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計劃

實用的四年級教學計劃合集7篇

欄目: 教學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1.93W

光陰如水,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翻開新的一頁,現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教學計劃,就是在準備做教學計劃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教學計劃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教學計劃7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的四年級教學計劃合集7篇

四年級教學計劃 篇1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四年級所教有3個教學班,共有學生170餘人,學生年齡大約在9-10歲左右,他們已經適應了國小生活,並且具備一學年學習英語的經歷,並對英語的學習產生了廣泛的興趣,具備了一定的英語語言知識與學習能力。去年和這些孩子們相處了一學年,發現這些學生都天真活潑,興趣比較廣泛,對新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接受新知識的能力較強,想象力豐富,而且善於模仿,但學生的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參差不齊,個性差異很大,每個班級都有幾個學困生,他們的好奇心雖強,但精力易分散,缺乏毅力與耐力,雖然他們有了一定的英語學習經歷,然而他們的基礎不夠紮實,學習英語的習慣有待進一步培養,所以在以後的英語教學中,我們要繼續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為主,培養他們深入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使他們繼續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和書寫基礎,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繼續學習用英語進行簡單的日常交流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造能力,從而更好地達到教學目的。

根據上學年的成績來看,平均分大約90分左右,優秀率大約是57%,及格率在93%左右,處於中游的學生較多,而學困生的基礎也太差,最低分才50幾分,每個班級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幾個學習特困生,希望在本學年的努力下,每個學生,每個班級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進步。

二、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是與加拿大靈通教育相結合共同編寫,是20xx年7月第一次印刷和使用,教材的設計與編寫體現了外語教學的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在比較、分析和研究多種國內外國小英語教材的基礎上,取其精華,博採眾長,形成了本套教材特有的編寫體系。

本套教材的教學目的是繼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繼續培養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進一步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繼續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書寫基礎,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進一步養成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

縱觀本冊四年級英語教材,總體感覺此教材有如下特點:

1、強調語言運用

本教材吸收了交際教學思想,注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在整體構思、內容安排、活動設計和教學方法選用等方面都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體現語言的交際功能,把話題---功能---結構---任務結合起來,並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採用“全部動作反應法”讓學生在有節奏的説唱中體驗語言。

2、注重能力培養

本教材在內容安排、活動設計和學習評價上都貫穿“學會--學習”的主題並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運用所學語言去做事情的能力。

3、突出興趣出發

四年級上冊教材從內容、形式、方法、插圖及裝幀設計等方面都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教學內容緊密聯繫學生生活實際,選擇話題充分考慮四年級學生的需求。

4、重視雙向交流

本教材重視雙向交流,中西方文化知識的滲透,在教學內容中選編了一些適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5、本教材十分重視在學習內容上與其他學科知識的兼容幷蓄,精選學生最需要了解的最感興趣的,最易學會的,最有普及價值的,與學生日常生活聯繫最緊密的學科知識內容融入語言材料之中。

本教材採用了“教案式”的編排體系。本冊書共分8個單元,其中2個複習單元,每單元分ABC三個部分。

三、本學期要達到的教學目標

1、能聽懂、會説12組會話,並能進行簡單的交流。

2、能聽、説、認讀56個單詞並能簡單的運用,涉及到教室物品、學習用品、人物描述、起居房間、食物和家庭成員等幾個話題。

3、能聽、做、演10個遊戲。

4、能聽、做4個TPR活動。

5、能學會6個小製作。

6、能唱8首歌曲。

7、能聽説唱8首歌謠。

8、能完成6個自我評價。

9、能聽懂6個幽默小故事。

四年級教學計劃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有四個單元“天氣”、 “溶解”、“聲音”、 “我們的身體”。與原教材相比縮減了一個單元,減少了“磁鐵”、“有生命的物體”兩個單元,增加了“我們的身體”單元。覆蓋了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和地球與宇宙科學三大領域,具體為:生命科學(生命體的結構與功能)《我們的身體》;物質科學(物體與材料的特性)《溶解》;物質科學(光、熱、電、磁)《聲音》;地球與空間(地球和天空的變化)《天氣》。調整後的新教材,內容體系更加科學、合理。每個單元都有七個教學內容,一般每個教學內容為一個課時。根據教學建議,對典型的過程和方法展開充分的探究,不以1課時為限制。應該加強單元后的總結性教學,幫助學生梳理概念、澄清觀點。

