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關於二年級上冊語文説課稿模板7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39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編寫説課稿是必不可少的,編寫説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説課稿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年級上冊語文説課稿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二年級上冊語文説課稿模板7篇

二年級上冊語文説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們組設計執教的是湘教版國小語文第三冊第七單元的《神農嘗百草》這篇課文。以下謹就自己對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及設計思路等作一簡要的説明。

一、對教材內容的解讀。

《神農嘗百草》是二年級語文第十七課,屬第七單元。本單元共三課,除該課外,另有兩首古詩及一個歷史故事。縱觀本單元的三篇課文,都是以中國的傳統文化為主串聯起來的。我想,編者選編本單元的三篇課文的目的,一定是旨在讓學生學習和積累更為豐富的傳統文化知識,體悟詩人的情感,瞭解神話及歷史人物的事蹟並從中得到教育和啟迪。

教材內容,既包括作為總起的神農發現“五穀”,製作農具,教人耕種,和作為尾聲的神農之死的部分,又涵蓋作為主體的,向人們敍説神農曆盡艱辛,踏遍神州,嚐盡百草,身冒萬險,為人類發現草藥,配成藥方而造福人類的故事。就本課選編意圖而言,主要是讓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認識神農的豐功偉績,並從神農的事蹟中收到感染和薰陶,學習他做一個無私奉獻的人。

二、對設計理念的解讀。

在兒童接觸的影視世界中,各種神話劇和動畫片一樣不分伯仲,也許他們早就在影視片中看到過有關神農的事蹟,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影視的作用並不能等同於對文本的理解。所以在教學本課時,有必要突出文本的特點,打破學生先入為主的形象記憶,以及可能已經擁有的對神農的固有看法。依照戴爾的“經驗之塔”理論來看,過往的印象,來自於視覺,當屬觀察的經驗,而此次通過對文本的解讀,屬於詞語符號,是基於觀察的經驗之上的一種抽象的經驗。從觀看動畫、神話劇到研讀文本,符合從具體經驗逐步上升到抽象的科學理論。

在教學設計上,我力爭突出、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盡力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為他們樹立自信。譬如在幻燈的製作上力爭體現出動感,讓學生有一種視覺的衝擊。在語言的選擇上,使用“我能……”“我會……”等詞彙,努力讓學生感到自己就是學習的主人,從而激發他們更加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對教學目標的解讀。

知識能力方面,認識本課的16個生字,會寫其中的“嘗、炎、帝、治、病、健、康”等7個漢字。理解課文內容,瞭解神農的事蹟。

過程方法方面,要求學生通過朗讀理解課文內容,通過討論探究識字方法來識記生字,通過抓關鍵詞的方法助解課文內容。

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要求學生體會神農的科學態度和為人類而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學習他的奉獻精神。

四、對教學過程的解讀。

對本課教學,我共設計了兩個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是突出生字詞的教學和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把握,第二課時力求在前一課時的基礎上通過朗讀、抓關鍵詞結合學生的探討等形式、渠道來達成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細緻理解,對課文中心的把握和對神農精神品質的膜拜。第一課時是基礎知識,力求突出一個“實”,第二課時是對文章的領悟,力求突出一個“活”字。

以上就是我對《神農嘗百草》一課的設計與領悟的一種個人觀念的陳述。由於個人學識和理念所限,對問題的認識和陳述,難免浮光掠影,掛一漏萬,乃至避重就輕,本末倒置,但借今天的機會,向彭老師及各位學友誠摯請教,請予斧正。謝謝大家!

