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臘八節作文精選15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6.62K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臘八節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臘八節作文精選15篇

臘八節作文1

臘八節我記得這個時候非常的冷,這個時候會喝臘八粥,會用好多米來熬製這美味,是種象徵,是種過節的慶祝。

臘八的時候是一年中的最冷的一天,是冬天裏最讓人記住的一天,獨特,就是無限的冷,這樣的冷讓我的感覺就是受不了,就是冷的連大鼻涕都會凍出來,這樣的天氣我願意在家裏呆着,而不適合户外運動。

今年的.臘八不同於往年,今年的臘八天氣不冷,今年的臘八的天氣較比往年來説有着不同的温度,有着質的變化。這是種不好的現象,這樣的天氣其實是氣候在作怪。這樣的天氣是因為人們不斷的砍伐,不斷的破壞環境,不停的和自然做鬥爭的結果。氣候變暖了,全球的海洋麪積就面臨着增多了,就面臨着全球的冰冷的南極將會融化,這樣就非常危險了,這樣我們的生活將會被破壞。在當今社會上最重要的就是環境,就是生活的空間。環境的好壞決定於你我能否生存的那麼穩定,決定了這樣的安穩的日子將不會過的那麼平靜。這就要大家來共同努力,一起呼籲大家來保護環境,保護大自然。多栽樹。減少空氣中的有害氣體的排放,讓這個空間得到淨化,儘量的能不用那些化學物品。保護我們這些不可再生的資源,讓這些資源充分的發揮出真正的能量光。讓能源用在真正的需要當中去,絕不浪費一點資源,絕不會讓資源被破壞。

臘八節,我想到了環保,我想到了擁有一個好的生活空間是現如今大家最應該做的事情的首要。

臘八節作文2

俗話説“臘八臘八,凍掉下巴”,在臘八節這一天,喝上一碗香甜軟糯的臘八粥,不但可以過個幸福的臘八節,還可以抵禦嚴寒,過個温暖的冬天。

近幾年,家鄉的臘八節越過越隆重,這一天人們除了相互問候、祝福以外,親朋好友還會聚在一起喝上一碗熱騰騰的臘八粥。如今的臘八節可是一個開心的節日,可是它還有一個特別有趣的來歷哦。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對非常勤勞的夫妻,生了一個極其懶惰的兒子,他每天在家呼呼大睡,醒來後只知道玩。鄰居的一位婆婆對夫妻兩説:“你們的.兒子漸漸長大了,應該讓他學做一些農活囉,你們是不會陪伴他一輩子的。”兒子依然好吃懶做……後來娶了個兒媳婦,沒想到呀比他們的兒子還要懶。時間一天天過去了,夫妻兩的身體越來越脆弱,在他們臨時之前對兒子説:“勤是搖錢樹,儉是聚寶盆,日子要過好,勤儉是法寶。”夫妻兩死後,兒子和兒媳婦把他們的話當成耳邊風,守着父母留下的糧食吃了個精光。眼看就要過年了,家裏什麼吃的都沒有了,他兩的肚子餓得咕咕直叫。鄰居們見他兩可憐巴巴的,於是東家給一把米,西家給一把豆,他兩煮了一鍋粥,和着眼淚喝下了。從此,他們再也不懶惰了,勤勤懇懇地勞動,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每年臘月八日,他們總要煮上一鍋煮來提醒自己。

當年那一碗粥會是什麼味道呢?甜的?鹹的?還是苦的?我想一定是五味雜成吧。臘八節的來歷深深的打動了我,為了感受臘八粥的味道,我和媽媽一起煮了一鍋臘八粥。當我將各種雜糧放入鍋中煮時,我不停地觀察,不停地攪拌,也不停地興奮,最終,一鍋香甜的臘八粥呈現在我眼前。我想,這個冬天一定不會寒冷了。

臘八節雖然是一個小小的傳統節日,卻是一個十分有趣的節日。這一天喝了臘八粥不僅可以抵禦寒冬,而且還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勤勞才能致富,懶惰只能坐吃山空。

臘八節作文3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臘八節了。臘八節有很多習俗,泡臘八蒜,和臘八粥,還有各地不同的習俗。

每一年的臘八節我都會過得很開心,來和你們分享我快樂的臘八節吧!

