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計劃

有關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範文五篇

欄目: 教學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1.66W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是時候寫一份詳細的計劃了。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範文五篇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新學期我們將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目標,以實施新課程改革和提高教育質量為重點,在學校工作的統一部署下,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工

作,最終促進老師、學生共同發展。

二、工作重點:

1、認真落實並自覺執行學校有關規章制度,通過教研組的理論學習、備課、聽課與評課、作業批改等活動,把教研組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2、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心理及生理特點,制訂出適合他們的教學計劃。抓好平時的課堂教學,提高平時的課堂教學質量。抓好學生的學習常規,把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貫穿於整個教學的全過程。抓好學生的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3、嚴格按照學校教學工作的'要求,加大備精品課的力度,深入分析教材,從教材本身着手,拓展數學的外延,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4、充分發揮教研組功能,開展集體備課活動,交流心得體會,互學互助。

5、結合一年級數學的教學目標,努力工作爭取達到目標。再次優化教學計劃、教研計劃和培優輔差計劃。

6、加強團隊建設,努力爭創優秀團隊。

三、教研措施

1、認真學習課程標準,研究新課標、新教材。全體教師通過進一步解讀新課標,以新的教學理念來指導教學,積極實踐、探索新課程下的課堂教育教學規律。立足於課堂教學實踐,用好新教材,通過反覆探索、研究、反思、實踐,把課程改革的精神紮紮實實地落實到具體的課堂教學中。

2、加強教材研討、集體備課的研討,在教學中堅持以備課研究為重點,以課例研究為核心。教案以手寫為主。

3、優化課堂教學,強化質量意識。本學期將把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作為我組的重點工作。教學後寫出深刻的教學感悟和體會,反思要深刻。通過互相聽課、評課,取長補短,不斷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

4、開展多樣化教研活動,除每週開展一次教研組活動外,還多開展民間活動,以教研活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5、充分利用採用集中學習、教師自學、網絡學習的方法,使教師及時瞭解最前沿的教改信息,擴展教師知識視野,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豐富教師的教育教學理論,提升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教學教研水平。

6、加強及格率、優生率的監控,找準後進生的後進點,因人制宜制定合理的補差計劃。給後進生多創設機會,品嚐成功,樹信心。多與後進生談心,多做情感交流。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學生情況分析

雖然大部分入學前,接受過學教育,但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特別有少數幾個學生的數學成績較差。而且學生在幼兒園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養成不好。剛跨入國小,對學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適應,但他們天真、活潑,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可塑性強。所以這一學期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工作重心。

二、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根據兒童發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徵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體情景,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繫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悦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髮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學生課堂發言的“奇思妙語錄”等。

三、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能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四、教學方法方面

1、努力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2、儘量注意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信息。幫助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時常注意強調學生認真做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的習慣。

4、課堂教學與家庭教學實踐相結合。

五、 教學進度安排:

單元 教學內容 課時

一單元 數一數 1課時

二單元 比一比 2課時

三單元 1至5的認識 3課時

加減法的初步認識 5課時

0的認識和有關0的加減法 2課時

四單元 認識物體和圖形 3課時

六單元 6、7的認識和加減法 5課時

8、9的認識和加減法 5課時

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 4課時

連加、連減、加減混合整理複習 2課時

實踐活動:數學樂園 1課時

七單元 數11~20各數,讀數、寫數 2課時

10加幾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 2課時

八單元 認識鐘錶 2課時

九單元 9加幾 3課時

九單元 8、7、6加幾 4課時

5、4、3、2、加幾 3課時

十單元 總複習 4課時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20以內的數和最基礎的加、減法口算,幾何形體、簡單的統計、認鐘錶等教學內容。

本冊教科書以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為主線安排教學內容。在認識10以內的數之前,先安排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認位置等內容的教學;在10以內加、減法之前,先安排分與合的教學,通過數一數,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能表示物體的個數;通過比長短、比高矮,比大孝比輕重,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比較;通過分一分,讓學生接觸簡單的分類,並初步感受到同一類物體有相同的特性;通過認位置,讓學生認識簡單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體的位置是相對的;通過分與合的教學,為建立加、減法概念和正確進行加減法口算作準備。這裏所體現的比較思想、分類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後面學習數與運算、空間與圖形、統計等知識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書設置小單元,把各領域的內容交叉安排。這符合一年級兒童年齡、心理的特點,有利於各知識的相互作用,便於建構合理的認識結構。

