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心得體會

教師心得隨筆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3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沒少接觸或者看到經典的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也可以是聽課、讀書時所作的記錄。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形式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心得隨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心得隨筆

教師心得隨筆1

幼兒教師隨筆:喜歡做“小老師”的孩子

周宇航是我們班的活躍分子,説他是活躍分子主要是上課的時候屁股老坐不到椅子上,老是翹來翹去的,下課也是動個不停,一點也沒有閒下來的時候。可是他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特別喜歡幫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很喜歡老師叫他做“小老師”,每到我們要請哪個乖的小朋友做“小老師”的時候,周宇航就坐的非常好,把腦袋抬的高高的,小眼睛期盼的盯着你的眼睛,這個時候如果仔細看,還能看見周宇航眼睛裏閃閃的星光,讓你不請他也不行。

請到他做“小老師”時,他就非常高興,一個勁的對別的小朋友説:今天老師請我做小老師,請我做小老師。讓人忍俊不禁。

做“小老師”的時候,他也做的特別認真,別看他年紀小,在我們班級是很小的那種,可是做事情我們還是很放心的。不過,做小老師的時候很乖,但是一到沒請他做小老師的'時候他的好動的個性就又出來了,上課又要晃來晃去,跟他説過好多遍,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要老是動來動去,每次都記住了,可過一會就忘記了。真的得想個好辦法,改改他的這個習慣。

後來,我們想,既然他那麼喜歡做小老師,下次就跟他説如果表現好就請他做,表現不好就不請他做。剛開始,他在小椅子上動個不停的時候我們就提醒他,周宇航,如果上課不乖,坐的不好可就不請你做小老師咯。他沒聽進去,下課了,我們根據幼兒的表現請了一個表現很好的小朋友做小老師,沒請周宇航。這下,周宇航可不開心了,一個勁的問老師怎麼不請我呀。這個時候我們就跟他説“周宇航,你自己説説看上課表現的好不好,有沒有認真聽老師上課,回答問題呀?”周宇航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第二次表現還是不太好,我們還是沒請他,這下週宇航知道我們是來真的了,表現的不好以後就真的不請他做小老師。他就跟我説:“老師,以後我上課認真聽,不亂動了,以後還請我做小老師好不好?”“好啊,如果周宇航以後上課能乖乖的,還請你做小老師。”

那次以後,我們明顯感覺到周宇航上課動來動去的時間少了,比以前好多了。為了表揚他,下課後就請他做了“小老師”。周宇航咧開嘴開心的笑了。

教師心得隨筆2

今年春節,我的第一屆學生雲集金帝大酒店,大宴恩師。當我被簇擁進包廂,還來不及坐定時,一個身材魁梧,大腹便便的“成功性男子”向我“開炮”了:“餘老師,我可是你最不屑的弟子,不知“臭名”至今還有沒有在您腦海中抹去?”我一下懵了,努力回放着還能記得上的名字――當然都是當時學習最優秀的,就是與面前的他對不上號。這時班長才過來解圍:“吳勇,你就不要為難餘老師了,餘老師又沒有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哪能辨出你的變身之術。”

誰能想到過去那個調皮搗蛋、見了書本就頭疼的吳勇現在已是一家跨國公司駐北京辦事處的印刷器械維修專家。國中畢業時由於考分不合格,畢業證都是補考後補發的,哪知如此“沒出息”的他卻對機械感興趣,只要家裏有的家電、機器都被他拆了又裝,裝了又拆,折騰得七零八落。後來,他來到一家建築工地打工,所有的建築用的工程車,吊車、壓路車、剷車、鈎機、起重機他統統會修……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被一家印刷機械公司看中,被聘為售後維修專家,國中畢業的他出道不到,就擁有了父母幾輩子都企望莫及的高級住宅、轎車……這次同學集會的費用全由他贊助。人也許就是奇怪,看其它書就想睡覺的他,一看見與修理機車有關的報刊,眼睛立刻發光。看見英語就頭疼的他,卻不知道怎麼會看那些日本出產的機車的日文説明書。想當初,他都是被當作反面教材:上課不專心,學習不認真,天天上課時都愛鼓搗一些小玩意。

吳勇的經歷不得不讓我這個站了30年講台的教師反思: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教育主管部門是不是該重新制定“產品質量標準”?教師是不是應該重新審視自己的育人模式?當今社會盯着學校的是升學率,盯着學生的是高分數,一葉障目,分數也就成了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試想想無論老師怎樣用心教,學生怎樣盡力學,可是人的能力是有高低的,怎麼可能個個都100分?怎麼要求每個人都是博士?教育是金字塔型,總有人不能到達塔尖。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既然自己的孩子對書本確實非常痛苦,倒不如讓孩子輕鬆一下,由他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將來一樣能憑一技之長來自食其力。如果強逼孩子讀那不感興趣的書,不僅打失了孩子的自信,還與周圍環境形成隔閡,容易走上極端,害人害己,對社會造成危害。

教師心得隨筆3

幼兒教師隨筆:每個孩子都是小老師

過去,我們每天的教學活動內容是通過寫在小黑板上或是以書面形式告訴家長,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幼兒園學的什麼,回到家再幫助幼兒進行回憶複習,這種狀況幼兒完全是處於一種被動狀態,幼兒始終處於被檢查的狀態。久而久之,讓幼兒感覺即使在幼兒園沒有學好也不要緊,回家家長還會幫我學的。這樣如果形成習慣,幼兒就會養成對學習持無所謂的態度。為此,我們在工作中與家長共同研究了新的辦法:那就是啟發鼓勵孩子回到家裏當一名小老師,由孩子來向家長講解在幼兒園所學的東西,家長還可以故意提一些問題,來考驗孩子的反應能力,和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能力。我們還通過讓幼兒討論:怎樣做一名合格的小老師,把家長教會。孩子們通過討論,得出了當好合格老師,首先自己得先把要教給家長的知識學會,才能教會家長。

