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日記

《安妮日記》讀後感(集錦15篇)

欄目: 日記 / 發佈於: / 人氣:2.58W

一天即將過去了,你有什麼總結呢?想必是時候寫一篇日記了。可是怎樣寫日記才能出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安妮日記》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安妮日記》讀後感(集錦15篇)

《安妮日記》讀後感1

《安妮日記》裏的小主人公安妮·弗蘭克把我深深的感動了,為什麼呢?那就跟我來吧!《安妮日記》講述的是猶太少女安妮·弗蘭克和人在密室裏的真實記錄。安妮原來是居住德國的法蘭克福,由於有外來人侵犯,她的一家就到了荷蘭的阿姆斯特丹。1942年6月12日,是安妮13歲的生日,她收到了一份生日禮物——一本精美的日記本,從這時開始她把日記本當成了自己最知心的朋友,並且把它取了個名字——吉。也從這時開始,她用她的筆以一個作家的夢想記錄下了在密室生活的點點滴滴,也寫下了關於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種種問題。

他們從1942年7月6日躲進密室,到1944年8月4日,在這漫長的`25個月裏,安妮也用日記恢復了原來的鎮定。雖然她寫的每一篇日記非常簡短,可是我們可以看出安妮很想恢復自由。

我想:在密室裏那麼泛味、苦悶,安妮也面對着種種恐懼、不安,可是她怎樣能用一種簡單的方法——寫日記來消除這些呢?這可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安妮日記》裏的日記很簡短,但是給人的印象卻很深刻,這本書之所以可以選為世界名著,也因為它的真實和樸素,而也是它的真實、樸素,安妮的堅強自信把我給感動了。

《安妮日記》讀後感2

在這個暑假裏,我讀了《安妮日記》這本書。讀完後,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以猶太少女安妮的視角記述了二戰期間的密室裏的人們的生活實錄。安妮原來居住在德國的法蘭克福,納粹興起後她隨家人一起避難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這本筆記本就是安妮在13歲生日時收到的生日禮物,自此以後,安妮就開始寫起了日記。在漫長的25個月裏,安妮用她的日記本記錄的她在密室裏的每一天的成長經歷,並對戰爭、反猶太人主義、與父母的關係、自然、宗教等問題進行了反思。

讀完後,我對安妮堅強的意志力感到敬佩。雖然她正處在青春期,雖然她正身處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下,但她依然沒有向困難屈服,並對這些問題作出了反思,最後得出瞭解決的方法。同時,我也被她的真誠所感動。她把對自己,對別人的感想都直言不諱。也正因如此,我們才真真正正的瞭解到了一個女孩的內心。而且,她和我們一樣,都向往和平,不希望發生戰爭。因為一旦有戰爭,就會有人死亡,就會有無數美好幸福的家庭遭到破壞。她對那些德國人的'行為發出了質疑。

我深受啟發,心想:生活在和平時代的我們不應在幸福中泯滅了對生活的嚮往和痛楚。無論是誰,都應該牢記過去的艱辛,永不放棄的挖掘出人生的真理!

《安妮日記》讀後感3

最近我看完了一本特別有趣的書,《安妮日記》。

這本書主要以書信的形式,真實的記錄了一個猶太少女在兩年時間裏親身經歷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其中有對生活情況的細緻描寫;有對少女萌動戀情的直白流露;也有青春期特有的叛逆和躁動;有對人生日漸成熟的理解與思考,也是有對親情的排斥,但同時也無比的依戀和依賴………

通過這本日記,我看到的是一個心地善良,活潑可愛,個性率直,但卻有時多愁善感的女孩。太有主見,愛思考,唯一受別人的影響,她堅強,有毅力,再遇到委屈的時候,人以微笑面對生活。

因為戰爭的原因,少女安妮在祕密小屋度過了青春期,如果沒有戰爭安妮會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是一名才華橫溢的作家呢?還是一名特別有才華的人呢?…………可是都沒有,在祕密小屋,過了25個多月後,祕密小屋的所有人都被送進了猶太人集中營。最後,祕密小屋的八個人,只有安妮的父親一人生還。

這違紀是對二戰時生活的縮影,我們應記住安妮的日記,記住那字裏行間的堅強,天真,甜美…………

《安妮日記》讀後感4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為《安妮日記》的書。

起初,我對安妮弗蘭克略有耳聞,聽説她是一個猶太人,出生於1929年。基實聽到這兒,我已經能猜到她將是如何悲慘的命運了,讀了《安妮日記》後,我才更加真實地體會安妮那可憐的命運。

