能力的積累,在教學中,可適當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促進他們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三、五年級下冊教材的`基本概況:

1.總體介紹:本冊教材共有10個模塊(Module),內含一個期末複習模塊。每個模塊分為兩個單元(Unit)。

第一單元 Unit1 是語言呈現單元該單元的主要目的是: 使學生在相對真實、完整的語境中接觸、體驗、理解語言;

特點:- 第一人稱人的對話,呈現單元主要語言結構;– 教學重點是理解、體會語言的運用;– 教學手段:以 聽説為主,閲讀為輔,引導學生觀察對話中人、物、環境,通過文字、插圖等信息理解意義。 Look, listen and learn: 在真實、完整的語境中呈現新的話題、功能、詞語和句型等。 Listen and say 提煉出的語言就是這一模塊的教學目標。 旨在通過情景對話,着重訓練聽説技能,提高會話能力;Game / Look and say/Act/Listen and do/Ask and answer/ …通過遊戲、表演、採訪等活動鞏固所學內容,培養聽説讀寫能力和注意、觀察、記憶、思維、想像等能力, 每課的重點句型操練主要體現在這裏。

第二單元是語言擴展和語言練習單元Listen and say: 以圖為主,,旨在通過比較真實的語言情境聽懂、理解操練本模塊主要句型。Ask and answer/ Ask and guess/ Listen and say /point and say 提供了主要句型,旨在通過比較真實的語言情境用滾動的方法操練本模塊主要句型和已學過的內容。Listen and repeat 通過聽、讀所提供的單詞及其字母組合,根據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發音規律來引導學生運用直拼法來掌握單詞的拼讀和書寫,即培養學生見詞能讀、聽音能寫的能力,同時也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語感。Listen and say, then chant/sing 通過誦童謠、唱歌曲等活動進一步激發興趣,活躍身心,練習鞏固所學內容,幫助學生提高語言的流利程度,

幫助學生記憶所學的語言,培養聽説和思維等能力。(三個目的:培養學生的語感和節奏感, 提高發音的正確性, 介紹一定的西方文化)

教學計劃 篇6

教學目標:

1、利用工具書熟練掌握生字,翻譯、理解課文內容。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反覆朗讀中形成初步的語感,使學生受到美 的薰陶,豐富其文學素養。

3、學習本文抓住特點描寫三峽自然景物的方法,體會文章整體佈局的妙處。

4、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想:

1、多媒體教學。以優美的畫面、悦耳動聽的音樂吸引學生,使學生產生探索的興趣,形成強烈的求知慾望。在視聽想象中,鍛鍊學生的思維,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情感。

2、讓學生懂得可以利用圖書館、網絡媒介等來查找自己所需的資料,培養學生利用資料解決問題意識。

3、學習本文抓住特點描寫三峽自然景物的方法,使學生能夠在練習中模仿運用。

教學重點:

抓住特點描寫三峽自然景物的方法,體會文章整體佈局的妙處。

教學難點:

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反覆朗讀中形成初步的語感,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豐富其文學素養。

教時安排:

兩課時

課前準備:

1、佈置預習:①反覆朗讀讀課文,藉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畫出文中不理解的詞或句子,利用資料翻譯全文。②預習課後練習一,準備與同學們交流。③用行楷抄寫課文。

2、教師要準備的一些資料(如:“告別三峽”文化專題--三峽畫展、詩三峽;三峽風光圖片;錄音;自制教學掛圖等),以便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方式:

活動式、研討激發式。

教學內容、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先欣賞“三峽風光”(以《長江之歌》為背景音樂),後解説:20xx年11月6日,具防洪、發電、航運等綜合效益於一體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明渠截流工程取得成功。20xx年10月26日,三峽工程開始第二次蓄水,三峽水庫的水位在135米的基礎上悄然漲到137.4米,10月31日,壩前水位提高到139米。如此美麗的自然三峽就這樣被歷史分為兩段:一段永遠沉入水底,這是令人遺憾的;幸運的是還有另一段烙印在了我們的記憶中。烙印在我們記憶中的,除錄像、光碟、圖片外,文學作品中也保存了自然三峽的美麗。這一節課開始我們就一起來研讀我國北魏時期著名的地理學家酈道元面對祖國的大好河山,為我們寫下的一篇膾炙人口的遊記散文--《三峽》。播放《三峽》一文錄音。

二、欣賞了三峽壯麗的風光,聽了《三峽》一文的錄音,你能説出三峽最美之景是什麼嗎?