通過近三個學期的實驗,孩子們都有了進步,能回家當小老師的幼兒,由原來的不足五分之一,到現在有四分之三的幼兒都能回家把當天所學的知識教給家長。我們還對合格的小老師進行了表彰,強化了幼兒當一名小老師的願望。孩子們在課堂上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比原來有了很大的進步。同時幼兒在各方面都有了新的表現。促進了幼兒各方面的發展。

1、提高了幼兒的自信心

每一個孩子都有閃光點,當孩子有了點滴的成績時,我們都給予表揚鼓勵,幫助幼兒建立自信心,讓他們知道:無論做什麼事情,我能行!我是最棒的!所以,孩子們在課堂上,敢於舉手,大膽發言,敢於講明自己的想法,即使講錯了,也要明明白白。回家把家長教會了,孩子們有了非常高的成就感。

2、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通過幼兒積極地回答問題和回家給家長上課,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幼兒剛開始時,回答問題語言不完整,經常是説一半,掉一半,語言表達不清楚。現在,由於每天回到家要給家長講在幼兒園學的東西,孩子們有了很多講話的機會,鍛鍊了幼兒的講話能力,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提高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

通過我們的啟發引導,提高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幼兒知道要想回家教會家長,就要在幼兒園把該學的東西學會。所以,孩子們在學習時,都非常認真、自覺。課後,有的小朋友忘了,也能主動問問老師或是其他的小朋友,直到學會。還有的小朋友,把在家裏或者其它地方學到的東西帶到幼兒園來,教給小朋友。如:鑫鑫小朋友,把自己創造的“拍着籃球跳動,讓球從跨下跳到身後,然後轉身再接着拍球”的方法教給小朋友。又如在班裏的團體球操排練過程中,小朋友主動加入到動作的編排中來,主動展示自己創造的拍球花樣。

4、改善了家園之間的關係。

家園默契的配合,使孩子們有了很大的進步,有的家長反應,過去孩子回家很少説在幼兒園的情況,現在也能給我們説了,孩子的説話能力有明顯的進步。我們老師感覺到了孩子們一雙雙求知的眼神,所以也加倍的工作,鑽研新的適合孩子的教學方法,與家長一起共同教育好我們的孩子。

教師心得隨筆4

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認真履行教育孩子的職責。

孩子是家庭的期望,是祖國的未來,許多家長把培養下一代看得比自我的發展還要重要。我在教育孩子方面堅持樹立以下理念:一是樹立為國教子的理念。孩子不僅僅是父母的、家庭的,更是國家的,社會的,家長有義務把孩子培養成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作為母親我認真履行家長的職責,對孩子做到:放手不撒手,關愛不溺愛,使孩子品學兼優,全面發展。二是樹立德育為先的理念。引導孩子尊敬教師,孝敬長輩,尊人者,人尊之,學會尊重別人,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聰明的父母首先應當培養孩子尊重他人的良好習慣。“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幫忙別人就是幫忙自我,父母不能不讓孩子擁有幫忙他人的好習慣。當我發現兒子善於關心幫忙別人時我的內心也感到十分高興,學校也以此授予他“感動學校人物”的稱號,因為他此時正在儲蓄做人。在現代社會,如果不會與人合作,知識再多也枉然;父母有職責教孩子與他人合作的習慣。在學習上小組內合作,在課下他們辦板報的合作,在《經典誦讀》節目中他與同學們配合默契,也是愉快的'合作。還要培養孩子富有職責心的習慣,對自我負責,對自我的學習、生活、做事等負責。對他人、對班級負責(班級中學校文化建設,美化環境等等),對他人委託的事,對他人的關心、幫忙,對家庭負責,對家中分配的任務(打掃衞生之類),對家中人員負責,對社會負責。

教師心得隨筆5

三位數乘兩位數這一單元有這樣幾個知識點:一、兩位數乘一位數、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二、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三、速度、時間、路程三個量之間的關係;四、積的變化規律;五、估算。這五個知識點在教材的編排上是分兩塊(口算和筆算)逐步呈現的。在解讀教材的過程中,我發現這幾個知識點教材在編排上前後聯繫緊密,特別是速度、時間、路程三個量的關係與積的變化規律兩個知識點雖然教材上安排了集中教學的例題,但在這之前有過多次滲透。

考慮到教材編排上的特點及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時我沒有按照教材安排的次序依次教學,而是對教學內容進行了局部整合:

一、速度、時間、路程三者之間的關係的整合教學:

1、口算這一節,過去已經多次接觸,本班大部分學生都已經熟練掌握,兩課時的教學時間過於充裕;另外,為了更充分地利用主題圖的資源,我將速度、時間、路程的概念及速度的表示法提前教學,並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第一次初步滲透三個量之間的關係。

2、筆算教學置於具體的`問題情境中,利用學生熟悉的交通工具的速度為媒介,引出筆算內容,學生自主探索筆算方法後,重新審視問題,對比問題,從而發現共同點:速度×時間=路程。至此,教材上還沒有出現這三者之間的關係。

二、積的變化規律,早在三年級時,教材上曾見過類似規律的探索,但當時學生的發現只限於表面現象的觀察,由於沒有明確的引導,學生的思考不能得以深入,這可能就是初次接觸。本單元在教學這一內容之前,教材上安排了兩道有關練習。練習之初,放手讓學生自我發現,但效果不盡人意,為了能解決這個問題,我利用照樣子寫一寫的形式,讓學生先寫後説,兩次練習後,學生雖然還沒有形成完成的知識塊,但有不少學生已經會用自己的發現去解決新的問題。

面對教材提供的資源,重新整合教材進行教學,我感到這樣處理有一些好處:

一、節省了教學時間,增大的課堂教學容量,本單元教材上安排了9課時的教學時間,可進行整合後,如今我只用了7課時就基本完成了這一單元的教學任務,省下的時間就可以對一些內容進行深入拓展:比如,速算是一個學生非常感興趣的內容,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教學中我就另外安排了一節課進行速算規律的探索。

二、利於學生系統的掌握知識,教材編排本身就已經考慮到這一因素:系統呈現知識,但在具體的單元內,為了體現知識的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特點,有些知識點在編排上系統性不太強,教學起來總感到知識間是一塊一塊的呈現的,但進行整合後,不少知識點都融合在一起,形成密不可分的知識鏈。

