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計劃

國小教學計劃合集4篇

欄目: 教學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9.63K

光陰如水,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需要好好的對接下來的教學進行計劃了。你知道領導想要看到的是什麼樣的教學總結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教學計劃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小教學計劃合集4篇

國小教學計劃 篇1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內容

教學內容包括:一個因數是一位數的乘法,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千米和噸的認識,混合運算和兩步應用題,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

1、一個因數是一位數的乘法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一個數乘一位數的乘法的基礎上,學會乘法豎式的寫法以及口算100以內兩位數加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進一步學習一個因數乘兩、三位數乘法的基礎。本單元先學習口算乘法,再學習筆算乘法,包括第一個因數中間、末尾有0的乘法。這樣編排,有利於學生掌握一個因數是一位數的乘法的 計算方法,為以後的進一步學習做好準備。

2、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表內除法,學會除法豎式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本單元,被除數擴展到萬以內的數,商也隨之擴展到兩、三、四位數,計算過程比較複雜,為了使學生掌握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教材先安排口算除法,再學習筆算除法,包括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這樣編排,有利於學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算理及方法,為進一步學習除數是兩、三位數的除法打好基礎。

3、千米和噸的認識是學生建立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千米”以及“噸”的實際觀念,它要求學生認識“毫米”、“分米”、“千米”的 實際長度和“噸”的實際質量,要掌握單位之間的進率和化聚的方法。。

4、兩步計算式題和應用題是在學生學習了加減混合運算、乘除混合運算、乘加(減)或除加(減)兩步計算式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裏要求學生進一步學習四則混合運算順序,並要求學生用遞等式計算。應用題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並掌握一步計算應用題的基礎上,開始學習數量關係比較明顯的加減兩步計算應用題,以及以“求剩餘’’為基本數量關係(減數是兩數之和或兩數之積)、以“相差關係”為基本數量關係(比兩數和多幾、比兩數和少幾)和以“求和”為基本數量關係(比多求和、比少求和)的兩步計算應用題。

5、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礎上,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進一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並計算它們的周長,繼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為後面進一步學習幾何初步知識打下基礎。

(二)教材特點

1、重視口算教學,適當加強口算訓練。本冊教材對萬以內的減法、一個數乘一位數和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編排做了適當修改。中、高年級要適當加強口算訓練的精神,教材把口算另列小節進行教學,一些計算的編排都是先學口算,再學筆算。這樣有利於學生掌握口算方法,提高口算能力,為學習筆算做好準備。

2、重視教學筆算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為了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筆算的計算方法,萬以內的減法、一個數乘一位數和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都是按計算方法要點進行編排的。例如一個數乘一位數,先學習第二個因數去乘第一個因數各數位上的數都不進位的,着重解決乘的順序和積的對位問題;然後學習積需要進位的乘法,着重解決進位問題;最後學習第一個因數中間、末尾有0的乘法,着重解決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的問題。又如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教材在編寫時注意由淺人深,由易到難,先學習一位數除兩位數,再學習一位數除三、四位數,最後學習商的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編寫時,每次都是先教學被除數的首位夠商1的,再教學被除數的首位不夠商1的。這樣編排,有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計算方法,突出重點,解決難點,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兩步計算應用題按基本數量關係相同,解題思路相近的原則分組進行教學。在萬以內的減法這一單元中,教學數量關係比較簡單的加減兩步計算應用題。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兩步計算應用題的結構,並學習用綜合法分析數量關係的方法,為進一步學習兩步計算應用題做好準備。

4、應用題的教學重視引導學生分析數量關係,掌握解題思路。本冊應用題注意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應用題中所陳述的事實貼近學生生活,便於學生理解。編擁嘲題,通過線段圖揭示數量關係並提示解題思路,引導學生根據題目的具體情況採用分析法或綜古怯進行分析。在練習中編排一定數量的題組對比練習,使學笙進一步理解應用題的結構和基本的數量關係,掌握解題思路。

