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心得體會

高效課堂的心得體會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38W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效課堂的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高效課堂的心得體會

高效課堂的心得體會1

(一)課堂因互動而精彩,學生因自主而發展。傳統的課堂教學:是以教師的認真講,學生的仔細聽為主,學生的一切服務於老師的教學;老師是領隊,學生是隊員,老師領路帶學生,最終學生不認路,體會不到其中的樂趣。而高效課堂的課堂教學模式毫無疑問,是讓教師轉換角色,退到幕後;讓學生充分投入到課堂中來,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實現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培養。可以説,學生學習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是他們自覺主動的行為,預習、展示、反饋都是以學生為主體。

(二)為學生的生命質量負責,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通過愉悦的課堂探究,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從而實現終身學習,注重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思維力、生成力、表達力。

(三)用欣賞的眼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學生的學習熱情是如何調動起來的?那就是“從人格上去尊重每一個學生。”雖然簡單,卻正中要害,倒出了教育教學的`真諦。教師不岐視每一個差生,讓後進生本已自卑的心靈得到安慰。課堂教學的評價標準傾向於學生的參與度。學生得到充分尊重了,學生都有了學習自信心,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了,那一切的成功就不在話下了。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盡量做到:

1、讓學生做好充分的預習,在學生預習的同時,給他們明確的目標,讓學生自行建夠起初步的知識結構。

2、開放課堂,自主學習。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上盡情地動起來——身動、心動、神動。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才能,讓學生養成獨自思考、合作探究、對抗質疑的學習能力。讓課堂和諧、民主,學生敢問、敢説、敢動,形成一種積極主動,爭先恐後,緊張活潑的學習氛圍。

高效課堂的成功啟示我們,在教學中,要給學生一個足夠的空間,從而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就要把課堂讓給學生,讓他們在學習中獲得成功的快樂。進一步激發求知的慾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高效課堂的心得體會2

一、有效指導

學生理解不對、理解有困難、理解不深的地方教師要給予及時的指導。這種指導和一言堂的講授有本質區別。指導首先是必須和準確的。教學中,有些內容學生實在是不能理解,學習遇到困難,渴望老師給予幫助,這時教師可以通過準確的指導來幫助學生完成學習目標。如果學生沒有需求,而是教師自己的想法,那指導的效果將不會理想,正所謂“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二是方法和思維的指導。學生學習上的困難,多數是思維上的困難和方法掌握上的困難,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需求,選擇合適的方式、合適的地方適時、適當地指導,幫助學生打開思路,正確運用方法。如學生不能有效預習時,教師要指導學生按照“讀、劃、寫、記、練、思”的方法進行結構化學習。三必須是熱情的。當學生有指導需求時,教師必須從服務學生學的高度,滿腔熱情地根據學生的實際困難給以全方位的幫助,絕對不能諷刺、挖苦或流露出某種不好的情緒,否則就將失去學生的信任。

二、有效質疑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質疑是學生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學生通過質疑問難,可以相互啟發,從而有利於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在質疑問難的過程中,教師要考慮學生的差異,鼓勵學困生和中間生,消除畏難情緒,積極參加;要控制好範圍,積極引導,圍繞學習的重點和難點進行,滿足教學進度的要求。對於部分學生提不出問題或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教師千萬不能急躁,要從學生學的角度出發,根據最近發展區給予引導,如《貓》一文中作者為什麼説“從此不再養貓”?要發揮學習小組集體的力量,相互幫助,認真討論;要教給方法,讓學生學會把學習過程中有價值的問題提出來。如語文可以從課文遣詞造句的妙處質疑,從文章的'寫法上質疑,從文章的主題上質疑。

三、有效傾聽。

學生一旦主動學習,教師的工作就由指導轉換為“傾聽”,有效教學課堂上的傾聽要求教師將學生的“聲音”轉化為有效教學的資源,所以有效傾聽實際就是教師對學生學習活動的“有效的關注”。有效傾聽要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善於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因為學生所有的問題都是有原因的,它們是珍貴的教學資源,能夠幫助教師及時診斷教學,糾正偏差,更是教師反思的起點。教師只有在平時的教學中學會傾聽、善於傾聽,以平等的身份和學生共同進行教育教學活動,尊重、悦納學生的意見,才能讓學生在自由的狀態下完成學習任務,健康成長。當然,在教師養成傾聽的習慣的同時,也要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和能力。因為聽是一個學生學習能力的體現,上課如果不注意聽講,學習任務就難以完成;不認真聽,就不能正確評價別人,和別人交流。只有認真聽,才能給別人提出合理的建議;只有認真聽同學們的發言,才能和自己的思考作對比,總結出最容易掌握的方法;最後只有認真聽,才能做好筆記,為以後的複習打下基礎。

四、有效活動

有效活動是具有明確目標導向和具體任務的活動。教師在活動設計時,就應該清楚任務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交給學生,要求學生用什麼方式、用多長時間完成,並作相應的準備。如要求學生閲讀文本,就必須明確時間、內容、方法和問題,只有這樣的活動才是有效的活動。

有效活動的根本是一種智力活動,熱鬧的形式下如果離開了緊張的智力活動,那樣的活動是無效的,如就一個並不難的問題進行討論。在活動中,教師的適時參與和引導對於活動成效的高低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一味強調學生的自主活動而放任自流,那麼學生的活動最終只會流於形式,因為有些問題如果沒有教師的引導,學生討論的結果是不了了之。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失去活動的興趣。有效活動要充分發揮小組長的作用,只有小組長明確活動的具體任務、要求和方法,才可能有效組織本組的活動。活動時,特別要注意調動全體同學的積極性,不能讓小組活動變成學優生的展示台,學困生的避風港。每個學生都要有角色意識,努力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

高效課堂的心得體會3

3月5-7日,我們一行12踏進山東昌樂縣。三月的齊魯大地在冬季風的打壓下失去了春光明媚、萬物復甦的景象,卻是寒風瑟瑟、有幸參加了昌樂二中高效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幾位名師為我們呈現出了一節節精彩紛呈的課堂,專家講座更讓我們找到了教學的方向。這次活動雖然時間只有兩天,但是給了我們一次很好的學習提升的機會,為我們解決了教學中不少的困惑,這次活動讓我受益匪淺,下面我談談此次聽課學習後的感悟:

山東昌樂二中的高效課堂給予學習者極大的震撼,也給學習者帶來了更多的疑問。為什麼昌樂二中的課堂可以變成學生的學堂?可以如此高效?在緊張而又充實的二天學習後,似乎有了答案。“271高效課堂”,功夫在課外;昌樂二中的大教育,高效課堂的內驅力。也給予我們很多啟示,我們究竟應該給予學生什麼樣的教育,我們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又是什麼?

