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計劃

關於三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模板集合5篇

欄目: 教學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4.51K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我們又將接觸新的知識,學習新的技能,積累新的經驗,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計劃了。計劃到底怎麼擬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三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模板集合5篇

三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下冊》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精神為指導,以《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依據編寫的。本冊教科書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從選文到練習設計,從編排結構到呈現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學生知識的積累情況,更要着眼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增強語文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59名,其中男生31名,女生28名。從整體看,本班孩子活潑可愛、積極向上,前面優等生出色,後面後進生較多這種情況。優等生能要求上進,在課堂上認真聽講,養成了主動閲讀的好習慣,並有一定的語文素養,發展也比較全面。後進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自覺做好上課準備,不能積極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上課聽講不夠專心,課下閲讀時間少,課外積累欠缺。在本學期對他們需要多一些關注與指導,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給學習方法,使他們能和大家一起快樂學習,共同進步。

三、教材分析

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24篇,略讀課文8篇。教材後面還編排8篇選讀課文。每組教材包括導語、課文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第二組和第五組各安排了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附錄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會認的字;生字表(二),要求會寫的'字;詞語表。教材共八個專題。它們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愛護周圍環境,怎樣看待總是、怎樣想問題;豐富多彩的兒童生活;可貴的親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國際理解和友好;神話故事、傳説。每個專題人文內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藴涵教育價值。

本冊要求認200個字、寫300個字。本冊教材有以下幾個特點:

1、圍繞專題整合教材內容。

2、結合專題繼續安排綜合性學習,體現課程標準倡導的理念和目標。

3、大量更新課文,使教材更加貼近兒童生活。

4、着力改進課文和課後練習的編排,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5、保持“語文園地”的框架結構,加強內容的整合和創新。

6、完善圖像系統,注重圖文並茂。

四、學習目標

1.在語文學習中,體現8個專題的思想。

2.認識200個字,會寫300個字。累計認識2200個字,會寫1600個字。

3.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繼續練習用鋼筆書寫正楷字,

4.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繼續學習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6.學習聯繫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詞句的意思,繼續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8.繼續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9.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誦讀優秀詩文,練習複述課文。

10.留心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五、教學重難點:

按要求掌握有關生字;引導學生利用多種方法理解詞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採用多種形式感悟、積累和學習運用語言;加強讀、説、寫的聯繫和指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六、教學措施

1、嚴格要求學生,持之以恆地堅持下來,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注意把握教材之間的聯繫,把教材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繫起來。

3、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資源。

4、注重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及寫話能力的培養。

5、繼續進行作文片斷的練習。

6、為優等生多創造機會,鍛鍊他們的心理素質與創新能力,對差生加強學習習慣的培養及基礎知識的學習

三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年一度的會考即將來臨,許多語文老師都會制定出了周密的總複習計劃。諸如“拉網式”(又稱地毯式)、“鏈條式”(又稱“串珠式”)、“訓練式”(又稱題海式)等等複習方式,凡此種種,舉不勝舉。可多年來,我們語文老師似乎都被一個問題所困擾:複習計劃如此周密,為何複習效果不明顯,甚至有的學生經過總複習之後成績反而會下降?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 注重知識的機械重複,忽視知識的運用技能。

有些老師的複習,僅僅是將國中一至六冊的基本課文重講一遍。小到字詞音形義,大到中心思想、寫作特點也都一一重講;也有的老師將基本課文按照體裁分類,然後逐篇細緻講解分析。以上兩種複習方法大同小異,教者不管學生以前是否掌握或掌握到什麼程度,多是將學生已學過的知識進行了簡單的重複講授,殊不學生花兩三年的都沒有完全掌握的知識,能在短短的一兩個月的複習中完全掌握?教者的願望不論多少美好,其複習結果是會與之背道而馳的。通過這樣的一輪甚至兩輪的複習,學生只能獲得一些機械的死知識,還是沒有把所掌握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語言運用能力,複習時間越長,學生思維越僵化,鑽進了死記硬背的怪圈中不能自拔,哪會有什麼複習效果?

