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心得體會

國小教師讀書心得【推薦】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04W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教師讀書心得,歡迎閲讀與收藏。

國小教師讀書心得【推薦】

國小教師讀書心得1

對於走向教育工作者的我,魏書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談》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啟發,讓我瞭解到作為一名教師,有良好的教育素質是很重要的,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瞭解他們所需要的,瞭解他們的愛好和才能,瞭解他們的個性特徵,瞭解他們的精神世界。但是,良好的教育方法對於教育學生也是很重要的。當我接觸了這本書後,心中發出深深的感歎:魏書生老師不是一個一般的教育家,他異乎尋常的迷上教育,立志獻身這一崇高事業,有一種忘我精神,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也不是一般教育家所能做好的。他把自己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世界觀等方面的內容,以及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宗教學等學科的知識,有意識地,不斷地滲透到學生中去,從而使他的`教改遠遠超出了語文教改的範疇。那麼,他又是如何改變他們、轉化他們的呢?他的教育方法又有什麼特色呢?

教師這個職業是需要耐心的職業,沒有耐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師的。學生有時候做錯了事情,老師可能會平心靜氣地指導他,但是有些時候,學生一錯再錯,老師的脾氣也沒有那麼好商量了,畢竟,老師也是一個平常人,也會有發脾氣的時候,儘管努力剋制不好的情緒,但想到自己教育了學生這麼多,而學生還是犯同樣的錯誤,心中的怒氣就難以平息了。而魏書生老師就做到了避免發脾氣,即使是在批評學生,他也不是厲聲惡語。儘管有時要發脾氣,但也都在他選的一位控制自己發怒的學生提醒下壓下去了,他用切實有效的方法剋制了人人都可能犯的發火和極大的耐心與學生進溝通,在與學生的交流中,他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提出“我們需要怎樣”、“我們怎樣做能更好”、“我們必須堅信我們會做好的”等等,讓學生感覺到老師不是在訓斥他,而是在幫助他,他是老師的助手。

教師這個職業是需要愛心的職業,沒有愛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師的。魏書生愛自己,愛家人,愛他人,尤其是愛學生。魏書生愛學生,尤其是愛那些差生。魏書生認為差生最不容易。每天課聽不懂,還要硬着頭皮聽,不懂裝懂,裝模作樣,天天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因此給他們一些關愛和耐心,幫助他們進步也應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國小教師讀書心得2

寒假裏,我拜讀了李先生的《做的老師》這本書。它是由教育家李鎮西老師所著,是李老師25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粹,這本書全方位地闡述了李老師日常工作方方面面的教育教學理念與實踐。在這裏,李老師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與教育情感融為一體。讀了這本書,讓人不禁為之讚歎、折服!它讓我明白了許多鮮明的教育觀點,也有許多心靈感觸。

在《做的老師》這本書中,李老師對教育的那份執着,對學生的摯愛讓人感動。他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他對學生付出的是滿腔的愛心。他不僅是學生的老師,更是學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為如此,他贏得了教育引導的主動權,同時也贏得了學生對他的尊重。讀了這本書,我深深地體會到要想成為一個優秀教師,必須具備童心、愛心和耐心。

李老師提出教育者是否擁有一顆童心,對教育至關重要。教師的童心意味着擁有兒童般的興趣,教師的職業要求我們應該在任何方面都與學生有着共同的興趣愛好,多一種與學生共同的興趣愛好,你便多了一條通往學生心靈深處的途徑。當學生髮現老師和自己變得“一樣大”時,他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把老師當作朋友。當老師撕下成人的面具,在與學生嬉笑遊戲時,學生也會對老師油然而生親切之情,而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點。當我們懷着李老師所説的用童心理解童心時,我們就能夠發現學生的可愛。即使學生做錯了事也是如此,因為孩子們總是懷着善良而美好的動機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總是懷着渴望得到周圍人的讚揚、理解的心理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或許會好心辦壞事,但當我們用童心去衡量時,就會變得平易近人,會讓學生覺得你親近。童心決定着童心,我們教育者的童心,是我們當好教師的必不可少的“精神軟件”。

沒有愛,便沒有教育。李老師説“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以談起”。“愛”是李鎮西老師永恆的教育理念,也是深深打動我的.一個重要原因。他始終如一和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他可以和孩子一起過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學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師愛”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間。李老師告訴我們,當學生犯錯時,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心平氣和地瞭解學生犯錯的原因,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本書讓我對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愛,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着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愛,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愛,不只是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身體,而是要“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學生的精神世界”。只要我們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像李老師那樣真心愛學生,把愛融化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上,只要我們的心和學生的心緊緊地貼在一起,對那些讓自己頭疼的學生像李老師那樣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在教育上遇到的每一個難題——班集體建設、“後進生”轉化、早戀、作弊等,都當作科研課題來對待,把每一個“難教兒童”(這是蘇霍姆林斯基對“後進生”的稱謂)都當作研究對象。這就需要我們還要有耐心,耐心也是教師不可缺少的素質。特別是在教育學生的時候,如果沒有耐心根本無法產生理想的效果。李老師教育學生非常有耐心,他從來都是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想問題。特別是對一些問題諸多的學生,更應該有耐心,教育是需要過程的,欲速則不達。像李老師那樣有了耐心再加上科學的方法,才能把學生教育好。《做的老師》這本書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事例表達了李老師的育人思想,他為我們指明瞭教育教學的方向,使我們的心態變得平靜了,教育也從容了。