一、271高效課堂解讀

1、趙豐平校長的教育觀。

趙豐平校長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下,應該也是一個成功的校長,但他毅然決定進行改革,實施素質教育。一個校長有這樣的魄力和決心,我想與他對教育的理解是分不開的。趙校長的教育觀是教育即成長,教育即解放;教育就是對人的成全,培養完整的人;深刻的教育來自學生深刻的體驗;教育是“農業”而不是“工業”。陶行知説過“人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我們不僅感歎,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是不是真的在做教育呢。

2、“271高效課堂”的內涵。271的由來昌樂二中給予瞭如下的界定:

1)學習內容方面:20%的知識自學能會,70%的知識合作學會,10%的知識老師教會。

2)學生組成方面:20%學生特優生,70%學生優秀生,10%學生待優生。

3)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因素:20%的因素智商,70%的因素情商,10%的因素行商。

4)271課堂模式的時間分配:20%(約10分鐘)(老師)詮釋學習目標,組織課堂教學,課堂引領、激勵、點撥。70%(約30分鐘)(學生)分組合作,展示點評,質疑拓展。10%(約5分鐘)(學生)總結反芻,當堂檢測。當然給予我們深刻印象的就是課堂上的時間分配和學生在課堂上的高效學習。

3、高效學習的三個階段和五個步驟。

三個階段:預習自學高效課堂訓練拓展。五個步驟:讀書自學自主探究完成學案訓練應用分組合作討論解疑展示點評總結昇華總結反芻當堂檢測。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感覺到學生基本上在此模式下認真的學習,主動參與學習,也驚歎於學生的學習精神和自主的學習能力。也想探尋高效課堂背後的故事。

二、271高效課堂功夫在課外

1、“三案”並舉,鋪就高效快車道。

高效課堂學習的載體之一是昌樂二中的學案。學案分為預習案、探究案、訓練案。預習案是引導學生對學習內容預習自學,為課堂探究學習做準備。探究案是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方案,強調學法指導,重在“導”字,解決“會學”的問題;訓練案是學生對知識進行鞏固提升的載體,立足實然目標,解決“學會”的問題。學案的設計和編制無不凝聚

着教師課堂之外的心血和集體備課的智慧,學案的學習和訓練也給我們呈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和課堂之外的風采。

2、“三駕馬車”,保證課上課下“雙高效”。

學生的學習是每個學生自己的事。昌樂二中的三駕馬車“高效學習小組,班級行政管理小組,高效學習科研小組”打造了“學習、管理”的動車組。人人都是學科的組長、人人都是都有事幹、人人都參與學習科研,每個學生都是動車組的一節車廂,都具有動力,打破了傳統的“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運行模式,是高效課堂的動力所在。

3、昌樂二中的大教育,學生自主學習的內驅力。

趙豐平校長提出德育就是做人教育,就是人性的修煉。昌樂二中的大教育也是對德育工作的很好的詮釋。

1)三大教育讓教育深厚:感恩、責任、自制教育。通過感恩,讓學生體會了最最美好的情感,體會了父母的艱辛、教師的期望、國家的昌盛、民族的氣節。感恩真正成為最好的道德教育。責任教育最好的理想教育。昌樂二中的卓越班班主任徐振聲老師説:責任就是理想,一個人有多大的責任感,就有多大的理想。責任教育不就是我們現在很多學生所缺少的嗎?沒有責任,哪來的理想。自制教育---最好的行動教育。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自主生活來的那麼有序、富有生機。學生每日三省其身,每週計劃管理、每月反思自評,都體現了學生用行動踐行了自己的自制教育。

2)讀萬卷書。假如把閲讀納入高中甚至高三學生的課程裏,並嚴格規定每週不少於四個課時,你信嗎?在昌樂二中,這樣的做法早已變成了現實。昌樂二中的海量閲讀讓我們學習者感到汗顏。閲讀變課程為閲讀正名,師生同讀老師和我們在一起,活動促閲讀我讀我秀,民間閲讀讓每個班級書香瀰漫。四線並舉打造的書香校園,顯現了這所名校的文化底藴。

3)行萬里路。趙豐平校長説:金子般的中學時光,要讓孩子們金子般地走過。昌樂二中希望社會實踐課程能讓孩子們銘記終生,為他們人生的大廈奠定堅實的基礎。學生走進大學實現自己的夢想,通過揭祕火山、西瓜嫁接等活動探究科學的奧祕,校園華爾茲、樂器學習讓學生感受藝術的薰陶,通過生存生活實踐、長途野營拉練磨練學生的意志。在活動中體會生活、享受素質教育帶來的樂趣。

4)班級文化。趙豐平校長説:“只有當教室裏充滿家庭式親情關係的時候,學習才會產生。”昌樂二中的每個班級有自己的班名、班旗、班歌,每個學生都是班級這個大家庭的一員,這個家庭會給每個人過生日,這個家庭有自己的報紙、自己的相冊、博客,真正讓學生體會到了家庭式的温暖。我們很多學習者可能會説,好像昌樂二中的大教育有的我們也做過?但我們做的不如人家精細,不如人家深入,不如人家堅定。

三、我們的學校是個什麼地方?應該給學生什麼樣的教育?我們究竟要培養什麼樣的人才?

一個聽來的故事:一名學生在學校表現不好,屢犯錯誤,老師很生氣,感到教育不了。父母很無奈,於是把他送到一個教會學校。過了一段時間,這名學生好像換了一個人似的,學習認真刻苦,遵紀守法。父母和很奇怪的問他:“你怎麼變化的這麼大呢?”這個孩子神祕的告訴他的父母:“我一進入這個學校,就知道這個學校是動真格的,在校門的地方有一個人被釘在了十字架上。”

我認為要給予可以觸及到學生心靈的教育。

我來到這個世界,為了看見太陽。我想把我的孩子培養成合格的公民。我想我們首先應該培養身心健康、有理想的人。

四、我們能做些什麼?

我們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應該做些什麼呢?是順應社會潮流還是立足改革創新?我想我

們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首先我們自己也要有教育的理想與信念,其次應該給給予學生理想與信念的教育。讓我們淡泊寧靜、遵循教育規律、用愛感悟教育、用行動踐行教育的理想。

一、導學案的編寫是實現講學合一、高效課堂實操階段的重點。

1、導學案的編制要依據學科特點、教材特點、課型和學生水平等方面確定,切忌無原則的套用或搬用。

昌樂二中使用的導學案和發給我們的資料上的導學案是不一樣的。在最後一天的分學科交流中我也問到了這個問題,當時交流的老師表達的意思是對外發行和展示的導學案確實和他們授課時使用的導學案是不一樣的,並建議我們挑挑撿撿的使用,切忌全盤照搬。在隨堂聽課的過程中我就很關注學生們用的導學案,其實表面上看去相對簡單,主要分為學習目標,重難點,課前預習部分,課上探究部分,隨堂檢測部分(當然各學科依據學科特點也略有不同)。這就使我想到咱們學校給的導學案的模版,老師們在編制的過程中也是需要根據課型以及學生特點和水平等因素適當的增加或者削減某些內容,其目的就是為了導學和助學,更要關注導學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2、課時導學案凝聚了團隊的智慧,體現了團隊的合作精神和教學改革的決心。讓我震撼的就是昌樂二中的導學案確實做到了每節課一份導學案,這其實是一件挺難得的事情,對於我們這個要從導學案的編制入手的團隊來説確實是件艱鉅的任務,因為我們人少任務重。但是每節課都有導學案的確是有很大好處的,各班之間的高度統一至少能夠保證班與班之間不會有過大的差距,而且,每一個導學案的出爐都凝聚了主管領導、主要編寫人員和本學科教師的全員參與,畢竟個人的智慧太有限,同時也為各教研組的活動提供了素材或課題。這裏值得一提的是,昌樂二中編制和審核導學案的活動不是在某個年級備課組的層面上進行的,而是以學科為單位,在教研組活動的層面上開展的。仔細想想,這樣做確實是有道理的。在一年中只關注本年級的教學活動其實是不夠的,舉個例子,七年級、八年級備課組活動就要始終和九年級的活動緊密的連接,所有的教師都要時刻關注會考動向,研究會考趨勢,瞭解會考新要求,即使自己在非畢業班教學,也能夠把最新的'觀念滲透在教學中去,這樣就不至於等到學生九年級畢業時再臨時突擊了。也許一個星期就研究一個導學案,但是日久天長後,這個數目就相當的可觀了。當然我覺得昌樂二中這件事情做得很成功也是因為他們把領導都分配下去包乾負責,直接保證了這件事情的順利推進。更絕的是,在討論一個導學案時,每一個教師是必須發言的,讓你不思考都不行,由此想到我們最後在會所的研討會也是採取這樣的方式,老師們各抒己見,智慧的火花不斷的碰撞,在闡述觀點的同時,各種改良的建議也應運而生了。

