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心得體會

關於教師教育心得體會模板彙編9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29W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師教育心得體會9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教師教育心得體會模板彙編9篇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1

20xx年x月23日至28日,我前往烏市教育學院參加了為期五天的自治區級inter未來教育主講教師高級研修班。雖然學習時間比較短暫,但卻使我受益匪淺,現將此次學習心得彙報如下:

一、“英特爾未來教育”中國小教師培訓項目的特點

“英特爾未來教育”(intelteachtothefuture)項目是英特爾公司為支持計算機技術在課堂上的有效利用而設計的一個全球性的教師培訓項目。項目針對一線學科教師,主要目的是促進教師樹立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計算機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水平,學會利用信息技術指導研究性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質量。

該項目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1、面向學科教師,對學習者技術要求不高。

2、在培訓理念上強調教育理論、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和教師經驗整合下的教學設計。

3、在教師隊伍建設上,由專家培訓骨幹教師,骨幹教師培訓主講教師,骨幹和主講教師培訓學科教師(中國小各學科教師)。

4、在培訓過程中實施任務驅動,強調個性化地自主學習和團隊合作,共同解決問題。

5、在培訓結果上,強調提高教師圍繞學生需求,有效使用信息技術組織學生研究性學習。

二、“英特爾末來教育”中國小教師培訓項目對我國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的啟示

1、更新教育觀念的有效途徑在培訓過程

“英特爾未來教育”總結現代教育思想和理論,把先進的教學方式和理念與現代信息技術緊密結合,並貫穿於學科教學的全過程,使參培教師頓開茅塞,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感悟到了全新的教育思想,這是其他傳統培訓方式無法比擬的。

大家都講教育觀念轉變的重要性,但欠缺具體的措施。在“英特爾未來教育”項目中,傳統的教育觀念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變化,使新的教學觀念在潛移默化中順理成章。許多參培教師感到接受了一場頭腦風暴式的洗禮,認識到信息技術不僅是一種技術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種學習方式,信息技術既是學習的對象,更是一種學習的工具和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他們説:“這是一場教育思想觀念和形式的創新和革命,代表了來來教育發展的方向和趨勢。“‘英特爾未來教育’映射出素質教育的真正內涵。”“傳統教育觀念與現代教育理念的激烈碰撞----教育的新時代已經到來!”

2、激發教師學習的熱情靠的是科學有效的繼續教育內容和形式

“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採取的是一種開放式、非常靈活地組織方式。在每一個教學模塊中都有“結對交流”、“教法研討”、“作品評估”、“頭腦風暴”等交流學習的機會。對於已經習慣了“聽”的學習方法的老師們來講,開始的確感到不適應,通過幾天學習後,每一個參加學習的成員都成了“表現主義者”,爭相發表自己的意見。在討論交流中迸發出的智慧火花有許多是他們自己都預料不到的。在與別人的討論交流中取長補短,彼此明晰了思路,完善了教學設計。接受培訓的老師從一開始的不適應到全身心的投入學習,形成了非常快的轉變過程,廣大教師應用現代信息技術資源開展學習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根本上改變了長期以來中國小教育“要我學”的現狀,在整個學習活動中,他們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有了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現代媒體的運用使他們通過自己的創造性勞動,最大程度地事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學員在談到學習體會時説:“我很累,但我的學生將會學得很輕鬆,值得!”“這是我參加過的最有價值的培訓”。

3、繼續教育的課程設計應當而且可以走整合之路。

單純的教育理論、教育技術培訓難於直接與教師學科教學融合,在教師培訓中往往有隔靴撓癢之感。在英特爾項目中,並不直接講授教育理論、教育技術,而在學習者思想上產生震撼,探索出了將信息技術應用於教學實踐的一條途徑。

“英特爾未來教育”的根本目標在於如何把計算機信息技術與中國小學科教學有機地整合在一起。通過啟發式、互動式等“大腦風暴”手段,使接受培訓的教師通過學習,既熟練地掌握了計算機操作方法,又提高了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能力,實實在在地收到了成效。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改革,突出強調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英特爾未來教育”項目的宗旨和原則,完全符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要求。學員的體會是:“技術是死的,只有把它很好的應用起來才能發現它的作用。”“沒有大而空的理論闡述,更多的是實際的動手操作,學習基礎要求低,適合各科教師。”“‘英特爾未來教育’中,將學科教學作為主線,充分考慮所涉及其他學科知識的學習,或藉助其他學科達到對本學科知識的更深層次的把握。”

4、繼續教育的方式方法要創新、要有超前性和示範性

目前,基礎教育改革發展迅速,教師培訓的方式方法在通論上必須與基礎教育改革的要求相一致,在實踐上具有超前性和示範性,才能得到廣大教師的歡迎。在這方面,英特爾項目也是一個成功的範例。

