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語文

《渡荊門送別》閲讀練習及答案

欄目: 語文 / 發佈於: / 人氣:1.47W

《渡荊門送別》閲讀練習及答案1

渡荊門送別①

《渡荊門送別》閲讀練習及答案

【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②。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杜甫晚年過江峽作《旅夜書懷》詩云:“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後人常將此二詩頷聯加以比較,或稱“李雖壯而杜骨力過之”,或稱“未容優劣,二者皆有興會”。

【注】①渡荊門送別:開元十四年,李白由三峽初次出蜀,作此詩。荊門,山名,在今湖北宜都縣西北;自此以東,地勢平坦。送別,意指江水速自己離別蜀中。②海樓:海市蜃樓。

14.李白與杜甫,世稱 ,代表了唐代詩歌藝術的.最高成就。(1分)

15.請從情景關係角度賞析李詩畫線句。(3分)

16. 後人對李、杜詩頷聯有兩種評價,你的看法如何?請説説理由。(4分)

答案

14.李杜(1分)

15.要點:運用比喻手法,描繪了滿月映入江水、雲霞絢爛多姿的奇麗景象,表達了初次出峽見到廣闊平原時的新鮮感和喜悦感。(3分)

16.要點:(1)兩詩頷聯都寫大江和原野,景象雄渾,境界闊大。(2)李句簡練明快,於蒼茫中見少年豪邁之氣;杜句精嚴沉鬱,於宏闊中見志士垂暮之態。兩人風格各擅勝場。(4分)

《渡荊門送別》閲讀練習及答案2

12.閲讀古代詩歌,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23.下列選項中對本詩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點題,以敍事為主,交代地點和事由,用語簡潔。

B.頒聯以移動的視角描寫景物變化,是詩人行舟觀景時的真實體驗。

C.尾聯由欣賞美景轉入思鄉之歎,直接表達詩人對故鄉的依戀之情。

D.這首詩是李白青年時期出蜀至荊門時所作,寫出了詩人心境的變化。

24.頸聯描繪了“水中映月圖”和“天邊雲霞圖”兩幅畫面,請任選一幅進行賞析。

答案:

五、詩歌鑑賞

23.C

24.選擇圖畫一。示例一:以靜觀的視角,描繪朗月映照下的夜景,寫出江水的澄澈明淨,表現作者喜悦開朗的心境。示例二: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描繪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飛下的天鏡,寫出江水的澄澈明淨,抒發詩人出遊的欣喜之情。示例三:“飛”字狀寫詩人出蜀入楚(見到寬廣而平靜的江面)時激動、興奮的心情,是李白浪漫主義詩風的體現(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

選擇圖畫二。示例一:以靜觀的視角,描寫黃昏時江上雲霞的變幻多姿,令人陶醉。示例二:描繪黃昏的風景,雲霞飄飛如同海市蜃樓一般變幻多姿,表現詩人喜悦心情。

解析

23.C.有誤。“直接表達”錯誤。這一句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故鄉水擬人化,借寫故鄉水有情,不遠萬里,依戀不捨送我遠別故鄉,委婉含蓄地表達了詩人離開故鄉時依依不捨,思念故鄉的感情。

24.本題考查賞析詩句。從頸聯中任選一句賞析即可。如“月下飛天鏡”一句。晚上,江面平靜時,俯視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飛來一面明鏡似的。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以水中月明如圓鏡反襯江水的平靜,展現江岸遼闊,一幅“水中映月圖”,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又如“雲生結海樓”一句。黃昏時分,仰望天空,雲彩興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般的奇景。這正是從荊門一帶廣闊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靜的江面上所觀賞到的奇妙美景。以天上雲彩構成海市蜃樓襯托江岸的遼闊,天空的高遠,藝術效果十分強烈。寫出了詩人初次出峽,見到廣大平原時的新鮮感受和喜悦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