(二) 熱衷於知識的專題講座,忽略了語言的整體感受。

我們有的老師將語法知識、文體知識的複習,以專題講座的方式複習,如語法知識的複習分為:語音、語義、詞類、短語類型、句子分類、句子用途、修辭等若干個小的課題,教者每節課精講一個專題,以期達到加深學生理解的效果。從打牢基礎來看,這樣做也許十分必要;但從九年級總複習的要求來看,這樣只能是給知識劃清界限,不能給學生以整體感知語言的基本能力。這與近年來側重於考查學生語段閲讀能力的會考趨勢相背離。九年級的總複習,應是在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側重於提高學生運用知識去解決語言實際運用中一些具體的問題的能力,是由掌握理解階段向運用階段的飛躍。教者所要完成的任務不是繼續打基礎,而是為學生搭設一架通向運用階段的梯子,讓學生順利完成知識的遷移和能力的轉化。

(三) 走進“題海戰”誤區,迷失學生的主動性

新學期伊始,各種複習資料和配套訓練鋪天蓋地而來。誠然,其中不乏有助於提高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試題。但絕大多數所謂的配套試題都只是出題者東拼西湊和剪刀加漿糊的產物,粗製濫造痕跡斑斑,大多是一些常見題的簡單重複。有些試題甚至根本背離新課標的要求。學生被埋在這樣的題海中,應接不暇,精神疲憊,整天被講義試卷牽着鼻子走,哪還有自學的時間,更不用談“廣泛的閲讀”了。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喪失殆盡。難怪一些對語文本來還感興趣的學生,也對語文喪失了信心。

(四) 強化閲讀複習,淡化作文訓練。

語文會考命題趨勢越來越明朗;側重於考查學生的閲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這兩項能力是語文教學效果的最高表現形式,也是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絕大多數九年級語文老師在制定複習計劃時,也考慮到這兩項能力。但在具體實施複習計劃的過程中,閲讀複習往往被得到強化,而作文訓練卻常常被忽視。究其原因,閲讀複習的.範圍較窄,無非是有限的基本課文中的重點篇目,花大量的時間複習,也許在會考中能碰上幾道題,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而作文訓練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達到預期效果的,作文水平高低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審題能力等綜合素質密切相關,而這些綜合素質都是學生長期在語言訓練中形成的,非短期訓練所能奏效,教者感到無處着手。久而久之,作文訓練就成為語文複習中的難題!

那麼,如何克服以上弊端,真正把九年級的語文複習工作做好,做到位呢?

根據新課標要求和我市近年來會考語文遵循的“ 重視積累 , 突出讀寫 ,強調運用 , 鼓勵創新”的命題思路 ,進人總複習階段 , 要提高語文學科複習的效率 ,應當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出發 , 針對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 , 採取靈活恰當的複習策略和方法 , 真正做到重視語言材料的積累,加強閲讀和寫作能力的訓練 , 着眼於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下面分別就九年級語文總復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談談想法。

(一) 應該明確語文學科的特點。

(1)語文是一門注重能力的學科 , 知識在語文學習中並不占主導地位 ,複習時應以能力訓練為主 ;

(2)語文不屬系統性很強的學科 , 知識間的聯繫不像理科那樣直接、緊密 , 因此複習時不應以主要精力去追求知識的系統性 ,從而費時費力,加重學生的負擔;

(3)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 ,理性的灌輸作用並不大 ,應當以學生自己的語文實踐為主。語文學習主要在於積累和感悟。總複習階段的主要任務是鞏固、充實語言材料的積累 ,特別是要求背誦的名篇、名段、名句要真正落實;進一步提高理解、運用語言和初步鑑賞言語作品的能力。

(二)應當重視語言材料的積累。

學習語文需要日常的積累 , 沒有積累的語言是蒼白的 , 沒有積累的學習是徒勞的。有了厚實的積累才能激活思維 , 能觸類旁通。國中階段語文學習的主要任務 , 首先是積累大量的語言材料, 其次才是理解和運用。

