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心得體會

語文老師的教學心得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47W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老師的教學心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老師的教學心得

語文老師的教學心得1

在科技日益提高的今日,素質教育不得不加強。語文教學為提高素質教育供給了一個平台。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僅要聯繫實際還要結合好課文,讓學生樂於參與課堂。國中語文學習是國小與高中的一個過渡階段,在這個階段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給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獲得長足的發展。

一、激發學生興趣興趣是的教師。

剛進入國中的學生也許對國中的長篇課文沒興趣,教師可挑選一些有內涵的文言文或者是有意義的童話故事來激發他們的興趣。如《田忌x》這篇文言文介紹了一種巧妙的思考方法,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農夫和魚》這篇童話故事教育人們做人不要貪心,否則會一無所有。這些文章不僅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使他們學到一些做事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既教給學生課文知識,也能讓他們明白一些道理,給他們的成長道路照亮了一盞明燈。

二、注重課堂效率教師要注重課堂效率,合理分配時間。

一節課40分鐘,剛開始的10分鐘是學生注意力最為集中的時候。教師要抓好這個關鍵時刻,把這節課的重點放到這10分鐘來教學。重點就是把整篇文章的主旨大意、作者的寫作意圖等詮釋清楚。在中間這一時間段,學生的興奮點會有下降的`趨勢。教師能夠在中間20分鐘內開展課堂互動,把課文與實際相結合,用生活來詮釋課文,這是語文與生活密切聯繫的體現。最終10分鐘,學生的興奮點已經降低,此時再講課效果較低。在這一時間段應讓學生做一個小複習,複習這一節課的資料以及課堂互動所學習到的。這種教學模式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感受歡樂

三、合理佈置作業教師要合理佈置作業。

從作業中不僅僅能夠了解到學生學習知識的進度,也能促進教師反思,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果。以下有三點佈置作業的提議:

1、學生配套練習這本作業是配套練習版的,專家已經為課文做好銜接,所以這本練習不可缺少,要重點練習其中的拼音、詞組以及課文的閲讀。這三大塊的練習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拼音,如果不好好練習積累,將會影響到後一階段的語文學習;詞組練習能增加學生的詞彙量;課文的閲讀不僅僅能鞏固課堂上學到的東西,並且能幫忙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整篇文章。

2、寫週記寫週記是讓學生記錄生活,在寫週記的過程中能培養學生的寫作思維,也能為學生保存一個記憶。記住過去的東西更能體現出語文的作用即記錄生活。

3、寫作文作文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如果長時間不訓練學生的作文本事,那麼他們就會對文章的構造生疏,缺乏語言組織本事。國中能夠教學生寫記敍文、散文、議論文等。記敍文主要由時間、地點、人物這三大要素組成,而散文則沒有這三大點的要求。四、語文教學和生活實際相聯繫假如教師只在課堂上硬搬硬套,不瞭解學生的想法,是很難改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的。教師要注意多和學生溝通。學習語文追求成績不是目的,要讓語文走進生活,與生活融為一體。如果一個學生的語文成績很高,卻不會把語文知識運用於生活中,那麼這個學生並沒有把語文學到家。

作為一名合格的國中語文教師,光是做好課件是不夠的,要從課堂到作業再到課後這三個環節,層層把握好語文教學。全面培養學生,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開展素質教育,從課堂走進生活,才能真正到達語文教學的目的。其實語文教學並不難,最關鍵的是要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應當多換位思考,瞭解學生的想法,僅有以學生為中心才能制定出一套合格的教學方案。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學到知識,愛上學習,掌握學習的方法,並終身受益。語文教師有這個職責與義務給學生傳授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爭取讓學生喜歡上語文這片天地。

語文老師的教學心得2

隨着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對學校的要求就更高了,所謂“質量求生存,質量求發展”。而學校質量提高的關鍵是如何構建有效課堂。以往我們總感到:語文教學花得時間較多,但卻收效較低,遠比不上數學成績,那麼教師應如何發揮能動作用,讓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積極,使國小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明顯提高呢,下面就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一、備好課

