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心得體會

高中教育心得體會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22W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教育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教育心得體會

高中教育心得體會 篇1

這讓平日裏滿腦子想着學業的我們稍微放下負擔,開始順着班主任的話對交通安全進行學習和討論。班主任先是給我們放了一些紀錄片,能夠看出視角是各個路口的監控攝像頭,跟着攝像頭的視角我們看到了一場場的車禍,每次車禍班主任都會順着視頻上的介紹進行一些講解。

一開始,我們班上態度還沒有嚴肅起來,看着這些視頻心裏有些好笑,抱着玩鬧的心境看着這些事故災難。可是很快,甚至沒用教師教訓,我們就在一場又一場燦烈的車禍和死傷者家人崩潰哭泣的面容中收斂了心境,臉上漸漸變得嚴肅,班級的氣氛也變得安靜壓抑起來。

看到那些看似好笑的畫面時,我們也因為能夠感同身受,體會到視頻里人的痛苦而不再做聲。隨着班主任的不斷訴説,我們心裏對交通安全這一思想理念的概念越發清楚,甚至於看到那些大型貨車會有一些懼怕的心理了。

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就因為一時的大意或者沒能注意到意外的到來而消逝,最終留給人間的僅有這讓人無比歎息的警示視頻和親人朋友們的崩潰大哭。這一場場杯具的發生實在是讓我們不得不思考其中藴含的道理,不得不去思考該如何才能夠有效的防止類似的事情再一次發生。

生命是寶貴的,沒人能明白未來的自我是什麼樣貌,在這個無限機會的現代社會也沒人能夠一言而斷定未來。也許,在這些車禍的受難者們中間,有些人未來會成為一名知名的學者,有些人能夠成為優秀的'工程師,更有些人可能會在以後成為一名為國爭光的優秀運動員。

可是,他們的未來都因為一場場交通事故而不得不畫上一個血色的句號,徒留給人間無盡的遺憾。

為了避免這樣事故的發生,我想了很多,可是最終只能做到自我多多注意,堅持警惕,才能預防類似的事情發生。

我們的生命僅有一次,可是很多人在事情沒有發生在自我身上的時候常常不以為意,認為發生的機率這麼小,怎樣可能會正好碰到自我身上。所以肆無忌憚的橫穿馬路,對左右兩邊的道路安全缺乏關注,走在馬路上跟走在自我家裏一樣隨意。殊不知恰巧就是這樣的行為才提高了事故發生的機率,等於是將自我送上了危險的邊緣。

所以,我們應當在以後的日常生活中,對於交通安全多加留意,做到不闖紅燈,不搶行,遵守交通規則,這既是對自我的安全負責,也是對社會秩序的維護。

讓我們將交通安全從自我做起,讓安全陪伴我們一生!

高中教育心得體會 篇2

我參加了曙光鄉教育管理中心舉辦的學科滲透法制教育學習,本次培訓是由教育管理中心參加二級培訓的王雲主任主講,他從不同的角度向全體聽課人員講述了學科滲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通過本次培訓,本人有一點粗淺的感悟,現寫出來讓同行共免。

一:我深刻地認識到了當今法制教育刻不容緩,明白了教師不僅教書,還要育人的道理。在培訓中我瞭解什麼叫“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那就是以各學科的教學內容為依託,充分利用學科中固有的教學內容、教育契機和教學便利,有意識、有計劃而又適度地滲透相關法律知識和法治理念的教育,以增強學生法制意識,激發學生法制情感,培養學生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習慣和能力。

二:如何在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方法:

國中數學教材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只要教師善於挖掘,處處可以滲透法制教育。認真挖掘數學教材的內容,把教材與現實結合。例如,在教學《探索多邊形的內角和》一節時,情境設計就出現了一與交通有關的圖,從而引出五邊形內角和的探索。就可以利用這幅圖進行法制教育的滲透,讓學生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法》,若我們的生活中缺少法律,也會出現混亂狀況。在教學科學計數法時,由我國每年新生嬰兒數據可滲透計劃生育法等。歸結起來,應注意以下幾點:

1、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提高自身法制素養,解決好“一桶水”和“一碗水”的關係;

2、精心備教,捨得花時間、精力準備擬滲透的法制內容,認真研究學科滲透法制教育的教育教學方法,

3、尊重教材教、教學,科學導入,分量適中、目標恰當,有機統一、一箭雙鵰;

4、創設適當的情景,要找準滲透點,所滲透的法律知識不能過深,頻率不要過高,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不超過五分鐘;

5、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不牽強附會,自然和諧。

高中教育心得體會 篇3

在新課程改革學習過程中,我對於高中課改的必要性、目的性、具體內容及相關的操作注意事項等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和理解。現就針對我的學習情況、計劃以及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對課改必要性的認識

隨着社會的進步、科技文明的發展,新思想、新發現、新技術層出不窮,這勢必要求我們所教授的內容也要發生相應的改變,要適應時代的需要、社會的需要、科技發展的需要。我們原有的教材內容就要發生適應性的增刪,要增加新的能反映當代科學技術的內容,也要刪減陳舊的過時的內容。惟其如此,我們的青年才不至於在知識技能上落後於國外。

因此課改勢在必行,我們首先要理解其必要性,然後才能有信心投入到對新教材的研習中,才能全身心的投入課改教學。

二、對高中化學課改內容的認識

化學是自然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側重於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和性質的關係,以及物質轉化的規律。當今化學已成為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環境科學和能源科學的重要基礎,成為推進現代社會文明和科學技術進步的重要力量,並正為解決人類面臨的一系列危機,如能源危機、環境危機和糧食危機做出積極的項獻。

作為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新的化學課程倡導從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出發,發揮學科自身的優勢,第一次打破了按化學科學內容的'傳統體制,結合學生已有經驗,社會生活實際,人與自然的關係和學科的發展,選取和構建最基礎的,學生髮展最需要的化學知識。具體表現如下:

1、尊重學生髮展的需要,自由選擇課程模塊

高中化學課程由若干課程模塊構成,分為必修、選修兩類。其中,必修包括2個模塊,是在義務教育基礎上為全體高中生開設的必修課程,旨在幫助學生形成基本的科學素養。很突出的地方是高中化學課程多了選修部分,這個部分佔了很大的篇幅,包括6個模塊,是必修課程的進一步拓展和延伸。這主要是考慮到學生個性發展的多樣化需要,更好地實現課程的選擇性,設置具有不同特點的選修課程模塊,為學生提供適合於自己發展的化學課程。

