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心得體會

【必備】教師教學心得體會彙總八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33W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師教學心得體會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教師教學心得體會彙總八篇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1

如何讓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認為主要還是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內部誘因,是學習的內部驅動力,是積極學習的源泉。所以,教學對教師要善於利用各種方法,從多方面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以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一 、尊重學生的人格、理解他們的心理、關心他們身體的健康、瞭解他們的家庭和社會環境做起,及時地幫助他們解決困難,讓學生感覺到我的愛的存在。使他們相信你,尊重你,願意和你交流,這樣他們才願意學習你教的數學。為了和學生培養情感,我每次走進課堂,都以微笑的面容出現在同學們面前,使他們感覺到我是一位和藹可親的好老師。這樣,一下子就拉進了和他們的距離,學生也願意在課堂上與你互動,願意和你進行情感的交流和問題的交流。使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得以更好地體現,學習效率也得到較好的提高。上課時還做到用柔和的目光儘量與每一位學生目光接觸,使學生感到我時刻在關注他,學生會對我產生信任感。即使是差生也如此,他們會感到我沒有放棄他們,會爭取表現出好的一方,去用心學習。同時,通過目光接觸不僅可以加強情感的交流,也能獲得信息反饋,瞭解學生對講解的內容是否感興趣,是否在注意聽講。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我做到少責備、多鼓勵、關心他們樹立信心,時刻保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在平時回答問題和板演時,適當選擇一些他們能夠回答的問題讓他們回答,給他們有表現的機會。在我的不懈努力下,使我的數學課堂教學師生情感融洽,課堂氣氛和諧活躍,由學生喜歡數學老師轉化為喜歡學習數學。

二、合作學習能從許多方面促進學生更加生動活潑地學習數學的興趣,它以學生的主題認識特點出發,巧妙地運用了學生之間的互動、把大量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使他們有機會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許多過去課堂上需要老師完成的工作,現在可以由學生小組合作完成。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體現,產生了求知探究的興趣。

三、成立課外活動小組,不僅能讓學生體驗數學,而且還能使學生自覺地把自己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因此再此過程中,學生將更多地把數學知識與社會生活和其他學科聯繫起來;將進一步體驗數學之間的內在聯繫和數學知識和方法的綜合應用,體驗各種數學表達方式之間的內在聯繫,初步獲得對數學的整體認識;將嘗試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現實生活和其他學科中的問題,並用適當的數學語言對所得結果進行解釋和交流;將嘗試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探索簡單的數學規律.又如我在講完人教版九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十七章 相似 後,我班的數學課外活動小組便對我校的旗杆的高度進行了測量.他們在測量之前,對測量方案進行了小組討論後,初步得出有以下幾種方案:

方案1:利用同一時刻物高於影長成比例;

方案2:利用標杆使人的眼睛、標杆的頂端,旗杆的頂端在同一條直線上;

方案3:利用平面鏡對光的反射原理:入射角等於反射角;

小組分別選用了這三種方案進行了實際測量畫出了三種方案測量圖(見九年級《數學》第27章 相似 第67頁數學活動1)分別如下:

他們採用了這三種方案,測得學校旗杆的高度大體相同,學生在此測

量與計算過程中,親身體驗到了相似知識在實際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自

己所學的數學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的展示

總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多方面的,本着不同的人能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真正實現了以以人為本的理念開展數學教學,以上幾點只是我在實際教學中幾點嘗試,不妥之處,敬請同行批評指正.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2

在教學中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讓孩子們在玩中學、玩中練促進身心和諧發展來達到體育鍛煉目標,讓學生體驗上體育課的樂趣,這不僅能充分發揮體育教學的教學思想,而且能使學生的體育學習變得親切、自由和歡悦,並能對提高體育教學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創設情景,激發情感。