二、學情分析:

學生經歷了一年的科學學習,對科學課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比如,對周遍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學認識;初步掌握了科學學習的方法,尤其是觀察的方法;學生的求知慾和參與科學活動的願望明顯增強。因此,這一學年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至關重要的時期。

本學期,四年級有一個班級。班級學生數基本在30個,較多的人數也為科學學習的順利組織開展留下了較大的難度。

三、教學目標:

本學期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至關重要的時期。教學中要因勢利導,積極引導學生在學習彙總尊重客觀事實、注重證據、大膽質疑,逐漸養成良好的`科學品質和思維方式,真正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學習質量。(具體內容見單元計劃)

四、教學措施:

1、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的想法。

2、指導學生反覆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控制變量實驗要加以指導)

3、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的詞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象。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五、學生素質的要求:

1、環保教育

通過對“溶解”、“聲音”、“天氣”、“我們的身體”四個單元的教學,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以及積極探求新知和仔細、科學的態度,激發他們的創新慾望。倡導人人蔘加環境保護。

2、心理素質

①合作、平等的師生關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創造一種生動活潑的師生共同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體,是教學活動的參與者。通過小組討論、師生對話等形式,開發學生的心理素質,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以愉快的心情,以特殊的情境教學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②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在教學中注意儘量分解難點,通過學習能看得懂,學得會,並比較輕鬆地完成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感,讓他們建立自信心。

③激發興趣,大膽地探索: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創設探索活動的愉悦情境,耐心啟發誘導,使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興趣因素,運用直觀教學手段和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④及時評價、適時引導: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缺點和錯誤,要給予足夠的寬容,耐心地矯正,堅持表揚鼓勵為主,特別是對成績處於中下游的學生給予及時表揚、肯定,使他們發言踴躍,課堂活躍

四年級教學計劃 篇3

四年級要完成由中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通過學習,要能達到課程標準規定的中年段的教學目標,為高年級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個基礎除了紮實的語言文字的基礎外,還包括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特別是學生在低年級,中年級養成的學習習慣,不管好與壞,到了高年級是不大容易改變的。所以説,四年級是很關鍵的一個學年。

學生情況分析

根據我與前任班主任和科任老師的廣泛交流,瞭解到本班學生思維相當活躍,個性張揚,學習興趣比較濃,主動性較強,語文學習成績較理想.但是學生在上課時不善於傾聽別人的觀點和意見,對最基礎的知識點不放在眼裏,協作精神差,集體觀念不夠強,缺乏紀律觀念……因此本期教學的着眼點不應僅僅停留在語文教學上,更不能僅僅看孩子們的成績,而應該從他們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本冊教材的基本結構

本冊教材仍以專題形式組織內容:導語,課例(精讀課文,略讀課文,思考練習,閲讀鏈接,資料袋),詞語盤點,語文園地(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展示台或成語故事等)。

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

本冊通過精美的選文,在語言學習過程的薰陶和感染中,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在識字寫字,課文閲讀教學,口語交際,作文,綜合性學習等學習和活動中,達到中年級的上階段教學目標。

本冊學習要達到的主要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200,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複述敍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説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説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事物,勤於書面表達。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蒐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落實教學目標的基本措施

一、營造自主學習的情境。

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放鬆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體的學習目標上,通過有目的學習,慢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冊教科書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創設了具體的學習情境,這種學習情境的創設主要是通過“對話”的方式來實現的。

1.學生與文本對話。學生閲讀課文,通過想象文中的描寫建立生活影像,通過對照文中人物的心靈來淨化自己的心靈,實現有意義的閲讀。通過對文章結構形式的揣摩和推測,理解文章的內容,達到和人物心靈溝通的境界。

2.學生與文本作者對話。作者寫文章是和讀者交流,學生邊讀書邊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過引導使學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寫作意圖達成一致,讀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學生與學習夥伴對話。人教版教科書,在“語文園地”中安排了兩個學習夥伴:一個是小林,一個是小東。其實,學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個想象成自己,另一個就是自己現實生活中的學習夥伴。學生通過閲讀這樣的對話,能夠進入學習情境,也能激發自己的想象,能通過學習夥伴的對話,碰撞出思維火花,從而點燃學習語文的熱情。

