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語文

哭小弟宗璞閲讀答案

欄目: 語文 / 發佈於: / 人氣:1.99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我們經常接觸到閲讀答案,閲讀答案可以有效幫助我們鞏固所學知識。一份什麼樣的閲讀答案才能稱之為好閲讀答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哭小弟宗璞閲讀答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哭小弟宗璞閲讀答案

哭小弟

宗璞

1982年10月28日上午7時,他去了。

這一天本在意料之中,可是我怎能相信這是事實呢!他躺在那裏,但他已經不是他了,已經不是我那正當盛年的弟弟,他再不會回答我們的呼喚,再不會勸阻我們的哭泣。你到哪裏去了,小弟!自1974年沅君姑母逝世起,我家屢遭喪事,而這一次小弟的遠去最是違反常規,令人難以接受!我還不得不把這消息告訴當時也在住院的老父,因為我無法回答他每天的第一句問話:“今天小弟怎麼樣?”我必須告訴他,這是我的責任。再沒有弟弟可以依靠了,再不能指望他來分擔我的責任了。

父親為他寫輓聯:“是好黨員,是好乾部,壯志未酬,灑淚豈只為家痛;能嫻科技,能嫻藝文,全才罕遇,招魂也難再歸來!”我那唯一的弟弟,永遠地離去了。

他是積勞成疾,也是積鬱成疾,他一天三段地緊張工作,參加各式各樣的會議。每次有大型試驗,他總會事先檢查每一個螺絲釘、每一塊膠布。他是三機部科技委員會委員,他曾有遠見地提出多種型號的研究。有一項他任主任工程師的課題研製獲國防工辦和三機部科技一等獎。同時他也是623所黨委委員,需要在會議桌上坦率而又能讓人接受地説出自己對各種事情的意見。我常想,能夠“雙肩挑”,是我們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出來的知識分子的特點。我們是在“又紅又專”的要求下長大的。當然,有的人永遠也沒有能達到要求,像我。大多數人則挑起過重的擔子,在崎嶇的、荊棘叢生的、有時是此路不通的山路上行走。那幾年的批判鬥爭是有遠期效果的。他們不只是生活艱苦,過於勞累,還要擔驚受怕,心裏塞滿想不通的事,誰又能經受得起呢!

小弟入醫院前,正負責組織航空工業部的一個課題組,他任主任工程師。他的一個同志寫信給我説,1981年夏天,西安一帶出奇地熱,幾乎所有的人晚上都要到室外乘涼,只有“我們的老馮”堅持伏案看資料,“有一天晚上,我去他家彙報工作,得知他經常胃痛,有時從睡眠中痛醒,工作中有時會痛得大汗淋漓,但他總是挺一會兒,又接着做了。天啊!誰又知道這是癌症!我只淡淡地説該上醫院看看。回想起來,我心裏很內疚,我對不起老馮,也對不起您!”

這位不相識的好同志的話使我痛哭失聲!我也恨自己,恨自己沒有早想到癌症對我們家族的威脅,即使沒有任何症狀,也該定期檢查。雲山阻隔,我一直以為小弟是健康的。其實他早感不適,已去過他該去的醫療單位。區一級的説是胃下垂,縣一級的説是腎遊走。以小弟之為人,當然不會大驚小怪,驚動大家的。後來在弟妹的催促下,他才乘工作之便到西安檢查,才做手術。如果早一年有正確的診斷和治療,小弟還可以再為祖國工作20年!

往者已矣。小弟一生,從沒有“埋怨”過誰,也沒有“埋怨”過自己,這是他的美德之一。他在病中寫的詩中有兩句:“回首悠悠無恨事,丹心一片向將來。”他沒有恨事。他雖無可以彪炳史冊的豐功偉績,卻有一個普通人認真、勤奮的一生。歷史正是由這些人寫成的。

小弟白麪長身,美丰儀;喜文藝,嫻詩詞;且工書法篆刻。父親在輓聯中説他是“全才罕遇”,實非誇張。如果他有三次生命,他的多方面的才能和精力也是用不完的;可就這一輩子,也沒有得以充分地發揮和施展。他病危彌留的時間很長,他那顆丹心,那顆讓祖國飛起來的丹心,頑強地跳動,不肯停息。他不甘心。

這樣壯志未酬的人,不只他一個啊!

我哭小弟,哭他在劇痛中還拿着那本航空資料“想再看看”,哭他的“胃下垂”、“腎遊走”;我也哭蔣築英抱病奔波,客殤成都;我也哭羅健夫不肯一個人坐一輛汽車!我還要哭那些沒有見諸報章的過早離去的我的同輩人。他們幾經雪欺霜凍,好不容易奮鬥着張開幾片花瓣,尚未盛開,就驟然凋謝。我哭我們這遲開而早謝的一代人!

已經是遲開了,讓這些遲開的花朵儘可能地延長他們的光彩吧!

這些天,讀到許多關於這方面的文章,也讀到了《痛惜之餘的願望》,稍得安慰。我盼“願望”能成為事實。我想需要“痛惜”的事應該是越來越少了。

小弟,我不哭!