二年級上冊語文説課稿 篇2

説內容:

1、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為國小語文第三冊識字教學部分的第5課《蔬菜營養豐富》。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教學的總目標是要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能夠藉助漢語拼音識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並有一定的速度;在學習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發展合作精神。

2、 《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能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閲讀中積累詞語;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 《課程標準》對教學內容的要求指出教學內容應避免繁瑣化,簡化頭緒,突出重點,加強鎮和,注重情感態度,知識能力之間的聯繫,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教材的呈現方式應靈活多樣,避免模式化。

説教材:

本課是國小語文第三冊識字部分的第五課,在既之前一單元的識字部分之後的第一課,意在繼續引導學生學習識字方法,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豐富詞語的積累,為後面學習課文部分打好字詞學習方面的基礎。

在之前的識字單元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識字能力,可以藉助拼音識字,按照結構記字,能結合課文內容、生活實際和圖文等了解字義,在自己觀察和教師的指導下在田字格中比較正確規範地書寫漢字,但由於本課生字較多,識字方法、書寫特點不一,所以學生掌握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針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我確立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1、藉助拼音學會本課的生字詞語,會讀本課的詞語和句子,瞭解介紹蔬菜的基本方法。 2、 通過自己觀察、同桌交流等方法分析記憶生字,指導學生正確規範書寫。 3、 知道各種蔬菜營養豐富,使學生感悟到多吃蔬菜好處多。

教學重點是學習生字詞語的音、形、義,並學習運用積累語言,教學難點是指導學生在田字格中規範書寫生字,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針對教學重、難點,我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不同形式的讀詞訓練:藉助拼音讀課文;藉助拼音讀生字,組詞;結合圖片讀詞;獨立識字,並且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分析字形,認真觀察、學習的基礎上規範書寫生字,在教學過程中學以致用,引導學生用學會的介紹蔬菜的方法自己介紹一兩中蔬菜的特點。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用多種方法識字的能力,提高學生自主識字、寫字的能力,不斷豐富學生的語言,學會積累語言,並學會運用語言。

教材處理:

本課綜合運用講授式,啟發式,自主學習等策略,提供學習資源,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在學習課文中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能力,訓練學生髮散思維,創新思維能力。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記字形,從多個角度介紹蔬菜的特點等。

在這節課上,學生通過大量了的讀、想、説的訓練,不僅認識了字、詞和句子,而且還積累了豐富的詞彙,知道如何去介紹蔬菜了。這節課設計的最大特點是體現了“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為學生創設生動形象的環境,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進行識字,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過程:

1、 以“蔬菜”的實物和詞語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 在新課的學習過程中,又分為以下5個層次。

第一層次: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致內容,讀準字音。

第二層次:識字。

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從結合課文識字到脱離課文中的語境識字,正確讀出字音,並組詞,初步瞭解字義。並且在這一環節中落實認讀字的教學。

第三層次:再讀課文,鞏固字音,瞭解詞語意思。

通過學生自讀、看圖片觀察後再讀、總結介紹蔬菜的方法等環節中進一步鞏固字音,在讀一讀、説一説、摸一摸等環節中進一步瞭解了字義。並且引導學生積累語言,繼而在用( )的( )説詞的環節中運用語言。由字到詞,由詞到句,環環相扣。

第四層次:分析字形。

引導學生先自己思考,再和同桌交流,鼓勵學生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用多種方法記憶字形。

第五層次:練習書寫。

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觀察字形、佔格、書寫特點,再在老師的指導下練習正確、規範地書寫。並且學習評價和改正。

3、 迴歸整體,鞏固生字。

4、 總結評價。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輔以生字、詞語卡片和圖片等幫助學生認識蔬菜,識別字音,瞭解字義。較好地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板書設計:

5蔬菜營養豐富

菜 營 顏色

形狀

味道

教學反思:

這節識字課的教學環節就是緊密圍繞語言文字的訓練來設計的。在學生讀準字音的基礎上,通過認讀詞語來鞏固讀字,可謂字不離詞。而在讀準詞的基礎上,又通過讓學生看圖,及聯繫自己在生活中所見到的蔬菜的形狀、味道、顏色,來進行“什麼的什麼”這種形式的詞組練習,如:紅豔豔的朝天椒,又酸又甜的西紅柿,細長的扁豆……在學生充分感知後,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積累,學生們説出了許多這樣的詞組,並在大量想、説的過程中學生潛移默化地知道了在介紹一種蔬菜時,可以從形狀、味道、顏色這三個方面來進行,也為學生更好地寫話也打下基礎。通過説句子、讀句子練習,學生能將自己對句子的理解讀出來了。而指導記憶字形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運用所掌握的識字方法,不強求所有學生用同樣的方法來記住一個字,而是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記字。教學中要有放,也應有“扶”。在指導學生識記字形時,我把三個草字頭的字放在一起,讓學生觀察,比較,滲透草字頭的字和植物有關。然後問學生:“你有什麼好方法記住這些字?”説芹菜這兩個字時向學生再滲透形聲字。學生利用已有的認字規律説出了換偏旁,換部件等方法,這樣就運用了多種方法幫助學生記憶並掌握字形。