臘八粥是每年這一天,奶奶必給我熬的。傳説,在古時候,是因為惡鬼總在農曆臘八這天出來嚇唬小孩。然而這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單怕赤(紅)豆,所以有了“赤豆”打鬼的説法,於是大人們便用赤(紅)豆、綠豆、花生、葡萄乾熬成臘八粥,也就是八寶粥。望着那紫盈盈的米粥,用勺子舀一點紫粥,細細品味,會讓你覺得這不是粥而是一個小型的豆類展示會。豆子的清香味道配上米的香醇,那香香的味道,不由得令你再喝一碗這紫粥。

喝完臘八粥,便開始要做第二件事,那就是臘八蒜,在臘八這天泡上的蒜頭,到除夕那天,不再是白色,而是綠色或黃色。綠色的蒜頭綠得晶瑩剔透,猶如一塊無瑕的翡翠,黃的蒜頭則如一個個味道甘甜的杏幹,吃着翡翠、杏幹樣的蒜頭,恨不得讓你再多吃幾個味道美味的餃子。首先,我按照奶奶的吩咐從櫥櫃裏找出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密封罐,接着將紫皮蒜頭去皮放入罐中,最後將陳醋放入密封罐中,蓋好蓋子,將一罐臘八蒜放入壇中。

忙了除夕的用品,我便開始準備過年的.食品了。首先,我將各種水果、乾果、瓜子放在桌子上,再把桌上的盤子清洗乾淨,將乾果、瓜子、水果一個個的放入盤中,奶奶在一旁笑盈盈的説道:“我的靜靜長大了。”擺放好拼盤,望着桌子上那五花八門的拼盤,我從心裏不禁地笑了,畢竟這是我一番辛苦擺出來的。

在這一天,這還從奶奶那知道了北京過臘八節的習俗,得知,來北京的臘八節不僅要吃臘八粥、泡臘八蒜,還要喝一大碗熱熱的羊骨頭湯。

臘八節的習俗還有很多,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裏吧。最好祝大家明天過一個快樂的臘八節。

臘八節作文4

進入除夕,就是迎接年末的時候了。臘月是農家最高興最忙碌的時期。除夕早上,家鄉人有喝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是大豆、小麥仁、棗、花生、玉米粉等五穀雜糧聚在一起煮的粥。“臘七臘八凍下巴”往往是除夕一年中最冷的時期,所以早上的這一碗臘八粥禦寒功能最強,吃臘八粥出去不會特別冷。除夕在秋收後農閒期,粥材料的多樣性象徵着豐收的喜悦。除夕使明年充滿憧憬和希望。除夕的到來預示着春節離我們不遠。據説除夕大蒜是我們這裏的習俗,除夕早上起牀,日出前吃醃製的大蒜,顏色青綠色,嘴裏酸的食物,非常可愛。方法很簡單醃製大蒜的材料主要是米醋和大蒜。每年這個時候,臘月初七媽媽買了兩斤米醋,剝了很多白大蒜葉。除夕的早晨,用我家的大缸醃製,放在院子的陰涼處,站立時拿出來,把家人、親戚和朋友蘸餃子吃。(威廉莎士比亞,哈姆雷特,家人)打開罐子的時候,誘人的大蒜味撲鼻而來。整個房間的.空氣裏瀰漫着大蒜的味道醋裏浸着的大蒜已經從白色變成綠色,全身青翠,躺着像一顆翡翠。(威廉莎士比亞,哈姆雷特)筷子上再加幾根,放在餃子上,大蒜就像那塊翡翠碧玉一樣,託在餃子上,好看得讓人流口水,大大增加食慾。因此,臘八蒜又被稱為“翡翠碧玉臘八蒜”,如果你聽到這個名字,那該有多美。冬天經常吃臘味大蒜對人的身體很有好處。殺菌,解毒。對高血壓、低血糖、低脂、血管軟化也有一定的療效。總之,臘八蒜吃多了對人體無害。

