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日記

《安妮日記》讀後感合集15篇

欄目: 日記 / 發佈於: / 人氣:2.51W

一天即將完結,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想必是時候寫一篇日記了。如何把日記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安妮日記》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安妮日記》讀後感合集15篇

《安妮日記》讀後感1

這本書,是很多篇作文組合的,忽而興奮、忽而悲傷;忽而温和、忽而殘忍。

讀了這本書,我感觸很深。1929年6月12日時,安妮一家四口過着富裕安寧的日子。可是,1933年是法西斯政權執政後,便開始對猶太人進行殘殺,安妮一家移居荷蘭,安妮在那裏上學,交到了很多朋友,1942年6月12日,安妮生日是收到一本日記本,它的名字叫吉蒂。這時德國法西斯又侵佔了荷蘭,四處抓捕猶太人,抓到的猶太人都被關進了幾個地獄裏,安妮的爸爸帶着一家人,躲進了“密室”但他們都還隨時面臨着死亡這兩個字。

安妮他們還在吧暫時還沒受害的`猶太人送進自己的密室。在密室裏,安妮是多麼想念原來的好朋友,估計這會他們已被送入集中營。安妮是時刻刻想着他們,做夢也是。房間裏密不透風,白天都悄無聲息的,他們只靠收音機來得知外面的消息,日常用品都是在黑市上買的。他們的日子是那麼的……

讀完這本書,我憎恨以前的德國人民,更憎恨德國法西斯。非常同情那些可憐的猶太人。安妮真真切切的把所有的故事告訴了我們,我覺得安妮是一個善良聰明,渴望和平,堅強不屈的人。

《安妮日記》讀後感2

暑假我讀了一本名著《安妮日記》,這本書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了猶太小女孩安妮。弗蘭克的生活實錄。

安妮。弗蘭克於1929年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的一個商人家庭,擔任總統後德國法西斯開始迫害猶太人,安妮一家移居到荷蘭,可是好景不長,德國又佔領了荷蘭,弗蘭克一家只能躲進密室裏生活。1942年6月12日是安妮的生日,她得到了一個生日禮物日記本,還給它起名叫“吉蒂”,從此以後安妮每天都給“吉蒂”寫信,他寫的.都是關於信仰和宗教的信,這使我非常感興趣,安妮雖然呆在密室裏,但她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她十分渴望去外面的世界,十分熱愛生活。安妮在密室裏呆了二十五個月之餘,在1944年8月4日安妮一家因壞人告密被捕,抓去集中營,後來染上傷寒失去了生命。

在這本書裏我學到了很多,安妮雖然年齡不大,但卻很成熟。她十分堅強,有勇氣,從容的面對一切。她的這種熱愛生活的精神,對生活積極的態度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安妮日記》讀後感3

今天我終於讀完了《安妮日記》這本書,讀完了這本書,我不禁歎了一口氣……

這本書主要講了法西斯到荷蘭去剝奪猶太人的自由的時候,安妮她和家人們一起躲到了安妮爸爸公司後面的一個三層密室裏去了,後來也隨着搬來了凡。丹夫婦和彼得,然後又搬來了杜瑟爾這個牙醫。這個密室裏面的八個人已經躲了將近兩年了,可是在一九四四年他們被警察們抓住了。凡。丹一家人都慘遭不幸,安妮和瑪戈(她的姐姐)也不幸去世,安妮的媽媽和杜瑟爾也一樣,這八個人中只有安妮的父親存活了下來。

那個時候的社會實在是太黑暗了,為什麼猶太人要被限制。在那麼黑暗的日子中,安妮他依然天天帶着微笑與大家見面,一個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偏偏就生活在這種殘忍的.地方從青春期開始,她開始了密室的生活,等到了青春期結束,她的生命也跟着結束了。這是為什麼?為什麼讓一個小孩跟着受苦,為什麼猶太人的生活要被限制?為什麼這麼幼小就要結束生命?這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安妮日記》讀後感4

安妮·弗蘭克是一個活潑可愛、眉目清秀的猶太少女,由於法斯對猶太人的殘害,她們全家人和四個猶太人鄰居,帶上生活用品,一起躲到她爸爸公司裏一個很隱蔽的房間裏,他們把那裏叫做“密室”。

密室裏的生活既艱苦又難熬。走路要輕;要在公司的人來上班之前先洗漱完畢;還要在公司的員工下班以後才能下樓用熱水……如果不遵守以上條例,就可能被人發現,並被帶到集中營去。飛機投下來的炸彈雖然能炸燬房屋,但卻炸不毀安妮堅強的意志。在她感覺無聊時,就用學習和從閣樓上的.窗户眺望大自然來消磨時間。安妮就是這樣堅強不屈地生活着。