2、課程內容貼近生活,聯繫實際

化學科學與生產、生活以及科技的發展有着緊密的聯繫,對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人類生活質量的提高有着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在選修課中,“化學與生活”模塊以日常生活中的化學問題為線索,介紹化學知識及其應用。“化學與技術”模塊以資源利用,材料製造、工農業生產中的化學問題為線索,介紹化學知識及其應用。

3、突出化學學科特徵,以實驗為基礎

以實驗為基礎是化學學科的重要特徵之一。化學實驗對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有着極為重要的作用。高中化學課程專門設置了“實驗化學”課程模塊,在該課程模塊中增加了情景實驗和化學實驗設計的內容,介紹了現代化學實驗技術,綠色化學的基本思想,並十分注意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4、重視探究學習活動,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探究學習是學生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式,也是培養學生探究意識和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徑。高中化學課程在兩個模塊中都設置了“活動與探究建議”,旨在為了學生的實踐活動,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而設置的。

三、今後的計劃和努力方向

高中化學新課程改革在思路、本質、操作上都與以往的傳統教學有巨大的差別。我們如何儘早的適應這種變化,以更快、更準的進入新課改的教學?經過認真學習,我個人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心態要對。對於新課改要理解、要以歡迎的姿態去主動適應。要清楚這是一個大趨勢,高中課改的實行是大勢所趨,只能去適應,而不能被動接受。

2、要看到困難所在。高中新課程改革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的專業技術水平更強,把握知識的難度層次和技術銜接更自然。而且,其中的“大學內容的下放”、“課程結構的模塊化”都要求教師的能力,所以,要看到困難,只有看到困難,才有可能克服困難。

3、靜下心來,認真研習教材。老師的基本功就在於對教學過程的把握。而只有對教材了熟於心,才可能達到此境地。

總之,在學習新課改的過程中我有所認識也有所收穫,理解了課改、意識到了存在的問題,努力去做。做一位適應時代的教師、做一位學生喜歡的老師、做一位學校放心的老師、更要做自己心目中想要做的教師,這是努力的方向。

高中教育心得體會 篇4

在高中生活學習過的我們經歷了大學的學習後進入研究生階段的學習,當我們重新回到這個讓我們既愛又恨的叫做“高中”的場域時,我的感受是複雜的。因為在那種地方生活過所以感覺有點親近和熟悉,由於已經不可返回地離開了那個與大學聯考緊密相連的“高中”階段所以與之產生了疏離感,更因為經歷過大學的生活所以我似乎不認識那個讓我經常失眠的地方。這所高中被外界稱為xx最好的重點高中,以其學生高升學率和高出國率而出名,這與我生活過得默默無聞的普通縣城高中很不一樣,這讓我感到陌生與不適。在聽公開課的時候我常常走神,思緒飄散得很遠,但我還是願意談談我的一些學習的感受。

教師作為一個職業需要進行入職以前的教育培訓,接受教育的過程是在進行知識學習的過程,需要學習具體的學科知識,也需要掌握教育教學的知識,這些學習對於教師專業發展來説都是必須的,也作為不證自明的前提而存在,但是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對於教師來説不是全部,更不是最具有決定意義的東西。知識和技能的訓練對於教師的成長來説最多隻能算作底線,教師作為一個有效的實踐者必定會具有自身無法擺脱的風格,而不是技能的存在或類似於工具的存在,一個良好的教師是應該具有豐富的感受力和文化底藴的存在者。

教師在走向講台以前就不斷地把自己的童年經歷、個人生活史和專業訓練無意識地整合到一起了,這種聯合不可抵抗而且會強烈地影響教師的個人教學風格,這就是為何有的老師風趣幽默,有的老師的課堂會具有強烈的感染力,而有的課堂會枯燥無聊讓人不堪忍受的原因。因為教師本人是個內心豐富細膩的人,所以他的課堂才會豐富多彩,我們很難想象一個令人乏味的庸俗的個體能夠組織起有意義的課堂生活。教師的工作應該是最有文氣的生活,他們不斷親近文字,感受童心,有充足的時間和方式表達自己的精神向度,他們的生活,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是一種文化的表達。

同時,教師又是一個實踐者,文化的深邃和悠遠能夠也更多地在他的實踐活動中表現出來,展現為一種精神氣質,形成能夠吸引和感染、感動學生的氣場。教師的工作是一種文化的實踐,一種文化背景下的教師是這個背景文化的表達,他的教學活動是他自己的,也是他所在的文化的。在我看來看來,不經常閲讀的教師是無法承擔這種文化實踐的,不幸的是,很多教師真的不讀書,在課堂中顯示不出書卷氣。一個好的教師一定是一個具有人文精神的實踐者,舉手投足間都散發出讓人感動的人文氣息,讓人在充滿俗氣的世俗生活中聞到一股沁人心脾的形上芬芳,一種人文精神浸潤在課堂各個環節之中使課堂進行的流暢而不生硬。人文精神對於教師工作來説是一種積澱,課堂教學對於教師來説是一種行為的外在的表達,兩者相互滲透互為表裏。

在觀摩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相互切磋的過程,評課專家的共識也是年輕的教師有改進的空間,講課的高手經過了實踐的摸索和時間的打磨。好的教學是教師不斷摸索,善於反思的結果,教師不斷地在日常生活中琢磨教學的每個環節,不斷總結自己工作的失誤,不斷改進才有了精彩流暢的課堂。

教師任何一節課都不是以後可以照搬照抄不斷複製的經典,別人無法複製,自己由於自身各種因素的變動也不會重複。任何一節課的結束都是一段教學的終結,另外,這種結束也是新的教學旅程的開端,教師會重啟另一段行程。人是宇宙的匆匆過客,我們不斷地在時空的界域中進行一去不復返的穿梭,進行着生命的流動。走完一段路,我們能夠做的也只是回望而已。除了向後回望以外,我們還經常地向前展望,確定我們未來的走向。我們在回望與展望的過程中逐漸確立了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可以前行和已經到達的地方。我們也是在不斷地回望中確定自己的宇宙人生的文化座標,清醒地自己來自何方,身在何處,即將走向哪裏。也是在這種不斷反思之中,決定着“我是誰”的構想,使得存在的可能性從多個方面向我們清楚地展開。

