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心得體會

關於律師工作心得體會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5.96K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律師工作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律師工作心得體會

關於律師工作心得體會1

我熱愛我的工作。我能在職場這條路上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跟我所學及從工作歷程中找到自己的特質,都有很大的關係。大學時我讀的法律,畢業後,就到了一家律師事務所做律師。我挺喜歡做法律工作,特別是訴訟方面的工作。它讓我發現自己的特質:很有親和力,不怕與人接觸,抗壓性高。我在工作中,彷佛在做幾份不同的工作,祕訣在於我保持對公司與工作的興趣。

我是今年3月進入公司的,剛到公司時,對同事和公司各部門情況都不熟悉。不過我發現大家對我都很熱情,同事之間的關係像家人一樣融洽。我很快也融入了這個大家庭中。

現在我主要負責處理公司的涉訴案件。由於公司發展速度很快,涉及到糾紛數量和種類也比較多。公司的`涉訴案件大體上分為幾類,有追索房東、客户佣金的,有要求公司返還佣金的,有房東或客户一方違約另一方起訴要求公司承擔連帶責任的等。每一個案子都有他自身的特點,沒有哪兩個案件是完全一樣的。這就體現了這份工作的複雜性,也是樂趣所在。在近三個月的工作中,我不僅熟悉了上海各個法院的工作流程,而且瞭解了二手交易中應當注意的問題。

一個案子如果發生糾紛,一般會經過業務部門本身的調解或法律部以非訴訟的方式處理。如果仍不能解決,那麼很可能會通過訴訟途徑來解決了。案子一旦到了訴訟階段,無論案情怎樣,都將會產生一個最終的結果。因此,在做訴訟工作時,對待每一個案件都要特別的認真。每當我接到一個新案件時,我都會先跟涉訴的部門聯繫,瞭解案件的具體情況。然後對收集到的案件材料,進行認真的分析。想盡辦法維護公司利益的最大化,為公司,我做到!

有人問我,這麼辛苦工作,公司到底給我什麼?我覺得公司給我一個展示自己的舞台,一個繼續深造的機會。如果一味抱怨工作辛苦,太斤斤計較,那就太辜負聘用你的公司,也辜負了這個機會。當處理完一個案件時,能夠得到同事們認可,是我工作中最大的樂趣。如果贏了一個案子,會讓我樂上好幾天!

人的一生,同時需要扮演多重角色。現在的我雖忙碌,卻很快樂,很滿足!

關於律師工作心得體會2

1.在人際交往方面

剛進律師事務所的時候,一張張陌生的臉孔着實讓我有些恐慌和緊張。平時在學校裏同學之間,由於大家都沒有真正踏上過社會,在待人接物、相互交往間,總是略顯稚氣。但我知道,在社會裏,就是純粹的爾虞我詐了,人際交往確實是我這次實習中的一大課題。所以在踏入律所之後,我始終保持微笑,主動地向其他律師們詢問是否需要幫助,幫他們倒茶,主動打掃會衞生,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沒過幾天,他們就逐漸接受了我。他們也放心地把一些手頭上的工作交給我去做。負責指導我的師傅陳律師也帶我出去,參加諮詢、會見委託人、會見當事人、調解、庭審等等。這次實習讓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關係是很重要的,尤其要注重對溝通能力的培養。做事首先要學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與人相處是現代社會的做人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對於我這樣一個即將步入社會的人來説,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他們就是我最好的老師,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要向他們學習更多的知識和做人的道理。

2.在工作上

我的實際工作主要是整理文書。陳律師細心教導了我格式的寫法,然後把他積存的一大堆資料交給了我。內容雖多,但是熟能生巧,沒幾天,這些法律文書就都搞定了。其實作為律師,在事務所呆的時間並不多。來事務所諮詢的人也是少之又少。所以單純地呆在律師事務所裏,能學到的東西是相當有限的。幸好陳律師經常帶着我出去走走,比如去監獄會見當事人,去調查取證,去做法律諮詢等等,讓我從中受益匪淺。

3.關於律師職業。

所謂看人挑擔不吃力。很多人覺得律師是非常輕鬆的職業,整天不用呆在辦公室裏,到處走走,錢就來了。通過這次的實習,我體會到了其實律師工作也不是那麼簡單就能完成的,何況當今的社會,這麼多的律師,這麼多的律師事務所,相互間的競爭如此激烈,每一位律師都非常辛苦的利用畢生所學來服務大眾的。