後來安妮和彼得·威爾彼此相愛,每當他們互相親吻的時候,她就感覺幸福走遍了全身。

《安妮日記》不僅讓我瞭解了歷史、戰爭和種族迫害,而且讓我看到了身處逆境的人們是如何克服困難,頑強地生活着。安妮的生活告訴我們:要珍惜生命,熱愛生活。

《安妮日記》讀後感5

《安妮日記》是猶太人在二戰時期寫的一部日記體小説。講述了一名叫安妮的小女孩原本過着幸福的生活,可是因為二戰期間在蓋世太保的'“召集令”下,他們為了防止被納粹士兵發現躲進了一間狹小的密室,在密室的這段時間裏,她通過寫日記記錄下了她與家人之間發生的事情。

看完這本小説,我非常同情安妮,也憎恨那些德國士兵。安妮是個活潑開朗,樂觀的小女孩,並沒有在如此惡劣的生活中變得氣餒,雖然被迫生活在狹小的密室裏,但她仍然如飢似渴地讀書學習,用精神食糧充實着自己的生活。這樣的安妮讓我很敬佩。我從她身上看到了很多可貴的品質:善良、樂觀、勤奮好學和勇敢。

在她1944年6月6日的日記中,寫滿了對解放的期盼,對和平的嚮往,對課堂的懷念。可是誰又能想到呢?安妮在解放前的兩個月被害了,她終究沒有等到解放的那天,想到這,我不禁深深感到惋惜。

看到安妮堅持讀書學習,我感到很慚愧,説實話,一到放假,我一心就只想着怎麼玩,去哪玩,把學習拋在腦後,沒想過假期要好好看書學習,或許,我應該要改變一下學習態度了,向安妮學習。

《安妮日記》讀後感6

有一本書讓我感動不已,思緒萬千。那一本關於“美好生活”的書叫做《安妮日記》。

故事的主人公是安妮·弗蘭克,是一位德國猶太女子,安妮·弗蘭克家裏並不是太富裕。

“我常常問自己,要是沒躲起來,要是我們都遇難了,那就不會受難麼多苦,不會連累那些保護我們的朋友,不是挺好的嗎”?安妮·弗蘭克是個活潑、可愛的'猶太女孩,由於德國法西斯的殘暴屠殺,她不得不和父母、姐姐躲進“後屋”。在後屋裏,他們白天不能開窗,晚上也不能開燈,天天説話只能低聲細語,一個月都不能洗澡,食物又日漸短缺,但是他們仍然堅持的活下來。

一個個志向遠大,才智過人的猶太青年就這樣,悄無聲息的離開了人世。這些法西斯分子真是可惡啊!

從這本日記中,我感到,安妮也和和常人相同,有自己愛的、敬佩的、也有自己討厭的甚至厭惡的人。但是她和常人不同的是,她雖然身陷逆境,卻仍然有顆善良、愛學習、隨時約束自己的心,她做了錯事會把話説重了,自己都會認真的面對,及時糾正,還要自己反省,併為之道歉。這一切,我做的不是太好,我要努力,向她學習!

我同情安妮,更敬佩安妮,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要向安妮一樣時常自我反省,也希望世界永遠和平,快樂!

《安妮日記》讀後感7

《安妮日記》是安妮·弗蘭克寫的,講的是安妮的爸爸媽媽還有姐姐,為了躲避德國警察的追捕,躲進了父親的辦公室,於是他們開始了兩年之久的“密室”生活。後來,凡·達思一家和杜塞爾也搬了進來。

而中間讓我欣慰的是,當安妮的`爸爸媽媽在唉聲歎氣時,安妮卻一笑而過。因為她很樂觀,之所以樂觀,才會一笑而過。當時他們的生活十分受限制:走路不能發出聲音、不能出還要早睡晚起……但是安妮卻以樂觀的態度來看待每一件事。

由此可見,樂觀對人生是多麼重要。如果安妮不樂觀,她就會像其他家人一樣被籠罩在悲傷之網下。所以我喜歡安妮,因為我有時很悲觀地看待事情,悲觀和樂觀像兩面鏡子,一面能照出事物的美好,另一面卻只能照出事物的缺點。在生活中,我們去看待一件事情,何不想着用樂觀的態度去看待?就比如文中的安妮,她雖然聽到家人在埋怨眼瞎的生活,但是,她卻不把這當回事兒。我彷彿聽見一個不屈的靈魂在黑暗中大聲地吶喊。

所以,我們一定要像文中的安妮樂觀地看到事情,這樣才能幫助我們成功地做更多的事情,不會陷入失望的沼澤。正如佚名所説的“你的負面情緒,並不是一直都有的,而是你沒有樂觀地看待世界。”

《安妮日記》讀後感8

《安妮日記》不僅是一本普普通通的日記,它就像是一個問題的闡述,引起人們的思考,思考戰爭、思考生命、思考和平!它就像是安妮控訴的手臂,聲討着戰爭,聲討着那些打破她原本美好生活的人。

戰爭是殘酷的,得到利益的.永遠是少數人,而受難的永遠是無辜的人民!