安妮剛寫日記時,只是想在日記中記錄自己對生活的感受與思考,卻不想成了納粹滅絕人種的罪證。上台後,安妮一家逃到了荷蘭阿姆斯特丹。當德軍入侵荷蘭時,安妮一家被迫逃到父親奧托掌管的公司樓上的儲藏室,除了安妮一家四口外,還有範達恩一家和牙醫塞爾組成的避難大家庭,在這“祕密後屋”裏生活了兩年,白天,誰也不敢發出一丁點勹的聲音,到了晚上,“祕密後屋”裏的人才能活動。每天還要提防盜賊和飛機的.襲擾。但安妮並沒有對“祕密後屋”的生活絕望,依舊努力學習,希望將來能做一名作家和記者,同時也希望戰爭能早日結束。就當和平快來的時候,由於知情人告密,“祕密後屋”於1944年8月4日陷於納粹魔爪,八位避難者全部被捕,除安妮父親外,其它人均被納粹所殺。

是啊,這悲慘的一切都是因為戰爭,雖然我們現在生活在和平的環境中,但世界上的幾處硝煙,至今未熄滅。為了世界的和平,讓我們一起來徹底宣告戰爭的末日。

《安妮日記》讀後感5

這幾天,我讀了《安妮日記》這本書,令我產生了許多想法。

安妮是個出生在德國的猶太人,因為希特勒上台後,十分排擠猶太人,所以他們一家搬到了荷蘭。

之後德國侵略者佔領了荷蘭,因此,他們的生活變得十分拘束,也失去了許多自由。接着安妮上了猶太人中學,她學習成績不錯,活潑開朗,善於交流,深受同學們的歡迎。

1942年7月,德國開始屠殺並囚禁猶太人。安妮一家在朋友的.幫助下何4個猶太人一起住進了一個“祕密小屋”。

他們過着提心吊膽、見不得人的生活。

就這樣,他們在這個沒有陽光的祕密小屋裏度過了大約910個日日夜夜。

這本書也寫了許多安妮對人生的感想,讓我也學到了很多。

在我看來,我覺得在這個世界上人人平等,猶太人也應該像正常人一樣過着幸福生活。現在也有一些富人排斥那些窮人,比如保姆、臨時工……

看了這本書我還感悟到了一個道理:人的一生會遇到許多坎坷,不要因為遇到一點挫折就抱怨、放棄,應該勇敢面對,就像安妮他們,在這兩年多的日子裏,沒有出過那一扇大門,也遇到過許許多多的問題,比如沒有了糧食、差點被人發現……在他們的艱難面前,我們的小挫折又算什麼呢?

《安妮日記》讀後感6

《安妮日記》這本書是一個十三歲的小女孩安妮·弗蘭克在艱苦而寂寞、恐懼的藏匿期間寫 成的。

日記寫於1942年,安妮那時才十三歲。由於受到納粹的迫害,她們一家被迫生活在 一個地下密室,開始了暗無天日的兩年藏匿生涯。1944年,密室門被德國警察叩響,八名藏 匿者全部被捕。唯一的倖存者 ——安妮的父親,在戰爭結束後,致力於傳揚女兒安妮的日記 。

安妮一家被捕,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因為她們都是猶太人,歷史學家安妮·羅美 的丈夫看了日記後在文章裏寫道::“日記結結巴巴地道出了一個小孩子的心聲,體現了法 西斯主義的可怕,連紐倫堡審判都不及它。”

我覺得,無論猶太人犯了多大的錯誤,都應該得到寬恕、得到原諒。安妮在藏匿生 活飽嘗了艱苦的生活、寂寞的時光、恐懼的心情,但她的.心中依然點亮着希望之火,她確信 自己能成為一個作家、能堅持到戰爭硝煙散去的時刻,雖然這些只是幻想,但她心中依然充 滿了希望。

讀完這本書,我很佩服安妮,因為她在在納粹的迫害下,依然保持着樂觀的心情、 對生存的希望、生活的期盼!

