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心得體會

數學觀摩心得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36W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學觀摩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數學觀摩心得

數學觀摩心得1

20xx年4月24-26 日,學校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於是我有幸參加了在南京理工大學附屬國小大學舉行的第12屆現代與經典全國國小數學教學觀摩研討會,目睹了餘穎、華應龍、張齊華等國家名師的講學活動,聆聽了他們精彩的課堂設計和有關教學理論的精彩報告。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是劉德武老師的《有用的搭配》,我最直接的感受是課堂的互動性,他對於孩子們思維和行為方式的把握十分到位,善於讓他們主動的去思考,讓孩子們自己發現和創造方法來解決問題。讓學生在收集、交換信息的過程中評價自身方式、方法的優劣,從而水到渠成地揭示課題,進入新知識的學習。

我時時都能感受到他細膩地設計和獨具匠心的安排,感受到如何站在兒童的立場看待我們的教學。我也注意了華老師的授課的自然、大方、輕鬆詼諧,聽他的講座就像是在聽故事。我切實理解到寓教於樂的`境界。

南京師範大學附屬國小余穎老師的課也很生動,她那能夠激發孩子思維的簡潔精煉且有深度的語言和符合新課程理念的教育教學方法讓我受益頗深。餘老師是我的前輩,她的課堂有很多的亮點需要我領會和學習,回來之後我細細的體味了一下:首先餘老師的語言精煉簡潔,具有深度,能夠激起學生的思考;其次餘老師關注孩子數學思維的嚴謹性,注意從思維模式的高度來引導學生;再次是她注意延伸課堂學習,激發學習熱情,使學生在課堂之外產生探索的興趣。這些對於我的教學有着極大的誘導和啟發意義。

張齊華老師講的課具有很強的直觀性,他引導學生從摸球、放球、猜球三個方面體會事物發生的隨機性。摸球環節幫助學生認清一定、可能、不可能;放球環節放手學生,層層深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猜球環節使學生的知識得以提升,理解獨立事件出現的可能性。由此,通過確定現象過渡到不確定現象的安排,讓學生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加深理解,使學生從具體的模型體會不確定現象。張齊華老師課堂深入淺出,自然流暢,充分尊重和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學生整體的發展,尤其讓我肅然起敬的是張老師能夠從哲理的深度進行講解和分析,能站在很高的高度透析數學本質的東西,這都展現了他深厚的文化和數學功底。這些對於我,觸動相當大,我深深地認同了那句俗語“打鐵還要自身硬”,要做好一名老師,首先自身要有充足的知識儲備,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使他們發自內心的向我學習。

通過這次學習,我深深地認識到自己很這些特級教師的差距,常言道“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通過聆聽這幾位老師的講座就可以知道他們所付出的艱辛和勞作。我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一定要向他們學習。做到領悟新課程理念,認真鑽研教材,學習心理學抓住學生心理,使自己的工作表現更進一步。

希望以後學校能給我更多學習的機會,讓我能夠從更高的高度認識國小教學,更深刻的理解新課程理念。

數學觀摩心得2

國小數學教學觀摩研討會活動學習心得:課堂因生成而美麗

12月3日,聽了劉鬆老師的課《乘法的分配律》以及他的報告《有效教學的策略》,以下是我的一點感受與思考。

剛剛走上講台、成為教師的那一段時間裏,每次都是在上課前都做好精心的準備,上課時也總是不敢放手讓學生自由的動手實踐,自由的説説對某個問題的看法,唯恐學生的思維跑出之前的預設,唯恐控制不了課堂秩序……。那個時候,總是着急的怕學生説不出預設的內容而着急把一切正確無誤的知識告訴學生,雖然那樣的教案設計滴水不漏,雖然各個教學環節進行的順暢無比,但現在來看,那樣的課堂是缺乏生機的課堂,是沒有生命力的課堂。

葉瀾教授曾説過:“要從生命的高度、用動態生成的觀點看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應被看作是師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經歷,是他們生命的、有意義的構成部分,要把個體精神生命發展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於是,開始慢慢的學着開放課堂,讓課堂成為孩子們思維活動與思維碰撞的場所;於是,開始期待孩子們新奇的想法,多元的思維方式,甚至美麗的錯誤……

在執教一年級上冊《統計的初步認識》一課時,以下圖作為情境圖引入。

圖1

當做好一切鋪墊,讓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統計後,我選擇了幾個孩子的作品投影展示,其中一個孩子是這樣填寫的表格:

盒子

一個盒子一個盒子

娃娃

一個娃娃一個娃娃

汽車

一個汽車

魔方

一個魔方一個魔方

當我在投影儀上投出這個孩子的作品時,孩子們都笑了。於是我和其中的一個孩子有了以下的對話:

教師:請問你為什麼笑呢?

學生:他沒統計完。

教師:哦,還真是,不錯!那你統計完了嗎?你用的什麼方法呢?

學生:我統計完了,我用的畫圓圈的方法來統計的。一個圓圈就代表上面的一個玩具。

教師:真棒!那你能説説這個同學的問題在哪嗎?是時間不夠嗎?

學生:是他這種方法太麻煩了,用圓圈表示比較簡單。

如果針對這種情況僅僅到此為止,就有點淺嘗輒止。這兩個學生的方法恰恰反映了數學的語文這兩門學科的不同以及數學這門學科中符號語言的優越性與應用的廣泛性。對於剛剛上國小一年級的孩子來講,這不是培養與強化孩子的符號意識的大好時機嗎?

曾經有位老師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讓學生折出一張長方形紙片的二分之一,可有兩個學生折出了四分之一,這時老師就問學生:“對這件事你們怎麼看?”大多同學都持反對意見,可這位老師卻評價説:“你們真有創造力。”簡單的一句點評,體現了老師對學生的寬容,也體現了老師對學生充分的尊重。接着,這位老師以此為契機,讓學生折出自己想到並喜歡的幾分之一。到了課的最後,老師又説:“老師教出了一個二分之一,你們卻創造出這麼多的分數,首先該感謝誰呀?”自然而然,兩個看似“不聽話”的孩子就成了這節課上的英雄,這個教學環節就成了亮點。

生成的課堂是美麗的。新課程倡導建立“開放”、“有活力”的課堂教學結構,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促進學生思維的多向發展和多元感受。這就要求教師不但要依照課改精神,還要具有教育機智和學科智慧,能極時地根據教學情況和學生反饋,敏鋭地捕捉到這一課堂生成性教學資源,並有效地加以利用、引導,來借“機”施教,使樸實的數學課堂因有價值的動態生成而彰顯無窮的教學魅力。