三、利於瞭解學生“原生態”的思維情況,孩子雖小,但班上總有一些孩子學習習慣特別好,每天都能提前預習新的內容,這樣一來,課堂上每教學一個新的內容,這些學生就成了老師的代言人,課堂也容易從教師講滑向優生講,不利於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可對教學內容整合後,每一個學生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每當出現問題,只有自己想辦法解決,雖然這一過程相當困難,但這確實是學生自己的智慧,值得肯定。當學生們自己發現積的變化規律並用非常準確的數學語言概括: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或縮小几倍,積也跟着擴大或縮小几倍,此時學生的興奮是發自內心的。

不過,這樣處理後,也讓我感到一絲遺憾:沒有完整的課堂教學,感悟不深。比如,教學積的變化規律,由於提前孕伏,這節內容是分段進行,當到達教材安排的內容時,大部分學生已基本掌握了這些內容,新授課也就沒了“新”的感覺,只是讓學生利用發現的規律解決問題而已。本來我想在這課上有所創新,看來今年是沒有希望了。

教師心得隨筆6

今日的午餐欣欣又沒有吃完。這個有些頑皮又有些固執的小朋友,在我的再三勸説後仍是不願意吃飯。看着他的眼圈越來越紅,我也有些內疚,也許剛剛開學讓孩子快速適應幼兒園的生活還是有一些難度的。不能説服他,轉兒我只能説服自我對孩子多寬容一些。這樣想了以後,我笑着對他説“笑一笑”,他卻眼睛含着淚水對我説:“我心理有點不開心,笑不出來。”想來也是剛剛被批評的孩子讓他立刻破涕微笑還是有些難度。

這時,我看到活動室牆壁上“小青蛙”與“瘌蛤蟆”的圖片,想以此吸引他的注意,分散他悲傷的情緒。“你看哪隻是小青蛙?”我點着瘌蛤蟆和小青蛙的圖片。“綠色的是小青蛙”他回答的很乾脆。“哦,對呀,你是怎樣明白的呢?是不是因為小青蛙穿的是綠衣服?”我想這樣問,孩子對青蛙和瘌蛤蟆在顏色上就能有所區分。可是,他卻盯着我認真的對我説:“小青蛙是不穿衣服的'。”我想他可能不理解我的意思,為了讓他青蛙與瘌蛤蟆膚色的不一樣,我又説:“你看小青蛙穿的是綠衣服,瘌蛤蟆穿的是灰色的衣服對嗎?”“不是的,小青蛙是不穿衣服的,所有的小動物都是不穿衣服的!”他信心滿滿的對我説。

由此,我想到平日裏,我們上課的時候總是生怕孩子不理解自我的意思或是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我們總是在説一些善意的謊言或者説是善意的比喻。今日,上課是小青蛙我就説小青蛙是穿綠色衣服的幫忙孩子認識它的外表特徵,改天活動上小鴨子,我又説小鴨子是穿黃色衣服的,小兔子穿着一件白衣服……

經過這件小事,讓我明白在生活中與孩子交流要堅持相互之間的平等,教師説話時要以大人的態度對待他們,異常是介紹一些動物的時候更要以科學的語言來描述,僅有這樣孩子們才不會把一些簡單的科學現象搞混淆。

教師心得隨筆7

從畢業至今以參加工作接近一年了,在這段時間裏對教師教學工作有深刻體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即教師個人素質和教學過程中需要的改進。首先對於教師個人素質應做到一下幾點:

一、具備創新觀念與創新思想 教育的本質是培養人的社會屬性,教育的價值在於促進人的發展和社會統一,這就是新的教育觀。創新教師教育觀的基本內涵包括:轉變以教師為中心、以傳授知識為主要目的的傳統教育觀,形成以培養學生能力為主要教學目標的新教育觀;改變嚴守紀律死氣沉沉的課堂氛圍,營造主動探索、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鼓勵創新性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要敢於打破常規,激發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慾望;尊重學生個性,善於發現和保護學生的創新意識,使每個學生都能發揮自身潛能;建立新型師生關係,尊重學生人格,以寬容、保護、積極的態度對待學生;注重實踐,打破封閉式教學。傳統教育中之所以出現高分低能的現象,就是教師思想上重知識輕實踐造成的。

一個大學物理教師不會修簡單的收音機就是一例。要把教學活動延伸到相關聯的現實生活中去,改變封閉的教學形式,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親身感受具體而豐富的客觀世界,從而激發其好奇心和求知慾,使其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二、具備較高的業務素質。要實施創新教育理念,創新型教師必須具備以下幾種業務素質:(1)有豐富的知識結構,這是教師發揮創造性的基本保證。(2)有較高的管理藝術。

管理包括兩方面,一是班級的整體管理,二是針對每個學生的個別指導。(3)有豐富的情感。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誦,熱情洋溢的讚賞以及在與學生接觸時的儀態、表情和舉止所表現出的積極情感能隨時地激發、調動學生的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因“親其師而信其教”,變苦學為樂學,單純的知識傳授變成了雙向的情感交流,使教者亦樂、學者亦樂。

三、具有敬業精神能否成為一個好教師,首先在於有無敬業精神,是否喈歎這項職業。

要有“捧着一顆心來,不代辦根草去”精神,陶行知先生獻身教育無怨無悔,關鍵在於有一種精神。從一個人心理角度看這是一種自我超越的境界。我們每個人都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心理層次,培養教師的敬業精神,弘揚好的風氣,鼓勵教師為神聖的教育事業奉獻自己,會使每個人通過自我的修養,約束本我的不正當慾念,達到超我的境界。倘若不抓住教師敬業精神的培養,素質教育就可能是空中樓閣,只有培養出良好的教師敬業精神才能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因此,欲興事,先興人,鑄造愛崗敬業的高尚形象,並努力提供一切所必需的條件,使每個教師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有了這個基礎,教師的教育觀、質量關、人生觀等就比較容易調整到位,跟上時代的步伐,他們才會自覺地站到素質教育的前列,成為合格教師。