5、通過操作、觀察等方法,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本冊教材的編排注意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例如教學除法的驗算方法時,教材通過計算準備題中的四組題目,引導學生觀察每組上下兩題之間的聯繫,啟發學生自己概括出“商乘除數等於被除數”的驗算方法,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6、因材施教,區別對待。本冊教材安排了一定數量的練習,使絕大多數學生經過努力都能達到基本要求。對一些學有餘力的學生,教材還安排了一些綜合性較強的帶“苦”號題目和思考題,通過練習,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能力。

7、教材的編寫,既考慮教法,又體現學法。例如,本冊教材及教學參考書均按課時編寫,練習分層次編排,既為教師提供“教什麼”和“怎樣教”的思路,又不排斥教師重組教材、自由發揮的主動性。同時也注意引導學生從現有的知識出發,通過實物、圖形的演示,學具的操作,啟發學生思考,使學生知道怎樣學,從而掌握學習的方法。

二、教學目的:按《教學大綱》所規定的教學目的完成。

三、教學措施

1、重視基本口算和筆算的訓練,培養和逐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本冊教材編排的計算內容較多,萬以內的減法、一個數乘一位數的乘法、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都是學生繼續學習多位數四則計算的基礎。要保證學生切實學好,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講清算理,揭示規律。學生能否正確、熟練地計算,很大程度上與理解和掌握數的概念、運算的意義和計算方法等有着密切關係。對於一些計算方法,教學時,要通過直觀演示、學具操作象生理解算理,掌握方法,並能應用方法進行計算。

(2)、加強基本訓練,打好計算基礎。加強基本口算訓練,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基礎。

(3)、培養良好的計算習慣。要注意培養學生認真仔細計算、書寫工整、格式規範、自覺檢驗等良好的計算習慣,確保計算正確。

2、重視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係,培養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在整數應用題教學中,一步是基礎,兩步是關鍵,也是難點。學生解答兩步計算應用題的難點在於不會有效地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係,找出中間問題,提出解答方法。針對這種情況,在教學中應把着眼點放在培養學生分析數量關係的能力上。

(1)、加強基礎訓練。兩步計算應用題是在一步計算應用題的基礎上發展得到的:因此要重視一步計算應用題的練習。在練習中必須重視應用題結構的訓練,如根據條件補充問題,這種由條件到問題的'訓練,是用綜合法解答應用題的基礎;或根據問題補充條件,這種由問題想條件的訓練,是用分析法解答應用題的基礎。經常訓練,對於提高學生分析數量關係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2)、教給學生解題思路。分析應用題中已知數量與未知數量之間的關係,是解答應用題的核心。綜合法與分析法是解答應用題常用的兩種思考方法,也是本冊教材主要學習的方法。教學時,對例題的講解,不要就題論題,要教給學生解題思路,學會找中間問題。在分析、解答的過程中,使學生不斷積累經驗,逐步學會獨立地列式解答。

(3)、設計多種形式的練習。兩步計算應用題教學不要死扣類型,應通過多種形式練習,如補充應用題問題或條件;提中間問題;把一步計算應用題改編成兩步計算應用題(即擴題),把兩步計算應用題改編成一步計算應用題(即縮題);根據實物、線段圖、算式自編應用題等,達到鞏固的目的。教學時,教師要從整體上把握兩步計算應用題的結構,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生活實際出 發,研究改進教學方法,要重視培養學生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係,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結合教學內容,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在課堂教學中,要根據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如數學概括能力、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等。本冊教材中新的計算方法比較多,教學時,應從實例出發,通過直觀演示、學具操作,逐步引導學生進行抽象和概括,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又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4、注意教學的開放性,重視培養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適當設計一些開放性問題,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

5、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實際,以及祖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教育。通過揭示數學概念之間的內在聯繫,使學生受到辯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認真仔細計算、書寫整潔、獨立思考、自覺檢驗等良好學習習慣的教育。