數學觀摩心得3

20xx年6月16日,元謀縣能禹國小組織全體數學名師成員參加活動,學習觀摩了昆明明通國小組織的,雲南省教育廳名師工作室專家主導的,“以學為主”核心理念的課堂教學展示及其經驗交流學習培訓活動。我懷着激動和興奮的心情參與了此次學習活動。真的很厲害!真的很震撼!想不到兩位老師上得如此美好!很優秀!不用課件,都能把課上得這麼好!這難道不是我多年教學所追求的嗎?是啊!每個老師都在思考每一天的課堂教學應該如何處理,如何去上,才能讓學生很好的理解和掌握新知識點。歸根到底就是備好課的問題,常規的做法就是去找各種各樣的課件。而這兩節展示課,為我今後的課堂教學提供了課堂教學改進的依據。

1.課堂教學的本真就是迴歸課堂,返回課堂

組織學生學習知識,學會學習,永遠是每個老師追求的根本。以學為主,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關注學生學習的思維能力,推理能力的培養是本次活動的教學理念。這兩節課都是自始至終做到了,也體現到了。從學生學習的點滴細節入手,從學生自身學習思維方式,思想轉變出發,引導學生動起來,比劃起來,練起來,最後達到理解知識,熟練起來,掌握起來,既學會了知識,又培養了孩子的空間觀念,空間推進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2.課堂教學的本真就是提高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動起來

平時我的課堂也是這樣追求呢!但是總是有不會上課和聽課的'孩子,總是有先積極,後倦怠的學習時機。這兩節課始終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學習為重點,教師引導,學生組織學習,複習。學生引導學生,學生組織學生,學生當老師,提問學生。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讓全班同學積極參與,積極思考動了起來,積極動手操作了起來,積極主動性很強烈,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慾望。

3.課堂教學的本真永遠都是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推理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但是我的實際教學中,往往包辦代替的多,放手讓孩子想象的時間和空間確實太少了。巫老師的這節課,自始至終都是讓學生利用操作白板通過拖拉拽,平移,旋轉等手段,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學習知識,複習知識,鞏固知識。既做到了知識之間聯繫和轉化,又突破了知識點的重難點,又處理了關鍵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使學生學得清,學得深,記得牢,掌得久。

真得是很震撼!真的是值得推廣和鑑借!值得我終身的學習。我將繼續努力,加強學習,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舊模式,學習和推廣這兩位老師新教學模式,砥礪前行,繼續努力。

數學觀摩心得4

20xx年12月3—4日,德州學院西校區。我有幸參加了“全國名師國小數學有效課堂教學觀摩會”,通過聽專家講課和學術報告,我受益良多,深刻感受到名師課堂的風采和教學藝術。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劉鬆老師的《乘法分配律》一課和報告《運算律教學的若干思考》。

劉鬆老師現任杭州市文海教育集團副校長,身為一個南方人,我明顯感覺到他的課和北方老師的課不同之處。他語言幽默風趣,行為舉止有些滑稽可笑,和學生零距離的溝通交流,像流水、像微風一樣的課,細微之處盡顯名師駕馭課堂的功力和教育智慧。由於課前和學生互動費時較多,加之會場狀況不佳,劉鬆老師這節課有些超時(用時大約1小時),但是在下課後學生仍然捨不得離開,這就表明了學生樂學、願意學,而且不感到學習是種負累。劉老師營造的課堂氛圍輕鬆自由,學生在不緊張的狀態下不知不覺地參與到探究乘法分配律的教學中來。老師在這節課中是一個引領者而不是傳教者,其教學環節設計合理、環環相扣、水到渠成,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眼、手、口、腦、身體並用,課堂參與度很高(幾乎每個學生都有發言),老師對出錯的學生也只是善意的“幽他一默”,學生並不感到尷尬甚至害怕。劉老師能很好地利用教學中的生成,他的課和教學預案並不完全一致,正應了那句話“所有的好課都是生成的課”。

聽劉鬆老師做報告也是一種享受,他話語幽默風趣,舉止形象生動,在一個個鮮活的事例中向老師們呈現出“教什麼”與“怎麼教”的重要性。作為一個年輕教師,我深刻體會到要抓準“教什麼”有多困難。我任教的是一年級數學,由於大部分學生在入學前都經歷了一定的學前教育,對於一年級的知識或多或少都掌握了一些,這就給教師出了不少難題:對於這些知識,有哪些同學已經完全理解並掌握了?有哪些同學還一知半解?而一知半解的同學,又是哪裏知、哪裏不解?知多少、不解多少?如何組織課堂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何在一堂課中讓未會的學生掌握理解,讓已會的學生有所提高?……正確處理這些問題,是使課堂有效、優效的前提,也是我今後教學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在這短短的兩天時間裏,我近距離地接觸了名師,聆聽名師的示範課,從中我領略到每個名師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更加努力學習,期待自己有長足的進步。

數學觀摩心得5

12月2-3日本人和我的同事有幸被學校派往xx參加由《國小教育研究》雜誌社舉辦的國小數學名師經典觀摩課活動。本次活動邀請到全國各地名師數人,如xx市特級教師xx老師、xx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xx教授,還有xx省特級教師xx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xx教授,xx大學附屬國小特級教師xx教師等12位。參加活動的幾百名老師來自各個省市地區,雖然活動時間安排緊密,但名師們的教學和講座都非常精彩,給我們來學習的老師帶來的精神大餐讓我們記憶深刻。

活動開始由xx老師帶來兩節找規律一節是六年級《斐波那契數列》,他在引導學生思考合作學習,採用嘗試方法,有步驟、多角度的學習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中語言風趣幽默,以及豐厚的知識底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還有一節是一年級的《找規律》他根據一年級小朋友的特點從初步認識規律、到找規律、再到用規律最後是感受規律教師的行序漸進收放自如,使學生們更加喜歡數學,並進一步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和神奇。xx教授的講座《立足專業成長,關注基本問題》也是值得我們廣大教師是深思。xx教授在分析了多年課改所存在的“鐘擺現象”之後,明確指出,一線教師只有“以不變應萬變”,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才能做一個真正的好教師。因此,立足專業成長,關注基本問題,才是教師成長的正確路徑。

特別是賁老師講座《十年反思的力量》主題,賁老師的講座,言簡意潔,幽默風趣,他用自己切身的經歷介紹了兩個十年的反思歷程,就什麼叫反思、為何用文字反思、反思寫什麼、怎麼用文字記錄四個問題進行了闡述。賁老師是個堅持的人,他認為反思就是反反覆覆的思考、反思是正過來反過去換個角度思考、反思就是回顧;賁老師也是個執着、平靜的人,他期望能在辛苦中尋求工作的快樂,雖然工作辛苦,但不心苦;賁老師還是個充滿智慧的人,他認為反思可以寫亮點、敗筆,還可以是意外;反思可以用最直白的紀實加上自己的思考,也可以是隨筆。反思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意識。