在對生字的處理方法上,應強調音形義的有機結合,不能截然分開,在處理具體一個字或詞時,應向字詞音形義的深度挖掘。拓展延伸的內容沒有時間進行深度挖掘,缺乏識字量的拓展,學生的學習能力沒有得到更好的鍛鍊與提高。反思整個教學環節的設計,如果把生字的音、形、意和運用這四方面的要求進行合理整合,在學習詞組是理解生字字義,鞏固讀音,反覆記憶字形,會得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完成四會字的教學要求,使學生能夠正確運用所學生字。

二年級上冊語文説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駱駝和羊》是人教版第三冊的一篇選讀課文。這是一篇富有哲理的童話故事,講的是駱駝和羊都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用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比,誰也不服誰,因而爭論不休,最後只好找老牛評理的故事。童話是通過一個淺顯的故事來説明一個道理。教學這類課文,我覺得學生本身就是有興趣的,只要讓學生多讀,有感情的朗讀,就會體會故事中所藴含的哲理。理解老牛的話,明白其中的道理是課文的重點;能説出駱駝和羊聽了老牛的話會怎麼想怎麼説是課文的難點。

因此,我設計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本課重點是藉助漢語拼音,正確的讀出“倆、盛、輸、跪、模、扒”等字的字音。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3、理解課文,理解老牛的話,懂得要正確對待自己和正確對待別人。

二、設計理念:

我覺得語文教學應以閲讀為主。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活動,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學生的閲讀能力只有在自主閲讀過程中才能得到鍛鍊和提高。本課教學是體現學生主體在閲讀實踐中自讀、精思、感悟的學習過程教學中,創設開放性的教學情境,給學生提供觀察、思考和親自實踐的機會,力求做到生生和作,以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三、教學設計:

1、 結合課文朗讀讓學生自己學生字,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讓學生在初讀課文時感知生字的字音,然後通過檢查朗讀生字和朗讀課文,強化生字讀音。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教給學生通過看圖、聯繫上下文或動作表演來理解詞語的意思。如“茂盛”通過看圖理解,“大模大樣”結合動作理解,“評理”聯繫上下文理解。

2、在教學中,我採用以讀為主,以讀代講的教學方法,以自讀字悟為主線理解課文內容。在備課時我把心思“我怎麼讓學生主動來學”上,注重課堂的動態形成。我安排了以下三個環節:

學生自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再精度重點端再精讀重點段,突出理解的重點,即老牛的話。學生反覆朗讀老牛的話,理解駱駝和羊的長處、短處各是什麼,讓學生了解再特定的情況下,長處能成為短處,短處也可能成為長處。再通讀全文,師生之間相互交流,體會裏面所包含的哲理。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朗讀慾望。《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閲讀放在低年級閲讀階段目標的第一條,閲讀教學就應把“讓學生朗讀課文並感受朗讀的樂趣”作為起步閲讀教學的第一要求。教師利用各種手段把學生帶入課文情景,讓學生在特定的情景下,產生好奇心、求知慾,在躍躍欲試的狀態下進入閲讀,激發學生主動讀書的願望。我這樣導入新課:自然界中許多動物,他們和你們一樣也經常發生矛盾。這一天,駱駝和羊碰到一起,他們就吵起來。想知道他們為什麼爭吵嗎?請同學們快打開書,讀讀課文就知道了。《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閲讀”放在低年級閲讀教學階段目標的第一條。閲讀教學應把“讓學生能朗讀課文並感受閲讀的樂趣”作文起步階段閲讀教學的第一要求,教師藉助各種手段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產生好奇心、求知慾,在躍躍欲試的狀態下進入閲讀,激發主動讀書的願望。學生能主動地參與就能主動地獲得知識。在學第一自然段時我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表演讀,激起他們互不服氣的心理,分角色朗讀,讀出雙方的不服氣。在這個基礎上老師和學生互相讀,激發讀的高潮,在有趣的朗讀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語感和朗讀興趣。