備好課是上好每一節課的重要環節之一。教師必須要做好充分的、切合實際的準備工作。課前要認真研讀學科課程標準,領悟語文課標的要旨,研究教材。弄清所授課的重點、難點。研究學生,瞭解學生的現有學習水平,考慮清楚如何講,用什麼樣的語言講,用什麼教法教,學生才會容易明白,如何啟發引導,如何指導學生理解課文,設計什麼樣的練習加以鞏固提高,研究可能出現的課堂問題等。備課時,教師要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的化身,站在學生角色地位上,用學生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法去洞察學生的.學習心理,理解他們的情感、願望,設計最佳的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興趣、情感去閲讀課文。教師還應廣泛閲讀書籍,積累相關資料,及時瞭解所教學科的發展新動向。對教材內容作必要的拓展延伸。才能構建有效的語文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重視課前有效預習

預習是課堂教學的準備。做好課前預習,既是順利地進行課堂教學的準備,又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我發現真正能得到思考的只是一小部分學生,很多學生是還沒來得及有自己的想法,就被別人的答案替代了。久而久之,他們就形成了一種惰性,上課只是坐着等結果,從不思考。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是他們課前沒有預習。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和抓好課前預習。使他們熟悉課堂內容,有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答案。但是,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未必就能讓學生喜歡預習;積極參與預習,更不等於有效的預習,為了提高他們的預習效果,必須做到:一要教給他們預習的方法;二要有針對性的設計適合於不同層次學生的預習項目,三要重視預習的課堂檢查,並給予適當的激勵。不然學生就會覺得課堂教學與自己課前預習不預習無關,從而降低了學生預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興趣就好比是點燃火藥的導火索。為此,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題的引入方式,一開始上課就把學生的興趣給調動起來。如:“設疑引趣”、“懸念引趣”、“謎語引趣”、“故事引趣”、“創設情境引趣”、“小品引趣”等很好的開端引趣方法。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參與競爭也是引導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如:比一比誰認得快、記得牢,誰組的詞多,誰讀得有感情,誰發言最積極等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還可以採用分組討論、説笑話、分角色表演、做遊戲等活動等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四、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

在教學中,要多注意學困生的表現,教師要用心去幫助和感動他們,要善於發現其優點,並及時給予表揚。上課回答問題時,不能只侷限於好的學生,要使人人都有回答和練習的機會。學困生回答問題時,只要比原來有所進步,都要及時給予鼓勵,讓他們隨時感受到老師的關懷和愛護,使他們重新樹立學習的信心。

五、合理利用多媒體

語文是以培養學生閲讀、寫作、聽話、説話能力為主要內容的文化基礎課。有的內容比較抽象,難以理解,這僅憑老師的嘴來講和從字面上是難以讓學生理解和感受到的。這時我們就可以利用圖片、音樂、視頻等多媒體教學來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感官,使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尤其是一些寫景的文章,老師在那大講特講有多美多美,甚至讀了一遍又一遍,可學生還是難以感受到,這時採用視頻教學,學生就可以一目瞭然,直觀的感知教學內容,幫助其理解課文內容,從而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六、營造和諧課堂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中,師生的交往互動才能充分展開,各種智力和非智力創新因素才能充分發揮作用,學生自主創新的潛能才會得以開發。也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構建國小語文有效課堂的辦法還有很多,我們只有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地去實踐,去總結,去反思,去創新,才能真正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語文老師的教學心得3

語文是聽、説、讀、寫、譯、編等語言文字的能力和語言知識及文化知識的統稱。而在我看來,語文不只是一門學科,一種能力,更是一門藝術,一門科學。語文以其獨特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我。出於對語文的熱愛,我選擇了做一名語文教師。在多年的教學中,通過不斷的實踐與總結,我對於語文的教學有着些許的心得與感悟。

一、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與學是互為對象和前提的。傳統教學中,教佔有絕對的主導地位。還記得擔任語文老師的初期,由於沒有經驗,一直堅持傳統的教學模式,通過教學成果的反饋,發現這樣教學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於是,開始嘗試新的教學方法。課堂是老師與學生的交集,因此,對於課堂的安排和掌控是教學的重中之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不只是教學地位的轉換,而是對於學習的態度的轉變。學生不再將自己置身事外,而是以課堂為己任,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根本上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從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成果。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認為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抓住教材中重點的知識點,引導學生緊緊圍繞這些重要的知識點去思考問題,使學生有明確的知識追求目標。