在讀《做的教師》這本書的過程中,我還有一個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李老師無論多忙,每天都要進行的“五個一工程”:上好一堂語文課,找一個學生談心或書面交流,思考一個教育問題或社會問題,讀書不少於一萬字,寫一篇教育日記。這麼優秀的習慣真的讓我們欣賞和佩服。在我們看來,這需要何等的毅力啊!可是他卻把這樣艱鉅的工作看成是自己的“需要”,而這種需要已經變成了習慣,就像每天需要刷牙、洗臉的習慣。這一切的一切,李老師做得有滋有味,樂在其中,實在讓人佩服!上好一堂語文課,找一個學生談心倒還容易,因為作為教師每天都會上課,批改作業並與學生接觸。只要我們精心備課,就可以提高每節課的教學水平,至少在原有基礎上有長進;要認真解決學生的問題就必須瞭解學生,找學生談話,教育幫助學生。而後三個“一”,即讀一萬字的書、思考一個教育問題和寫一篇教育日記要每天堅持的話,是要有頑強毅力的。魯迅先生説過:“時間像海綿裏的水,只要肯去擠,總是有的。”其實,不是有沒有時間的問題,是我們願不願意去擠的問題。有時,我們太浮躁,不能安心地進行教育教學工作;有時,我們太拖拉,總是把今天的事拖到了明天。如果我們每天擠時間爭取多讀些書,每天進步一點點,就像李老師那樣努力“做的自己”,不斷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如果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們就會向“的教師”靠攏。這樣我們就可以越來越好,成為自己心中的教師。許多年以後,我們雖然不會都成為名家,但是我們一定會桃李滿天下!

讀了《做的教師》這本書,我的耳邊時時迴盪着這樣的聲音——永遠不要對你的學生揚起你的拳頭;永遠不要用刻薄的語言對你的學生説話;寧可讓學生欺騙十次,也不要冤枉學生一次;無論你的教育遇到了多麼大的困難,都千萬不要對學生説“你是不可救藥的”。讀這本書會讓我們尋找到做教師的幸福感,會讓我們學會如何科學民主地管理班級,努力走進學生的心靈。希望有一天,我們都可以説:教師,讓我的生活如此精彩。

國小教師讀書心得3

教師不是神,愛情婚姻、子女家庭、經濟收入、名譽地位等種種人生瑣事必然會影響自己的情緒。當心情不好時,很容易將內心的煩躁投射到學生身上,語言不檢點,甚至動手施暴,打碎了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使學生感到緊張、委屈、怨恨,給學生造成負面影響,造成學生對社會的不信任,甚至可以影響學生的一生。做人有做人的準則,幹工作要求具備起碼的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如果説對教師有什麼特別的要求,我認為,比“學高為師,德高為範更重要,還是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的價值和意義的深刻認識和堅定信念,這是21世紀教師素質的最重要的方面。在個人和社會之間,體制和人性之間,國情和人情之間,傳統和現代之間尋找一種張力,教師就會用自己柔弱的雙肩儘量抵擋一下來自四面八方的擠壓,給學生騰出儘量多一點的自由空間和時間,讓每一位學生得到最大的發展空間。因此,教師必須時刻牢記自己肩負的社會和歷史責任,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修養,自覺維護教師職業道德,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廉潔從教、精心育人、團結協作、勇於創新。在教師之間,師生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形成互相尊重、互相愛護、善於交流、及時溝通的氛圍,也是保持教師心理健康的必要環境。教師是人類的靈魂工程師。教師職業道德素質高低,直接關係億萬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水平,刻苦鑽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和科研水平。

有人把教師比作紅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這是對教師的崇高評價和美好讚譽。世人給教師帶上了如此美麗的”花環“,我們更應當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為這頂”花環“增添光彩。作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是要熱愛教育事業,只有充滿了對教師職業的無限熱愛,才會在教育崗位上兢兢業業,無私奉獻;同時,作為一名教師,應該熱愛學生。每一個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愛,師愛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學生感覺到教師的温暖,產生愉快的情緒,激發學習的興趣,感受到別人對他的希望,集體對他的信任,從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再次,教師要處處事事嚴格要求自己,敢於正視自己,解剖自己。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給學生樹立好的榜樣,凡是要求學生不做的事,自己堅決不做,以免給學生留下壞的印象,言傳身教比單純説教有效百倍;另外,教師還應具備刻苦鑽研,嚴謹治學的態度,要有活到老,教到老,學到老的進取精神,孜孜不倦地吸收新鮮知識來充實自己,以適應時代進步需要。在市場經濟、影視文化、網絡浪潮的背景下,教師必須要經常的讀書學習。學校是讀書的場所,是書籍的王國,真正的教師必定是一個讀書愛好者。教師的讀書習慣會影響學生。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世界,培養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燈,這些都取決於教師。不管教師讀書難的理由有千萬條,但每個教師自己應該清楚,作為教師,必須要堅持讀書。

有人説快樂是一種選擇,有的人快樂,有的人痛苦,在於一念之差。教師職業給我們帶來的.體驗是苦是樂呢?這就必須考察這一行業在物質和精神上給廣大教師帶來的滿足程度。從物質收入角度看,在我國,目前這一職業尚不盡人意,工資在總體上處於中、低收入之間。當然我們也看到,教師的待遇正在不斷改善。近幾年來,隨着教師工資收入、政治地位、社會地位的提高,職業穩定性的優勢愈顯突出,”清貧“不再是教師的代名詞。從精神滿足這一角度看,教師職業具有明顯的優勢,職業生活的情感性在當今利來利往的商品社會中已成為教師行當的另一大優勢。教師職業有其苦,但更多的是樂:機智應變,巧引善導之樂;啟愚化頑,學子轉化之樂;弟子情操,慰師謝教之樂;桃李八方,來鴻千里之樂……我們當教師的,不僅僅在奉獻,在孩子們中間,我們同樣在汲取,在更新,在昇華,親眼看到學生一天天茁壯成長,就會由衷高興,產生一種強烈的幸福感,這種職業的成就感是其他職業無法比擬的。