事實上,我們進行學習和思考也構成了自我前行的過程,我們也是在路上的過程,人的生命是一段路,一座橋,我們不斷地行走,擁有廣闊的胸懷的`人才能夠行者無疆。教師在課堂以外和對於課堂外的關注東能夠以一種微妙的方式展現在課堂中,都形成了路上得風景。

時間過得很快,為期六個星期的教育教學實習工作已經接近尾聲。在這次實習中,我再次體驗到為人師的滋味,真正體會到處於教育第一線的酸甜苦辣。很難説,我能做出怎樣的成績。不過,我收穫很多。這對於我的學習和將來的工作來説是如此的重要。我們的實習主要包括教育工作和教學工作這兩項,在這兩個方面我都獲益良多。其中,班主任教育實習工作主要是貫穿於主題班會來進行。也就是説我們通過組織主題班會來進行教育實習工作。

隨着教育現代化的步伐,人們逐漸形成這樣一種觀念:師生平等。怎麼去把握這個“平等”的度呢?我這次對這個問題有了一個比較理想的回答:在做導師的同時,也要做朋友。我想這才是我們的教育所需要的“師生平等”。“導師”,這是教育者的基本角色。“朋友”卻是對我們教育者新的要求。我們都知道,要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必須瞭解學生。而要了解學生絕非平時耳聞目睹就可以做得到的。這需要我們近距離地接近學生,耐心聆聽學生的心聲,逐步取得學生地信任,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

在整個主題班會的籌備過程中,我們有了契機跟學生接觸。期間,我們和學生們進行交談,並取得了他們一定的信任。他們其中的一部分可以很真誠地把心聲告訴我們。就是這樣,我們對學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時我們也驚訝:我們的學生心有着如此多彩斑斕的想法、經歷。就有一個學生,有姐妹倆,姐姐學習成績好,並升上了重點大學。於是,父親就一直拿她跟姐姐比較。所以,她感到壓力很大,灰心,覺得自己怎樣努力都不可以了令父親滿意。於是,她的行為變得更加叛逆……。又有一個女學生覺得她和爸爸媽媽一直也演着一部長篇的電視連續劇,爸爸媽媽都是此劇的導演和編劇,而她,則只可以永遠是此劇的演員。導演和編劇不停地導演着,演員不停地演出着。他們編導些什麼,演員便演出些什麼。演員不可以為自己編一些劇情,也不可私自把自己的感情、表情、動作表露出來。只能麻木地按着導演和編劇所編制的表演。她覺得很累,很想表達出來,改變這種情況。瞭解了這個情況後,我們對她們做了一定的疏導,併為她提供了機會,讓其在班會上以表演形式述説自己的心聲。就是這樣,在於他們接觸的過程中,我們聆聽到很多不同的小故事,從而逐漸瞭解到學生的內心世界。在這個基礎上,我們不斷地充實了主題班會的內容,並逐步做好了各種籌備工作。

在主題班會籌備的開始階段,我們實施的是跟蹤指導的方式,具體跟着學生進行排練,發現有問題及時糾正。但我們逐漸地發覺這樣做不妥。因為,我們的學生是七年級學生。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本來就很難坐穩,站好來聽講學教,而更多地體現出一種好動性,好問性,易受干擾性。所以,當我們在一旁進行監督指導時,他們就吵吵鬧鬧,亂成一窩蜂。我們只能丟下排練,來整理紀律,這樣子搞了一個晚上,結果,進度緩慢,效果不高,而且我們也很累。

後來我們決定採用新的管理方式:學生自主管理。採用這種方式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1、學生有着相當強的表演慾,很希望能夠有機會進行表演,並希望所表演的節目能得到別人特別是老師的認可。所以他們很珍惜班會這個機會,以便大顯身手。2、學生中間有着一些組織管理能力很強的人,他們的作用不能很好的就是發揮出來,主要是因為沒有被賦予充當管理者的權利。我們借鑑了心理學上的“強化”方法,把每個節目都分成一個小組,指定一個管理負責人,有他全權負責指揮組織。並跟每個組定下一個約條:“經過一定時間進行檢查,排演得好的話,就上台表演,否則,取消該組節目”。這種方式的實施效果是立杆見影的。每個組都希望得到強化物,一下子激發起他們的集體主義精神,認真進行排練,管理負責人也發揮了他們重要的作用。到檢查之時,他們表演得很出色。可見,這種方式的效果很好,而且我們也可以省下很多時間下來,進行班會其他方面的準備工作。

可以説,這種方式的實施是我們班會之所以能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

教育工作主要目標是什麼呢?我想很多教育工作者都會有這樣一個理想——培養學生的能力。這也就有了所謂的“素質教育”之提法。在這一點上,我們主要的問題在於把學生素質的培養過於形式化。組織學生在活動裏唱唱歌,跳跳舞,表演一下,有時甚至只在上級領導巡查時才草草作個樣子。認為這就代表“素質教育”的成果。明顯這種做法是欠妥的。

我們這次的教育實習同樣進行班會活動。在活動組織、籌備、演出的整個過程中,我們就很注重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

首先,我們的管理實施學生自主管理,從良好的效果來看,鍛鍊了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

其次,學生上台表演,心理承受能力得到了一次鍛鍊。就有這樣一個女學生。她平時性格內向,缺乏自信。令人想不到的是,她爭取了這次班會的機會,擔當了班會一舞台劇的主要角色,而且,演出也得到其他同學的好評。

再次,在班會活動中發揮學生的才能。其實班會的雛形很不成熟,內容也顯得有點與班裏同學的特點不相符。但由於學生的積極參與,很多有才能的學生為班會出謀劃策,主動為班會編排節目,從而充實了整個班會的內容,為班會的舉行作好了鋪墊。其中有一個女同學熱心地向我們提出為班會編寫一個舞台劇,結果寫了一個長達21頁劇本,為班會填充上了一份重要的內容,同時也把她的才能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最後,我們深入到學生中間,成為學生的“導師”和“朋友”。學生的很多心聲都向我們傾訴,我們可以盡我們的能力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對待困難,對他們的心理素質提高起到了一定的引導作用。

我們的主題班會主要是針對家長與子女之間的相互理解日漸削減這一現象而提出來的。我們為親子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敲響了警鐘。同時在完成了班會後,我們深深地意識到,學校應該為親子之間的交流多盡一分力。班會中,我們傾聽到了學生的真切心聲,所以,更加堅定了我們搞好這個班會的決心。結果,我們為很多父母提供了機會來聆聽學生的心裏話。我想這在一定程度上拉進了親子間的距離。有一個母親在會後,熱淚滿腔地拉着女兒、原班主任進行更深的對話。這是我們所期待的,我想也是我們學校教育所能所希望做到的。