學生自由發言,師生共同總結。

三、大家想不想用畫筆把三峽最美的景畫出來或用自己的話把它描述下來嗎?

同學們分組合作,再讀課文,理解句意,並施展自己的才能,潑墨弄文,展現這美麗的風光(如對課文理解有困難的地方,可與同學或老師交流解決)。

四、展示交流,共同總結三峽山峻水急等特點。

五、默讀,體會作者思想感情,交流感受。

六、本課時小結

七、拓展與延伸(作業)

要求學生課後利用圖書館、網絡媒介、書店等,再蒐集其他寫三峽風光的詩句、圖片或自己根據課文內容創作。

提供參考網址給學生:

三峽古詩選集:

三峽風光資料(包括文字介紹和圖片):

三峽工程的全面介紹:

第 二 課 時

一、交流、展示學生課後蒐集的三峽風光的詩句、圖片或自己根據課文內容創作的作品。

交流、展示後,教師補充:①“告別三峽”文化專題--三峽畫展、詩三峽(李白《早發白帝城》必不可少);②三峽風光資料,包括文字介紹和圖片。

二、研讀課文、分析、體味、探究文章寫景的方法

1、聽錄音,指導學生朗讀,從整體把握課文。

正音:闕(que) 嶂(zhang) 曦(xi ) 巘(yan) 屬(zhu)引 哀轉(zhuan)

劃分句間停頓點撥:

第1自然段:自/三峽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第2自然段: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第3自然段: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清/榮/峻/茂

第4自然段: 每至/晴初/霜旦。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2、請2-3名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學生仔細聽後指出他們的優點和不足之處。教師點撥後再聽錄音。

3、朗讀比賽:分小組或男女生比賽的形式進行,以激發學生的讀書的積極性。

4、討論:疏通文意(六人小組進行討論,每兩個小組討論一個文段,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然後把意見綜合到一處,教師只起點撥、引導的作用)。

5、在初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討論:

①文章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三峽雄偉秀麗的風光的?抓住了三峽的什麼特點?

②為什麼描寫山勢只有寥寥數的筆勾勒?描寫江水不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順序依次,而是首先寫夏季,並將春冬二季合為一體?

③作者描寫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聲有情,請你找出表現形、色、聲、情的關鍵詞語,並認真體味。 討論後教師歸納:

文章整體是先寫山,後寫水,作者思路清晰。寫景時動、靜結合。

山(兩岸連山,羣峯對峙)

水(夏:大水猛漲,江流湍急;冬、春:素湍綠潭,清榮峻茂; 秋:林寒澗肅,哀猿悽清。)

文章着重描寫山高峯峻以及由此帶來的江水四季變化。夏季是水旺的時候,秋季是水枯的時候。夏、春冬、秋的記敍次序,是根據水由旺到枯的變化過程來安排的。春冬二季之所以合在一起寫,是因為水的狀況比較接近,並不是一般性的'略寫處理,以寫景為主要內容的三段文字,是以“水”為線索貫穿起來的。

作者描寫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聲有情。如:文中描寫春冬二季的景象,以“素”、“綠”繪色,以“湍”、“懸”、“漱”繪形。這些皆與“清榮峻茂”相照應。而寫秋景,則重在繪聲,“長嘯”、“悽異”、“哀轉”,渲染了肅殺的氣氛。其描繪手法因時而變,因景而異,顯得變化多端,搖曳生姿。而作者的情感則藴涵其中,一個“趣”字,確切地表達了此時的愉悦之情,而末段的“悽”字,既是對猿聲的描述,也是對秋景所觸發的感情。