3、精緻的“問題導學”重在訓練學生的後繼學習的能力。

在昌樂二中的學習,我對“問題導學”深有感觸。他們的探究學案上很少涉及知識點的講解問題,好像所有的知識點學生們都要或都能在預習案中完成,而在課上探究案中更多的是題。由此我想到,也許我在一開始理解的問題導入是有偏差的。我們組在八年級編制導學案的過程中感覺很頭疼,原來需要教師上課講解的知識點卻一定要編成問題的形式,企圖帶領着學生一步一步的往下走。現在細想起來,教師還是不能放開手去,讓學生充分的發揮自己的特點和想法,老師還企圖藉着導學案的名號把自己可能多年沒有變化過的思路或者解題方法強加給學生。教了這麼多年的書,其實有一點讓我感受很深刻的。多年前,學校總會在九年級下半學期從各班挑出一部分優秀生獨立組班單獨學習,希望能增強學習的針對性,讓這些學生的成績能在原有優秀的基礎上再提高一些。在這種班授課的時候,基本上能夠實現昌樂二中現在上課的狀況,學生可以把一道題目的很多種解決方法説出來,並且進行比較,最後總結出針對不同種題目的最優解決方案。只有在這個時候我才能真正的感覺到什麼叫做教學相長了。甚至我現在講的很多的解題方法都是來源於那個時候學生們總結的方法。只不過是那個時候我們的學生不分組,全靠個人能力強大來完成的。而昌樂二中的小組學習不但能實現這樣的效果,還能保證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所收穫或提高,從這個角度看20%的特優生,70%的優秀生,10%的待優生不是夢想。再説問題導入。在昌樂二中學習的時候,乍一看學生們使用的導學案真的沒什麼,都是題。

一開始我也心存懷疑,做的和説的不一樣,但是幾天的聽課經歷,越來越讓我覺得他們的導學案確實有值得品位的地方。大家不要小看在他們課上探究學案中出現的題目,那決不是歷年會考題目的簡單堆砌,給學生的每一道題目都是教師們精挑細選的。每一組題目都用到了一個知識點,而這個知識點一定是在預習案中讓你知道,在探究案中讓你會用的。既體現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又體現了各知識點的聯繫。並且在每組題目中,利用同一個知識點解題也是有變數的,不但兼顧了廣度,還照顧了深度。這才是我們應該重點體會和學習的地方,也是對教師的更高層次的要求。前些日子還在抱怨一件事情:晚上突然心血來潮想寫一個導學案。家務事完畢已晚上十點半了,開工導學案,初步的模子出爐已經是凌晨三點了。最後還感歎導學案太難寫了!帶着這個疑問我特意請教了昌樂二中的物理教師:當我想交給學生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時,我會找一道典型例題,然後把我的所謂的解題法拆成若干問,讓學生們去做,最後就告訴學生們你們現在解題的步驟就是解決這類題目的方法,以後遇到這種問題時就採用這套方法就行了。

昌樂一行,茅塞頓開!我設計的問題都是我個人解題思路的體現,我做的工作就是把我個人的想法強加在學生的思維之上。並且我也真的不確定我的方法就真的具有最優性?個人理解雖然有限,但是我的修改方案是:找幾個典型例題放手讓學生們在預習案中完成,在課上展示時,每組自由表達自己的做法,只有兩種結果:要麼對,要麼不對。如果不對,正好給大家一個暴露問題,修改錯誤的機會,如果對,大家的解決方案可能不同,但是殊路同歸。這樣大家就機會討論最優化的解決方案了。自己通過討論得到的方法,印象自然更深刻一些。當然如果老師有更好的方法,在這個時候就可以起到引領提升的作用,教師的作用將會更加明顯,同時老師霸佔課堂的機會也大大的減少了。但是課堂達標檢測必須跟上。當你總結出一種方法時,一定要再設計幾個小題目,讓學生趁熱打鐵,現學現用,才能做到堂堂清。

4、明確的教學目標,為導學服好務。

老師們是否有同樣的感受:我們編制的導學案往往一節課講不完?我就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現在靜下心來思考一下,無非是一個導學案設計的內容太多了,如果象老式課堂教學那樣全憑老師講,那時間和進度是完全可以保證的,但是考慮到學生的展示可就要重新審視我們現在的導學案了。其實有學生展示的導學案並不費時間,只是我們教師在設計導學案時的思路還沒有轉變過來而已。記得在講《物理防騙術》一節課時,校長就不住的追問:你這節課到底想讓學生學會什麼?到底想達到什麼樣的目的?現在想來,一節課的教學目標該是多麼重要啊!教學目標的設計實在不該太寬泛,也大可不必把別人公開課的教學目標照搬過來,以課時為單位的導學案的教學目標應該是主編寫教師最先考慮的內容,然後所有的題目都要以這個目標為指揮棒來設計才對。當然,在設計過程中也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一切從學生出發的導學案才真正的能為學生的學習服好務。在昌樂二中的聽課,這點感受就很深,對於一節課的目標和內容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是做到了心中有數,每一節課顯得都是那麼緊湊和充實,剛剛好的感覺,我想能做到這一點,教師在導學案的前期編制上一定是下了大力氣的。值得我們借鑑、改良和發揮。

二、精緻的且值得深思的課堂流程控制細節是實現講學合一、高效課堂的關鍵。

昌樂二中的課堂,學生展示環節佔了相當大的份額,並且學生能力的展現不得不讓我感到震驚!這裏暫不提學生能力的培養,有一個細節是和我們原來模仿的做法是不一樣的。在八年級物理課堂上我們也嘗試設計學生展示環節,具體做法是哪組展示,哪組講評,其他組再補充。而昌樂二中的做法是:一個書寫展示組,即把解題過程和答案呈現在黑板上,另外一個講評展示組就用書寫展示組的內容進行講解和評價,其他組可以補充,教師可以強調或提升。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兩種做法的利弊。同一個組既展示又講評,無疑可以把這道題目準備的相對充分一些,但是帶來了一個弊端就是為了本組的成功,一節課上往往對這道題目過於專注而忽略或者削弱了對其他題目的思考,這樣就造成了參與每一道題目的人數減少,並不是我們要的高效課堂。

昌樂做法的好處:一個書寫展示組必須要考慮他的過程的正確性、合理性和最優性,他不但展示了本組的成果,同時還要兼顧其他組的利用問題。一個評價展示組,首先要會這道題目,其次要看懂書寫展示組的過程,並利用其來進行講解。在這個過程中就體現了挑錯和優化的過程,對於學生能力也是一種鍛鍊。當然其他組可以再加以補充,這和咱們的做法是一致的。由此可見,細節的不同體現在認識的不同,這次昌樂之行,確實發現了很多精緻的細節,真的是值得深思!一直以來,對於試卷的講評工作很是煩惱,總覺得我認為該講的題目講完以後,原來會的學生還會,原來不會的學生不一定就會了,效率很低,但又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這次九年級開學的檢測試卷的講評工作我就嘗試完全由學生們來完成。我利用雙排課的時間,挑選了錯誤率高,難度較大的4道題目,讓4個組書寫展示,另四個組講評展示,前後兩大黑板都寫滿了,各種顏色的粉筆不但標記了錯誤,還展現了優化方案,其效果出乎我的想像,其實學生們很願意做這項工作,他們也深刻的意識到:書寫的混亂或表達的混亂都在體現思維的混亂,因此每個人在一些成績較好的學生的帶領下,都嘗試捋清思路,流暢表達這個環節,不但複習瞭解題方法,還涉及了諸如勾畫重點字詞等這些細節的內容。整個試卷的講評工作大約用了一節半課,黑板不擦,剩餘的半節課就留給學生做整理的工作,最後還要把答題紙收上來,檢查本節課學生們的完成情況。我想這樣的授課方式也許效率會更高一些吧。當然很多事情都要嘗試着來,不行我們可以再換一種方式或方法,教學的改革就是在這一次次的嘗試中達到高效的。

三、小組培訓的形式多種多樣。

我不想從班主任的角度談小組長的培訓,只是從任課教師的角度談一下感觸。在昌樂聽了一節高一化學課,講的是硫各價態之間的轉化。有可能這節課的知識點有些困難.上課前,任課教師就把各小組長叫到教室外,用了大約5分鐘的時間針對難理解的地方給各組長進行了提前的培訓,並告知在組內解決問題的時候組長應該從哪幾方面入手給自己的組員講解。聽後,連我這個外行人都知道哪些地方是重點,哪些地方是難點,哪些地方是要重點解決的問題。我們想,如果每個組的組長都能做到這麼強,那麼他的組員也一定會受益匪淺的。所以,我想到,作為任課教師,也擔負着培訓組長的艱鉅任務,只有各任課教師緊緊的團結在班主任的周圍,小組建設才能有成效,大概這也是集體的力量吧!