基礎教育改革的關鍵看教師的創新能力、創新意識、教育觀念的改變、教學方式的轉變。而“英特爾未來教育”的理念、操作方式、教法研討、合作方式,體現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能力等各方面的教學設計,都給了我們以很大的啟示。如果我們結合實際深入研究,解剖麻雀,會對我國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模式創新有重大的益處。

5、成功的培訓關健在培訓者

英特爾項目對骨幹教師和主講教師(培訓者)來説是全新的,通過評估,發現有些地區在培訓中出現的問題,主要是骨幹教師和主講教師(培訓者)對項目的理解不夠所致。目前,基礎教育新課程教師培訓的處境也是這樣,加強培訓者培訓應是當前新課程教師培訓工作的重中之重。

6、繼續教育中應進一步強化“學習者也是培訓者”的觀念

英特爾項目在教師培訓中強調“動手”學習,以學生為出發點,以開展研究性學習為目的。教師在學習中就考慮對學習成果的應用,感到更加解渴。

7、充分發揮網絡在繼續教育中的作用

“英特爾未來教育”網站在培訓工作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各地的項目管理人員、骨幹教師、主講教師、學科教師,都在藉助“英特爾未來教育”網站進行管理、教學、學習,交流學習心得和教學實踐。

由於“英特爾未來教育”注重網上學習和交流,教師學習後能夠在校園網上進行相互學習,交流教學設計。“英特爾未來教育”網站在專家指導下,為教師學習提供支持,開通了一個校本培訓的新渠道。在培訓數量比較大的上海、北京、甘肅、浙江、淄博等地採用的`培訓方法基本上是校本培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員的體會是:“英特爾未來教育給我們一種全新的理念,網絡時代讓我們擁有無限的空間。

8、建立有效的社會力量參與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的機制

英特爾公司作為一個國際性的大跨國公司,積極支持我國的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事業,為我們帶來了一種全新的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培訓模式。隨著我國加入wto和學習型社會的建設。必將有更多的企業、文化機構等社會力量參與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建立有效的社會力量參與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的機制,實施項目管理。政府發揮規劃、指導、評估管理的作用,選擇合適的業務機構組織實施,將社會機構的先進經驗吸收到繼續教育中來,並加以內化,必將促進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事業的發展。

“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課程是一次讓人難忘的培訓,雖然培訓的過程緊張辛苦,但是帶給我們的卻是一種革命性的教育。我想:我的學習之路還很漫長,希望新的學習征程能塑造一個全新的發展的我。

願學習與我們同在!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2

作為一名教師,之前是要求“給學生一杯水,你必需有一桶水。”而隨着時代的發展,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作為一名教師不能在只限於,給學生一杯水,而是一桶水、一河水、甚至是一條長江,更甚至是給他們一眼望不到邊的知識的海洋。那麼如果教師本人只是做一個知識的傳遞着,而忘了本身也是一個學習者的話,那你只能給學生一杯水,甚至是一小杯水;它無法解決學生對知識的飢渴。時代是發展的,一個人的知識不能是死的,要不斷的追隨時代的發展,不斷的為本身充電,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新時代的人們教師。

但是教師的工作是一個繁重的工作,我們除了在工作之餘擠時間學習,那麼暑假更是我們一個良好的學習時間,所以每年的暑假,單位都會為我們一線教師組織學習;今年的暑假我積極參加了崗位培訓,真是受益匪淺;現在將一些學習體會做個小結。

一、更新觀念:

之前對教師而言,主要是傳授學生知識性很強的書面知識,和良好的品德,為學生塑造一個美好的性格,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等等。但是在知識爆炸的今天,教師如果在不去學習,教師本身已經落伍,那麼教出的學生能跟上時代的發展嗎?對教師來説,授課是一個學習、反思、成長、發展的同義詞,只有不斷通過學習,從“過去的我”與“現在的我”的對話交流,是努力擺脱“舊我”,努力不斷提高自己、發展自己、更新自己;使自己跟上時代,才能讓學生超越時代。

我們本次學習主要是“校本研修的實施與推進”、“網絡技術對教育的影響”、“課堂教學新技能”、“學做人師”、“教育法規”、“新課堂推進”、“新課程課堂”。涉及範圍很廣,其中網絡教育在教學中已經是越來越重要,它讓知識不在只是侷限於三尺講台,而要面向整個世界。在這裏我也學習了,不只是製作幻燈片,輔助教學。例如博客、微博,校訊通平台等等都可以輔助教學。

二、轉變視角:

之前的教育就是,老師在三尺講台上滔滔不絕的`講,學生規規矩矩的坐着聽;而今天我們推行“高效課堂”,轉變了教育理念,相信我的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高校課堂”系統創造了個性化學習的環境,在班級內組成學習小組,在各自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獲取教學信息之後,相互交換學習心得、體會,互相提問、評價,交流知識,並與所學的東西相聯繫,便能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這樣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主動學習獲取的知識,更牢固,更靈活。