(選自《宗璞散文選》)

〔賞析〕

《哭小弟》是當代女作家宗璞深情表達對才華橫溢、英年早逝的小弟的追思哀悼,抒發的是人性至情,感情真摯而深切,但作者並沒有陷入個人、家庭的小圈子而影響了主題的深刻性。作者是通過讚美小弟而讚美一羣人,悲痛小弟而悲痛一羣人。宗璞寫道:“已經是遲開了,讓這些遲開的花朵儘可能地延長他們的光彩吧!”她通過對小弟英年早逝的痛心和遺憾,引發人們對在祖國建設中正起着中流砥柱作用的一代中年知識分子命運的關注與思考,這樣使文章具有了更廣泛的社會意義,主題也開掘得更為深刻。全文自始至終圍繞一個“哭”字,使“哭”字成為行文的中心點,從這個中心點出發,寫回憶、寫惜別、寫追念、寫沉思。作者將抒情、敍事與寫人巧妙結合,用真摯纏綿、哀婉動人的筆觸,細緻描述小弟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讓我們不僅瞭解了小弟的為人,而且痛感他的早逝確是壯志未酬、千古遺恨,讀來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1.在宗璞的筆下,小弟是一個怎樣的知識分子形象?作者對小弟英年早逝所表現的情感有什麼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是如何運用細節描寫與側面烘托來寫人物的?請舉例説明。這些手法的運用對錶達主題起了怎樣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小弟是一個為祖國的航空事業忘我工作、無私奉獻、德藝雙馨的知識分子形象。(2)作者對小弟英年早逝表現出悲痛、惋惜、遺憾但又哀而不傷的感情,作者沒有陷入極度哀傷中,而是對小弟及以小弟為代表的一代知識分子的早逝作了智性的思考。

2.(1)細節描寫,如“有時從睡眠中痛醒,工作中有時會痛得大汗淋漓”、“他在劇痛中還拿着那本航空資料‘想再看看’”等等。側面描寫,如文章用一封信,講述了小弟帶病工作的感人情景;以父親寫的輓聯和周圍人的議論和評價來描寫小弟的才能和品格。(2)通過這些描寫,正面突出或側面烘托出小弟忘我工作的精神和“丹心一片向將來”的崇高品質,深化了主題。

語文閲讀題技巧

一、讀材料

所謂“讀材料”,就是要閲讀試卷上的文字材料,粗讀全文內容,把握文章主題。

二、找原話

所謂“找原話”,就是要找到語文閲讀理解上要求的關鍵字、詞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學生在閲讀文字材料時有重點地圈下來,然後再來重點理解與分析。

三、看要求

所謂“看要求”,就是要求學生再審視語文閲讀理解所要求回答的問題要求,關鍵的關鍵字、詞或句子也要讓學生用筆圈下來,作為扣題作答的要點,也是學生回答問題的可能的得分點。

現代文閲讀答題技巧

概括題:分三步走,第一步劃分本段的層次,第二步提取要點詞語,第三步整合答案。

問詞序能否調換,如某兩個或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答題模式: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由淺入深、由表入裏、由現象到本質)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係(3)這些詞是遞進關係,環環相扣,表達了……

問某詞能否去掉,或者能否調換另一詞題型

答題模式:(1)回答可以還是不可以;(一般情況不可以,特別是書上的原文時)。(2)解釋詞義,比較兩個詞含義上的差別,並結合句子分析為何要用該詞(強調突出了或限制説明了或修飾限制了+句子具體表達效果,哪個表達效果更好,更能形象或恰如其分地表現某物某特點)(3)不用或調換後,語境有何變化(不用,不能體現語言的準確、嚴密、生動、形象或與事實不符或太絕對,用了,體現語言的準確、生動、形象或嚴密。)

問文中的關鍵詞語、句子的位置能否調換:

答題模式:(1)能否,(2)詞語:分別解釋兩個詞,句子:簡單概括這兩段或兩部分的內容,(3)詞語:為何這樣安排先後順序(強調其中一個或與前文順序一致或符合搭配習慣,內在的順序),(4)句子:指出這兩句有什麼關係,所以不能調換(若是説明文則看是時間順序或空間順序或邏輯順序;若是其他文體則看是並列式或層進式或總分式)

問句子能否調換:文章的某個句子説成另一個句子好不好?為什麼?

答題模式: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具體(形象、準確)地寫出了+對象+效果,換了後就變成+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為該詞比另一詞的感情更強烈(或該詞比另一詞更切合對象的性格特徵)。

自然科學和社科類文章閲讀答題技巧

一是鎖定題目的閲讀區間,在第幾段第幾行,特別是涉及到第一、第二自然段的詞語、句子的理解題。

二是一般第1、2題比較容易,可以直接找到原文中的位置,根據題幹指向。表述一般與原文一致的,大都正確。

三是第3、4題的設題難度稍微大一點。設題的錯誤項大都與原文有些偏差。細微處要搞清楚。

閲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