四、力求成功教育成功教育認為,教育面向的是人,培養的是社會需要的人。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潛能,都有成功的願望和需要。通過教育,每個學生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成功,取得發展。成功教育強調,通過教育的改善,促使學生獲得多方面的成功,激發其形成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內部學習動力機制,自我開發潛能,成為學習的成功者,從額為其成為社會的成功者做好基礎素質的準備。成功教育既有改革教育目標的`意義,又有改革教育方法的意義。改革教育目標的意義在於:教育的本職任務、教師的本職任務原本就應該為社會培養成功者,使每一個學生在各個方面都能得到主動發展。成功教育把激發、形成學生的內部學習動力機制作為培養目標,強調為學生修身發展的長遠需要服務。改革教育方法的意義在於:改變傳統的外壓式的強制教育,通過教師創造成功機會,學生主動參與的活動方式,使學生產生成功體驗,改變消極的自我概念,主動內化教育要求,自我開發內在潛能,主動發展個性。

在提高自身素質上狠下功夫,最後是錘鍊師德師風,造就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教學技能及改進方面應重點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更新教育觀念,增強責任心。教師不能抱着傳統的教學觀念,“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教聖 賢書”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融合學校的辦學目標,辦學理念,打造我們自己的品牌特色,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素質水平。同時我們在工作中,又要做到盡職、盡責、盡心,隨時借鑑新的教學方法為我所用, 做到它山之石可以攻心。力求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

(二)、對課堂教學行為的重新認識與思考。課堂是教師教學生命力的所在地,也是學生智慧的發源地之一。 1、要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傳統意義上的課堂,就是教師講,學生聽,老師很少審視自己的教學是否引起了學生的興趣,也不夠關注學生的參與度是否與自己有關, 當學生出現與教學不一致的行為時,只是一味埋怨學生,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是否適應了學生心理特點,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優秀教師之所以優秀,其特點之一,就是每節課後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不 斷改進教學,以增加課堂教學魅力,達到及時調控學生的情緒,引導學 生積極參加課堂教學目的,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2、要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和時間 學生獲取知識的結果,遠遠比不上他獲取結果的過程重要。讓學生在學習上有所發現,有所體驗,重要的前提是給予他在學習和研究 知識的過程中主動思考與積極探索的時間與空間,這樣,他的體驗才是幸福而美滿的。 3、要學會欣賞學生 教師要在教學中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現代教育觀念,給每個學生提 供思考、創造、表現及獲得成功體驗的機會,做到這一點,教師要學會欣賞每一位學生,發現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學生在教師的關注中,不僅會喜歡老師,喜歡上課,產生融洽和諧的師生情感,還會在課堂上積 極表現,快樂愉快地學習。

(三)、注重備課過程,關注學生體驗,提高課堂效果 課堂是我們教師的主陣地。在“重過程,重體驗,重探究”的理念 指導下,如何改進課堂,提高教學效率,是我們每個老師都在思考與探 索的。備課時,我們應該棄傳統備課中那種單維的,嚴密的,封閉 的,主觀的線性教學設計,更努力追求一種多維的、靈活的、開放的、 動態的“彈性”預測,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要求。講課時,教師自己首 先投入激情,才能調動學生的激情,才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討論、 主動思考問題。

(四)、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和動力。 高爾基曾經 説過: “只有滿懷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懷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 並實現自己的意志。”組織這次培訓就是一面很好的旗幟,在思想、行 動和實踐工作上給了我們切實的指導和鼓勵。一切工作都需要實踐來證明,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説空話。 在教學過 程中教師不作傳聲筒,不作教學的機械重複者,而應在平時教學活動中積極研究教法,主動開展教學研究,要勇於把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理 念應用於教學實踐中,使教學理論能更好地服務於教學實踐,從而形成個性化的教學風格,使每節課都有創意,使學生始終保持高度的熱情,這樣才能實現有效教學。當然教學理論也在實踐中得到不斷完善和發展。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我收穫很多,同時也感到責任很大。我深刻認識到:教師是教學活動的指導者,也是教學方法的探索者,更是教育活動的創造者,只有不斷超越自我,才能實現自身持續發展,才能適應高教育的要求。

教師心得隨筆8

跨學科教師培訓,是在新教育形式下的一次嘗試,這種嘗試的價值不僅讓我們提高了自身的素養,開闊了教師的眼界,更為重要的是蝴蝶扇動的雙翅所有可能帶來的對教育的探索和變革的風暴。

踏入講台已經1年多了,但橫亙在眼前的一道坎,讓自己有點迷茫,自身素質的侷限我想是最重要的,但本次研修讓我的眼前一亮,真有醍醐灌頂的感覺,雖然研修的時間很短,教授們的講座也只是讓我們見到了冰山的一角,但僅僅是這一角已足以讓我們在清晨醒來時不再朦朧這雙眼了。

這次培訓讓我徹底明白在現有的條件下,葆有一份良知的必要性,不是説我們沒有良知,而是我們應該無條件的對學生付出我們的愛,雖然在現在的社會條件下,我們都有着極大的職業倦怠,但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的所要堅持的信條應該就是對我們的教育寄予我們最大的希望,提高學生的素質在我們教師,而改變教師要從改變想法開始,高教授説“在教育的門牆上,不懂哲學者莫入。”

我想我們之所以倦怠有時是我們不能辯證的來看我們的世界,不能辯證的來看我們所從事的職業,“震驚是從哲學開始的”,我想本次研修的第一筆我應該從哲學開始!

無論我們如何倦怠,但生活總在繼續,我們常説:痛苦也是一天,快樂也是一天。但這句話我們不能消極的來看待,楊存昌教授的“美感、美學與人生境界”讓我們找到了答案,他説:“在詩意關係中生活的人,過得是詩意的生活!”是呀,雖然我們在教學中總會遇到一些不懂事的孩子,但老師最幸福的事情,不是和一羣不懂事的孩子在一起嗎?不懂事的階段不正是我們人生當中最絢爛的時期嗎?他們的不諳世事、不遵循社會的桎梏,不正是我們教育者所要追求的嗎?