2、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要注重知識與現實的社會現象和生活緊密結合,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現在學的是有用的,而不是浪費時間的隨波逐流。

3、讓學生在課堂裏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時間與空間,所以在對課堂的安排上,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

4、做到老師引導與學生思考相結合,靜與動相結合,知識理論與實際操作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限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成為學生的舞台。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談到創新能力,這其實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課題。我們從生活中的各行各業中,以及國內外的交流與合作中,都可以看出創新的重要性。而創新能力的培養便成為了培養學生的又一重要任務。事實上,每個學生都是創新的小能手,只是在年復一年的學習中,培養了思維,同化了想法。而老師要做的,不再是統一學生對事物,對課文的理解,而是,鼓勵他們大膽的想象,跟着感覺去描繪自己的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我經常會因為同學的不經意的一個想法,而引起進一步的思考,從而體會出從前未曾體會到的'涵義。這其實也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同時,也開拓了老師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具體要做到以下幾點:

1、創設民主的氛圍,誘發學生的創新。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師與學生的教育交往最根本的是二者作為完整的人與人之間理解與溝通,是人和人心靈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觸。老師應該與學生零距離接觸,和學生建立民主和諧的關係。這樣才能營造出一個和諧輕鬆的學習氛圍,學生形成積極、豐富的人生態度與感情體驗,讓學生享受到學習的快樂,體驗到學習過程中的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等。

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打下創新基礎。我們經常説興趣是的老師。不僅如此,興趣是人對事物的一種嚮往、迷戀、積極探索追求的心理傾向。它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傾向,是學生學習的情感動力,是求知慾的源泉,是直接推動學習的內部動力,是培養創新能力的起點,也是學習成功的關鍵。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來靈活運用,誘導學生學習興趣的因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3、引導學生大膽質疑,是創新的重要手段。語文教學中,積極培養學生的好奇心,熱情鼓勵他們積極思考,引導大膽提出疑問,是培養創新意識的一個重要手段。

4、培養學生髮散思維,是創新的關鍵。以上是我通過教學實踐的些許心得與感悟,覺得語文的教學,其實是老師與學生心靈的溝通,在教學中,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我會通過不斷摸索,和與其他老師的交流來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能力。因為熱愛,所以我相信我可以做得更好。

語文老師的教學心得4

3月18日,我在xx國小參加了由區教研室組織的“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材”的培訓,收穫頗豐,現將我的學習所得梳理如下:一、培訓內容實用性強本次培訓安排了五位我區國小語文教學方面的骨幹分別就四年級語文下冊的教材編排特點、基本框架和內容以及課文教學的策略和方法、考查要點等作了詳細而縝密的介紹,讓每一位參會教師對教材有了一個系統性的把握,為本學期的教學工作指明瞭方向。二、有章可循,有的放矢本次培訓為我們搭建了一個分享教學經驗,探討教學策略的平台。培訓中,五位老師引領大家把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每一個練習,每一個習作,從課文特點、教學重點、任務安排、教學設計、寫作方法等方面作了詳細地分析,讓我們每個人對整冊課本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三、打好基礎,做好過渡四年級作為向高年級過渡的階段,更應注重學生閲讀能力的提高,注重讀寫結合的訓練。因此,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就要有意識地抓好詞語和句子的理解,抓好課文的聯繫點,抓好默讀技能的訓練以及課後的練習題,因課設練,多次練習,從而達到螺旋上升。四、領悟方法,讀寫結合學生閲讀課文,既要理解內容,體會感情,又要領悟和學習作者表情達意的方法。本冊教材的.編寫體現了這樣的思想。課堂教學中,我們就要注意引導學生去體會、學習:

一、領悟遣詞造句的準確性;

二、體會語句的具體形象;

三、體會文章條理清楚的表達方法;