總之,通過實習的一個多月時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同時也發覺到自己的不足。可以説我們的實習只不過是是我們以後教育工作的一種開端。它對我們以後的學習、工作有着重要的啟發作用。

高中教育心得體會 篇5

我是一名高中生家長,我和廣大家長一樣都期望自己的子女能夠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出人頭地。

寫這篇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是希望能夠相互學習,讓我們更好地培養和教育孩子。現在,將我的感受分享給大家。

一、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

我在許多報紙和雜誌上看到許多家長十分愛他們的孩子,認為對孩子的愛的付出是理所當然,不需要感激和回報的,只要孩子學好知識,其他一切都不重要。因此,常常有新聞報道,某某孩子因為一點小事和父母吵架而離家出走,使其父母心急如焚,四處尋找甚至打電話報警,而孩子卻正在網吧中玩遊戲。

這實在是讓人痛心,但歸根到底,是孩子沒有對父母的感恩意識,對父母給予的關愛,毫無感覺而造成的,所以,我很重視這點。從小,我就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教導和培養,孩子很小時就會在我下班前將地板擦乾淨,並給父母做好菜。

現在平時的雙休日,只要我在家,中午,他就會燒飯給我們吃,當父母過生日時,孩子就要做家務來報答父母,這是我們家默認的規矩,由此,通過勞動,來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有一顆感恩的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

二、讓孩子學會獨立,學習生活技能

現在的孩子就像是温室中的花朵,在長輩親人的呵護下成長,導致許多孩子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毛病,喪失了生活能力,出現越來越多的“啃老族”。我認為,孩子必須要學會獨立生活,因為孩子長大了,終究要一個人生活,不可能一輩子生活在父母身邊,所以,我一直培養孩子的生活技能,從最基本的洗衣服、疊被子,到燒飯做菜,在此期間,我發現只要你肯教他,他就會很感興趣地去學。

現在,我還和孩子有一個約定,那就是在大學聯考結束的暑假中由他來做飯給我們吃,以此來培養他的生活能力和家庭責任感。

三、民主平等,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

很多報紙上經常可以看到父母因缺乏與孩子的溝通而導致的一系列問題,甚至有的還相當嚴重,進入青春期的少年,多少都會出現“逆反心理”,這點,身為一名高中生家長的我深有體會,隨着孩子的不斷成長,個子越來越高,他和你的交流就越來越少,並且現在學習如此緊張,孩子每天上學早出晚歸,回家後吃了晚飯,又回房做作業去了,這時候,我們也不便打擾他學習,相互之間交流的時間少之又少,我們只能找尋時間來了解孩子的情況。

於是,我們選擇了在飯後,大家坐在一起,彼此之間像朋友一樣談談心。這時,我們會把自己的情況和孩子説一下,一起分享。因為交流是對等的,只有通過相互分享才能成功,做為另一方,孩子也會很樂意地將自己的心事告訴我們,由此,既可以讓我們及時瞭解孩子,又可以讓孩子明白父母的辛酸。

四、和孩子一同學習

父母的所作所為會深深地影響到孩子。譬如,我喜愛看戰爭、偵探一類的電視,受我的影響,孩子也特別喜愛,常常,我們母子倆會在空閒時一同坐在沙發中看這類影片。家長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潛移默化,“孟母三遷”,説得也類似於這個道理,只是將重點變成了周圍環境。

很多家長不願意自己的孩子打遊戲、看電視,有時候家長要求孩子一放學就去寫作業,而自己卻守在電視機旁,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我從孩子上國中就開始實行孩子做作業時不看電視的措施,孩子的父親除日常新聞外也基本上不看電視,他看看報紙,或是到公園去散散步,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環境,有利於他學習。

五、積極配合老師的'教學活動

學校中的老師很負責,尤其現在高中的班主任,他們總是辛苦地將孩子在學校中的表現及時地反饋給家長,通過聯繫卡、家訪、家長會等方式進行老師和家長間的溝通,幫助孩子,引導他們進入正常的軌道,我常常定期打電話向班主任瞭解一下最近孩子的情況,便於及時教導孩子。

六、適當鼓勵。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考試對於孩子和家長是最熟悉不過的了,所以面對孩子的考試失利,我會根據他最近的表現情況幫他進行分析,例如:最近做作業時經常走進走出,來來去去的次數變多,由此判斷孩子最近的心思沒有完全放在學習上,雜念太多,於是,我就會告訴他在接下來的時間當中要安下心來,認真學習,減少這些雜念。

對於已經進入高三的孩子,我會每天在他出門時對他説聲加油,或者伸起拳頭給他鼓勵,激勵他努力拼搏!

高中教育心得體會 篇6

九年寒窗終成xx學子,當我提着行李踏入校門的那一刻,心裏湧動着莫名的激動。往日的理想終成現實,xx,我曾在心裏把您召喚。今日我終於可以依偎在您的懷中恬憩。xx,這間充滿靈秀之氣的百年老校已經孕育出一批又一批的國家棟梁。

在縈繞着濃厚文化氣息的校園內,學習是一種幸福。在學前教育中,我們回望了xx的歷史,就像觀看一部電影。故事情節永遠是那麼的高亢那麼的激奮人心。雖然xx的過去我們無法參與,但是xx的未來我們可以共同創造。

嚴格的校紀,獨立式的校園生活可以鍛鍊同學們自強不息的優秀品質。在這裏才是真正的獨立與自理。班級是組成學校的.單位,不同的班有着不同的特點,於是形成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幾天的相處,我們同學之間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在活動中,每個人都是顯得那麼積極。我們設計了本班的班名、班詞、班規還有班歌呢!每一樣都凝聚了同學們的心血,是我們智慧的結晶。

結束了學前教育,接踵而來的就是軍訓了。在依山傍水的國防教育基地給人一種為之一振的感覺。換上一身軍裝,肩上似乎也多了什麼叫團結,什麼叫服從,什麼叫毅力?我們更體會到生活的酸甜苦辣。炎炎夏日,驕陽似火,酷熱難耐但是沒有人願意倒下,沒有人願意放棄人生的挑戰。

迎難而上,開啟新的篇章。畢竟只有啟程,才會到達理想的目的地;只有拼搏,才會獲得輝煌的成就;只有播種,才會有收穫。所以我們滿懷希望地播下種子,灑下辛勤的汗水,最終摘取最豐盛的果實。