想到這些,我也不禁聯繫到了自己。所謂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通過這次的實習工作,我認識到了自己所學與現實社會的需求之間的差距。

1.理論修養不夠。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暫的實習過程中,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案件所運用中的專業知識的匱乏。在學校以為自己學得不錯,但是一旦接觸到實際,才發現自己知道的那麼少,只有這時才真正領悟到“學無止境”這個成語的含義。在以後的時間裏,我會特別注意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和研究,增強理論知識修養,多參加實踐活動,提高實踐能力。

2.缺乏工作經驗。

在學校的時候總是以理論學習為重,缺乏社會實踐。以至於在走向社會的時候,不能很好的適應社會。我會更加註重能力的培養,增強實踐經驗。

關於律師工作心得體會3

我是一名執業的律師,在執業過程中,我和黨中央及全國律師協會對律師行業的要求高度保持一致,在省司法廳和省直律協的領導下,認真、謹慎的履行自己的職責,嚴格要求自己,遵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業務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律師業務也有了新的發展,現分項總結如下:

一、執業活動中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規章,遵守職業道德、執業紀律和行業規範,履行法定職責情況;

在執業過程中,我忠於憲法和法律,嚴格遵守職業道德、執業紀律和行業規範,執業為民,維護委託人的合法權益;認真遵守《律師事務所內部管理規則》和本所的各項管理制度,還積極參加修改制度,提出建議;明明白白告知委託人的各項權利和風險,不為謀取業務而誤導當事人或者做虛假承諾;沒有私自接受委託和收費,收取額外報酬的行為;沒有向我所瞞報、少繳代理費的行為;沒有采用貶損、詆譭、降低收費標準等不正當手段進行業務競爭的行為;嚴格按業務操作規程辦理,沒有損害國家社會和當事人合法權利的'行為;與法官、

檢察官、仲裁員或者其他工作人員相互關係中,沒有非工作場所會見的行為,沒有請客送禮和指使當事人送禮的行為,沒有假借他人之名向當事人所要財務的行為;沒有向司法機關出示虛假材料等弄虛作假的行為;沒有從事違法和有悖律師職業道德、公民道德規範,損害律師職業形象的行為。

二、遵守律協章程、履行會員義務情況;

在執業過程中,我嚴格遵守律師協會章程,積極履行會員義務,主動參與律協活動,並按時參加各種律協會議及培訓。

三、辦理業務數量、類別和服務質量,辦理“三類案件”情況;

四、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社會服務,參與公益活動情況;

1、履行法律援助義務情況;

由於是執業不滿三年目前沒有接到指派承擔法律援助義務;

2、社會服務情況;

執業以來,我積極參加各類社會服務活動,併成為某社會服務機構的法律義工,為社會提供義務法律服務,普及法律知識,促進法治進步;

3、參與公益活動情況。

執業以來,我積極參加各類社會公益活動,為社會獻愛心,積極傳播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公益理念。

五、受行政獎懲、行業獎懲情況及擔任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情況。

關於律師工作心得體會4

為了努力將自己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向實踐方面轉化,儘量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我利用假期的時間到律師事務所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見習。我之所以選擇去律師事務所見習,是因為律師事務所是律師的執業機構,律師接受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當事人的委託擔任代理人蔘加訴訟和非訴訟業務時,涉及的法律面較寬,實踐性強,而大學生到律師事務所見習並親身經歷一些法律實務、學習一些辦案經驗,不僅可以彌補課堂上所學知工作。

初到律師事務所裏,我有幸得到了領導和律師們的許多幫助。在學校期間,我學習的都是法律的基礎理論和法律具體規定,對於法律實務,作為還沒有畢業的在校生而言十分的陌生,況且我還只是個大一學生。到所裏見習的剛開始階段,我對於許多事都無從下手。吳永根律師的幫助對於我的見習工作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這裏我非常感謝他。到所裏的前一段時間,我幾乎什麼都不會,是他一點一滴地很耐心地教我。在他的幫助下我學到很多東西。整個一個月的見習中,我幾乎一直跟着吳永根律師。當然我也協助其他律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譬如對材料進行裝訂等等。