三、完善教學能力:

明確認識到教育不僅僅是技術,更是一門學問,教學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對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行為,教育行為是在教師自我臨近下的一種有選擇的技術,是根據在教學實踐中積累起來的有關教學的經驗,知識而形成的一整套操作技巧,我們只有善於設計教學,善於研究教材,選擇合理的教法,學法,靈活地運用講解、提問、練習、複習、談話等技術,這些都是最基礎教師應具備的能力。現在除去這些我們還要跟上時代,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讓多媒體進入課堂,通過互聯網讓孩子的視線望向世界,這才是高水平的教學行為和教學技術。

總之,繼續教育的學習我收穫很多,它引發我更多的思考,也讓我收穫了很多的知識;只有不間斷的進行業務學習,才能提高我們的授課水平,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素質教育,才能把新課程內容講好。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3

這幾天一直在看程紅兵老師的《好教師就是好教育》這一書,十分受益。雖是關於語文教學思考與研究的,卻對我的課堂指導大有裨益!

程老師通過他自身的工作經歷和對教育的思考讓我對教師、課堂、教育有了新思考。

對於教師,他首先提到了教師的職業修養:“理想的教師應該是具有專業知識,包括背景知識、本體知識、條件性知識、實踐性知識;具體技能,即課程資源開發、整合、實施、評價的能力。具有職業情意,包括專業理想、專業情操、專業品質的教師。”這樣的教師無疑是理想化的,但又是每一個老師應努力追求的。

有的教師一輩子都在積澱,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構造自己的知識背景。本體知識即學科知識,是一個教師所基本必備的;條件性知識即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實踐性知識指實際操縱課堂時的方法和手段;特殊技能指對課堂目標的設定、課程的實施與評價。

教學是一個過程,教師應超越對知識的單向傳授,用自己對人生的體驗,對世事的洞見,用飽滿的激情,活躍的靈魂影響學生。

作為一個老師,心中要有夢,有愛。如果説學校是一個文化磁場的話,教師就是磁,只有具備足夠的人格魅力自覺或不自覺的吸引學生這些鐵靠近。在他們的心中建立高尚的靈魂和完善的人格。用真誠、民主、正直的待人原則與學生相處,是教師再教育中發揮積極作用,激發學生對人生的追求的對知識的渴求,是學生有一種親切感、仰慕感、敬愛感,有意或無意的`效仿教師,甚至追隨教師。在新課堂日益成為教師課堂評價的新標準的今天,管教式的管理學生是不得提倡的,只在學生面前樹立威嚴和敬畏是學生感到陌生和害怕的教師是失敗的,即使管得了一時,也影響不了學生一輩子。因此,教師不僅要樹立責任還應培養自己的人格魅力。

對於課堂,程老師的課堂是新穎活躍的。通過幾堂精彩的課堂實錄,讓我改變了傳統的課堂講演模式和觀念。學生才是課堂的主角,學習的主體。應把課堂歸還給學生,教師退到幕後。俗話説“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就是這個道理。如果學生都能自我掌控課堂,老師在課前加以指導,課後加以點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必然會大大提高。程老師上課的思路是非常清晰的,教學目的、教學重點、方法和步驟都一一備好課,教學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學生的全程參與,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死氣沉悶的課堂只會打消了學生對學科的興致,在課堂上昏昏欲睡。

由此可見,何為好教師呢?好教師。就是那些愛崗敬業者,雖提煉不出什麼教育思想,但在教學上能盡心盡力,苦累不計。他愛學生的心是無比赤誠的、火辣辣的;每當他走進課堂時就會全身心地投入,付出多少辛苦和多少汗水也心甘情願。這樣的教師在才智上未必傑出,但他們的人格是有一定魅力的,在主觀上和客觀上都有益於學生,對學生也能夠產生積極的影響。

程老師對於教育的思考是極深的,站的角度也高,“為文以真,待人以誠”是他的格言,在作文和做人上他都努力做到真誠,把教育看作是生命的靈魂去塑造,當作自己一生的事業去奮鬥。作為一個教師,他追求的不僅是“桃李天下”更是“愛滿天下”,作為一個校長,他以謙虛、嚴謹、負責之心辦學,作為一個教育家,他全身心投身於教育事業。《好教師就是好教育》讓我受益匪淺,給我啟迪。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4

20xx年春,一個新的學期即將開始,我心裏正盤算着:該以怎樣的方式和麪貌去給迎接那羣天真爛漫的孩子們呢?我懷着喜悦的心情,盼望着“2月17日”這一天快快到來。

2月13日,戴園長特意找我談話,宣佈把我調到小小班擔任配班教師。當時我象當頭捱了一棒,心裏難受極了。當然我明白,不是因為我工作不勝任,而實在是實際工作的需要。雖然明白這個理,但心裏確實是捨不得那羣剛剛建立起深厚感情的大班孩子們。我該怎樣去面對他們呢?就在放寒假前,我還在孩子們面前信誓旦旦地保證過,要教他們寫一手漂亮的字。而如今,我不得不食言了。