4.學生與自己的心靈對話。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別人有的感覺我有沒有呢別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 教科書的編者就是用這樣的閲讀提示語,給學生一個具體的環境,給學生一個心靈的啟示,讓學生去問問自己。教科書通過具體的語言,為學生營造了學習環境。最終使學生達到和周圍人和自然萬物的對話,啟迪學生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學習,進而掌握語文學習的規律。

二、促進學習方式的改變。

語文學習有其內在的規律,語文學習也有一個基本的步驟。教科書的呈現方式就是讓學生從內心觸摸到語文,在實際的語文學習中能習得方法,慢慢找到學習規律。

人教版教科書有着自己的教科書話語表述系統,這是不同於教師教學的話語系統,同時又指導着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從學生學習的角度而言,學生容易接受的是親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語言。人教版教科書在這一點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從學生的角度進行設計,給學生更多關注,給學生更多的學習指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表現在語文學科中,應該是什麼樣的呢人教版教科書給出了很好的答案。每個單元前都有“導語”,課與課之間有“鏈接語”,精讀課文中 “泡泡語”,有的導入學習活動,有的指導學習活動,有的提出學習目標,有的提示學習方式,能引導學生自己閲讀。教科書努力把對學習的指導隱含在文字背後,不是指手畫腳的説教,而是和風細雨的點撥。教科書通過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學生應該逐步建構起這樣的語文學習過程。這個學習過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讀課文和相互交流為基礎,欣賞語言對文章內容及表現形式進行評價,同時獲得審美體驗。在感悟語言,積累語言的基礎上領悟表達。理解內容是語文學習的

基礎,學會表達是語文學習的目的,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會不斷的產生問題,解決問題。學生通過閲讀教科書,通過各種各樣的學習活動,即使沒有教師的指導,也會慢慢學會學習。

四年級教學計劃 篇4

一、任教班級概況及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任四年級五個班的科學課,學生總人數是298人。進入四年級以後,學生對科學課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求知慾和參與科學活動的願望明顯增強。因此,這一學年度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至關重要的時期。教學中要因勢利導,積極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尊重客觀事實、注重證據、大膽質疑,逐漸養成良好的科學品質和思維方式,真正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學習質量

二、教學目標與內容概要:

本冊教科書有四個單元:“天氣”、“溶解”、“聲音”、“我們的身體”,覆蓋了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和地球與宇宙科學三大領域,具體為:地球與空間(地球和天空的變化)《天氣》;物質科學(物體與材料的特性)《溶解》;物質科學(光、熱、電、磁)《聲音》;生命科學(生命體的結構與功能)《我們的身體》。

本冊教科書中的每個教學單元都有七個課題,這七個課題即是學習的內容,也反映了科學概念和過程與方法雙向發展、螺旋上升的過程。一般每個教學內容為一個課時,但在具體教學中可對典型的過程和方法展開充分探究,不以1課時為限制。

“天氣”單元的重點是讓學生學習並堅持較長時間的天氣觀察和記錄,“天氣日曆”則是觀察記錄的載體。教科書中基本上是圍繞如何觀察天氣現象、如何記錄展開的;對記錄的統計和分析能使學生了解科學的處理數據方法,並建立對天氣新的認識。

“溶解”單元是從觀察溶解現象入手,建立溶解的一般概念。這個概念可以看作是前概念水平,並沒有涉及分子的運動與分佈等問題。“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問題實際上已經向着溶解度這一概念發展了,但是在這裏主要還是想滲透溶解是物質的基本屬性。物質溶解的多與少和很多因素有關,如壓力、攪拌、温度等,溶解與析出往往是可逆的。在“溶解的快與慢”問題中,温度對溶解的影響是最重要的。而方糖的溶解從本質上與攪拌加快溶解是一致的,只不過它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説明增加物質與水的接觸面(所謂咬碎)可以加快溶解。

“聲音”單元的各組實驗意在形成一系列發展性的概念。從物體的振動產生了聲音開始,到用音量和音高來描述聲音,直至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傳播以及耳的功能等。教科書中的各種實驗,特別是一些探究性的實驗,都是在支撐聲音概念的建立,並在此過程中使學生獲得對科學的理解。