結合插圖,教學生抓關鍵詞句理解內容,品讀精彩段落。課文第二自然段,學生能夠輕而易舉讀出駱駝吃圍牆上的樹葉的輕鬆,但對羊吃圍牆上樹葉的着急和吃力可能讀不準。我引導學生先看圖,再讓學生邊讀課文邊看圖,之後邊讀課文邊做羊吃樹葉的動作,然後在課文中找出羊吃樹葉的動詞,最後讀羊吃樹葉的句子。這樣,學生朗讀時注意“抬”、“扒”、“伸”這些表示動作的詞,就能體現出羊吃樹葉的着急和吃力。

四、説板書:

我讓學生通過總結課文學習的收穫來進行板書,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二年級上冊語文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藍樹葉》這篇課文以李麗借綠鉛筆為線索,記敍了一件發生在兩位小同學之間的事。課文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能使學生產生心理共鳴,讀後自然受到助人為樂的思想教育。為了便於學生理解,教材還配有兩幅插圖,第一幅圖照應第二段的內容,第二幅圖照應第五段的內容。教學時要體現如下思想:

1.發揮漢語拼音幫助識字的作用,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2.讓學生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來理解詞句。

3.根據不同人物選擇不同的語氣、語速,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4.理解課文重難點。教育學生從小就以助人為樂為美德。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內容及二年級小朋友的實際水平,心理特點及認知規律,我打算用兩課時教學,目標設置為:

1、認識本課“術、鉛”等9個生字,會寫“由、術”等10個生字。

這目標的確立是因為課標告訴我識字教學是低段閲讀教學的重

點,因此我把它定為重點目標。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因為語文學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為了讓學生在識字學文中滲透人文性,所以把這目標定為重點目標。

3、懂得人與人之間應互相幫助。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難點。

三、説教法

1、圖文結合

這篇課文雖不是看圖學文,但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無疑對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有極大幫助。倘若學生能夠觀察細緻,就可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真可謂一箭雙鵰。

2、讀中感悟

學習第二至四段,圍繞“借”與“不願借”的四次對話,着重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詞句,在讀中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在讀中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3、遷移

結合課文內容,實現由讀到寫的遷移。這種練習的設計有利於發掘學生創新精神,提高教學效率。

四、説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出示圖畫,引起學生的疑問:我們看過的樹葉都是綠色的,為什麼畫上的樹葉是藍色?這樣,變老師的提問為學生的質疑,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好奇心,體現課堂上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促進主體的發展。

(二)、讀中感悟

學生的興趣被充分調動起來之後,我引導學生三讀課文:一讀,藉助拼音,自學生字詞,把課文讀正確;二讀,引導學生理解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讀好人物對話的語氣。三讀,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拓展延伸,情感薰陶

語文的基本性質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一、二年級的閲讀年段目標也明確指出,閲讀教學應讓孩子樂於與人交流自己在閲讀中的感受和想法。此時,孩子們已對文中的兩個小朋友有了自己的想法,再讓孩子們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説説“假如你當時也在場,你想對林園園説什麼?”孩子們暢所欲言,他們可能會這樣:“園園,老師經常教育我們,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你們是同桌,更應該象親姐妹那樣團結一致,互相幫助,才對呀。”……當學生討論完畢,老師及時鼓勵他們真是一羣能説會道,樂於幫助別人的好孩子。並且板書:互相幫助。

五、説板書設計

二年級上冊語文説課稿 篇5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假如》這篇課文。課文可分為兩個課時,我現在要進行的是第二課時的説課。