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對學生學習情感的產生具有很大的作用,體育教學也不例外。有了良好的教學情境就能激發其強烈的好奇心。強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學習動機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比如在一節前滾翻教學中這樣講到,孩子們,今天我們來看天。孩子們一聽這有什麼希奇的,都仰頭望着天空。這時老師又説了,只不過今天我們看天的方式有點特別。這下強烈的好奇心可把孩子們吸引住了。怎樣看天呢,老師説,我們從胯下看,誰能雙手着墊翻過去,並能看到天,誰就是這節課的英雄。聽了老師的講述,學生們個個欲試,誰也不甘落後。因此,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創設情景滿足他們的學習願望,發揮他們創造性學習,為終身奠定快樂體育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二、 讓音樂走進課堂,促進體育教學氛圍

體育課是單調的、重複的練習來鍛鍊身體的,這是很多人給體育課下的定義。在這裏我要對大家説,體育的鍛鍊可以不這樣的。在體育課上我們仍然有美的享受。這就是讓音樂走進課堂。比如:隨着教師的講解、示範,播放輕音樂,在學生練習過程中配播兒童輕快樂曲,在體育課結束部分用音樂舞蹈的形式來結束課程。這樣除了增加課堂的愉快氣氛外,還能減輕學生運動的疲勞和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這不僅是優質體育課的需要,也是未來體育課的需要。因此,針對體育活動的單調乏味,教師一定要創設歡樂輕鬆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鍛鍊的積極性,讓他們以最佳的心理狀態進行各種活動,寓教於樂。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3

時光如梭,匆匆忙忙一學期由結束了。回顧一學期來的教學工作,可謂有條不紊,腳踏實地,在平凡中有創新,在忙碌中有收穫。現將一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認真鑽研業務、準確傳授知識

這學期我擔任四年級數學教學工作,在教學中我還是首先認真學習新課標,認真鑽研教材,為了準確的傳授知識和找出知識傳授的捷徑,我經常請教有經驗的老師。説實在的這學期四年級數學教學比上學期教學難度增大多了,有些難題教師也需要認真想一想,讓學生會做那就更難,又加之這個年級學生基礎薄,為了學生更好的使用教材利用課餘時間給學困生補課。這樣在教學中經常遇到知識的不銜接,那隻好查缺補漏。

二、嚴格要求學生、不讓一人掉隊

針對本班的知識基礎和學生情況,在平時教學中我採取書上的題學生做完後教師挨看,我認為這樣能準確掌握學生學得怎麼樣,學生做的思考題每題必看,這樣能防止學生偷懶不做,學生課餘作業每人必看。學完一個單元就進行測驗,測驗試卷同家長見面,以便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學習情況。複習階段,首先對課本進行詳細複習,然後採取複習與測驗相結合的方法,複習期間共做練習題九份,考試八次,不管是練習題還是考試題,做到每人每題都看。

三、致力於數學教學的優化

1.注重課堂氣氛的活躍。沉悶的課堂氣氛只會讓學生昏昏欲睡,為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儘量給學生創設喜聞樂見的學習情景,使學生能比較直觀形象地理解知識。

2.注重作業的開放性。開放性的問題能活躍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提高學生思維的發散性、求異性、深刻性。

3.注重學科的多元整合。如教學列式解文字題時,引導學生應用語文裏縮句的方法進行審題,從而使學生能較好地理解題意,正確地列式解答。

4.注重與學生的交流。“理解”是建立師生情感的紐帶與橋樑。理解學生就是要以飽滿的熱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來感染學生,給他們一張笑臉、一顆誠心、一份真情。當學生取得好成績,獲得成功時,要給以祝賀和鼓勵,當學生遇到困難,遭受挫折時,要給以安慰和支持。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在與他們同甘共苦,使之明瞭老師的一片真誠與苦心。

四、對目標完成的效果。

四年級這一學期,我也算滿意。學生差距越來越小,我想這得益於我們的集體備課,只要我們一個人想到的題型其他人也一定能受益,每次考試後我們都會不自覺的算出學年的成績。看似平常,可這正體現了我們的團體意識,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

課堂上學生的思維漸趨活躍,邏輯性、層次性逐漸明顯。如果説語文課賦予孩子們的是靈性,那麼數學課賦予她們的則是理性;在文理交匯中,在激情、感性與思考、探究的碰撞中,學生們逐漸進入了少年期,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開始形成。路漫漫起修遠兮,孩子們還需要更深層次的指導!