一個多小時,一個個精彩真實的案例,讓我們感受到反思能給日漸貧瘠的心靈以豐富温暖的慰藉,反思能給平淡無奇的.日子以清新亮麗的感動。

一個多小時,我們感受到了反思的力量,也看到了反思對教師職業成長的巨大作用。

通過這次的學習,本人更深切體會到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以學生髮展為本,指導學生合理選擇課程、制定學習計劃,幫助學生打好基礎,提高對數學的整體認識,發展學生的能力和應用意識,注重數學知識與實際的聯繫,注重數學的文化價值,促進學生的科學觀的形成。在日常教學中,更新理念,改進教學方法,做一名真正的好數學教師。

數學觀摩心得6

通過本次的網絡學習,使我對國中數學教學感想很深,體會很多,受益匪淺。

一、教育教學的理論得到轉變。

在集中培訓學習中,聽了好多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的專家講座,結合新課程,更新了教育教學觀念。我深刻地認識到:在學習觀上,要以學生為本,將學生看成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在課程觀上,教學不再只是忠實地傳遞和接受的過程,而是創建與開發的過程;在教學觀上,教學是師生交互、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讓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新課程注重過程與方法,注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經歷。不僅教師的觀念發生了變化,而且教師的角色也發生了變化,教師應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自己也體會到,要轉變觀念,解放學生,讓學生學會生活,引導學生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並用人格力量的去引導學生,去感染學生才是我們應有的教育價值觀。新時期師生關係在業務上應是雙方積極性、創造性都得到充分發展的業務組合。在理論上應充分體現個性、民主和發展精神;而情感上應在個性全面交往基礎上情感聯繫,是師生個性魅力的生動體現,是師生相互關愛的結果。同時我們應該去做一個創新型的教師,有崇高的職業理想,全新的教育觀念,合理的知識結構,熟練的教學監控能力,熟練的課堂教學管理藝術。在教學評價上,應着眼於學生,注重長期的效應,注重過程的評價。評價的目的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發展。

二、課堂教學的能力得到提高。

聽了專家的精彩的.講解,我深受啟發:在課堂教學中,學會了更好地設計教學,選擇適當的教學模式,如何上好各種類型的課,怎樣追求課堂教學的藝術。通過講解與交談,我體會到,教學是科學,也是藝術。既然是科學,就要按規律辦事,改革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提高教學的質量。同時要講究藝術性,儘量上好每一節課。另外要加強説課和評課,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和能力。在這一階段裏,我努力學習,不斷地充實自己,煅煉自己,對課堂教學有了很深的體會和思考。

體會一:課堂教學要注重教學的有效性,有效的課堂才能保證有效的教學。

體會二:要處理好兩個關係,

第一,教材、教師、學生之間的關係,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合作者,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第二,課前、課內、課後的關係,課前要吃透教材和學生,課內要重示範、點評、變式的教學,課後要及時跟蹤、反饋,暴露學生的錯誤。

體會三:課堂教學中要體現如下幾條原則,

第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教學中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動腦、動手、動口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經歷、去感受,建構自己的數學知識;

第二,要能夠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問題的情境中學習,去解決問題,提示矛盾;

第三,教師要形成自己鮮明的個性化的教學風格;

第四,教學中要有創新精神,要常教常新。

三、教科研的能力得到發展。

在教科研方面,聽專家介紹了論文的寫作,從培養意識到選題,收集素材,怎樣寫,學會了論文寫作的一般方法,養成了平時及時總結經驗的習慣。我深刻地體會到:一個成功的教師,必須有較強的教科研意識,要把教研和科研緊密結合起來,要用科研促進教研。通過培訓,我認識到,要進行科研,必須做如下幾點:

第一,要注重自己的理論學習,為自己的科研提供理論以據;

第二,要注重自己平時的教學研究和教學積累,為科研準備好第一手資料;

第三,要找準自己教科研的切入點,注重科研的針對性、實效性。

教師,即研究者,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總結,不斷地研究,及時將自己的經驗寫成論文,做研究型教師。

四、多媒體教學的能力得到培養

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更好的展現知識的發生,更好的傳授,使課堂更精彩、更有效。現代中學生具有較強的聯想、想象能力,好奇心強,側重於形象思維。現代教育手段的運用能更好,更有效地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作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培訓部門為我們安排了《幾何畫板》的課程,懂得了將多媒體技術與數學課堂教學整合,為以後運用現代教育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國中數學幾何畫板是很好的輔助教學手段。我一定要學好幾何畫板,為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通過學習和培訓、實踐和反思,我已逐步樹立起了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提高了課堂教學和教科研水平。但我深知,自己還有好多的不足之處,在今後的工作中,要多學習一些教育教學理論,用科學理論來指導我的實踐,使教育教學行為符合教育規律,符合學生的發展,同時,要注意積累、學習、研究,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大面積提高課堂效率。

數學觀摩心得7

20xx年4月20—21日,學校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於是我和本校的5名同事有幸參加了由中國教師發展研究中心在貴州師範大學舉辦的“全國國小數學名師經典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應邀主講者乃北京、浙江、江蘇等地國小數學6位特級教師、名師,他們圍繞會議主題,自主選擇切入點,在讀懂學生、讀懂教材、開發課程資源、關注動態生成等方面進行公開演繹,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不同地域、各具風格的精彩課堂。這次研討會,彙集了貴州省很多地區學校的教師,整個貴州師範大學大禮堂座無虛席。特別是名師們輕鬆、幽默的教學藝術和教學風格,不但深受學生喜愛,而且使我受益匪淺。名師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專家的風采,讓人歎為觀止,讓我大開眼界,學到了許多教學方法和經驗,直面國小數學教學的專家,使我深感我在教學中和名師之間的差距。通過這次觀摩活動,反思自己歷年來的課堂教學方法,感悟頗多,這次觀摩活動,他將為我提高課堂教學水平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歷時兩天的活動中,我聽了11節觀摩課和4節議課+互動質疑交流+研討式總結節報告,還有一些名師的課後分享。示範課型涉及“計算教學”、“問題解決”、“圖形與幾何”等不同主題,有陳述性知識(概念)的教學,又有程序性知識(規則、公式)和規律性知識(策略、思想方法)的教學。讓參會教師對國小數學不同內容的教學有更全面的瞭解,加深對不同知識類型教學特點的理解和把握。坐在大會堂的下面,近距離的觀看各位名師的教學,心裏特別激動,但激動的背後是真正體會到了什麼是名家,也學到了很多的東西,下面簡單談談我的幾點體會和感悟與大家分享:

一、觀念碰撞,在比較辨析中提升思維

研討會的6位名師都有自己的教學主張,旗幟鮮明地表達了名師對課堂教學的卓越追求。不同教學追求的相互碰撞,可以產生精彩的思維火花,讓參會教師在比較與辨析中發現共通的教育規律,提升自己的思維。

二、用自身的激情感染和調動學生。

研討會上,台上教師投入地教學,台下教師專注地記錄,每節課雖因教材、地域而異,但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這次活動真正讓我感受到了教學中的“現代”和“經典”,“現代”之“新穎”、“經典”之“殷實”。沉醉於其智慧的芬芳,享受着思想的盛宴,讓我明白教學藝術是教師為實現教學目標,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在遵循具體學科教學規律和美學原理的基礎上,創造性地運用各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實踐活動的能力和行為。優秀國小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共同特徵之一就是上課時精神飽滿,善於用自身的激情感染和調動學生,從而使課堂教學呈現勃勃生機。他們敢於創新設計理念,課堂極富感染力,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享受快樂,在快樂中生活!

三、學無止境

特別是聆聽強震球老師的數學課,還是被他那嫻熟的教學技能深深吸引了。強震球:江蘇省江陰市實驗國小教導處副主任,全國賽課一等獎獲得者。作為一個男老師,面對一年級的孩子,僅僅擁有巧妙的設計是不夠的,更多的是需要老師調控課堂的能力,而強震球老師抓住教學中結果性知識並把知識還原於原始發現,是學生成為一個對知識的發現者和創造者,是非常典型的一種教法。這樣的教學設計過渡巧妙自然,讓學生在幽默詼諧的課堂氣氛中學會新知,這樣的課堂,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快樂、學無止境。

四、放手,孩子會飛的更高

這裏面的“放手”而不是放任不管哦!張齊華:全國優秀青年名師,江蘇省南京市北京東路國小副校。張老師在他的報告中提到“教,更多的是由學生來完成的”,是的,只有放手讓學生來完成,學生領悟到的知識才能更全面。放手讓學生多思考多感悟。回想一下我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更多的是我來講,學生一味的接受,把課堂還給學生才是我要真正學習和要做的。張老師在上觀摩課的時候呢,之前是沒有上過的,而且用的不是自己班的學生,上的很真實。效果特別好。這裏面呢我還想提一些自己的`思考和見解,張老師所教班是四年級的,如果我們從一年級就模仿張老師上課的方式是學不來的,因為這些學生從一年級就開始培養這種獨立思考和集體交流的習慣,所以在教學上我也應該思考出自己獨特的貫徹生本教育的教學方法,而不是一味的模仿。

五、教無止境

聆聽完郭莉老師的課你才會覺得:原來教書還可以這麼愉快的。説句實在話,讓學生自主充當小老師,教師巧妙引導,自然大氣,把整節課交給學生,學生在歡快中學到了知識,讓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教無止境。

這次的學習讓我意外、驚喜、滿足、期——更讓我反思自己的課堂,讓我明白了數學課到底要給學生帶來什麼,絕不是表面的熱鬧,而是要讓學生能夠真正體會知識本身的魅力,以及學以致用時隨之而來的幸福與喜悦。我要把這些思考和反思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去,努力的提高自己,創造優質、高效的課堂。我一定要把這豐碩的收穫帶回我的課堂,把快樂帶給我的孩子們,把幸福帶給我的孩子們,讓他們和我一起感受數學的魅力!

數學觀摩心得8

新課程背景下,數學教師應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參與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在教學中,我們應根據學生實際,充分發揮教材的優勢,真正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提高國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益。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在習的信心

興趣是求知的起點,是發展思維能力的內在動力。要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教師必須堅持從誘發學生的興趣入手,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並使之能長久下去。那麼,怎樣激發學生的興趣呢?

1、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提高學生創造思維能力。必須營造愉悦的學習氛圍,創設良好的活動情境,把數學知識融於生活實踐中,使學生在情緒上引起共鳴,發現數學奧祕。

2、利用好奇心,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識規律,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採用各種手段誘發他們的求知慾,讓他們產生欲罷不能的激情。

3、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悦,培養自信心。學生取得成功時,便會產生一種滿足,快樂、自豪的積極情緒體驗,從而提高學習興趣。

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新課伊始,教師能否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引發學生有意義的心向,對整節課的教學十分重要。因此,我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按照中學數學教學大綱的要求,圍繞教學內容的重、難點以及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繫,課前巧妙設計好自學思考題,併力求做到設計的問題明確具體,“淺”中見“深”,具有啟發性。

例如:在引入“過三點”的圓的新課教學中,我創設了這樣的問題情境:先在黑板上畫出圖形,然後提出問題:⑴有一個圓鏡被打碎,現欲重新配製一個同樣大小的圓鏡,要不要把所有的碎片和這塊殘片都帶去?

⑵這個實際問題若從數學角度去觀察分析,同學們認為可轉化成什麼問題?(讓學生探索、討論)⑶要重新畫一個與原來相等的圓,必須知道什麼?這樣圖文並茂的數學情境能使學生探索的慾望油然而生,促使他們集中精力,開動腦筋,嘗試探尋各種積極的解決方法,創造的靈感和頓悟很可能由此產生。

自學討論是學生課堂學習的重要環節,也是他們初步的認知過程。學生自學時,我要求他們做到“三動”,即動口、動腦、動手,讓他們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

例如:在進行《圓》中垂徑定理的教學時我是這樣進行的:⑴讓學生動手。發給學生每人一張白紙,要求學生自己畫一個圓,然後任畫一條直徑,再作這條直徑的垂線,並把畫好以後的圖形剪下來,再把圖形沿着所畫的直徑對摺。⑵思考討論:①圓是一個什麼圖形?有幾條對稱軸?②從對摺後的圖形中你發現有相等的線段和弧嗎?並把你發現的結果寫來來。③畫圖時,應知道什麼條件?你得出的結論又是什麼?⑶檢查學生動手討論的結果(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結果回答問題)。⑷讓學生總結出垂徑定理的內容,教師再作簡要的補充強調。通過學生的動手實踐,認真討論,大家學習積極性很高,在輕鬆、愉快的活動中很容易地掌握了垂徑定理。

這樣,就通過自學讓學生感知教學內容,逐步掌握了閲讀數學課本的方法和技巧,培養了他們的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在學生自學討論的基礎上,教師應及時檢查自學討論的效果,迅速獲取反饋信息,並作必要的講授,以幫助學生將新知識納入原有的知識結構中去,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三、以新課標為指導進行數學課堂教學