四、要結合課文特點,進行練説、仿寫,口語表達與讀寫結合。

五、積累語言,豐富閲讀語言的學習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學生在閲讀一篇篇文質兼美的課文時,接觸了大量各具特色、富有表現力的語句、段篇,只有通過大量的閲讀,才能不斷積累知識,逐漸變成自己的財富。因而,輔導老師告訴我們要根據所學課文,給學生推薦一些同類或相關的文章進行閲讀。

六、梳理考點,指明方向最後,李老師為我們從筆試、面試兩方面分析梳理了本冊的考查要點。李老師詳細地分析了考查的內容和形式,以及在教學,中需引起老師們注意的地方。這樣,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對重點、難點、考點就有了清晰的把握。在此,對各位輔導教師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地感謝。

語文老師的教學心得5

散文因其選材廣泛、行文自由、表達的思想豐富多彩、語言精美、內涵深刻等特點逐漸成為人們閲讀的寵兒。尤其是敍事散文倍受人們喜愛。課標要求,“在進行散文閲讀的教學中應關注學生的發展、經驗的喚起、情感的參與,方法的運用、體驗和感悟,學生智慧的生成、精神的啟迪等。”因此,我在散文閲讀教學中以教材為憑藉,讓學生在閲讀與交流中進行自己的語言實踐活動,進而在交往過程中建構起他們自己的認識。

我認為教學目標的設計要本着既要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愛上語文的原則。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是教學過程的引領者,教師應該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為學生服好務。

好的導入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融洽課堂氣氛,為一節課的成功教學奠定基礎。

為了讓學生緊扣課文,不橫生枝蔓,就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在對課文有了一定的把握之後,一定要求學生自由朗讀。並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中的重點句。重點句的品味是突破課文重點難點的關鍵。

注重學生們的熱情參與,這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在傳統的教學中,學生們的主體地位沒有被重視,他們日復一日地低頭去記老師講給他們的答案。在他們的內心,早已產生了倦怠之心,學習的'熱情開始消退。學習也就變成了一件苦事。其實我們的孩子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我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應該為孩子們創造條件,放手讓孩子們獨立自主地在閲讀的過程中體驗價值,收穫知識。或許開始的一節課甚至是幾節課,孩子們自主學習的效果並不能讓我們滿意,但我們應該相信,學生們會在一次次的學習中總結經驗,提煉方法,並真正走向會學樂學的終點。我們應該給孩子們一次機會,也給我們的教育一次機會。正如小孩子剛開始學走路,難免會摔跟頭,但我們相信孩子總有一天可以大步向前一樣。相信學生們在這一課收穫的不單單是知識,能力,還有生活與成長的啟迪,精神世界的豐富和提升。

散文閲讀的有效性一定會在這種信任、開放、獨立自主的個性學習中得到提升。

語文老師的教學心得6

一、關於高三複習講與不講、講多與講少的思考

學生包括剛畢業教第一屆高三的年青老師會有這樣的疑惑:高三語文複習資料如此詳細,並且日臻完善,條分屢析,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還有沒有必要給學生講解,還有多少講的空間。不明事理的學生會説:老師説的,資料上都有,還不如讓大家自學更有效率;沒有經驗的老師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往往也只是形式化的以完成任務為目的地進行講解,並沒有真正體現出老師在複習過程中講解的作用:這些都是在這個問題上的誤區。

教師講解的真正意義在於:

1.興趣:一般而言,高三由於複習任務重、複習量大、壓力大、各科搶時間等原因,學生很難把學習的重心放在語文這個容易使人厭倦的科目上來。適當的講解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比如成語的分類歸納。。。。。。等

2.有效:學生看書對視覺的刺激作用最大,而教師的講解往往是視覺、聽覺和聯覺的綜合刺激,對於學生的牢固記憶和深刻理解無疑更有優勢。

3.篩選梳理:最重要的是能把學生厚厚的複習資料講得更薄、更明晰、更有條理,方便二輪複習、三輪複習。

教師講解的原則和方法:

1.少講、精講、多練:對於本已時間緊迫的學生而言,應該講重點、難點、側重方法技巧的指導、側重知識的系統梳理,而不是面面俱道,把複習資料的內容照搬下來,或是東拼西湊講成了大雜燴,讓學生越來越糊塗。有些知識可以先練後講(如對詞語、成語、熟語的複習),先讓學生做練習,老師在評講練習的時候再結合實際補講理論,甚至某些知識點可以不講(如標點符號等考試機率不大的內容)。把課內的時間儘量藤出來讓學生作業,從而減輕學生的課外負擔。

二、關於知識點複習的順序問題

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確定:學生什麼知識比較薄弱先講什麼;根據考試的重難點確定:一般是古詩文鑑賞和現代散文閲讀能力較弱,分值又高,短期內又無法提高,則可以適當移到複習前期來進行;根據

三、高一、高二語文教學與高三語文複習的聯繫與區別

高一高二務虛,而高三務實。“白貓、黑貓抓到老鼠才是好貓”——這是任何高三領導崇奉的.一句話。但高三來抓有些遲了,為此,高一高二就應該適當地做好務實的工作,多把課文篇目的教學同考試聯繫起來,讓高中學生覺得語文學習有着實在的意義而不單純是老師的文學秀、不單是思想教育課。

其實個人感覺高三教學比高一高二教學更輕鬆。表面上佔用的時間多了,工作忙了,但實際上知識的難度降低了,可操作性強了,目的性更明確了。人們習慣上把勞動者劃分成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高三教師從某種意義上説所表現出來的體力勞動特點要比腦力勞動特點更為鮮明

四、強化閲讀能力訓練

讀一篇文章勝過做十道練習,解決主觀試題的根本途徑在於閲讀能力的提高,閲讀是從源頭上解決問題。

語文老師的教學心得7

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不僅要將知識,技能和方法傳授給學生,讓學生接受知識,還要運用語言藝術表達出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而這種語言藝術則是指教學語言。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工具,教學語言必須要求用語的準確性、科學性,語義的連貫性、邏輯性同時還需要富有感染力的情感語調和語音吐字的清晰。

聞一多先生曾經提出詩歌的“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隨着不同時代的發展與進步,這三種美漸漸在當今語文課堂教學運用當中得到了更加完整的呈現。

音樂美:在詩論中,音樂美符合古典詩詞的朗誦與押韻,在現代教學中音樂美的要求不僅僅是教師的範例朗誦詩詞,更重要的是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語言必須要有節奏、有輕重緩急、面對不同的詩歌文章要有不同的情感,要求和諧,符合文章人物的情緒,讓學生在課堂當中身臨其境。如:七言詩的《江南逢李龜年》中“岐王|宅裏|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則包含詩歌音樂美中的節奏按照“二二二一”式節奏而來。通過節奏的劃分讓學生理解詩文意思和古詩文與現代文的'區別。《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裏作者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和思念家鄉的情感則是音樂美中最重要的情感,除了教師示範性的誦讀帶領學生體悟,還可以讓學生參與誦讀,在反覆誦讀中體會詩人的情感。

繪畫美:詩論中的繪畫美不僅強調辭藻的鮮明色彩感還要形成一個獨立的畫面,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樣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美感,課堂教學中的繪畫美除了引用辭藻、色彩和畫面感還可以藉助課堂上週圍的事物來進行具體化,讓學生能夠更好理解,體會。如中央電視台有一節目《中國詩詞大會》康震老師現場繪畫,選手猜詩詞,很受歡迎,其間就體現了趣味性,激發求知慾。在教學中,教師除了藉助語言和工具外,教師的行為動作儀態也是教學中語言藝術的關鍵。教師的手勢要有強調、示範等功能。通過眼神,自然的手勢等學生就能夠快速的獲得教師要表達的信息和意圖,而教師則可以通過對學生課堂的動作行為進行判斷學生的狀態。

建築美:建築美在詩論中強調“有節的勻稱,有句的均齊”此點在教學語言藝術中我運用的還較少,後期將在教學中多加研究。一般表現為文章或詩歌中。以及班級的佈置和對學生分佈中。