學前教育令我們明白要德馨學厚,軍訓令我們自強不息。短短十天的時間教我在迷茫中摸索,在徘徊中堅定,在風雨中成長。

不管未來會是怎樣,只想執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親手編織屬於自己的未來。我彷彿化作一隻雛鷹,在桂山這片藍天下展翅翱翔,經歷風雨挑戰,最終衝向勝利的終點。

高中教育心得體會 篇7

月考結束,班級整體考得很好,但有兩位學生殘卷,且書寫極差,成績自然不理想。於是和家長進行溝通聯繫。第一位家長表示一定配合學校,力爭把孩子的成績提上去。

“老師,您辛苦了!”第二位家長聽完我的描述後不緊不慢地説,“我和孩子爸爸都主張孩子要快樂學習,只要孩子身心健康,這比什麼都重要!……”我越聽越不是滋味,因為家長把快樂理解成放縱。

時代日新月異,再提倡頭懸樑錐刺骨固然不宜,但也不能片面理解新的教育理念。“快樂學習”是在快樂中學習,然後在學習中得到快樂,其目的是學習,絕不是因為追求快樂而放棄學習,因為追求輕鬆而自由散漫地學習,隨意地應付學習。

“快樂學習”要求我們為人師者為人父母者多開動腦筋,儘量讓學習過程變得生動活潑,有趣快樂。幼兒期的女兒非常膽小,穿套頭衫時眼睛要處於一段黑暗,有時會掛到耳朵,有些不舒服,孩子害怕,常常哭鬧。妻子便設計了一個“躲貓”遊戲。媽媽也找來一件套頭衫,先把頭用衣服遮起來,大喊“貓兒”。孩子看不到媽媽,急忙上前去拉遮住媽媽的衣服,媽媽適時地把腦袋從衣衫露出來。女兒一看見媽媽的臉,高興得哈哈大笑。玩了幾次後,媽媽把女兒的套頭衫拿來,套在孩子的頭上,重複上面的遊戲,大喊一聲“貓兒”之後,女兒的腦袋順利穿過衣服。

當孩子把穿衣服當作“躲貓貓”遊戲的時候,對黑暗的恐懼就變成消失了。穿衣服是目的,設計一個快樂遊戲是過程,最終讓孩子樂意穿上衣服,而不是孩子不喜歡穿套頭衫就不穿,換一種鈕釦衫。

學習本身必定是辛苦的,“不經一番寒徹骨,哪來梅花放清香”,“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些流行千年的古語,正是學習的真實寫照,激勵過無數寒門學子不懈奮鬥。我們對先進的教育理念一知半解,結果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稍遇一點困難和挫折,便以新理念為由進行搪塞,常此以往,孩子的惰性必然養成。

同事的兒子即將升入國小,要説沒有壓力那是假的。於是同事開始讓孩子提前識字。同事沒有把識字變成一場霸王硬上弓式的災難,而是設計了一個“警察抓小偷”的遊戲。比如今天學習“火”字,孩子就是警察,“火”就是小偷,孩子耳熟能詳的讀物便是茫茫人海。兒子坐在爸爸的雙膝上,拿出自己已經聽爸爸媽媽讀過千百遍的故事,把裏面所有的“火”字都一一捉拿歸案(即用鉛筆圈出來)。這不僅僅是識字遊戲,更是一種親子活動。這才是真正的快樂學習。

有很多親戚朋友詢問我到底要不要提前讓孩子識字,學英語。我認為,如果是這種快樂學習,那當然是十二分必要了;如果是痛苦不堪生硬僵化的死記硬背,不學為好,因為它會扼殺孩子的學習興趣。

“快樂教育”是在快樂中讓孩子的趣味得到提升,意志得到磨礪,身體得到鍛鍊,從而得到更高的快樂體驗,而不是為了膚淺的快樂放棄教育。周華健《真心英雄》之所以火遍全球華文國度,因為歌裏“不經歷風雨,怎麼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唱出世間普適的真理。

學習就是要付出艱苦的努力,讀書肯定沒有看電視輕鬆,但一旦領略讀書的境界,其愉悦則是難以忘懷的。朱熹《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描述的就是這種沉浸在閲讀中的審美體驗,非電視電影所無法比擬的。學習就得完成功課,完成功課肯定沒有打遊戲上癮。但以我的經驗看,打遊戲帶來的是空虛,而學習獲得的是充實。一旦孩子體驗過這種充實感,他的'快樂是無法言表的。

耐心聽完家長對教育觀點的闡述,我思忖良久,然後緩緩説道:“你的孩子身心健康嗎?”家長自豪地回答:“那當然了!”我字斟句酌地建議:“既然孩子身心健康,我們還是引導孩子努力搞好學業,畢竟學習是一個學生的本分!”家長同意。我找到學生,先讓他閲讀我的前文《“差生”的三大標誌》。學生讀完後,表示一定堅持練字,改善書寫。

堅持一段時間,他的書寫有所長進,考試成績也漸漸提升。據我觀察,孩子在學習語文上明顯有了自信,練字的勁頭越來越大。我時常看見他在課外時間端坐於桌,要麼練字,要麼閲讀。他獲得了學習的愉悦,感受到自我提升的快樂,這才是真正的快樂學習。

高中教育心得體會 篇8

帶着激動、帶着自豪,帶着家長的殷切希望,帶着好理想的憧憬和渴望記得老師們親切的關懷還歷歷在目。來到學校,即使正值炎夏,但是我們也能感覺到新學期開學那種很濃的大家庭的氛圍,到處充滿陽光,充滿希望,在接下來的兩年裏,我們將在這裏書寫生命中最燦爛的一筆。

剛剛入校,學校就精心為我們準備了兩堂課,一堂是入學專題教育,一堂是軍訓。入學專題教育和軍訓都是我們進入高中的必修課,對我們以後三年的學習,生活,乃至工作,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在這短短的入學教育期間,我們要與原本不認識的同學相互認識,並且要做到互幫互助,團結一致,我們要從原本懶懶散散的社會生活中脱離出來,參加嚴格訓練,接受陽光的洗禮,面對種種的考驗。下面,就我本人對此次入學教育和軍訓,談談自己真實的體會。