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充電,不斷的補充新知識,才能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努力提高自己教育教學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以奉獻精神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對待本職工作。做到愛崗、敬業、團結、向上。我們相信,只要我們教師”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每一位得到發展的學生都會給社會更大的貢獻,會使社會的前進的步伐走得更快,最終隨着水漲船高,教師的待遇和地位會有更大改善,盡職盡責的教師一定會贏得社會的豐厚回報。

目前,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新的形式對中國小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於教師來説應具備全面的素質教育發展,才能培養出適應21世紀需要的社會主義新人。現代社會在帶給人們物質文明的同時也給人們的心理帶來了沉重的負荷。教師,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更作為培育下一代的言傳身教者,他們的心理健康,是培養下一代息息相關的大事

國小教師讀書心得4

閒暇時,我拜讀了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受益匪淺。其中“教給兒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一建議給我印象深刻。

盧梭的“寓教於樂”總讓 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快樂,在快樂中學習呢?縱觀今天揹負着“升重點,考大學”沉重包袱。孩子們,他們哪還有心思去玩,哪裏還有 時間去樂呀!

“一個人在求學時代最寶貴的財富就是大量自由支配的時間”,雖然減負已不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但我們仍能聽到許多學生埋怨學習的聲音,細問起來才知道,原來,在每天做完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後,回家還得完成家長的若干作業。鄰居家的小男孩,放學回家後就很少出門活動,就連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關在小房間裏做媽媽佈置的什麼《江蘇正卷》、《課外補充閲讀題》等習題集,碰到難題(特別是些聯繫生活談感受的題目)必過來問我,細看一下整本習題集,無非是些常見的題目,好些題目與學校統一的練習冊雷同,甚至一模一樣,而真正能開發智力的題目寥寥無幾,孩子就在這樣每天練了又練的習題中荒廢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時光。“最寶貴的財富”也在不知不覺中浪費了。

每想到這兒,初為人母的我都會發誓將來要讓自己的女兒從繁重的“家庭作業”中解放出來,我會和她做遊戲,看她畫畫,欣賞她唱歌跳舞,引導她讀書明理,帶着她去看路邊藝人奇妙的手藝……帶着她認識大自然,認識社會學習在學校中看不到學不到的知識。

在社會要求學校給學生減負的'同時,我們也呼籲各位家長給孩子減負。現在正是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紀,正是他們好動好玩的年紀,如果每一位家長都能正確對待他們稚嫩的問題,欣賞他們童趣十足的舉動,多給他們“最寶貴的財富”,我相信每個童年在記憶中都會是五彩繽紛的。

國小教師讀書心得5

讀一本好書,是與偉人的精神交流;讀一本好書,是為心靈尋找生長的沃土;讀一本好書,是充實靈魂的必然需要。我喜歡讀書,並在讀書中享受着快樂。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讓我感受頗深:

一、“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只有二十四小時”

有時候,我常常感覺時間不夠用,想讀書卻感覺抽不出時間。蘇霍姆林斯基在第二條“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只有二十四小時”中給了我很好的幫助。是的,時間總是會有的。只要合理的安排時間,並且有一顆迫切讀書學習的心,我們就會有足夠的時間和動力去讀書。

二、“興趣的意義何在”

一直以來,不少學生缺乏對學習的興趣,而且常常被貼上不愛學習的標籤。任老師如何苦口婆心,都沒有什麼改變。蘇霍姆林斯基的第二十一條建議“興趣的意義何在”,給了我很好的啟示。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孩子們就會自己迫切的想去學。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要比質問孩子為什麼不愛學要好得多。

那麼,如何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呢?其實,問題不在孩子,而在老師。首先,老師應該提高自己的個人魅力。讓孩子喜歡你,願意聽你説。孩子就很有可能,因為喜歡這位老師,而喜歡這門學科。其次,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就好像看一場節目,演員如果毫無變化沒有表情,那麼觀眾當然就不願繼續往下看了。沒有任何孩子,願意端坐不動地聽別人在台上作報告的。

得到這個啟示後,我很快就運用到了我的課堂教學中。在執教一年級下冊《識字四》這一課時,我根據課文內容,製作了畫面生動的課件。當孩子們看到“飛舞的蝴蝶”“爬來爬去的蜘蛛”“游來游去的蝌蚪”時,一下子就被課堂內容深深吸引。然後,我用動畫的形式,將形聲字的形旁和聲旁,分開然後合攏,讓孩子們直觀地感受到了形聲字的規律,也體會到了學習漢字的樂趣,課堂效果非常好。我想,其實孩子們的興趣是可以培養出來的。只要老師用心去準備,去設計你的課堂。那麼,一個充滿趣味的課堂,就能夠給孩子們帶來無限的興趣。

三、學會積累經驗

剛剛參加工作這幾年,常感覺自己有些力不從心。這與個人經驗是有緊密聯繫的。蘇霍姆林斯基在第四十三條建議“怎樣學習別的教師的經驗”。這一點上,讓我受益良多。他指出,如果你發現絕大多數學生練習本里的作業都完成的很好,那麼就是個明顯的徵兆:在這個班裏可以學到許多東西。學生的練習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鏡子。而學習別人的經驗,也並不是把所有的東西按部就班。要先深入瞭解自己的班級情況,根據自身特點去研究管理自己班級的最合適的方式。教學水平的提高,就要靠勤學勤問,刻苦鑽研了。

在執教一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的《吃的學問多》這一課時,我感受頗深。看起來很簡單的內容,但要引導孩子們自己去發現去學習正確的行為習慣,就需要老師提高教學的“藝術”了。我一邊自己鑽研,一邊請教有經驗的老師們,虛心求教,努力探索。最終,取得了“區優質課二等獎”的好成績。

我校自20xx年開始,就啟動了“1+N”計劃。這個活動,給我們青年老師帶來了很多可貴的幫助。使我們能在一個温暖的團隊氛圍中,學習和積累豐富的經驗,快樂迅速的成長。給我的職業成長的道路點亮了一盞明燈。