除卻聞一多先生提到的“三美”以外,語文教學的課堂中語言藝術還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學性和思想性。在課堂中,除了教會學生課本知識,還要着重學生的情感薰陶和培養學生健全的審美情趣功能。他們的情感體驗是在我們語言引導下,結合課本以及自身經歷綜合獲得的。所以我們應重視課堂語言的文學性。思想性直接體現在教師的談吐中,教師的三觀會直接通過在課堂中的教學語言傳遞給學生,對學生的影響是直接的。我們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自我學習語文的方法和步驟,瞭解作者背景個人經歷情況後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引導,潛移默化中將學生的思想引上正軌,讓學生感受和學習作品中主人公或作者的情感,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教師在課堂中的語言藝術既體現教師的教學能力又直接影響了課堂效果。因此,作為一名語文老師,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總結、進步從而完善自己的教學語言,發揮語言的魅力。只有發揮了其應有的作用,我們的語文教學才不會枯燥無味,學生們會覺得生動活潑,有聲有色,更加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語文老師的教學心得8

讀了魏書生老師的《教學工作漫談》,感到魏書生老師是語文教師中少有的具有數學意識的聰明人。在他的教學活動中處處可見數學意識的倩影,從他所著書籍的字裏行間也不難發現他對數字情有獨鍾。

序言《教育改革的回顧與前瞻》中,他講自己每年要外出開會4個月以上,已經跑了40多萬公里,在30個省、市、自治區作了660多場報告,講了520多節公開課,接待了28個省市的38000多人次來訪,處理了15000多封來信,發表了100多篇文章,主編或撰寫出版了12本書。另外,還任38項社會兼職。以上表述完全是數字,而且細緻、準確、全面,把自己的.工作實績盡現讀者面前。

課堂教學六個步驟,就是通常所説的魏書生六步法,即定向、自學、討論、答疑、自測、自結。其實就是把一節課按幾何學的思路切分成了六大塊,每一塊裏再裝入相應的內容,形成六步法的有機整體。

《引導學生畫語文知識樹》中更是以數學老師才有的統計學思路將國中階段六本教材所有知識全面梳理,得出如下數據:語文知識大系統分四大部分:基礎知識、文言文、文學常識、閲讀和寫作,這是第一層次。基礎知識還包括語音、文字等八個方面。文言文包括字、實詞、虛詞、句式四個方面。文學常識包括外國、古代、現代、當代四個方面。閲讀和寫作包括中心、選材、結構等六個方面。這是第二層次,共23個方面。然後,每個方面又包括基本知識點,如語法,就包括詞類、短語、單句、複句四個知識點。這是第三層次,大約130多個知識點。如此分下來,魏老師就把複雜的語文知識系統換算成了這130多個點,目標明確,均分至三年教學中,其條理清晰令人佩服!

至於激發學生興趣十法,歸納中心思想六法,分析文章寫作特點五個方面等等恕不一一贅述。

僅就教學生自己出卷這件事可窺一斑。一次文言文單元自測,魏老師和學生共同確定需掌握知識點:文學常識12處,通假字7個,易錯字85個,虛詞13個,實詞169個,句子49句,背誦古代詩七首,書後習題12道。規定出七道題,且對每道題的題量、分數也做了嚴格規定,在此亦不贅述。從此看出魏老師和孩子們對書上的林林總總的知識點手拿把抓,爛熟於胸,一一測之,成績焉能不好!

除此以外,魏老師還經常搞調查研究,比如研究學習方法、學習心理,及時調整對策,這一點也符合數學老師的問題——分析——解決的思路。很現實,很實用。

魏書生老師還非常強調效率,這也是數學思維的具體體現。他給學生講效率=(勞動量—無效勞動量)/時間。比如,計算默寫課文時間,默寫一段500字的課文,當寫到300字時,不會了,開始抄書,前後共用30分鐘,那麼默寫效率是10字/分鐘或600字/小時;而沒有抄書的同學,效率則是16.66字/分鐘,或1000字/小時。然後給學生提出單位時間內增大勞動量,需注意四點。為了切實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魏老師還在班上設立高效學習日,開展一分鐘競賽,45分鐘寫作比賽,教會學生使用“邊角餘料”,總之,想盡一切辦法讓學生增強效率意識,學得充實、有序。