五、存在不足及努力方向

數學教學方法還需要進一步探討,多閲讀有關數學方面的書籍,探討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爭取家長的支持,力爭取得較好成績。

回顧一年,心中如秋水般清澈平和,精誠合作是我們的行為準則,溝通信任是我們處事的方式,我們用真誠的努力去實踐着我們共同的誓言:為了孩子的明天,我們甘做人梯,甘為儒牛。落紅不是無情物,化做春泥更護花。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4

“學案”教學在我校已經大力推行了差不多兩年的時間了,現在我校大多數語文教師的課堂都是以學案為依託,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的學案教學模式。下面我就從使用學案以及使用過程中談談我的一些心得體會以及思索。

一、對學案教學的認識

新課改所強調的是課程教學要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在大力推進實施素質教育、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背景下,我校開始推行學案教學。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對學案教學認識不多。感覺是個新鮮事物。有很多教師也出現牴觸情緒。首先,在編寫上的困難。因為沒有範本,我們無從下手。怎樣編寫學案呢?其次是在使用上。什麼時候使用?怎樣使用?這些一連串的問題困惑着我們。

經過兩年的教學積累。我們學校開展了許多有關學案教學的教研活動。也讓我們慢慢地認識學案教學的模式。學案的作用主要在導,即導學式教學。這種學習模式是讓學生學在教的前頭。讓學生學會自我學習。而學案就是為學生而設。以學生為主體。緊緊圍繞學生的學習,設計和展開教學過程,它既是學習的路線圖,又是思考問題的路標,它又是一種方案,為學生提供了一種服務,它不單單是學前預習。它還把發現問題、研究和初步解決問題置於全過程,把導學指向學生的自我建構。這剛好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

二、學案教學對教師的要求

以前傳統的教學模式只要求教師按課本的內容和教學用書的內容對學生進行講述就行了。但新課改注重科學探究的學習,提倡交流與合作、自主創新學習。着重提高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能力。而學案教學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教師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講教材,而是根據教材提供的知識,提出問題,設計問題,把握教學的深度廣度的需要,備好課堂流程,是對教學的一個初步設計設想。這就要求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教師在上課前必須要備好學生、備好教材、備好課標、備好課堂流程。備好學生是目標、基礎和關鍵;備好教材就是吃透教材的重點、難點;課文知識以問題的形式呈現,問題要精心設計。使學生通過學案學會知識、掌握方法、提升能力。學案所涉及的課堂內容,要分層探究,有序引導,體現知識的逐步生成過程,要由低到高,由淺到深。教師在拿到學案以後,針對本班學習情況對學案進行修訂,達到學案的最優化。並且把自己具體的教學思路和方法寫入學案,將導學案真正個性化。上課時教師要讓學生打開預先發下的學案,明確本節課要實現學習目標,根據學案上老師的學法指導讓學生先自己去讀書、思考,去完成學習目標中的要求。做到教前先預習。到了真正上課的時候,學生已經對課文的內容掌握得差不多,有不明白的問題就留到課堂的時候向老師提問。教師就可以節省了很多時間,真正可以向課堂的40分鐘要質量了。使用學案後,教師更多的是授予學習方法,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歸納方法。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而不再是傳統教學中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學案使用,使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課堂上,不再是教師提問題學生回答,而是根據質疑問難環節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提出問題,教師和同學共同回答,或共同討論問題的解決方法,教師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來,既讓學生學到了知識,又拉進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教師把學的主動權歸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三、對學案教學的困惑

實施學案教學以來,小組探究問題時,收放有時會失控。有時討論一個問題時,學生還想繼續討論,那其它的知識就講不完了。有時收的太緊,只有個別的學生回答,又變成了一言堂。另外一個就是學案發給學生回家預習,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會很好地完成學案的內容。到了課堂上就能積極回答問題,但對於學習能力差一點的學生,學案發給他們後,有的把學案弄丟了,有的更是偷懶不做。上課時進行討論,他們是一問三不知。更談不上提出問題了。