“我們的身體”單元旨在認識自己的身體,倡導健康的生活。當學生開始關注身體的結構、身體各種器官的功能和工作時,他們對健康便會有新的理解和認識。

三、具體教學措施:

1、瞭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的想法。每個教學單元都有概念的指向和一些支撐概念建立的過程性活動,只有充分了解學生在概念形成過程中的思維變化,才能做出正確的教學判斷,並避免客觀事實與學生的想象混淆,甚至用想象代替事實,以保證觀察和實驗中獲得證據的有效性,沒有人為的“偽證”。

2、指導學生反覆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教科書中有多處涉及了這類實驗,如“溶解的快與慢”“比較聲音強弱、高低的變化”“探索尺的音高變化”“觀察上肢的運動”“測量心跳和呼吸”“體驗心臟的工作”,等等。在四年級引入控制變量的實驗,可以使學生更好地認識科學的.本質,瞭解控制變量的實驗的重要,並正確地看待誤差問題。

3、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教科書中已經給出了各單元相應的記錄表,並提示學生用文字、數據、簡筆畫、氣泡圖、網狀圖和柱形圖等進行記錄。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客觀地記錄觀察到的現象,在“天氣”單元教學中還要指導學生堅持較長時間的觀察和記錄,每週都要進行督促和檢查。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的詞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象。教科書中需要學生進行描述的內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實驗過程的描述,如“描述洗髮液在水中的溶解過程”“描述物體是怎樣產生聲音的”,等等。這種描述能夠幫助學生提高科學思維能力,教學中應耐心引導。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比如“天氣”單元中,需要學生對所記錄一個月的天氣現象進行分類的統計和分析,還要利用柱形圖等做出關於這一季節天氣變化的一般規律。

四、主要材料清單:

1、“天氣”單元

測温器材:温度計;

製作雨量器器材:高於15釐米的直筒透明杯子。

其他器材:放大鏡、攪拌棒。

2、“溶解”單元

過濾器材:燒杯、漏斗、濾紙、鐵架台;

氣體溶解器材:帶有橡皮帽的注射器;

蒸發器材:蒸發皿、三腳架、石棉網、酒精燈;

3、“聲音”單元

發聲器材:大小不同的音叉和鐵釘、鑼、鼓、鋼尺;

傳聲器材:鋁箔(能摺疊成1米長的鋁箔尺)、木製米尺、尼龍繩。

4、“我們的身體”單元

模型:人體結構模型、人體骨骼模型、心臟模型;

其他器材:啞鈴、吸耳球、大約1米長的塑料管。

五、教學設計進度表:

周次起止日期教學內容課時

1、9.1——9.4始業教育、我們關心天氣2

2、9.7——9.11天氣日曆、温度與氣温2

3、9.14——9.18風向和風速、降水量的測量2

4、9.21——9.25雲的觀測、總結我們的天氣觀察2

5、9.28——10.2第一單元總結、機動2

6、10.5——10.9國慶節放假

7、10.12——10.16水能溶解一些物質、物質在水中是怎樣溶解的2

8、10.19——10.23液體之間的溶解現象、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2

9、10.26——10.30溶解的快與慢、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鹽2

10、11.2——11.6分離食鹽與水的方法、第二單元總結2

11、11.9——11.13聽聽聲音、聲音是怎樣產生的2

12、11.16——11.20聲音的變化、探索尺子的音高變化2

13、11.23——11.27聲音的傳播、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2

14、11.30——12.4保護我們的聽力、第三單元總結2

15、12.7——12.11身體的結構、骨骼、關節和肌肉2

16、12.14——12.18

四年級教學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1、學寫字就是學做人。

要練好字,決非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需要長期的鑽研和磨練,需要“鐵棒磨成針”的“滴水穿石”之功,寫字的過程是檢驗毅力的手段,是磨練意志的途徑,字的好壞或多或少地反映了一個人是否具有敢於戰勝困難、百折不撓、力爭上游的精神。同時,寫字與美育又有着密切的聯繫,魯迅先生説過,我國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感目的“形美”,就是書寫的文字之美,這種美既能陶冶情操,增強審美能力,又能豐富和調劑我們的文化生活,使我們生活愉快,在藝術享受中受到教育。另外,寫字還與修養有密切的關係,“字”是寫給別人看的,好比一個人的“儀態”,字寫得規範端正,好比人的衣着整潔,作風嚴謹,面目可親,是一種文明禮貌,是對別人的尊重,對自己負責的表現,因此,學寫字就是學做人。