四、精細完善的評價機制充分的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為學生們積極、有序、智慧的學習生活提供了動力。

昌樂的評價機制無非就是把條條框框進行了量化,事實上這一點我們學校很早就開始實施了,諸如我們的常規量化評比一樣。但是我認為昌樂的成功之處在於:

①事無鉅細,有要求,就有相應的量化標準出台。

②嚴格執行,及時反饋,獎懲分明。

③深入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把量化意識深深的紮根在學生的心裏,而不只是上牆展示如此簡單。

談到量化,我感到是一件非常有意義和有成效的事情,但是我又很擔心它的繁瑣。可以根據我們的具體情況來模仿,只是我覺得堅持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比較困難完成的。

總之,這次昌樂之行感受挺多。但確實是我們有自己特殊的情況和環境,不能照搬,可以借鑑,好好做,我們定比昌樂強!

高效課堂的心得體會4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社會各界都在提倡給學生減負,不能佔用學生的休息時間,向課堂40分鐘要效率,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畢生都要研究的課題,把老師和學生都從題海和加課中解放出來,讓教師快樂地教,讓學生快樂地學。要想課堂變得高效,教師對課堂一定要有創新。

1、啟發激趣,讓課堂變得生動活潑。

興趣是構成學生學習動機中最為活潑、最為現實的成分。有了興趣,還會萌發創新意識,而在創新過程中產生的無窮無盡的興趣,又再次促進創新。興趣越大,學習的效率就越高。

2、質疑交流,讓課堂變得有理有趣。

教師要通過讓學生自己提問來組織教學,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索、為他們創設動腦、動口、動手、釋疑解難的機會,通過師生平等交流,培養獨立思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感覺學習是講理的心智活動而不是硬“灌”。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變為主動要學,學習的效果肯定也會提高。

3、提倡“合作”,讓課堂變得融洽愉悦。

合作學習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促進學生的情感發展,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學生羣體這種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任務就是當好導師,及時起點撥導向的作用。合作學習很有好處:第一,拓寬思維,深化學生的認識。第二,培養和訓練口頭表達能力。第三,可以培養合作精神。

4、運用現代教學手段,讓課堂變得豐富直觀。

運用現代教學手段進行多媒體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獲得課堂教學的高效率。

5、體現現代課堂結構,讓課堂變得熱烈主動。

要把課上活,就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師獨佔式和教師主講式而學生則單向靜聽式的課堂結構,代之以多向立體式現代課堂結構。傳統的單向靜聽式結構其教學方式方法是填鴨式、注入式,教師積極性高,學生主動性差,這樣的課堂教學效率是低下的。而多向立體式結構的教學方式方法是現代啟發式,學生自學,老師進行鍼對性精講,師生之間互相質疑問題,探討真理。

6、分層次教學,讓課堂變得滿園花開。

面向全體學生教學,才能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而要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就必須徹底拋棄“一刀切”,實行分層次教學。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他們的起點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就能使他們在各自的起點上都有提高。如此堅持下去,就能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高效課堂的心得體會5

從學校提倡高效課堂以來,我的心情幾經沉浮。剛開始的嚮往、渴望、渴盼自己的學生也如別人的學生一樣,在學到知識的同時,學生的表達能力、交往能力、團隊精神、集體意識都能得到鍛鍊,學生能體會到自己就是課堂的主體,真正的活躍起來,但是在我的實際操作中,我發現真的很難。

對於學生而言,討論、展示、點評等環節,學生的不知道如何組織語言,不知道從哪方面説起,尤其是對那些適應能力較差、學習基礎較差的中下層次的學生。猶記得剛開始的時候,學生在一節的時間裏,僅僅能完成一兩個問題,如果在沒有預習的基礎上,有時竟然一個問題就要一節課。在必須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我產生了焦慮感,到底該怎麼引導,畢竟一個班裏的自學能力較強的學生實在太少。曾經也嘗試過以點帶面的形式,但是頭小尾大的現實把我的設想打的支離破碎,甚至產生優等生逐漸下滑的現象。於是我不斷地調整,摸索,嘗試在本班的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進行高效課堂的建設。

隨着時間的推移,我發現學生對高效課堂的流程有了初步的認識,在課堂上的積極性有所提高,在語言組織能力方面學生有話可説了,對高效課堂的開始適應了。結合我的上課經驗,我的`感受如下:

1、 學習目標的設計要簡而精,要具體,不能籠統。在學生自學環節,便具有針對性,具體、而明瞭。學生也能很好的融入課堂之中。

2、 小組長是小組建設的核心。培訓好小組長,在高效課堂的建設的關鍵。組長負責組員任務的分配,作業的檢查,組內之間座位的調換。

3、 營造公平的競爭氛圍,對班級內小組之間的積極性的調動,起到很好的調動作用。

4、 創造互幫互助的學習環境。在這一環節,調動學生一對一,一教多的互幫模式。

在高效課堂建設建設中,學生對課堂的環節有了大致的把握,但是學生的自學能力較差,在建設高效課堂的道路上,困難與收穫同在,在體驗摸索中,感受教學生活的真實感。

高效課堂的心得體會6

自從高效課堂在我校開展,每位教師都能積極參與,認真學習,試圖從中吸取對自己教學有益的經驗,助自己成長。今天有幸欣賞了袁藝紅的高效課堂,對他的教育深有體會。

一、給予學生想象的模仿空間

教師要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中教師要儘可能地聯繫學生的實際,從生活或具體情境中引入教學,讓學生在有效的情境中產生學習和探索的興趣。

教師要善於瞭解學生的學情與肢體動作,努力創設各種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體育學習中去。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產生學習新知的動機,積極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動中。袁藝紅老師能利用各種動物的活動行為,讓學生模仿學習,並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同時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和想象的空間,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以及綜合發展能力。學生的興趣高昂,處在一種樂學的課堂環境中,這樣的教學效果是我們每位教師所期盼的。

二、積極鼓勵學生,提高學生自覺學習的主動性

通過光盤學習,袁藝紅老師利用貼標籤的辦法鼓勵學生,學生的積極性較高。小組合作模仿動物練習,服裝統一,組織有序;教師示範逼真,矯正學生的不足及時,安全工作到位,使學生從動作的`不成熟到獨立自主的表演,並教導學生平時多鍛鍊,因為鍛鍊是一個健身體益大腦的最好方法。在課堂中袁藝紅老師以身作則鼓勵學生和她一

起學習,一起練習,她的和藹、她的關懷,深深觸動着每一位學生的心。

三、點評與學習相結合

觀看了袁藝紅老師的教學課堂,讓我受益匪淺,聽了教師呂衞東的點評使我備受洗禮,其中有六點值得我學習:1、質量與變量相結合,2、不成熟到成熟,3、發展的積累,4、發展是有方向的,5、發展是多維的,6、發展是有個體性的。這些點評加強了我對高校課堂的認識與實踐的信心,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積極踐行學校的那句標語,“歡樂的童年屬於你,學習的主人就是你,生命的創造在於你,美好的生命召喚你。” 課堂中有效的教學設計對體育教學也是至關重要的,將教學設計中的各項目標貫穿於體育教學的課堂是教師的重要技能。教師通過引領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在訓練、習作中昇華認識,在每一節課的時間裏高效率、高質量地達到教學目標、完成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

“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體育教學過程不但是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鍛鍊實踐的過程,更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轉化成我自己的理解就是: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收穫,有提高,有進步,也可以這麼説,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無所謂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興趣高昂,這份情感可以是多向的,是學科,是課堂,是老師,是......

