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心得體會

新教材使用心得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86W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新教材使用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新教材使用心得

新教材使用心得1

5月6日下午,我認真觀看了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吳欣歆老師關於《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解讀的線上講座,通過這次講座,我再次樹立語文的核心素養理念的價值觀,明確了義務教育各學習任務羣的關係、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內容與普通高中的銜接以及學業質量重點關注的問題。

新課標與舊版課程標準在課程方案上面的變化主要體現在:完善了培養目標,優化了課程的設置以及細化了具體的實施要求。這就更加凸顯了語文課程內容的綜合性和實用性。在新課標中也首次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方式,提出了六個學習任務羣,在這次講座中,我認識到這6個學習任務羣和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是多重對應的關係,或者説是整體對應的關係,每個學習任務羣都指向核心素養的整體提升,同時各具特色的育人功能,整體推進與側重發展相結合。這給我在教學中也有了很大的啟示,在課程的設計上要有梯度,層層遞進,在教學設計中要以螺旋式上升結構,同時在課程內容的講授中,要體現學科的綜合性,將語文的知識學習與其他學科相互滲透融合。根據學生的認識特點和身心發展的特點,有的'放矢的選擇課程內容,有針對性的加以引導。

在這次講座中,也明確指出了,義務教育階段語文學習任務羣與普通高中的銜接,義務教育階段一到四年級的語文學習任務羣分別是:語文文字積累與梳理、實用性文本閲讀與交流、文學閲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閲讀與表達、整本書閲讀、跨學科學習。普通高中階段分別是,語言積累、梳理與探究、實用性閲讀與交流、跨媒介閲讀與交流、文學閲讀與寫作、思辨性閲讀與表達、整本書閲讀與研討、當代文化參與。將語文的,聽、説、讀、寫,融入到學習羣中,並且對每一個階段的任務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教學建議,這對我們做好。小初高的銜接有了更加明確的方向。

講座中也對學業質量重點關注的問題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列舉了實例分析,讓我知道如何對學生進行評估,新課標凸顯的人文價值越來越重要,應試教育中,過分追求分數,已經不能符合新時代的要求。在雙減背景下,學生的質量如何評估是我們需要長期探究的問題。我們應該在平常的教學中多運用過程性評價,完整描述核心素養的基本表現是否達成。對學生的評價要多方面綜合評價,用辯證發展的眼光去評價學生。同時在評價的過程中還要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品質在教學影響下的積極變化。

總之,作為一名教師,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我將繼續學習,領悟其精神。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基礎上,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同時我也會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教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先要有一桶水,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也會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踐行終身學習的理念。

通過聆聽吳教授對於語文新課標的解讀,全體語文老師們瞭解語文教學的發展趨勢,也讓教師們對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有了更完整而深刻的認識,明晰自己今後的教學方向。相信在新課標的指引下,老師們會不斷提升學習能力,保持學習定力,增強自身教學能力。老師們會踐行終身學習的理念,將新課標真正落實到教育、教學工作中。

新教材使用心得2

上學期我擔任國小三年級語文這門課程。初次接觸課本,我便深深地被書中精彩的教學內容所吸引。打開新教材,圖文並茂,色彩豔麗,印刷清晰,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利用生動形象的圖片文字,旨在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充實學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激發學生們豐富的想象力以及對世界的好奇心,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使語文課堂不再沉悶與乏味。

三年級課文分為精讀和略讀,要正確處理精讀與略讀的關係,精讀時,重方法;略讀時,重運用。閲讀要有目的的閲讀,帶着目的去閲讀更節省時間。三年級的閲讀單元一邊讀一邊預測,順着故事情節去猜想,學習預測的一些基本方法。讓學生明白預測不是隨意猜測,要有一定的依據。首先要用好精讀課文。一定要讓孩子們把課文讀通順、流利。指導學生讀書,自由讀、小組讀,指導學生讀準字詞句。其次要發揮略讀課文的作用,閲讀能力不是教會的,是讀會的。用精讀課上的方法來學習略讀課文,教給學生多種學習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充分體現了學與習的過程。

在教學方式上,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交流為主,教師點撥,引導學生思維為輔。學生有困難時老師進行示範,可以起要到很大的作用。在備課方式上,明確把握好各單元板塊之間的內在聯繫,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重在實踐,引導進行有效的口語交際,逐步提升學生的能力。

在習作教學中,首先要教觀察,因為生活是習作的源泉。要感受想象的神奇,要學生奇思妙想寫故事,創造自己的想象世界,並把事情寫清楚。愛因斯坦曾經説過:“想象力比知識重要。”學生想象,體驗其中的樂趣。三年級習作的'基礎階段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細緻觀察的習慣,因為生活是習作的源泉,細緻觀察的養成有利於學生一生。要想培養這一習慣,老師要進行充分的示範。要突出觀察方法的指導,把生活和想象聯繫起來。把自己想到的寫下來,進行分享。老師適當的進行表揚,使他們有成就感,樂於表達,點燃智慧的火花。教師在此過程中要多鼓勵、多示範、多朗讀。