恍然!

所以請拿出我們的微笑,讓我們微笑這對待那些不懂事的孩子,“一個人的微笑是反射陽光最和諧的'時候啊”!

陽光與雨露不是我們教育的全部,佘瑞琴教授説過:在愛的基礎上,對這些學生也要有我們的要求,但這種要求一定要循序漸進!對他們的要求一步到位,他們會有壓力的,在教學中我們講究全體性原則,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要區別對待氣質和性格不同的學生,寬容的對待每一個學生。要找到學生的長處,選擇他們的發展方向,因為發展決定教育!而如何讓學生髮展,這個命題在曾教授看來,我們要善於調動學生的內部動機,要運用適當的方法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激發他們的潛能;也要調動學生的外部動機,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轉化為內部動機。

撥雲見日不是短時間能夠實現的,但這次研修正如潘慶玉教授所出示的那張圖那樣,我們在烏雲的縫隙間看到了星星和月亮!

教師心得隨筆9

關於閲讀區建立的重要性,我似乎已經不用多説了。越來越多的老師意識到幼兒早期閲讀的重要性,絕大多數幼兒園都會有閲讀區,供小朋友們閲讀。然而,在幼兒園小班的閲讀區中,存在着許多問題,許多幼兒園特別是小班的閲讀區形同虛設。老師因為懼怕孩子把書撕壞,所以乾脆不發給孩子書,除了幼兒的教材以外,不讓孩子接觸圖畫書。有的幼兒園雖然為孩子配了書,可是僅限於讓老師拿着,給孩子講,孩子沒有操作的機會。筆者調查了幾家幼兒園,不同程度地存在這樣的問題。

其實,我園也曾經出現過類似的問題,一個學期下來,小班發下去的圖書要麼像新書一樣,沒有發揮它的作用,要麼就被小朋友撕成一頁一頁,不能看了。以至於圖書在小班變成了一種擺設。

對於小班來講,圖書區的管理是個非常重要的工作,作為老師,我們要從哪幾方面入手,培養孩子的`閲讀能力,讓我們的圖書最大程度地發揮它的作用?這是目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首先,我認為圖書區的建立要遵循幾個原則,如便於孩子取放,購買圖書時選擇孩子感興趣並對孩子有教育意義的圖書,如繪本。在閲讀區佈置漂亮的環境,讓孩子從喜歡環境開始喜歡閲讀區,另外,如果有條件,可以放一些輕音樂,孩子會喜歡的。

我們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必須讓孩子接觸圖書。如果孩子沒有接觸圖書的機會,那麼良好的早期閲讀習慣便如紙上談兵,無從談起。那種把圖書束之高閣的作法無疑是不可取的。

也許有的老師會説:圖書買來是看的,幼兒書的價格不菲,小班孩子還不懂事,讓他們撕掉了多可惜啊!還不如等他們大了,懂事了再讓他們看。是啊,等他們長大了,撕書的機率是少一些了,可是,小班時期接觸圖書的機會也失掉了,書與孩子閲讀習慣的養成來比,哪個更重要?相信老師們的心中都有答案。

接下來,重要的環節就是閲讀環節的管理,老師在其中扮演關鍵的角色。教師示範孩子們取書方法,翻頁的方法時,動作要規範,要輕,讓孩子在感官上感受到對圖書要愛護。

當然,小班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較弱,撕書在小班是常常發生的事。小班寶寶為什麼會撕書呢?原因有幾下幾點:

一是孩子的敏感期。三歲左右的孩子,手的肌肉正在慢慢發展,孩子會喜歡做一些手工,撕紙是孩子們喜歡做的工作。老師可以在美工區準備紙讓幼兒撕。這樣可以降低孩子撕書的概率。

二是圖書資源不夠。在圖書資源比較少的情況下,孩子因爭搶而導致圖書損壞的現象時有發生。再次,不會保護圖書,如翻頁不注意,扔書等不良習慣。最後,模仿別的小朋友。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看到有的孩子撕書,他們就會跟着學。

因此,作為老師,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防止孩子撕書:

首先,教給孩子正確閲讀的方法,從取書、翻書、閲讀、收書,都養成良好的習慣,這能有效防止孩子撕書。

其次,滿足孩子手部肌肉發展需要,在手工區投放材料讓孩子自由撕折。但是要儘量避免把舊書撕掉讓孩子撕着玩。

再次,發現有損壞書的現象要及時做出反映,不能視而不見。在幼兒規則養成中有一條重要的理論:破窗理論。即,當一個孩子違規而沒有被制止,孩子違規的行為會越來越多,相反,如果馬上制止,就會有效扼制不利的影響。因此,老師看到孩子撕書時,首先要制止。並和撕書的孩子一起把圖書復原。這樣做聽起來很麻煩,但對幼兒良好閲讀習慣的培養卻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讓孩子從小建立良好的閲讀習慣是我們的責任,小班閲讀區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我們不可忽視小班的閲讀區,創造一切條件給小班幼兒閲讀提供機會,理智地管理,使閲讀區發揮它應有的作用,使孩子從小養成閲讀的良好習慣!

教師心得隨筆10

幼兒園教育隨筆:小老師

我班調皮大王吳豔楠每逢操作活動不是在教室裏跑來跑去的就是跟其他的小朋友逗,不管如何教育都無濟於事。

一次遊戲活動,我發現她正在有聲有色的扮演着老師這個角色,便靈機一動走了過去説:“吳老師,你在上課啊?”她不好意思的點了點頭。我接着又説:“吳老師,我有事去了你就來教小朋友好嗎?” 她又不好意思的點了點頭。於是我走到活動室後面坐了下來,悄悄的觀察着她。只見她帶着小朋友們玩“變變變”的遊戲,剛開始小朋友們還聽她的話,可一會兒活動室裏就亂了起來,有的小朋友在講話,有的小朋友這兒跑跑那兒竄竄……活動室裏亂成一團。吳豔楠臉漲得通紅,生氣的説:“不許吵了!不許吵了!”可孩子們玩的正開心沒有孩子聽她的話。我見時機成熟就走了出來示意孩子們停止吵鬧,繼續玩遊戲。我悄悄的.問吳豔楠:“做小老師開嗎?”她想都沒想就説:“不開心,他們不聽我的話!”我又問道:“你平時上課聽老師的話了嗎?”她被我問的不好意思了,小聲的説:“沒有,我以後不這樣了。”我説:“咱們拉勾,以後你做一個好孩子好嗎?”她使勁的點了點頭。