太陽快到了,漂泊的過客回家團聚,體會到家的温暖,享受着親情的甜蜜。(威廉莎士比亞、哈姆雷特、家人)家,永遠是在外面漂泊的旅客休息的港灣。(威廉莎士比亞、哈姆雷特、家人)今天是除夕,在外面工作的人已經回家過年了吧。因為家裏總是很温馨,家裏有閨蜜心愛的爸爸媽媽,所以給雙親帶來了在外地漂泊一年的“收穫和快樂”。(威廉莎士比亞,哈姆雷特,家人)温暖的家,這裏有親情。不管走多遠,春節的時候都永遠忘不了家。(一個家庭)。

臘八節作文5

走進臘月,年的味兒漸漸地濃了起來。這味兒就是從家鄉噴香的臘八面裏溢出來的。提起臘八面,現代都市裏的人恐怕很少知道,拂去記憶的塵埃,往事便會清晰地浮現眼前。

在我家鄉,臘月裏最重大的節日就是臘月初八,也叫臘日。每年臘八這天,家家户户都要做上一大鍋香噴噴的臘八面。家鄉有句俗語叫"紅白蘿蔔似疙瘩,母親叫你吃臘八","疙瘩"是家鄉的土話,意思是説吃臘八面先要做好的是"臘八臊子",這是展示姑娘、媳婦心靈手巧、烹調手藝高低的平台。家鄉的"臘八臊子"做起來非常有講究,是將豬肉、紅蘿蔔、白蘿蔔、白菜幫子、豆腐等八種蔬菜切成小拇指大小的方丁(也叫"疙瘩"),然後佐以大葱、蒜苗、茴香等調料,用文火燴炒在一起,其味醇色佳,別有一番滋味。

做好了"臘八臊子"還要擀好臘八面。在家鄉,新媳婦或小姑娘不會擀麪是要被人笑話的。首先面要和的均勻,軟硬適中,擀時要拿穩放平,用力要勻,先鬆後緊,先慢後快,富有韻律地一推一壓,將麪糰擀成一張薄薄的面片。然後在攤開的`面頁上撒少許麪粉,一層一層均勻地摺疊。用刀切時,刀尖不離案,刀把緩緩抬,伴着"咯噔、咯噔"的節奏,面可以被切成長條形也可以切成菱形。然後,水開下鍋,撈出面來,盛在碗裏,再澆上提前炒好的"臘八臊子",這樣,一碗碗色香味形俱佳、冒着白生生熱氣的臘八面就能上桌了。若再往碗裏滴上幾滴紅豔豔的油潑辣子,更會讓你垂涎三尺,吃起來酣暢淋漓,吃完後意猶未盡。

臘八節作文6

臘八節這一日,一家人圍坐在桌前,吃着親手做的臘八粥或臘八飯,是尋常百姓人家很喜慶的事。儘管這一日沒有像春節的焰火、元宵節的燈會那般熱鬧,卻也宛若青瓷般精緻而細膩。小的時候,臘八節這天的清晨,我會在綿長的睡夢中醒來,會在母親温柔的`呼喚聲中醒來。而窗外一線一線和暖的陽光,早已透過玻璃窗輕輕悄悄地灑進來。這一日的陽光總是這樣好,以至於我的小牀、母親的廚窗、鍋裏的黃米飯,都逐一染了陽光的味道。

這些味道瀰漫了整個房間,如此温柔,如此和暖。

在我起牀、穿衣的空檔,金色的黃米飯、乾淨的瓷碗木筷會被母親有序地擺放在桌上,這一桌節日的餐食也這樣可愛,就如此時窗外的陽光。

母親説,外公喜歡種糜子,外公種起他的糜子來既認真,又盡責。母親還説,外公的糜粒磨出的黃米飽滿而厚實,就像外公的品質。

記憶中,我好像無數次地奔跑在外公的糜子壟間,風兒緊貼着我的裙衫。那個時候我那麼小,以至於外公輕易就能把我高高地舉起。

記憶中,也好像無數次地看到過外公在天邊還掛着月牙時,就攜着鋤具去他的糜子田了;也好像無數次地看到過那些秀氣、文靜又淳樸的糜穗低眉淺笑的樣子。

深秋,糜子被外公收割回來,脱下糜粒磨成黃米之後,外公便會捧起一粒粒黃米,看了又看,笑吟吟地對貼在他身邊的我説:“臘七臘八,凍掉下巴。我的外孫女吃上外公的粘米,下巴就粘住啦!”如果外公健在,一定還會笑吟吟地捧起他的黃米粒,對我説着那些如歌唱般動聽的家鄉話。