本文一共只有155個字,卻概括千餘里,包容四季景色,羅列山水草木,清猿怪相,有動有靜,可見,我們祖國的大好河山確實是美不勝收的,同學們一定要熱愛我們美麗的祖國河山,為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

6、指導學生背誦課文。(圖文結合使學生更好地感知、記憶課文。)

三、課文質疑

學生質疑,由學生或老師釋疑。師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讚揚勇於質疑的精神。

四、本課時小結

五、拓展與延伸(作業)

蒐集資料,寫一篇作文描繪黃河(或自己熟悉的河流)古今風光,注意用上本文的寫法,並儘量使文章自然、流暢、生動。

教學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為加強我校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我校優秀藝術人才,經校領導批准,決定開設美術素描興趣小組。本興趣小組宗旨在於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愛好、增長知識、提高技能、豐富學生的課餘文化生活,為今後我校培養美術人才起着積極推動的作用。

二、活動目的:

1.學習素描的基本知識和繪畫方法,鍛練同學科學的繪畫理念。教學中以短期素描、長期素描相結合;以素描、速寫相結合。在適當的教學中進行色彩的基本練習。

2.在教學中鍛鍊學生對事物認真觀察的能力,手的表現力,及對素描、對速寫、對西方繪畫科學的認知。

3.讓孩同學明白素描、速寫是繪畫的基礎,加強孩子的意志鍛鍊,培養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

三、活動地點及時間:

地點:體藝組辦公室

時間:兩週一次星期五下午

四、活動內容及形式:

1、使學生系統瞭解一些簡單的美術常識知識,(美術種類,繪畫工具,素描基本繪畫方法)。

2、以素描為主,一對一對學生進行素描基礎培訓(石膏幾何體、靜物、石膏像)。

3、凡有繪畫比賽,輔導學生自己創作作品。

第三——四周:

單個幾何體寫生配單色襯布,如球體、正方體、圓錐體、稜錐體、圓柱體等,初步學習素描造型的觀察方法、構圖知識、簡單的.透視知識,簡單的明暗關係。

第五——六週:

主要進行兩個幾何形體及貫穿體寫生,深入學習平行透視和成角度透視知識、構圖知識等,經過本期的學習,學生作品基本達到:構圖適當,比例形體基本準確,結構完整有簡單的黑白灰關係。

第七——八週:

主要進行多個幾何形體組合寫生(三個以上)及陶罐、水果等其他三個以上的靜物寫生配合單色襯布及穩定光線,深入學習素描造型知識,通過本期的學習,畫面達到構圖完整、比例、結構準確,能較好的表現幾何形體的立體感、明暗關係明確。

第九——十週:

訓練學生進行陶罐與兩至三個幾何體、水果、玩具等靜物組合寫生,配有灰色襯布和穩定光線,繼續學習訓練素描造型知識和繪畫技巧。通過本期的學習,使畫面構圖完整、比例、結構準確,黑白灰關係明確,能較好的表現各靜物的立體感和質感。

第十一——十二週:

靜物增加:瓷碗、白盤子、各種水果、石膏手、腳或個別石膏五官寫生訓練,深入學習素描造型能力,畫面:構圖完整,比例形體準確能準確的表現物體的立體感和質感,刻畫深入。

第十三週——第二十週:

主要進行石膏像五官寫生(口、眼、鼻、耳、大衞局部)訓練及速寫訓練。畫面構圖完整、人物五官比例透視準確、素描關係完整、刻畫深入,有質感和體積感。

教學計劃 篇8

一、教材內容分析

本節內容將技術的性質與技術設計聯繫起來,是由技術向設計過渡的小節。教材首先從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設計的角度引入設計,然後從技術設計的辨證關係進行闡述,最後對全書涉及的設計進行了界定,指出這裏的設計側重是技術產品的設計。這節內容對本冊教科書涉及的設計進行了界定,有選擇性地對技術與設計的關係、技術與設計的重要知識進行介紹。它是本冊教材學習的基礎,也是培養興趣的關鍵內容。

二、教學對象分析

學生在生活中已產生了一些設計的觀念,但對技術與設計的關係並不瞭解。而高一年級的學生較國中時期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使學生對技術與設計的辯證關係的理解更加容易。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理解技術與設計的關係,學會分析設計在技術發明和革新中的作用。

