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幼兒園中班音樂説課稿4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5.54K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如何把説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音樂説課稿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音樂説課稿4篇

幼兒園中班音樂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及設計思路音樂是幼兒的天性。

幼兒園的音樂教學目的是挖掘和發展幼兒自身潛在的音樂素質和能力,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感受周圍環境和音樂作品中的美,發展幼兒對音樂美的敏感性和審美能力。幼兒園的音樂教育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教育手段,而興趣是幼兒學習音樂的首要前提,讓幼兒在有趣的音樂活動中才能更好的實現幼兒園音樂教學的目的。

中班幼兒活潑好動,且富於想象,他們喜歡唱歌,而且對音樂已有初步的概念及欣賞能力,能逼真形象地扮演其中的角色,能感知不同的節奏,能用語言和簡單的身體動作表現與音樂相應的節奏。在音樂活動中,能做出簡單的律動及拍打出簡單節奏型的樂器。

《做個好娃娃》這首兒歌是一首旋律生動活潑,節奏感強的幼兒能夠表現自我的一個音樂教材。這首歌的音樂教材兒歌部分朗朗上口,用PPT的圖片導入的教學模式教導幼兒容易接受,唱幾遍便能背下來了,説唱部分的較為簡易,它對孩子特別有吸引力,重複的段落中包含各種形象,這樣的歌曲很容易激起孩子參與的熱情,引起幼兒不自覺地跟着做動作。

根據《綱要》精神,結合音樂的學科特點以及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指出,能初步學會操作一些簡單的材料和道具,通過歌唱、旋律活動,欣賞音樂和樂器演奏等音樂活動,培養幼兒言語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二、説活動目標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的作用。從中班幼兒已有的學習經驗與年齡特點出發,本次教學活動目標確立為以下三個方面。

1、認知目標:通過學習歌曲,充分感受樂曲的旋律及變化。

2、能力目標:讓幼兒學會使用不同的敲擊樂器擊打出歌曲的節奏,鍛鍊幼兒節奏感。

3、情感目標:能積極地參與歌唱表演活動,體驗歌唱表演帶來的快樂。

三、説活動重難點從活動目標不難看出,本次活動重點是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充分的感受樂曲的旋律、變化及歌曲的快樂;難點是引導幼兒使用不同的敲擊樂器擊打出歌曲的節奏,以及能積極地參與歌唱表演活動。

四、説活動準備活動準備是為了完成活動目標而服務的,活動準備必須與活動目標的需要相適應,所以我準備了:

1)PPT收集了兒歌需用到的動物圖片,如:(大公雞、小狐狸、大老虎、小白兔、好寶寶、狐狸的家、太陽公公)2)敲擊樂器3)音樂(做個好娃娃)

五、説教法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活動,生生互動。我選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情景式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為幼兒創設一個具體生動的學習環境,引起幼兒的注意,激發幼兒的興趣,喚起幼兒學習這首兒歌的興趣。

2、視聽唱法:引導幼兒在觀察生動形象的PPT課件,充分地刺激幼兒的視覺,用圖片和音樂以及語言來幫助幼兒輕鬆的理解歌曲內容熟悉歌曲旋律。

3、欣賞法:讓幼兒通過欣賞,感受樂曲的旋律,對樂曲有初步的瞭解。

六、説學法根據中班幼兒注意力時間短、愛動、愛表現的心理特徵,我設計了以下學法:

1、表演法: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讓幼兒做適當的動作及表情表演,激起幼兒參與的興趣,引導幼兒一起表演做動作,牢記這首兒歌。

2、樂器演奏:

這些方法能使幼兒得到不同的心裏滿足,體現了新《綱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更便於實現"因勢利導,因人施教"。

七、説活動過程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幼兒的接受能力,我把教學過程分為六個環節。

(一)熟悉歌曲內容理據:在這一環節中讓幼兒通過觀看PPT課件,觀察圖片發生了什麼事情,知道故事情節,對角色的先後出場順序也有初步的瞭解。幼兒從PPT課件中理解歌曲內容,對歌曲節奏也有初步的認識,為接下去的環節打下了很好的伏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使用PPT課件播放圖片(森林),帶領小朋友一同去一趟森林之旅,森林裏好像有些聲音,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森林裏發生了什麼。