總之,學案的教學任重而道遠,還需要我們努力探索,不斷實踐,我們在探索與實踐中不斷尋求改進和完善。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5

本年度我在石嘴山聯合學院機械工程系擔任12高數2班、12高數3班和14數春1班及14焊接1班的教學工作。由於職業學校的學生基礎不一,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都有所不同,需要不斷地調整角色和情緒。對於近來教學工作我總結以下幾點:

一、課堂教學重在準備,做到有備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反思教學設計要堅持“以教促學,以學促教”的精神,就要有較強的預見性。

1、能預測學生在學習某一教學內容時,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

2、能設想出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和方法。這就對教學計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進行思考,主要包括四個方面:①對象分析。只有全面瞭解學生,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自我反思,才能科學地切合實際地確定教學的起點、深度和廣度。②教材分析。首先要通覽教材,鳥瞰全局;其次,精讀教材,把握重點和難點;再次,泛讀教材,多涉獵。這樣才能對一些內容進行必要的刪減、調換和補充;才能分析教材中呈現的排列順序能否直接作為教學順序。在教學重、難點上教學目標與學生實際有否差異等。。③教學組織,包括提問設計、組織形式,反饋策略等。④總體評價。教學特色、教學效果、教學困惑與改進方案。這種反思能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

二、、課中反思,以下是我在以後的課堂中自己應該完善的地方。

1.應該多做練習,這樣能迅速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內容。

2.每節課都給學生布置一道開放性實踐練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增加學生對書本內容的記憶和掌握。

3.每節課講完後可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把相關重點知識熟記以便在實習課中靈活運用。

4.對平時不認真聽講、不做筆記本、不帶課本的同學及時補救。

5.想盡辦法尋找教學實物和生活中常見的實物讓學生形象地瞭解所學知識也可以讓學生了解到我們所學的知識就在身邊運用,爭取已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6.多舉例子讓學生更明白,這樣學生就加深了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布魯巴赫指出:“反思性實踐是使教師在其職權範圍內,改進自己的教學實踐,成為更好、更有效率、更富創見的行家的工具”。對於職業學校的教學,教師要不斷地進行反思,也就是能在課前對課堂教學發生的一切具有鮮明的預見性,在課後能將課中的教學行為和相關體驗上升為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能根據各種教育現象適時作出適當的反映,從而體現和實踐自己的教學風格與教學特色。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6

一、主動才能得到收穫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我們要有“道”可傳,有“業”可授,時能解“惑”,就必須不斷學習,不斷充實完善自己,而研修就是非常好的途徑。課程團隊給我們組織了這麼好的一個平台,我們沒有理由不好好利用。唯有主動才能搶佔先機,唯有主動才能取得豐碩的研修成果。這種主動包括主動學習課程視頻和文本資料,主動參與在線研討、班級研討,主動學習、收集、整理平台上每日發表上傳的好資料,同時主動做出自己的評價,在這一過程中還要主動接受專家的引領,主動與同行交流等等。

二、交流才能常進步

學習,需要耐得住寂寞,關起門來用心鑽研是必要的。但不能永遠關起門來搞建設,我們還要嘗試走出去和引進來,這種走出去和引進來就是交流的過程。而交流是我們學習成長的催化劑,很多平時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可能因為對方的一句點撥就有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肖伯納説,倘若你有一種思想,我也有一種思想,而朋友之間相互交流思想,那麼,我們每個人就有兩種思想了。但我覺得我們很可能不單單因為交流有了兩種思想,我們非常有可能在交流的過程中產生多種思想,所以這遠非一個“一換一”、“一換二”的交流,而是“一換多”的交流。所以,交流非常有必要。