《安妮日記》讀後感7

今天我讀了安妮日記,書的作者——安妮,同樣是這場經歷的受害者。她以第二人稱的形式將納粹分子的暴力行為統統記錄在日記本上,使後人有機會了解真實的歷史進程。同為猶太人的安妮,十分怨恨納粹的不講道理的行為[將猶太人趕盡殺絕],她認為這是不人道的。

安妮是幸運的,她和她的家人以及爸爸同事的家人藏在了一個名叫“後屋”的地方,並在此居住了很長一段時間,體驗到了生命的價值;安妮又是不幸的,她生得一副美人坯,卻是無辜受害的'猶太人,最終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憑什麼,憑什麼納粹可以隨便剝奪猶太人的生命?憑什麼猶太人就要忍受滅族的悲慘命運?可憐的安妮雖揭示了恐怖的歷史,但她並沒有改變歷史!我為此感到痛心:一個正值豆蔻年華的少女竟如此失掉了生命,真是太遺憾了。回首想想我們這一代的孩子們,沒有經歷過生離死別,天天生活在如此優越的環境裏,竟忘了幾百年前一個與我們年紀相仿的少女在為自己的明天發着愁;不知道明天能否繼續活下去,不知道明天是否就被別人告了密,被抓到納粹集中營裏去。這種對前途的渺茫的遐想,不知道現在有幾個學生會考慮這些。

安妮在日記裏講述了自己對人生,愛情的見解[抑或説成感悟],讓我們重新解讀這個世界,理解這個世界的種種,讀來讓人獲益匪淺。

朋友,讀讀安妮日記吧,相信你也會因此變得更成熟,言語更富有哲理!

《安妮日記》讀後感8

我偶爾也會從一些書籍上了解,看到一些猶太人在曾經遭受到的苦難,但看了《安妮日記》之後,我更加體會到了猶太人那曾經銘心刻骨的痛,就如同當時可惡的日鬼子侵略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一樣的痛,痛入骨髓。

這本書是從一位少女:安妮的角度出發的,寫了一位少女對當時德國法西斯侵略猶太人的看法、悲憤和無能為力,還有自己以及自己家庭在這一事情是的遭遇。事情是這樣的:安妮本來和爸爸皮姆,媽媽和姐姐瑪格特幸福的生活在一起,還有萊絲、月波等朋友,雖然和家人、朋友有時候也是會鬧矛盾的,但一般時候還是會相處的.很快樂。

但是,漸漸德國法西斯侵略者開始迫害猶太人,開始不可避免的種族歧視。外頭的風聲越來越緊,安妮一家沒辦法,只好放棄家中的一切和小貓莫耶,躲進了位於爸爸單位的祕密後屋,開始了逃亡生活。跟弗蘭克一家一起躲進祕密後屋,跟弗蘭克一家一起躲進祕密後屋的還有範達恩一家,後來又來了牙醫迪塞爾。但是祕密後屋之間的人與人相處並不好,飯菜難以下嚥,衣服破破爛爛,環境惡劣,讓所有人的脾氣都不好。但是安妮一直樂觀,直到最後祕密後屋的人都被抓了去……

安妮在這麼一個惡劣的環境下依然樂觀,堅持“寫信”給日記本姬蒂,樂觀面對生活與艱苦,而生活在幸福中的我們為什麼不呢?當然,當她被抓去的那一刻讓所有人都心痛不已。現在,讓我們祝福猶太人吧,請他們忘掉痛苦,重拾未來!

最後,再問一句,難倒,我們不應該好好感謝現在的生活呢?

《安妮日記》讀後感9

《安妮日記》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它是猶太女孩安妮.弗蘭克於二戰期間藏身密室時,作下的日記,記錄了安妮的生活,安妮在密室裏度過了25個月,過着暗無天日的日子,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密室裏遇到了知心朋友——彼得.範丹,雖然密室外響着陣陣槍聲,但是他們只能眼睜睜的看着一個個無辜的人死去,讀到這裏,我已經心驚膽戰了,戰爭給人們帶來了痛苦、悲傷和恐懼,戰爭讓一個幸福的家庭破裂,戰爭是殘酷的',而人們的堅強卻是難以預測的,安妮沒有因為親人的死亡而喪失勇氣,她知道自己時刻面對死亡,但她仍然心存希望,他希望戰爭早點結束!是啊,這也是每一個人的願望啊!

安妮用微笑面對和她在一起的七個猶太人,把悲傷深深地埋在心底,面對困難,她會勇敢的往前衝,這種勇氣不正是我需要的嗎?

每次失敗後,我就退縮,我沒有勇氣去面對失敗,獲得成功就是我的目的,現在我終於明白了,做一件事必須堅持到底,遇到困難堅強的面對它,你就會成功!愛迪生曾經説過:失敗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對我一樣有價值。是啊!想要通向成功就必須面對失敗!