一般來説,體育教學有效課堂效益評價主要標準是;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五個領域的掌握情況。在以後的教學中可以用這幾項標準來鞭策自己,為自己的教學量尺定寸。

總之,一堂高效課,一番點評,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並下定決心在隨後的體育課堂中,讓自己進步,因為我今天收穫了。

高效課堂的心得體會7

為了繼續開展 “三公開”活動,抓實國小數學課堂教學,切實提高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西豐縣教師進修學校小教部於4月1日在西豐縣陶然國小召開“打造國小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研討會。

本次活動受到西豐縣教師進修學校及全縣各國小的高度重視。參加本次活動的有西豐縣教師進修學校小教部主任王法琴及小教部全體教研員,全縣各國小一名主管教學領導、2名數學教師共70餘人。研討會由縣教師進修學校小教部數學教研員董傑主持。

大會安排兩節示範課,一節常規課。會議首先抽籤產生第三節授課教師(因為一週前就要求與會教師做好準備)。第一節是陶然國小曾光上的五年級“分數的意義”;第二節是德興國小王慶雲的四年級“三角形的分類”;第三節是柏榆國小崔佳的二年級的“數學廣角---推理”。前兩節示範課上的特別成功,教師教材理解透徹,授課條理清晰,教法靈活,學生樂學,課堂氣氛非常活躍,教學效果很好。可以説這兩節課真正體現了國小數學的高效課堂,確實是兩節標準的示範課。值得一提的是第三節授課教師,由於參會前有準備,所以這節課也是一節成功的數學課,教師素質非常好,特別是與學生配合很融洽。總之三節課都很好的達到了預期效果。

授課結束後,與會教師互動研討。這個環節教師積極發言,各抒己見,氣氛活躍。數學教研員董傑老師做了“打造國小數學高效課堂”的專業引領。與會者對於如何打造高效課堂的'思路更加明晰。

最後,王法琴主任做了總結講話。對本次活動給予高度評價,特別肯定了第三節抽籤上課的可取之處,體現了真正的教研。

本次活動圓滿成功,與會者都感到受益匪淺,基層教師與領導滿意而歸。

高效課堂的心得體會8

建高效課堂已一年,經過這一年的教學實踐,關於如何創建國小數學高效課堂,我主要有以下三點心得與體會:

一、讓學生體驗“説數學”

這裏的“説數學”指數學交流。課堂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合作交流,能夠構建平等自由的對話平台,使學生處於積極、活躍、自由的狀態,能出現始料未及的體驗和思維碰撞火花,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因為“個人創造的數學必須取決於數學共同體的‘裁決’,只有為數學共同體所一致接受的數學概念、方法、問題等,才能真正成為數學的成分。”因此,個體的經驗需要與同伴和教師交流,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才能逐漸完善自己的想法。

例如:在學習“負數的大小比較時”,學生很容易受“正數大小比較”的影響,下意識的認為數值大的數就大而忽略了“負號”。而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學習,學生則能很快走出誤區。通過畫數軸,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則能很快發現:負數離0越近的數值越小而數越大。在師生、生生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經歷了摒棄一個個錯誤的猜測的過程的同時,更加深了對這一內容的理解。可見,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達、爭辯,在體驗中“説數學”,能更好地鍛鍊創新思維能力。

二、讓學生體驗“做數學”

數學來源於實踐,又服務於實踐。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給予學生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動手動腦中操作,在實踐中體驗數學。通過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知識,同時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求知慾。

在學習“圓錐的體積”之前,讓學生先自制圓柱與圓錐的.模型供上課用,然後通過倒沙子的方法讓學生體會到,等底等高的圓柱與圓錐,圓柱體積是圓錐體積的3倍,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體會到圓柱與圓錐的關係,從而記憶圓錐的體積公式。對於形象思維佔優勢的國小生來説,聽過了,可能很快就忘記;看過了,可能只是明白;只有做過了,才會真正理解。教師要善於用實踐的眼光處理教材,力求把教學內容設計成物質化的活動,讓學生體驗“做數學”的快樂。

三、讓學生體驗“用數學”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應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得到進步與發展。”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在生活中感知數學,從而使學生不再覺得數學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覺得數學是脱離實際的海市蜃樓而虛無飄渺。這樣,既可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又能讓學生切實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到數學的價值。

如教學“正比例與反比例”時,為了讓學生體會正比例與反比例的不同,我就地取材,以學生上學方式的不同讓學生區別正比與反比。因為貼合生活,學生興趣高漲,上課討論也很積極。然後在將其引申到抽象概念“路程與速度、時間的關係”,讓學生認識到什麼時候該是反比,什麼時候是正比,在此基礎上得出了一般的計算方法。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及高效性,我們必須本着“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只要我們教師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教法、組織教學,數學課就再也不會給人以枯燥乏味的感覺,數學課就一定能低消耗高效能,學生就一定能學得輕鬆,學得牢固。

高效課堂的心得體會9

三個誤區:

誤區之一:重視教學方法的探尋卻忽略了自身素質的提升,如果把教學方法稱之為一把“利劍”,那麼教師自身良好的素質和教學經驗就是“內功”,一個人要想成為“教學中的高手”,單靠外在包裝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加強自身的道德素養和業務素質。

1、要心中有愛、

這是一個重複了千百次的話題,但卻不能不提。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教育的真諦,那就是“愛”。可以説,沒有了愛,教育也就成為了無根之木、無水之源。一個教師,沒有對學生的愛,對自己的事業,對關乎千家萬户的教育也就失去了熱情。好孩子是人人都愛的,去愛一個別人不愛的孩子,去教一個你認為教不好的孩子,這才是真愛、大愛、博愛。

2、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在教學之餘,要有自己的個人空間和發展空間。營造一個學習的空間,多讀書,即使讀的不是本專業的書籍,也會起到“觸類旁通”的作用。古人云:三日不讀書,則面目可憎,語言無味。對於年輕教師來説,這一點尤為重要。

誤區之二:培養個性就可以無視紀律

新課改培養的是高素質人才,創新型人才。可以有個性,但與規範紀律是互不矛盾、不相沖突的。如果學校課堂教學很隨意,學生課上可以上廁所,隨便下桌,美其名曰“張揚個性”,可謂大錯特錯。沒有紀律的課堂是無效的,紀律是學習的保證。紀律的好壞與教師的管理是密不可分的。教師的態度決定學生的態度,有時“破壞紀律的不是學生,而是老師”,隨隨便便的老師就會培養出隨隨便便的學生。作家劉墉也提出:自由有個必要條件,就是不能影響到別人的自由;自由的基礎是自制和守法。

誤區之三:讓學生動起來就是改革

死氣沉沉、毫無生氣的課堂固然不足取,但熱鬧非凡的課堂又如何呢?舉一個現實中的例子:一名參加全國教學大賽的中學教師,執教課為“植物在大氣循環中的.作用”,卻用“小白兔拔蘿蔔”的活動導入,把正規的課堂教學演變為一場鬧劇。在日常教學中我們也會發現這種現象:遊離於教學內容之外的大張旗鼓的表演,脱離文本教材的熱鬧非凡的自由發揮,這些形式上看似對教學的改革,實際上卻背離了最本質的東西。海爾的首席執行官張瑞敏有一句話:“如果不創新,就只能面壁;如果創新,所有牆壁都是門。”其實兩種形式可以並存,“面壁十年圖破壁”,四面是門有時也會眼花繚亂,無所適從。選擇適合自己教學風格的,選擇適合本校學情的,選準自己的立足點,不斷挖掘、改進,打造出自己獨到的一面,這需要積澱與反思,需要時間的磨礪,更需要個人的奮鬥與不懈的努力。所以説任何教學的改革都應是提高課堂的時效性,不能只看到表面的轟轟烈烈、熱鬧非凡,還要透過現象,去看本質性的東西:包括學生的動是真動還是假動,它的動與所學內容是否有聯繫,能否起到激發興趣、深化學習內容的作用。