在研修中這種交流就包括很多種,比如你讀文本資料,從文本資料中獲得知識和思想,你將寫出的文章發表出去,別人讀你的文章而與你的思想交流有了他自己的收穫;又比如我們給別人評論,會吸引來作者或其他學員回覆,然後再回復下去,或者參與班級研討和在線研討,這種交流就是一種非常及時的交流;甚至我們還可能由此而結交些許好友,大家相約着面對面交流。總之,交流讓我們們學到更多的知識,讓我們收穫更多的思想,也讓我們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當然,在主動學習和主動交流之後我們還要學會主動反思和總結,這個過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課程標準是統帥

我認為對課標的正確落實源於對課標的準確理解。但反觀現狀,我們對課標在教學中本應有的地位已經忽視很久了。對課標的重視不夠,首先體現在駐守在教學第一線的我們身上,我們很多老師已經很久沒有(甚至從來沒有)認認真真看過課標了,更遑論研究解讀課標。很多老師平時教學往往就看兩本書:教材、教參;新老師可能再加幾本優秀教案之類的書;熟悉教材的老教師可能連教參都不翻了。其次,正如吳老師文中所言,課改剛開始的時候,很多專家對“課標”做過許多的解讀,但是進入到操作(教學實踐)層面或環節時,可能很快就脱鈎了。課標的實施出現了專家解讀熱後的斷層器和真空期。其實大家都知道,課程標準體系嚴密、內容豐富,是我們教學設計對照的標杆、教學評價依託的依據。我們所使用的不同版本的教材的編制都是源於課標的,課標才是最高統帥,但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往往侷限於教材和教參,甚至對教參中“對應的課程標準”也不大在意,只有在做説課評比、優質課準備等比較“重要”的事時才想起翻翻課程標準對這一課是怎麼要求的。

四、吃透教材

我認真學習拷貝的視頻和文本資料,張開思維的觸角,學人所長,取其精華的同時我也在對比思考,在對比中,我發覺我對教材體系的理解和掌握是如此的膚淺,這也是我們年輕老師往往薄弱的地方,但是沒通過對比,自己往往沒有這麼強烈的感覺。我覺得如果對《數學生活》不熟悉的話,參加這樣的研修就會困難重重,難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這就好比去聽一堂自己根本沒有看過、沒有備過、沒有講過的課,效果肯定不會太好。所以在研修的第二天,我就開始給自己多安排了一項任務:迴歸教材,認真研讀。通過認真研讀,再將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和掌握與研修結合起來,惟其如此,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後來的學習也證明我的這個反思是對的。

所以,在沉浸於研修資料何活動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忘了教材,教材是我們教學研究的一塊主陣地,這塊陣地要守住,還要守好,研究它,吃透它。

五、研修之路是鼓勵之路,温情之路

在此次研修中,我認識了很多學員,也認識了很多優秀的老師、專家,他們都給了我誠摯的鼓勵,非常感謝他們!這次研修跟以往相比作業量、評論數大大減少,任務安排比以前更加科學,更加人性化。特別值得記住的是,在我們的研修平台上,課程團隊、班主任、學員之間也相互通過“公告”、“花絮”、“評論”留言等方式傳遞着防風防雨的温暖提醒:“集中研修可以臨時採取分散上網的方式進行”、老師考慮到大家研修時長期坐在電腦旁邊,找了些在電腦前就坐的小貼士和大家分享等等。我們在研修中知識得到提升,思想得到昇華,頭腦得到充實的同時,情感也時時受到關愛暖流的滋潤。這次研修,很值!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7

信息技術是一門新興學科,融知識與技能於一體,列入教育計劃作為中學階段的必修課,其目的是為了使學生了解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學會計算機的基本操作和應用能力,培養良好的信息素養和和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由於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和計算機自身的性質,決定了它有着區別於其他學科的特點。因而,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又該如何把計算機知識既深入淺出又活潑生動地教給學生,很值得我們研究。對於信息技術教師來説,探討該學科的教學內容、方法及計算機輔助教學,以適應社會的需要和學生的發展,就顯得更為重要。動手(上機操作)是本學科一個最大的特點,在整個教學中佔有重要地位。然而,盲目的上機不僅達不到教學目標的要求,還可能導致適得其反的效果。這就要求我們不斷的探索教學方法,以便在有限的時間裏提高我們的教學效果。