由這件事我體會到:有時在教育幼兒的過程中也需要“角色反串”,它能增進相互間的理解、信任與尊重,使教育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師心得隨筆11

20xx年11月9日,我參加了江安縣的幼兒園教師賽課觀摩。通過現場觀摩,我感觸良多。希望我能夠學以致用,將自己的活動也打造的有聲有色。

本次活動,比賽的老師們集思廣益,運用各種小材料讓幼兒在遊戲中得到學習發展,同時也收穫了快樂。在我以前的教學活動中,我一直糾結到底是帶有目的性的活動重要還是尊重幼兒的天性,讓他們自由玩耍重要。經過這次學習我不在糾結,我明白了玩和學習並不衝突。相反兩者之間可以很好地融合。在玩中學習並不是空談,而是需要老師更加用心的發現去創造。這也跟平時的.基本以及經驗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同時更多的將主動權教給孩子,讓孩子作為活動的主人,而不是一昧的老師牽着孩子走,讓孩子做這個做那個。一次活動,我們制定的目標只是一個計劃,並不能限制幼兒什麼,不能因為幼兒的思想偏離了本身制定計劃目標而去橫加干擾,如果是孩子的奇思妙想,那我們為什麼不可以就近讓幼兒發散思維呢?將自己原本的計劃以後上也是可以的。在我看來,阻斷幼兒的想象按着固有的思維模式這樣的活動,並不符合當代的教育,應該解放幼兒的天性,讓他們自由創造。老師的作用只是一個引導,而不是方向。

教師心得隨筆12

寬容,就是寬恕容忍,指能容納異已和理解與願望不符的事物。是一個人對社會對人生所抱有的進取的生活態度。是一種做人的品質,也是一種美德。所以,家長必須讓孩子學會寬容,那麼,如何讓家長學會寬容呢?

1、寬容在社會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記得小時候,爺爺曾教我古代的一首詩:“千里捎書為一牆,讓它幾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怎樣不見秦始皇?”講的就是寬容平息鄰里糾紛的故事——故事,張家與李家是鄰居,一天為佔用一堵牆而吵得不可開交,一向鬧到知府衙門。知府大人一時也難斷此案。張家主人想把自我有嫡親在京城朝廷做大官,便修書一封,求嫡親幫忙打官司。而這位嫡親素來“性寬”,寫了這首詩作為回信。張家主人頓時醒悟,採取了“寬容”態度。於是,一場民事糾紛和平解決了。

2、能寬容的'人實際上“棋高一着”,並非膽怯懦弱。《史記》中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更是世人皆知。藺相大智大勇,功勛卓著。但為了不至於“內耗”,對廉頗一而再、再而三地忍讓。廉頗獲悉真相後,十分內疚,親自到藺相如門上請罪並感歎道:“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此例正是藺相如的寬容避免了內訌,換來了友誼,維護了國家的利益。這就是用故事教育孩子。

3、作為一種做人的品質,寬容也是我們偉在的中華民族諸多優秀品質中一個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且千百年來源遠流長,發揚光大。然而,在今日的現實生活中,有些年齡的父母時常對自我的孩子灌輸“不能吃一點虧”的思想觀念。有的家長臨送孩子上幼兒園前,叮囑孩子最多的是,不能被人欺侮,誰打你一下,你必須還誰一下。有的家長見孩子用手打架“吃虧”,便教孩子用腳踢,用牙咬,總之不能“吃虧”。有的家長見自我的孩子“吃了虧”。(其實,孩子間正常的打鬧,遊戲,打一下,碰一下又會厲害到哪裏呢)便心如刀絞,非拉着孩子去找對方家長討個説法不可;我還目睹過一次“雙方不相讓,上陣父子兵”的場面,一個公園裏,兩個孩子為爭打一個鞦韆相持不下,各不相讓。這引起雙方父母大動肝火,相互指責、怒斥,不就為玩一個鞦韆嗎?不玩有怎樣呢?而雙方父母見孩子發生爭執,不但不好言勸開,反而“隨行就市”地加入紛爭的行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這樣的行為會給正在成長過程中的孩子的心靈留下什麼樣的人格烙印呢無非是“寧可我負人,不可人負我”罷了。這樣會使孩子再成長的道路上吃大虧。

所以,愛孩子就要為孩子的長遠做打算。孩子終歸有一天要長大,要離開父母獨立應對生活的。而當今與未來的社會是為生存激烈競爭的社會,若要讓孩子能在社會上立足,就絕不應教他在一時一事上與人錙銖必較,寸利必爭。相反,應培養其具有寬廣的胸懷,能容的度量。力求寬容謙讓,而力戒心偏性狹,貪圖小利。古人云:有容乃大,無欲則剛,至大至剛,何所不克這話説得多麼深刻而富含人生指導意義。作為目光遠大的父母,僅有把孩子培養、塑造成“至大”“至剛”的人,才會使其成為真正的強者,才能最終使其在激烈的生存競爭風浪中站穩腳跟。

教師心得隨筆13

培養孩子良好的閲讀習慣。書籍是人類提高的階梯,閲讀是開啟孩子智慧的金鑰匙。高明的父母都會讓孩子擁有愛讀書的習慣,為孩子多訂一些報刊雜誌,父母能夠陪着孩子進行讀書,能夠探討書中某一問題,發表不一樣的看法,這樣為孩子營造了一種閲讀的氛圍。