在口語交際板塊,可以幫學生創設情境,營造交際氛圍,激發學生交際慾望。交際時注意禮儀,不能中途打斷別人説話,認真傾聽,分析別人的觀點,提高交際的能力。

我深切地體會到作為一名語文老師,知識儲備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反覆學習、不斷實踐、經常反思、更新知識,把新課改精神落到實處。要想真正上好語文課,我們必須要更好的解讀、分析、吃透教材,不能片面地停留在文本的表面,而要挖出文字背後藴藏的東西,使書本充分發揮作用。今後我要以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到教學中,更好地適應現代語文教學的需要。

新教材使用心得3

20xx年4月21日,《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終於頒佈了。與20xx年版的課程標準比較,修訂的力度變化之大,是教育界全體有目共睹的。在認真聽取了核心專家對該課程標準的權威解讀之後,我的解讀心得與思考如下。

一、義教新課標修訂變化

本次新課標修訂中最亮眼也是最鮮明的改變就是強化了課程教育中的育人導向,首次點明瞭語文教育學科的“核心素養”。相較於傳統的“三維目標”,該新課標修正則主要圍繞着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和審美創造四個方面進行闡述。此外,新課標在課程內容結構上進行了修正,將語文教學能力作為核心,把其它運用語言文字能力的實踐活動推到了輔助或者附加的地位,並且設置了與此相配的六個不同的任務羣,分別是基礎型學習任務羣(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發展型學習任務羣(實用性閲讀與交流、文學閲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閲讀與表達)和拓展型學習任務羣(整本書閲讀、跨學科學習)。最後,新課標之中加入了對學業質量的評價,具體闡述了學在完成課程階段性學習後應該達到的學業成就。

二、新課標解讀心得和思考

作為國小教師,一名教育工作者,深刻地認識到此次的《新課標》在語文課程的設置以及教學等方面,相較於以往更重視語文知識與能力的培養。所以我們不僅應該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還要能能夠和諧地把讀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始終,既能讓學生充分閲讀,又能有效發揮教師的`指導閲讀的作用。

我們首先要依託新課標中的課程結構和育人目標,明確學習任務羣的定位和功能,準確理解每個學習任務羣的學習內容和教學提示,圍繞學習主題,以學習任務為導向,整合學習情境、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資源,設計基於大任務、大單元、真實情境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運用語言文字的過程中學習語文,學會學習。注重語文與生活的結合,注重聽説讀寫之間的有機聯繫,加強內容學習和思維發展的整合,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累語文學習經驗,統籌安排教學活動;注重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基礎性,培養學生未來學習、生活和發展所需的基本素養。

新教材使用心得4

部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以《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為編寫依據,吸納語文課程改革的最新成果,沉澱課程改革的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加強語言文字運用,加強語文和生活的聯繫,致力於構建開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主要特點

1.立德樹人,自然滲透

語文學科在育人方面有着獨特的優勢,可以潛移默化地使學生受到精神的滋養。部編本語文教材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良好的思想道德風尚等人文教育內容自然地融合在教材之中,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培養自尊自信、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美好品德,增強社會責任感。

這套教材格外重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閲讀材料的選擇,集中識字課的編排,以及專門設置的《日積月累》欄目,處處融入傳統文化元素,使教材充滿濃郁的傳統文化氣息,為兒童留下共同的文化記憶。

2.保護天性,幼小銜接

起步階段的語文教育,尊重兒童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保護兒童天性,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在學習內容、學習方式等方面做好過渡銜接。兒童對語言學習活動有着天然的熱愛,對周圍的世界充滿了好奇,聽故事、講故事、看圖説話等學前階段的重要語言活動形式,在一年級得以延續,藉助學生的口語優勢實現向書面語的過渡。教材保護兒童探索世界的興趣和好奇心,採用遊戲、活動等方式引導學生學習新知,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喜聞樂見的遊戲活動中學習,實現幼小銜接,平穩過渡。

3.夯實基礎,全面啟蒙

教材為學生打好口語和書面語基礎,做好起步階段的啟蒙工作,使初入學兒童受到全面的語文啟蒙教育。重視漢語拼音的學習,重視識字寫字、閲讀,為學生學習書面語打好基礎;重視口語交際,為學生表達能力的發展打好基礎。教材不僅在知識能力方面打好基礎,而且在學習方法、學習興趣、學習習慣等方面做好奠基工作。.難度適宜梯度合理

教材以書面語零起點為設計起點,平緩起步,穩步推進。一年級具有特殊性,因為初入學兒童需要一個過渡期和適應期,教學常規的養成需要一定時間,所以,一年級上冊教材設計了恰當的學習梯度,容量適中,難度適宜,內容合理有序。

教材努力處理好口語和書面語的關係,拼音、識字和閲讀的關係。考慮到漢字的重要地位,以及初入學兒童的語文基礎,教材首先安排了一個單元的集中識字,集中學習一批簡單的常用字,然後再系統學習拼音,由熟悉的語言帶出拼音的學習,使拼音與識字相輔相成、相互促進。5.強化運用聯繫生活

教材致力於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理解和運用能力,在重視積累的同時,強化運用,體現語文學習的綜合性和實踐性。語文要素的具體呈現,避免單調枯燥的機械操練,而是設計靈活多樣的活動,引導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活動設計以運用為導向,同時重視學生的思維發展,關注學生的心理成長,注重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並指導他們將語文學習成果運用於生活,不斷豐富自己的生活經驗。