隨着信息技術教學的不斷深入,本學期信息技術教材已經從原來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第三版更新為了第四版,從內容和結構形式上都做了較大的改動,目前的教材以專題形式為結構,更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在教材的較大變化下,研究適合教材和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教學方法,以更好的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信息處理能力。

一、教學方法的探討:

現代教學最主要的指導思想是以學生為主體,問題是怎樣才能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認為“好學”對教育非常重要。

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個水閘門”,藉助它,注意的水庫被打開,並規定了流向。可見,將興趣作為學生學習過程發生的運行機制,是所有教師的共識。 我在講word20xx文檔潤色時,不是直接去講課文中的知識點,而是先作好一張賀卡,並在上課時説明這是一位學生寄來的賀卡。至於email用法以後還會學習,也為以後的教學打下伏筆。這時,大家對於如何製作這樣一張賀卡就有了興趣了。而通過分析賀卡的製作,也就將這節課的內容講清楚了。同學把

學到的內容整合到製作一張賀卡上.感覺學有所獲!其實不然,剛開始的鍵盤指法練習、鼠標練習就是很枯燥的。這時我們就用“寓教於樂”的方法。利用《金山打字通》中的打字遊戲,如青蛙吃蟲、打田鼠、警察抓小偷等讓學生興奮不已,從中練習鍵盤的基本操作。

(一)比喻法

計算機學科中有些教學內容比較抽象,不容易被學生接受和理解,作為老師應化繁為簡,將深奧的理論講得通俗易懂。在教學中巧用生活中的實例,形象地比喻的方法最容易被學生接受。例如,在講計算機原理及結構時,可以將計算機比喻成一個人,人的感官系統(如手、腳、眼等)相當於計算機的輸入設備,輸入信息到CPU(相當於人的大腦)經過處理後,由輸出設備(嘴巴等)輸出來。又如,講到“內存”時,可比喻“內存”為一唱戲的舞台,舞台往往比較小,但它後面有很大的準備的地方(即外存)。而所有的程序都必須到舞台(內存)中來,才能表演。這樣一講,學生比較容易容易而且正確地理解。可以説比喻法是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一大特點,在本課程可大量運用。

(二)聯繫實際,設置懸念法

上課時,教師先提出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想想如何解決,以任務激發學知識的主動性。比如:在教Excel中統計、排序這一內容時,可問學生:本次期會考試成績在電腦裏處理,將各科成績彙總,還要排名次,應該怎麼辦?然後引出Excel的統計、排序方法,通過Excel應用軟件來完成任務,輕鬆又準確。通過設置一些懸念,再讓學生用計算機去解決,他們會覺得學習計算機確實管用,能夠解決實際中的問題,從而也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

(三)演示法與實踐法

我校有條件能在硬件上保證教學的需要,教師可以應用演示法,使學生很方便地看到屏幕上的各種信息,更容易接受。另外,還可以製作一些與本次教學有關的多媒體課件,輔助課堂教學。 計算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只有通過上機實踐,才能發現問題,才能更準確地理解計算機、更靈活地應用計算機。同時,在實踐的過程中,老師可以瞭解學生的掌握程度,發現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合理佈置學習任務。實踐中,特別是對於一些動手能力差的學生,要鼓勵他們不怕犯錯誤。 上機實踐,必明確目標,有多層次要求,必讓學生每堂課有所學,有所獲。

(四)多媒體輔助教法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並不是一種獨立的教學法,它可能是用於演示,講解,也可能是用於自學,答疑等各方面。但最大的特點是要用計算機,信息技術學科可更方便的應用它。比如在機房的局域網裏安裝一些有實際應用價值的CAI輔助教學軟件,讓學生在上機時根據自身特點有選擇地學習,可以發揮計算機教學的優勢。如練習打字的《金山打字通》等。作為教師應隨時掌握學生學習動態,組織好學習的內容、方法、要求和檢測,以防失控。