傳統的課堂只有教師與教材,新課標的數學課程是由教師、學生、教學材料、教學情境與教學環境構成的。也就是説,課程是變化的,是教師和學生一起探究新知識的過程。教師和學生是課程的一部分,也是課程的建設者;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創新課程和開發課程的過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以新課標為標準。

1、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體驗數學。數學具有自然科學性,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一切現象都存在一定的數量和空間關係,它是自然科學的基礎,也是自然科學的工具。任何一門自然科學都離不開數學思想方法、數學語言及思維方式。例如:商品買賣、儲蓄貸款等都要用到數學。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聯繫生活。

2、應把數學教學過程看成是學生做數學、探究數學知識、發現數學知識、自主建構知識體系的過程。新課標下的數學教學,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他們自主地建構知識體系的過程,強調他們的自主性、主體性和獨立性。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恰當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培養創新思維及實踐能力。

3、在教學中,應把教學過程看成是教師與學生互動、情感交流的過程。教師的教學任務實際上是幫助學生建構知識系統和發展自己的潛能。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統一的、交往互動的。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不能只作聽眾,而應自覺地動起來,操作數學,通過思考探究,發現數學知識。在教學中,可通過師生及生生之間進行合作交往,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提高他們的交往能力。同時,在發展個性中,要關注學生,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

4、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處理好師生間的關係。師生應該是平等的:教師只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學生髮展的促進者;學生則是獨特的、獨立的和發展的人,是發展的主體。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和主動性。

總之,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不能靠增加課時,而要靠提高每堂課的效益,減少無效勞動所造成的時間浪費。要想提高課堂效益,就必須認真鑽研新課程標準、教學要求、教材內容,對必學內容、選學內容、基本要求、較高要求等,都要心中有數。

數學觀摩心得9

拿起它是因為它封面粉色與奶白色相間的設計,讓我頗感温馨;翻開它是因為它温暖的名字,讓我直覺它有別於以往的教育教學專著;愛上它是因為作者李烈女士用一個個鮮活的事例和真實的感悟向我們詮釋了教育中愛的真諦。它就是《給生命塗上愛的底色》,有了底色的畫才更飽滿,更美麗;有了底色的生活才更豐富,更鮮活,特別是由愛來做底色……這樣一本以“愛”為主題的書特別適合在陽光的午後,品着咖啡,慢慢感受書中愛的快樂,感受李烈老師的感悟:一個人的'生命中不能沒有愛,沒有愛的生命是悲哀的。詮釋生命的教育中不能沒有愛,沒有愛的教育是蒼白的。

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深知:我們的工作是良心工作。愛孩子,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這種愛是在教育過程中,不斷生髮出來的源源不斷的愛,是來自心靈深處最真實的愛,是能使孩子真正得到快樂、幸福和滿足的愛。高爾基説:“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師愛是世間任何一種愛都無法比擬的,這種愛是一種不計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沒有血緣關係的愛,它比淵博的知識更加重要。

但是作為兩個段四個班的英語教師,我也經常以教學任務繁重為藉口,而疏於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拜讀李老師的《給生命塗上愛的底色》,深深被她所提出的“細節教育”所折服,她所倡導的愛的教育其實就是細節教育。愛不一定是轟轟烈烈的壯舉,它更可能是點點滴滴的細節。有時候一個微小的細節,一個不經意的動作,都是愛的語言、愛的表達。對學生她提出了“蹲下來跟孩子説話”、“注視孩子的眼睛”、“撫摸孩子的腦袋”、“給孩子出錯的權力”等一系列細節教育。為了讓老師能夠快樂地工作,她先後提出了“快樂加減法”、“角色復位”、“揚長意識”和“生命價值與職業價值統一學説”等。她倡導老師要學會調整思考問題的方式、調節心態、調節期望值,在自由快樂的氛圍中享受教育。

享受《給生命塗上愛的底色》,享受愛的教育。

數學觀摩心得10

12月10日,我參加了“和美課堂”國小數學觀摩研討會。這次活動聆聽了各位優秀教師的課堂和講座。吳正憲、徐長青、王培偉、賁友林、俞正強、強震球、羅鳴亮七位教師分別為我們展示了七節經典課。他們精彩的課堂,給學生帶來了知識與歡樂,也博得觀摩教師的陣陣掌聲。通過本次觀摩學習,讓我受益匪淺,也讓我對自己的課堂有很大的反思。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的學習體會。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著名特級教師俞正強老師的《用字母表示數》,整個教學過程輕鬆有趣,老師和學生站在同一個平台上,像朋友似的交流,漸漸引導學生們掌握知識,學生不僅僅學到的是知識,還掌握了基本的學習方法。教學過程分為三大部分,由淺入深,一步一步將問題深化。俞老師的課很注重學生思維的真正發生,很注重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在課堂上,俞老師的問題都是讓學生回答,而且是讓多個學生回答,通過學生不同的回答,相互碰撞、討論,從而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自己理解出正確答案。回過頭來看自己的課堂,平時也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交流,我們課堂上也會經常引導學生提問,但是俞老師提的問題,感覺就很有趣味,讓人忍不住去探討呢?

首先,俞老師通過遊戲“猜粉筆”引入,調動學生的好奇心。俞老師每個知識點的學習,都是通過解決有趣的問題,讓學生理解知識點。例如你的頭髮有多少跟怎麼表示,老師的頭髮又怎麼表示,讓各個學生不同的答案進行碰撞,從而讓課堂擦出精彩的火花。

其次,俞老師的語言很有趣味,不像在上課,而像是在跟學生聊天,猜謎語。不僅是學生,連我們觀摩的老師,也被俞老師的語言所感染,整堂課下來,笑聲不斷。

最後,俞老師對於課堂的控制能力很強。儘管整個課堂很活躍,但是一點兒都不亂。俞老師幾乎照顧到了所有學生,大部分學生都參與了俞老師的問題回答。當學生的回答各式各樣或者偏離題目,俞老師總有辦法引導學生回到問題的中心。

賁友林老師“透視課堂”的講座,也讓我受益匪淺。賁友林老師積極倡導“學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真正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講座中,他提出來的問題都能讓我們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例如:學生都去哪兒了?課堂以誰為中心?課上,你請誰發言?……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探討,讓我們反思自己的.課堂,是否以學生為中心,是否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

每一位優秀教師的教學思想和對數學課堂的熱愛、對數學教育的研究精神,都讓我萬分敬佩!這次外出聽課學習,我在賞閲別人精彩的同時,也發現了自己的很多不足。我想,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以名師為榜樣,轉變教學思想,做到課前解讀教材,落實課改理念,堅持以學生為本,把主動權還給學生,努力構建有價值的課堂。還要多看教育專著,多做筆記,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爭當一名學習型、研究型教師。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認真上好每一節課,認真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學習,爭取成為一位更優秀的教師,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最大的力量。