學生積累的內容主要有:1、字詞積累,2、古詩文積累,(3)名言警句積累,(4)名著積累,(5)語文常識積累等。學生在積累方面主要的問題是記憶不清晰、不完整,表現在試卷上,要麼是寫不出,要麼是書寫時添字、漏字、寫錯別字、筆畫不清等等。要避免上述情況發生 , 在複習時應強化如下四個環節 :1. 領悟含義。對背誦的詩文 , 要領悟其含義,特別是其中的關鍵字詞 , 要真正弄懂。 2. 圈點強記。對詩文中的易混字、易錯字 , 要用紅筆圈點出來 , 以激起有意注意 ,重點把握。 3. 邊誦邊寫。在記憶時 , 可邊背誦 , 邊用筆寫出上下 句或句中的關鍵字 , 以防 " 口是手非 "。4. 規範書寫時要做到 “ 三清 ” “三不”,“三 清” 就是卷面清潔 , 字跡清楚 , 筆畫清晰 ;“ 三不 ” 就是不寫潦草字 , 不寫異體字和不規範的簡化字 , 不添減筆畫。

為了提高識記效果 , 可採取如下措施 :1. 分塊切割 ,化整為零。可將要求背誦的詩文或按朝代或按篇幅大小切割成若干塊,然後規定自己幾天完成一大塊 , 這樣化整為零 , 保證了識記的計劃性。 2. 定期檢查 , 強化落實。 讓學生自記、自測、自查 , 也可讓他們互查,然後教師抽查。

(三)應當突出閲讀和寫作能力的訓練。

閲讀寫作能力的考查始終是會考語文試題中所佔比重最大的部分。因此在複習階段,老師要指導學生認真地對三年來的閲讀寫作實踐進行感悟反思和理性思考 , 從中產生一些頓悟 , 明白一些閲讀寫作的道理 , 歸納出一些閲讀寫作的規律和技巧。

1、閲讀訓練的策略。

(1)瞭解閲讀的能級和層次。 根據閲讀水平的不同,閲讀可分為三個能級和層次。各類體裁作品的閲讀首先都是以理解為目的的 , 在理解閲讀的基礎之上發展為鑑賞性閲讀、創造性閲讀。這就是閲讀能力層級。我們在複習時,要從這三個層面引導學生解讀文本,使學生的閲讀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

(2)明確閲讀的基本思路和步驟。 雖然學生每天都在閲讀,但未必都清楚有關閲讀的一些程序性知識 , 所以在複習時,讓學生了解一點有關閲讀的程序性知識還是有必要的。有的人將閲讀的程序步驟概括為:整體感知→梳理文脈→篩選信息→代入問題→確定範圍→前後推敲→磨練語言→得出答案。

(3)在閲讀訓練中要求學生努力做到五個 “準確 ”。即準確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準確理解詞語的語境義和重要語句的深刻含義 , 準確理解文章主旨和思路, 準確領會文章的寫法和特點。

(4)提供一定量的閲讀材料,進行必要的訓練。閲讀經驗對於閲讀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閲讀步驟的具體操作質量往往依賴於正確有效的閲讀經驗。而閲讀經驗的形成確實要有一定數量的閲讀和有質量的思考。一定的閲讀量可以培養起較好的語感 ; 而經常性的思考可以鍛鍊思維 , 激發潛能。同時在一定量的閲讀訓練中可以通過對自己的答案與標準答案的反覆比較思考 , 糾正自己的思路偏差 , 修整完善自己的思維。閲讀材料要精選,試題要有思維含量,不要追求做得多,每做一題要讓學生展開討論,總結做題思路和方法。