6.引導發現,倡導自主

教材設置了不同的欄目,引導學生髮現語言學習的規律,鼓勵探究學習,儘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展示交流的機會。通過豐富多彩的互動活動設計,引導學生改變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在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過程中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不斷激發學習動力。久而久之,使主動發現規律、主動展示交流學習成果成為一種習慣,不斷增強自信,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7.課外閲讀,納入課程

教材強化閲讀,提供了豐富多彩、功能各異的閲讀材料。《日積月累》《和大人一起讀》《快樂讀書吧》等欄目,引導學生大量閲讀,對教材中的課文是極其有益的補充,是非常重要的學習資源。教材特別重視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閲讀,通過系統的課程設計保證學生的閲讀總量,以期通過大量閲讀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教材將提升學生的閲讀興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作為語文教育的重要突破口,使課內閲讀與課外閲讀緊密銜接,充分調動家庭和社會力量,共同建設書香社會。

二、教材概覽

1.教科書主要內容

本冊教科書按照主題單元編排學習內容,在“我上學了”之後,安排了2個識字單元、2個漢語拼音單元和4個課文單元,每個單元的學習內容各有側重。教科書安排了4次口語交際活動,引導學生在創設的真實情境中進行交際,從不同角度引導學生髮展交際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對象意識、場合意識,在交際的時候尊重他人,遵守交際規則。在每個單元后安排語文園地,圍繞本單元內容進行復習鞏固、拓展運用。教科書在第一單元語文園地後安排了“快樂讀書吧”,這是課內外閲讀溝通的重要橋樑。

2.我上學了

教材的開篇,從平等的學生視角出發,以“我上學了”為主題,採用參與式和體驗式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安排“我是中國人”“我是國小生”和“我愛學語文”三個活動板塊,引導學生順利進行角色轉換和身份認同,同時體驗語文學習的快樂,激發語文學習的興趣,初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這部分內容同時實現國家認同、身份認同、角色轉換、情感激發、習慣培養等多重目標,以“我是中國人,我很驕傲”“我是國小生,我很自豪”“我愛學語文,我很快樂”的心情,奠定了國小階段語文學習的情感基調。3.語文園地

語文園地包括以下欄目:

識字加油站——以豐富多樣的形式,靈活安排常用字,引導學生認識更多的漢字;字詞句運用——形式多樣的聽説讀寫活動,重點複習鞏固本單元所學的字詞和句式,適度拓展,強調綜合運用;

書寫提示——強調重視漢字書寫,打好寫字基礎;

我的發現——鼓勵學生髮現漢字的構字規律,以提高識字效率,發展識字能力;展示台——提供展示交流語文學習成果的平台,鼓勵交流語文學習的收穫,引導學生留心周圍的世界,在生活中學習語文;

日積月累——集中安排古詩誦讀、名言警句等傳統文化經典內容;

和大人一起讀——編選學生耳熟能詳的故事、兒歌,提倡無壓力親子共讀,是銜接幼小、口語向書面語過渡的'重要橋樑。

4.教科書在第一單元語文園地後安排了“快樂讀書吧”,這是課內外閲讀溝通的重要橋樑。通過這個欄目,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閲讀,激發師生共同開發課外閲讀資源,不斷增加閲讀量,體驗主動閲讀、分享閲讀的快樂。

教科書後附有識字表、寫字表、常用筆畫名稱表、常用偏旁名稱表,供複習總結之用,為教與學提供方便。

三、具體內容及教學建議

㈠漢語拼音

1.定位:作為幫助學習漢字、學習普通話的重要工具——漢語拼音,以不斷降低學習難度為目標,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避免增加學習負擔。

這套教材準確定位拼音的學習目標,強調拼音的工具價值,集中編排漢語拼音,以拼音學習的規律為主要線索安排學習內容,短時間內集中解決問題。

2.編排原則:

⑴綜合性原則:教材重視學好拼音,但並不是單一學習拼音,而是將拼音與識字學詞、口頭表達整合設計,同步進行,聽説讀寫齊頭並進,綜合發展各方面能力。

拼音的每課都配有情境圖,而且是整合的情境圖。注重以圖提示字母的音或形,幫助學生藉助形象的事物建立字母音與形的聯繫,充分利用學生的口語基礎,發展學生語言,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增加學習的趣味性。

與單圖相比,整合的情境圖功能更加豐富,因為它包含着故事情境,可以將拼音學習融入學生熟悉的、喜愛的看圖講故事活動,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學生藉以觀察圖畫、看圖説話,將發展觀察能力、表達能力與學習拼音有機地整合在一起,不至於在集中學習拼音的階段,阻滯學生的口語發展,使學生的發展顧此失彼。每幅情境圖都藴含着豐富的拼音學習資源。如《ɑi ei ui》一課的情境圖,描繪的是一羣小朋友放學後圍坐在一起聽老奶奶講故事的場景。圖中的小朋友“一個挨着一個”,桌上放着“杯子”,老奶奶戴着“圍巾”,其中的“挨”“杯”“圍”提示了本課複韻母的音。除此之外,圖中老奶奶的頭髮是“白(bái)”的,小朋友的頭髮是“黑(hēi)”的;最左邊的小女孩雙手放在“腿(tuǐ)”上聽得多專注;右邊的兩個小朋友“背(bēi)”着書包;杯子裏有“水(shuǐ)”……圖畫中暗藏着許多拼音學習元素,等待着學生去發現。同時,圖畫還藴含着豐富的人文內涵——老奶奶和孩子們沉浸在閲讀中,十分陶醉,畫面營造出的濃厚的閲讀氛圍,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觀念和行為。