培養孩子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首先教育孩子愛每一科教師,喜歡教師,才能喜歡教師所教的課,相反牴觸教師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效率,課堂上進取認真的態度及搞好課堂學習的關鍵。要利用各種感官讓孩子的聽、説、看、思、議、想相結合,進取投入全部情感,養成認真學習的習慣。經常鼓勵孩子敢於張課堂上大膽發言,應對當今就業應聘中面試帶來的壓力對孩子進行教育,讓孩子明白鍛鍊自我的重要性,應放手大膽地展示自我,這樣不但鍛鍊了膽量,也使孩子的思維越來越敏捷。還要鼓勵孩子張課堂上敢於和善於提問的習慣。學問才能學好,愛因斯坦曾説:“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讓孩子在課堂上多一些思考才有問題。注意力不集中是導致孩子課堂學習效率低的頭號因素,要向課堂要質量,讓孩子明白時間就是生命,贏得時間才能贏得成功。家長多與孩子溝通,及時進行疏通、引導,舉一些名人成功,讓孩子確定目標,增強學習動力,端正學習態度,逐步克服上課易走神的不良習慣。家長配合教師加強學習方法與策略的指導,教會孩子養成上課認真聽講,讓孩子學會方法,才是最關鍵,亦如古人所説,養成複習的習慣,分類整合,學會合理安排時間的習慣;督促孩子養成整理回顧和學習資料和筆記的習慣。

培養孩子健康的心態習慣。作為父母應千方百計地促使孩子養成進取上進的心態和習慣,讓孩子從小養成自信的習慣,自信是成功者的'特質,只要擁有自信,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記得我兒子8歲時參加全縣書畫賽時,開始練累,他想放棄失去信心,我及時給予鼓勵幫忙,使他重新找到自信,才得以順利參賽並獲獎,至到此刻我時常鼓動他,讓他對自我充滿自信,勇於應對所遇到困難,堅強的毅力能夠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險峯,能夠使人從亂石堆中找出寶石,必須要磨鍊孩子意志堅強的習慣,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難免遇到挫折和困難,要教育孩子敢於應對,放手挑戰,多動腦筋,想辦法,最終讓他會明白:辦法總比困難多,從而讓孩子在挑戰中找到自信。

培養孩子良好的衞生飲食習慣和良好作息習慣。一個孩子的成長,成才離不開個人和勤奮努力,更離不開教師的關愛,也離不開家庭的支持幫忙,期望我們做家長的今後要着眼於孩子的提高,多關心孩子的學習與生活,促進其健康成長,還要正視孩子存在的問題,給予他們有力的扶持,多與教師溝通,加強對孩子的監護,這是我們至今的職責,職責重於泰山。

教師心得隨筆14

當今中學生是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會獨立自強,有自己的目標,會去用自己的努力去達到自己的目標,堅強的一代人。同時,現今的中學生也正處青春期,面對激烈的競爭,他們不僅要學習各科知識,而且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以適應當下的形勢和環境。這一階段的學生也最容易心理出問題。作為老師我們不僅應該教學生如何學習,還應該瞭解學生心理髮展的特點,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質和健全的人格。

我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有些學生由於種種原因,心理上形成了不健康的因素,甚至個別學生還發生了自殘的現象,嚴重影響了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如果學校,家庭不加以正確的引導,很容易使其性格偏激,產生不良的後果。是什麼原因使學生在心理上產生不健康的因素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當下是應試教育,學生學業繁忙,競爭激烈,這是學生不健康心理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家長們都望子成龍,這種迫切的願望使學生心理負擔加重。各種考試,使學生處於一種緊張的狀態。每天超負荷的學習強度使學生精神緊張,心情壓抑。

二、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固有的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自尊心、成人感日見增加,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喜歡獨立思考。有些青少年過分強調自我,惟我獨尊,對於老師家長善意的批評、幫助不願接受。有意反其道而行之,他們經常用反抗的行為來表達自己的能力和價值。長此以往,就會養成偏激固執的不良心態。加之社會經驗不足,認識上容易產生片面性,看問題易偏激,喜歡鑽牛角尖,固執己見,容易走向極端。

三、脆弱、孤獨的封閉心理。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優越。而他們的父母因忙於事業,大多無暇顧及他們,有些孩子就會形成內向孤僻的性格,不願與老師同學談心裏話,把自己的心理封閉起來。這些孩子在優越的環境中長大,從未吃過苦、受過挫折,在日常的學業或生活中如果碰到不順心的事,心中的苦悶沒辦法得到排解,就會處於焦慮、抑鬱狀態。這種脆弱封閉的心理承受不了挫折,一旦遇事就會驚惶失措,甚至精神崩潰。

四、今年我校新生很多都是農村學生,一部分家長文化層次低、觀念陳舊,只單純注重子女的學習成績,不關心成績之外的東西,更不明確自己孩子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實際狀況,無法準確地為子女的成才設計出切合實際的奮鬥目標。而這些青少年往往自尊心、虛榮心很強,但卻不能正確地維護自己的尊嚴,而把教育者的勸説、批評、告誡看成是“管、卡、壓”,看成是對自己自尊心的損傷。因而把自己放在教育者的對立面上,出現了在口頭上加以回駁,在行動上反其道而行之的逆反心理。

學生正處於青春期,對他們的教育,比起其它階段的教育更具有特殊的意義。在這個時期,正確而及時地對他們進行教育,教他們學習如何做人,懂得如何做人。中學時期是中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時期,因此,我們要做好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我認為應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主動獲得新知識,並在認識發展中得到輕鬆、愉悦的成功的情感體驗,從而促進學生的社會化成長。我們要樹立現代教育觀念,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教育的整體範疇,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由傳統的支配者、控制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和指導者,由重智育培養轉變為德、智、體、美、勞並重的綜合素質培養。

二、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既要充當知識的傳授者也要當好學生的心理輔導者。我們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要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理論知識與技能,按照青少年成長的心理特徵,既要發展學生的智力因素,又要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三、要和學生交朋友,進行傾心談話。有經驗的老師,經常通過與學生的促膝談心,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學生的心理或思想問題。談話可以最親切、最直接地瞭解學生的心理狀況,還可以察言觀色、隨機應變,獲得或發現學生心理的一些重要信息。心理學研究表明,談話過程實際上是交談雙方之間的一種交往與認識過程。談話雙方的心理特徵、態度、期望、動機、知覺、情緒和行為等對談話的效果有一定的影響。