四、教師腦力勞動素養決定着學生的腦力勞動的素養

在課堂上,學生對問題是如何思考的,如何掌握新教材的,這裏面儘管學生有其自身的動機所在,但教師的引導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學生的勞動素養乃是教師的勞動素養的一面鏡子。”教師想要在課堂上看出學生的腦力勞動如何並適時地進行引導,必須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學生的身上,而要想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學生是如何思考上,就必須對所教的教材有深厚的瞭解,必須掌握足夠多的知識。“教師在自己的關於教材的思考上使用的精力越少,則學生的腦力勞動的效率越高。”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才有精力去顧及學生,才會根據學生的腦力勞動情況而隨時自己將要採取的措施。

五、關於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的問題

儘管國小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但我們必須要關注他們抽象思維的發展,因為抽象思維是學生認識世界、開拓眼界,持續發展的一條必以之道。有些學生在低年級學習比較好,而到了高年級學習卻落後了,“這正是由於沒有藉助抽象思維來發展他的頭腦所造成的可悲後果。”“要使學生識記和保持在記憶裏的東西越多,就越有必要進行概括性的研究,使學生通過思考和推理而脱離開具體的東西。”要想使學生脱離開這具體的東西,必須建立在對事物、事實和現象深入理解的基礎上,沒有理解的識記和在此基礎上的概括對兒童來説都是有害的。

閲讀優秀書籍是最好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為我們提供的又一重要教誨。他説:“我堅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從讀一本好書開始的。”“自己對自己談話,訴諸自己的良心,這才是真正的自我教育。只有那從人類的道德財富中給自己找到榜樣的人,只有那希望從這些財富中為自己的心靈吸取最寶貴的東西的人,才能達到思想和生活的崇高境界。我以為,只有當每一個青年都找到一本在他的一生中留下很深的痕跡的書時,才算達到了教育目的。”“書籍對少年來説,並不是真理的倉庫,而是內心體驗的源泉。”其實,不僅僅是少年,所有的人都會在閲讀書籍中找到無限的快樂。讓我們閲讀並快樂着!

國小教師讀書心得6

小時候,手捧連環畫、小人書的日子,實在是難得,幾乎可以算是一種奢侈。於是,在屈指可數的有書相伴的日子裏,讀得是那樣津津有味、廢寢忘食;而在沒有書相伴的日子裏,便一遍一遍地憧憬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擁有連環畫、小人書……

伴着這樣的憧憬,我走進了師範,走進了圖書館,走進了書的海洋---穿過後花園,穿過行政樓,走進頂樓的圖書館與書相伴,是我記憶裏最感幸福的事。

現在回想起來,師範的三年,算是我讀書人生的真正起點!從那時起,開始接觸名著,開始閲讀中外小説。懵懵懂懂地讀《紅樓夢》,興致勃勃地聽潘禾櫻老師的講座,喜、怒、哀、樂,無一不被書中的情節所感染;一遍一遍地讀《老人與海》,一次一次地被震撼,於震撼中牢牢地記住了老人的話:“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決不可以被打倒。”每每翻開冰心的《談生命》,反覆唸叨着這樣幾句話:“生命是一條小溪,他的使命是奔向大海,旅途中有歡樂也有挫折……”於是再次抬頭看天空時,一切陰霾都已經在不經意間散去。

書,伴我走過一天又一天,一季又一季。心情愉悦時讀,失意沮喪時讀,成功時讀,失敗時讀……讀《三個火槍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平凡的世界》、《圍城》,讀瓊瑤、張愛玲,讀顧城、舒婷……

師範三年,置身於書的海洋,融入進書的天地,因為有書相伴,倍感幸福!

走上講台,是在一所小小的完小,沒有圖書館,遠離了書店,生活似乎迴歸到小時候,於是,日子裏再一次充盈着對書的憧憬。自考,給了我靜下心來再一次“啃”專業書的機會,《教育心理學》、《現代教育技術》、《國小班主任》……工作之餘,一次次地手捧,一遍遍地“咀嚼”,迎來的是一次次順利地通過考試。

又是三年,投身於“啃”書,醉心於實踐,因為有書相伴,平凡中不乏精彩!

不知不覺,書,已經成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有書相伴的“教育旅途”中,更多同行、名家的書籍,深深吸引了我!那一本本語言平實、質樸的書籍,字裏行間閃爍着的是作者之於教育、之於生活的智慧與理性的光芒,散發着的是湧自作者心田的真情呼喚!每一次閲讀,總能帶給我許多的啟迪,總能促使我多一份思考,總能激起我內心的波瀾!而我,更慶幸生活中總有這樣的時光,這樣的心情。

國小教師讀書心得7

做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特別是鄉村語文教師。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學方面得到一些切實具體的幫助。國小語文教師每期都有一個熱門話題,如“今日我們怎樣讀經典”、“當名家名國小教師的讀書心得體會進入教材”、“用聲音復活經典”等,對每個話題都有深入地研究,給我許多思想上的啟迪,教育教學上的引導和幫助。每當遇到教學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識時,《國小語文教師》為我解決了問題。“問訊處”這個欄目對國小語文教學中常見的疑難問題,如偏旁筆畫、語音文字、詞語句子、語法修辭、標點符教材教法、常識資料等方面為讀者做解答,為我的教學提供方便。如20xx。12期的“問訊處”欄目中,有一位老師問了這樣一個問題“作文批改中常用哪些修改符號?”這個問題我也一直模糊不清,幾次問訊其他老師都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覆。當我看到令怡老師的解答後,一下子感覺很明瞭了,心中非常感激令怡老師,非常感激《國小語文教師》。《國小語文教師》將怎樣處理教材難點,怎樣設計創造性教學方案等都為我們想到了。從閲讀精品課堂、備課室、案例與反思這些板塊,可以為我們打造高效課堂提供有益的幫助。今年寒假期間,我認真閲讀了20xx。01期刊。其中“備課室”中的“寒假備課專輯”深受我的喜愛。《燕子》是一國小教師的讀書心得體會經典課文,我去年時教過這國小教師的讀書心得體會課文,甚至能流利的背下來,可在課堂上的教學卻並不盡人意,沒能讓學生和我一道進入課文的意境,感受到燕子的活潑機靈、可愛,春天的美好。我讀了賀秀麗老師的《一支春天的讚歌》時,對自己以往的教學進行了反思。我雖然對《燕子》這一課非常熟悉,但是對文本的解讀卻不夠,造成了教學方法上運用不當。沒有充分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沒有從孩子的生活入手,增強課的趣味性,作業設計也不夠開放性。我想再次教學這一課時,我的課堂肯定會煥發出以前沒有的光彩。