讀完《安妮日記》後,我很慚愧,安妮,這個堅強的小女孩,她只有16歲的生命,她遇到的困難不計其數,而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遇到一點困難,父母就會幫我克服,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事事難料,我要靠自己,勇敢的往前衝!

《安妮日記》讀後感10

最近,我喜歡上了一本叫《安妮日記》的書。書裏面講的是一位活潑可愛的小女生,叫安妮.弗蘭克,在德國發生的故事。安妮在生日時得到了一個漂亮的日記本,從那天起,安妮就開始寫日記。本來,安妮在家裏生活得好好的,可是安妮一家人是猶太人,猶太人和德國人戰鬥時,他們輸給了德國人,德國人為了把猶太人清除掉,把一位位猶太人送去集中營,安妮一家為了躲避兇狠的`德國兵,所以只好搬去安妮爸爸的公司的後屋居住,安妮每天只是在後屋裏待着,後屋只有安妮一家四口居住,後來,德國兵抓猶太人越來越激烈了,後屋慢慢地有八個猶太人居住。在後屋裏,安妮成長了不少,她不再像以前的那個安妮了,不幸的是,在後屋裏也躲避不了兇狠的德國兵,他們無情地把安妮抓走了。

我真心希望德國兵們不要去抓那些猶太人了,讓他們安安心心的生活。這個世界上,不管是貧窮的還是富有的,不管是弱小的還是強大的,都應該和平相處、互相幫助,而不應該互相殘殺。我們應該尊重每一個生命,讓每個人都快樂地生活。

《安妮日記》讀後感11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她所經歷的一切並沒有使她的心田荒蕪,那裏已經成為一片生機勃勃的希望的田野!安妮想成為作家和記者,可這個美麗的願望在當時那股勢不可擋的黑暗洪流下顯得那麼脆弱,像閃着彩光的泡沫。但是安妮仍寫道:“這場殘酷也會告終和平與安詳會重新回來。在此同時,我必須執着我的理想。也許有一天,我能實現我這些理想!”讀到此我彷彿看到一個不屈的靈魂在黑暗的密室中吶喊!經過密室中無數個漫漫日夜,安妮由一個任性、少不更事的女孩蜕變為一名成熟的少女。

在安妮的15歲生日時,安妮有了驚人的成長。她已將自己的反省提高到了社會層次,開始思考男女平等等問題了:“現代婦女要爭取完全獨立的權利了!”“但獨立也不夠,婦女還應該獲得尊重!”“我譴責的是我們的價值系統,和不承認女人在社會中的角色多偉大、多困難,同時也多美的男人!”……實現在讓人難以想象的`那樣一個戰火蔓延、人人自危、無數人倒在血泊中的時代,身居密室接近兩年的十五歲少女安妮居然能真知灼見地談起了男女平等這個深刻的社會問題!讀到此處,我不禁感歎,戰爭能摧毀一切,唯獨不能侵佔一顆堅強、勇敢、自由的心!我相信《安妮日記》會一直流傳下去,控訴戰爭與醜惡,宣揚和平與友善,用她真摯的文筆,感動和啟迪一代又一代人!感動和啟迪一代又一代人!

《安妮日記》讀後感12

從古至今,書籍便是文人墨客謳歌的對象。古有“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詩句,今有“書籍是飢餓的人的一塊麪包”的名言。作為一位惜書愛書之人,每天坐在柔和的燈光下,讀名家著作,是愉悦的享受,而總眾多著之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安妮日記》。

《安妮日記》的'作者是猶太族少女安妮·費蘭克。她的家庭原居住在德國法蘭克福。納粹興起後,安妮被迫全家遷至荷蘭避難,二戰爆發後不久,在朋友的幫助下他一家人躲進了一間密室,密室成員後曾至8人。1944年8月有人高密,他們8人被捕並被關進集中營,最終只有安妮的父親一人生還。其父整理並出版了安妮的日記,即為《安妮的日記》。

這本書描寫了許多鮮明感人的形象。安妮是一個性格活潑的花季少女,她的父親謙虛隨和,母親語言誇張,缺乏理解能力,姐姐內斂端莊,温柔懂事……,性格迥異的8個人,構成了這本日記式小説的主體,更觸動我內心的是,讓我對生命、對二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安妮的日記燃起了所有人對生命的熱情,使人們認識到大屠殺、反猶太主義,也使人們認識到人性內心的童真、善良、仁慈,更成為現代業界的精神象徵。