伊拉克戰爭就是二戰的翻版!美國政府為了自己的石油利益而侵佔了伊拉克,這位“無私的母親”將本國千萬母親的孩子送上了戰場,又將數千孩子的墓碑送還給了他們的母親,再將數千母親的孩子、孩子的父親送上戰場,而這一過程又顯得多麼的自;而在伊拉克,則有更多的母親失去孩子、更多的孩子失去父母、數以萬計的人們失去家園,伊拉克人民原本安靜祥和的生活就此不復存在,而這一切都源於個別人的貪婪。

和平鴿的嘴裏因該銜着橄欖枝,而不是品着血紅的淚!

《安妮日記》讀後感9

最近我看完了一本特別有趣的書,《安妮日記》。

這本書主要以書信的形式,真實的記錄了一個猶太少女在兩年時間裏親身經歷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其中有對生活情況的`細緻描寫;有對少女萌動戀情的直白流露;也有青春期特有的叛逆和躁動;有對人生日漸成熟的理解與思考,也是有對親情的排斥,但同時也無比的依戀和依賴………

通過這本日記,我看到的是一個心地善良,活潑可愛,個性率直,但卻有時多愁善感的女孩。太有主見,愛思考,唯一受別人的影響,她堅強,有毅力,再遇到委屈的時候,人以微笑面對生活。

因為戰爭的原因,少女安妮在祕密小屋度過了青春期,如果沒有戰爭安妮會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是一名才華橫溢的作家呢?還是一名特別有才華的人呢?…………可是都沒有,在祕密小屋,過了25個多月後,祕密小屋的所有人都被送進了猶太人集中營。最後,祕密小屋的八個人,只有安妮的父親一人生還。

這違紀是對二戰時生活的縮影,我們應記住安妮的日記,記住那字裏行間的堅強,天真,甜美…………

《安妮日記》讀後感10

我有許多課外書,每一本都十分吸引人,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安妮日記了。

《安妮日記》這本書記述了安妮一家和皮特一家為了躲避納粹的迫害藏在了密室裏。在密室裏的生活必定是艱苦而難熬的。他們白天不能開窗,晚上不能開燈,天天説話只能低聲細語,一個月不能洗澡,食物又日漸短缺,在這樣的環境中,她仍然一絲不苟地檢查自己的言行舉止,每天仔細地寫日記。

安妮最大的'理想是做一名記者和作家,她為了這個理想不謝懈地努力着。雖然生活在密室中,但她從不放棄,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着。就在光明要到來的時刻,納粹分子衝進了公司的密室,逮捕了這些猶太人,結束了他們兩年的密室生活。最後自只有安妮的爸爸活了下來,雖然安妮的理想並沒有實現,但她的願望終能得償:“我希望我死後,仍能繼續活着。”

我相信《安妮日記》回會一直流傳下去,控述戰爭與醜惡,宣揚和平與友善,用她真摯的文筆,感動和啟迪一代又一代人!

《安妮日記》讀後感11

裏我讀了《安妮日記》這本書,裏面講的是一個在二戰時期猶太小女孩安妮兩年的密室生活。

安妮全家為了躲避戰爭和法斯的追殺,在安妮13歲後不久,全家搬到了荷蘭—阿姆斯特丹公司的後屋,因為當時是法西主義,猶太人慘遭迫害,他們把那裏當成了他們的“密室”,安妮自從搬到了荷蘭以後,就一直生活在陰森、寂寞和恐慌之中,但她常常抬頭凝望天空,總感到事情會越來越好,殘酷的戰爭終將結束,合平與寧靜會重新來臨的。

但二年以後,安妮及密室中的'所有人遭人舉報,被人投入了集中營。殘酷的現實摧毀一切,最終安妮死了,死於傷寒,這一切多是討厭的戰爭和種族所引起的。

安妮是多麼希望自己能夠活下去,所以她在日記中還寫道:“我希望在我死後,仍能繼續的活着。”

所以我們通過閲讀這本書,能夠了解歷史、戰爭及種族迫害,更能感受到安妮身上那種勇敢、堅強、不屈服樂觀向上希望活着的那種人生態度。

希望世界上永遠不要有戰爭,永遠和平。

《安妮日記》讀後感12

近段時間,我在看由法國佛蘭克寫的《安妮日記》。

這本日記是安妮遇難的前兩年寫的,可以説吉蒂(安妮給這本日記起的名字)是她在密室生活的兩年中唯一的情感來源,她在日記中吐露了她與母親不斷髮生衝突的困惑以及對性的好奇。在她樸實流暢的筆下,更帶着她對德國侵略軍的.憎恨,所以這本書不僅是一名成長中的少女的內心獨白,也是對德軍佔領下的猶太人苦難生活的目擊報道。