數學觀摩心得11

在前兩天下午,我們學校組織數學老師到xx國小進行數學課觀摩學習,附帶聽課的活動,在這樣的學習中,對於數學方面的教學我有了不同的感受,不像是之前我在課堂上死板的教學,而是一種更加有活力的課堂,讓我感受到教師對於教學的經驗,和對課堂的掌控力,以及對於學生的瞭解。

我之前的數學教學就是按照我的備課流程來,根據我的上課方式來,也不去管學生的課堂感受如何,只顧着將書本上的內容灌輸到他們的腦子裏就行。但是這樣的方式對學生的思考有很大的壞處,也很打擊對學習的積極性,這次的觀摩學習讓我感受到教學原來還有這樣的方式,我們作為教師還需要借鑑不同的方法,讓學生更加容易的吸收新知識,更加有創新思維去解決難題才行。

在我看來學習數學就要忍受住枯燥,找到學習的樂趣,但是不是每一個學生對學習就是感興趣的,他們對於新鮮活潑的事物更加感興趣,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也應該創造出適合他們學習的環境,讓學生了解和喜歡上數學。

數學到底應該怎麼學,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現在國小生學習的數學是最簡單的內容,學生正是培養興趣的時候,枯燥的背誦和強行的.説教當然不討人喜歡,更重要是要活學活用。這樣子創造不同的情境,使用生動的語言引起學生的好奇,讓學生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參與課堂中的討論中去,明白學數學的意義,學好數學對我們不僅僅考試時高高的分數,其實數學在我們的生活也佔據了很大一部分空間,只是我們平時沒有在意而已。

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上面要做就是讓學生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不是機械的解決問題,而是解決問題的思路是什麼,這樣的創新性思維對於我們的學生來説尤為重要。同時教材上面的內容講述完畢之後,可以由淺及深佈置要複習的內容,開拓學生的思想深度,同時明白學習也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有簡單的題目,還有更加難的題目。

通過這次的觀摩學習,我找到了一種新的教學方式,也明白適合學生的才是最好的,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他們才是主體,我們教學的成果還是要看學生學習的內容究竟有多少。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慢慢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的想法作為重點,制定出更好的教學計劃。

數學觀摩心得12

20xx年11月11、12日我參加了在秦皇島舉辦的的國小數學名師新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時間雖短,但獲益匪淺,幾位老師用各自獨特的方式向我們呈現了生動有趣的數學課堂。以下是我在學習中的心得,是值得我學習的。

一、把課堂交給學生,凸顯學生價值。

福建省教研室負責人羅老師尖鋭地指出中國學校最缺的一門必修課:講理。在課堂開始,羅老師提出了研究問題:用一副三角板畫角,能畫出哪些度數的角?便放手讓學生們去自行探究,體現了“以學為主”而不是“以教為主”的課堂思路。學生們根據自己對知識的理解,發現問題,然後試着解決問題。羅老師在巡視的過程中很快對學生們的水平能力進行分層,他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機會發言,不斷深化問題,層層探究,學生們的方法也是越來越簡便高效,讓每個學生都獲得了自信。課後羅老師做了《國小數學教學要清晰的兩件事》的演講。一是不能單純地讓學生記住一些概念,掌握一些解題的技巧;要讓學生理解知識的'本質,形成和發展數學核心素養,特別是邏輯推理素養。二是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在本質上,不是靠老師“教”出來的,而是靠學生“悟”出來的:不是依賴記憶與模仿,而是依賴學生參與其中的教學會活動,形成理解和感悟。

1、深刻理解,準確把握數學內容的本質

2、創設情境,以挑戰性問題將兒童思維引向深入

3、提供機會,讓學生在探索與體驗中學習

4、建立關聯,以聯繫的觀念指導教學

5、變革方式,由“單一化”轉向“多樣化”

6、引導反思,促成思維層次的提升

羅老師最後與大家共勉,教了≠學了、學了≠學會、學會≠會學、高效≠難度大、容量大。這些值得我們大家共同思考。

二、好的課堂應是“鼓舞人心的”。

《分數的意義》一課,特級教師徐長青老師通過分實物,分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些物體,讓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從而自己總結出分數意義。通過徐老師的課讓我認識到教學不止要教學生學習,使學生參與到課堂中成為探索者。課後徐老師以《重回起點再看教學》為題作了演講。他從五個方面闡述了好的課堂應是“鼓舞人心的”的。

1、清晰的尊嚴感——不管有沒有天賦,學生們都昂首挺胸大膽地發表意見,顯得自信,無憂無慮。他們相信自己,也把自己視為有價值的,值得尊重的人。

2、流淌着輕鬆的活力——學生們顯得生機勃勃,有活力、健康。所有的學生都忙碌着、參與着。

3、自主性——學生們做出恰當的選擇,主導並約束自己,持之以恆地自願學習,沒有被逼迫學習的現象。

4、集體感——共享合作,相互依賴、親密無間。學生們彼此支持,也支持老師,沒有對抗和拒絕。

5、覺察力——學生是機靈又富有創見的,他們知道自身和周遭正發生的一切,能駕馭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能適應周圍人羣的思想和情感。

他的演講使我更加清晰了好的課堂應具備的基本要素。同時思索我們的課堂教學要從複雜到簡單,簡單到不拒絕任何一個學生的參與。

三、創新——數學教學的高遠追求

顧志能老師的《九宮的祕密》一課導入可謂引人入勝,他首先放了一段電視劇的片段,從而引出問題,激發學生的思考,整堂課通過學生探究,在顧老師的一步步引導下,我的思維亦向聽課的學生一樣在思考一個個的數學問題,在解答數學問題的快樂體驗中,時間就這樣不知不覺地過去了。究其原因應該就在於顧老師抓住了數學課堂的內涵,一個有活力,思維活躍的課堂自然不會覺得讓人厭煩。反觀一些課堂,老師上的累,學生聽的累,大致的原因就是老師説的太多,整節課變成了老師將知識灌輸給孩子,那麼累就是必然的。課後顧老師從提升課堂質量、促進教師的成長、推動教研的深入三的方面闡述了創新——數學教學的高遠追求!他講到要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給學生充足的探究時間和空間,讓他們深刻經歷學習的過程,自主建構知識的意義。知識,若能創新途徑讓學生自己“悟得”,學生一定是難忘的,課堂一定是精彩的!