國小教學計劃 篇2

 教學目標:

1、充分認識安全工作的重要意義。

2、在學習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飲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3、進行預防災害,防肺結核的教育。

教學過程

一、導入:列舉出生活中的安全事例。

二、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1、公路上的交通事故時有發生,是因為安全意識不強。

2、班級舉例學校發生的.事故及後果。

3、國家、政府狠抓安全教育工作。

4、目前學校抓的幾項工作。

三、國小生應注意安全的地方:

1、學生討論。

2、集體歸納。

(1)人身安全,在校園內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鬧,不爬圍牆,不爬樹,不接近有電等危險地點,勞動時,注意安全,不與社會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特別是吸毒者,課外不玩火,不玩火。

(2)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鬧,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交*路口要注意行人車輛,騎自行車寧慢勿快,上、下坡要下車,通過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過。

(3)財產安全,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錢財,如有遺失或遇偷盜、敲詐等應向老師及時反映或報警。

(4)飲食安全,不飲生水,不吃不衞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雞肉、豬肉等,飯前便後要洗手,不吃黴變或過期食品。

四、學生自查哪些方面未做好,今後要加強注意。

國小教學計劃 篇3

一、主要工作

(一)加強學習、更新觀念,提高教師科學素養以及教育教學理論水平,深層次把握科學教學的真諦

1、認真學習和鑽研《科學課程標準》、系統鑽研新教材,既有科學課程改革理念性、學術性思考;又有科學主題教育形態性研究。

2、認真學習和鑽研有關有效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的理論和經驗。

3、認真學習和鑽研有關研究性學習、校本課程開發和推進校本教研的理論和經驗。

4、認真學習和鑽研有關“做中學”教學案例專著。

(三)改善教研方式,提高教研質量

1、改革傳統教研方式,調動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指導教師自主開展教研活動,充分發揮科學學科的研究與輻射作用,提高教研質量。

2、以各種形式,靈活、有效、充分發揮科學學科的引導功能。

(四)重視教育科研,深化課題研究

探索國小科學學科課題研究的原則和方法,提高課題研究的實效性。應以課堂教學、課程建設等具體問題為着眼點:強調結果價值與過程價值並重,提倡“過程即成長”的行動理念。

(五)積極參加新課程培訓、調研、專項協作等多元活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1、認真參加各種形式的、行之有效的`新課程培訓活動,引導教師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提升課程意識和課程實施水平,為新課程實施提供有力保障;

2、認真參加《科學》課程標準、新教材的學習和培訓活動,引導科學教師明確科學學科課程改革的方向;組建學科性研究小組,攻克難關,提高課程理解能力;

3、根據市、縣教研室有關規定,有關學科組織教師教學能力競賽、學科評優活動;

4、根據市教研室有關文件精神,組織好全國、省、市有關學科競賽。

(六)重點加強科學教師的培養,探索教師培養的新途徑、新方法,加強科學教師隊伍的建設

1、以科學教師為主體,以課題研究為切入口,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為主線,加大對青年科學教師培養力度。

2、有目的地開展“傳”“幫”“帶”和交流活動,促進教師健康成長。

(七),提高研究能力帶動學校科學教學水平的穩步提升。

1、加強科學教師自身的理論學習,確立自身的研究方向和專題,提高專業研究水平。

2、科學教師苦練內功,不斷增強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能力。

3、注重新型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走出課堂,親近自然,拓展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豐富德育教學的內涵。

4.根據學科特點,開展四年級科學興趣小組活動,做到有計劃,有活動,有記錄,培養學生獲取科學知識的能力和科學探究的興趣。

5、實驗室工作人員做好實驗儀器的保管使用及實驗登記工作。

6、繼續做好小小氣象台的指導工作。

二、科學特色活動

1、科學幻想畫:

活動目的:為進一步發展學生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以及大膽想象、敢於創新的科學態度;培養孩子成為親近自然、珍愛生命、熱愛家鄉,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意識。

適用年級:一、二年級

活動內容:低年級學生可以全員參與,創作出與科學有關的敢於大膽創新,有意義的畫作。優秀作品頒發獲獎證書。

2、明天小小科學家:

活動目的:為了進一步增加學生的動手能力,讓他們從小養成善於觀察,敢於思考的能力。通過開展科學發明活動,使學生感受到科學就在身旁,是鮮活的,並把所學知識運用於發明創造中,注重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適用年級:三、四、五、六年級

活動內容:學生可以利用身邊的物品,自己設計創作,進行科學小發明。內容體裁不限,優秀作品會在全校進行展出。

國小教學計劃 篇4

教學目標:

1、正確書寫“包、飽、泡、吐”四個字。

2、培養學生正確的“雙姿”(坐姿、執姿)。

3、點燃學生的寫字興趣。

4、通過教師的示範、指導,增強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並且學會審美。

教學重點:

通過本課教學,鞏固正確“雙姿”,喚起學生寫字的熱情。

教學難點:

橫折鈎、豎折鈎的寫法。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欣賞引趣

1、導入:欣賞硬筆書法作品,讓學生在欣賞美麗的文字中陶冶情操,初知“書法”的概念,激發寫字興趣。

二、複習雙姿,做好準備

1、複習坐姿:身正、肩平、臂開、足安。

2、複習執姿:一尺、一拳、一寸(三個一)。

3、齊唱《寫字歌》。

三、指導寫字,掌握技巧

1、揭題:今天我們學習寫識字8中的4個生字。

2、學寫“包”。

(1)觀察:什麼結構?你認為哪一筆比較難寫?

(2)指導練寫“包”。

學生説“包”的筆順。教師示範寫“包”字並作講解。學生練習(描紅兩個,仿影一個,然後寫兩個),老師巡視指導(提醒注意雙姿)。

(3)師生互動:對學生寫字作品進行評價,教師適機點評,對好的獎勵畫星。

(4)小結:獨體字要寫得不大不小,放在中間正好,難度大的筆畫要寫正確、端正。

3、學寫“飽、泡、吐”。

(1)觀察比較:飽和泡與“包”有什麼區別?

(2)“飽”的左右兩邊的第二筆要持平,右邊“包”的最後一筆要寫得飽滿,起筆要對齊“勹”的撇尖;

(3)“泡”字要左窄右寬。

(4)“吐”字的“土”上橫短,下橫長。左邊口的位置要擺放適當,不能太偏上或者偏下,這樣佈局字才美觀。

“飽、泡、吐”三個字逐個讀帖(讀帖是寫好字的關鍵),教師在黑板上範寫,邊提示注意點,然後學生描紅、仿影,再練習寫2個。教師巡視指導。初評,再練習,再評。對學生寫得好的字和寫得有進步的字要及時加圈給予肯定,鼓勵學生把字越寫越好。

四、創作練習,鞏固興趣

1、學生完成書籤

(1)老師給學生看自己製作的書籤,欣賞。

(2)學生自己完成書籤。

要求:注意坐的姿勢和寫的姿勢,書寫時,要一氣呵成,不能看一筆寫一筆,寫完了在書籤上寫下自己的名字。

2、教師巡視、指導。

3、欣賞、交流。

取長補短,互相學習、互相欣賞。

4、贈送作品:給自己喜歡的人或者老師。

五、課堂總結

我們寫字時,要有正確的雙姿,寫字要認真讀帖,要一氣呵成。我們時時刻刻可以寫字,處處可以練習,但不要亂塗亂畫。俗話説“字如其人”,我們的漢字橫平豎直,就像做人要堂堂正正。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加上老師的`指導,不久的將來,咱班一定會有了不起的書法家