一、教材

本單元的開篇導語是“如果我有一支神筆,我會畫很多東西給需要的人。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點出了本單元的專題是關於愛的,具有一定的德育價值,主要在於培養學生對他人、對生活、對世界的愛。《假如》是一首充滿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詩,語言清新活潑,充滿兒童的想像力、創造力。全詩用並列結構的形式,借“馬良的神筆”,表達“我”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這些關愛,顯示了兒童一顆博大而純真的心。朗讀這首詩,學生可能會產生心靈的共鳴,可能會產生許多新的“假如”。全詩以“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筆……”結束,給學生想像的空間,滿足孩子情感表達的需要。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編排的特點,結合二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本課確定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由於閲讀教學最根本的任務是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因此我把這節課的知識與技能目標定在着力培養學生的書面語言能力(即閲讀能力)。那就是學生能理解課文,能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從而在朗讀中和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2、過程與方法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因此,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如個體品讀、相互賽讀、學生輪讀、師生接讀、整體悟讀等。使學生在讀中學、在讀中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閲讀、感悟和教師的啟發,產生關愛他人、關愛環境、關愛生活的美好願望,並嚮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三、教學的重難點

根據教材編排的特點和本單元的教學要求,結合第一學段國小生的實際閲讀能力,在教學目標的實現過程中,我確定了這樣的教學重點。

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在品讀中激發同情心、愛心,關愛他人、關愛生活。

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

四、教法學法

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根據教材的內容和編排的特點,我確定了以下的教法學法。

1、教法

本課以“教——扶——放”為主線,以“對話式”閲讀教學方法為主,創設情境、啟發探討等方法為輔,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而富有活力的學習氛圍,提供展示的機會,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悦

2、學法

新課標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根據這一基本理念,通過“讀讀—説説—議議—讀讀”這樣一個過程讓學生自讀自悟,教師在學生疑難處適當點撥,從而突破重難點。

五、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第一學段閲讀教學目標是“讓閲讀成為一種樂趣”,為了讓學生在閲讀中感受樂趣,我創設了一個充滿兒童情趣的情境導入課文。開課時我拿出那支課前準備好的 “神筆”,欣喜地對學生們説“同學們,你們瞧這是什麼?馬良用神筆為窮人畫了很多東西,那文中的小作者説,假如她有這支神筆,她會畫些什麼呢?”相關聯的問題質疑以及生動活潑的情境運用,即刻吸引了所有學生的注意力以及促動了他們學習課文的慾望。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應使他們形成對學習的興趣,對學習的內在動機,使學習擁有一種遊戲的感覺和求知的興奮。

2、朗讀課文、感悟內容

語文課上的讀,是最古老也是最現代的教法。在這堂課上,我搭建了誦讀感悟的平台,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不同要求的讀,如個體品讀、相互賽讀、學生輪讀、整體悟讀,使學生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在此基礎上,我引導學生感悟文字後的情感。如在第三小節的教學中,我這樣引導學生體會小女孩的愛心及幫助他人所帶來的快樂:同學們,當西西擁有一雙好腿後會對小作者説些什麼呢?這樣可以激發學生也要做一個有愛心的孩子的情感。難點也由此得到了突破。

3、聯繫自身、激發情感

一位外國作家説過:“每個兒童都是一名詩人。”對這句話我深有同感,兒童極具想象力和創造力。在他們的心靈裏,有着赤子般的真情,有着天馬行空般的奇思妙想,有着成人遙不可及的奇幻。新課標也強調,語文學科應以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力為重點,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我創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激發了學生的情感。如在學生理解全文並體會到文中小作者對他人,對自然、對生活的無限關愛之後,我提出了一個具有啟發性、開放性的`問題:“假如,你有一支馬良的神筆,你最想用它來畫什麼?”學生各抒己見,他們的創新思維迸發出了火花!一邊展開想象,一邊將想到的內容以詩歌的形式來表達出來。這一設計在激發學生創造力的同時,也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課上到這裏,差不多接近尾聲,這時我説到:“回去之後,你們把想要説的話寫下來,還有把想畫的東西畫出來,下節課帶過來給老師和同學們看看。讓大家一起來感受你那美好的心願!”