⑵實用性原則:教材倡導學用結合,在運用中學習。教材中安排了詞語和兒歌,並且結合詞語和兒歌的學習認識幾個漢字。這些詞語,都是由學生學過的音節組成的常用詞語,每課的幾個詞語之間存在着內在的邏輯關係,可以使學生初步感知語言特點。所選的兒歌也都包含本課新學的音節。這些詞語和兒歌,為學生鞏固拼音、複習本課和前面學過的字母和音節提供了語境,體現了拼音學習的工具價值,同時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形成初步的語感。

在學習拼音過程中要求認識的幾十個常用漢字,都是學生可以自己拼讀出來的,使拼音和漢字的學習雙線並行,有機地融為一體,而不是相互孤立、自成體系。之前學過的漢字,可以幫助讀準拼音,成為學習拼音的好幫手;新學的拼音,又可以幫助認識新的漢字。拼音與識字相得益彰、協同發展,拼音的學習直接指向運用,學生學以致用,體會知識的價值,從中感受到學習成功的愉悦。

⑶便捷高效原則:教材重視拼音與學生生活的聯繫,同時關注學生的已有基礎,利用學生認識的漢字學習拼音。

教材選擇少而精當的音節供學生練習拼讀,基於常用音節的頻率,以及兒童常用口語詞的調查,精心選擇使用頻率高、與兒童口語聯繫最為密切的生活常用音節作為學習內容。這些帶調音節,都是有效音節,都有實際意義,可以與學生的口語建立起直接聯繫,使學生體會到拼音學習的價值。拼音的學習直接指向生活中的實際運用,學生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生活經驗學習拼音,從根本上避免了對學生學習興趣造成極大傷害的機械操練。

教材中的所有音節都是帶調音節,而且不再呈現拼讀的過程,只呈現音節本身。個別作為例子的拼讀過程,也都作了灰度處理,作為輔助手段幫助學生拼讀。這樣,學生在讀出音節的時候,注視的音節是一個整體,與今後在實際運用中遇到的音節完全一致,這種呈現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視覺記憶,提高學生識別音節的熟練程度。

⑷重視複習突破難點:

拼音階段的內容選擇,對拼音學習的難點給予了格外的關注。語文園地的活動設計,也非常重視對難點進行強化練習,集中解決讀音易錯、字形易混的字母和音節,特別強調在語境中複習拼音。在內容的具體安排上,不面面俱到,不平均用力,而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保證學生有效、高效地學習拼音。語文園地中複習鞏固拼音的活動形式豐富多樣,引導學生在各種有趣的遊戲活動中複習音節,將複習拼音與認識事物相結合,同時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關注學生的成長,將拼音的學習植根於提高語文素養的大背景下,綜合考慮育人的因素,而不僅僅着眼於拼音知識的學習。

4.關於拼音教學的教學要求

⑴準確把握目標要求:學會漢語拼音,能準確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學説普通話。

一年級達到保底的目標:準確拼讀;正確書寫。

⑵體現彈性:字母發音的教學,以學生模仿正確發音為主,宜更多地藉助生活口語幫助學習拼音。如果學生可以藉助生活經驗做到準確發音,就不必逐一教學字母的發音方法。

⑶突破難點:在語文園地中,設計了相應的活動對拼音的重難點進行強化練習,特別重視易錯或易混音節的復現和鞏固。在拼音教學時,應避免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而應將精力集中在重點和難點上,以及本班同學掌握得比較薄弱的地方。

⑷在活動和遊戲中學:低年級學生最喜歡的學習方式就是遊戲,在教學中教師要多運用有趣的遊戲或活動,例如聲韻母找朋友、讀音節摘果子、開火車等,避免單調枯燥的機械操練。

⑸強化運用,在具體語境中學:拼音部分的編排體現出從知識取向到運用取向的轉變,使拼音的學習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結合,直接指向生活中的實際運用。教學時也應注意,所有要求學生拼讀的音節都應該有實際意義,都應該與兒童口語有對應關係。要避免機械操練,而是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在語境中學習,在語境中運用。

⑹在生活中學:教科書強調拼音的實用價值,提倡學以致用,呈現的都是經過精心選擇、與兒童口語聯繫密切的生活常用音節。在教學時可以讓學生用這些帶調音節説詞語或句子,加強拼音與口頭語言、與實際生活的聯繫。

㈡識字寫字

1.編排特點

⑴識寫分流,多識少寫

識字寫字的安排,突出識字寫字的規律,着力於激發識字興趣,控制總量,降低難度,全冊要求認識300個常用字,會寫其中的100個字。及早進入漢字閲讀階段,體驗閲讀的樂趣。

⑵合理安排識字寫字序列

在字種的選擇和字序的排列上,力求科學。遵循兒童學習語文的規律,要求認的字,都是出現頻率高的生活口語常用字;要求寫的字,大多是字形簡單、構字能力或構詞能力強的獨體字,也適當選擇特別常用的合體字,大體按照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獨體到合體的順序編排。