同時《國小語文教師》推出了“園丁故事”、“封面人物”等,這不僅有吸引人的故事,閃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藝術,還讓我們認識和了解到像於永正、李吉林、徐根容、竇桂梅等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感染和滋潤着無數語文教師的茁壯成長,也為許許多多的青年語文教師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橋樑,是培育教師成長的搖籃。在我的心目中,《國小語文教師》就是我的摯友。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學方法,我都通過《國小語文教師》汲取。《國小語文教師》十分樸素平實、務實,樸實、平實是其魅力的源泉。樸素、精緻、人文是其獨具的特點。園丁故事動人,她的百家講壇特吸引人,教學點評忠懇,教案設計新穎,教學隨筆精緻。她貼近教改前沿,是國小語文教改的衝鋒號。

在轟轟烈烈的教改之風中,《國小語文教師》宣揚對學生做為“人”的尊重;宣揚對學生生命的喚醒與賞識;宣揚人格平等基礎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們用心靈感受心靈,用生命點燃生命,用智慧開啟智慧。每當我竭盡所能地傳授知識給學生卻看到學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時,我都能從《國小語文教師》中再次找尋到信心的起點。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一直堅信多讀一些好書,一定會有許多收穫,在這人生的黃金時間,我想我會靜下心來讀《國小語文教師》這本教育雜誌,從中汲取更多的營養。以《國小語文教師》為導航,在教學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尋到教學的“亮點”,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國小教師讀書心得8

我一直嚮往一種生活,可以躲在自己的小窩裏,聽着Walkman,品着自己所愛的文字。儘管這種浪漫的小資情調與現實生活相去甚遠,但不得不承認:能夠選擇自己所愛的確是人生的一大樂事。

人類之所以從蠻夷走向文明,文字的作用是功不可沒的,而書就是文字的組合和再創造。這其中閃爍的智慧自不消説,單是這淡淡的書香就能滌盪人的心靈。古人讀書必先焚香淨手,足見對書的虔誠。而現代人讀書則簡單得多,有電子圖書館,還有相應的光盤,但心底的正統觀念一直支配着自己:還是紙上的文字更有可信度,更有滄桑感。於是,這種美妙的感覺透過幾近零距離的'紙告訴我:讀書應該是人的一種習慣。

無可否認,離開書我們活得就很不現實。簡單的例子,教科書就是直接的材料。沒有了書籍我們無法獲得學習的能力。自然而然地就聯想到孔子當年僅憑一張嘴就教育出72賢人,但一個時代能有幾個孔子。我想每個人手邊的書都不會太少,可究竟讀什麼樣的書才是關鍵。其實自己也是在生活的點滴中形成一些算不得高明的見解,其中也有來自老師家長的建議。我覺得讀書都是首先從興趣出發的,而觸發自己產生驚奇心理的往往是課堂中提到的新鮮事物、書本中的一知半解、或是自己生活中靈感的火花;接着通過各種手段,比如上網或是查找相關的書籍,獲取自己所需的的信息,就像連鎖反應一樣觸發下一個聯想點。這種無形中知識的增長,就好比以這本書為圓心逐漸觸及周邊的書籍,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以期理解更多的書。

讀書幾乎沒有什麼捷徑,最好的辦法就是讀公認的好書。這非但不是浪費時間,相反我覺得有些東西可以作為一種常識為人們所接受,進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餘秋雨先生認為人與書也有緣分,有些書不必勉強,可以待自己接受時再讀。但我認為人生苦短,能有多少書可以等自己參悟透徹,再去回味?所以,有些不懂的東西哪怕囫圇吞棗式嚥下再説。裝在腦子裏的東西自然會在適當的時候顯現出來。現在讀書最好是多一點,博一些,能精更好,這樣有利於形成自己的風格。

至於寫和讀應該是相配的過程,但我承認自己做的並不好,有些脱節。光讀不寫,不會錘鍊出好的文字;光寫不讀,不會思想深刻而見解獨到。寫讀書筆記確實可以昇華自己的靈魂,但真正做到這一點恐怕不易。

書,是情的信物,理的法度。帶着墨香的文字有晦澀也有優美,我們無疑是過濾器,濾掉的也並不都是難以消化的沙子。凡事總要辨證地看,比如網絡文學並不能説全是垃圾,這其中也不乏優秀之作。

讀好書是人類孜孜不倦的追求,而好讀書並不是每個夢寐以求的人都能做到的, 書籍是人類靈魂的彼岸,讀書是擺脱矇昧的金毯,大千世界全在一個“悟”字。借用佛家四句偈語: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本中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但不知是否恰當。