教師會後,老師們崗位調整的消息很快被好多家長知道了。李濟洲的媽媽打來電話:“汪老師,聽説有老師調班了,你肯定沒動吧?”語氣中透着些許希望。我滿懷歉意地告訴了她事實,並給她分析了調換老師的必要性。

孩子們返校了,他們見了我,沒有象以前那樣直撲而來,而是遠遠地望着我,那眼神充滿了哀怨,好象在説:“老師,你説話不算話,説好了要教我們畢業的,為什麼調班了?”就算是碰面了,也只是禮節性的問聲:“汪老師好!”問候聲裏,沒有了往日裏那種興高采烈的激情,一種難以名狀的失落感充塞了的我心間。

也許是家長的'解釋起了作用,也許是新任老師給他們帶來了新的希望,一段時間以後,孩子們的表情好象慢慢“解凍”了,見到我,又象以前那樣圍着我,唧唧喳喳地説着他們學習中的變化。

一天下午户外活動時間,我又象往常那樣帶着小小班的孩子們準備下樓,恰巧那羣大孩子們在操場上上體育課。當我帶着小朋友從他們旁邊走過時,我感覺後背火辣辣的,我的直覺告訴我孩子們的目光正在隨着我移動。一向在領孩子們下樓時,我會不時地提醒幼兒注意這個,別忘了那個,可這一次,我象一個做了錯事的孩子,大氣也不敢出,生怕惹孩子們不高興。户外活動結束回來,孩子們還在操場中央休息。冷不防,於夢穎,一個乖巧、聰明的女孩跳到我面前,“汪老師,我還想讓你教我們!”我一愣,隨即笑着説:“好呀!那你得連退三級喲!”她嘟起小嘴搖了搖頭。“那怎麼辦呢?”“老師,抱抱!”霎時,我鼻子酸酸的,隨即輕輕地抱了抱於夢穎。其他孩子看到了,一窩蜂地擁了過來,長時間憋在心底的感情象山洪一樣爆發了,高興地和我擁作一團……我知道,孩子們從心底裏徹底的原諒了我。

接下來的日子,我帶着小小班的“小不點”們,快樂地生活着,他們則在新任老師的關心、呵護下,健康地成長着。看着他們的巨大變化,我心裏暗暗替他們高興,我彷彿看到了孩子們更加美好的明天!

以後的日子裏,每當想起“老師,抱抱”這句話,眼睛仍然會濕潤。我想,這就是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吧,它是心靈與心靈的交流,它是生命與生命的對話,只要你真心付出了,不經意間你就會收穫孩子們的愛。

通過這件事,我深深地體會到,從事幼兒教育的幸福感。我們的孩子就是這麼天真,這麼可愛,我願意將我的愛散播在每一個孩子身上,讓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其實,愛是什麼,愛就是陪陪、親親、誇誇、抱抱,給予孩子渴望的這些愛的表達方式,我們的愛才會順暢傳遞。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5

教師應是終身學習者,通過學習讓自己不斷“充電”, 使自己成為不息的“源頭水”和“長流水”,並要使自己快速成長,務必要結合教學實踐,多學習多研究。要從教學的實踐中發現和思考問題,善於把教學中產生的見解、主張提出來和寫出來,讓人家討論,傾聽別人的意見,吸收人家的經驗,促進自己的提高,從而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和教研能力。關於素質教育,通過學習,我有以下心得。

通過學習教育理論,我充分認識到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內涵發展是當前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核心任務,是一個影響深遠,任務艱鉅的系統工程。特別是增強深化課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是素質教育由外延到核心突破的關鍵環節。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加強學校管理、規範辦學行為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措施是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是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以人為本,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和諧發展奠定基礎。教育是一崗雙責,既教書又育人,形成全員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工作機制,把德育滲透到學校工作的各個領域和各個環節。學校教育的根本,是人的能力培養,既教書又育人。德育為首:道德思想、民族精神、理想信念、法治觀念、心理健康成就一個人的心理素質。在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綜合實踐四個領域開闊了學生能力發展的天地。促進學生的心理素質與技術能力相結合,得到和諧發展。我作為一個信息科技課的教師,應該身體力行貫徹我省推進素質教育新政精神,努力盡自己的力量為學生營造平安、文明、和諧的校園氛圍,努力培養學生成為弘揚正氣,團結友愛,生動活潑,全面發展的人才。