②瞭解技術發展對設計產生的重要影響。

③理解設計的豐富內涵。

2、過程與方法:學會分析設計在技術發明和革新中的作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打破設計神祕感,形成正確的技術設計觀。

四、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技術與設計的辨正關係和技術革新對設計的影響

2、難點:理解技術設計與藝術設計側重點的不同

五、教學策略與方法

1.通過案例分析,組織討論,理解設計在技術發明和革新中的作用以及技術發展對設計產生的重要影響,感受設計的重要性,領會技術與設計的辨證關係。

2.通過舉例、圖片和實物展示,領會設計的豐富內涵。

3.教學方法:師生互動探究式學習

4.課時安排: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第一章我們已經學習了技術及其性質,已經清楚的知道了技術的根本目的是要解決人們的實際問題,而要產生解決方案,主要是通過設計這一個手段,因為通過設計,人們可以把自己或他人的創造性想法具體化,制定出可供實施的具體技術方案。在我們身邊處處可以看到的設計,請大家看幾幅產品:

(展示幾幅經典的產品設計圖,幾幅不成功的產品設計圖)

二、講授新課

1、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設計

設計存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設計就像説話走路一樣自然,也和空氣一樣無所不在。設計帶給人類生活意義與快樂,並直接衝擊着個人與環境”。從本質上説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設計。就拿我們最熟悉的自行車的發展為例,我們來看看設計是如何促進自行車技術的發展。(展示“自行車的發展史”)

討論:現在又哪種形式的自行車

讓學生快速閲讀書上的案例:“書寫工具”和“電動剃鬚刀”。

結論:一項技術的創新需要設計,一個技術產品的更新需要設計,一項新工業的改進也需要設計。設計促進技術的革新。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設計。

2、技術的更新對設計產生重要的影響

思考:人類經過了幾千年,知道1888年才設計出這種“安全”自行車,為什麼以前沒有設計出來呢?

歸納總結:安全自行車的成功有賴於標準化生產技術的發展。從1880年開始了大量生產無縫鋼管,這使堅固的輕型框架的生產成為可能。因此説技術是設計的平台,沒有技術基礎,設計將難以表現和實現。

請同學看書的上案例:“達芬奇的飛行器”

總結:技術是設計的平台,技術的進步直接制約着設計的發展,先進的技術可以使人們的設計得以實現。

請同學舉出有關這方面的例子(打包的思考、登月計劃)。

當人們沒有掌握航天技術時,人們通過嫦娥奔月的神話幻想中登上月亮,它雖在當時是不現實的,但它鼓舞人們用科學技術把想象變成現實。

總結:技術更新為設計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使設計的主題更加豐富,設計的表達方式更加多樣,設計的效率更高。

讓學生快速閲讀書上的案例,並讓學生回答所瞭解的燈具的品種有哪幾種,大膽設想所在的多媒體教室還可以安裝什麼樣的燈具。並舉例我們日常生活中有那些特殊的技術更新的例子。

總結:技術進步促進人們設計思維和手段的發展。

3、設計的豐富內涵

應該説,人從早晨睜開眼睛就開始設計,例如早上起牀,是先把衣服穿好呢還是先刷牙?那麼,這是不是我們這本書裏指的設計呢?

① 技術設計的概念

一般意義上的設計指的是綜合設計,它涉及廣闊的領域,而技術世界中設計指的是技術設計。它和我們一般意義上的設計不同。技術設計是具有本領域的獨特性,是根據技術的根本目的而展開的。具體領域設計包括技術設計、藝術設計等。

技術設計側重於功能、結構、材料、程序、工藝等

藝術設計側重於欣賞、審美,更強調感覺的需要

展示電飯煲、候車亭、雕像、首飾等圖片,讓學生判斷是不是技術設計。

②總結:技術設計和藝術設計是緊密聯繫的。現在產品的設計既要考慮到實用的價值,也要考慮到美觀的需要,本書涉及的設計側重於技術產品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