二、班級情況簡析

一年級學生由於剛進校因此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大多數人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少數同學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慾,所以教師要有層次、有耐心的進行輔導,要使每個學生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20以內的數,並學會讀寫;初步理解20以內數的組成,認識符號<、=、>的含義,會用符號或語言描述2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結合具體的情境,初步瞭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經歷探索一位數加法和相應減法的口算方法的過程,能熟練地口算一位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初步學會2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認識鐘面及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結合具體的情境認識上、下、前、後、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觀念,通過具體物體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認識這些形體相應的圖形,通過實踐活動體會這些形體的一些特徵,能正確識別這些形體。感受並會比較一些物體的長短、大小和輕重。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易統計表,通過實踐初步學會簡單的分類,經歷和體驗數據的收集和統計的過程,並完成相應的圖表。根據統計的數據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數學思想方面:初步學會從數學思維的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如數出物體的個數,比較事物的多少,比較簡單的長短、大孝輕重等。在數的概念形成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如在認識20以內數時通過比較、排列發現這些數之間的聯繫,在學習“分與合”時發展學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認鐘錶”時進行比較、綜合和判斷等,能用“分”與“合”的思想進行初步的數學思考,能聯繫具體情境探索一位數加、減法,並經歷與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正確地、有條理地説明自己的算法;對估計的過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釋。在探索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和物體之間位置關係的過程式中,發展空間觀念。感受簡單的收集、整理數據的過程,具有對簡單事物和簡單信息進行比較分類的意識,具有簡單的統計思想。

3、解決問題方面: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並能應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方法解決問題;能對簡單的幾何體進行簡單的分類,能聯繫情境描述一些物體的相對位置;能在教師的組織下收集有效信息並進行分類、整理,用簡單的統計方法表示問題解決的結果等。體驗與同桌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與態度方面: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產生好奇心,有學習數學的熱情,有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能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1、會讀寫20以內的數

2、熟練地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

3、理解20以內各數的組成,初步領會“個位”和“十位”的含義。

4、20以內的退位減法。

五、滲透教育

1、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2、結合有關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集體、愛大自然的教育。

六、教學措施

1、教者要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勇於創新,堅持教學“六認真”。

2、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選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電教媒體。

3、不斷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4、對思維活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要拓寬知識面。

5、重視學困生的補課工作。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4

教學目標 :以遊玩花果山為主線,使學生初步認識加法的意義,加號。會讀寫算式。能根 據具體情境寫加法算式,初步學會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和計算方法。

教學重難點: 認識加法的意義,認識加號,會讀寫加法算式,能夠解釋自己的

學情預測 :學生能初步認識加法的意義,加號。會讀寫算式。能根據具體情境寫加法算式,能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和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圖片若干張,信封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談話導入(課件1)

小朋友,這是唐僧師徒四人,你們都熟悉他們嗎?老師猜你們最喜歡孫悟空,對吧?老師告訴你,孫悟空的老家-花果山,就在我們連雲港,是全世界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今天老師帶着小朋友們一起去遊玩花果山。要坐景區的`專車,那就先搶答老師的問題。

二、互動探究,認識加法

1.創設情境(課件2)

談話:我們排好隊,過了檢票口,大約走5分鐘,就會看到平坦的大路左邊有個“花果山放生池”,裏面有很多的錦鯉。這是老師請得小導遊,正在等我們呢!

2.認識加法(課件3)

提問:小導遊手裏的魚食吸引了好多魚來到岸邊。大家仔細看,有幾條魚?師引導學生用完整話表達。多找生説。

提問:瞧,又來了幾條魚?師引導學生用完整話表達,多找學生説。

提問:誰能把剛才2句話連起來説一説?多找學生説。

剛才2句話都是你們説,現在聽老師説一句,一共有幾條魚?跟着老師説一遍。誰能把你們説的2句,和老師説的1句話,連起來説一遍?試試看!多找人説,可以同桌互相説。

教師檢查學生説的結果後,告訴學生:最後一句話就是問題,我們所要求的問題。

提問:一共有幾條魚呢?你是怎麼知道的?怎麼想的呢?

學生答案估計有:一個一個數,看圖的,3條魚和2條魚合起來的,當學生回答是從合的角度考慮時,教師及時給予肯定,並告之學生,可以從學過的合成來解釋,並用手勢表示合,讓學生多説。

教師講解:“3條魚和2條魚合起來就是5條魚,”這句話可以用一種算式來表示,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加法算式。(引出課題,教師板書)

3 + 2 = 5

加號

讀作:3加2等於5.

教師指導學生認識“+”,其表示合起來的意思。它代表一種計算方法—加法,意義是兩部分合起來,一共是多少。

3.理解算法

誰再來説説,計算3+2=5時,你是怎麼知道是有5條的?

讓學生結合圖意,再互相説一説3+2=5表示什麼意思。因為3和2合成5,所以3+2=5.

4.教學試一試(課件4)

誰來説一説,這2張圖是什麼意思?用你的話,告訴大家。引導學生仿例題説3句話,鼓勵説完整話,讓學生多説。

先來了1條魚,又來了2條魚,現在有幾條魚?