六、板書設計

由於整篇課文采用並列式的結構,因此為了鞏固學生記憶,我採用了結構式的板書設計,整潔明瞭。

總之,整個設計我注意把學習的自主權交給學生,使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意識得以長久的保持,做到樂學,主動地學,學有所得,在輕鬆愉悦中掌握知識,發展語言,感悟生活。

上完本節課我有幾點收穫:

1、必要的範讀、教讀可以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2、創設情境是感情朗讀不可或缺的外在條件,理解課文內容是感情朗讀的前提條件。

3、精彩的生成來自和諧的課堂。

課堂中存在的問題:

1、有感情的朗讀指導不夠到位。

2、課堂上沒有留給學生充足的寫話時間。

3、板書不夠完整、美觀。

二年級上冊語文説課稿 篇6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講的課文是《從現在開始》。

一、説教材

(一)教材簡説

《從現在開始》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五組教材的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獅子想找一個動物接替它做萬獸之王。貓頭鷹、袋鼠都命令動物改變原來的生活習慣,弄得動物們苦不堪言,而小猴子卻讓動物們按照各自習慣的方式生活。課文藴含着與人相處要尊重別人的道理。本課中的貓頭鷹和袋鼠,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招致“民怨沸騰”。小猴子則不同,讓動物們按照自己習慣的方式過日子,深受大家的擁戴。這篇童話故事語言活潑、生動有趣,學生樂學,興趣濃厚。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和本組課文訓練的主題以及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鞏固認識本課的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通過朗讀,體會課文中藴涵的情趣和道理。

3、教育學生懂得要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學會尊重別人。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 學會尊重別人。

難點:通過細讀課文,幫助學生弄清猴子當選“萬獸之王”的原因。

(四)課時分配:兩課時

第一課時,我主要進行識字教學,寫字教學。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我主講的是第二課時,指導學生細讀感悟,通過朗讀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明白相互尊重,是和諧相處的重要條件。

二、教學理念

《新課程語文標準》在基本理念部分強調“以人為本”,“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等。在教學中,要極力使學生體會角色的心理和人物的個性特點,使本文的難點在講讀中得到突破。我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習語文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認真閲讀全文的重點段,瞭解動物輪流當“萬獸之王”的過程,並抓住動物的語言,讓學生充分的讀。教給讀書方法。努力實現學生主體與文本客體的對話,使閲讀真正成為學生的一種心靈的感受。

三、教法與學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這節課,我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為指導思想。根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和語文課要將語言文字訓練和思想教育辨證統一的特點,在教師指導點撥下,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觀察獲取豐富、典型的感性材料。 在這堂課中,我採用了創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引導學生自學、理解、感悟、交流,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在教學課文二、三、四自然段時,我採用“扶”“放”相結合的方式。即教給學法引路,指導合作交流,展示學習成果。

四、説教學流程

本課教學時間安排為二課時,今天我講的是第二課時。

1、複習鞏固。

通過開火車讀生詞,從而達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

2、朗讀感悟,理解課文。

《新課標》強調: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

教學二、三、四自然自然段我讓學生充分地讀,通過自由讀,指名讀、齊讀、分角色讀、賽讀、聽錄音讀,抓住重點語句進行品讀,從整體上體會課文的情感,讀出不同動物的個性特點。

在重點理解課文第二自然段時,就是通過朗讀時的角色體驗來進行的,把朗讀和理解課文結合起來。先出示貓頭鷹圖片和第二段,讓學生在自由朗讀中感受貓頭鷹當上大王那神氣的樣子;接着通過觀察插圖,進一步感受他的神氣,然後再運用各種形式來朗讀貓頭鷹那神氣的的話。這樣,貓頭鷹的心理和個性特點在朗讀中自然而然地得到了體會。在理解動物們的感受時,創設情境,讓學生説出感受 。於是在理解“議論紛紛、叫苦連天”時,學生的體驗就非常真實,感受就非常豐富,學生們就有話想説,有話敢説,有話愛説。在此基礎上,再來讀第二段的後兩句,學生就讀得投入,讀得真切。