接着出示圖片(大公雞、兩隻大公雞在打架)引導幼兒唱出"大公雞呀大公雞,喔喔喔喔叫。碰在一起就打架,哎呀哎呀呀,撕破了衣裳,抓破了臉呀,鬥得雞冠都出血啦"引導幼兒説出打架是不對的接着唱"大公雞,不像話,我們不學它,做一個,團結友愛的好娃娃"繼續出示圖片(小狐狸在和小動物們吹牛皮説謊話 小狐狸説小白兔能揹走大老虎 太陽公公藏進小狐狸的家)引導幼兒討論小狐狸説的是真的嗎 它這樣做對不對 引導幼兒唱出"小狐狸呀小狐狸,真呀真狡猾,見人就愛説謊話 説謊話!它説,那小白兔 揹走了大老虎,還説太陽藏進 它的家。小狐狸不像話,我們不學它,做一個説話誠實的好娃娃"接着地完整播放整首兒歌《做個好娃娃》

(二)分段練習表演理據:本環節是活動的難點,在此我並沒有直接將角色特徵灌輸給幼兒,而是讓他們自由模仿,喚起幼兒的生活經驗,因為這些形象都是幼兒所熟悉的,易於模仿。先按出場順序帶領幼兒做一做,學一學歌曲中每一個角色,再次讓他們鞏固角色的先後順序,熟記歌詞。

分析《做個好娃娃》中的歌曲特色,按着動物角色的`特點,讓幼兒自由模仿、學習1)大公雞喔喔叫,大公雞打架時的動作,2)小狐狸説謊話的動作3)説唱式時的歌詞(它説,那小白兔揹走了大老虎,太陽藏進家)可用樂器伴上節奏4)如何做個好娃娃時的動作

(三)感受樂器拍出節奏

4、理據: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他們對樂器拍打出聲音是極為感興趣的,因此用樂器敲擊出的聲音引起幼兒的注意,激發幼兒的興趣,喚起幼兒對給歌曲拍打節奏的興趣,在此環節應注重如何引導幼兒正確的為歌曲拍出相應的節奏。

在幼兒有了初步熟悉歌曲《做個好娃娃》的內容,學會哼唱的經驗後,給幼兒發放樂器,讓幼兒先行感受樂器拍打出來的聲音,然後教導幼兒如何正確地使用樂器,教師邊唱邊拍打節奏,引導幼兒跟着一同邊唱邊拍節奏。

(四)整體表演,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理據:在這個環節中,充分的發揮了幼兒的自我表現能力和自主性。先進行集體中分角色表演,讓幼兒明確表演要求,再進行自由結對錶演,照顧到每一位幼兒,讓他們都能一起參與到歌唱表演的活動中,解決了只有個別幼兒參與表演的狀況。通過此環節,能大大提高幼兒對歌曲的興趣,充分激發了每一位幼兒的表演慾,為幼兒提供變現的機會,尊重每一位幼兒。

在熟記歌曲內容,會唱《做個好娃娃》這首兒歌,自由模仿其中歌詞中的動物角色動作,在説唱時拍打樂器。帶領幼兒完整的表演一遍,然後分組帶領幼兒表演,讓每一位幼兒都參與到表演中,集中幼兒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表現欲,加深對歌曲的印象,感受拍打樂器節奏的快樂以及音樂帶來的快樂。

(五)活動小結理據:在之前的環節中已經充分的引導了幼兒學習《做個好娃娃》這首兒歌,幼兒也在兒歌表演拍擊節奏中感受到快樂,此時通過簡單的提問,遷移幼兒的生活經驗,發揮想象,在《做個好娃娃》這首歌曲用樂器拍打伴上節奏感興趣的基礎上,拓展幼兒對給音樂拍節奏感興趣,給其他學過的兒歌用樂器伴奏。

師:這些樂器拍出來的聲音是不是特別的有趣呢,在唱歌的時候拍節奏特別的好聽呢!那如果我們在唱其他歌的時候,會怎麼樣呢?小朋友們回到家裏呀,要和爸爸媽媽一起試着給歌曲拍節奏哦!

(渡語):好了,小朋友們,這趟森林之旅你們玩的開心嗎?老師也玩的很開心呢。嗯,這次的旅行就到這兒啦,小朋友們再見!