一、入學專題教育的體會。

入學專題教育內容豐富,幫助我們調試和轉變角色,給我們指明瞭方向,明確了道路,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育我們要認清楚自己的位臵,明確責任、確定重心;其次要找好目標;把握好人生的學習、生活、情感的節奏;告訴我們“經歷才是真正的財富;成長的過程就是探求生命意義的過程;超越就必須做不喜歡做的事情”。

所以,在下一步學習生活中,我將會忘掉過去的角色,重新做自我的定位,帶着嬰兒般探索的眼神,來到廣警去追尋知識,探索生命的意義。

幫助我們認識學校,儘快找到學習方法。校領導給我們介紹了學校改革試點班的辦學理念、教學思路和培養特點,要求我們要明確學習目標,掌握學習方法,增強實戰素養,真正做到“精講多練,注重實戰”。學校老師給我們上的“如何學習高中課程的學習方法”,更加具體的給我們提出了好的學習方法,提高了我們對學習課程的興趣。

二、軍訓的體會。

第一,苦的練習。“憶苦思甜”,一提到軍訓大部分人都可能想到苦,不過對於軍訓過的人來説,這苦是多麼的甜美。“抬頭,挺胸,微收小腹。”站軍姿的動作簡單卻難以及堅持,雖然我們多數都是退伍軍人,但是經過回來地方的放鬆,站軍姿對我們來説也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它考驗的就是得每刻保持高度集中地堅持下去,我們都往往站得兩腿發酸,脖頸發硬,腰桿沒了韌性,全身沒有那塊肌肉不痠痛,但是我們都沒有退縮,都還在堅持,再堅持!因為我們心裏明白,“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許多的苦還要為了團隊的一致。

我們今天在這裏要苦練基本功,磨鍊自己的意志,鍛鍊自己強健的體魄,是為今後的學習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二,多彩的休息。每一段軍訓後,都有十分鐘的休息時間,這十分鐘的精彩能讓我們充足幹勁,在身體和精神上得到最大的放鬆。“來一個;來一個;叫你唱,你就唱,扭扭捏捏不像樣,不像樣。”我覺得拉歌是我們最為瘋狂激烈的活動,我們常常班隊班。聲勢浩大與其中的誘惑,讓我們每個人都不由自主的忘情地扯開自己的嗓門用“豁出去”的聲音嚎出來。

儘管喊得聲音嘶啞喉嚨冒煙也毫無停止之意。像這些激烈的“休息”方式還有接力比賽、打籃球,自我推薦唱歌表演,交流內心等!在精彩的.休息中,同學們通過一個融洽的環境,很快的融入集體中,在軍訓過程中建立起"共患難"的情誼,開始自己又一個人際關係網.我們不僅學會了團結,而且學會了大膽地展現自我。

教官的要求還是很高的,只要大家不努力,他就會批評我們;只要大家動作不規範,他就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示範給我們看。一遍,兩遍,三遍,大家終於找到了默契,都很用心,很團結。經過了這次軍訓,我們學會了更好的生活,學會了更好的團隊精神,學會了自信,學會了奮進;鍛鍊了意志,鍛鍊了身體,鍛鍊了耐心;以健康、瀟灑、精神、自信的姿彩迎接人生中新的一頁。

跬步積千里,滴水匯成河。入學教育雖然只有短暫的七天,但是我們卻獲益良多,收穫彼豐。讓我們明白,“水滴石穿,繩鋸木斷”微小的力量一旦積攢起來,產生的威力可是無比的呀!

當別人享受鍥而不捨的喜悦時,你千萬不要成為功虧一簣的典型。誰笑到最後,誰是最終的勝利者;誰堅持到最後,誰才是真正的英雄,誰才是戰勝了自我的強者。

高中教育心得體會 篇9

幻想,即夢,我們個性飛揚在桂山地上,幻想最後夢的圓滿,最終的實現。

此時的飄渺,未來的閃爍!

十天,足以讓我們自信;

十天,足以讓我們穩重;

十天,足以讓我們憧憬。

鏗鏘的聲音在迴響,震撼的衝擊在震盪。前五天,我們在桂山校內聽講座,本想是些無聊的説話,千篇一律的模式,卻意外地收穫了許多。

忘不了,顏老師在台上説得那般深刻。

爭取主動,堅持1小時,立刻行動。

這些話像股清泉撥來,清醒了正在迷茫的我;像千針刺痛了懶慢的我;在話的背後,我清晰地、深深地認識到自己原來很潦倒,只是失敗地看着人家前進,自己在後退。

我不甘!所以我決心改變,沿着顏老師的話向前伸展。

烈日還在燃燒,那時那刻,我們卻盼望它暫時熄滅!

我們的汗水在滾動,浸濕的衣服,緊緊地貼在皮膚上……我們在忍耐那酷熱的陽光。俗話説,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大概,我們明白,苦味,我們必須品嚐,最後要嚐出滋味來感悟,就是所謂的苦後甘甜。

軍訓生活了4天,雖然感覺好痛苦,但是其中又充滿了意義,又不缺乏快樂。我們用身體和精神去觸摸堅忍的意志和耐力。教官用他們嚴格的訓練和管理,讓我們一睹軍人的生活,他們讓我們明白——服從,絕對服從,完全服從,這鐵一般的`紀律。不僅如此,在那裏,我們學會了如何安排時間,認識效率的重要性。軍訓生活,每一刻彷彿演繹着一堂課。

既然桂山已在我們腳下,那麼我們就該毫不留情地踏着桂山展現自己的才華,在三年裏,要不甘頹廢!

顏老師説過,老師會毫不保留地奉獻,那我們要毫不保留地接受,將其不斷地轉化展現。

九年寒窗終成桂山學子,當我提着行李踏入校門的那一刻,心裏湧動着莫名的激動。往日的理想終成現實,桂山,我曾在心裏把您召喚。今日我終於可以依偎在您的懷中恬憩。桂山,這間充滿靈秀之氣的百年老校已經孕育出一批又一批的國家棟梁。

在縈繞着濃厚文化氣息的校園內,學習是一種幸福。在學前教育中,我們回望了桂山的歷史,就像觀看一部電影。故事情節永遠是那麼的高亢那麼的激奮人心。雖然桂山的過去我們無法參與,但是桂山的未來我們可以共同創造。嚴格的校紀,獨立式的校園生活可以鍛鍊同學們自強不息的優秀品質。在這裏才是真正的獨立與自理。班級是組成學校的單位,不同的班有着不同的特點,於是形成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幾天的相處,我們同學之間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在團康活動中,每個人都是顯得那麼積極。我們設計了本班的班名、班詞、班規還有班歌呢!每一樣都凝聚了同學們的心血,是我們智慧的結晶。