⑶集中與分散相結合

教材安排了兩個專門的集中識字單元,同時在語文園地中專設欄目“識字加油站”,識字一、二,共90個字,識字加油站,31個字;分散識字:漢語拼音,32個字,課文,147個字。

⑷文化內涵豐富

集中識字的內容,繼承傳統語文教育行之有效的識字方法,凸顯傳統文化,重視引導學生髮現漢字的構字規律,激發學生探索漢字、親近傳統文化的願望。

特別是第一個集中識字單元,文化內涵豐富,傳統意味濃郁。以“天地人,你我他”作為第一課,滲透中華傳統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藴含着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的理念,後面的幾課《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對韻歌》,也都圍繞人與自然的主題,營造出和諧的氛圍,為學生的成長打下精神的底子。

⑸識字方式多樣

教材以豐富多彩的識字形式,如字理識字、傳統蒙學識字、事物歸類識字、兒歌識字等,激發初入學兒童學習漢字的興趣。設置專門的欄目《展示台》,提供展示交流語文學習成果的平台,鼓勵學生交流語文學習的收穫,溝通課堂內外。教材在“展示台”中提供了生活識字的多種渠道,如,通過同學的姓名識字,在街上認識招牌上的字,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通過展示交流學習成果,強化生活處處皆語文的理念,使學生不斷獲得學習語文的成就感。

⑹重視識字方法和識字能力

教材重視打好識字寫字的基礎,重視識字方法的學習和識字能力的培養,充分利用漢字的構字規律,使識字的過程成為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過程。

教材引導學生了解象形字、會意字,並通過《我的發現》欄目,引導瞭解形聲字偏旁表義的特點。結合識字,學習常用偏旁,引導學生形成初步的字形分析能力。

結合寫字,學習基本筆畫和筆順,引導學生把字寫正確,併力求美觀。在語文園地中設置專門的《書寫提示》欄目,強調漢字書寫規則,打好寫字基礎。同時,重視書寫習慣的培養,多次強調寫字姿勢,使學生從一開始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要求寫的字旁邊呈現新筆畫,並對每一個要求寫的字都做了筆順跟隨的處理,特別是在色彩上做了特別處理,以顏色的變化體現漢字書寫的每一個筆畫,使靜態的筆順變得動態立體,使學生更容易掌握每一個漢字的筆順。這樣的版式設計符合兒童的閲讀心理,為學生正確書寫漢字提供了有力保障。

2.集中識字的識字方式

字理識字:日月明;傳統蒙學:對韻歌(根據啟蒙讀物《聲律啟蒙》和《笠翁對韻》編寫而成的韻文。);看圖識字:口耳目;事物歸類識字:小書包;反義詞識字:大小多少;兒歌識字:金木水火土。

3.關於識字教學的要求⑴準確把握識字目標

要求認識的字,只要能夠在語境中認識、能夠運用於閲讀就可以了。不要求書寫,也不需要對字形作過細的分析。

⑵選用恰當的識字方法

教師可以在不同的教學環節中復現生字,採取活潑有趣的方式讓生字反覆再現,讓學生從整體上識記字形,使識字得以鞏固。

⑶提倡在語境中學習鞏固運用

可以將生字組成學生理解的常用詞語或句子,使生字在語境中不斷復現,幫助學生鞏固生字。

⑷分類指導,突破難點

教學時可以進行必要的字形分析,以逐步發展學生的識字能力。如果新學的漢字中某一部分是已經認過的獨體字,可以指導學生運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來識記。但是,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要避免對每個字都進行分析,尤其是要避免對漢字中某些不認識的部件、字形複雜的部分進行分析。有些漢字適合滲透字理,可以引導學生了解字的演變過程,以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漢字。

⑸激勵學生在生活中主動識字

要調動學生的識字積累,鼓勵學生自己想辦法識記漢字,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還要倡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並提供機會讓學生交流課外識字的途徑與成果。

⑹切實做好寫字指導

在一年級起步階段,要加強寫字指導,打好寫字基礎。教師要具體指導字的基本筆畫、筆順規則、間架結構,要一邊指導,一邊示範。寫字貴在精,而不在多,要嚴格要求,切實保證寫字質量,使每個學生不但能把字寫正確,而且儘量把字寫得美觀。

㈢閲讀

1.課文編排特點

⑴篇目減少,難度降低。(原教材20課,現在14課;現教材短文6篇,其他為兒童詩)⑵題材豐富,體裁多樣。體裁多樣,有趣味性、可讀性和感染力;題材廣泛,富有生活情趣和教育意義,有利於兒童通過語言文字認識大千世界。

⑶聯繫學生生活,關注心理成長。教材中的課文,既“有意思”又“有意義”,在激發學生閲讀興趣的同時,有助於學生的精神成長。

⑷人文內涵豐富。思想內涵全面,藴含着熱愛祖國、關愛他人、友好相處、熱愛科學等豐富的思想情感因素,也有適應社會要求的時代精神。

⑸語言典範。課文語言典範,難度適宜,內容富有童心童趣,貼近兒童的經驗世界、情感世界和想象世界。

2.雙線組織單元結構。

全套教材以雙線組織閲讀單元,組織單元的時候兼顧人文主題和語文知識方法習慣等要素。尊重語文教育規律,合理設計內容梯度,將語文要素穿插到各個單元中,成為閲讀學習的要件,使知識能力要求更加清晰,使教學更加有章可循。