教師在既定的課程標準、教材內容、評價體系等現實的內外條件下,該如何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力軍作用?教學對象應面向全體學生,而不只是照顧少數能升學的尖子;教學內容應是教給學生對明天有用、能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東西,而不能只限於課本與應試的知識與技能;教學關係應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雙邊互動,而不是教師“一唱到底”、學生被動接受的單向傳授;教學手段應是現代多媒體與傳統手段的整合,而不是僅靠一支粉筆一張嘴“戰鬥”一節課;教學方法應以啟發式手段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而不是“填鴨式”的一味灌輸;教學重點應着眼於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而不是考試方法與能力的反覆訓練。強化學生的個體參與,不僅要調動他們動耳動腦的心智投入,還要促使學生動眼、動嘴和動手等多方面的身心投入;教學過程目標的達成不僅需要引導學生自主獲得知識,而且還要促進學生的情感、態度、審美等心理以及價值觀、人生觀等思想品德的成長。

要實現對傳統課堂教學的揚棄。

第一,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傳統的課堂教學,“師道尊嚴”的氣氛太過厚重,培養出來的相當一部分學生只是考試的“高手”,而缺乏獨立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應該着眼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搶佔這個素質教育的制高點。應極力創造讓學生敢想善想、敢問善問、敢做善做、敢説善説的課堂教學環境。學會嘗試。真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會學"。真正把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交給學生,學會持久發展。

第二,注意非智力素質的培養。非智力因素在智力開發、人才培養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應貫徹到教學的整個過程。其中,教師的個性、教學藝術,學生的人文修養,教學手段與課程設置的更新,教育環境的改善,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培養,都與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養成關係密切。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已成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核心內容之一。實施素質教育,必須重視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徹底改變應試教育中重視學生智能提高而忽視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的傳統教育觀念,要樹立素質教育的.新觀念,加強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合格的、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創新人才。用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來促進智力水平的提升,用智力水平的提升來促進非智力水平的發展,把智力開發和非智力因素培養結合起來,使學生智力活動水平與非智力因素水平協調發展,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第三,要把因材施教落到實處。傳統的課堂教學,教師往往只關注中等及以上學生的學習,忽視少數“差生”的發展。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己經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和體會到了重視學生個別差異的重要性。學生的個性和智力發展水平千差萬別,所以教育的方法也不能幹篇一律,必須要因人而異,隨機應變,講究策略,實施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要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教師要採取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校、家庭相結合的多種多樣的相互交叉配合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從而豐富教學材料,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強調課堂教學在素質教育實踐中的重要地位,就不能忽視課堂教學應有的魅力,失去吸引力的課堂顯然無法承擔素質教育的重擔。教學要有獨創性,須知教學並非機械化、千篇一律地演習教材,而應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途徑,以創造性地“教”引導學生創造性地“學”。教學要有預見性,每一門課、每個章節、每一堂課,都須經周密的思考,對整個教學過程要有基本的估量。教學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並不只是傳經佈道,要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不“授人以魚”而“授人以漁”。要重視教學效果。在實施素質教育時,要提高教學效率,及時瞭解教學效果,通過效果的反饋,隨時調整教學的動態過程。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一份厚重責任,我們沒有推脱的遁詞,也沒有迴避的理由。我一定會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時間,在研究課堂教學,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上多下功夫,提高單位時間的教學效益,明確自己的責任和任務,積極研究落實的各項措施上來。樹立起實施素質教育人人有責,從我做起的觀念,積極投身到當前的各項實際工作中去。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6

現在的家庭絕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由於孩子少,父母都特別關愛子女,尤其是隔了一代的祖父母、現在的家庭絕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由於孩子少,父母都特別關愛子女,尤其是隔了一代的祖外公外婆,更是寵愛有加,可謂“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導致現在的孩子大部都是非常任性,極度以自我為中心的。比如,嬰兒肚子餓了便哭,尿布濕了也會哭,絲毫不懂得顧及父母。但父母忙的時候,無論孩子怎麼哭,也無濟於事,因為父母實在無法去照顧他,一來二去,他就會漸漸明白:"並不是自己的所有要求都能得到滿足。"這樣,孩子的任性就會一點一點地被磨滅,而形成自己的"社會性"。可是現在,絕大多數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家長有了更多的時間照顧孩子,能滿足孩子的很多要求,在家中,父母在子女的學業上有較高的要求,而至於待人接物,為人處事等方面卻往往會忽視,這樣就使得脾氣任性的孩子日漸增加。隨着這一趨勢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為孩子的任性而感到頭痛。有時在於家長的交流中,家長常會流露出一些無奈,常會抱怨"這孩子都上中學了,還這麼任性,怎樣才能改掉這個懷毛病?"其實,家長應該在孩子更小的時候就及時發現這一問題,並積極加以糾正。但父母們似乎並沒有意識到,孩子的任性正是由於父母過分包辦、溺愛而導致的.。要改正孩子任性的毛病,就必須重新調整親子之間相處的方法,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讓孩子覺得:"有的時候,有的地方,任性是行不通的。"這是糾正任性的根本所在。