結束了學前教育,接踵而來的就是軍訓了。在依山傍水的國防教育基地給人一種為之一振的感覺。換上一身軍裝,肩上似乎也多了什麼叫團結,什麼叫服從,什麼叫毅力……我們更體會到生活的酸甜苦辣。炎炎夏日,驕陽似火,酷熱難耐但是沒有人願意倒下,沒有人願意放棄人生的挑戰。迎難而上,開啟新的篇章。畢竟只有啟程,才會到達理想的目的地;只有拼搏,才會獲得輝煌的成就;只有播種,才會有收穫。所以我們滿懷希望地播下種子,灑下辛勤的汗水,最終摘取最豐盛的果實。

高中教育心得體會 篇10

有人説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由此説來,我已不知自己有多不堪入目了。當了十多年的老師,經驗增長了一些,但鋭氣與進取心也磨磨的差不多了,有時甚至覺得浸在一堆堆的作業、備課本中都喘不過氣來了,更別提還有頑劣的學生用他的懶惰和不上進觸動敏感的神經。朋友都説,當了幾年老師,你的牢騷是越來越多了,我不禁想,其實不管當初是為何選擇這個職業,既然已走到這一步,何不走得更好一點,更遠一點,更踏實一點呢?雖如此想,但一看到各種厚厚的教育理論專著,還是頗有些發怵,不敢相信自己能啃下來。

這種希望有所改變又畏難的矛盾困擾了我許久,這個暑假參加了這個網絡培訓的學習才為我提高自己打開了一扇窗。

我很喜歡這種學習的方式,自由靈活,無須像以往的學習要有固定的時間和地點,也通過網絡拓寬了交流的領域和範圍,不僅可以和外校,還可以與其他省市的同行、專家們探討疑難。

從學習的內容來説,每一個專題的講座都和我們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有關,既有專家深入淺出的講解,又有名師、優秀教師的示範課,尤其是其中還插入了思考題,在學習時可以有的放矢地去聽課,而不是像往常一樣,光知道叫好,卻不知道好在哪裏。課後的交流也讓我深受啟發,一是覺得有這麼多的同行參與進來,發現自己困惑的問題也讓他們頭疼,終於覺得學習不是一件寂寞和孤軍奮戰的事,二是作為一個經驗不怎麼豐富的教師,我在別人的體會裏也汲取了進步的營養。

從學習的效果來説,我覺得學到的東西也能在教學中迅速地應用起來,改善自己的課堂。比如,蔣老師對課件教學方面很有研究,洋流分佈教學是自然地理教學當中的難點之一。課程標準,它是提出這樣一個要求。就是運用地圖歸納世界洋流分佈的規律,説明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不過,在這部分教學當中,學生學習過程呢認為比較困難。難在什麼地方呢?因為難在洋流分佈太難記。洋流分佈太難記,什麼原因?我認為,主要是學生只在學生過程中,只求知其然,而不求知其所以然。

特別是,不注意與氣壓、風壓的這種空間關係。不注意與海陸分佈之間的空間聯繫。所以,最後導致死記硬背。在本節課的教學的過程中,蔣老師並沒有利用歸納式的這種教學方式,進行洋流分佈規律的教學。主要是考慮知識特點和學生的基礎。

另外,單純從洋流分佈圖來看,就是從洋流分佈的知識來看的話,洋流圖對於我們高一學生來説是比較複雜的。高一學生很難通過圖來歸納出洋流分佈的規律。另外,從學生的基礎來看,高一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他們的'地理空間概念相對是比較薄弱的。所以,在短時間內完成這樣的要求,確實非常困難。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利用的是成因,首先是成因。就是講的大氣運動,並沒有過多強調什麼風海流、密度流、補償流,只是講到風的影響到氣壓在風帶的分佈,然後到洋流分佈的模式,最後到世界洋流分佈這樣一個演繹式的教學過程。就引導學生理解洋流分佈的規律。不過在地方,沒有講洋流成因的知識。實際上只是提到風是推動洋流形成的最主要的原因就可以了。主要是為了通過氣壓在風帶分佈圖來分析洋流的分佈規律。有這實實在在的課例,對教材的的處理不停留在理論的講述上。

其實這次的學習還給了我另一個體會,就是慚愧。當看到別的老師旁徵博引,理論結合實際,侃侃而談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的理論積累是在是淺薄得可憐;當看到別的老師洋洋灑灑的對教材進行評論時,我發現自己的文筆生澀,無法從專業的角度對新教材做出有深度的評價;當別的老師激情萬丈的時候,我有時卻難免會偷偷懶,這一切都讓我十分慚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無論採用哪種方式,無論是哪一個方面,我都認識到學習是終身的職業。

通過這一次的學習,我對新教材有了新的認識,對新的教法也有了新的體會,對一些重點難點內容的處理有一種效法的衝動,在新的學期我一定會對我原來的教學方法做相應的改進,也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高中教育心得體會 篇11

通過這段時間的的培訓學習,使我接觸到了專家學者們的教育新理念,學習了不少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收穫頗多,感觸較深的同時,也認識到了自己教學中的不足,下面就以我過去的教學感受和這次培訓的收穫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轉變教育教學觀念

首先,教學方法觀念的轉變,在教學的主要目的不是讓學生掌握系統的知識,而且使學生具備終生獲取知識的能力。

其次,在教學策略和方法上要轉變自己的觀念。新的教材理念要求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是不可能單純地依靠知識的傳承、講授、灌輸來形成的,必須改變教學策略和改進教學方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把學什麼變成怎麼學,把被動地學轉為主動地去學。

二、身體力行,踐行課程標準

作為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不僅要遵循教育規律,而且要放眼於未來,這樣才能順應教育發展的要求,適應並推進教學的進步,才能在教學實踐中,摸索出一些寶貴的經驗。不斷得學習老教師的教學經驗而且要不停的總結自己的經驗,學會總結與反省,形成自己的風格!

首先,要鑽研教材,去體味新教材的意境,要將情感教學融入課堂,組織好自己的語言,對新教材的理解和對生命科學的熱愛可以通過語言情感的表達而發散,通過在課堂中傳遞和學生產生共鳴,融入教師的情感之中,提升了學生的情感品味和對生命特質的理解,有助於學生美好情感的形成。從而使他們產生美好的`聯想,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增強其參與意識,實現其自身價值。

其次,要把握教材的精髓,教法上應有所改革,新教材圖文並茂,圖片精美,翻開它,令人耳目一新,可將學生帶入一種學習情境。所以在教學中,許多環節應該是以學生為主體,師生共同完成,體現出教師是學習行為的引導者、參與者,這是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的一種現實體現。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參與到課堂中來.