臘八節的香,就如此時飄來的黃米飯的味道以及臘八節之後的年的味道。只是,在這樣的臘八節裏,關於兒時甜甜的記憶,卻被我這樣酸酸地想起……

臘八節作文7

每逢臘八這一天,家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要向文武大臣賜臘八粥。在民間,家家户户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經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家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要向文武大臣賜臘八粥。在民間,家家户户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臘八”還是佛教的`盛大節日。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煮粥供佛。傳説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還可以增福增壽。所以人們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游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

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很多,其中以北京的最為講究,粥裏有紅棗、蓮子……總計不下二十種。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在半夜時分開始煮,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你想,這樣複雜能不好喝嗎?講究的人家,還要先將果子雕刻成各種花樣,再放在鍋中煮。臘八粥熬好之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才是全家人食用。

一碗粥有這麼多知識,中國真不愧是文明大國啊!我真自豪自己是中國人!

臘八節作文8

【寒冬裏的濃濃暖意】

一個寒冷的週末,外面天寒地凍,地上的冰雪還未完全融化,我們銅陵日報社校園小記者一行來到了位於開發區的安徽老家酒業,參加“穿越千年,體驗傳統,我們來過臘八節”活動。

一走進酒廠,我們遠遠就聞見濃濃的酒香。我們先後參觀了藏酒閣、釀酒坊,傾聽了民俗文化老師俞俊年爺爺的講座,我們還動手剪窗花、繪年畫。這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俞爺爺的講座。

俞爺爺的講座從陽曆和陰曆開始講起,告訴了我們臘八節的由來,以及臘八節喝臘八粥、泡臘八蒜的習俗。俞爺爺説,農曆十二月,又被稱為“臘月”。因“臘”與“獵”二字在古時通用,冬天又是一個打獵的大好時機,大家將打到的`獵物先用來祭祖,“獵祭”逐漸地便寫成了“臘祭”。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下令制定曆法,將十二月稱為“臘月”,十二月初八叫“臘日”。

俞爺爺還説,在臘八節喝臘八粥不僅能驅散寒冷,更是我們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在臘八節這一天,有許多志願者為市民送去了臘八粥,還有許多單位為市民提供免費的臘八粥。這讓我想起來今年冬天,媽媽住院的日子裏,我和爸爸每天都要給媽媽煮八寶粥吃。媽媽説,她最喜歡吃家裏煮的粥。我想,媽媽吃我們煮的粥時,心裏一定暖暖的。

在活動的最後,老家酒廠為我們準備了熱騰騰的臘八粥。吃着臘八粥,我感覺非常甜,而且心裏暖洋洋的,一點也不感覺冷了。

活動結束,我們走出酒廠,太陽高照,一股暖意湧上我們的心頭。

臘八節作文9

農曆除夕是我國傳統的節日。這一天,全國大部分地區都保留着除夕吃傳統習俗臘八粥、臘八蒜的習俗。

農曆臘月八是我國傳統的臘月八節。這一天,全國大部分地區都保留着除夕吃傳統習俗臘八粥、臘八蒜的習俗。

除夕是每年的這一天,請一定要煮。傳説古時候,邪靈總是在農曆除夕出來嚇唬孩子。但是這個邪靈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只怕紅豆,所以有“赤豆”抓鬼的.説法,大人們把紅豆、綠豆、花生、葡萄乾煮成臘八粥,也就是八寶粥。望着那紫色的米粥,用勺子舀一點紫粥仔細品嚐的話,會覺得不是粥,而是小豆類展覽會。大豆的清香加上米香的清香,那種香氣自然可以再喝一碗這種紫色的粥。(豆角)。