2、寫作訓練策略。

(1)寫作是表達能力的綜合運用 , 就其能力層級而言應該屬於 “ 創造 ” 。文章一旦被寫出來 , 不論其水平高低 , 只要不是抄襲 , 都可以看作是同學們的一種創作。因此 , 在複習階段的任何程式化、格式化的訓練都有悖於創新精神的培養。但是文章是有體裁的 , 雖然沒有人是按照教科書上的幾 “要素” 來寫文章的 , 可是在必須打好寫作基礎的國中階段 , 應當能寫出符合要求的記敍文和簡單的議論文、説明文。所以我們主張在強調可用多種文體寫作的大環境下 , 仍要重視培養自己的文體感 , 要強化對錶達方式的訓練。

(2)寫作不是個純技巧、純技術性的操作,寫作能力的考查首先是對觀察力、想象力的考查 , 因此 , 寫作訓練的基礎是觀察力和想象力的訓練 。在複習階段要注意培養學生對生活環境、周圍事物的敏鋭的感知能力和廣泛的興趣愛好,要求學生做好素材筆記,就學校、家庭、社會以及自身新近發生的事件,新近產生的感悟,及時記載下來,以便到考場上有比較充分的選材餘地,同時也使自己的作文洋溢着真情實感。

(3)要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因為考場作文是以理解為前提的 。要善於理解分析作文試題中的提示、要求 ( 有的還有材料 ) 的內容 , 並篩選出有用的信息,為寫作服務。可讓學生把近期的作文收集整理,深入分析自己在審題方面得與失的,明確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之處。或挑選一些好的習作和考場作文 , 研究一下它們的作者是怎樣把握題意 , 怎樣開拓思路 , 怎樣精選材料 , 怎樣構思謀篇的 , 在語言運用上又有哪些特色;瞭解優秀作文都怎樣做到題目新穎 , 想象奇特 , 構思巧妙 , 材料新鮮 , 細節鮮活 , 情感獨特的。

(4)還須要求學生經常瀏覽報刊雜誌 , 蒐集新鮮的寫作素材。使考場作文有鮮活的時代氣息。

(四)應該着眼於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

(1)掌握必要的語文知識。學習語文,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語言知識。基本的語言知識, 主要不是指概念性知識 , 而是指方法性、規律性的知識 ,即從語言實踐中歸納出來 , 又用來指導語言操作的實用性知識。包括怎樣辨識漢字讀音的正誤 , 怎樣辨識錯別字 , 怎樣辨析和修改病句 , 怎樣仿句 , 怎樣做到語言表達的簡明、連貫、得體 , 怎樣根據表達需要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等。

(2)基本語言知識的運用能力不是靠總複習訓練形成的 ,而是長期語言實踐與積累的結果。只有從培養語言基本素養入手 , 基本語言知識的運用能力才會達到應有水平。總複習訓練的任務則是在平時的實踐、積累的基礎上,總結規律,歸納方法,提高基本語言知識運用水平。基本語言知識運用能力的核心是正確使用詞語和句子 , 而所謂的正確使用 , 除了正確選擇詞語和句子,主要指的是恰當搭配與組合。因此 , 總複習訓練中要下氣力訓練詞語與詞語、詞語與句子、句子與句子的搭配組合能力。可讓學生把自己所做的題目進行交流,從中發現問題,然後修改重寫,如此反覆多次,形成基本技能。

(五)應當針對不同情況採不同的複習方法。

複習效果好不好與採用的複習策略是否妥當大有關係。一般應注意在不同班級,複習策略要有所不同。如比較活躍的班級,要適當多做思考難度大一些的練習,防止學生學習浮誇;在比較沉悶的班級,則要多開展一些競賽活動,讓學生能積極投入複習。另外,不管在哪個班級,都不要一味的重複講述課文,知識複習不宜偏重理論概括,更不應當盲目大量地演練題目或以考試代複習。而應該做到:

(1)全面把握 , 分清主次 , 在教讀課和名家名作上精雕細刻 ;