(六)活動延伸在此次學習了《做個好娃娃》 對給歌曲用樂器拍打伴上節奏感興趣的基礎上,拓展幼兒對給音樂拍節奏感興趣,給其他學過的兒歌用樂器伴奏。

八、感悟與反思:

本次活動堅持以幼兒為主體,注重個體差異,教師通過幼兒學習唱兒歌的由易到難的方式教育,充分的發揮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始終以一個合作者、引導者、支持者的角色出現在孩子們面前,體現了新型的師幼互動關係。

幼兒園中班音樂説課稿 篇2

(一) 設計意圖:

本活動意在通過師幼互動,運用形象生動的音樂圖譜,以鼓勵、賞識的方法來調動幼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幼兒愉快地投入到整個活動中。這首歌的旋律生動活潑、節奏感強,內容淺顯生動,是幼兒學習演唱歌曲的好教材。

(二)説活動目標:

當代教育論認為教育過程就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師幼互動是本活動的教法學法的最大特點,一方面,幼兒是音樂活動的探索者、學習者和創造者。另一方面,教師是幼兒主動學習的引導者、支持者與促進者,也是幼兒音樂表現和藝術創造活動的發現者、欣賞者、學習者。教師自覺不自覺地把暗含的期望傳遞給幼兒,從而有效地激發幼兒音樂學習的動機和探索的興趣,實現音樂教育對幼兒情感、個性、社會性的發展作用。為此,我為本次活動確定了以下的目標:

1、感受歌曲輕鬆愉快的情趣,初步學習在休止、間奏處控制不唱歌。

2、學習在間奏處創編爬山坡的動作,體驗邊玩邊唱的樂趣。

(三)説活動重、難點: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能在歌曲的休止、間奏處控制不唱歌。

活動的難點是:在學會演唱歌曲的基礎上嘗試在間奏處創編爬山坡的動作。

(四)説活動準備:

為了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我作了以下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課前開展過遊戲活動《小烏龜背東西》,讓幼兒有背東西的經驗。

2、物質準備:歌曲磁帶、錄音機、自制圖譜、烏龜娃娃。

3、空間準備:活動前幼兒的位置擺成同字形,以利於幼兒進行表演。

(五)説教法:

本次活動中我除了以可愛、親切的形象,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外,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我運用了遊戲法、圖譜教學法、提問法等教學方法。

遊戲法在幼兒學習中起着重要的動力作用。讓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則不會使幼兒感到枯燥無味,同時讓幼兒體驗在集體活動中的樂趣。

從幼兒認識事物和語言本身的特點來看,在幼兒園音樂教育中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圖譜教學法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它以看形象的圖案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由難變易,活動開展更生動活潑,幼兒學習的興趣更加濃厚。

提問法能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啟發幼兒積極思維。我運用啟發性提問讓幼兒將已有經驗和具體形象的圖譜聯繫在一起,是解決活動重點和難點的有效方法。

(六)説學法:

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唱唱、聽聽、看看、想想、説説、動動的輕鬆氣氛中運用體驗法、觀察法、討論談話法等掌握活動的'重、難點。

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們會對活動的感覺和內容的印象更為深刻。我讓幼兒通過聽音樂熟悉了歌曲的旋律,體驗快樂的情緒,使活動更為豐富和有趣。

觀察法是幼兒通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通過觀看歌曲圖譜瞭解歌曲內容,掌握了相應的節奏。

討論談話法:在此次活動中我提供許多機會和充足的時間讓幼兒在活動中自由、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七)説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熟悉旋律:以烏龜娃娃做客的形式引入,讓幼兒聽着歌曲的旋律學小烏龜背東西,看看説説小烏龜背東西怎麼樣?興趣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強有力的動力之一,引發了興趣,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就為以下的學習提供良好的基礎。

幼兒園中班音樂説課稿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杜鵑花與玫瑰花的顏色及形狀。

2。通過肢體遊戲感應歌曲中的快板、慢板。

3。在創編花的造型中感受春天的美。

活動準備:

掛圖P3、各色杜鵑與玫瑰幻燈片、塑料花、風車花、呼啦圈、CD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導

師:小草在陽光仙子和鳳姑娘的幫助下,慢慢的長大了。這時候,春姑娘帶着她漂亮的綵帶來了,她把綵帶一揚,啊!不僅小草長大了,看,還有很多漂亮的花都開了。花的'顏色可真多都有些什麼花呢?

二、認識花

師:小朋友,你們想去花園賞花嗎?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1。杜鵑花

放映幻燈

幼兒觀察,教師介紹杜鵑花的別名、顏色,並告訴幼兒杜鵑花在每年的春天才會開。

2。玫瑰花

師:花園裏的杜鵑花真美,我們再看看,還有什麼花呢?誰會認識這種花?