要想讓孩子客觀地認識到自己的任性,一個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去接觸比自己更任性的小孩,這種方法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為讓他接觸比他更任性的孩子,他就會嚐到別人跟自己耍小性子的苦頭,也才能明白自己原來給周圍的人添了多少麻煩,給周圍的人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因此,在管理班級的時候,比如、自習課,我就讓一些調皮鬼對班級進行管理。剛開學,學生相互之間不是很熟,所以班級各方面都比較太平。隨着時間的推移,原本乖巧的學生也開始露出狐狸尾巴,早自習、二分鐘預備鈴、自習、午休課等,都開始不太平。於是,我“以毒攻毒”,每天我讓那些搗蛋鬼來擔任此項“重任”。班級裏,如,曲昇弘、高遠、朱宇昊等一批男孩,都榜上有名。事後,我再找那些孩子們瞭解他們管理班級之後的感受,他們都非常有感觸,都為自己以前的一些錯誤行為感到後悔莫及,而且決定首先從自己做起,然後願意在管理班級時起積極有益的幫助作用。

在學生中間,也有極度以自我為中心的,譬如,我班的鄧兆昕,家庭條件特別優越,每天父母都忙於打理公司的業務,回家總已深夜,對他的各方面都很少有時間照顧,所以養成了他自傲的性格,極度以自我為中心。而且,他往往會鑽家校之間的空子,把老師與家長的聯繫掐斷,導致學習以及行規都後退;平時在與同學的交往中總會有不少的矛盾產生,針對他的這一情況,我就讓他擔任班委一職――值日班長,讓他對班級進行管理。這樣一來,他也慢慢的改掉了許多不好的言語行為,與同學之間的關係也逐漸好了,也得到了許多課任老師的好評,自己的組織與管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與鍛鍊。

其實,這裏面運用了一種心理戰術,即試着扮演了別人的角色之後,方才懂得他人的立場和情感。讓任性的孩子品嚐"被任性"的滋味,才能讓他切身體會到什麼是任性,任性有什麼危害?這樣他才能自然而然地領悟到"不應該在任性下去了"。年齡較大的孩子在照看比自己更小的孩子時,不僅使自己的任性無用武之地,而且還會得到客觀反省自己日常行為的機會。所以不妨偶爾讓自己的孩子去照看一下鄰居的小孩,讓他自己也體驗一下任性的厲害。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7

在“馬克思主義羣眾觀和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專題學習中,我認識到羣眾工作路線是我黨發家和發展的傳家寶,既有理論上的成熟,更有實踐上的檢驗。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不管時代怎麼變革,經濟如何發展,但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民本理念不能丟,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的羣眾路線不能變,否則,我們就會丟掉執政的土壤、喪失執政的根基。

黨的羣眾路線沒有捷徑可走,也不是紙上寫寫、嘴上説説、牆上掛掛的空洞理論。基層幹部是黨直接面對羣眾的窗口,走“羣眾路線”的方向正不正、步伐穩不穩、路子寬不寬,關係着民心向背,左右着黨羣脈動。

要保障“路線”不走樣、不走調,必須要提高走“服務路線”的能力,黨的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就是為人民服務、使羣眾得利,基層幹部要真心實意當人民羣眾的服務員,在涉及民生的問題上,切實做到“民困我解、民需我幫、民求我應”。

必須提高走“發動路線”的能力,黨的所有工作和一切發展都需要羣眾參與,基層幹部要發揮宣傳的作用,通過建立黨羣思想溝通和合理有序反映意見、建議的新平台,把羣眾組織調動起來。

必須提高走“傾聽路線”的.能力,羣眾的意見和建議是改進黨的領導、實現科學執政的最好助推劑,需要在思想上尊重羣眾,懷揣包容之心,傾聽不同意見,從牢騷話中找尋“表達意境”,從質疑聲中聽出“畫外之音”,在抨擊語裏發現“訴求真意”。

作為一名教師,在這次學習中我充分認識到走“羣眾路線”的重要性。只有自覺貫徹羣眾路線,主動面向羣眾、熱忱服務學生、才能更好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努力構建和諧教育。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8

前段時間我讀了肖川教授的《教育的智慧與真情》一書,感觸頗深。肖教授的書讀來完全沒有已往教育類書籍教條式的説教,而是用隨筆的形式娓娓道來。既讓我沉浸在對教育理論的沉思中,又讓我對他獨到的教育理解而豁然開朗,讓我不斷地激起對教育的熱愛和追求。在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的活動中更深地去感悟我們的教育,使我對教育有了一個更深層次的理解。

把一本三百多頁的有關教育的書一口氣看完,看完後心靈得到洗禮,思想得到昇華,眼界得到開闊,如同一陣清新的空氣迎面撲來。苦於文筆的羞澀和才學的疏淺,很難將看書時內心深處的感悟用語言表達出來,躍然紙上。下面只能對書中幾處自己感受至深的精彩之處,談談自己的感受。