喝了除夕後,開始做第二件事。就是除夕叫的大蒜。到除夕為止不再是白色而是綠色或黃色綠色的大蒜清澈透明,像一塊無可挑剔的綠寶石,黃色的大蒜好像是甜杏乾的,吃綠寶石、杏等大蒜等,恨不得再吃幾個好吃的餃子。(威廉莎士比亞、哈姆雷特、青葱)首先,按照奶奶的吩咐,在碗櫥裏找到一個又大又多樣的密封罐,然後把紫色大蒜去皮,放入罐子裏,最後把醋放入密封罐裏,蓋上蓋子,把一罐臘八蒜放入祭壇。(威廉莎士比亞、大蒜、大蒜、大蒜、大蒜、大蒜、大蒜、大蒜、大蒜)。

除夕用品很忙,我開始準備新年食物。首先,我把各種水果、乾果、瓜子放在桌子上,把桌子上的盤子洗乾淨,把乾果、瓜子、水果一個一個地放在盤子裏,奶奶在旁邊笑着説。“我是安靜地長大的。”把頭皮屑放好,看着桌子上五顏六色的頭皮屑,我心裏不禁笑了起來。畢竟這是我辛辛苦苦擺出來的。(另一方面)。

這一天,這也是從奶奶那裏得知北京除夕的習俗,來到北京的除夕還要吃一碗臘八粥、臘八蒜和熱羊骨湯。因為這一天,天氣越來越冷了。

雖然天氣還在變冷,但我家人的臉上還是有慶祝節日的幸福微笑。

臘八節作文10

今天是農曆除夕,要喝臘月粥。臘八粥是很講究的食物。我國喝臘月粥的歷史已經有一千多年了。從宋代開始。每家都要做。傳説有些寺廟在臘月初八之前,僧侶拿着腳沿街舉行火宴收集的大米、栗子、棗、堅果等材料煮成臘八粥,分給窮人。吃了以後能得到佛祖的保佑,窮人也叫它“火粥”。怪不得這種粥材料五花八門,很好吃!

前一天奶奶因為這粥忙着工作。用冷水浸泡了黃米、黑豆、棗、花生等穀物。一看就聯想到味道。清晨,奶奶用木材點燃爐子,大發脾氣,加水,輕輕放入準備好的穀物中,鍋很快就變成了五彩世界,花青了,散發出來

着微微的清香。奶奶用大勺柔柔的攪和了一下,鍋中馬上就翻騰了起來。奶奶滿意的蓋上鍋蓋,去看電視去了,可是我依舊對這十分感興趣,細細的等待着,我現在終於懂了奶奶用木炭的道理,木炭染出的火柔柔的,輕輕的烘托着鍋底,如此做出的粥才會更加香甜可口。木炭一點點向下延伸,我便把它往前推一下,那條堅實的木頭為了我們的一頓美味,變成了灰燼。過了一個多小時,鍋蓋沿冒出了白氣,鍋中也發出了咕咚咕咚的聲音,我興奮的大喊,奶奶走來拍拍我的腦袋,“等等,就來了,你這個小饞貓!”

她揭開鍋蓋,裏面的水幾乎消失待盡了,纏和在一起的'米粒間不時有一個個小氣泡,彷彿一個個噴發的火山。膨大的紅棗們漂浮在上面,像一羣可愛的胖娃娃。我和奶奶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好了!”話音未落,我就捧出了碗筷,叫喚起了家人們。一家人圍坐在一桌,每個人前面都是一碗火紅的臘八粥,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哇!這粥米糯糯的,十分可口!還透着一絲滑爽,彷彿吃親親果凍時的淺唱。誘人的紅棗更是香甜美味……

一碗粥下肚,整個人都暖融融了,冬日的寒冷一掃而光。神話故事説:“臘八粥既可口有營養,還能增福增壽。”唉,如果天天都是臘八節該多好,如果天天都能吃到臘八粥該多好!