在見習中,我學會了律師在受理案件後的實際操作程序並且協助他們填寫卷宗、對卷宗進行編碼以及整理卷宗;私下裏草寫一些力所能及的法律文書,然後請律師審查並給予指導;我還跟着律師到法律援助中心、工商局、派出所等部門調查取證。當然我空閒時間也沒浪費,經常向律師拿一些案例學習,看看他們最後是怎麼處理雙方爭議的焦點。我最有體會的是參加了案件的開庭審理,認真學習了正當而標準的司法程序,真正從課本中走到了現實中,從抽象的理論回到了多彩的實際生活。在庭審中,我細緻的瞭解了庭審的各環節,認真觀摩了律師舉證、辯論等全過程。由於沒有學過民事訴訟,當然對於現實中的訴訟流程我多少還是有些疑惑。但是在律師的幫助下,我已經消除了當初的疑惑,並且知道了其實做案子也可以有固定的流程的,就像工廠裏生產有形的產品一樣。在律師的指導和幫助下,並且結合自己已學知識和見習時觀察到的案件審理的流程,我嘗試進行了一些歸納了。

一個訴訟案件流程,大致的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一、找到,或者發現當事人。這當中很考驗律師的社會人際關係,應用自己已有的`人脈迅速找到當事人並進行溝通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調解對於雙方來説都是最好的途徑,這樣可以節省雙方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二、達成協議,接受委託,簽訂代理合同。

三、儘可能地列出一個全面的,需要當事人準備的材料清單。這很關鍵,關係到案件的勝敗,因為到了法庭上證據是最重要的。

四、梳理當事人提供的材料,準備起訴狀,並附上主要的證據,或者關鍵的證據。這當中的工作相當的繁瑣,對於律師來説也相當的關鍵,要找到其中的因果聯繫和重要與否很考驗律師的能力。當然也是律師助理職責的內容,我從中學到了很多。

五、在舉證期限內,列出一份大致的,交給法庭用的證據清單。

六、閲卷,拿到對方提交的證據。或者,申請進行證據交換。根據我的觀察,一般都會申請進行證據交換,這樣就會有針對性的進行準備。

七、開庭前,根據自己一方與對方的證據材料,列出法庭質證用的詳細的證據清單。

八、開庭前,準備好至少兩輪的辯論意見,儘可能地全面,然後在法庭隨時進行調整。

九、開庭。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最大限度地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十、休庭後,儘可能快地整理出代理詞,在質證提綱與辯論意見的基礎上。

十一、等待法庭的調解或判決。

十二、判決後,不上訴的,本案直接結束。上訴的,與當事人充分溝通,寫出上訴狀。交給一審法院,交費,並等待二審的開庭。

在此期間,準備二審開庭用的法律方案及代理意見。

十三、等待二審法院的判決。此判決為終審判決,作出後即生效。

有了這樣的一個大致的流程之後,遇到案件就不會手足無措了,當然,這只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到的具體的案件處理上就要看律師個人法律素養及駕馭法律能力了。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暫的見習過程中,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的專業知識的匱乏。在學校以為自己學得不錯,一旦接觸到實際,才發現自己知道的是多麼少,這時才真正領悟到“學無止境”的含義。這也許是我一個人的感覺。不過有一點是明確的,就是我們的法學教育和實踐的確是有一段距離的。法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法學需要理論的指導,但是法學的發展是在實踐中來完成的。所以,我們的法學教育應當與實踐結合起來,採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辦學模式,具體説就是要處理好“三個關係”:即課堂教育與社會實踐的關係,以課堂為主題,通過實踐將理論深化;暑期實踐與平時實踐的關係,以暑期實踐為主要時間段;社會實踐廣度與深度的關係,力求實踐內容與實踐規模同步調進展。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近一個月短暫而又充實的見習,我認為對我走向社會起到了一個橋樑過渡的作用,對將來走上工作崗位有很大幫助。這一段時間所學到的經驗和知識大多來自領導和律師們的教導,這是我一生中的一筆寶貴財富。這次見習也讓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關係是很重要的,尤其要注重溝通能力的培養。在見習中,律師們對於我及時的和他們進行溝通很滿意,我也從中學到了很多。做事首先要學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與人相處是現代社會的做人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對於自己這樣一個即將步入社會的人來説,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他們就是最好的老師,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可以向他們學習很多知識、道理。見習只要有收穫了,見習就是成功的。學習法律的最終目的是要面向羣眾,服務大眾,為健全社會法治,為我們的依法治國服務的。畢業後我將為建設我國的法治社會盡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