讀完這本書後,使我收穫頗豐,不僅學會了怎樣寫日記,而且有認識了一些書中的朋友,學會了一些知識。

我以後要好好學習,因為從書中我好像又看到了以前的中國:很懦弱,被日本,美國等地方逼着籤喪權辱國協議,把原本屬於我們的土地讓出去,可現在不同了,我們中國正一點一點的強大起來,總有一天會把其他國家搶走我們的東西都討回來。

從此以後,讓我們向着夢想前進,努力學習,長大之後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樑之才!

《安妮日記》讀後感13

也許大家都讀過《安妮日記》,我也早已看過,只是因為被主人公安妮寫作的熱情和生活的 信心所折服,再一次捧起了這本書……

主人公安妮原本和我們一樣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可是一場戰爭使她不得不隨父母一起 逃命;隨後,他們在父親公司大樓的密室裏安下了身。在密室度過的日子裏,安妮只能靠寫 日記的方式打發時間,隨着時間的`消逝,每天一記已經成為了必不可少的任務。漸漸的她喜 歡上了寫作。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經過她的筆下,就變的充滿了奇趣。

不幸的是,在1944年8月,納粹警官抓走了藏在密室的他們;幾個月後,安妮和姐姐 都染上了“風寒”,這是一種可怕的病,沒過多久,姐姐去世了,由於失去了身邊唯一的精 神支柱,安妮在幾天後,也靜靜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可憐的安妮!如此不公的離開了這個喧鬧雜亂的世界,但她留下的確是最美好的心 聲。記得她曾説過一句話:“只要我還活着,能看到這陽光,這無雲的天空——只要這一切 還在,我就不可能不幸福。”她還留下了我們琢磨不透哲理與未來的守望,和她對日記的戀 戀不捨……

《安妮日記》讀後感14

1942年7月,剛剛過完了十三歲生日的安妮·弗蘭克,跟隨父母姐姐和父親的朋友凡·丹先生一家為了躲避納粹軍隊的搜捕,被迫搬進了一間閣樓裏。

藏匿的生活是十分艱辛和殘酷的,為了保持自身的安全,他們從此不能再出門,白天也不能隨便走動更不能大聲説話和上廁所。在這個逼仄擁擠的閣樓裏,安妮一家和凡·丹一家八個人一直生活了兩年零一個月。

1944年8月4日因被人告密,安妮一家遭到德國警察的逮捕,最後只有安妮的父親從集中營活了出來,其他七個人都死於納粹集中營中。

看完這本書我覺得安妮是一個樂觀,善良自信並且具有獨立精神的女孩兒,她嚮往和平不甘心屈服於侵略者的'淫威,並且勇敢的面對殘酷無情的戰爭,她仍然在恐怖與惡劣的環境下堅持閲讀與寫作。

我們要學習安妮獨立勇敢的精神與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如果我們具有了勇敢獨立的精神,我們就會以微笑來面對生活的挫折,以堅強與自信來面對學習上的坎坷,最終我們一定會在成功的巔峯指點山河。正如法國著名作家福樓拜所説,“人的一生中,最光輝的一天並非是功成名就那天,而是從悲歎與絕望中產生對人生的挑戰,以勇敢邁向意志那天。”

《安妮日記》讀後感15

在陰暗的小房間裏,每個人都懷着恐懼,凝望天空。與外界比起來,這裏缺吃少穿的處境卻是“美好”。

孩子、大人們會依偎在一起,感受着對方的體温,安靜地讀書、爭吵。與外界的紛亂相比,此處是多麼地安寧。對猶太人的排斥雖使他們中的`不少人死亡,卻也最終讓他們獲得過一段不同的心的歷程。

因為沒有什麼亂的為生計奔波或外界的娛樂,這裏的人們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在一起聊天、學習、讀書。長時間的危機感終會鬆懈,他們也能夠安逸地過自己的隱居生活。雖然常有飢餓等困難煩擾着他們,但最終風波還是會平復的。這一夥人在爭吵中暴露的人的貪婪、自私、悲觀,也正是戰爭的起因之一。

安妮在一成不變的生活中,也邂逅了愛情。她在恐懼、鬱悶中對他人產生了相互依賴的感情。這時她的情感,早已遠遠掙脱了“小屋”束縛。

她身處小小密室中,心卻仰望大天空。這也是書籍帶給她的豐厚食糧。她隔着佈滿灰塵的窗子看大自然,少年獨有的憧憬、希望也使她寫下聰穎的文字。

再困難,再煩燥,也仍舊是擁有仰望天空的權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