四、是用無限的愛心感化學生,促使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熱愛學生是形成教育藝術的基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對愛撫情感的渴求是每一個青少年學生的心理需要。老師只有把愛的情感投射到學生的心田,師生間才能產生心心相印的體驗,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藝術之樹只有植根在愛的土壤裏,才能結出豐碩的果實。

五、學校應設法為家長創造條件,進行不定期的理論輔導和專題講座。今年我校新生很多都是農村學生,農村一部分家長文化層次低、觀念陳舊,只單純注重子女的學習成績,不關心成績之外的東西,更不明確自己孩子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實際狀況,無法準確地為子女的成才設計出切合實際的奮鬥目標。對此,學校應設法為家長創造條件,進行不定期的理論輔導和專題講座,在條件容許時邀請教育專業教師和心理學教師為這些家長進行指導和培訓,還可以舉行家長會、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討論會,引導和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努力改善家庭育人環境,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而家長要學會以良好的行為、正確的方式、和諧的氣氛去影響子女,為子女的身心健康成長創造温馨和諧的家庭氛圍。

總之,重視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實現教育的全面發展的基礎,學生的全面發展離不開社會、家庭、學校的同心協作、互相支持和共同進步。我們教師要努力營造良好的家庭、學校育人環境,轉變教育觀念,以學生為主體,才能實現青少年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教師心得隨筆15

抽屜、牀鋪亂作一團,學習上得過且過,體育鍛煉能偷懶就偷懶,遇到一點不如意的事情就推卸責任、尋死覓活……有這些毛病的孩子真的挺不少,或許因為成績還不錯,就一白遮百醜的被忽略了,或許因為有的家長秉着一種我的孩子我只要他快樂就行了的教育理念而視若罔聞。

一個連自己生活起居都不能合理規劃的孩子,一個對自己的學業未來都不在乎的孩子,一個對自己身體健康都不重視的孩子,一個連自己生命都不珍重的孩子……以後面對人生路上的種種誘惑、困惑、挫折又如何平穩度過?何談快樂?畢竟他不能一直成長在我們的庇護之下,用發展的眼光去看,他終究要去面對社會、面對生活。那麼作為家長、作為班主任老師,我們到底要培養怎樣的孩子?

《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指出學生髮展核心素養就是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藴、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其中責任擔當這一素養對今後人生的走向有着至關重要的影響。

培養孩子的責任與擔當更是家庭教育重中之重,畢竟在學業上走到金字塔尖的人是少數,但每一個人都要承擔起自己、家庭、社會的責任。認識到了責任擔當的重要性,我們就要好好考慮一下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擔當。

責任——始於承擔家務。如果説責任感是“知”,有擔當是“行”,那麼有責任擔當就是知行合一。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我們都聽説過“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這句話,它指的是更重視基礎教育,更多關注孩子。有些家長誤解了苦與樂的概念,以為孩子要嬌生慣養,不能受委屈,所以儘可能滿足孩子的要求。有些父母或者長輩包攬一切家務,不捨得讓孩子分擔,甚至直接説“做飯、洗衣、打掃衞生都不是你的事,你的任務就是學習”。久而久之,孩子失去了作為家庭一員應該承擔責任的意識,慢慢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他人感受的思維方式。一個只考慮索取而不考慮義務和責任的人,長大後如何能夠獲得需要的資源?

哈佛大學曾做過一項長達二十多年的跟蹤研究,這個跟蹤研究的結果有點驚人——愛做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做家務的孩子相比,成年後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為1:10。看到這個數據,我們該明白不讓孩子做家務到底是不是為孩子好了?

讓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不要覺得他還小,在父母眼裏,孩子多大都還是個孩子。有分擔才有分享,今天若有過多的不忍,明天就有太多的無奈。在家庭中就知道主動分擔責任的孩子,才會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責任擔當——走向健康人生的基石。無論我們對孩子的未來有何種願景,一定都會期待他們擁有健康和快樂。那麼,一個人健康的標準是什麼?僅僅是沒病嗎?健康不止是身體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面去評估心理健康情況:悦納自我、悦納他人,這是人際關係層面;樂於工作、接受改變,這是人與環境層面;主動協調情緒、擁有健康人格,這是人的內部層面;智力正常、行為符合年齡特徵,這是外顯層面。責任擔當就體現在從內在人格到生活表現、人際關係處理與人生目標定位上,可以説是身體健康的動力源,也是心理健康的奠基石。

《我是演説家》這檔節目中,馬丁有一段關於責任的演講:我也問過自己,責任是什麼?責任是家長在孩子陷入迷途時的無私守護;責任是你的家庭和你的'愛人面臨困難時的勇敢擔當;責任還是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面臨危難時的挺身而出。責任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我一直堅信,如果一個人,不願意對小家負責,他也就無法對大家負責,根本不可能對國家負責。

作為父母老師要培養孩子的責任與擔當意識,不僅要讓他們着眼於當下做好小事,還要學會着眼於未來有追求,去謀劃,付出心力,為自己的美好未來負責。首先,積極歸因,多賞識孩子。比如在學習心理指導中,將個人考試失敗歸因於努力不夠等不穩定的、可控的因素,就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其次,強調知行合一。比如面對晚上熬夜、早上賴牀、愛玩手機等問題時,我們可以採用“協商、行動、評估”三步走,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從而形成擔當意識。最後,要培養孩子直面現實,進行抗挫修煉。正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沒有痛苦就沒有成長,孩子也應當勇敢面對成長中的各種歷練,學會化解各種危機,這樣才能更好的走向美好的人生。

“老師,你跟他説,他現在根本不聽我説,説得多了還甩臉色,他就聽老師的。”希望以後這樣的電話可以變成“老師,你説我們該想個什麼辦法一起來解決這個事情呢?”家校合力才是對孩子最智慧的教育,培養一個有責任擔當的孩子是家庭和學校共同的責任。但孩子的健康成長卻關係着千家萬户的幸福,更關係着中華民族的未來和希望,讓我們期待家庭、學校、社會形成合力,共築孩子們擁有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