一、教育的方向原來是由教師決定的

“教育的方向不是由政府文件決定的,也不是課程標準決定的,更不是由教科書和學生決定的,而是由教師決定的。”這句話讓我很震驚,也不禁產生了質疑:教師真的有那麼大的能耐嗎?我們能嗎?我馬上想到了這麼多年來在考試這根指揮棒的指導下,我們教師使出渾身解數,盡最大的努力讓學生考出最高分。作為老師,我們最終的教育目的不是培養出高材生嗎?然而,用分數衡量太唯一了,評價一個優秀的學生,其優秀之處除了學習,還有性格,更重要的還有品德。所以肖川教授講:作為教師,我們首先是一個教育者,其次才是一門課程的老師。”正因為他有了這一觀點,才敢斷言教師決定教育的方向。可我們的老師,難道不知德育為首這一道理嗎?可為什麼面對分數,還是如此地放不下呢?最關心的還是自己任教課程的成績,可能認為對學生的教育主要由班主任負責,(當然也有例外的),有了這一觀念,不但可以讓他把教育的責任分得清楚一點,少惹點麻煩,也可以讓他有了向別人炫耀的資本。看到這裏,我不禁羞愧萬分,回想這幾年來,在年度考核中常以“任教的班級成績在同年級中名列前茅”來證明自己的業績。可曾有過,我為自己能把學生培養成具有自主性、獨立性、創造性的人,具有積極,樂觀,正直,光明的心態的人,對人友善,寬容和積極介入社會合作的人,而作為自己的主要成績考核自己呢?細想一下,沒有。真慚愧啊!作為一線的教師,在推進素質教育這麼多年,在新課程改革這麼久的今天,這陳舊的思想依然如此根深蒂固地要植於我的腦中,而且自己還總認為在不斷地改革,還在為自己取得的一點微不足道成績而沾沾自喜。直到今天,看了這段話,我才知道,我教育的方向沒有完全對,我還是把課程擺在首位,把教育擺在第二。“一語驚醒夢中人”,我明白了,方向對了,路就在腳下。我會朝着正確的方向前進的。

二、《教師的解放》道出了教師的心聲

當社會各界積極呼籲要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時,可誰曾呼籲也為負擔過重,勞動強度過大的教師也減輕一下負擔?

肖教授在《教師的'解放》一節中,就教師負擔過重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大概有:1、教師的編制過緊,2、社會對教育的期望過高,3、一些職能部門經常對學校指手畫腳,吆三喝四,各種接待,檢查考評,應接不暇,簡直把學校當成濫施淫威的場所。4、學校人際關係不夠單純,一些“扶持一小攝,打擊一大片”的制度措施,使得教師之間產生了惡性競爭,產生了不應有的內耗,耗費了教師的精氣神,毒化了人際關係。5、教師教育觀念陳舊落後,對學生要求過苛,管得太多,缺乏等待的心情。6、學校生活缺乏挑戰性和活力。7、教師的教育素養和能力不夠理想,有待提高。

看後同感頗深,肖教授只是列舉具有代表性的幾點,或許造成中國小教師過重負擔的還有其它很多很多的原因。很佩服肖教授敢於説出別人不敢説的心裏話,也能説出老師們長期憋壓在心中無法言表的鬱悶。讓我們獲得一種傾訴後的快感。由於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當我們無法改變這一社會現實時,我們只能改變自己。還是文中説得好:世界其實就是我們自己,當我們以光明、正直、昂揚、樂觀的態度去看待生活,我們就會生活在光明、正直、昂揚、樂觀的生活中,這就是所謂的“境由心生”。

面對種種的負擔,只有調整自己的心態,在大量的工作面前,何不想個“偷懶”的方法,巧幹,在無法拉牛上樹的情況下何不讓牛在樹下吃草?在忙碌了一天後,何不讓疲憊的身心在音樂中得到舒緩?抑或在書海中忘卻?在競爭激烈的制度面前,何不把名利放在一旁?追求一種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境界?還是那句話説得好:當我們無法改變社會的時候,只能改變自己。但願肖教授的話能使這件刻不容緩的事情,馬上得到解決。我也相信,教師的解放指日可待。

三、要成為有思想的教師

作為教師,有思想會使我們興趣廣泛,積極地捕捉各種有意味的信息,使我們的生活(特別是精神生活)變得豐富,會使我們有一種“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超邁和豪闊;有思想使我們不人云亦云,不簡單化,使我們葆有自由意志和獨立人格。有思想能夠使我們更好地理解課程,創造性地、批判性地使用教材,會使我們學會用一種文化精神、文化眼光來看待教育。