同樣在理解其他自然段時,也是通過朗讀,體會了袋鼠的激動、小猴的機靈;真切地感受到動物們的不滿、辛苦、擔心,以及最後的高興心情。

3、合作討論,昇華提高。

通過教學二、三、四自然段,學生從動物們對貓頭鷹、袋鼠的命令叫苦連天,對小猴子的命令卻會立刻歡呼起來深深體驗到了動物對貓頭鷹、袋鼠、猴子輪流當“萬獸之王”的不同表現。我趁熱打鐵組織學生討論:誰能當“萬獸之王”?為什麼?又將學生帶入了自我的情感體會,相互的討論交流之中, 從而使學生明白了要尊重別人,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才能得到大家的尊重。這樣課文的重難點也就突破了。故事的結尾是水到渠成,第五自然段採用齊讀的方式一帶而過。

4、分角色朗讀課文。

在學生理解了課文藴涵的深刻道理時,我也尊重學生,讓學生自主選擇不同的角色,給學生充分展示的時間,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延續。

5、作業設計。

將學生的説、寫有機地結合起來,一方面是在課後仍然注重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積累語言,另一方面,進行學生的思維拓展,體現讀寫並重。

總之,在本節課的設計過程中,我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致力於構建開放的、民主的課堂環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在學習中交流,在交流合作中學會方法,逐步提高。

五、説師生活動

新課程要求新的課堂教學要體現師生交往,構建互動的師生關係,改變以往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在學習知識、技能的同時,重視對學習過程的體驗,以便形成對學生終身學習有用的學習方式、方法。在這樣的交往與互動中,教師更多的是成為學生學習的服務者和學習的夥伴,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組織和指導,提供足夠的心理支持。學生應該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因此,本節課,我精心創設課堂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給學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使學生敢於行動、樂於行動;建立平等融洽的師生關係。

二年級上冊語文説課稿 篇7

教材解讀:

這是一篇童話,敍述了小鷹在跟隨老鷹學飛的過程中,老鷹不斷向小鷹提出新的目標,從而使小鷹知道了學習沒有止境,應該不斷進取的道理。全文共六個小節,分別講了小鷹飛到大樹上面、大山上空、更高的天空時,老鷹對它的教育。課文可分三大段,結構相似,是一篇滲透學法指導的優秀範文。課文生動有趣,富有動作性,激發兒童進入角色,動手動口。課文配有兩幅插圖,形象生動地再現了課文內容,有助於學生仔細觀察,起行合理想象。課後練習的編排突出了朗讀、背誦和識字、寫字,重點明確,操作程序十分具體,集中體現了新大綱的指導思想。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認識兩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已經”説話。

3、讓學生懂得學無止境的道理,教育學生要虛心好學、不斷進取。

教學重點、難點:

1、識字寫字,難點是指導寫“鼓、”“搖”。

2、指導在理解的基礎上讀好小鷹的三句話,難點是體驗小鷹越飛越高的艱難歷程,明白學無止境的道理。

教學時間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讀準字詞,讀通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第二課時:精讀課文,學習“三飛”,感悟道理,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法、學法:

以讀為主線,將情境教學法貫穿始終,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理解語句,在創造性想象、表達中積澱語感和言語交際經驗。

教學流程:

第二課時

一、 口頭填空,導入新課。

1、讀課題。

2、口頭填空:

小鷹跟着老鷹飛過了 ,飛過了 ,飛到了 。

(邊填空邊簡筆畫板書。)

【設計理念:簡單的導入,邀請學生一起體驗飛行的快樂,激起學生讀文的興趣,讓學生回憶文章的脈絡,為進入新的學習打好基礎。】

二、引入情境,讀中感悟。

1、學習1-2自然段。(把小鷹圖粘在樹頂上)

(1)、學生自由朗讀,找出老鷹和小鷹的話多讀一讀。

(2)、結合插圖和板書,讓學生看到小鷹已飛到了大樹的上面,引導學生想小鷹這時會怎麼想呢?