3.連環畫課文

教材努力引導學生成為主動積極的閲讀者。教材中安排了連環畫形式的課文《小蝸牛》,不再全文注音,而只給少量難字注音,引導學習藉助圖畫認讀生字、讀通課文,在閲讀時嘗試運用多種閲讀方法,引導學生重視圖畫這一重要的課程資源。鼓勵學生運用識字成果,自主閲讀。不認識的字鼓勵學生猜讀,特別是藉助圖畫猜讀。拼音很重要,是起步階段學生識字量不足的情況下自主閲讀的重要工具。但是,隨着識字量的不斷增加,以及學習能力的不斷增強,教材引導學生運用更多的方法進行閲讀,體現了對於拼音、識字和閲讀之間關係的理解——既要充分藉助拼音識字、藉助拼音閲讀,卻不應該完全依賴拼音,而是多渠道發展學生的閲讀能力。

4.關於閲讀教學的教學要求

⑴重視識字寫字:課文中要求要認的生字有147個,要求會寫的生字有56個,隨文識字寫字也是閲讀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特別是低年級,不能忽視。

⑵加強朗讀指導:一年級的閲讀教學,最重要的是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要重視指導朗讀,通過朗讀培養語感。指導朗讀要體現層次性,每次朗讀都要有不同要求。在藉助拼音讀準字音的基礎上,以多種形式反覆練習朗讀,做到不破詞,不拖長音,流利朗讀課文。

⑶關注語言的積累與運用:基於課文的語言材料,設計指向運用的語言活動,教師要引導學生積累、運用,聯繫生活進行表達。

⑷重視方法策略的指導:在教學中,要重視範讀的作用,遇到長句子和不容易讀好的句子,教師要發揮示範作用。連環畫課文的教學,要充分放手讓學生自主閲讀,提示學生除了藉助拼音識字,還可以藉助圖畫閲讀,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

⑸課外閲讀是分內事:“快樂讀書吧”的教學,要重視課外閲讀的指導,引導學生選擇好的讀物,給他們創造交流課外閲讀成果的機會,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一方面可以根據和教科書配套的同步閲讀進行課外閲讀指導,另一方面可以採用重點推薦一本、順便推薦一批的方法,向學生推薦一些程度適合的課外讀物。

㈣口語交際

1.編寫特點

⑴構建口語交際目標體系

教材充分尊重口語交際的自身規律,在教材中獨立編排,自成體系。更加重視“交際”的功能,更加重視交際能力和交際習慣的培養。教材對課程標準提出的學段目標進行分解細化,為每一次口語交際活動設定清晰的口語交際目標。

⑵選擇符合目標的交際話題

一年級上冊的四次交際活動,有着不同的側重點。第一次口語交際《我説你做》,着力培養學生的傾聽意識,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別人講話,在交際中懂得尊重他人;《我們做朋友》,提供國小生最有可能遇到的交際情境,鼓勵學生主動大方與人交往,引導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用多大的聲音》,初步培養學生的對象意識、場合意識,使學生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際規則;《小兔運南瓜》創設的故事情境,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在發展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同時,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

⑶創設真實的交際情境

教材創設真實的生活交際情境,提供恰當的、有實際意義的交際任務,使學生儘可能多地體驗各種場合的交際行為,從中學會得體地與人交往。交際情境的設計,強調真實、自然,避免表演等形式,引導學生設想“你遇到這種情況會怎樣做”,強調交際主體“我”的在場。在真實的交際中學會尊重他人,學會遵守交際規則。

⑷選擇恰當的呈現方式

在具體的呈現上,結合每一次交際活動,單獨列出一至兩項一般性的、可以遷移運用於日常交際活動的重要交際原則,以清晰醒目的方式呈現出來,使目標體系更加鮮明易讀,學習重點一目瞭然。學生不但可以明確本次口語交際活動的目標要求,而且可以將這些原則直接運用於自己的生活實踐。

2.關於口語交際的教學要求

⑴心理素質是突破口:起步階段,重在鼓勵學生敢説,引導學生尊重他人,遵守交際規則,致力於培養文明有禮的社會公民。

⑵重視交際意識和交際習慣的培養:在每次的口語交際活動中,教科書都以小貼士的方式提出了交際的目標要求,其中的交際原則可以遷移運用於學生的日常交際,有利於發展學生的交往能力,使學生成為文明有禮的社會公民。進行口語交際教學,要重視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交際興趣。

⑶轉變評價的視角:指導學生開展交際活動時,要引導學生關注交際的目的和效果,反思生活中存在的交際方面的問題,引導學生親身實踐口語交際的一般原則。

⑷強化日常學習活動中的口語交際意識:除了專門的口語交際課,還要重視日常教學中無處不在的口語交際活動,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如,在平時的課堂教學和語文活動中,在回答問題、討論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隨時關注學生的口語表達情況,引導學生有意識地運用口語交際課中學習的交際原則。

⑸建立常規交流機制: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交際習慣,引導學生關注交際目標的達成,關注對象和場合,而不僅僅將目光聚焦在提升口頭表達能力。着力於培養學生的目標意識、角色意識、對象意識、場合意識,在真實的交際情境中學會尊重他人、禮貌待人,學會遵守交際規則,勇於交際、樂於交際,引導學生主動反思交際效果,逐步養成良好的交際習慣。