觀看幻燈,教師介紹玫瑰花的葉子、枝幹,並知道玫瑰花有哪些顏色。

三、花的遊戲

1。手腕花

師:春姑娘給小朋友帶來了很多花,你們喜歡花嗎?我們一起來和花玩遊戲吧!

教師扮演春姑娘給幼兒送花。

教師清唱,快板部分幼兒依樂句在自己不同肢體部位開花,慢板部分變成花仙子依樂句左右搖擺。

2。風車花

師:小花朵和小朋友在一起真開心,瞧!這是什麼啊?哦,風車花也想和大家一起遊戲,那我們先來看看老師是怎麼和風車花玩遊戲的,風車花會聽音樂哦!

播放音樂,教師示範。再次播放音樂,幼兒與風車花遊戲。

3。花朵與蝴蝶

師:風車花好玩嗎?蝴蝶仙子聞到了花香,也飛了過來,原來蝴蝶和花朵是好朋友,你們有沒有好朋友呢?

請兩名幼兒示範,一名幼兒扮演花朵,快板部分變不同花的造型。另外一名扮演蝴蝶,快板部分花朵蹲下,蝴蝶圍着花朵繞飛。

全體幼兒表演。

幼兒園中班音樂説課稿 篇4

設計理念:

《綱要》指出幼兒園音樂教育重視幼兒音樂能力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的培養,而音樂遊戲的方式更能培養幼兒的音樂素質。音樂遊戲《喜羊羊與灰太狼》我是根據傳統的體育遊戲《木頭人》改編而成的。我發現在日常的生活中,幼兒都很喜歡玩《木頭人》這個遊戲,而且百玩不厭。於是我尋找一些合適的音樂融入到木頭人這個遊戲中,把它變成了一個適合中班幼兒的音樂遊戲。為了使幼兒對這個音樂遊戲更加感興趣,我就把遊戲的情境設為幼兒最喜歡看的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中的情節。我讓幼兒來扮演小羊和灰太狼進行音樂遊戲。音樂遊戲中音樂的選擇至關重要。我挑選的.音樂非常符合遊戲的情景,幼兒一聽到輕快、活潑的音樂,就想象到了小羊們在草原上快樂地玩耍,而聽到低沉的音樂,幼兒第一反應就是灰太狼出現了。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音樂的詼諧和有趣。

2、幼兒能聽着音樂創編出各種動作。

3、遵守音樂遊戲的規則,體驗音樂遊戲的樂趣。

活動重點:

幼兒感受音樂,並用各種動作表現音樂。

活動難點:

遵守音樂遊戲的規則進行遊戲。

活動準備:

1、音樂。

2、灰太狼圖片一個。

3、 場景佈置:草叢。

活動流程

設計意圖

一、角色扮演,激發興趣

今天的天氣真好啊!小羊們,我們一起去青青草原玩好嗎?幼兒聽音樂進活動室。

二、發揮想象,創編動作

1、青青草原到了,我們先坐下來,欣賞一段音樂吧!

2、聽了音樂你感覺怎麼樣?

3、聽到這麼開心、愉快的音樂,你們想要幹什麼呢?

4、讓我們聽着音樂一起動起來吧!

5、你的動作真棒!我們也來學一學。請個別幼兒示範,大家跟學。

5、這麼多好看、有趣、可愛的動作,我們一起做出來好嗎?

三、情節貫穿,講解玩法

1、聽,誰來了?哎呀!灰太狼來了,我們該怎麼辦呀?

2、對了,大家不要着急,離開羊村的時候,慢羊羊村長給了我一瓶“變身水”,村長説了,只要噴上“變身水”,灰太狼來的時候,我們變成一樣不會動的東西,那麼他就找不到我們了。千萬不能動哦!你一動,“變身水”就沒有效果了,那麼就會被灰太狼抓走的。等灰太狼走了以後,我們又可以快樂地動起來了。

四、小羊與狼,快樂遊戲

1、請一位老師扮演灰太狼,進行遊戲。

2、第二次、第三次遊戲的時候,請幼兒來扮灰太狼。

五、遊戲結束。

小羊們!今天玩得開心嗎?天快要黑了,我們一起回羊村吧!幼兒聽音樂離開活動室。

讓幼兒仔細傾聽音樂,感受音樂。發揮想象,創編動作。在情節中,使幼兒瞭解遊戲的玩法與規則角色扮演,幼兒愉快地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