三點認識:

第一點,什麼是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是以人為本的課堂,要有學生立場,以學生的成長為目的,看到學生實實在在的進步。儘管每位教師採用的教育形式不同,但殊途同歸,都是為了同一個教育目的,即要為學生的終身學習與成長奠基、高效課堂之“高效”不應只是分數和升學率的最終高效,而應落實於每一天、每堂課的有效、高效上。就一節課而言,就是40分鐘前後學生是應該有變化的。如果不能抓住每一堂課,課堂教學徒有其形,而把學習的任務推遲到課堂之外,又談何高效呢?實實在在上好每一堂課,踏踏實實備好每一堂課,高效課堂才會卓有成效。

第二點,高效課堂由何處起步

八字箴言:教師真教學生真學

課堂上的做法是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先學是在課堂上學,老師開講前,學生在老師的積極引導下,自我實踐、自主探究、自主學習。後教指在先學的基礎上就存在的問題所進行的相互實踐、相互探究、相互學習。

所以課堂上要做到以下幾點:①學生能自己學會的放手給學生自學②學生不會的小組討論學③老師需要解決的是那些共性的、有規律的問題。做到“不學不教”、“以學定教”、“以教促學”、“教學相長”,從而打造一個師生共生、共學、共贏的課堂。

優質高效的課堂是學練結合的。當堂訓練即在課堂上為達成目標所做的訓練。集中有序的課上訓練,效果遠大於課後作業,所以切記:前忙萬忙,一定要做到當堂訓練。

高效課堂的特徵有三:真實、有序、緊張。“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有序指符合規律的序,在學中發現問題、在合作中解決問題、在訓練中再發現問題、在探討中再解決問題,周而復始,形成良性循環;緊張指的是課上學生應做到思維的緊張、全力以赴、全神貫注、全心全意。一言以蔽之:真實是課堂的生命,是課堂高效的前提;有序是課堂高效的保證;緊張是課堂高效的標誌。

三、打造高效課堂是一場持久戰

學習本身就是艱苦的勞動,打造高效課堂更是一場持久戰。要想贏得勝利,決不能心浮氣躁、急功近利。要有“三心”:愛心、耐心和恆心;要做到“二益”,即有益於學生自身的發展,有益於學校長遠的發展。我總結為:“三心”之道促高效;“二益”之中求發展。

教育是一件知易行難的事情:教學之道,任重道遠;教學之道取法自然;教學之道,貴在專心;教學之道,更要從實際出發,遵循規律。在這場戰爭中,我們要有軍事家的策略、戰略家的眼光、更要有指揮家的才能。

最後送給大家兩句話,與各位同仁共勉: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大浪淘沙,歷練時代英才。我們在激發培養學生潛能的同時,更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惟其如此,才能與時俱進,為學校的發展,為國民素質的提升開創和諧共贏的局面!

高效課堂的心得體會10

8月26號、27號,我懷着一顆探求的心看了****雙語學校校長關於《高效課堂改革和發展.》的報告,以及高效課堂的實錄視頻,讓我領略了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

一、高效課堂教學給我的印象

(一)課堂因互動而精彩,學生因自主而發展。傳統的課堂教學:是以教師的認真講,學生的仔細聽

為主,學生的一切服務於老師的教學;老師是領隊,學生是隊員,老師領路帶學生,最終學生不認路,體會不到其中的樂趣。而高效課堂的課堂教學模式毫無疑問,是讓教師轉換角色,退到幕後;讓學生充分投入到課堂中來,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實現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培養。可以説,學生學習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是他們自覺主動的行為,預習、展示、反饋都是以學生為主體。

1、預習課中,我要學習什麼、瞭解、掌握哪些知識點,每個人都各不相同卻都心中有數。學生們積極地看他們的筆記,找出不會的知識點,遇到的問題先自己去解決,解決不了的找小組長。小組中解決不了的再寫在黑板上,全體想辦法或老師來解決。

2、展示課中,每個學生將自己負責講解的知識點以自己設計的`方式展示在黑板上,知識結構清晰,重點突出;講解時過渡自然,表達清晰,這節課中學生們不僅充分地展示了他們的知識水平也充分地展示了他們的組織能力、表達能力、思考能力。老師很少講話,只是在適當的時候做一下點撥啟發。當然老師在課前會提出要求,如展示時學生必須脱離課本。可以説這節課中學生各種形式的展示與點評都閃爍着學生自主學習與創新的智慧。老師只是在“不啟,不懂,不發”的關鍵時刻出現。這些做法都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學生 的主體性和教師主體性,真正做到了學為主體。這些也都有利的培養了學生自覺學習的能力,真正是“我要學。”我想如果我們能長期堅持這種做法,那麼在學生們離開了這所學校後,不管在哪裏學習,他們也都知道自己今後怎樣學習,因為他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學習能力。

(二)為學生的生命質量負責,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通過愉悦的課堂探究,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從而實現終身學習,注重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思維力、生成力、表達力。

(三)用欣賞的眼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學生的學習熱情是如何調動起來的?是不是有一種精神層面的東西去影響,感染學生呢?這也是我最期望得到答覆的問題。在這裏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從人格上去尊重每一個學生。”雖然簡單,卻正中要害,倒出了教育教學的真諦。教師不岐視每一個差生,讓後進生本已自卑的心靈得到安慰。課堂教學的評價標準傾向於學生的參與度。學生得到充分尊重了,學生都有了學習自信心,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了,那一切的成功就不在話下了。再有就是通過一些具體的措施激勵學生努力學習。例如劃分學習小組,小組長每天負責檢查各同學的預習情況和學習掌握情況,使每天所學的知識都能及時鞏固。

通過學習,我感覺到了自己在以往上課方面的不足,?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大膽的學習好的經驗,改變課堂模式,改變自己,努力把教學成績提高,同時讓學生充分的認識自己在課堂中的地位,讓學生的思維處於活躍狀態,積極地探索知識並試圖將剛剛獲得的知識轉化為能力。

高效課堂的心得體會11

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很多教師開始注重課堂的有效教學。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在課內有無完成教學內容,而是指學生有無接受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在新課改的形式下,很多老師都在探索如何讓教學有所收益,於是提出了“高效課堂”。高效課堂代表着新課改的方向,建立在有效教學基礎之上。我校也在這種新形勢模式下不斷探索前進。經過聽專家講座,設計講學稿以及上觀摩課,我對高效課堂已經有初步的認識,下面我談談幾點心得體會。

講學稿的設計與使用

講學稿要遵循“先學後教,教學合一”的教學理念,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堅持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學會,不使每一個學生掉隊。因此,講學稿的設計不能為了“形式而形式”。在高效課堂的探索階段,老師們雖然明白,高效課堂就是“把課堂還給學生”,但是有些活動設計卻不能面向大多數學生,因此也就解決不了學習重點,難點。

講學稿應該由“制定目標→自主預習→展示交流→合作探究→達標拓展→課堂小結,師生教與學的反思”六個環節構成,教師圍繞學生的活動,相應地做好明確目標、問題助學、診斷指導、點撥提升、總結評價六方面的工作。