新教材使用心得5

在本次培訓中,專家教師主要從識字教學、寫字教學、閲讀教學、口語交際等方面進行培訓指導,剛開始我對教材的認識沒有那麼的精深,不過聽了專家老師的詳細分析,從教材以專題組織單元,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容編排特點。並且要注意把握本組教材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繫。這一點,讓我在潛意識中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拉近課本與學生的關係,首先要吃透教材,才能在這個基礎上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使用教材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教學內容提示及一些教學中所要注意的問題。如:識字課。我們要了解它的編寫形式、特點。

1)、內容與專題緊密聯繫。

2)形式多樣,體現出要對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3)採取韻文的形式編寫,易於朗讀。特別是低年級的國小生,我們要充分地發揮課文中的插圖作用,藉助圖畫猜識生字,讀通句子。必要時,我們可以採取合作的學習方式,把課文讀通順。老師絕對不能包辦代替學生,而是加強引導學生注意發現的層次性,將發現的'識字方法遷移到學習中,讓他們自己動手操作和鼓勵他們獨立完成。不過要時時對生字進行復習和鞏固。

2.結合拼音認識漢字、學習詞語和兒歌,提倡學以致用,強調拼音的實用價值。教材倡導學用結合,在運用中學習。教材中安排了詞語和兒歌,並且結合詞語和兒歌的學習認識幾個漢字。這些詞語,都是由學生學過的音節組成的常用詞語,每課的幾個詞語之間存在着內在的邏輯關係,可以使學生初步感知語言特點。所選的兒歌也都包含本課新學的音節。這些詞語和兒歌,為學生鞏固拼音、複習本課和前面學過的字母和音節提供了語境,體現了拼音學習的工具價值,同時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形成初步的語感。

3.牢固樹立生活語文的理念,將語文教學由課內拓展到課外。首先,要更新理念,樹立正確的語文教育觀。要把學生從沉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讓學生“少做題,多讀書”,讓學生成為支配課餘時間的主人。教學中要強調“精講”,使學生能在課內完成大部分作業。如果我們用大量的作業把學生課餘的時間塞得滿滿的,學生便喪失了自我發展的空間,窒息了學生的靈性,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生活即課堂。培養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實踐,反覆歷練,把生活所得的一點一滴累積起來,才會形成一個人的口語交際能力。所以,教師要打破課內課外的界線,樹立大語文觀,生活處處有語文,把口語交際的課堂延伸到學生五彩斑斕的生活之中,關注自然,關注生活,關注社會。

4.重視交際習慣和交際意識的培養。教材重視培養學生的交際習慣和交際意識,考慮學生起點,着力改進學生日常交際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如缺少交際意識、不考慮對象場合等不良交際習慣。教材中的幾次口語交際活動,讓學生在不同的交際情境中實踐最基本的人際交往原則:相互尊重。這是開展口語交際活動的基點,是需要從一開始就着力培養的交際習慣。

總體感覺,本套新一年級教材,編得很不錯,尤其是對傳統文化精髓更注重了。譬如:《姓氏歌》、《三字經》之選編。建議:

1.教材的編寫、改革可更廣泛徵詢並適當尊重一線教師的意見。

2、城鄉差距較大,生生差距也大,教材的編寫可否儘量考慮並平衡此方面,或者分為甲乙兩種版本。

3、考試的改革也很重要。毋庸諱言,期中期末等考試,仍是懸在學生、一線教師頭上的三尺劍,仍是一線教師教學的第一指揮棒。因此,本人認為,應充分發揮考試的教學激勵作用,抑制考試的甄別選拔功能,因材施教。

新教材使用心得6

為了讓我們一年級的教師能準確把握新修訂版教材的精神實質、體系結構,我縣於20xx年7月20日舉行了20xx年“部編本”國小一年級語文教材培訓活動。本次培訓主要由畢節市教科所的蔣菊嵐老師授課。

會上,縣教育局胡慧主任傳達了全縣“三科”統編教材培訓會精神,對全縣各學校教科研工作提出要求及對本次培訓會進行了詳細地安排和部署,並對培訓工作的組織、學習紀律等提出具體要求。

首先,收看了教育部副部長朱之文在“三科”統編教材國家級培訓會上的講話視頻。朱之文副部長對教育部組織編寫三科教材的歷史過程做了回顧,對三科教材統編的重要意義和中央領導高度重視做了詳盡的闡述,同時強調了統編三科教材培訓工作的重要意義,加強教研隊伍建設對教學工作的重要性。

早上十點三十分,全縣325名教師聽取培訓專家蔣菊嵐《教與學——部編<國小語文>一年級上冊教材解析》和《用好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策略》的專題培訓講座,整個培訓過程中,蔣菊嵐老師就“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編寫背景、七個創新點以及用好“部編本”教材,增強“六個意識”進行詳盡的解説。蔣菊嵐老師先介紹了部編本教材的主要特點、教材概覽、具體內容及教學建議三部分內容,重點介紹“部編本”國小語文一年級上冊教學內容,並就各個板塊提出詳細、具體的教學建議甚至是教學的操作步驟,使老師們有路可循,少走彎路。通過這次培訓我對新教材有了一些朦朧的認識,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保護天性,幼小銜接