(2)抓好積累 , 着眼運用 ,在運用語言上動腦筋、下功夫。不在名詞術語上糾纏 。

(3)從補缺入手 , 注重訓練。尋找學生知識或能力的不足和疏漏,及時給以彌補, 進行必要訓練。訓練應做到有序、有層次、有梯度、有針對性。

(4)針對不同學生,給以不同指導。

如何搞好語文複習,是一項教學技術,也是一門教學藝術,值得我們每一位語文老師去研究和探索。只要我們一切為學生着想,一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紮紮實實搞好語文複習,相信學生的語文能力一定會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

三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3

第一單元:多彩的課餘生活展示會

展示學生課餘生活的內容和收穫,根據實際情況,鼓勵學生從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的課餘生活,例如,可以展示自己的集郵冊,課餘製作的標本,可以交流自己的課外讀物,也可以把課餘學到的各種才藝表演給同學們看。要給每一個學生交流的機會,使他們在交流的過程中,互相學習,感受獲得成功的喜悦。

第二單元:讀名言寫名言

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渠道蒐集名人名言,並將名言按愛國、勵志、惜時等分類,在小組內交流自己蒐集的名言,並説説自己受到什麼教育和啟發。全班交流,師創設情境,學生選用自己蒐集的名言勸勉或鼓勵某個人。交流後,把自己分類後的名言編一本名人名言,教師在書名、內容、分類、插圖等方面予以指導。全班交流自己製作的名人名言書。

第三單元:吟詩作畫頌秋天

師生去户外觀察秋天,引導學生從視覺、聽覺、觸覺等各方面去感受秋天的美好,並交流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畫一幅秋景圖,引導學生畫出秋天的.多姿多彩。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畫作,並説説自己的創作意圖。給自己的畫配上精短的小詩,張貼出來,全班交流。

第四單元:睜大慧眼我發現

佈置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深入思考,去探索其中的無窮奧祕。將自己的觀察後的發現全班交流:這段時間,自己觀察了什麼,有哪些新的發現?把自己觀察中的發現告訴同學,並注意聽聽其他同學的發現,如果對誰的發現感興趣,可以自由組合,互相交流。

第五單元: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競賽

以小組為單位,課下蒐集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資料:我國傳統節日及節日慶祝活動,如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的來歷,相關的節日食物,相關的節日慶祝活動。也可以蒐集十二生肖的故事,天干地支的故事,民間故事、神話傳説、成語故事等。師生將蒐集的資料分類整理,製作成競賽題,小組內推選一個代表,參加知識競賽。

第六單元:我們來做小導遊

課下蒐集祖國的名山大川、名勝古蹟的資料,包括文字資料或圖片、影音資料。學生分成小組,組成幾個“旅遊團”,“導遊”利用文字資料或圖片影音資料,講解。“導遊”和“遊客”之間利用多種方式進行交流。教師儘可能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在雙向、多向的互動中活躍思維,提高學生表達、傾聽和應對的能力。

第七單元:諸葛亮座談會

課下認真觀察,生活中有什麼不方便之處,動動腦筋,看看怎樣能解決難題,可以把問題向家長或同學提出來,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課上交流:小組交流,把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難題講出來,並把自己解決困難的想法和做法説出來,有小發明、小製造的,可以展示給同學們看。小組內推選出一名同學,參加全班交流。

第八單元:特殊的猜謎會

準備:先在小組內誇誇每個同學的優點,要用具體事例來説明,避免空泛,然後選出一個最優秀的同學,大家把他的事蹟彙總,商量怎樣在全班交流。我説你來猜:用具體事例介紹一個同學的優點,請同學猜猜他的名字。大家評一評,看看哪組發現的別人的優點多,彙報得生動。

三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學情分析

本班現有學生36人,通過二年級的教學,學生基本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具體情況如下:能正確朗讀課文,但距離感情朗讀還有一段差距。寫字姿勢基本正確,但還有一部分學生執筆方法不夠正確,在書寫方面有的學生習慣不夠好,易錯、易塗擦,還需長久的訓練。在學習興趣方面還需教師和家長的大力培養。個別學生學習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難,特別是寫作方面比較吃力,語句不夠通順,表達的意思不明確,有待進一步加強教育。