(五)一題多解,求解多樣化

不論是理論知識,還是實踐操作,求解方法都存在多樣性,有時答案也有多種。在信息技術學科,更應讓學生樹立這種觀點,提高這種要求。比如,刪除一個字符可以用Del鍵,也可以用Backspace鍵,還可以用Delete鍵;一題多解,旨在增強學生靈活地分析問題的能力。教師應多分析,多提示,揭示本質的內容;若演示,必有分析,另給習題和要求。

中學計算機教學是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也是非常之多,這裏是幾點個人教學中的心得與觀點,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以利於互相交流教學體會,把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工作搞得更好。

(六)互動教學法

找一名計算機操作比較好的同學坐在教師機上(教師機帶投影)與其他同學聽我指令進行操作。比方講到word文檔編輯時,我先給同學們5分鐘時間讓他們輸入近100個漢字。然後分步講如何插入圖片,插入藝術字,設置背景顏色。學生一步一步跟上口令操作,不太明瞭的可以看投影幕上演示性操作。這樣教師更容易瞭解到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學生也向是被老師扶着走路一樣,雖然步履蹣跚但滿懷興致,對知識不是停留在理論的理解上,而是掌握的更紮實!成功感是自主參與學習的激勵機制 。正確的評價、適當的表揚與鼓勵是對學生學習態度和學習績效的肯定或否定的強化方式,它可以激發學生的上進心、自尊心等等。所以,課堂上,特別是在學生上機練習時,應該及時把握學生的閃光點,給予表揚和肯定。所以在練習文檔的潤色時,講明若有比較好的作品,將會打印出來以作鼓勵。這樣事先給予刺激,練習指導過程中看到有個性的、創造性的,馬上加以表揚和鼓勵,以便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七)與研究性學習相結合

研究性學習方法旨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一種新教學模式。要允分利用信息技術及互聯網絡優勢,擬定部分適合研究性學習的課題,指導學生自主收集資料信息,研究、學習、分析、總結,以達到提高學生信息分析處理的能力、團結協作能力等。

二、教學內容的探討:

信息技術是信息時代的產物,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就必須學習現代信息技術,學習這門技術是為了更好的適應快節奏的信息時代。而為了這種適應,是否就要在每次軟件、硬件的更新時,對教學內容作出相應的更新呢?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信息技術的教學到底以什麼樣的內容、什麼樣的形式、朝什麼樣的方向去發展,這些問題急需我們去探討和研究。

下面就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想法:

1、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的是為什麼要開設信息技術課。在當今這樣一個信息飛速發展、迅速傳遞的信息時代,不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也就不能夠抓住快速傳遞的信息的能力,勢必會被時代所淘汰。初步掌握用這種技術去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2、信息技術教育和電腦培訓有什麼區別?我們不應該只使學生認識和使用當前的一些硬件和軟件。我們的教學內容不應該只是放在課本,而是要着眼於課本,放眼於未來。着眼於課本,就是説教學仍然以課本為主,以課本的內容為基本。而着眼於未來,則是在課本內容這一教學基礎上,通過學習現有的軟件操作的同時,注意培養學生的自學探索能力和創新能力。

3、結合實用需求,講解課本外的計算機知識.比如:因為生活質量提高,好多家庭配有電腦,所以在介紹主機時,給學生講解主機背段接口(如鍵盤,鼠標,USB等接口),並打開主機箱,讓學生認識機箱內的硬件設備.講到網絡應用時,教學生下載手機鈴聲,圖片等.

總之,要上好信息技術課程這門課程,要注意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外還必須使用易於學生接受的語言和教學方法,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有趣、生動。同時要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實踐中去,讓學生感到每堂信息技術課學有所獲,學用所用!教學是藝術,藝術的發展是無止境的,它需要我們不斷地去實踐、探索、創新。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8

如何讓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認為主要還是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內部誘因,是學習的內部驅動力,是積極學習的源泉。所以,教學對教師要善於利用各種方法,從多方面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以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一、尊重學生的人格、理解他們的心理、關心他們身體的健康、瞭解他們的家庭和社會環境做起,及時地幫助他們解決困難,讓學生感覺到我的愛的存在。