國小教師讀書心得9

如何使教師能更好的發展自己,使自己更符合新課程對教師專業知識層次的需求,《教師專業化的理論與實踐》一書中已指出教師是“個人成為教學專業的成員並且在教學中具有越來越成熟的作用這樣一個轉變過程”,終身學習是提高教師素質的重要保證。教師專業化是現代教育發展的歷史要求。現在越來越提倡學習化社會。學習成為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會學習尤為重要。要有競爭力、應變力,首先要有學習力。我認為教師的責任是使學生由學會知識轉向學會學習。“學校”就是作為學習者的學生和作為學習者的教師同時存在的場所。21世紀的教師已不是就時間意義而言,更多的是就教師身上所體現的新世紀人的素質而言,教師應當首先改變心智模式,意識到教育者再也不可能居於對教育的壟斷性地位,他本身需要終身學習,才能夠以引導者的身份進行教育,也才能夠實現教育者和學習者的平等性合作地位。

教師專業化是現代教育發展的要求和必然趨勢,不斷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也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現實需要。當前,隨着教育整體水平的提高,特別是隨着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的教師質量與全國實施素質要求的差距明顯表現出來。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的初步建立、加入wto以及人才市場競爭局面的出現,只有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的教師,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只有教師自身具備不斷學習提高的能力,才能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教師的創新能力需要終生培養,教師的創新動機需要終生激勵,而無論是創新能力還是創新動機都來源於教師的終身學習。

從教師職業特點的角度看也要求教師要終身學習。教師迫切需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適應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新概念;提高將知識轉化為智慧、將理論轉化為方法的能力,適應綜合性教學、研究性教學、實踐性教學的新要求;提高將學科知識、教育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有機整合的能力;增強理解學生和促進學生道德、學識和個性的全面發展的綜合水平,學會從哲學的角度思考,我們會發現——儘管每種人生千差萬別,但從邏輯上存在着一個普遍的發展模式,即:“認識自我——實現自我——超越自我”。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所説:“沒有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誠然,人生修養是一項極本為複雜、艱難的工程,而一個樂於高度自我超越的教師是永不停止學習的人,我願意進行終身的學習,形成完整的人格,實現自我超越,影響我的學生。

教師的專業成熟是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需要經歷一系列的發展階段。教師的`勞動不同於一般的勞動,教師的專業實際上包含兩個專業:一個是學科專業,一個是教育專業。教師的工作要求教育工作者既是學科知識的專家,又是學科教學和教育知識方面的專家。優秀的教師既需要有深厚的學術根底,廣闊的學術視野,不斷更新知識,追逐學術前沿的意識,又需要把握教育的真諦,瞭解青少年發展的規律,懂得教什麼和怎樣教,掌握現代信息技術,以及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對學生認真負責的品質。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教師的職能,發展學生的潛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總之,教師的繼續學習是教師專業不斷髮展的歷程,是教師不斷接受新知識,增長專業能力的過程。教師要成為一個成熟的專業人員,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與探究歷程來拓展其專業內涵,提高專業水平,從而達到專業成熟的境界。加強教師專業化學習是新課程的需要,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國小教師讀書心得10

營造書香校園,激發閲讀熱情,基於我校“晴暖教育”的辦學哲學,6月15日下午,星五國小全體教師集中學校音樂室,舉行本學期教師讀書交流活動。

本次讀書交流活動是學校“愛閲讀”系列活動之一。開學初,學校教科室積極倡導每位教師多讀書,讀好書,併為老師們購買並推薦閲讀《暖教育的姿態》一書。老師們利用課餘時間,潛心閲讀,及時摘錄讀書筆記並結合教學實際撰寫讀書心得,為讀書交流會做準備。

今天的讀書交流活動分為兩個板塊。首先,老師們按照進教室的順序隨機分成四組,圍坐一起,組內討論,暢所欲言,交流書籍帶給自己的點滴啟發與感悟。接着,集體分享,由各小組推選一名教師代表發言。活動中,黃作槐老師結合教學實踐,反思了自己的教學行為,他認為應抓住細節引導學生,給予彼此温暖。

陳z老師從書中具體案例出發,結合自己平時的班級管理工作,感悟到“暖教育”除了教師温暖學生,還可以引導生生之間,彼此幫助,互相影響。周愛珍老師更是以一個母親的角度,與大家溝通育兒方面的心得,由此更引起了老師們的共鳴——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善待他們的差異,就像善待自己的孩子一般。

此次活動,為老師們搭建了一個互動交流的`平台,激起了老師們的思維碰撞。做一個內心温暖而精神富足的人,用智慧啟迪智慧,用激情點燃激情,用愛心澆灌愛心,用温暖傳遞温暖,用精神影響精神。這不只是一種教育的理念,更是一種美好生活的信條,一種積極生活的態度。

國小教師讀書心得11

暑假中再次拜讀了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這本書,我認為在每一頁中除了寫着“愛心、良知、思考、責任”以外,還充滿着智慧的火花。在對學生的調查中,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的標準也是除了“學識淵博、正直善良、很熱愛學生”以外,還有“很有智慧”這一條。所以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做個充滿智慧的老師。

我由衷地佩服李老師,尊敬李老師,因為李老師用他的智慧化解了一個個棘手的教育難題。例如在“萬同偷隨身聽”事件中,李老師開始是非常嚴肅的告訴萬同,遊賢的家長報了案,公安局的人已經來到了學校,當萬同承認是“我與遊賢開玩笑”後,李老師馬上順着他的話説是有誤會,於是下面就用更緩和的語氣來處理完了“失竊案”。再看看關於程樺的教育。當程樺驕傲自滿的`時候,李老師沒有簡單的用一句“勝不驕,敗不餒”來説教,而是用充滿智慧的頭腦給程樺定出了他下一步的奮鬥方向“超越自己”。在和程樺交流的過程中,李老師既列舉了許多傑出人物的事蹟,又從理論上給他解釋了“成熟”的含義,使程樺的思想之翼在重新起飛後,變得更加矯健,最終取得了成功。從以上事蹟中我們可以看出,李老師無論是在對後進生的轉化還是在對優等生的培養中,除了他對學生有一顆負責任的愛心,還有他的智慧在裏面。