數學觀摩心得13

12月2-3日本人和我的同事有幸被學校派往南昌參加由《國小教育研究》雜誌社舉辦的國小數學名師經典觀摩課活動。本次活動邀請到全國各地名師數人,如北京市特級教師劉德武老師、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鄭毓信教授,還有浙江省特級教師杭州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朱樂平教授,江蘇南京師範大學附屬國小特級教師賁友林教師等12位。參加活動的幾百名老師來自各個省市地區,雖然活動時間安排緊密,但名師們的教學和講座都非常精彩,給我們來學習的老師帶來的精神大餐讓我們記憶深刻。

活動開始由劉德武老師帶來兩節找規律一節是六年級《斐波那契數列》,他在引導學生思考合作學習,採用嘗試方法,有步驟、多角度的學習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中語言風趣幽默,以及豐厚的知識底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還有一節是一年級的《找規律》他根據一年級小朋友的特點從初步認識規律、到找規律、再到用規律最後是感受規律教師的行序漸進收放自如,使學生們更加喜歡數學,並進一步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和神奇。鄭毓信教授的講座《立足專業成長,關注基本問題》也是值得我們廣大教師是深思。 鄭毓信教授在分析了多年課改所存在的“鐘擺現象”之後,明確指出,一線教師只有“以不變應萬變”,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才能做一個真正的好教師。因此,立足專業成長,關注基本問題,才是教師成長的正確路徑。

特別是賁老師講座《十年反思的`力量》主題,賁老師的講座,言簡意潔,幽默風趣,他用自己切身的經歷介紹了兩個十年的反思歷程,就什麼叫反思、為何用文字反思、反思寫什麼、怎麼用文字記錄四個問題進行了闡述。賁老師是個堅持的人,他認為反思就是反反覆覆的思考、反思是正過來反過去換個角度思考、反思就是回顧;賁老師也是個執着、平靜的人,他期望能在辛苦中尋求工作的快樂,雖然工作辛苦,但不心苦;賁老師還是個充滿智慧的人,他認為反思可以寫亮點、敗筆,還可以是意外;反思可以用最直白的紀實加上自己的思考,也可以是隨筆。反思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意識。

一個多小時,一個個精彩真實的案例,讓我們感受到反思能給日漸貧瘠的心靈以豐富温暖的慰藉,反思能給平淡無奇的日子以清新亮麗的感動。

一個多小時,我們感受到了反思的力量,也看到了反思對教師職業成長的巨大作用。

通過這次的學習,本人更深切體會到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以學生髮展為本,指導學生合理選擇課程、制定學習計劃,幫助學生打好基礎,提高對數學的整體認識,發展學生的能力和應用意識,注重數學知識與實際的聯繫,注重數學的文化價值,促進學生的科學觀的形成。在日常教學中,更新理念,改進教學方法,做一名真正的好數學教師 。

數學觀摩心得14

非常感謝校領導讓我赴雲南參加全國國小數學示範課觀摩交流會,本次賽課的老師都是我們國小的一線老師,這與聽名師的課有所不同,少了些仰視,多了些真實。30名教師中既有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也有上任不足半年的年輕教師。她們能站在這兒上課,就是非常優秀的。這樣的課堂不僅是對教師基本功素質的考驗,還是對教師課堂駕御能力的考驗,也是心理素質的考驗,與其説坐在下面聽課,其實是在欣賞,以敬佩的姿態去聆聽,去學習。

我就這次的學習體會如下:

一、上課教師的課前提問、課前小遊戲拉近了師生間距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上課教師精心設計了教學課件,使教學變得形象直觀,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貼近學生生活,做到學數學用數學。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運用到生活中。課件整體設計思路好。

三、老師能使用視頻展示台對學生作業和作品進行展示,方便、快捷且清晰。

四、上課教師的教學語言富有感染力,課堂評價及時,關注了學生的情感。老師的語言富有感染力,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五、上課教師在教學中有的採用了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明確分工,協調配合,對學習內容進行充分的實踐和探究,讓學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規律,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體現了探索性的教學過程。

六、授課者總能在教學過程中創造愉悦和諧的課堂環境使學生間的情感產生交融,促成學生高昂的學習情緒,使學生學得自主、學得主動、學得靈活、學得紮實。新授內容都是通過學生身邊的知識讓學生自己去研究然後自己得出結論。最後把新知變成能力。王老師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以你説我説爭做動腦筋能手使生生間、師生間的情感產生交融,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七、授課者教態尤其自然,過渡語言很自然,鼓勵、評價學生的語言恰如其分,有效的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與積極性。

八、注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學生在表達過程中完善思維。

這次的學習使我看到各教師各自的教學藝術風采,深深地感染了我,鼓舞了我,打動了我的心。課堂是我們教學的主陣地,要切實的提高教育教學效率,課堂就是我們的主戰場。影響課堂效率的因素很多,但課堂教學因素佔了相當的比例,我們只有理性地認識我們的課堂教學,客觀地面對我們的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才能不斷改進我們的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課前的周密準備、課堂求真務實、不斷改進教學結構和教學方法、營造和諧教學氛圍外,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思考與實踐。我們遇到的困難也會不少,碰到的問題也會很多,教師要把追求課堂教學藝術的完美與課堂教學的高效作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們面對問題和困難,冷靜思考,勇於實踐,善於總結,一定會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數學觀摩心得15

通過學習《課堂教學》,受益匪淺,特別對教學的有效性,教學情境,教學關係等方面印象尤為深刻。如何進行有效的學習,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教學的有效性,離不開教學生成性及教學情境等環節,它們是相輔相承。現將談談我在教學活動的幾點體會。

一、要注重教會學生學習

1、適當開設數學閲讀課,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很多學生認為,數學課只要帶着耳朵來聽足矣。其實不然,數學學習離不開書本,進行數學閲讀,可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數學閲讀課就是課堂內,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各自獨立地進行學習。即使九年級學生處在複習階段,也還是離不開對書本的閲讀。當然,教師首先告訴學生閲讀的範圍,指導學生閲讀的思想和方法,私下解答學生提出的疑難等;學生通過閲讀、思考、分析、訓練,弄清知識原理,學會例題,也可以對例題進行改造。既完成練習,又複習舊知識;課堂後段教師用適量的時間進行點評、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因此,數學閲讀課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讀書能力、學習能力,為他們主動地去學習、以及獲取課外知識提供可能。

