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心得體會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作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31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朝花夕拾讀書心得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作文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作文1

翻開《朝花夕拾》,呼吸着濃郁的墨香,品味着字裏行間的年少輕狂,神思似乎也飄向了那個屬於我的快活日子,神仙般地自在和逍遙。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是魯迅先生膾炙人口的著作之一,雖然回憶的是兒時的往事,卻是魯迅先生在風燭殘年所寫下的。是啊,老了、累了,再回味起童年的點點滴滴,心裏還是會有當時的滋味,想必也帶着些許的感動吧。清晨的花朵帶着露珠採下,會顯得更加嬌嫩,到了傍晚才去採摘,雖失去了怒放時的絢麗與芳菲,卻在夕陽映襯下,別有一番風韻。那若有若無的清香則在空氣中瀰漫着,使人浮想聯翩。

魯迅先生出生在一個破落的士大夫家庭,但他的童年生活仍然無比美好與快活。當然快活了,他整日在百草園嬉戲,採摘紫紅的桑葚、覆盆子,品嚐着野果的酸甜,與小蟲為伴,聆聽油蛉的歌唱、蟋蟀的琴聲,在這首大自然的圓舞曲中悄然成長。在這裏,我看到了兒童的天真浪漫和無盡的活力,以及與大自然的和諧相處。到了三味書屋,枯燥乏味似乎成了生活的代名詞。但即使這樣,有一個古怪的先生和許多難懂的功課,也擋不住孩子們折梅、尋蟬蜕的樂趣,壓抑不了孩子童年遊戲的天性。還有《五猖會》、《無常》,描述了魯迅幼時對看戲的渴望與興奮,以及它所帶來的滿足於樂趣。

在這本書裏,作者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語氣講故事,一切都是那麼美好、清新,引起我心中的共鳴,讓人感到無比的親切、温馨。曾幾何時,我也曾擁有過這種無憂無慮的日子,魯迅或者説所有作家的作品,經常會將我們帶回那個快樂的世界。在此,我也十分敬佩魯迅先生,他用那樸實無華的語句,寫出了他炙熱的心靈,他渴望擁抱自然、擁抱生命、擁抱愛與陽光。

不經意間,我們的童年漸行漸遠,只留下一段美好的記憶。於是讀讀《朝花夕拾》,走入魯迅的童年,體會那幸福的味道。不一樣的年代,一樣的快樂!童年,嗬,可真是讓人留戀啊!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作文2

這幾天,我閲讀了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它勾勒了一幅幅令人觸目驚心的封建社會畫面,理性的批判了封建社會的種種不合理制度。回憶起孩童時代發生的往事,把內心深處的情感藴含在文章中,以濃厚的時代氣息來警示社會、諷刺當時的.黑暗社會。其中有一篇《父親的病》,更是讓我回味無窮、不禁拍手叫好。

這篇文章對“名醫”進行了細緻的勾勒,於是,在我們面前便出現了一位唯利是圖、貪圖利益,沒有盡到自己職責的虛偽的“名醫”,他看病時極為不耐煩,待人冷漠無情,病人不適時,還百般推卸責任,致使作者到最末尾時發出了“覺得卻是我對於父親的最大錯誤”的感慨。

是呀!那個時代的人們,心靈都被黑暗所籠罩,他們貪得無厭,為利益矇蔽了雙眼,不擇手段,使很多人都深受其害,魯迅先生就是其中的一個,在父親臨死前,作者眼睜睜看着親人受到煎熬,卻無能為力,使得作者加深了對庸醫的憎恨,同時也加深了對黑暗社會不公的怨恨。

再看看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吧!現實社會中,種種的陰暗面層出不窮。大到一項工程被商家偷工減料,謀取暴利;小到學生寫作業不認真,丟三落四,自欺欺人。我們一定會因為作業寫不好,卻不放在心上,對父母、老師的批評不屑一顧吧?這些事情,如果任其發展,那終會釀成大錯。如果每個孩子都這樣做,那10年以後的社會會是什麼樣子呢?20年以後呢?那與以前的封建社會又有什麼區別呢?所以説,我們對每一件事情都要絕對的認真與負責,幹一件事情,就不要滿腦子的想着偷工減料,那樣最後只有自食其果,悔之晚矣!

在讀了《朝花夕拾》的時候,緊緊的跟隨作者,重新的回味着那黑暗舊社會的點點滴滴。我們要慶幸自己生活在新社會,生長在紅旗下,所以我們更應該以我做起,拋下自己的種種不良行為,共同建設我們的國家,讓明天更加美好。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作文3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青少年時期的回憶錄,從童年到少年到青年,從農村到城鎮,從家庭到社會,從國內到國外,一組組生活畫面,呈現在眼前,有對童年生活的嚮往,有對往昔親友師長的感念,也有對舊勢力、舊文化的嘲諷與抨擊。

對他而言,童年生活是快樂、有趣而自由的;對我而言,讀他的作品也是快樂、有趣而自由的,也許是百草園的趣事讓我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吧,我竟特別的`羨慕那個在百草園胡作非為的孩子。當他牽連不斷地拔起了何首烏時他該多麼快樂啊!當他摘下覆盆子,把它們一個又一個送進嘴裏感受它們的又酸又甜的味道時,又會多麼滿足!當他弄壞泥牆根時,心中也可能會有一些愧疚吧!當他在雪地裏捕鳥,看小鳥一個又一個自投羅網時,心中又會多麼的激動!生活啊!你欠我一個童年的百草園!對他而言,成長過程中,那些曾經温暖過他生命的人,讓他永生難忘,正是這些愛的供養,讓他成為“俯首甘為孺子牛”的人。