當前眾所周知,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但是教育也要講究方式方法,而正確方式方法的選擇就要靠我們的智慧,愛學生就要了解學生,瞭解他們的愛好和才能,瞭解他們的個性特徵,瞭解他們的精神世界,瞭解他們的所需所求。蘇霍姆林斯基説過:不瞭解孩子,不瞭解他的智力發育,他的思想、興趣、愛好、才能、天賦、傾向,就談不上教育。要想了解學生的各個方面,就要有敏鋭的觀察能力,縝密的思考能力,還要有較強的表達能力,只有具備了這些,我們才能知學生所想,解學生所為,才能與學生進行更好的交流,而交流是教育的前提。以前我也想過該怎樣幫助那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想過該如何吸引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想過該如何讓犯錯誤的學生能比較容易的改正他的缺點……

但是有許多時候,苦於找不到好的方法。從李老師的教育手記中我知道了要教育學生得學會尊重學生、表揚學生。做老師不要高高在上,要蹲下身子,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待出現的問題。今天的孩子就如春天裏需要滋養的禾苗“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涓涓春雨,要比電閃雷鳴傾盆暴雨更能滲入土壤。還有要讓學生學會自我教育。“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要多一點人情味,大人有時也會犯錯,何況是還是孩子的學生呢。因此利用集體的力量,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許多時候比老師苦口婆心的説教強很多。

讀了這本書,我深深的體會到教師之愛首先是尊重和信任,尊重和信任是激活教育智慧的因子。而要做一個有智慧的老師,就要不斷的學習,把學習滲透到工作和生活中去,讓教育智慧流淌於我們教育生活的一點一滴,每時每刻。

國小教師讀書心得12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學記》曰:“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對於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太多,而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有人説,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我以為,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因此,在教學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教學中最大的樂趣。

比知識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徑。教師今天的學習主要不是記憶大量的知識,而是掌握學習的方法——知道為何學習?從哪裏學習?怎樣學習?如果一個老師沒有掌握學習方法,即使他教的門門功課都很優異,他仍然是一個失敗的學習者。常聽學生家長説“我家的孩子只聽老師的,老師的話簡直比聖旨還靈,回到家裏就誰的話都不聽了。”由此看來,我作為教師想到了學生的向師性,這是一種純潔的美好的心理品質,我們當教師的要好好地利用和開發。特別是在學習了魏書生老師的教育理論後,我也曾刻意仿效,在班上定下“規矩”:凡是老師或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出現了錯誤,就要當場表演一個節目,沒想到這一舉措竟然讓我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威信。在教學中,我有意或無意中出了這個那個錯,學生都會及時地為我指出,我也自覺“遵規守章”,每次都認真的為學生唱一首歌。這樣的 “懲罰”卻博得了學生的歡心,不僅師生之間的關係逐漸融洽,班級氣氛也極為活躍。

也許,這正體現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裏,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裏話告訴我,向我訴説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每一次學生在向我表達着他們對我的感激和敬意時,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動,我總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説,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穫,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學習化社會中的個體學習,猶如一個人走進了自助餐廳,你想吃什麼,完全請便。個體完全可以針對自身的切實需求,選擇和決定學習什麼、怎樣學習、學習的進度等等。

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在知識經濟大潮中,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應該認準自己的人生座標,找準自己的價值空間。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學相長”、“誨人不倦”為樂,終於讓他的“仁政”思想得以傳承;孟子以“師不必賢於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為原則,因材施教,終於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為理念,學以致用,鍥而不捨;誇美紐斯的《大教學論》更是內容豐富,高瞻遠矚;還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鎮西、魏書生等等。這些教育家,他們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與發現,讓他們獲得了最大的成功與快樂,而這正是他們走近學生所獲得的碩果。讀了這些理論著作以後,我的心更加透徹了,因為對這些經驗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學生,讓我更自覺地去研究我的學生,去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尋找與學生交流與溝通的橋樑,從而把學生的純真的心靈開啟,把學生智慧的火花點燃。特別是在課堂中,我常與學生一起做同樣的事,甚至是率先垂範,做學生的榜樣。比如我的傾情的示範朗讀,我的感情豐富的下水文,都贏得了學生熱烈的掌聲,也拉近了我和學生在課堂中的距離。讓學生在歡樂中生活,在愉快中學習,這就是我終身從教的最大追求。

國小教師讀書心得13

我們是教師,都是些普通人,但我們從事着神聖的事業。我們每天面對的是人,我們的學生,他們天真、可愛、充滿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們對我們無限的信任和敬慕。我們付出了愛,得到的是更多的愛。

讀過《教師人文讀本》這本書,感受最深的是愛,對教育,對學生貫穿始終的是愛,最多的愛。

讀過這本書,經常思考的問題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確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員還是舵手,是大副還是士兵。每個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關鍵

在於定位。冥冥中有雙大手在指揮着我,從師範中學習的藝術到工作中教的.課好似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要想教好課不也是一門藝術嗎?