二、教材簡析:

本冊課本主要由“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課文”、“習作”、“練習”組成,

1、關於習慣

本冊教材在前五冊的基礎上,安排了“自主預習複習”、“認真完成作業”這兩個主題,配有5頁插圖。教學時要讓學生在逐幅弄懂圖畫內容的基礎上,結合語文學習明確有關要求並身體力行。

2、關於課文

全冊書所編選的課文內容豐富,既有反映歷史人物的,又有展示當代人物精神面貌的;既有讚頌革命英雄人物的,也有表現兒童日常生活的;有介紹風景名勝的,有介紹自然科學常識的等等。這樣安排,不僅讓學生了解多方面的知識,接受多方面的教育,而且激發了學生的閲讀興趣,開闊了學生的.閲讀視野。

3、關於習作

本冊共安排了8課,習作教材能貼近學生生活,重視實踐、體驗,注重讓學生輕鬆愉快、自由自在地練習寫作。

4、關於練習

全冊共安排8個,以綜合性為主,內容包括字詞句練習、成語和古今詩文的朗讀背誦、寫字練習、口語交際等,意在豐富語文教育的內涵,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三、教學實施:

1、重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良好的習慣不僅有利於學生當前的學習,而且有助於他們今後全面素質的提高。在教學過程中,在抓好新安排的關於自主預習複習、認真完成作業等習慣培養的同時,繼續堅持指導學生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養成愛惜學習用品、積極發言、專心傾聽、勤於朗讀背誦、樂於課外閲讀、勤查字典、主動識字、認真寫好鋼筆字等方面的習慣。一定要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堅持不懈地把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落實到教學過程的每個環節,落實到學生學習活動的各個方面。

2、繼續重視學生識字寫字能力的提高。

識字在第二學段的教學中仍應占有一席地位。儘可能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堅持在語言環境中讓學生自主識字。培養學生藉助字詞典、聯繫生活、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並引導學生將所學生詞變為積極詞彙,要求學生大多數能在口頭表達中運用,一部分能在書面表達中運用。

重視寫字指導,提高寫字質量。在平時的寫字訓練及書寫作業時,要對學生嚴格要求,讓學生樹立“提筆即是練字時”的意識,控制作業量,不加重學生筆頭作業負擔,同時加強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從而提高寫字正確率,提高書寫質量。

3、要十分重視對學生讀書的指導。

閲讀教學最根本的任務就是教學生學會讀書。想方設法引導和幫助學生實實在在地讀好課文,讓學生在自己讀懂課文的過程中,去理解內容,增長知識,陶冶情操,發展語言,從而不斷提高語文水平。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讀書,指導全班學生都能把課文讀正確、讀連貫,有時還要有感情地讀。

4、要十分重視閲讀與習作的有機結合,正確處理“讀”與“寫”的關係,為學生打好習作基礎。

閲讀教學和習作教學是密切結合、相互為用的,因此,要重視“讀”與“寫”的有機結合。在閲讀教學中,不只是幫助學生理解思想內容,還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積累,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這樣,一方面不斷地增加學生的語言儲備和材料積累,一方面不失時機地進行局部的仿寫練習,就能使學生更好地從“讀”中學“寫”,以利於其習作水平日有寸進,不斷提高。此外,還要引導學生走進廣闊的課外閲讀天地,“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並上好進一步開闊學生視野,為學生積澱更為豐厚的語言素材,為學生寫好作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習作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習作教材,解除束縛,讓學生敢於表達,樂於表達。同時,一定要準確把握教學目標,既不拔高,也不降低,而且要按照每次習作課的要求,切實指導學生學寫作文。