第三,探究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好辦法,新教材要倡導探究式學習方法,為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能力性。教學中從教學實際出發,適時適當地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的能力。

第四、在生物學新課改中轉變師生角色,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由此要進行師生各自角色的轉換。首先教師角色的轉變,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現代的促進者;由教學行為的管理者和執行者,轉變為學習行為的參與者、引導者和開發者。學生角色的轉變,新教材注重學生探究式學習方法的培養和訓練,皆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激發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學生不再是被動式的學習者,而是主動式的學習者、探究者、發現者。

三、不斷反思,不斷進取,與學生同步成長

在教學中不斷思考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努力提高自己的生物水平,來更好地適應現在的生物教學。

通過這次的培訓,使我深刻意識到:自己的知識、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充實,不斷地覺醒,才能適應新課程改改革的發展,才能搞好新課程的教育教學工作。

高中教育心得體會 篇12

近年來,看着一批批的高三學生大學聯考畢業,對高中教育心得體會又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初在高中擔任老師的時候,看到的是學生的成績。一直嘗試用題海戰術來不斷提高學生的成績,對於各別成績不太好的'學生會通過要求學生留下來進行惡補式訓練以求能短時間內快速提升他們的學習成績,每次課堂總是拼命的把重點知識塞入學生大腦,甚至有一些硬性規定學生去背誦並定時抽查以求一些知識重點能牢記在學生頭腦中。

但是這樣一下來,無論看到學生或者是本身自己,都會疲憊和感到有點力不從心。直到看到微博上有説一個學校的學生,自主能動性強,全班30人,有29個被保送,其中只有1個參加大學聯考的,還考上了清華。他們老師説他完全沒有怎麼監督學生學習,都是依賴他們自主學習的。

忽然看到這,對教育心得體會有了奇妙的改變,開始嘗試着吸引學生的興趣去進行學習,開始鼓勵學生們自己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去學習,提高他們的能動性。而因為有這個新的轉變,教育心得體會上可以看到學生們的疲倦開始褪去,在大學聯考緊張氛圍下他們多了幾分從容淡定,因為學校能動性和獨立思考能力提升,他們的成績開始能穩定上升。且因為新引入的競爭機制,更是讓他們隨時都保持着學習的熱情和緊迫感。效果更佳。

高中教育心得體會 篇13

一、家長要重視家庭教育

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最容易模仿家長的言行,只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在校每週五天的教育,老師都是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性格、品行、意志和興趣等等,孩子也易於接受和成長。可是週末的兩天,孩子在家容易受到家長的溺愛,沒有規律的學習和生活,把在學校五天培養出來的好習慣給忘掉了。只有家長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動去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能健康茁壯地成長,才能成長為可以遮風擋雨的參天大樹,才能成為對社會有益的棟樑之才。

二、父母要以身作則

孩子需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這些受父母的影響最大。你讓孩子不亂扔衣服,自己回到家後卻隨手把衣服扔在沙發上,還口口聲聲地讓孩子把衣服整理好,孩子會照你説的做嗎?不讓孩子看電視、上網玩遊戲,可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家長卻目不轉睛的看着放大音量的電視節目或坐在電腦旁忘我地玩着各種遊戲,孩子的'心裏會怎麼想,能感覺到平衡呢?所以,家長要以身作則,要求孩子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最好的方式就是陪着孩子一起寫作業,或者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看看書,讀讀報,輕聲地做些家務,讓孩子感覺到他(她)寫作業時父母也沒有清閒,這樣孩子的心裏會有一種平衡感,也願意寫作業了。

三、加強與孩子的溝通

家長要多與孩子交流和溝通,哪怕再忙,家長也要抽出一定的時間陪孩子一起説説話,聊聊天,給孩子講講故事。家長與孩子的溝通,要注意講究科學方法:首先要善於傾聽。只有傾聽孩子的心裏話,知道孩子想什麼、關注什麼和需要什麼,才能有針對性地給予孩子關心和幫助,也會使以後的溝通變得更加輕鬆。孩子向您訴説高興的事,您應該表示高興;孩子向您訴説不高興的事,您應該讓他盡情地宣泄,並表示同情;當孩子向您訴説您不感興趣的話題,您應該耐着性子聽,表示您關注他的談話內容。這樣,孩子便樂意向您傾訴,父母也可以更多地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四、學會賞識自己的孩子

賞識導致成功,抱怨走向失敗。對孩子要多鼓勵、多讚賞,不斷培養孩子的自信、自強、自尊和自立。賞識是對孩子的愛,如果我們家長都能用愛的眼睛去發現孩子的優點,用正確的方式指出和改正孩子的缺點,“你能行”,“你真棒”,在家長的鼓勵下,許許多多的孩子在快樂中改變,在快樂中成長。不要因為孩子一次考試成績未達到高分就苛責孩子,而要鼓勵他説“考得不錯”、“考得挺好”,幫助孩子分析沒做對或者沒做出來的原因,找到做題的方法,下次遇到這樣的問題就不做束手無策了。賞識孩子會帶給孩子帶來快樂的動力、向上的自信,其奧妙就在於它卸掉了壓在孩子心上自卑的巨石,於是孩子的潛能就象火山一樣爆發了。

五、為孩子創造良了的學習環境

環境很容易改變一個人,尤其是對孩子很言。有人説:孩子的大腦是一片肥沃的土地,不種莊稼就會長出荒草。由此可以看出環境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夫妻恩愛、家庭和睦,才會使孩子感受到愛的存在,家的温暖。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情是任何感情都無法代替的,做父母的要好好珍惜這種親情。和睦的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積極的,向上的,孩子只有生活在充滿愛的家庭裏才會有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才會懂得去愛別人、愛社會。家長要常讀書、常讀報,讓孩子感覺到讀書看報是件很快樂的事情,時間久了,孩子自然就會喜歡學習的。

孩子是父母的唯一,做父母的有責任、有義務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培養好,不侈求孩子將來取得多麼偉大的成就,只願孩子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成長,擁有自信自強的心態,擁有獨立的人格,對學習充滿興趣,對生活充滿熱情,對他人和社會充滿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