1 反文和欠字邊

一 教學目標

1. 初步掌握反文和欠字邊這兩個偏旁的書寫要領。

2. 瞭解帶有這兩個偏旁的字的一般書寫規律。

3. 寫好“攻、軟、政、效、敢、欣、炊、歐”,寫得正確、端正、比例恰當。

二 教學提示

1.複習回顧。

新學期第一堂寫字課,仍要提出養成良好寫字習慣的要求:一是仍要注意寫字姿勢,可讓學生同桌間互相檢查一下對方的握筆方法與寫字姿勢是否正確;二是看準想好再落筆,書寫時要多動腦筋。

2.新課指導。

寫好反文的關鍵是書寫時找到短橫和長撇的起筆位置。教師可在黑板上放大作示範書寫並引導學生觀察短橫和長撇的起筆位置。

寫好欠字邊的關鍵是看清楚兩撇的形狀變化:第一撇是短的斜撇,第二撇是長的豎撇。

3.書寫指導。

(1)“寫寫偏旁”。通過練習初步掌握反文和欠字邊這兩個偏旁的書寫要領。

反文:這個偏旁分四筆寫成。書寫時第一筆撇和第二筆橫不宜太長。第二筆短橫從撇的中間偏下處起筆。第三筆豎撇從橫的中間起筆,大約豎到該筆畫的二分之一處再向左下撇出,撇用筆宜輕,筆畫宜細。最後一筆捺,不要過於僵硬,捺腳要充分、舒展。

欠字邊:第二筆橫鈎在短撇中間偏下處起筆,不宜太寬。第三筆撇略靠右,稍收斂,捺舒展。

反文和欠字邊在整個字的運用中要注意筆畫的穿插。

(2) “小博士”信箱。本節關鍵詞是:穿插。帶反文和欠字邊的字練習時要多關注筆畫間的穿插。一些關鍵性的筆畫從哪裏起筆到哪裏收筆要提醒學生,引導學生自己觀 察,以防字的結構不合理。“穿插”是左右結構的合體字書寫時很重要的一條結字規律,教學時可靈活運用學生身邊的諸多事例來引導他們深刻理解:如同桌關係的 和諧需禮讓,座位的空間大小需根據實際情況來安排等等。向學生滲透人與人之間也要注意“穿插禮讓”,只有這樣,才會有一個和諧團結的集體。

(3)“自己練練”。帶反文的字一般左右兩部分寬窄相等,書寫時要注意筆畫間的穿插,儘量向中間靠攏,避免結構鬆散。帶欠字邊的字有時左窄右寬 ,如“次”、“吹”等,三冊已經學習這裏不再重複敍述,有時左右等寬,書寫前要看清左右兩部分的高低,更要注意穿插是否合理。

三 例字指導

“攻”,左短右長,反文第二撇收筆可伸向左部“工”下橫改提後留出的空間,以此穿插禮讓。

“軟”,左右長短寬窄基本相等,“車”右部要齊平,“欠”第二撇也可適當插入左部提筆下方空間,是左右兩部分咬合,渾然一體。

“政”,左右基本相等,左收右放,左部“正”改橫為提,右部齊平。右部反文撇收捺放,對比明顯。

“效”,左右基本相等,左部“交”收縮,改捺為點,右部齊平以讓右。右部反文撇收捺放,注意字中心部分空間均勻、緊湊。

“敢”,左長右短,左部橫畫左長右短,右部反文一部分筆畫致注意穿插,以分割字中心空間,使字內布白勻稱。

“欣”,左右相等,左部兩撇分別為斜撇和豎撇,豎撇上半部分起筆寫短橫,短橫中間寫垂露短豎。右部兩撇注意穿插,撇收捺放。

“炊”,左短右長,左收右放,左部“火”縮捺為點,以讓右。

“歐”,左短右長,左收右放,右部“欠”兩撇注意變化,並關注與左部的穿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