(一)制定目標

教師應制定該課得學習的目標,明確目標展示於“講學稿”上。上課伊始,教師指導學生參照“講學稿”,明確學習目標,使學生心中有數,帶着明確的目的有任務地參與課堂學習。

(二)自主預習

自主預習的目的有三個:一是通過自主學習解決自己完全能解決的問題,培養自主學習習慣、能力;二是為課堂上的展示做充分準備;三是為教師下一步的引導點撥提供起點。

自主預習部分應由學生在課外完成,任課教師將確定好的“講學稿”,至少提前一天發給學生,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初步解決相關基礎知識。在課堂上,小組合作解決組內成員在預習當中遇到的疑難。

(三)展示交流

展示就是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對講學稿裏的內容進行了深入地探究,並將本組的探究結果用簡潔生動的方式展示出來,從而檢驗其自學的效果如何。在展示中,要有展示,也要有點評。展示時小組選派代表在班內展示帶有共性的.問題,易錯的問題。教師要適時追問、點撥、啟發、引導學生,對課堂進行調控。點評時,點評的內容則應該是具有針對性、拓展補充性。

“展示交流”這一教學環節理想的教學狀態應該是將“學路”和“教路”有機地融合在一體。“教”是貼着學情而進行的有效的點撥,“學”是在教師有效指導下的智慧成長。

(四)合作探究

學生依照導學案或教師的提示進行探究性學習。

這一環節是針對前兩個環節解決不了的內容而設置的,合作探究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探究性、思想性,需要集體的智慧才能完成。合作探究的方法是教師根據學生對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來提出問題或者根據學生的發現情況提出問題,然後學生獨立思考、合作小組討論,在班內交流。教師適時點撥講解,幫助學生建構完整的知識能力體系。這個環節是靈活機動的,應根據教學內容的深淺、學生學習能力的高低來取捨。

課堂上教師更多的關注學生問題意識的激發,有意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並引導他們去尋找答案。因為有了問題,思維才有方向。當學生陷入困境,找不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時,教師並不急於直接告訴他答案,而是為學生提供信息資源,引導學生去查資料。整個課堂,學生完全是主體,教師只是用來評價引導學生實現積極、有效和高質的多向合作互動。

(五)達標拓展

學生依照“講學稿”的設計,進行鞏固訓練或達標檢測或拓展提高,以達到鞏固、總結、檢測所學內容的目的。

達標檢測題目的設置要求有層次有梯度,能體現知識能力重點,以供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使用。教師或小組長現場批閲學生練習,收集反饋信息,當堂矯正補救。教師同時引導學生小結梳理知識框架、規律、方法,並對合作小組當堂學習情況進行總結評價。

(六)課堂小結,師生教與學反思

每節課,教師應留五分鐘讓學生進行課堂小結,總結該節課所學到的重點知識,自我評價是否解決了知識難點。教師的教學反思可課後寫。

以上六個環節是緊密聯繫的,教學中應根據學科特點和教學內容等不同情況,對教學環節進行取捨。同時,教學設計講學稿的時候應精心設計,不能擺“花架子”,儘量面對大多數學生,這樣才能使課堂環節有效地進行。

高效課堂的心得體會12

通過對高效課堂的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我深切地體會到,高效課堂是教育發展一種趨勢,也是教學培訓改革的一種必然。作為一名企業培訓老師,在培訓中我們不僅要好好講課,更要注重自己教的方法和交給企業家學習的方法,培養企業家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目前企業培訓的發展是迅速,複雜又多樣的,企業培訓學應該是務實高效的。在高效課堂的講師實施過程中我有以下的體會:

一、從我們講師的角度來説,高效課堂應做好以下條件:

一是講師能夠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確定課堂的三維教學目標,編制科學合理的導學案。認真備課,尤其要認真備企業家。平時自己在備課時,只習慣於備教學內容,而忽視備企業家。試想如果不去研究企業家對所教內容的掌握情況,不去研究企業家的個體差異,一切從本本出發,課堂教學的適切性就會大打折扣,課堂教學的高效更無從談起。

二是培訓的過程必須是企業家主動參與的過程。這種主動參與主要體現在講師能否採取靈活機動的教學策略和評價方式調動和激勵企業家學習的積極性。

三是培訓中適時指導、監控、反饋、激勵,以多種方式鞏固企業家的學習成果,使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更高。打造高效課堂,對講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在備課方面要準備更加充分,每節課上課前,要自己問自己幾個問題:我打算讓企業家獲得什麼?我打算讓企業家用多長時間獲得,我打算讓企業家怎樣獲得?

我怎樣知道企業家達到了要求?這課前四問能夠讓講師對於課堂有了大概地瞭解,準備就要更加充分,做到不上無準備之課。在上課時,應該合理分配課堂時間,什麼時間企業家自己學,什麼時間講師開始講,什麼時間開始練,這些都應該做到心中有數。更應該準確把握課堂節奏,重難點精講細講。

二,認真研究和設計好課堂提問。在真實、常態的課堂教學中,經常發現自己所提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無效問題、假問題、無價值問題充斥課堂,這樣的提問耽誤了企業家寶貴的課堂學習時間,也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今後要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就必須注重對課堂提問的研究,所提的問題必須是有價值的、有啟發性的、有一定難度的,整個課堂的問題設計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三,改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消除由於講師講得過多、企業家參與過少而導致的靠大量課後作業來完成教學任務的問題,逐步解決忽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實現的問題。

四,認真學習其它培訓。反思自己的教學,發現自己在很多情況下,自己對課標與課本的學習與研究還不足,這樣就影響和制約了課堂駕馭能力,課堂駕馭能力反過來也就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五,加強對課堂節奏的把握和管理。課堂上,有時給企業家提出問題,企業家還沒來得及思考,就馬上要求其回答,這樣不僅浪費了企業家課堂思考的時間,而且有效性很差。這種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使無效勞動充斥課堂,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有時讓企業家閲讀課文、討論、交流、做鞏固練習等,不提任何時間和標準的要求,企業家漫無目的地閲讀與交流,課堂組織鬆散,時間利用率低。有時只對企業家提出比較籠統的要求,企業家不明白講師要他們幹什麼和要他們怎麼幹,這樣,企業家就失去了講師的有效指導。因此,要給企業家一定的思考時間和思維空間,除此之外,教學調控要靈活,就是講師要善於激發學生的企業家興趣。

課堂上,我們應該把更多的精彩留給企業家。要努力縮短企業家與講師,企業家與教材內容的距離,使他們從心底愛上這門課。還應該充分利用教材、圖片、實物及學生情感體驗來發展企業家的思維,增加企業家的想象力。因此,我們必須立足於學生,讓企業家積極參與學習,實現有效的、多向的、高質量的互動,從而達到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這一最終目標。

高效課堂的心得體會13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學有價值的知識,有實用性的知識,促使學生的發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高效課堂就是老師教學理念必須高效;學生所獲必須高效;教學投入產出必須高效。高效課堂可以歸納為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那麼在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當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我分享一下自己的觀點。

一、為學生營造有利於自主學習的課堂環境

陶行知先生談到兒童教育時,提出“六個解放”:

(1)解放兒童的頭腦使他們能想;

(2)解放兒童的雙手使他們能幹;

(3)解放兒童的眼睛使他們能看;

(4)解放兒童的嘴使他們能説;

(5)解放兒童的空間使他們能擴大認識的眼界;

(6)解放兒童的時間,使他們有空閒消化學習,幹一點他們高興的乾的事情。

陶行知先生的深刻見解,為我們的課堂教學指明瞭方向,那就是要構建民主、寬鬆、和諧的課堂,尊重學生的人格,信任學生的能力,傾聽學生的心聲,讓學生敢想、敢説,為學生營造有利於他們學習、發展的課堂環境。

二、為學生創設真實具體、生動有趣的問題情景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強調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其目的就是讓學生從自己熟悉的現實生活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及數學素養。在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時,問題的選擇非常重要,首先要做到有趣。因為創設問題情境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的情趣,若問題不能引起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這樣的問題不可取。其次是問題有數學味。若問題中數學含量很少或根本不含數學問題,這樣的`問題也不可取。最後還要注意問題有挑戰性。要有挑戰學生思維的功能使學生在數學思維得到極大的開發與發展,但是在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中要注意,不能為創設情境而創設情境,更要注意創設問題情境所佔時間不宜過長。