三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學情分析

我班上絕大多數學生喜歡上學,學習熱情高,肯動腦筋,對學習語文有較濃厚的興趣,學生識字量大大增加,語言有了明顯的發展,積累了一定的好詞佳句,能夠寫簡單的文章。他們已經具備了初步的質疑和釋疑的能力。但有一部分學生由於學習習慣差,對學習語文有畏難情緒。對這些同學需要進一步培養他們的良好學習習慣,採用多鼓勵,勤檢查的方式督促其認真學習。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仍沿襲前面五冊教材的編排特色,採用主題單元的形式。全冊共12個主題單元,其中第七單元《特產》為開放單元。這些主題有展現自然世界的風貌的,如“春天的腳步”、“可愛的小生靈”、“奇妙的石頭”和“走進森林”;有反映兒童多姿多彩的生活的,如“親情”、“讀書”等;也有表現人類智慧和文化,謳歌社會發展、科技進步的,如“智慧”、“尊重與平等”、“觀察與發現”、“奉獻”和“書信”等。每個單元包括三篇主體課文和一個語文天地。全冊共27篇主體課文,有詩歌,有故事,有書信,也有説明文,加上“語文天地”中的自讀課文和古詩,體裁多樣,文質兼美,可使學生在學習品味的過程中,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激發學習語文的熱情。六冊所選課文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有的充滿童趣,有的表現出睿智;有的凸現了大自然的瑰麗神奇,有的讚美了人類美好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課文內容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繫,切合中年級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與學生身心發展同步,可使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激發學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學,為了實現理想而努力。

本冊語文天地的設計同三年級上冊一樣,分為“日積月累”、“開卷有益”、“暢所欲言”、“初顯身手”和“筆下生花”等五個欄目,“金鑰匙”和“自檢”仍沿續。

◇“日積月累”設計了一系列與主體課文緊密配合的字、詞、句、篇的練習,旨在激發學生對祖國語文的喜愛,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加強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和使用,促使學生逐步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開卷有益”選編的自讀課文大都內容淺顯,語言生動,情節有趣,例如《媽媽的葡萄》《發明大王的祕訣》《書本里的螞蟻》《帶刺的朋友》《獵人海力布》《愛因斯坦與小姑娘》《郵箱裏的花束》等等;也有的語言優美,充滿詩情畫意,例如《雨在歌唱》,《夢已被染綠》;還有的包藴了許多科學知識。這些自讀課文既能夠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又適合學生在獨立閲讀的過程中有意識地運用學到的方法,逐步提高閲讀能力。自讀課文作為對本單元內容的擴展、補充,是閲讀教學的延伸,以學生自讀為主,不做分析講解,但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保證閲讀量。

◇“暢所欲言”創設了各種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表達的慾望,引導學生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同時學會傾聽。可和單元主題、主體課文或自讀課文結合,自然引入。

所有的“暢所欲言”都要使學生感到有發言的需求,願意與同學交流,表達自己的看法,抒發自己的情感,同時在交流中鍛鍊表達能力,培養自信,逐漸學會交際、溝通,學會聆聽,學會換位思考。

◇“初顯身手”設計了多種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結合語文學習有意識地觀察周圍生活,有目的地收集資料;鼓勵學生髮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在生活中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的問題,並在活動中學會合作。

語文天地中的.所有內容都和主體課文緊密結合,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教學時出現的問題靈活安排,隨機組合。切忌在學完主體課文後再集中處理語文天地。

“初顯身手”作為綜合活動,強調的是過程,是整個實踐的全程。教師在單元學習開始之前就有通盤設計,要動員、組織學生全員參與。可以有分工的不同,但不允許有人遊離在外。可指導學生制定計劃,合理安排日程,合理安排分工,使每個孩子都能夠感覺到自己是活動的主體,願意投入。

◇“筆下生花”作為習作欄目,不以指令性的形式出現,而是和其他欄目緊密結合,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自然引出,成為語文實踐活動的延伸。這種設計既能促進學生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又能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素養。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候製作家庭檔案(1單元)、“春天的腳步”畫展(2單元)、小動物(3單元)、續寫《田忌賽馬》(4單元)、借書或買書的經歷(5單元第55頁)、寫石頭(6單元)、寫家鄉(7單元)、互評優點(8單元)、觀察驗證天氣諺語、有趣現象(9單元第98頁)、續編《炮手》、愛心助人計劃(10單元第107頁)、寫信(11單元第116頁)、想象習作《走進大森林》(12單元第129頁)