《安妮日記》給我帶來了太多感悟,對親情、對友誼、對人生……

暢遊書海,愉悦心靈;寧靜歲月,唯願與書香常伴……

《安妮日記》讀後感13

今天,我讀了《安妮的日記》這本書,深深地被主人公安妮感動了。

她是一個堅強的猶太女孩,可在希特勒執政後,猶太人不斷遭到排擠與迫害。幾經逃亡後,安妮一家躲入祕密小屋中。在裏面度過了漫長的兩年零二十五天後,被德國警察發現並送往猶太人集中營。安妮不幸染上傷寒,在不滿十六歲時病死在牀上。可憐的安妮並不奢侈:重新得到祖母愛撫;騎自行車兜風;有個知心朋友……願望中,寄託着一個女孩對正常生活的渴望。此刻,我真想對她説:“可憐的安妮,請到我家來!”

可憐的安妮,你不是因為失去祖母而痛苦不堪嗎?請到我家來!我也有一位慈愛的祖母,她説等你來了,她每天都給你做香噴噴的飯菜。

給你無微不至的關懷,讓你重新得到祖母的愛撫。

可憐的安妮,你不是想騎自行車兜風嗎?請到我家來!我專程為你準備了一個你喜歡的.藍色自行車,還會經常陪你去兜風。另外,我們還可以一起去欣賞草原的美景,領略自然的氣息。

可憐的安妮,你不是想擁有自己的小書桌嗎?請到我家來!我特意為你準備了一個可愛別緻的小書桌,你可以在那兒讀書、編制一些小物品……

可憐的安妮,你不是想有個知心朋友嗎?請到我家來,我們可以一起交流,互相傾吐心事。

《安妮日記》讀後感14

讀完德國作家安妮·弗蘭克所著的《安妮日記》後,感觸頗深。

黑夜裏我關掉燈,想象着我的小房間就是安妮曾經躲避猶太人所住的房間:“祕密後屋”。在這兒住上二十五個月,那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晚上睡覺會被炮聲驚醒,被警察的敲門聲給吵醒,還會被小偷雜亂的腳步聲嚇醒……每天連上完廁所沖水都要膽戰心驚。

安妮雖然也害怕這種恐怖的生活,但她從不曾絕望過。她堅持讀書學習,希望將來成為一名記者和作家,盼望着有一天能在一個和平的世界裏施展自己的才能,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渴望美好活下去的安妮,依然是那麼堅強,儘管挫折一次次向她進攻,但她毫不退縮。猶太人——最聰明的民族,常常讓人嫉妒,所以安妮——這陽光女孩也蒙受不幸,但她依然希望、等待着幸福的到來……

這時,我才感到我是那麼的幸福,從小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裏,被父母呵護着長大,就像温室裏的花兒,經不起風吹雨打。

安妮,一個不曾絕望的女孩,一個永遠樂觀的女孩,她永遠活在我們心中,不斷激勵着我們堅強、勇敢、快樂地生活!

《安妮日記》讀後感15

計劃每個月看兩本書,先從簡單點的開始。

大概花了一個多星期把《安妮日記》看完了,不過只是青少版的,淺顯一些。因為年代的特殊,讓普普通通的一本日記也賦予了時代的意義。

記得小時候在嫂子家裏看到一本雜誌上,有個貝塔斯曼書友會,每個月都會推薦好書。我最喜歡在那些書目裏瀏覽,幻想着那些書拿在手裏的感覺。其中就有一本是《安妮日記》。精裝版的封面,看起來厚實的書頁,都讓我無限嚮往。時隔數年,小時候的願望總算實現,只不過打了折,看的是薄薄的.青少版,而非精裝原版。

安妮是一個年僅15歲的小女生,她從13歲開始記錄這本日記。那年猶太人受德國人的排擠,他們全家只能躲在一間陰暗的小閣樓裏生活,一呆就是兩年多。日記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記錄的。讀着她的日記,彷彿就能看見當時社會的動盪和戰爭的殘酷;有時讀到她和皮特互相好感的那幾篇時,竟覺得十分親近,也許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的心事都是相似的吧。住在小閣樓的每個人的性格,都在她的日記中栩栩如生。

日記是一個值得人敞開心扉去傾訴的好朋友,安妮甚至還給它起了名字。開心的、不開心的都可以跟它傾訴,生活裏的瑣事也可以記載。到後來往回翻閲的時候,它的意義便超越了日記本身。

翻閲和記錄本身就是一種十分美好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