使他們相信你,尊重你,願意和你交流,這樣他們才願意學習你教的數學。為了和學生培養情感,我每次走進課堂,都以微笑的面容出現在同學們面前,使他們感覺到我是一位和藹可親的好老師。這樣,一下子就拉進了和他們的距離,學生也願意在課堂上與你互動,願意和你進行情感的交流和問題的交流。使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得以更好地體現,學習效率也得到較好的提高。上課時還做到用柔和的目光儘量與每一位學生目光接觸,使學生感到我時刻在關注他,學生會對我產生信任感。即使是差生也如此,他們會感到我沒有放棄他們,會爭取表現出好的一方,去用心學習。同時,通過目光接觸不僅可以加強情感的交流,也能獲得信息反饋,瞭解學生對講解的內容是否感興趣,是否在注意聽講。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我做到少責備、多鼓勵、關心他們樹立信心,時刻保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在平時回答問題和板演時,適當選擇一些他們能夠回答的問題讓他們回答,給他們有表現的機會。在我的不懈努力下,使我的數學課堂教學師生情感融洽,課堂氣氛和諧活躍,由學生喜歡“數學老師”轉化為喜歡“學習數學”。

二、合作學習能從許多方面促進學生更加生動活潑地學習數學的興趣。

它以學生的主題認識特點出發,巧妙地運用了學生之間的互動、把大量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使他們有機會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許多過去課堂上需要老師完成的工作,現在可以由學生小組合作完成。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體現,產生了求知探究的興趣。

例如:在教學找規律的數學問題時,有這樣一道題:某餐廳有長方形餐桌若干張,每張桌子長邊每邊可以擺兩把椅子,短邊每邊只能擺一把椅子。這樣,如果只有一張桌子就可以擺六把椅子,而將兩張桌子拼在一起,一共可以放十把椅子,三張餐桌拼在一起,一共可以擺十四把椅子。按照這樣的擺放方法,你能知道五張、六張餐桌連在一起一共可擺多少把椅子嗎?n張餐桌呢?你能很快算出十五張餐桌連在一起一共能擺多少把椅子嗎?我將學生每四人分成一組(前後相鄰兩張課桌的四位同學為一組),鼓勵他們動手操作畫圖,從不同角度來解決問題。同學們以非常濃厚的興趣積極參與,互相配合,最終找到了各自不同形式的答案。如:4n+2,4(n—2)+10,6+4(n—1),6n—2(n—1)等。利用這些結果就很方便地計算出十五張餐桌連在一起一共可擺多少張椅子了。學生在快樂輕鬆的氣氛中解決了這一問題。

三、成立課外活動小組。

不僅能讓學生體驗數學,而且還能使學生自覺地把自己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因此再此過程中,學生將更多地把數學知識與社會生活和其他學科聯繫起來;將進一步體驗數學之間的內在聯繫和數學知識和方法的綜合應用,體驗各種數學表達方式之間的內在聯繫,初步獲得對數學的整體認識;將嘗試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現實生活和其他學科中的問題,並用適當的數學語言對所得結果進行解釋和交流;將嘗試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探索簡單的數學規律.又如我在講完人教版九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十七章 相似 後,我班的數學課外活動小組便對我校的旗杆的高度進行了測量.他們在測量之前,對測量方案進行了小組討論後,初步得出有以下幾種方案:

方案1:利用同一時刻物高於影長成比例;

方案2:利用標杆使人的眼睛、標杆的頂端,旗杆的頂端在同一條直線 上;

方案3:利用平面鏡對光的反射原理:入射角等於反射角;

小組分別選用了這三種方案進行了實際測量畫出了三種方案測量圖(見九年級《數學》第27章 相似 第67頁數學活動1)分別如下:

他們採用了這三種方案,測得學校旗杆的高度大體相同,學生在此測量與計算過程中,親身體驗到了相似知識在實際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自 己所學的數學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的展示

總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多方面的,本着不同的人能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真正實現了以“以人為本”的理念開展數學教學,以上幾點只是我在實際教學中幾點嘗試,不妥之處,敬請同行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