2、在寫字中發展學生的主體性。

主體性教育思想是現代教育思想的核心。主體性的表現形式為自主性、選擇性、創造性。在寫字教育中,要通過寫字活動激發學生主動練字的動機,尊重學生對

字體的選擇、練習方法的選擇,保護和培養學生在寫字過程中的創造性,保證學生在寫字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從而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意識,使學生樂學求美。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大部分學生經過兩年的寫字學習,已經養成了良好的寫字習慣,能熟練掌握基本筆畫的書寫。學生的書寫工整率還算可以,但入體率不高。執筆方法和寫字姿勢不正確,個別學生的書寫比較草,書法基礎較差,有待加強。 三、教學目標

1. 初步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1)首先,要想寫好字就一定要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當你坐着寫字的時候,身子要正而直,兩肩齊平,胸部挺起,頭部要端正,稍微向前,不要歪斜;兩臂要自然撐開,右手執筆,左手按紙,雙腳要自然放平,踏穩,不要交叉或踮腳尖。

(2)正確的寫字姿勢,不但跟寫好字有密切關係,而且對身體健康也很有好處,所以一定要格外重視,並注意養成良好的習慣。

2. 掌握漢字的間架結構和一些常見的偏旁部首。

(1)漢字的基本筆畫,主要有如下一些:點、彎鈎、橫鈎、橫折彎、橫、斜鈎、橫折、橫折彎鈎、豎、橫折提、橫撇彎鈎、撇、豎提、橫折鈎、橫折折撇、捺、豎折、橫折折折鈎、提、豎彎、撇折、豎折撇、豎鈎等。

(2)漢字的筆順規則,可分為基本規則和補充規則兩種:基本規則有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先橫後豎、先撇後捺、先外后里、先外后里再封口。補充規則有中間突出先中、右上或字裏有點後補、上包下時先外、下包上時先內、三框首橫末折。

(3)漢字的間架結構,有如下六種:獨體字、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半包圍結構、全包圍結構、品字形結構。 (4)漢字的偏旁部首。

3. 對國小生的寫字提出嚴格要求:"規範、端正、整潔"。

三、教學重點、難點

1.進一步瞭解漢字的結構特點,特別是各種不同的偏旁或同一偏旁在字形不同位置所佔的空間大小及筆畫的變化。

2.寫字時做到字跡工整、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 3.培養學生的寫字興趣、審美能力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4.培養學生認真寫字和愛惜寫字用具的習慣。

5.激發學生和培養學生的寫字興趣,提高學生對漢字書法的鑑賞能力。

四、具體措施

1.在教學中,適當向學生講述一些有關漢字起源與發展的知識,介紹一些古代書法家勤學苦練的故事,引導學生欣賞書法作品,培養他們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採用書法比賽、作品展覽等方式鼓勵學生好好寫字,真正調動起學生學習寫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起他們的寫字興趣。

2.認真上好每週一節的寫字指導課,優化寫字課堂教學,在教學中要做到訓練有度,在教學內容上注意由簡到繁,由易到難,使學生體驗到書寫的樂趣,樹立信心。

3.重視寫字課教學,先講後練,提示注意點,再讓學生去練習,使學生的練習能夠有章可循,從而提高寫字水平。教師的講解不超過10分鐘,學生練習不少於25分鐘。

4.要做到課堂指導和課後練習相結合;處理好寫字與識字的關係;處理好寫字教學與課外書法活動的關係。

5.培養和發展學生們的書法興趣和特長,帶動全班同學參與到寫字活動中,進一步提高寫字水平。

四年級教學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國小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學情分析

所教四年級班。這些學生對科學學科的學習有着濃厚的興趣。本學期還要遵循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選擇教學內容,注重內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加強生活、生產、社會實際的聯繫。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處理好內容的深度廣度,做到難易適度,分量適當。注意發展兒童的智力,培養兒童動腦和動手的能力。

三、全冊教學分析:

本冊教科書共24課,其中第23、24課是活動課。從知識內容分為五部分。

(一)我們吃什麼:本單元從學生的飲食這一最基本的生活經驗切入,通過觀察,實驗操作,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人類需要哪些營養;知道人們需要的營養物質大致包含在哪些食物中。懂得營養合理全面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做到合理飲食;會從合理,全面飲食方面設計食譜;養成科學飲食的好習慣。逐步從探究科學飲食的多種活動中意識到要珍愛生命;善於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通過本單元的學習為學生以後探究人的生長髮育等方面知識打下基礎。(包括1、2、3、課)

(二)水裏有什麼(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水資源保護法》):本單元是在繼三年級上冊水的科學單元后,又一次以水作為探究對象,探究水能溶解一些物質,水與其他物體的混合和分離等特點的單元。在三年級上冊水的科學單元學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藉助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科學探究。讓學生經歷觀察,實驗,分析整理信息等探究過程,在探究過程中學會發現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積極合作交流,體驗成功的樂趣,意識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深度用學到和科學知識改善生活,進一小提高實驗,蒐集整理信息,分析實驗數據的能力,為今後進一步探究有關水的其他特徵奠定基礎。(包括4、5、6、7課)

(三)植物的生活(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保護法》):本單元是在學生認識常見植物的基礎上,對植物的各部分進行細緻的研究。由於學生已經有了一年科學探究的經歷,對科學學習有了一定的基礎,也掌握了一些簡單的科學探究方法。所以在進行本單元的觀察,實驗,查閲資料,整理信息,表達與交流,藉助工具對事物進行定量觀察,利用對比實驗的方法進行科學探究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實踐基礎。再加上學生對植物比較熟悉,有豐富的生活經驗,所以進行本單元的科學探究並不困難。本單元在本冊書中編排體現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學習本單元,能為後續研究植物與土壤的關係,植物與環境的關係,植物的一生,植物的繁植等問題打下探究技能與知識的鋪墊。(包括8、9、10、11、12課)

(四)空氣和水的力(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本單元主要從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入手,通過學生的猜想與假設,對比實驗,觀察研究及動手製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空氣及水的力,拓展學生的探究空間,密切科學,技術與社會的聯繫,為後續的科學探究活動奠定基礎。(包括13、14、15、16,17課)

(五)熱的傳遞:本單元主要選取了熱的傳導,對流和輻射現象,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引領,如杯子變熱了,煮稀飯時米粒在水中游動等進入相關的研究主題,引導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並在其過程中培養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包括18、19、20、21,22課)

(六)探究與實踐(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引導學生嘗試運用已掌握的探究方法和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初步培養學生認真細緻地觀察和積極動手實踐的科學態度。

四、教材總的教學目標

1 .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 .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幹,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 .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在能力培養方面,主要培養以下幾種能力:

1 .觀察能力:觀察植物的身體結構,教給學生用顯微鏡觀察葉的內部構造。

2 .實驗能力:學習使用酒精燈加熱水,加快溶解的方法了,根吸水、莖運輸水分等實驗,鞏固對比實驗方法,學習設計説明根有吸水作用的實驗、

3 .探究能力:學習運用探究的方法,瞭解溶解在生活中的應用,對植物實施環割有哪些益處。

4. 想象能力: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想象蒸發的本質,葉、莖的內部構造。

5.動手能力:學習製作植物動物標本等。

五、採取的措施

1.適當擴大單元規模,使學生能夠在一段較長的時期內深入研究。四下教材在呈現方式上的最大特點就是採用大單元的模式,這是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髮展需要的前提下做出的改進。新教材理念追求的是“一英寸寬、一英里深”的探究活動,這對激發學生持續的研究興趣、經歷較為完整的探究過程,以及實現科學教育目標的多元整合都是十分有利的。大單元的設計,可以使學生在持續一個月的主題學習中學習興趣不斷得到激發,探究活動不斷深入,學習活動能夠向着更多、更廣闊的領域拓展,獲得更為全面和豐富的學習體驗。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注意活動之間的結構聯繫,促使學生不斷產生新的問題,以問題推動探究活動的逐步深入。