2、注重知識生成過程的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數學中概念的建立、結論、公式、定理的總結過程,藴藏着深刻的數學思維過程。傳統教學相對比較注重結果教學。教學中如果只注意結果,學生在應用知識時總顯得比較吃力。進行這些知識生成過程的教學,就顯得至關重要,它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數學的新教材也注重了知識的引入和生成過程的編寫,這也正是為了培養新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我們應當改變那種害怕浪費課堂時間,片面追求提高學生方法運用能力的做法,應當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出利於學生參與認知的教學環節,把概念的形成過程、方法的探索過程,結論的推導過程、公式定理的歸納過程等充分暴露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自己探索和發現的過程,真正成為認知的主體,增強求知慾,從而提高學習能力。例如,在學習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定理時,教師不直接告訴學生等邊對等角,而是可以先讓學生將一個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對摺,讓學生髮現它們相等這個特性,從而進一步提出結論的數學理論推導過程。並且學生可通過摺痕得到添加輔助線的方法——————————作底邊上的高或頂角平分線或底邊上的中線去構造兩個全等的三角形,通過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導出結論;同時,通過學生親手操作,學生還會發現等腰三角形軸對稱等特性。這樣,激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這種探索精神也勢必激勵學生去習,從而提高學習能力。

二、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創造思維能力

情境教學以優化的情境為空間,以創設情境為主線,根據教材的特點、教學的方法和學生的具體學情,在課堂上營造一種富有情境的氛圍,讓學生的活動有機地投入到學科知識的學習之中,情境教學講究強調學生的積極性,強調興趣的培養,以形成主動發展的動因,提倡讓學生通過觀察,不斷積累豐富的感性認識,讓學生在實踐感受中逐步認知,發展,乃至創造,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例如,教師設計這樣的一個情境來學習過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個點確定一個圓:有一位老奶奶家裏的圓鏡弄碎了,想重新配一個,該拿哪一塊請你給她拿個主意。問題提出後,學生們十分感興趣,紛紛議論,連平時數學成績較差。的學生也躍躍欲試,學生們學習的主體性很好地被調動了起來,在不知不覺中投入了數學課堂的思維活動之中。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數學教學是思維活動的教學,是思維過程的教學,沒有學生的思維活動的數學課是不成功的,數學課堂上,學生的思維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課堂的情境,以及教師的循循善誘和精心的點撥。因此,課堂情境的創設要以激發學生思維活動為出發點。心理學研究表明:不好的思維情境會抑制學生的思維熱情,所以,課堂上提問的設計、題目的選擇、情境的創設等課件都要充分考慮對學生思維活動的啟發性,這正是課堂情境創設所要達到的目的。

數學教學中應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問題是數學的靈魂。課堂上,教師創設問題情境,以激勵學生解決問題的動機,通過探索,解決問題,獲得積極的心理滿足,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入境。要做到這一點,可以用創設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求知慾。

創設問題情境就是在講授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間製造一種“不和諧”,將學生引入一種與問題相關的情境之中。問題情境的創設要小而具體、新穎而有趣、具有啟發性,同時又有適當的難度,與課本內容保持相對一致,不要運用不恰當的比喻,這樣不利於學生正確理解概念和準確使用數學語言能力的形成。教師要善於將所要解決的課題寓於學生實際掌握的知識基礎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懸念,把問題作為教學過程的出發點,以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迫切要求下學習。

例如,在對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可以通過具體問題的解決創設出如下誘人的問題情境:而這正是要學的課題。於是教師便抓住引出課題,再引導學生分析畫法的實質,並用幾何語言概括出這個實質,即這樣,就由學生自己從問題出發獲得了判定定理。接着,再引導學生根據上述實際問題的啟示思方法。除創設問題情境外,還可以創設新穎、驚愕、幽默、議論等各種教學情境,良好的`情境可以使教學內容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讓學生深切感受學習活動的全過程並升化到自己精神的需要,成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這正象贊可夫所説的:"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

教師要傳授知識,更要育人。如何在數學教育中,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在情境教學中也得到了較好的體現,法國著名數學家包羅朗之萬曾説:“在數學教學中,加入歷史具有百利而無一弊的。”我國是數學的故鄉之一,中華民族有着光輝燦爛的數學史,如果將數學科學史滲透到數學教學中,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對於增強民族自信心,提高學生素質,激勵學生奮發向上,形成愛科學,學科學的良好風氣有着重要作用。教師應根據教材特點,適應地選擇數學科學史資料,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比如圓周率π是數學中的一個重要常數,是圓的周長與其直徑之比。為了回答這個比值等於多少,一代代中外數學家鍥而不捨,不斷探索,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其中我國的數學家祖沖之取得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成就”。為了讓同學們瞭解這一成就的意義,從中得到啟迪,我選配了有關的史料,作了一次讀後小結。先簡單介紹發展過程:根據這一段教材的特點,適當選配數學史料,採用讀後小結的方式,不僅可以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而且人類對圓周率認識不斷加深的過程也是學生深受感染,興趣盎然,這對培養學生獻身科學的探索精神有着積極的意義。

有效的教學離不開好的教學情境,創造和諧的教學情境,才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才有利於學生的發展。

三、要以新課標為指導進行數學課堂教學

傳統的課程只有教師與教材,新課標的數學課程是教師、學生教、學材料教學情境與教學環境構成的,就是説,課程是變化的,是教師和學生一起探究新知識的過程。教師和學生是課程的一部分,也是課程的建設者,教學過程教師與學生共同創新課程和開發課程的過程。教師在課堂教學應該以新課標為標準。

首先,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體驗數學,體驗數學具有自然科學性,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一切現象都存在一定數量和空間關係,它是自然科學的基礎,也是自然科學的工具。任何一門自然科學都離不開數學思想方法,數學語言及思維方式。它是其它自然科學的基礎,生活離不開數學。例如,模特高跟鞋高度的選擇,儘量讓自己的身高滿足黃金分XX比例;又如,商品買賣,儲存貸款等都用到數學。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聯繫生活。

其次,在數學教學中,把數學教學過程看成是學生做數學,探究數學知識,發現數學知識的過程,自主建構知識體系的過程。傳統教育把學生看成是一個容器,學生的任務是接受知識。但新課標要求,教學並不是老師塞給學生多少知識,學生腦子可裝進知識,學生可以有選擇的。學生的學習過程是自己自主地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的過程,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及主體性和獨立性。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恰當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培養創新思維及實踐能力。

再次,在教學中,應把教學過程看成是教師與學生互動,情感交流的過程。教師的教任務實際是幫助學生建構知識系統和發展自己的潛能,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統一的,是交往互動。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不能只作聽眾,應自覺地動起來,操作數學,通過思考探究,發現數學知識。在教學中可通過師生及生生之間進行合作交往,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提高他們的交往能力。同時,在發展個性中,要關注學生,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

還有,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處理師生間的關係,他們應該是平等的,民主的。教師只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師成為學生髮展的促進者,學生是獨特的,獨立的和發展的人,是發展的主體。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和主動性。

只有把《課堂教學》的五個方面把握好,才會使自己的課堂煥發精彩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