臘八節作文11

臘七、臘八,凍死叫花。這句諺語我很小便會講了。是舅爺爺教我的。我五歲那年的臘八節,便是天寒地凍,哈氣成冰。因為冷,我賴在被窩裏不肯起來。而那天,舅爺爺卻起得格外早,吃過飯,他竟去了鎮上,説有很重要的事。鎮上離村子有七八里路。舅爺爺走了,天,不知何時,竟開始飄雪了。後來,雪下得愈大了。我忽然有些怕。我真不知今天是什麼日子,舅爺爺非得要冒雪出去……

因為家生變故,我寄養在舅爺爺家,已經半年有餘了。舅爺爺是個孤寡老人,六十多歲,看起來,像七十歲,或者還要老。但他卻很愛笑,笑起來,山羊鬍子一動一動的,很好看。我不能讓妞兒跟着舅爺爺再受委屈!多好的孩子,如今卻,唉……”他常顫巍巍地説。我雖聽不太懂他的一些話,然而我卻知道,他是極疼我的,比起家裏的人,親多了。自我來後,他用來換錢的雞蛋,便成了我的營養品。他的老白乾,也喝得少了,説要攢下錢來,將來供我念書。

舅爺爺終於回來了。他渾身上下一片白,像個雪人。看見我,他便開始笑,山羊鬍子上的`雪落到我臉上,涼涼的。他將手裏拎着的一隻大包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憑直覺,我知道那裏面應該是吃的。可他卻不肯先打開,而是先為我洗臉,梳辮子,末了,又拿出預備過年的新襖,讓我穿上。然後,才一點、一點地開那紙包,呀!裏面的東西,竟是我沒見過的!

臘八節作文12

臘八節了,別人家裏熱熱鬧鬧的,都去給老人過壽,可我們家……

我像往常一樣打開家門,喊了聲“媽、爸,我回來了!”不料卻一人也沒人回答。這才想起爸爸媽媽都沒在家,桌上有十元錢,是爸爸媽媽留給我吃午飯的。今天是臘八,別人家裏都熱熱鬧鬧,自己家裏冷冷清清……想到這裏,我不禁流下了眼淚。

我拿着爸爸留下的錢買了點東西吃,回到家中,打開電腦,進入博客,發現自己的一篇文章被戴上了小紅帽,心裏那是一個高興,這時,一個電話打來,我拿起電話,一看是爸爸,我連忙拿起電話。“妞,吃飯了沒?”“吃了,爸,您什麼時候回來?”“我們馬上就回去了,現在在商丘,半個小時就到家了,你還等我們嗎?”“不等了,爸,我得上學校,我還要寫作業呢。”“哦,那算了,先掛了吧,拜拜!”“拜拜,老爸!”

我多麼想等爸爸回來呀,可是時間不等人,我只能晚上回來再見我的'親愛的老爸老媽了。

終於等到放學了,我飛奔回去,老遠就看見爸爸在門口迎接我,我連忙又加快了速度,直撲倒爸爸的懷裏,爸爸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自從進入六年級後,我好久都沒跟爸爸這樣撒過嬌了。

爸爸媽媽已經做好了臘八粥等着我去喝呢,那熱騰騰的臘八粥,讓我再次流下了眼淚……

臘八節作文13

今天是臘月七年級,一年一度的“臘八節”快到了。校長付少玉為了犒勞大家一年的辛苦,親自安排後勤主任劉福軍到超市購回磨蓮、紅綠豆、糯米、西米、高粱、蕎麥等,挑選上等瘦肉,加之老師從家裏拿來些紅薯、南瓜,就這樣大家第一次在學校吃上了風味別緻的可口臘八粥。雖然是一頓粥,可是大家吃出集體凝聚力,決心來年更要發奮工作,不辜負領導的深情厚意。雖然以前讀過冰心的《臘八粥》,自己家裏也吃過臘八粥,但覺得今天的臘八粥更甜更香。