每看到書上的某一個片段,總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對待學生的態度,對待家人的態度。我慨歎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沒有一雙慧眼,去發現學生的長處與潛力。平凡得沒有一雙巧手,把學生引領到更加廣闊的天地中去。

國小教師讀書心得14

學習了《點擊陶行知》一書,使我感受很深,陶行知先生真不愧是偉大的教育家,哲學家和社會活動家。他的教育思想在現今的教育中也是非常先進的,是無人能比的。通過學習是我在教育教學上有了很大的震撼,他的教育教學思想,能很好的為我們的教學服務。

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先生説:“生活即教育有三層含義,其一,有生活即有教育,生活含有教育的意義,其二教育必須作用於生活,教育就是生活的改造,其三,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決定教育,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這一理論將教育與生活緊密地聯繫起來,整合起來,教師要把教育融入生活,從生活中發現教育素材。向我們科學學科更要結合生活,利用生活實踐進行教學。從生活入手,走進生活,應用於生活。如教學《形狀與抗彎曲能力》一課時,我利用平時生活中不同的紙扇形狀與抗彎曲能力的例子導入新課,讓學生通過實例進入教學,再把實驗中得到的結論,應用於生活、生產當中,用生活中的實例來説明事實,體現陶行知的教育理論,生活中有教育,教育作用於生活的理論思想。

二、讓學習成為快樂的.事

陶行知説:“學生有了興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學”和“樂”是不可分離的,學校裏先生都有笑容,學生也有笑容,有些學校先生板了面孔,學生都畏懼,那是難免有逃學的事了。所以,設法引起學生的興味,是很要緊的事。”無論什麼時候,通過各種例子或活動達到教學目標,融入學生覺得有趣的內容或令人愉快的活動,對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很有幫助的,活動與學生心理、思維特徵相吻合,充分激發他們的興趣,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就學習內容發表意見,是將學生興趣融入活動的另一種途徑。

為了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開展活動時,教師必須選擇適合學生水平符合學生認識規律的內容,正如我們的科學課一樣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找出學生的興趣所在,要針對學生,巧妙設疑,使學生通過演示、實驗、討論、動手操作等形式,直接感知和體驗促使學生積極探究。在培養學習興趣的同時完成了全部過程。該讓學生做的一定要讓學生自己做,這樣才能讓學習成為一件快樂的事。

三、讓寬容心激勵學生

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許多學生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作為我們教師要相信教育是尊重差異的,是不怕失敗的。常言説:“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月有圓缺,學有遲速。人的素質各有不同,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總有快慢之分,如果出現不適宜的問題時,應耐心幫助,多多引導,切不可持冷嘲熱諷的態度,千萬不要扼殺了學生的自信和自尊。使學生害怕學習,把一肚子疑問困在心裏,既不利於學生的身心發展,又使教學的過程變得呆板,沒有生機。寬容心便是母愛心。陶行知曾以愛迪生的母親來作為教師們的模範,以此説明對學生差異的寬容,對學生“錯誤”的理解,對於教師的重要性,他説“像愛迪生母親那樣瞭解學生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教師沒有愛就不能教育好學生。對學生的愛是教師高尚職業道德的自我體現。熱愛學生,喜歡學生,以温存慈祥的態度、和藹的語言對待他們,使學生與自己越來越貼近,在兩顆心逐漸融化為一的過程中,沒有對學生愛,即使再好的教學也沒有激情。沒有課堂上師生間心靈的溝通、情的交融,就沒有和諧的課堂。教師只有抓住教育的規律,用寬容、愛心和微笑去面對每一個學生,才會營造出和諧的師生關係,才會發現周圍將是一道道永不退色的靚麗的風景。

總之,通過對《點擊陶行知》一書的學習,是我學到了許多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尤其是教人求真,學做真人,您教育我們: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漢,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幹。課堂上學生能自己做的事,教師不去做,讓他們在探究中獲得知識。把學習看成快樂的事。用母愛之心去看待每一個學生。熱愛自己的職業,

如陶行知所説的“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顆草去。”

國小教師讀書心得15

大家好!

一杯清茶,一段音樂,徐徐的清風,此時加上一本好書,就有了安靜而又豐富的內心。書,因為有她,我們變得會思考,並充滿着靈性。

忙碌卻充實的寒假中,還有一部分由書填滿。

在假期每天都會看幾頁畢淑敏著的《愛怕什麼?》。她以心理學家的目光和作家的筆法,針對當代中國人紛繁驛動的心,寫下了那一篇篇令人耳目一新的散文。看着一篇篇娓娓道來的散文,猶如自己的內心沐浴在清新的風中,盪滌得一如雨後的新葉。作為一名老師,繁瑣的工作,來自多方面的壓力常常有些讓人喘不過氣來,精心讀着這本書,正如書名所説,愛怕什麼?於是,極力地吸收着書中的營養,告訴自己,活得好一點,快樂一點,善良一點,健康一點,光明一點……很喜歡其中一篇的`書名《魚在波濤下微笑》,那麼讓我在陽光下微笑,更是希望在平時,因為我的努力,我的學生們在陽光下微笑……

書桌上《做一名有專業尊嚴的教師》、《聽竇桂梅老師講課》這兩本書是關於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的。我一下子就被她的課堂和她的人所深深吸引,她的課堂教學智慧、細膩、甚至是唯美。佩服她對文本的解讀,對學生的引導,從她的課,她的講座,甚至是每一個細節,展現出的是語文課堂教學的無限魅力。因此,認真讀了這兩本書,內心裏甚至偷偷地奢望自己也能成為竇老師一樣出色,不是因為可以出名,而是因為這樣老師學生會喜歡,因為這樣的課堂孩子才會沉醉其中。認真琢磨竇老師的文字,彷彿能置身於當時的豐富生動的教學情境中,促使我也不斷反思我的課堂。我震撼於這段文字:“教師因讀書鑄就備課靈魂,便成就了教育的永恆愛心、理想信念、社會良知以及社會責任心,這,才是一個教師不或缺的精神底子”……所以,竇老師能夠超越教材,她的深度備課這一理念也伴隨着這段文字,深入我的內心。竇老師的課堂,竇老師的文字一次又一次地震撼着我的心,有智慧,有激情,有詩意,所以有魅力。我想,這就是我前行的目標。

每一次讀書便覺得自己的膚淺,於是,將繼續鼓勵自己,每天讀一點,厚積才能薄發。那麼,靜靜看書吧,相信,我心一定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