全冊12次習作我們會根據教學情況做選擇,不適宜當地情況的,或學生不感興趣、無話可説的不做,或者換內容,還可能安排成大小作文形式,儘量讓習作不要成為學生的負擔。

三、教學目標

1、國小語文教學應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優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使他們具有初步的聽説讀寫能力,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2、在教學中,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學思想方法的啟蒙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培養愛美的情趣,發展健康的個性, 養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3、能夠利用漢語拼音識字、學習普通話。學會290個左右的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瞭解字詞在語言環境中的意思。重視寫字的指導,能正確書寫318個字。

4、能聯繫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句的意思。學過的詞語大部分能在口頭或書面中運用。注意語言的積累,初步養成積累語言的習慣。

5、繼續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默讀課文。讀出一句話中間、句子之間和自然段之間的停頓,讀出不同的語氣。能背誦指定的課文。

6、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集中注意力,開動腦筋,多讀多想,把課文讀通,初步理解課文內容。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讀後試着提出問題,並討論解決。

7、能借助字典或有關資料獨立新產閲讀程度適合的讀物,瞭解主要內容。課外閲讀量不少於7萬字。

8、指導學生學習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進行理解,逐漸學會並善於把握文章的重點詞句,進而理解課文。

9、指導學生進行預習,在預習過程中培養自學能力,養成預習的習慣。

10、鼓勵學生質疑,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11、留心周圍事物,初步養成勤於觀察思考和樂於動筆的習慣,能在觀察的基礎上寫出比較具體的內容。學寫想象中的事物,能展開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見聞和想象寫出來,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語句完整通順。學會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歎號、冒號和 號。繼續練習寫日記、寫片段,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四、教學重難點

1、能夠利用漢語拼音識字、學習普通話。學會290個左右的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瞭解字詞在語言環境中的意思,並能正確書寫318個字。

2、指導學生學習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進行理解,逐漸學會並善於把握文章的重點詞句,進而理解課文。

3、指導學生進行預習,在預習過程中培養自學能力,養成預習的習慣。

4、鼓勵學生質疑,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教給學生質疑探究的方法

5、在觀察的基礎上寫出比較具體的內容。學寫想象中的事物,能展開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見聞和想象寫出來,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語句完整通順。學會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歎號、冒號和引號。練習寫日記寫片段。

五、行動措施

1、在語言文字教學的同時,挖掘德育因素教育學生,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真正樹立為四化建設刻苦學習的思想。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教師重點在點撥,學生積極思維,訓練緊緊跟上,通過紮實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2、在識字教學中要照顧差異,注意發揮每個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鼓勵採用自己認為最有效的方式進行學習;鼓勵交流學習經驗,啟發旁人;鼓勵互助合作。以正面引導為主,幫助學生利用學過的漢字知識和識字方法,有意識地注意防止和糾正錯別字。教師要發揮創造性,採用多種形式(每日一比(形近字、同音字)、錯別字病院、擴詞比賽、選字填空、形近字找朋友)形成認字寫字、糾正錯別字的環境氛圍,指導學生通過反覆實踐逐步做到正確用字,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3、指導學生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閲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培養學生正確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和良好的語言習慣。通過讓學生舉例子、用自己的話解釋、表演、打手勢、找同義詞替代、説反義詞、畫畫等方式考查學生是否理解了某個詞語。

4、組織學生參加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儘量使學生情趣盎然地參與其中。指導學生在問題情境中學習有目的地蒐集資料,共同討論,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的問題。力求減輕學生負擔,做到課堂作業精選,少給學生布置書面的家庭作業。

5、加強口語訓練,使學生説話態度大方。加強説話、寫話訓練,打好寫作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