(3)、(貼上:我已經會飛啦)結合文字“高興”、“喊”和“已經”,讓學生通過動作表演出來,體會小鷹自以為飛到了大樹的上面,飛行的本領就已經學會了,自然地讀出它此時的高興、滿足的心情。

(4)、出示句式説話:小鷹飛到了大樹上面,它 地喊起來:“我已經會飛啦!”

(5)、用“已經”説話。

(6)、這時候,老鷹是怎麼説的?你是從哪兒看出老鷹不滿意。學生通過讀,指出“搖搖頭”,“還不算”,明白老鷹希望小鷹飛得更高。老師用親切的語言點出母親對孩子的愛。鼓勵學生讀出親切、和藹的語氣。

(7)同桌分角色讀一二小節。

2、學習3-4自然段。(把小鷹圖粘在山上)

(1)、過渡:聽了老鷹的話,小鷹又繼續向上飛。這次,它飛到哪兒了?

(2)、它怎麼做的?(粘:我真的會飛啦!)

(3)、指導朗讀,注意讀好“又高興”“喊”“真的”。

(4)、出示句式説話:小鷹飛到了大樹上面,它 地喊起來:“我真的會飛啦!”

(5)、老鷹又是怎麼想的?

(6)、讀好老鷹的話。

(7)、男女生分角色讀三四小節。

3、學習5-6小節。

(1)、過渡:聽了老鷹的話,小鷹只好鼓起勁拼命向上飛。飛呀,飛呀,(移動小鷹到白雲下面)大樹看不見了,大山也變得矮小了。

(2)、自由讀第五小節。

(3)、指名讀第一句,説説為什麼要這麼讀?

強調“鼓起勁”“拼命”

(4)、加上動作讀第二句話。

(5)、看這隻小鷹飛得多吃力呀!它還喘着粗氣呢!表演讀,讀出喘氣的語氣。

(6)、為什麼會急促地喘着粗氣呢?

(7)、讀好小鷹的話。

(8)、出示句式説話:小鷹飛到了大樹上面,它 地喊起來:“我……總算……會飛了吧?”

(9)、小鷹好棒呀!可是老鷹卻向頭頂上指了指説——(引讀)小鷹一抬頭,只見……

(10)、什麼叫“盤旋”?小朋友見過嗎?

課件演示(也可用手勢)

(11)、讀好“盤旋”一句。

(12)、寫寫“盤旋”。

4、説話練習。

A、當你看到白雲上面還有鷹在盤旋時,你會想些什麼?

B、老鷹媽媽會對小鷹説些什麼呢?

相機板書成語: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學無止境、一往無前

C、小鷹又會怎麼做呢?

【設計理念:採用多種方法創設和諧美好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地閲讀,在讀中進入角色,在情境中動情,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悟意。孩子是最喜歡動起來的,通過看板書,從自己編動作到指名學生上台表演,鼓動其他小朋友一起分角色表演,讓這一段的教學“活”起來。這一階段的教學利用文中重點詞,讓學生的讀讀、演演來調動他們全員參與,從動口、動手、動腦多方面訓練學生的能力。教學中的讀、説、演正滲透着學法的指導,為結構相似的三、四自然段的教學作好鋪墊。】

三、回放畫面,角色表演:

運用畫面,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故事情節,並鼓勵學生大膽上台

分角色表演,把書面的語言內化成自己的語言,自己的動作。

【設計理念: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利用電教媒體再現情境,渲染氣氛,在情境中感情朗讀,大膽質疑,主動參與學習過程。】

四、總結全文,昇華主題。

(結合板書)今天,小鷹學飛行可認真了。他飛過了大樹,越過了高山,還飛到了白雲的下面。他還懂得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學無止境,但只要一往無前就一定會有新的進步的道理。小朋友們也學得非常認真,不過還要加油,因為小鷹又向新的高空飛行了!

【設計理念:總結昇華主題,激勵學生。】

五、作業設計。(三星作業)

1、抄寫本課詞語兩遍。

2、默寫詞語,並訂正。

3、把《小鷹學飛》的故事講給家人聽。

【設計理念:有梯度的作業設計,可面向全體學生,照顧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所成就,體驗學習的快樂。】

六、板書設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