關於臘八粥的來歷説法有很多,其中有這麼一個美好的傳説最有意思。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出家修行,雲遊四海。有一天,他因飢餓和勞累昏倒在野外,被一放羊女童發現,女童急忙跑回家尋找食物。可她家境貧寒,缺衣少食。自己家種的糧食都快吃光了,只剩下幾粒米。姑娘向來慷慨大方,樂於助人,她將每個糧袋子底下所剩無幾的糧食搜出來,加上一些自家種的果仁,用清泉水煮了一大碗粥,端到佛祖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他。釋迦牟尼吃了香噴噴的粥後,很快甦醒過來,並跑到附近的河中洗澡,坐在菩提樹下靜思,終於在臘月初八這天悟道成佛。後來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臘月初八煮粥供佛。所以,臘八粥又稱佛粥。每到這一天,寺廟裏的'僧眾將募化來的齋糧煮成稀飯,來供奉神佛,將佛粥供過之後,再分給窮人食用。後來,臘八粥流傳開來,成為民間的一種習俗。南宋詩人陸游留下了這樣的詩句:“今朝佛粥更相贈,更覺江村節物新。”

臘八節作文14

臘八節由來有兩個傳説。一説佛祖釋迦牟尼成佛前進山修行,十二月初八這天因飢餓勞累栽倒路旁,被一牧羊女發現,用大米粥救活,使他大徹大悟,得道成佛。一説,明朝皇帝朱元璋小時給財主放牛,因牛腿摔斷被財主關在一間屋子中,3天沒給飯吃,他飢餓難忍,到處搜尋,終於發現了一個老鼠洞,從中挖掘出豆、谷等各種糧食,煮成粥食用,覺得非常香甜。

後來朱元璋做了皇帝,想起小時候吃那頓粥味道,就命太監用各種糧食煮了一鍋糖粥,歡宴羣臣,後朝中文武百官爭相效仿並傳入民間,遂成了一種節日習俗。因朱元璋吃糖粥日子是臘月初八,所以這粥也就叫“臘八粥”了。

“臘八”是佛教盛大節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並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傳説故事,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並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説有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米、慄、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

傳説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保佑,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游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據説杭州名剎天寧寺內有儲藏剩飯“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曬乾,積一年餘糧,到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福壽粥”意思是説吃了以後可以增福增壽,可見當時各寺僧愛惜糧食之美德。

臘八節作文15

過年喝臘八粥在我的家鄉是一個古老的傳統習俗。人們喜歡喝臘八粥,既是因為臘八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更是因為臘八粥是一種美味。在家鄉不論貧窮富裕,還是繁忙與否,人們都會熬臘八粥。

每年一進臘月,人們就開始準備熬臘八粥用的材料了。首先準備的是各種米:糯米是首選,因為它既糯又香。黃米也很好,它是我們華北地區的特產,也是中國最古老的糧食作物之一。兩種米比較起來,我更喜歡黃米,因為用這種米熬出來的粥味道更濃。再加入大米,小米等。

其次是各種豆,主要是紅小豆,它既有營養,又色澤鮮豔。黃豆、綠豆更是應有盡有。我最喜歡的是紅棗,其實紅棗早在深秋,就要開始準備了。剛打下來的紅棗要曬乾了,直到棗的皮兒皺了為止。聽爺爺説,大紅棗曬得越幹就會越甜,因為在太陽下一曬,水分都跑走了,只留下糖分在裏面。所以我家每年都是最晚收紅棗的户家之一。曬完後,還要把壞的棗撿出來,棗壞了,就會變苦,很澀的那種。雖然現在在超市裏也開始賣紅棗,可以省去不少人力,但是家鄉人還是沿用傳統的老方法,因為超市裏的不僅壞的棗居多,而且也不如自己種的甜。

到了臘八這一天,家鄉人就要熬臘八粥了。把頭天煮熟的紅棗、花生、大米、小米、綠豆等放在鍋裏,用文火熬。熬得黏黏的、軟軟的`,吃起來,不僅細膩,而且口味極佳。

關於臘八粥,有這樣一個傳説:在一個貧窮、乾旱的地方,那裏不知什麼原因鬧起了瘟疫,在糧草盡絕的最後時刻,一些人把找到的零碎的穀物放到一起熬製成粥,給患病的人們喂下,奇蹟發生了,那些患病人的病全好了。於是人們把這一天也就是臘月八日記下來,每年慶祝。從而期望明年身體健康,無病無災。

臘八節熬的臘八粥特別多,每家都熬一大柴鍋,要吃十來天,人們不僅吃的是粥,更主要的是那種氛圍,那種歡樂,那種文化,那種家鄉的味道。