我深深地體會到,要做有思想的教師,首先要樂於接受思想。而接受思想最簡單的方法是閲讀別人的書籍,尤其是大師的書籍,讓閲讀成為每位教師的習慣,成為與別人進行心靈碰撞的自由領地,成為自己不斷進步的階梯。反之,沒有博覽羣書,只能就教材講教材,就內容講內容,就試題講試題,課堂會因此而單調乏味,死氣沉沉;沒有閲讀,就難有深層次的思考,而自身思想的匱乏,展現於學生面前,就只能是面目枯槁,甚至容貌可憎。所以説,閲讀是教師獲取思想的源頭活水的最佳渠道。要做有思想的教師,關鍵是要在反思中進步。從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得出有效的經驗和反面教訓,從經驗中總結出規律性的東西,將經驗抽象成理論。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作為教師應當學會反思,注意積累一點一滴的經驗,不斷地工作,不斷地總結,不斷地發展,使自己逐步向創新型教師邁進。要做有思想的教師,還要學會引領學生的心靈和精神。從對課程內容的發掘,到教學策略的選擇,從對問題的設計,到課堂氣氛的營造,甚至用什麼語言,背後都藴藏着一種思想底藴,平時只是不覺得罷了。教師的思想對學生的薰陶,也是非常關鍵的,思想可以薰陶學生學習、薰陶學生做人。要做到這些,需要的是何等的氣度、胸懷,以及對教育事業何等的熱愛!要做有思想的教師,還要敢於釋放思想。我們的教學工作不會是一條平坦的大道,肯定有坎坷,有曲折;肯定會碰到許多疑難困惑,碰到許多新的問題,因而更需要教師之間的互動與交流。靜下心來仔細想想,要想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師真的很難,更需要自己不斷地去學習和思考。

孔子説“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其實,沒有學而不厭,就難以做到誨人不倦。學習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而思考則不是簡單地想一想——如何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這就有一個思想方法的問題。作為教師,讓教育充滿思想,讓思想充滿智慧,讓生活充滿人性的光輝,讓我們的心靈盪漾在博大、豐富、深邃、光明温暖的思想之中。

願所有的教師,用自己的智慧,在教育這片沃土上撒播真情,讓生命之花得到醇美的滋養,開得更迷人更燦爛!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9

通過教師繼續教育讓自己對過去的教育教學產生了許多的感慨,通過學習,本人瞭解到自己過去的許多不足,同時也提高了認識,獲驗。現主要從教學方式方面總結如下:

教學方式是直接影響學習方式形成、完善以及改變的重要因素,是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在促進教師教學方式轉變的過程中,要求教師做到“四變”。

一是教師角色的轉變,由過去的管理者、控制者、主導者、仲裁者為現在的組織者、幫助者、引導者、促進者。由施與者轉變成引路者,從講壇走向學生中間,參與學習發生的全過程,體會共同成長的快樂。面對飛速發展的科技知識,在今天教育信息化的平台上,教師的絕對已不復存在,因而教師作為終身學習的首當其衝者具有非凡的意義。從前倡導的換位思考、思維平等、理解學生等觀念,在今天自然地成為教師的行為。

二是教學策略的轉變,研究適應學習方式轉變的教學設計的改變,構建符合學習方式轉變的教學模式羣,開發、利用教學資源,為學生學習提供平台,探索長假、短假、平時作業形式的改變,為學生提供實踐場、體驗場,感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快樂。學生的作業從昨天的複習知識、鞏固加深這一學習的延伸階段變成產生疑問、探求解答這一貫穿學習全過程的活動。

三是教學方式的轉變,重情景、重民主、重過程、重引導、重體驗。要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有意義的語言實踐活動,營造輕鬆愉快、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例如:在教學“毛茸茸的小動物”一課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圖片,“虛擬動物”的情景,用所學過的.語言相互交流描述自己喜愛的動物,然後向同學們説一説小動的相同和不同。學生學得生趣盎然、主動積極,創造力得到了培養。

還課堂給學生,讓課堂成為學生探索的殿堂,這是現在教師們追求的一個境界,即使一個細節也不放過。教師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感悟、表達:可以用詞語描述;可以用動作表演;可以用實物演示等等。這種教學設計,拓展了孩子的思維,真正體現了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

四是教學呈現方式的轉變,注重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為學生學習搭建快捷、高效、大容量的信息高速公路,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注重了教師信息素養的培養和提高,進行培訓,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基於信息技術的網上學習已經成為眾多教師探索的課題,因此可以創造了豐富多樣的課型。常識課堂的開心詞典等都是生動有效的形式。

信息技術正被廣泛,深入地應用到每一個方面,正深刻地改變着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使學習內容更豐富,工作更高效,生活更有樂趣。信息技術的發展,既向教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也為教育創造了無限的機遇。為了迎接時代的挑戰,教育工作者必須自覺地運用當代信息技術革新教育思想。

通過本次繼續教育的學習,使我更新教育觀驗、樹立現代教育思想、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優化知識結構、提高專業水平。我相信自己繼續努力,今後我一定會用信息技術處理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