閏土的父親有很多捕鳥的技巧,曾讓小小的他大大佩服;大字不識一個的阿長,歷盡千辛萬苦為他買來《山海經》,曾讓苦悶的他感激不已;藤野先生的關愛與呵護讓他在無助中感受到温暖。生命像列車般疾馳而行,讓我們永遠記住那些曾經給與我們點點滴滴的愛的供養的人。對他而言,從舊時代一路走來,生命中充滿了遺憾與無奈,這是那個時代的舊文化帶給他的,他對這些東西進行了無情的抨擊和嘲諷。小小的他多麼盼望早早地去看五猖會,父親卻讓他背《鑑略》;在二十四孝圖一文中,他對愚孝行為進行了無情的嘲諷,對反對白話的行為進行了大膽的詛咒;在《貓·狗·鼠》一文中,對貓的欺軟怕硬表現強烈的憎惡,有力地回擊了“正人君子”們對他的攻擊,千夫所指,橫眉冷對,這是多麼勇敢的精神啊!

逝者如斯,魯迅先生已經離開我們八十多年了,讀文猶見其人,他筆下的往事,如同盛開在文壇的花朵,雖似幻如夢卻永不凋零。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作文4

朝花夕拾,字面意義就是,早上的花晚上拾起,內在含義是朝年的事被暮年回憶。與舊事重提這個名字相比,朝花夕拾更加生動,有趣,魯迅先生稱之為帶露拆花。這是魯迅先生他特意改的名字。

朝花夕拾的前十篇是魯迅童年和少年時的事,以年少時自己的故事為背景,用犀利的文筆批判着封建社會的各種陰暗面。從迂腐的規矩到中醫的無能,最後到24孝的負面,教育的愚昧和見外。中國的封建社會給魯迅留下了一道道傷痕,這也許是魯迅一直站在革命前線的原因之一吧。

先説説迂腐的規矩吧,懂得最多“麻煩”規矩的自然是阿長了,阿長懂得許多過年時的規矩:包括一起牀就説:“恭喜恭喜!”然後再塞上一塊冰冷的福橘……看得出,魯迅從小就對這類規矩表現出反感和討厭。那個時候,魯迅也許會想着改變這個一成不變,死板的世界吧!如果是這樣的話,那父親的`病一定堅定了魯迅的決心。魯迅的父親得病後,換了幾個愚醫輪番“醫治”,魯迅的父親終於不治身亡,於是魯迅下定決心要“醫人”。在魯迅下定決心之後,他從百草堂學到三味書屋。後因特殊原因來到南京,進入了比較開放的雷電學堂,然後陰差陽錯的得到了去日本留學的機會。

在魯迅去仙台留學時,他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導師,他的出現,改變了魯迅的一生。這位導師交給了魯迅很多東西,就像馮卡門與錢學森一樣,他也教會了魯迅很多學習以外的,對待知識的態度,批判別人的勇氣,等等等等。同樣與馮卡門在黑板上寫出再回二字一樣,他——藤野先生在魯迅過世後寫出了《謹憶周樹人君》這篇文章。就這樣,魯迅在這位導師的幫助下,學習了很長時間,直到坐在全是中國人的教室裏觀看一次日俄戰爭的錄像,錄像中,身為間諜的中國人被日軍抓住,然後槍斃。台下的中國人卻高喊着萬歲。這是魯迅明白了,中國現在比起“醫人”,更需要“醫心”。

這是魯迅決定回國,棄醫從文,用言語醫治了新一代中國人的心。而這一切都被記錄在朝花夕拾的十章故事裏。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作文5

現在是全新的二十一世紀,物質基礎好起來了,但是生活中卻總是存在着小悲催:總看到一些同學會,有些已經是老闆,身穿大花衣,脖子總掛條金鍊子,有的還是平凡人等,黝黑的臉上顯出飽經風霜的痛苦,過早地讓開始頭髮微白。在同學會會面的時候,卻入彷彿是來自兩個世界的人而根本沒有同窗過,當老闆的趾高氣揚,而淪為清潔工的同學自認身份卑微的,自然恭恭敬敬,好像時時刻刻低着頭在叫“老爺”。我是初入國中學校的學子,在眾多家長中,就有不少反差如此強烈的人羣,也經常在長輩“金錢論英雄式”的閒聊中得知一些人的'境況,雖然不為我所熟識,但這二等人之反差,尤其容易想象。也許這只是現代人言中的現實和江湖,但在我的眼裏總覺得像有一塊油污布,很不合適地擺放在一個富麗堂皇的居室之中。

沒錯,正是魯迅先生的筆下諸文,教會了我從另一個視角打開我的認知之門。開始讀先生的是關於閏土,他是魯迅年少時的朋友:“深藍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着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地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寫的就是一幅圖,童年之圖!可是多年後,“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説不出話”筆鋒急轉,恍如步入無比悲涼的境地。我比較願意去想象偉大的魯迅先生的無力感,社會何其寵大,而我們只是其中一個會動的軀體,在茫茫大海中,我們只能眼睜睜地看着這一切的發生。

都説我們是時代的開創者,我想,不如我們就勇敢地拿出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有不平就要説出來,不必一定要在大講台,哪怕是近在咫尺的距離,是正能量咱們就可以傳播。人本不分高低善惡,而是靠我們內心的想法改變自己,改變世界。魯迅精神的可貴就在於提醒了世人: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