魏書生老師不僅要求學生是這樣,他自己也是抓住生命中的每一天,創造着令我們稱奇的業績。他説,每天晚上,我都在日記裏總結時間有效利用率。計算的項目有學習量、效率、有效勞動時間,無效勞動時間、最佳效率時間、最低效率時間及原因和改進方法。正因如此,他才做到了在兩年半時間寫出800多篇30多萬字的日記,120多篇10字左右的文章,共閲讀近200本各種書籍。

魏書生老師是語文教育界的泰山北斗,我輩仰之彌高,鑽之彌深,學習他身上透出的可貴的數學意識,是我的一大收穫!

語文老師的教學心得9

"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教學理論中的精彩一筆,陶先生以為"做"就是教學中的實踐環節,只有採用"做"這樣的實踐環節才幹讓"教"與"學"合一。陶先生"教學做合一"的思想對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有重要的其領導好處。《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育學生的語文實踐潛力,而培育這種潛力的重要道路也是語文實踐。"即要讓學生在超多的、豐盛多彩的"做"中,感悟、習得,逐漸控制語文的規律。能夠説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就是透過具體的"做",將教師"教"授語文知識技巧的過程與學生在利用中"學"得新知、提高潛力的過程整合為一種綜合的教學活動。所以我以為,作為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有廣博的知識。常言道“給人一碗水,自己應備一桶水”,這“一桶水”所折射的道理顯而易見。教師要想擁有廣博的知識和較高的人文素養,就不能滿足於已有的學歷和已控制的知識,不僅僅要重視積聚,而且要建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自動進行知識的更新和“充電”,自覺拓寬知識領域。為適應全面育人和教育職能多樣化的需要,教師應解脱只能教一門學科的局勢,應既能教必修課,也能教選修課、活動課,由單一型教師向複合型教師改變。我們倡導教師不僅僅能在本專業領域中貢獻突出,更要多才多藝。這樣,當我們每一天站在學生面前時,都能別具一番神韻,別有一番風姿。

(二)要能説一口流利標準的普通話。推廣使用普通話,是我們教育部門義不容辭的職責。我們要把練習普通話當成是提高自己素養的必修課,持之以恆,必有成效。

(三)要會寫一手俏麗的字。一手好字是教師的門面和形象。一位好的老師,他每一節課的板書都是一幅精美的書法作品。

(四)要熟悉每一位學生。只有熟悉學生,才幹精確地把握這個學生的智育、操行、學業方面的優勢長處,以及存在的不足。我們才幹夠備好課,才幹夠組織好教學,才幹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五)要自如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新世紀的教師要充分施展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熟練控制盤算機的操作,會製作教學課件,能利用網上資源提高教學質量,運用現代遠程教育網絡進行終身學習。

(六)要有較強的組織教學的潛力。有效組織教學,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教學中,教師要組織引導學生集中注意力,調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勇敢摸索問題,增強教學效果。

(七)教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時期的提高,社會的發展,我們生存的環境變得愈來愈惡化,矛盾愈來愈尖利,競爭愈來愈激烈,節奏愈來愈緊張,人際關係愈來愈複雜。這一切,都給人,也給學生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在這種狀況下,良好的心理素質就顯得極為重要。首先就是要寬容,我們的教育對象是一羣孩子,不斤斤計較他們的過錯,更不能和自己的學生鬥氣,如果老師能寬容他們,能喚回學生內心深處善良的天性,學生會更快的矯正過錯。

其次是要調控自己的情緒,做好學生的榜樣。我們不能在自己情緒好,工作順利時,就對學生和氣可親;當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或者自己情緒不佳,情緒低落時,就把不高興的情緒發泄給學生,使學生成為自己的出氣筒。這種對學生忽冷忽熱的態度損害了學生的自尊,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學生的尊敬和信賴。

教師要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做到不把情緒帶進課堂,無論發生了什麼事情,都要努力使自己微笑着應對學生,始終對學生熱情、耐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