新教材根據兒童的特點,選取有趣的遊戲來教學,保護孩子的天性,也培養孩子的各種習慣,如“和大人一起讀”,就希望孩子養成課外閲讀的習慣。第一單元先識字,再學“a o e”,漢語拼音已經跑到了第二單元。這一變化對老師和學生來説都是降低難度,識字放在拼音之前,主要想體現幼小銜接,很多孩子在上學之前都認識一些簡單的字,識字的方式父母親教的。第一單元的生字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接觸的頻率很高,所以這樣作為開學的教材,降低了難度,孩子見到自己懂得的字,學習的興趣會更濃厚。同時,這次的教材對漢語拼音降低了難度,四線三格不作考試要求。

二、識字教學更具生活化

部編教材新增了傳統蒙學內容。傳統蒙學是中華傳統文化一部分,是中國古聖先賢幾千年經驗、智慧的結晶,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與教育意義。識字教學的開篇《天地人》,以傳統文化三字經的形式,出現兒童生活中已經學會的“天、地、人、你、我、他”。學生接觸自己學過的生字,信心很足,很感興趣。《金木水火土》也是一樣,在朗朗上口的同時感受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口耳目》以孩子們最常用的看圖識字的`方法,藉助熟悉的人體來認識生字,每位學生都會充滿興趣。《日月水火》以圖文對照的方式學習8個象形字,從中滲透字理教學,通過感受象形文字的趣味性加激發學習漢字的興趣。教學上突破了傳統的藉助拼音識字的模式,而是藉助已有的生活經驗、童謠、故事等方式,激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識字的方式呈現多元化。

三、擴大閲讀量,培養學生的閲讀習慣

新教材最大的改變就是拓展閲讀的量。整冊教材的8個《語文園地》都有一篇《和大人一起讀》,兒童歌謠和故事童話各四篇。“和大人一起讀”可以是家長、老師、哥哥、姐姐等,主要用孩子和大人一起讀書的學習方式,做好幼小銜接,培養學生的閲讀習慣,從而拓展閲讀量。作為老師可以給孩子或家長列個閲讀清單,可以做個親子閲讀卡,讓孩子和家長一起完成。這個欄目的核心理念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家長陪伴孩子進行沒有壓力的閲讀。”

四、重視交際習慣和交際意識的培養。

教材重視培養學生的交際習慣和交際意識,考慮學生起點,着力改進學生日常交際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如缺少交際意識、不考慮對象場合等不良交際習慣。教材中的幾次口語交際活動,讓學生在不同的交際情境中實踐最基本的人際交往原則:相互尊重。這是開展口語交際活動的基點,是需要從一開始就着力培養的交際習慣。

這些是我對本教材的認識,它更注重學生學習的情景性和趣味性,更加關注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保護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加大親自共讀的力度和作用;這同時對老師的要求也更高了。我會繼續學習新教材,用好新教材,提高自身的素質,提高教學水平。

新教材使用心得7

一、課前準備,師生共同表演。

課前的歌曲準備已成為英語課的規則。目的是集中學生的思想,把學生的情緒轉移到英語學習上來。我除了設計一些動作讓學生邊唱邊表演,且自己也十分投入地和學生一起演唱,用表情、動作、眼神和學生交流, 使學生情緒興奮,快速進入“角色”,沉浸在濃厚的英語氛圍中,全身心地準備學習的開始。

二、模仿表演,引導學生説話。

低年級學生有個共同特點,善於模仿。在教學時通過聽、看和教師的示範,引導學生大膽開口説英語。

Hi!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老師臉帶微筆,揚起右手親切地向學生問好。Good morning,Miss Guo!好響亮的`回答。How areyou?趁熱打鐵給予學生更親切的問候。Fine,thank you?在老師的示範下, 學生積極響應,大膽地和老師、同學握手問好,這種獨特的師生交流,上課形式,是其他學科所沒有的,從而 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並初步改變了村校學生膽小、怕説話、不善表達的弱點,為培養學生大膽説英語打 下基礎。

三、複習表演,積累應用語言。

村校學生學英語,學校沒有任何語言環境,教師得想方設法為學生創設環境。為此,我每課先安排(5-10 )時間複習。而每次複習,儘可能把已學的內容串起來編成一個節目或有情景發展、有趣味的一件事。讓學生在特定的情景中進行表演。例第二冊學Unit3c,在複習時,我把所學的字母、單詞、對話和兒歌有發展過程地串起來。

生動活潑的複習表演雖然需要一定的排練指導,但指導學生表演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獨特、有效的訓練方法。學生在輕鬆愉快、非常有趣的情景中表演,不知不覺地積累、應用所學語言,還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表達 能力,進一步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四、新授表演,輕鬆易學。

傳授新內容是整節課的重要部分。一般把這過程安排得過分嚴肅,教師反覆講解,學生認真聽講,而效果 往往適得其反。假如在傳授中穿插一些小型表演,(如:猜詞比賽、歌曲等等),教學就顯得精彩、靈活,更 見成效。例:學習Unit6c對話,Happy Birthday to You.首先用歌曲《Happy Birthday to You》引入新課,事先安排好5位學生。兩前兩後,中間一位男生手捧生日蛋糕,隨着優美的樂曲翩翩起舞,營造一個慶賀生日的氣氛。隨後根據本課教學內容,多次進行分角色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