2.更加註重科學素養的培養,探究方法不斷豐富。在三年級的科學教學中,強調科學探究始於觀察。確實,對於四年級的孩子來説,他們總是對周圍的世界充滿了極大的好奇心。科學上的發明、發現也往往正是由觀察邁出的第一步。所以把觀察作為進行科學探究活動的第一個重要方法加以強調是完全正確的,也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隨着科學探究活動的逐步深入,探究的方法自然應該得到不斷豐富。其中的猜想和推測,是科學研究過程中兩個重要的環節。本冊教材在這兩方面就是有所側重的。隨着探究方法的豐富,探究的模式也跟着豐富起來:如觀察-統計-比較-分析-結論、觀察-假設(推測)-驗證(測量、實驗)-分析-結論等。

3.加強對學習主體的研究,構建以兒童心理髮展為線索的科學探究體系。本冊教材是以兒童的心理髮展為基礎構建的,所有的活動都在對兒童認識問題的規律和特點深入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設計的。具體説,就是活動設計充分遵循了兒童認識發展的順序,從學生們可觀察到的微小變化開始,從關注學生身邊的事物開始,用學生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努力促進他們去建立自己的觀點和概念。

四年級教學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國小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幹,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取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三、學生情況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四年級現有八個教學班,學生整體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學習習慣較差。他們普遍習慣於死學硬記死板知識,喜歡或習慣於被老師和家長牽着走,而不善於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並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瞭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學生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科學常識極為缺乏,科學探究能力和意識不強。家長和學校偏重於語、數、英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國小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國小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國小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四、教材分析:

1、全冊內容情況:

本冊是科學教材的第三冊。全冊教材包括了“他們生活在哪裏”、“養蠶”、“物體的運動”、“無處不在的力”、“巖石和礦物”和“自由研究”6個單元,由30多個典型活動組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於激發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興趣,幫助他們體驗科學課程學習特點,引導他們嘗試性地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學習一些清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

2、各單元內容和課時情況:

第一單元“他們生活在哪裏”共6課時,具體包括:仙人掌和駱駝(1課時),麪包樹和斑馬(1課時),海藻和海豚(1課時),有利於生存的本領(1課時),給動植物搬家(2課時)。

第二單元“養蠶”共4課時,具體包括:我們來養蠶(1課時),給蠶寶寶記日記(1課時),我們來抽絲(1課時),養蠶經驗交流會(1課時)。

第三單元“物體的運動”共6課時,具體包括:我的位置在哪裏(1課時),物體運動的方式(1課時),小車的運動(2課時),擺的研究(2課時)。

第四單元“無處不在的力”共4-5課時,具體包括:力在哪裏(1課時),物體形狀改變以後(1-2課時),蘋果為什麼會落地(1課時),摩擦力的祕密(1課時),做小車(1課時)。

第五單元“巖石和礦物”共4課時,具體包括:認識常見巖石(1課時),巖石和礦物(1課時),認識礦物的性質(1課時),日益減少的礦物資源(1課時)。

第六單元“自由研究共3課時,具體包括:我們想要研究的問題( 1課時),我們怎樣來研究(1課時),我們的活動成果(1課時)。

3、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國小生的科學素養。

4、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別是實驗中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國小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並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並把自己的認識用於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

10、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六、主要教學活動類型:

蒐集信息 現場考察 自然狀態下的觀察 實驗

專題研究 情境模擬 科學小製作 討論辯論

種植飼養 科學遊戲 信息發佈會、報告會、交流會

參觀訪問 競賽 科學欣賞 社區科學活動

家庭科技活動 角色扮演 科學幻想

七、主要導學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參觀法 實踐法 討論法

談話法 辯論法 實驗法 列表法 暗示法

八、教學進度表

周次 教材內容

1、期初教育

2、仙人掌和駱駝(1課時)

3、海藻和海豚(1課時),有利於生存的本領(1課時)

4、給動植物搬家(2課時)

5、我們來養蠶(1課時)

6、給蠶寶寶記日記(1課時)

7、我們來抽絲(1課時)

8、養蠶經驗交流會(1課時)

9、我的位置在哪裏(1課時)物體運動的方式(1課時)

10、小車的運動(2課時)

11、擺的研究(2課時)

12、認識常見巖石(1課時)

13、巖石和礦物(1課時)

14、五一放假

15、認識礦物的性質(1課時)

16、日益減少的礦物資源(1課時)

17、我們想要研究的問題( 1課時)

18、我們怎樣來研究(1課時)

19、我們的活動成果(1課時)

20、學期總結報告會

21、學生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