三、讓學生在課堂上“活動”起來,參與到數學教學中去

新的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學應讓學生參與,讓學生活動,特別是思維活動,強調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實踐。而給教師的定位與原來數學大綱相比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這就是説整個教學的課堂應成為學生活動的場所,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去解決問題,去動腦、動手,去創新。只有這樣做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才會好。

總之,科學的學習方法為創造高效課堂提供了重要保障。我們要在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前提下,改變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效率。

高效課堂的心得體會14

9月12日我們學校一行10人在羅校長的帶領下到XX國中參加了旬陽縣課堂教學改革——高效課堂現場會,我很珍惜這次學習機會,認真觀看了展出的所有材料並參觀了學校教室、宿舍,分別聽取了XX中學許本花老師的一節聽説課和XX國中張XX老師的一節閲讀課,初步瞭解了學習小組的組建,現在説説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幾點:

首先,小組合作學習已經初具規模。從理論上來看,學校從總體上已經研究出了一些具體操作模式,例如:如何設計導學案,高效課堂教學的四個基本課型模式(新授、複習、練習、講評課),課堂教學流程(三步六環—— 1.情境導入,明晰目標;2.學案導航,釋疑解難;3.互助合作,釋疑解難;4.展示交流,點撥提升;5.當堂訓練,達標測評;6.盤點收穫,反思提高。),並有具體的教師和學生活動流程。教室裏張貼有導學案的使用流程及要求、小組合作學習口訣、優秀學習小組評選標準。

從我聽到許老師的一節英語聽説課來看,她遵照了“激趣導入——預習展示——合作交流——鞏固提升——達標檢測——課堂反思”的教學流程,充分發揮了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注重將小組評價貫穿始終,教師充滿激情,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學生能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搶着發言,但由於時間關係,達標檢測課堂並未完成,課堂反思及對小組的總結評比部分,我們一點都未看到她如何操作。

在教室的桌子上面我們看到了小組成員的分工和奮鬥格言及奮鬥目標,周圍的小黑板上張貼有小組合作學習個人評價表,細分到每一節課,一週一評。

第二,班級文化建設主題比較鮮明,比如有以竹子、荷花作為班級文化建設的主題,英語課堂用語張貼在每個教室,小組學習方法和導學案的使用也張貼於教室供師生共同學習。班主任的管理理念也貼在了教室門上。但是教室、宿舍張貼的花都是從商店買來的,並未發揮學生的能動作用。宿舍裏的內務是無法與我們學校相提並論的,而且我認為我們學校學生的基本功還是相當可以的。

第三,學生的養成教育很不錯,大課間活動——校園主持人大賽很有特色,充分展現了學生的才藝,給學生提供了很好地發展空間。

最後,我們在李XX老師的組織下進行了評課,有一位校長和教務主任的點評是比較深入的,提出了教學機智、學生評價、語法知識講解、合作交流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同觀點。由於時間關係,沒有更多人發表評論,李老師提出了幾個我們今後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高效課堂改革不能拒絕現代先進教育技術——多媒體的使用,要將其融入課改。

二、使用了導學案,課怎麼上?1.要注意教學起點,課堂導入就從課前預習的地方開始。2.要把一個個的學習目標轉換成一個個的學習任務,不適宜直接在課堂上展示。3.學生對話展示直接在座位上就可以了,不用走到講台前。4.高效課堂學生有效的學習是建立在教師有效的教上的,如果導學案上學生預習時沒有chant,那課堂上的展示就是多餘的'。5.要展開有效的展評:要求學生怎樣做,就要怎樣檢查。

三、怎樣圍繞教學目標展開教學?1.把詞彙教學融入具體句式中學習,不能單獨孤立的教單詞。2.要把閲讀課設置成在簡單問題提示下進行的閲讀,只有把課文真正讀懂了,才能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性訓練。3.在閲讀上不能忽視教師的有效引導,而且引導要有效。

最後,李老師説明年英語組可能會再組織高效課堂的展示課,進一步研究高效課堂的具體操作方案。

通過這次學習,我雖然從理論上對高效課堂有所瞭解,但是在實際操作上還不是很明晰的的。不過從課堂上看,學生的改變還是非常大的,學生的參與面比較廣,課堂上幾乎沒有不動的,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這是我今後在我的課堂上要進一步加強並進行合理運用的,特別是小組合作學習,我會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以發揮最佳的效果。同時,我覺得小組合作學習需要各科老師的協同作用,因為高效課堂的理念、小組的評比、小組長的培養、小組的組建僅靠一兩個老師是不容易完成的,而且效果也不會是那麼明顯。我再次覺得,高效課堂不一定每節課都要導學案,但是儘可能讓更多的學生在每節課學會更多的知識是我們每個老師的共同追求,就讓我們共同用我們的智慧來完成這個目標吧!

高效課堂的心得體會15

幾周的課程教學能力提升培訓,我們的共同感受就是心靈震撼,實施新課改、打造高效課堂是大勢所趨、迫在眉睫,只有進行課改,才能真正建立起改變學生生命狀態的“新課堂”,才能真正解放學生、發展學生。培訓中,專家傳遞了幾個信息:

1、課改不是改技術、改方法,而是改人、改觀念。

2、課改並非課堂的創新,而是一種迴歸,回到正常的教育規律上來。

3、課改是以人為本,以學為中心,教師的作用是點燃、喚醒、激勵、服務。

4、課改是從油鍋裏撈孩子,是拯救與放生。

5、高效課堂必須讓學生主動參與、全員參與、親身經歷。

6、高效課堂的構建需要師生的民主平等,而平等是民主的前提,教師學會換位思考,平等對待學生是導學案設計的核心理念。

7、課改的目的.是利用學習過程幫助學生做好進入現實社會的一切準備。

對於本次培訓,我有如下感受:

一、課堂改革勢在必行。

中國傳統教育是以教為中心,以控制學生、滿足教師的表演慾望為主,忽略了學生學的主體地位,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消弱了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降低了學生學的能力,不利於學生的成長與發展。而新課改是以學生的學為中心,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參與度為主,重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全方位培養學生的能力,為學生一生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所以説,課改是對學生的拯救與放生,是在解放學生的過程中自我練就能力,是為學生一生的發展謀求資本,是勢在必行的一項工程。

二、更新觀念,拉近師生距離,建立民主的課堂氣氛。

高效課堂中,教師必須正確認識師生關係,真正放下架子走近學生,成為學生平等的合作者。合作意味着參與,意味着一種師生之間的共同體驗,從而可以使學生生成新的知識和技能。因此在新課程的課堂上,師生之間的合作是極為重要的。沒有合作的教學是難以實施新課程的,或者説是無法體現新課程理念的。這就要求教師要從講台上走下來,全身心地融入到學生中去。與學生一起交流,與學生一起活動,讓學生在教師這裏獲得尊重和認可,讓學生在班級獲得歸屬感,從而與學生一起共建有利於個性發展的課堂氣氛。

三、教師必須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

打造高效課堂,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在備課方面要準備更加充分,每節課上課前,要自己問自己幾個問題:我打算讓學生獲得什麼?我打算讓學生用多長時間獲得,我打算讓學生怎樣獲得?我怎樣知道學生達到了要求?這課前四問能夠讓老師對於課堂有了大概地瞭解,準備就要更加充分,做到不上無準備之課。在上課時,應該合理分配課堂時間,什麼時間學生自己學,什麼時間老師開始講,什麼時間開始練,這些都應該做到心中有數。其次,教師要有明確的學法指導,要對自己的設計瞭然於胸,課堂上還要進行二次備課,並在學生疑惑處、知識重點處重錘敲打,精講點撥,着力引導學生學會知識、學會思路、學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