提問:要算現有幾條魚,就是把1條魚和2條魚怎麼樣呢?(教師手勢表示合)

追問:1條和2條合起來,可以寫什麼算式?

互相説説,指名口答,教師板書。要求學生説説為什麼用 計算,是怎樣算的,引導學生説出:因為1和2合成3,所以1+2=3.

5.小結

“3+2”表示把幾和幾合成幾?“1+2”呢?可以怎樣算出它們的得數?

我們在魚池邊待的太久了,別忘了我們是來遊玩花果山的,還是請小導遊帶路吧

三、糾正反饋,遷移鞏固

(課件5)談話:我們經過山門,往上走就會看到巨大的石像,介紹《西遊記》作者,並借用小導遊的話“想見美猴王嗎?那就接受我的挑戰吧!”

1.指導完成“想想做做” 1(6)

教師指導學生看懂圖意,會用完整話表達,可以寫什麼算式?為什麼可以寫加法算式?你是怎麼想的呢?

引導學生從合的角度考慮,讓學生多説。

2.指導完成“想想做做”2 (課件7)

以前我們學過用擺小棒的方法來認識數的分與合,那麼我們也可以用畫圓的方法算出加法得數)

指導學生看懂題目要求,教師示範第一小題,要求學生説説老師先畫了幾個圓,再畫幾個圓,最後算出得數。其餘2小題學生獨立完成,並找學生板書。

3.指導完成“想想做做”3(課件8-信若干封)

過渡:小導遊豎起大拇指直誇我們了不起哦,真是太聰明瞭!很樂意做我們的小導遊。帶領我們參觀三元宮,來到水簾洞口,她先進去跟美猴王打聲招呼,出來後:“美猴王有客人,先去招呼了,請我們稍等片刻,他給我們準備了好多新鮮的草莓呢。而且也給我們留了信,我們看看信裏説了什麼!”

信封裏裝有習題,要求算出得數,並説説是怎麼想的,突出用“幾和幾合起來是幾”來口算。小組合作,彙報交流,答對獎勵。

四、全課總結(課件9)

這個客人是誰呢?哦,原來是豬八戒啊!瞧,美猴王跟我們問好呢!借用美猴王的話,讓學生説説這節課,學會了什麼計算方法。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5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4)、(7)兩個班的數學教學,由於學生剛由國小升入國中,好多的習慣還不規範,導致學習水平參差不齊,為了能順利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特制定教學計劃如下:

一、本學期學情分析:

本學期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聯繫非常密切,知識的綜合性也較強,教材為學生動手操作,歸納猜想提供了可能。觀察、思考、實驗、想一想、試一試、做一做等,給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讓學生能更好地自主學習。因此對每一章的教學都要體現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要求老師成為學生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促使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數學知識、技能、思想、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開學第一週我對學生的觀察和了解中發現少部分學生基礎還可以,而大部分學生基礎和能力比較差。所以一定要想方設法,鼓勵他們增強信心,改變現狀。在紮實基礎上提高他們解題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二、教學計劃:

(一)掌握學生心理特徵,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學生由國小進入中學,心理上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開始要求“獨立自主”,但學生環境的更換並不等於他們已經具備了中學生的諸多能力。因此對學習道路上的困難估計不足。鑑於這些心理特徵,教師必須十分重視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有目的地時時地向學生介紹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還要想辦法讓學生親身體驗生活離開數學知識將無法進行。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知識的直接興趣,數學第一章內容的正確把握能較好地做到這些。

(二)努力提高課堂45分鐘效率

(1)在教師這方面,首先做到要通讀教材,駕奴教材,認真備課,認真備學生,認真備教法,對所講知識的每一環節的過渡都要精心設計。給學生出示的`問題也要有層次,有梯度,哪些是獨立完成的,哪些是小組合作完成的,知識的達標程度教師更要掌握。同時作業也要分層次進行,使優生吃飽,差生吃好。

(2)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

七年級的數學是培養學生運算能力,發展思維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根據當前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的精神,在教學中着重對學生進行上述幾方面能力的培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儘可能地把學生的潛能全部挖掘出來。

(三)加強對學生學法指導

進入中學,有些學生縱然很努力,成績依舊上不去,這説明中學階段學習方法問題已成為突出問題,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知識的內存規律,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以逐步提高分析、判斷、綜合、歸納的解題能力,我要求學生養成先複習,後做作業的好習慣。課後注意及時複習鞏固以及經常複習鞏固,能使學過的知識達到永久記憶,遺忘緩慢。

三、加強集體備課:

與本組的其他教師加強集體備課,突顯集體的優勢,作到進度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